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先烈!浩氣長存!
---
青年節 何人記得黃花崗?
杜震華
3月29日青年節,又稱「革命先烈紀念日」,只紀念、不放假,但…您對它,可有一點點感覺?
步入初老的長輩們,可能依稀記得小五上學期,國語中有一課的課名叫「憑弔趙伯先烈士的墓地」:
「在鎮江的南郊竹林寺,蒼鬱的竹林時時透出了幾聲梵唱,使人感到幽靜而清涼。竹林寺的前面,是一片安寧幽美的鄉野風光,幾座竹籬茅舍,清晨映著朝曦,傍晚掛著夕陽。那裡有一個小小的池塘,還有一座小亭、幾曲迴欄,矗立在池塘的中央。這就是革命先烈趙伯先的墓地,是他安然長眠的地方。
走出鎮江車站,幾步路就看到一個高岡。岡上有個伯先公園,園內有座伯先銅像,供成千成萬的遊人瞻仰。他英武的雄姿,嚴肅的神態,悄然立著,好像站在戰場上。我們彷彿聽到他的佩刀在響,我們也彷彿看到他站在明孝陵旁,向著他可愛的將士宣講…
我們可還記得:起兵廣州的倪映典,起兵安慶的熊成基,轟轟烈烈的犧性了生命,他們都是趙伯先的部將。我們可還記得:彈炸五大臣,死於車站的吳樾,他正是趙伯先揮淚賦詩的對象。我們可還記得:黃花岡七十二烈士,驚天動地的起義於廣州,趙伯先正是他們的統帥,調度在香港。我們可還記得:由於「三、二九」的失敗,狂歌痛哭,咯血不止,高吟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竟教一顆民族的彗星趙伯先,倏爾的銷亡?
趙烈士,你是滿懷孤憤,一心勇往!你是民族的靈魂,歷史的榮光!」
沒錯,1910年11月中,孫中山、趙聲(趙伯先)、黃興、胡漢民等人在馬來西亞檳榔嶼開會,策畫在廣州展開第十次起義,成功後將由黃興和趙伯先分別帶軍繼續北伐、完成反清的民主革命。之後,孫中山和這些同盟會員向美國和南洋華僑全力募款,共獲得了15.7萬銀元,開始購置軍械準備起義。雖然前一年同盟會員倪映典帶領廣州新軍3千人的革命因中計而失敗,但新軍仍是革命黨吸收志士的主力。趙聲自幼聰穎,能文能武,17歲中秀才,18歲以第一名入江南陸師學堂;後東渡日本,結識黃興等革命黨人而眼界大開,認為革命貴在執行,遂回國受聘為師範學堂教席,並宣揚革命。22歲時,於一夜之間寫成7字1行的革命「保國歌」,歌詞慷慨激昂、悲壯感人,被視為革命驅滿之檄文,立刻傳唱於大江南北。1906年25歲,趙聲入清軍南京督練所負責訓練新軍,不久升任標統(團長),帶領1500名軍人,在新軍宣揚革命,加入同盟會並吸收同盟會會員,被公推為長江流域同盟會盟主。
1911年4月8日,為策劃廣州起義的香港統籌部會議中,趙聲被推為總司令,黃興為副總司令,並確定由招募的8百人展開10路進攻廣州計畫,由黃興、趙聲、陳炯明等人各自帶領百人進攻兩廣總督府、水師行台、大北門城樓等處。但同盟會員溫生才自發刺殺廣州將軍琦孚,清軍提高戒備,致統籌部延後起義到4月底。趙聲在廣州熟人頗多怕被認出,故暫留香港先由黃興入穗策畫;但新軍槍械陸續被清廷收繳、清軍增加守衛戰力、起義彈藥亦被查獲,顯然起義事迹洩漏,統籌部決定延後起事,黨人陸續退出廣州。但黃興認為延後起義對華僑難以交代,且可能遭清廷陸續逮捕,仍決定自行起義,時間訂為4月27日,農曆為3月29日。
因此,人手當然不足,只能減到4路人馬,黃興所率人馬仍以兩廣總督府為目標,並急電香港統籌部盡快率眾馳援。香港總部建議延後一天,讓黨人有時間赴廣支應,但黃興見廣州狀況非常緊急已不能等待,遂如期於27日起義。27日(農曆3月29日)下午5點半,廣州起義槍聲響起,但竟然只有黃興人馬發動攻勢,其他3隊皆未如約出現(後陳炯明推說以為延期)。黃興攻入兩廣督府,擊斃候補知府和衛隊管帶,而兩廣總督張鳴岐已逃往水師行台。喻培倫攻打督練公所,但遭遇清軍圍堵。革命軍對衙門縱火後撤出,但遭遇巡防營,林時塽誤認對方為接應新軍而遭擊斃,黃興則在對戰中雙指被擊斷,後被稱為「八指將軍」。進攻小北門的40多人原意要和接應新軍會合,但新軍未獲消息未能支援,卻遇清軍襲擊遂轉打水師行台,與清軍展開巷戰,後由小北門逃出,但多數戰死。黃興率十餘人出大南門,遇巡防營雙方展開激戰,後發現巡防營原規畫該策應革命黨的,因未在胳膊上別白巾而雙方誤擊。革命軍被衝散後,黃興化妝渡過珠江,在同盟會員徐宗漢女士的秘密基地包紮傷口後,轉往廣州城內躲藏。
起義後,被俘者至少31人,其餘大部陣亡,極少數倖存。被俘人員中包括林覺民、喻培倫、宋玉琳、陳可鈞、李文甫等人,審訊後即遭殺害。廣州全城戒嚴,軍警搜捕革命黨人,只要發現疑似黨人者當即槍殺。搜查隊還查獲革命黨人的各類槍枝、炸彈。
得知起義事發,趙聲和胡漢民率領200革命黨人由香港急赴廣州,卻因清軍戒嚴無法進城,趙聲遇到死裡逃生的黃興,兩人抱頭痛哭。因黃花崗起義失敗,趙聲憂憤成疾,1911年5月18日病逝於香港,年僅30歲,葬於香港茄菲公園附近山巔。民國成立後,臨時政府孫中山追贈其為上將軍。
