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10/2 14:00 的 #線上講座直播,主題為:#People – 環境、空間與人的聚變,特別邀請到的講師皆具有串聯環境、空間與人的專長與經驗💪💪💪
主持人 #王俊雄 老師是 實構築 季刊總編輯,實構築季刊的創立宗旨便是打造一個台灣的國際建築平台,每一期都介紹了許多精彩的建築作品案例;
與談人 #吳宜晏 老師為前欣建築主編,帶領了一系列的 #建築走讀,直接和人們一起體驗建築,走入環境;
與談人 #蕭有志 老師的 #大量交織計畫,透過資源轉換、嫁接與整合等模式,不論是建築教學,還是藝術創作,都將其理念實踐於都市環境中;
與談人 #賴人碩 老師創辦的 #繼光工務所,更是身體力行本展的主題─#聚變,將單一空間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與談人 #黃姍姍 總監所帶領的忠泰美術館團隊,也努力將美術館打造成為平台、觸媒、智庫。
在生活中,可能在你平常沒有注意到的角落,有那麼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嘗試新事物,如果有很多群人都在嘗試改變,相信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美好!期待本周六的講座,大家線上見囉~~
🔸活動日期:2021年10月2日(六)14:00-16:00
🔸直播平台:忠泰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共同主辦: 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主持人: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實構築季刊總編輯)
🔹與談人:
🎤吳宜晏(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賴⼈碩(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總監)
🔸注意事項:
1. 活動將於忠泰講廳直播進行,為避免群聚並落實社交距離,不開放現場觀眾參與。
2. 講座影片結束後仍將保留於忠泰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3.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活動一切更動將以忠泰美術館官網與Facebook粉絲專頁公告為主。
💡預約參觀連結:https://tinybot.cc/jutbooking/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21.05.08 SAT – 12.05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五的SDGs國際論壇線上影展,我們首映【全球風潮 綠色夥伴關係】,從論壇引言人 柯文哲 分享台北市智慧轉型與永續城市計畫, 在企業端,台灣博世開發智慧家電與新能源、台電佈局綠色交通, 玉山則從綠能產業著手,並且瞄準綠色金融。 深究完大型企業的綠色治理, 緊接著我們要上線永續轉型裡的新希望【青年培...
「建築師 換 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新建築執照線上申請書電子化書圖文件送件繳交系統推廣 的評價
- 關於建築師 換 證 在 [問卦] 甚麼證照含金量最高? 的評價
建築師 換 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建築師 換 證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展覽系列活動─【#ADA新銳建築師 #線上對談:新銳建築的35/45】
壓軸場的ADA新銳建築師對談,邀請到曾泊銘以及蘇弘兩位建築師,除了分享各自過往的學經歷之外,兩位在2020 ADA新銳建築獎的獲獎作品皆為公共空間類型,防疫新生活下的公共空間會有什麼樣的設計思維?兩位建築師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及工作模式有什麼樣的轉變?最真實的分享就在最終場對談活動唷!
🎬講者介紹:
🎙蘇 弘
Studio ++工作室 主持人、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及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為巴塞隆納高等建築學院 ETSAB 建築碩士、巴塞隆納Elisava高等設計學院 展示設計新模態 學士後研究、東海景觀系 學士。於2017年成立Studio ++工作室,於建築、景觀、展覽與採集調研之間進行著多樣的嘗試,是嚴謹的研究也是熱情的探索,貼近那難以言說的親身感受,對地方做出熱切卻又疏離的詮釋與夢想。曾獲 2020 ADA新銳建築獎 佳作獎、2019台灣景觀大獎 公共開放空間類 佳作、2019國家卓越建設獎 規劃設計類 特別獎。
🎙曾泊銘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碩士,台灣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曾任職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大函學乙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邱文傑建築師+莊學能建築師)及半畝塘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遊走都市、建築、室內設計及文化資產修復,嘗試於不同尺度的切換;關注的都市的公共與記憶、空間創造的策略與想像及構築細部的美學呈現。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21.05.08 SAT – 12.05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建築師 換 證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週五的SDGs國際論壇線上影展,我們首映【全球風潮 綠色夥伴關係】,從論壇引言人 柯文哲 分享台北市智慧轉型與永續城市計畫,
在企業端,台灣博世開發智慧家電與新能源、台電佈局綠色交通,
玉山則從綠能產業著手,並且瞄準綠色金融。
深究完大型企業的綠色治理,
緊接著我們要上線永續轉型裡的新希望【青年培力 翻轉的力量】。
#陽光伏特家 是台灣第一個全民電廠平台,
它的共同創辦人 #陳惠萍,
看到台灣的太陽能光電在地不使用、民眾不參與,對綠能政策越來越疏離。
然而,民眾只要買一片太陽能板,就能輕鬆參與綠能、賣電存錢,
其中收入更能成為社福專案的推進器,
「我們要從綠能出發,慢慢點亮17項目標。」
此外他們也開啟綠能公益模式 #陽光永久屋,跟企業合作、幫助社福團體,打造自用電廠和綠電憑證,邀請全民參與綠能、共享綠益,
並將這份價值擴及更多的社會弱勢。
他們希望「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不遺落任何人。」
兩萬多位民眾響應募資、打造出300座公民電廠,
陽光伏特加如何讓社會動能一同加入到綠能政策?
