表情達意的訓練如果能打小就開始,
長大了,就省下碰撞成滿頭包的困境。
練習不必刻意挑時間,隨時隨地都是機會。
──廖玉蕙
廖玉蕙,在外人眼中,她是熟讀詩書的中國文學博士、教授,也是知名作家;回到家庭,她是丈夫眼中的妻子、兒女眼中的母親、媳婦眼中的婆婆;近幾年,更成為兩孫女在最快樂、最享受的時刻,都希望她能同在的「好玩阿嬤」。
這個孩子眼中「一個好玩的人」,是如何走入孩子的內心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的?到底要怎樣和孩子互動?日常生活該怎樣說話,才能觸動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聽得進去?大人到底該怎樣修練,才能成為孩子眼中既「好玩」又「有趣」的人呢?
這是一本日常生活的陪伴及引導實錄,沒有板起臉孔說教的意思,只是在教養過程裡,記下孩子的快樂成長及得到怎樣的溫暖陪伴。愛是家庭的基石。如何感受愛?如何表情達愛?甚至如何對應愛?是每個人終生的課題。
取自《愛的排行榜》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特色很鮮明,是一位阿嬤教養孫女的書。換個角度來說,以媳婦或媽媽為本位看,婆婆帶小孩,會發生什麼趣味?
很榮幸今天晚上會跟廖老師直播,因為她的角色非常關鍵,我會跟老師好好探討:婆婆跟媳婦的教養不一致怎麼辦?婆媳問題如何解?
當然,阿嬤帶孫女的心態,也會跟當媽媽的時候有些不同,這也是我想探討的部分。另外也歡迎各位朋友提問,這種機會我猜很難再出現,畢竟會寫書的婆婆不多。
我推薦正向教養,其他種類的教養書也不少。但理想的教養落實到尋常生活,就會有很多值得重新討論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更好學習。
所以我佩服廖老師,這過程中的指指點點難免,但給出了對話的空間。就好像,我們要陪伴著孩子學習表達情意,一樣要給出讓孩子探索的空間。
我以前就曾看過好幾次老師的臉書,我好喜歡這兩個小女孩。各位可以點開影片來看,就知道我不是怪叔叔(嗚~)。
https://is.gd/BH2YBD
歡迎參加今天晚上7點的贈書直播,會抽《愛的排行榜》、《讀出太陽的心情》各2冊。主辦單位會抽出4位朋友,每位贈送《愛的排行榜》、《讀出太陽的心情》1冊,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694352020658749/photos/a.1911596108934338/2941306535963285/
祝願您,在尋常日子裡,因為跟自己、跟孩子應對得宜,所以幸福洋溢!
*********************************
可愛不會被年齡阻礙
【文/ 洪仲清】
心如果夠靜,萬物皆有可觀。
在稚子的童言童語裡,在讓人煩躁卻又常輕易忽略的高鐵噪音裡,或者即使只是眼前的一塊梨,都可以有最純粹的悸動與好奇。這世界常常充滿冷漠與恐慌,我們需要一個明亮的眼光,看到那些平凡中的趣味。
願意保持敏感的心,不理所當然地錯過這些趣味,是無趣生活中的自我救贖!
陪伴孩子長大,如同重新經歷自己的第二次童年。陪伴孫子長大,那又有不同的境界。
年齡漸長,生命將盡,看待人與事也就更多了理解與涵容。是非對錯漸漸圓融,關係的本質也就日漸清晰。這時不會再讓世俗評價任意綑綁,就像神力女超人,有了超然的力量,能突破框架,不只愛自己的家人,也關懷社會的變化。
其實孩子在剛開始成長的時候,也會有不流俗的洞見。像是孩子也會想獨處,即便是面對熟悉的家人,也知道可以保有彼此的空間,讓關係更美。
只要我們給予尊重,讓孩子試著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意見,不去用僵化的定見去限制。那麼,將來孩子更能堅定地相信自己,持續用提問與思考幫自己的人生照相,把生命活成屬於自己的模樣。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你要有什麼就會有什麼的,你哭也是沒有用的,不如睡了吧。」
有時候最困難的問題,可以有最簡單的解方。無解、難解的事超多,很多時候越是要去解,也就越糾結。不如去睡,睡飽如神仙,笑看糾結,有時候不去理會直接跨越,至少賺了頓好睡養顏。
我喜歡看星空,哪裡有星空,那裡就有我的仰望。我喜歡大自然,能在其中紓壓,也能汲取許多道理。
星星能一顆一顆地燦亮,那是因為它們彼此之間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能讓它們保有個體的疆界,因此各自美麗。
我們跟孩子之間,也可以保有這樣的空間。讓孩子做自己,我們也不用強迫自己非得合群。
孩子要能表達情緒,首先得要給出空間,尊重孩子跟大人不一樣的感受。感受非常主觀,別硬用對錯去壓制,雖然這幾乎是我們的傳統,但現代人開始知道,被壓制的情感會反彈,這跟孩子後續的心理困境有關。
我們傳統的情感教育有太多缺憾,把孩子套在模子裡,要孩子複製大人的樣子。不,不對,不只是複製,很多大人還要孩子比自己更好,即便大人自己做不到,即使孩子已經受不了。
以往的教養方式,是孩子只能聽話,聽話才乖,大人才喜歡。所以孩子話一多,就會被大人打斷,大人基本上不太想聽孩子說什麼,心情一煩,就挑孩子毛病。以前面對孩子表示自己被霸凌,大人最常有的經典回應是:為什麼不檢討你自己?