清政府在成功鎮壓起義之後,將革命黨人暴屍街頭,至5月1日才允許廣州善堂清理。同盟會員潘達微說服廣東清鄉總辦和廣仁善堂為烈士備置棺材。經清洗、辨認共認出72具烈士遺骸,最終收葬於廣州紅花崗。後潘達微在報上發表《咨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碑》一文,將紅花崗改為黃花崗,72名烈士遂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起義被稱作「黃花崗起義」。1917年,孫中山主持護法運動,烈士方聲洞兄方聲濤為廣州衛戍司令,與軍政府參議院議長林森發起捐款,修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1922年,72名烈士身份被全部查實,並陸續查出犧牲烈士達86名。中華民國成立後至1924年之前,每年陰曆3月29日都在黃花崗烈士墓舉行公祭。1924年,國民黨中執會考慮陰曆有閏3月29日,為免引起祭祀混亂,將公祭日改為陽曆3月29日。民國32年,國民政府將此日訂為「青年節」。72烈士中,以廣東(41人)和福建(20人)最多,四川和安徽人各3,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僑近30人。華僑為祖國革命出錢、出力,還付出寶貴生命,印證孫中山先生所言:「華僑為革命之母」。
方聲洞、林覺民、林尹民、林時塽等十位福建人,被稱為烈士中的「福建十傑」,這幾位年紀皆為25歲,正是人生精華開始之時,卻為家國義無反顧、慷慨赴義,林時塽還是「日本大學」畢業生。諸多革命菁英瞬間隕歿,孫中山為此悲痛萬分,民國十年為鄒魯的《黃花岡烈士事略》寫下序言:
「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阻,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崗上一坯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蹟,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1907年赴日本慶應大學留學,加入同盟會後,獲黃興、方聲洞通知,回國參加此次革命的林覺民烈士(才女林徽音的堂叔),在起義前夕更寫下了傳頌天下、感人肺腑的「與妻訣別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捨汝而死也,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每當讀信至此,總令人潸然淚下、難以自抑。然而,意映夫人卻因夫君就義,早產而生下遺腹子,兩年後抑鬱而終。
撫今追昔,這群中華民國的子民,雖然國運多舛,大體上已過著富足歡樂的生活。在329青年節到來的此刻,緬懷黃花崗烈士的犧牲奉獻,是否該心存感恩?若無當年烈士們視死如歸、流血獻身,焉有吾人今日之幸福?是否該發心,為烈士們完成三民主義的最後一哩路-實現「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繼續奮鬥?在「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路徑中,我們以農村土地改革創造了舉世欽羨的典範,但都市均地權只做了半套,房地產淪為炒作發財的工具,所得分配從1975年全球最佳三國之一,跌到目前落後於北歐和西歐各國;遊民也逐漸增多,距離「老有所終、壯又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民生主義理想,仍有一段距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擦亮中華民國的名號,為世界發光發熱,需要你我更大的努力和付出!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aau土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希望香港的珠寶業可以在再次蓬勃起來。」Kim說。 她在2017年創立品牌Woment,設計和創作以珍珠為主的首飾。許多人把珍珠聯想為貴價、媽媽輩才會配戴的飾物。她卻說:「其實大家有太多誤解,珍珠很適合女生配戴,把氣質都展現出來。」 給香港女生的飾品 Kim對珍珠的熱愛,源於從小就在家族的珠寶...