除了陽光伏特家,今晚【青年培力 翻轉的力量】
也將帶來小紅帽創辦人暨執行長/林薇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張清華
天下雜誌出版總編輯/吳韻儀
科思創執行長/施樂文博士的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加入 未來永續行動 Future SDGs 社團,找出幕後花絮
★ SDGs2021國際論壇現場精華:http://bit.ly/2021FutureSDGsForum
★ 一次看懂SDGs:https://bit.ly/2021FutureSDGs
★陳惠萍 在 CSR在天下 專欄:當綠能遇上公益,一場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的美好之戀:https://bit.ly/3d3Kgc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021SDGs國際論壇
#未來城市 #CSR在天下 #SDGs
#2021地球呼吸行動
#太陽能光電 #太陽能板
#綠能政策 #綠色公益 #綠能 #能源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aiIyDq7ryQ/hqdefault.jpg)
建築師 換 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2030轉職地圖: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國際人才」介紹
訪問作者:Sandy Su(蘇盈如)
內容簡介:
第1本為臺灣工作者量身打造的轉職專書‼】
職場上的你是否──
✓低薪瞎忙 ✓找不到天職 ✓老是換工作 ✓面臨中年危機 ✓想到海外發展
10大關鍵技能+8大軟性技能+32則真人職涯路徑,
國際獵頭教你跳脫框架,漂亮轉職!
人人都在問:「未來工作在哪裡?」你是不是也經常自我懷疑:「再不換工作我就沒機會了!」即使心有疑慮,仍舊舉棋不定,深不知自己早已列為職場上即將被淘汰的高危險群……
【獵頭觀點1:搭上國際趨勢,才能卡到好位置】
■「我是不是該轉職了?」──掌握去留的時機,保持隨時可加入新東家的狀態
①關注業界競爭對手的人事動向。
②設定停損點,檢視自己的成長與資方的承諾。
③每二年將個人履歷放到就職市場上測試水溫。
■「我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善用領英的轉職計畫
①經常更新個人檔案。
②主動向獵頭、業界人士建立關係,拓展「#專業人脈網」。
③研究並仿效業界好手們的轉職路徑。
■「這家公司好嗎?適合我嗎?」──正確判斷公司,避免匆促簽下賣身契約
①投履歷前,研讀「公司內部組織圖」。
②面試中主動出擊:「請問貴公司有『接班人計畫』嗎?」
③想快速升遷,瞄準正在積極擴點的公司。
■「有面試攻略寶典嗎?」──丟掉攻略,設計出色的個人履歷與面試作答
①調查企業主是二代接班還是傳統世代。
②運用「職業性向測驗」,置入個人履歷與面試作答。
③主動蒐集業界競爭對手的消息,向面試官分享。
【獵頭觀點2:未來不被取代的8大「軟性技能」】
❶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
❷創造力(Creativity)
❸自發性(Initiative)
❹領導力(Leadership)
❺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❻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 Solving)
➐人脈網(Networking)
➑狼性(Aggressive)
【獵頭觀點3:32則真人真事轉職案例與分析】
■人資➜公關:在第一份工作中讓自己被看到。
■人資➜金融:跨出十年的舒適圈,成功轉換跑道。
■筆譯➜建築師:走出親情綑綁,利用現有資源達成內部升遷。
■生科➜金融:三十歲的背水一戰,讓每段轉職歧路都沒有白走。