當孩子不被當成一個「人」,而被當成「功能」看待,那大人又如何願意真誠地去理解孩子的情意?又怎麼會有真愛呢?
不管是養兒防老,或者要孩子繁衍後代,或者期待孩子光宗耀祖,孩子被視為是父母的財產,要執行父母的意志,這叫孝順。所以傳統才有重男輕女的習俗,會念書的孩子能得到更多資源,這裡面的功利算計非常明顯,但又慣性地「以愛之名」被忽略。
還好我們只要願意找,身邊不缺榜樣。這本書有一個可愛的阿嬤,跟兩個可愛的天使孩子,在可愛裡沒有年齡的距離,愛的流動超脫了傳統。
這可愛的阿嬤有相當的自律與自省,其實這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這阿嬤不放棄學習,依舊保持謙虛。很多時候,讓人老的,不是年齡,而是對自己成長的放棄!
祝願您,藉著閱讀這本書,能把這個慈愛阿嬤的形象,放進自己的生命裡,滋養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愛的排行榜:孩子表情達意的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062
時報文化藝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E6%99%82%E5%A0%B1%E6%96%87%E5%8C%96%E8%97%9D%E6%96%87%E7%89%88-1694352020658749/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廖玉蕙 丈夫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Openbook週四專欄☀邀請作家廖玉蕙
【書.人生】#書中不只顏如玉 #看書給你大丈夫(哪尼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幫母親到小鎮租書店租借言情小說,並跟著看,因之培養出閱讀愛情與婚姻故事的興味,至今仍對摹寫婚姻的故事特別鍾情。
近日,重閱印度作家鍾芭.拉希莉的作品《低地風信子》和《同名之人》,不由得又聯想起年輕時候閱讀的於梨華小說《變》和《考驗》。
於梨華和鍾芭.拉希莉的寫作年代相差約莫40年。有意思的是,她們撰寫的小說裡,男女主角的處境和個性居然十分相似。
她們筆下的男主角大多沈默寡言、有教養、務實、富責任感;看起來情感上較穩定,缺乏浪漫的玄想,同時在事業上也缺少企圖心。不管基於甚麼樣的原因,當妻子背叛或逃離婚姻時,對婚姻死忠的男人總對妻子的背叛,百般隱忍,無怨無尤。
這些男性擅長讀書,卻不擅長人際應對,努力賺錢養家,卻得不到妻子的心。閱讀時,我老同情著小說中這些個男人的委屈,也信賴這種男人的可靠度。所以,冥冥之中,我也在現實生活裡揀選了跟書裡同樣忠厚、可靠卻在事業上講求穩妥、企圖心不強的丈夫。不知這算不算是閱讀的深刻影響?
沒關係,是愛情啊👇👇👇
────
👉按下「#搶先看」,不要錯過精彩文章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跟Openbook成為Line好友:http://pse.ee/5SYGV
廖玉蕙 丈夫 在 Emily Ng 黃佩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7.13 - 台灣知名散文作家廖玉蕙說,散文就是在記錄生命,而這之中離不開[怨、怒、放、樂]。
65歲的她親切如隔壁大媽,1個半小時的講座侃侃而談她的人生閱歷,鉅細靡遺又幽默風趣,談強悍的媽媽談畫畫的丈夫也談優秀的兒子再談貼心的女兒。這之中有淚有笑有反思,想想,人生也不過如此啊,怨終究夾雜著怒,而唯有放,才會樂啊。
(在第10屆海外華文書市主持廖玉蕙《散文的力量》文學講座,能夠在舞台上與文學多靠近一步,是項福氣與收穫。謝謝廖老師,謝謝這項機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