廣州昂寶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金球獎悠久的78年歷史來,只入圍過八位女性導演(佔歷屆粗估390位入圍導演大約2%),其中今年就佔了三位:
- 《Yentl》Barbra Streisand, 1984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Jane Campion, 1994
- 《愛情,不用翻譯》Sofia Coppola, 2004
- 《危機倒數》Kathryn Bigelow, 2010
- 《00:30凌晨密令》Kathryn Bigelow, 2013
- 《逐夢大道》Ava DuVernay, 2015
- 《游牧人生》Chloe Zhao, 2021
- 《花漾女子》Emerald Fennell, 2021
- 《邁阿密的一夜》Regina King, 2021
根據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 年女性導演執導的好萊塢電影數量已經有大幅度的成長,在票房百大電影中,女性執導的作品比率從2018的4%躍昇到2020的16%。但顯然,女性導演(或其他幕後主創團隊的領導人)仍然是少數。
提倡讓女性導演說自己的故事,並不是無昧的政治正確,而是讓更多元的故事題材與生命經驗有機會被聽到。2020年的女性執導作品一字排開,無論質與量都是最好的證明。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認識、觀賞、分享這些女性與她們所述說的故事。
2020女性導演電影簡表如下(非窮盡,歡迎補充):
Chloé Zhao - 《游牧人生》
Emerald Fennel - 《花漾女子》
Regina King - 《邁阿密的一夜》
Kelly Reichardt - 《深夜裡的美味秘方》
Julia Hart - 《我是你的女人》
Sofia Coppola - 《人生觸礁時》
Radha Blank - 《40衝一波》
Kitty Green - The Assistant
Eliza Hittman -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Channing Godfrey Peoples - Miss Juneteenth
Autumn de Wilde - 《艾瑪.》
Nisha Ganatra - 《天后小助理》
Alice Wu - 《青春未知數》
Shannon Murphy - 《謝謝你愛過我》
Clea DuVall - 《求婚好意外》
Karen Maine - Yes, God, Yes
Miranda July - Kajillionaire
Gabriela Cowperthwaite - Our Friend
Stella Meghie - 《街拍情緣》
Sarah Gavron - Rocks
Phyllida Lloyd - Herself
Tayarisha Poe - 《賽拉和黑桃樂隊》
Josephine Decker - Shirley
Joanna Hogg - 《我們的相愛時光》
Danielle Krudy & Bridget Savage Cole - Blow the Man Down
Natalie Erika James - 《家靈》
Amy Seimetz - She Dies Tomorrow
Rose Glass - 《暗黑聖女》
Cathy Yan -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
Gina Prince-Bythewood - 《不死軍團》
Patty Jenkins - 《神力女超人1984》
Niki Caro - 《花木蘭》
Isabel Sandoval - Lingua Franca
Jessica Hausner - 《小魔花》
Nora Fingscheidt - 《蘿莉破壞王》
Maïwenn - DNA
Maïmouna Doucouré - 《小可愛》
Jasmila Žbanić - Quo vadis, Aida?
Małgorzata Szumowska - Never Gonna Snow Again
Melina León -《無名之歌》
Sophie Deraspe - 《安蒂岡妮:為愛赴罪》
Carol Nguyen - No Crying At The Dinner Table
金寶拉 - 《我們與愛的距離》
河瀨直美 - 《晨曦將至》
【紀錄片】
Rachel Lears - 《國會女戰將》
Dawn Porter - 《在我看來》
Dawn Porter - John Lewis: Good Trouble
Lisa Cortés, Liz Garbus - 《全力以赴:民主之戰》
Nadia Hallgren -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Jesse Moss, Amanda McBaine - 《新世代公民》
Eli B. Despres, Josh Kriegman, Elyse Steinberg - 《進擊的正義》
Catarina Vasconcelos - 《海是鳥與樹的孩子》
Jon Shenk, Bonni Cohen - 《體操A級醜聞》
Garrett Bradley - 《談》
Kirsten Johnson - 《爺爺的死亡排練》
Philippa Ehrlich, James Reed - 《我的章魚老師》
Nicole Newnham, James Lebrecht - 《希望之夏:身心障礙革命》
Beyoncé, Ed Burke - 《Homecoming碧昂絲作品》