■主播➜AI:展現可塑性,沒有理科背景也能跨進AI領域。
■非洲➜日本:串聯跨國「#人脈網」,三十歲以前被日企挖角。
■日本➜新加坡:在對外國人與女性不友善的日本職場中,找出突破口。
■英國➜瑞典:從被二百多家公司拒絕,到晉身為國際面試官。
作者簡介:Sandy Su(蘇盈如)
國際獵頭。海外職涯專家。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企業管理系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日文系與企管系雙修學士。
國一時離開臺灣,獨自前往英國求學,求學期間嘗試各項打工與接案:移民簽證的律師事務所、零售百貨業、餐飲業、房仲業,還曾協助臺灣公司在英國創業。為了增加自我競爭優勢,大學選擇念日文系,學習第三種外語能力;碩士則就讀企管系,增進商管知識。畢業後前往日本從事獵頭與企業人資的工作,接觸產業涵蓋金融、IT、醫藥、傳產、快消、教育。目前海外生活與工作經驗已經步上第二十二個年頭。
從事與「人」相關的工作以來,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理解臺灣人在海外生活與工作的不易,因此開始經營部落格「Sandy's Recruitment note」,撰寫國際職涯專題報導,日本工作趨勢相關文章也投稿於Worklife in Japan、商周等平台。
海外生活的自我探索經歷、危機管理的決策力,以及人脈網,成為職涯上的重要武器。興趣是不間斷地參加各種聚會,不定期出席各式工作分享會,希望將國際實戰經驗分享給在職場上奮鬥的迷惘年輕人。
作者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BiCgw_m9Jg/hqdefault.jpg)
建築師 換 證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0709三立iNEWS 松蔦青語鬧糾紛 陳泰源指控卓家雄偽造文書私吞危老容獎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baXx8J1xndc
#松蔦青語恐一屋二賣地主呼籲與建商和解前買家請慎思
#大家地產目前是一案建商
#大家地產董事長卓家雄偽造文書盜用印章私吞危老容獎
【大家地產聲明稿 之 地主回應】
第一、民國106~109年間,地主方多次詢問建商,本案是否有/能申請危老容獎?
106年11月30日line對話,蘇義閔先生表示:「已問過建築師,可以符合的條件幾乎沒有」。還強調「你好,我也好,只要是大家有利的,我一定會做。」這不就證明蘇義閔企圖隱瞞地主申請危老容獎,也認為容獎應按比例分?
108年10月24日新聞報導(自由時報)本基地通過28%危老容獎。
108年11月26日line對話,謝欣芸小姐(大家地產代表)堅稱:「這不是我們的基地ㄟ」。
而卓家雄也始終否認並謊稱本案是「103年」的「合建」,所以無「法」適用「106年」的「危老」。
直到紙包不住火,才改口主張:拿「地主的」土地、房子、印章申請的危老容獎與地主無關。
第二、上網搜尋「寶吉第建設」即可找到多筆坑殺消費者等新聞,寶吉第因聲名狼籍無法再招搖撞騙同時為躲避求償才宣布破產,與地主毫無關係。
本案原是寶吉第建設主導,民國105年卓家雄已是起造人之一(共同開發商),寶吉第宣布破產後,卓家雄為了賣本案(松蔦青語)才特地成立新公司(大家地產)。
而時任「寶吉第建設總經理“蘇義閔”先生」至今仍為本案「唯二」負責人,因此,地主方高度質疑此舉猶如「借屍還魂的寶吉第2.0版」,不僅欲謀奪地主財產,連無辜的消費者們恐怕早已落入圈套。
第三、大家地產聲明稿指稱「地主多要80坪與5.2個車位」純屬憑空杜撰,請拿出證據並鉅細靡遺描述,若無法舉證,記者若「平衡報導」反中黑心建商之計。
相反的,根據契約,地主應該拿到的「合建保證金695萬8千元整」被黑心建商施以詐術,不僅1塊錢都沒有拿,還損失至少108坪(建物約68.66坪+車位至少40坪)!
明明地主方才是受害苦主,怎變成貪心多要?若真貪得無厭,又怎會是最早簽署同意的地主?