Beyoncé, Blitz Bazawule - Black is King
Lana Wilson - 《泰勒絲:美國小姐》
Caroline Suh - BLACKPINK: Light Up the Sky
Waad al-Kateab, Edward Watts - 《親愛的莎瑪》
Lauren Greenfield -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
Yann Arthus-Bertrand, Anastasia Mikova - 《女也》
Ramona S. Diaz - A Thousand Cuts
Maite Alberdi - The Mole Agent
【重點影集】
Sam Miller, Michaela Coel -《生命轉彎那一天》
Lenny Abrahamson, Hettie Macdonald - 《正常人》
Maria Schrader - 《出走布魯克林》
Eric Goode, Rebecca Chaiklin - 《虎王》
【華語片】
黃綺琳 - 《金都》
李哲昕 - 《迷航》
梁銘佳& Kate Reilly - 《夜香・鴛鴦・深水埗》
麥曦茵 - 《花椒之味》
廖克發&陳雪甄 - 《菠蘿蜜》
柯貞年 - 《無聲》
王希捷 - 《一家之主》
徐譽庭&許智彥 -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
郭珍弟 - 《戀愛好好說》
陸慧綿 - 《迷走廣州》
王婉柔 - 《千年一問》
Raye -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吳郁瑩 - 《阿紫》
蕭菊貞 - 《銀簪子》
朱天文 - 《願未央》
魏郁蓁 - 《阿查依蘭的呼喚》
黃勻弦 & 廖珮妤 - 《山川壯麗》
黃小珊 - 《大冒險鐵路》
陳怡聞 - 《Puppy Love》
蔡怡芬 - 《箱子》
李宜珊 - 《手事業》
羅晨文 - 《幽魂之境》
游珈瑄 - 《家庭式》
宋方 - 《平靜》
鄭陸心源 - 《她房間裡的雲》
施佳妍 - 《尋找瑩穎》
-
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廣州昂寶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06年香港,114年前《#丙午風災》Colorized色彩
〔#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嚴重天災〕9月18日《丙午風災》總共做成超過15000人死亡,失蹤不計其數,香港天文台未能及時預警,導致大量香港漁民葬身大海,當時香港人口約34萬人,死亡港人占5℅
★《丙午風災》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嚴重天災9月18日《丙午風災》總共做成超過15000人死亡,失蹤不計其數,香港天文臺未能及時預警,導致大量香港漁民葬身大海,當時香港人口約34萬人,死亡港人占5℅,香港掛出最高熱帶氣旋信號:嗚風槍(即現今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引起特大風暴潮,大埔錄得的風暴潮達6.1米,風暴潮加上強風對海上和沿岸地區造成重大破壞。颱風雖然祇維持了短短數小時,但由於當局未有足夠時間造好防風措施及撤離人員(尤其是大量海上居民),導致嚴重傷亡,90%的死者為漁民。風災也導致航運業務癱瘓了一段時間,80%的駁船被毀,大部分碼頭被摧毀而不能運作。貨物遭受嚴重損壞。尤其在九龍貨倉的貨物大部分受損,航運損失達數百萬元。孖剌西報發行的災後特刊稱 ,4,000至10,000人死亡,1908年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季刊引述的報告和天文台1972年的報告均稱約10,000人死亡。現代香港天文台的資料則稱,有高達15,000人死亡[。
九龍天星碼頭港島天星碼頭天星小輪位於港島(左)和九龍(右)的碼頭皆受到損毀,港島側的碼頭幾乎完全倒塌,英國皇家砲艦鳳凰號失事擱淺該颱風在海面所造成的災害最為嚴重,所造成的船隻沉沒數量是各個風災中最多,至少2,983艘漁船,670艘遠洋輪船沉沒。
由黃埔船塢到深水埗一帶沿岸,可以觀察到有大量船隻擱淺。海面上滿佈舢舨的殘骸和貨物。九龍倉擁有的三、四個碼頭在颱風過後“消失”,只餘下一個碼頭。九龍天星小輪碼頭一帶海面大量船隻沉末,死傷慘重。在該海域,“廣州號”(Kwangchow)沉沒,船長和三個工程師死亡,至少300到400個乘客喪生。重413噸的“香江輪”(Hongkong)在油麻地失控撞上海港毀壞,警察局的牆壁被撞爛,溺斃32人。重402噸的“江南輪”(Kongnam)在油麻地沉沒,10人身亡,包括6名華人及4名西人。另有一隻名為“投石”(Fronde)的法國海軍驅逐艦亦在維港沉沒,法籍船員5死25傷,後來有民間組織在九龍加士居道豎立了投石號紀念碑以作悼念
在其他地方,重83 噸的“亞利巴多士輪”(Albatross)在果洲群島沉沒,釀成113人喪生,包括船主及大副。由深圳開出的“英發輪”在昂船洲以西沉沒,約100人罹難,僅數人生還。而重616噸的“亞邊律輪”(Apenrade)則在昂船洲之西沉沒,27人死亡。廣東及澳門輪船公司輪船的輪船“黃山號”(Heungshan)由澳門開出,半路遇到颱風,引擎被大浪潑至熄火,飄至石鼓洲,有船員墜海死亡。同公司另一輪船“毅力號”(Perseverance)在長洲附近受風浪影響下撞上岩石解體,只有一個船員倖存。[
據計算,海上有一半的漁艇受到摧毀,死亡人數難以估計。而據估計,被毀的船隻數量超過5,000,包括大型捕魚船和港口內的船隻。而西人擁有的遊艇和船屋也不能倖免。
香港聖公會會督暨聖保羅書院校長霍約瑟主教及四名學生當時乘船在屯門青山一帶傳教,及後在風暴中罹難。會督府內現仍有碑石紀念此事件。
油麻地沿岸災後滿目瘡痍
在陸上的情況同樣惡劣,有大量建築物倒塌,道路損毀,市內窗戶碎片和各種殘骸堆積如山。卜公碼頭、皇后碼頭、天星碼頭的建築相繼倒塌。在卜公碼頭,一名男子在過馬路期間被大風吹入海遇溺死亡。許多貨倉和房屋的屋頂和外牆被吹倒,其中捷成洋行和怡和洋行位於西角的貨倉完全被毀。新郵政局大樓和法院大樓外的大棚倒塌,導致通往畢打街的道路被阻斷。電車由於路軌被大量倒塌的障礙物阻礙而停駛,有電車電線和路軌損毀。山頂纜車在18日10時後因樹木倒塌導致信號線損毀而停駛。寶雲道的樹木被吹爛,竹林被連根拔起,附近又發生山泥傾瀉,導致附近道路被覆蓋。大埔有38間房屋倒塌。(資料維基百科)
廣州昂寶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希望香港的珠寶業可以在再次蓬勃起來。」Kim說。
她在2017年創立品牌Woment,設計和創作以珍珠為主的首飾。許多人把珍珠聯想為貴價、媽媽輩才會配戴的飾物。她卻說:「其實大家有太多誤解,珍珠很適合女生配戴,把氣質都展現出來。」
給香港女生的飾品
Kim對珍珠的熱愛,源於從小就在家族的珠寶公司幫忙。「爸爸在八十年代開設自己珍珠公司,前鋪後居,別人三、四歲在玩玩具,我已經幫手串珍珠頸鏈。」許多對家族第二代會對家族生意產生反感,她卻愈來愈喜愛,希望將自己的珍珠知識分享出去。不過爸爸的客戶以外國人為主,體形較高大,喜歡的款式都較大、昂貴,動輒上萬元計。「直至有朋友提出想要簡單款式,我才明白一直沒朋友找我買飾品的原因。」
她開始設計一些簡約的款式,希望可陪伴女生們上班、約會、飲宴,甚至是行山。品牌的名稱就是指香港女生的日常生活或特別日子的時刻。售價由數百至幾千元也有,不少款式更可以自訂長度,甚至有可自選珍珠、晶石等配搭。工作比昔日繁瑣,她爸爸擔心到底要買多少件飾品才夠維生。「我覺得成功不一樣要賺很多錢,把珍珠帶回香港女生的生活裡也很重要。」她賣珍珠,更開班教揀珍珠、串珍珠鏈,甚至去採珍珠。
望在香港再建工場
「爸爸也曾有珍珠田,因為珠寶業以前曾是主要產業之一,連工場也在香港,不過現在都搬到廣州了。」現在香港的公司只有一名珍珠女工,把她設計的款式製造出來。珍珠頸鏈看似簡單,但串起來卻不簡單。Kim說沒有十年以上的經驗,也沒辦法一次過完成。「在香港要成立工場養一批珍珠女工真的很困難,但並不是沒可能。我爸爸也曾做到,但首先要將珍珠文化帶回香港。」
Woment
地址:旺角彌敦道700號T.O.P商場1樓102號舖
營業時間:12pm - 9pm
查詢: 2722 1228
#珍珠 #香港設計 #pearl
更多土炮好片:
「疫境」見人心 九龍城小食店無得賺都用靚料:過不了自己那關
https://youtu.be/8y5vzG1hnqo
百年傳承 屹立香港70年的雲吞麵
https://youtu.be/8D_bkFG9X90
深水埗十元滋味腸粉 合益泰小食
https://youtu.be/k9b119K3yyA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BGAt750bQQ/hqdefault.jpg)
廣州昂寶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為您朗讀: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此刻的我,靜靜地在這元宵之夜,端詳著那座由龜蛇駝起雙鶴的銅雕。這雕像並不大,上頭還沾了些灰,就佇立在客廳的一角,被我遺忘多年。但就在今時今日,它忽然活了起來,背負著一幕幕記憶,還有那兩岸回不去的昨天。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就是這尊雕像的故鄉。踏在龜蛇上的雙鶴,象徵黃鶴歸來的傳說,栩栩如生。記得就在辛亥革命百年的前夕,我受邀第一次到武漢參加紀念活動,行程中就安排了登黃鶴樓。就像是一見鍾情一般,我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座銅雕,從此也與武漢結下了緣。
此後的幾年,我又多次在因緣際會下造訪武漢,到過辛亥革命紀念館,也走過毛澤東還在國民黨時主持的農民講習所,還有國共合作在武漢大學留下的抗日遺跡。武漢給我的印象,充滿激昂的歷史,如同一個平凡的午後,我一人站在漢口的江灘,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正如這座城市「火爐」的稱號,革命似火,浪花淘盡英雄!
可曾經那樣火熱的武漢,如今卻冷冷清清,只剩一片淒涼與肅殺。從春節到元宵,中國人最看重的團圓之日,許多人回不了家,更有一個個天人永隔的消息。而最教人寒心的,是好不容易才結束選舉喧囂的台灣,因為蘇貞昌的一句「禁止口罩出口」,再掀起反中、恐中的浪潮,甚至從一開始咒罵大陸不讓台人回家,到後來武漢包機終於成行,卻因為出現有所謂「確診」的病例,瞬間批鬥起機上「沒有台灣身分」的「台灣媽媽」,痛罵那些台商的大陸配偶,把她們當作洩憤、攻擊的目標。
過去,海峽隔絕了兩岸的往來,拆散了本是骨肉天親的中華兒女。然而,在那個「反攻大陸」的年代,他們仍是我們的同胞,兩岸中國人仍是一家人。曾幾何時,兩岸開放了,三通了,一個個兩岸通婚的家庭誕生了,但「台灣人」和「中國人」卻成了兩個對立的名詞!台灣人一邊從口中的「中國」賺進大筆出超,一邊歧視、仇恨屬於那裡的一切,包括與台灣人共組家庭的「陸配」們。
我本來只冷冷地繼續看這些人炒作反中的情緒,但實在看不下去,不得不說出肺腑之言,更為兩岸的明天充滿憂慮。兩岸的昨天,是當年我曾榮幸獲得旺報第一屆「兩岸徵文獎」佳作的文章,題為「那年八月在廣州」,記錄下2009年八八水災,我正寄宿廣州一個平凡的大陸家庭,見證他們討論著「一定要為台灣同胞捐獻愛心」、「絕不能輸給湖北、四川」的情景。當這些「昨天」已逝,兩岸的「明天」又將走到哪裡?
前不久,一個寒流來襲的夜晚,我鑽在被窩里刷手機,偶然滑到1985年群星獻唱的《明天會更好》,那是台灣音樂史上的創舉,也是華人歌壇空前的一幕。後來,在1993年香港歌手齊聚人民大會堂為華東水災的義演,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公益晚會上,這首台灣才子羅大佑創作的歌曲不斷響起、傳唱,唱出了因歷史分隔的兩岸三地,渡盡劫波再被喚醒的同胞愛。
人們不禁追憶,那個充滿希望的台灣,那段小小的台灣引領華人流行文化的歲月。忽然間,人們如大夢初醒般驚覺,原來那已是回不去的昨天,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太多的八卦新聞,更沒有政論名嘴、網軍口水的昨天,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還有,那個「我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的台灣。曾經,就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兩岸三通的那一年,我們以為那個「昨天」能夠再來,我們為骨肉相連、兩岸同心而感動。也就在那一年,馬英九就職的慶典上,我們告別了兩岸動蕩的扁朝歲月,大會以「明天會更好」的大合唱作為結束。那時,我們又怎料不到幾年,這一切就和當天特別返台演出的鳳飛飛,瞬間都變成了昨天!
那段令人難忘的昨日,是我在台大校園裡初遇大陸來的同學,後又隨著交流團到北京奧運觀賽,驚訝於充滿朝氣的大陸中學生,震撼於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爽朗少年。還有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西門紅樓前的廣場,與台大、政大、淡大……的大陸交換生徹夜長談,談兩岸、談家國、談人生,最後往往是在啤酒的陪伴下,大家接力唱起兩岸的愛國歌曲,歌詠我們共同的大中華,在激昂的歌聲中踏上歸途。
曾經的曾經,就這樣轉眼成為過去。我經歷了回不去的台灣,就像網友重溫那場香港群星在人民大會堂的義演,也是同樣回不去的香港。很可能不出十年,再回頭看這段回不去的昨天和今天,你會發現,冥冥中自有因果,莫怪由不得自己,而是半點怨不得他人!
2020庚子鼠年,一年一度的春晚蒙上了肺炎疫情的陰霾。當零點的鐘聲敲響,畫面帶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分會場,由曾經因為說了句「我是中國人」而被霸凌的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和大陸表演者合唱「明天會更好」。是啊!從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大饑荒再到肺炎疫情,歷史上的庚子年,一直都是充滿動蕩的一年。無論時局如何變幻,永遠有我虔誠的祝禱:昨天回不去了,但願明天會更好!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0.2.22台灣《旺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aV5ATFmhAg/hqdefault.jpg)
廣州昂寶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蟬唱不斷,斥訴着深水埗鬧市的翳悶;蟲鳴不止,嗟嘆怎麼仍未爬離車水馬龍的大埔道。
颼颼啾啾,忽而一陣涼意撫慰一身風塵汗雨。冷風源自右邊的小店。然而,小店並非如風般清新,只見門外攤放着鋪了薄薄塵土的杯碟﹑電插座﹑行李箱等各種風馬牛不相干的雜貨。舉目掃視,店內擺設密密麻麻,未來得及看清貨物,雙目就被上方一道赤熱刺中,瞇眼一瞥,原來是暉光灑落在殘紅的招牌上,招致反光,勉強睜開眼睛,「聯盈公司夜冷」數隻燦黃大字映入眼簾。
啊,原來是夜冷店。
往事一如輕煙
涼風又至之時,一名目測年約五十男人亦步至門外,身穿棗紅恤衫的他,與紅招牌相當搭調。只見他叼着一根香煙,點燃起煙草。縷縷輕煙揚起,收起老煙槍的淡然,他漾出一抹頗傻氣的笑容,介紹着自己是店主,人稱小明。呼出一口煙,他口沫滔滔地介紹着這間與他相好四十載的店子。
「夜冷」一詞,其實從葡萄牙文「Leilao」繙譯過來,後來傳到廈門、汕頭有所變異,輾轉傳到廣州,方才開始叫「夜冷」。小明搔了搔頭:「我唔識英文,總之我哋叫拍賣行做『冷行』,拍到嘢就叫『出冷』。」夜冷店嘛,當然是賣舊貨,真正的夜冷貨,正是由拍賣得來,而非私人買賣。每逢有店鋪﹑公司倒閉或住家欠租遭收樓,該址的物品一律由法庭執達吏查封,或者經會計師樓﹑清盤人﹑破產管理處處理。譬如說某月一號封鋪;七號就會通知夜冷老闆前來看貨估價,假貨、破貨一律不打價;八號早上十一時到拍賣行舉手拍賣,價高者得。投得者分配到數天時間到店裏把認為有用的貨物搬走,再安置於夜冷店裏出售。
這是一家老夜冷,由小明父親開辦,莫問年月,只記得小學畢業,十二、三歲就於店裏幫忙,後來爸爸年紀漸老退休,由他正式接手。回想起二十來歲那個年代,沒有一百都有幾十人做夜冷,因為賺錢多,買一百元的貨賺一百元﹑甚至幾百元。例如投得店鋪後,他們會四處貼上大字報,着街坊到現場拍賣。原因是當時執法沒那麼嚴謹,他們就利用法律漏洞,省下高昂的搬運費。只是,時移世易,現時實在的只可搬,不能賣,加上搬運費幾倍增,目前買一百元貨物,只賺到十五元。數數手指,由他父親那年代經營至今的夜冷店,不出兩間。而今天真正的夜冷店,也只餘數間而已。現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夜冷店,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他調侃:「好多自稱夜冷店,但其實喺內地買新貨返嚟賣,同日本城有乜分別?」
不知何時,煙已快燒盡,他吸一口,又言:「呢一行,愈嚟愈式微。」說起往事,他臉上帶點蒼涼。呼出白煙,開始理解他何故抽煙,輕輕的,如舊事。現實,又豈能如煙。
心細一如渺塵
丟掉殘煙,小明率先步進店內。繞視一周,小店呈長方形,前作買賣,後為辦公,確實是老派。貨架上的夜冷貨林林總總,最接近門口的,是衣物胸圍,排放得井然有序;刀叉碗碟﹑罐頭汽水則放在箱子裏分好類。來到中間的貨架,則放滿了花瓶﹑木製家具﹑電器﹑擺設,較昂貴的已用膠紙封好,天花上掛了數台正在轉動的電風扇。店之深處,則於高處擺放着各類名酒﹑海味藥材;金銀珠寶如珠寶店般用玻璃飾櫃放好,附近都有員工看守。這裏啊,似乎說得出的,都能找得到。對小明而言,做夜冷店最考功夫,就是第七日看貨估價的程序:「乜都靠經驗,我十幾歲做起,冇乜瞞得過我雙眼。」何止眼,要耳﹑口﹑鼻多管齊下。
第一,眼見。例如他看雪櫃,雪櫃型號他一看就大概知道價錢,值錢又新淨的才打價;鋼具,要看是不鏽鋼還是不鏽鐵,價錢相差幾倍,對他而言,九成用肉眼可分辨是鋼是鐵。他回想起自己早些年買過一間藥房,竟然把鮑魚放在門口,他冷笑:「直覺話我知,假嘅,鮑魚要放後面玻璃樽嘛,呢啲唔打價!」看習慣了,經驗令他雙目銳利。
第二,鼻嗅。有些木具,他會用嗅覺,如花梨木有花梨木的香味;酸枝又有它的味道,外表再像真也騙不了他。
第三,手觸。可以的話,要用手去摸東西,例如花瓶,並不是看到花瓶底,寫着「乾隆製造」就一定值錢。一摸下去,他就感覺到花紋是畫出來還是印上去:「睇吓花紋係咪粗身,如果滑嘟嘟,多數電腦印。」。
第四,耳聞。如近期聽到哪裏有店鋪倒閉,大多數傳媒都會公佈,所以要常看報紙,如果不聽不聞,哪有競投的機會?
最重要是心澄。倘若心裏不在乎,不用心細想,則甚麼都不成。小明倏地胸膛一挺,坦言自己除了勤力兩字外,再沒有甚麼有膽去認叻,不論大與小的生意,他都一定去看,因為這是他的工作及責任。對於自己的弱點,他亦不畏懼:「而家規定拆一間酒樓都需要牌,我雖然唔識英文,但足足上咗三個月堂,我小學畢業咋,但呢個IVE證書嚟㗎!睇吓自己有冇心做啫。」收起指着證書的指頭之際,他瞄一瞄手錶,將近十時。
苦澀如水滿肚
陣陣的撻車聲震耳欲聾,數名壯丁包括小明把尼龍袋﹑紙箱﹑板車等架生放到車尾箱後,就爬入如火爐般的車廂內開車出發。小明邊扭着軚盤邊道:「我哋而家去一間豪宅,我早兩日投咗返嚟,而家就去執嘢啦。」或許夜冷佬真的一肚苦水,一路上,他連綿地分享逸事。
原來他最怕的事有三,第一是狗。經常到處去,以為香港沒有甚麼地方難得到小明,怎料,原來他還有一個死敵——「丈量約」。新界好些村屋沒有街名門號,只有「丈量約幾段」,這令小明頭痛非常:「對住呢三隻字我真係投降,搵親呢啲村屋,都總有隻狗走出嚟汪汪吠我,我而家真係好驚狗!」第二是蚤,做夜冷一行,經常會遇到一些髒得很的店鋪,尤其食肆。有一次,他要看一家倒閉了約半年的酒樓,剛好廚房爆水管,踏上地毯的一瞬,蚤子就跳到腳上,多到不行,但他仍硬着頭皮工作,直至估價完成。甫離開酒樓,小明就把褲子脫了,他猶有餘悸:「件衫都除埋,剩低條底褲,係咁撥蚤,公園啲阿婆以為我係儍㗎!」
回過神來,原來車子已停泊好,他抹一把汗,整理好衣衫,準備迎接他第三件最怕之事,就是眼前的保安。「做我哋呢一行,經常要求人,你又唔係租客,點解要將就你?」語畢,只見他霎眼間換上一臉燦笑,拿出身份證向保安問好,頻頻點頭。辦妥手續後,他又接着低喃:「嘈多兩嘈,電梯都鎖埋你,搬樓梯啦!所以千祈唔好嘈交,以和為貴。」只是,有時候自己不得罪人家,不見得運輸工人會收斂,當「磨心」的小明,確是有苦自己知。踏進電梯,「嘟嘟」的關門聲為其掩飾了一聲低嘆。
屢勝不如一敗
偌大的豪宅只餘拉膠紙的聲音迴盪着,經歷了約四至五小時的包裹及封箱,屋內只餘下三分一的物品,以及十數箱封妥的大紙皮箱。整件恤衫被汗水沾染着的小明,正在廚房察看雪櫃。看貨時已知雪櫃是高檔貨,但執屋當天還要試試它是否正常運作,畢竟運送一台雪櫃的開支不少。故一到埗要先插電,待收拾所有東西後,它仍然保持製冷,才可搬走。但見他一堂愁眉,就知道事情似乎不順利,他苦笑:「唔凍㗎!佢值成萬幾蚊,咁就冇咗啦。」
意志並沒有消沉太久,畢竟,於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樁。走出客廳,小明拿起飾櫃裏幾座金牛﹑金豬,笑言這裏只有一座是真金,故根本沒有打價。對金的真偽,他可是特別敏感,因為他以前曾經錯估一座金觀音,虧損了一大筆錢;又曾經花數十萬買了一批黑膠唱片,結果全都不能播放。種種挫折令他沮喪,當時父親﹑兄長並沒有責難,一份內疚感更逼使他成長,造就了今天的一雙金睛火眼。把金器包好,小明示意搬運師傅先把東西搬上車。
拜金不如講心
通常貨物要分兩程車運送到店裏,小明目送第一車的貨物出發後,又乘電梯回到豪宅內。此時細心一看,屋內其實佈滿生活痕迹,一家四口的照片;主人房內,仍放滿了女主人用剩的護膚品;書房裏,盡是男主人的玩具珍藏;小孩房裏,一雙又一雙的小鞋,記錄了孩子的成長。如今,卻蒙上了薄薄的灰塵。有人不喜歡夜冷佬,大概是這緣故,說不上是「發死人財」,但卻踐踏着人家的倒楣。
小明吹吹盒子上的餘灰,一臉心安理得。「我爸爸走嘅時候,一班仔女陪住佢。我呢?活到五十歲,除咗探我爸爸之外,我冇進出過醫院。」他徐徐道出,眸子裏,映照着別人的全家福。舊物扔掉了,不代表對人家的尊重,也不代表能為對方帶來祝福;反倒,把他們於美好時光所擁有的東西保留下來,也算是留下了一點緣分、一絲情意。
小明算是百無禁忌,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賺錢沒有必要賺到盡。原來,有些貨品,他會原價出售,甚至店裏會有部分屬於新貨,如小鬧鐘,賣十元一個,還倒貼一顆電池;老花眼鏡亦然:「有啲老伯伯,幾乎每日唔見一副眼鏡,有個伯伯隔日就買一副,畢竟是深水埗舊區,當回贈街坊。」也不是一身銅臭,對他而言,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很昂貴,正如他為了喜愛的鑽石牌鐘,可以走三十層樓,逐個單位搜索;又如早年他拿了攪盤電話回店裏,僅售二百元。某東西總有某人喜歡,有歷史的東西,或許來得更有價值。
最後一個紙箱置於貨車廂內。小明抽抽衣襟,試圖撇乾汗珠。緩步踏至車前,一臉倦容的他打開車門,吐出一句:「我做到六十就唔會做,都唔會畀我下一代做。」畢竟,做夜冷這一行,倘若明天沒有店倒閉,也就沒飯開;縱使生意不絕,誰又欲見兒女捱苦?
車子於路上疾駛,赤日早去,夕陽已至。問他日退下來如何度日,他驀然一笑。
哈,還不是想念舊相好?
聯盈公司夜冷
地址:深水埗大埔道244號
電話:2778 6539
營業時間:不定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xW-Iz45yi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