第四、地主方為獨棟透天厝,以1層使用約70坪、3層樓破兩百坪換算,若不參與合建持續整棟收租,從搬遷日起算可收租金是上千萬元,因此,地主方只拿到約七百萬元搬遷補助費,是足足7折後的誠意讓利。
另外,地主搬遷後、建物拆除前,卓家雄長達約1年半「代理房東」持續收租,租金落入大家地產口袋,以及交屋後建商應依約幫地主負擔40%房屋稅與地價稅,卓家雄也都不繳,讓地主全額吸收,這些怎隻字未提?
第五、不論地主方分得坪數為何,均有書面,而且是不包括危老容獎之下所形成的協議。如今危老容獎全遭建商侵吞,建商卻反指地主方已經拿到很多坪數及車位,試問:地主方分得的,難道不是建商願意給的?地主方目前所分得的,跟危老容獎有關嗎?此部分不容張冠李戴、混淆視聽,請卓家雄親自說明:究竟拿著地主方的房子申請了多少容獎放到自己口袋?
俗話說「殺頭生意有人幹,賠錢生意沒人做」,如果本案因地主貪婪,卓家雄經精打細算後判斷本案賠本,為何在寶吉第破產後仍「萬般懇求」地主與之續約並同意「概括承受」?莫非卓家雄已經知道可以透過危老重建申請容積獎勵才勇往直前?
第六、信託契約裡「只有蓋章無簽名」的文件日期是107年1月12日,可是家雄,我們那時根本還不認識你啊?
還記得,寶吉第總經理蘇義閔於107年3月6日透過line表示你(卓)想跟地主方認識嗎?你是忘記?還是害怕想起來?地主方手上拿的是「親筆簽名」加用印的正版原件,真金不怕火煉,歡迎比對字跡。
至於契約文件如何被偷天換日?如同要老百姓破解魔術般困難,黑心手法,只有黑心建商才知道,地主方無法解答。
第七、截至至今,無論是官網、代銷案場、網路、紙本文宣等包含大家地產於109年6月17日回函所附上的選屋表,皆顯示仍是面寬3.3米的4間店面。然於109年7月1日接獲記者聯繫後自知理虧,才終於表示願意按照契約走,地主方表示感謝:回頭永遠不嫌晚。
另善意提醒:倘若地主方店面與本案其他間店面相較,有多出來的樑柱,還是深度不齊、高度不一、甚或是天花板有異常管線存在,地主方會連同建築師一併提告求償。
第八、地主尚未選屋建商就先行銷售,此舉已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家地產以「無約定公開銷售需以地主完成選屋為前提」為由欲撇清一屋二賣疑慮,在有實務經驗的業者看來,極為牽強。
第九、再次提醒消費者,地主有「主動」選屋的權利而非「被建商強迫」選屋,換言之,一旦地主選了已經賣掉的房子,該房立刻變成「爭議屋」而無法交屋。而信託銀行(瑞興)表示僅能承諾不提供房源之入款帳戶,但無法保證大家地產不會私下賣屋。
地主方早已發函選屋,而大家地產仍不按照契約進行,無法選屋的責任應由建商承擔。為了避免一屋二賣,地主方在此呼籲卓家雄公布「已賣掉房源」自清,否則單以一紙聲明無法消弭大眾疑慮。也請建商正式且積極回應地主提出的選屋戶別及坪數。
第十、地主方曾委請市議員陳怡君主持協調會,建商代表於現場表示「這裡不是談判的地方」,從頭到尾只讓地主方唱獨角戲,就連陳怡君議員連番質問,建商也一概不予回應,地主有整段錄音檔證明建商毫無誠意。
地主/陳俊發、胡淑惠 聲明
長子/陳泰源 代筆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7/200709inews.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aXx8J1xndc/hqdefault.jpg)
建築師 換 證 在 [問卦] 甚麼證照含金量最高? 的推薦與評價
fony1029 08/29 10:40黨證但要對的民眾黨的就該死 ... 科系不然就是要修規定的課程學分才有資格參加考試取得證照更別說建築師、護理師、職業樂師等等. ... <看更多>
建築師 換 證 在 新建築執照線上申請書電子化書圖文件送件繳交系統推廣 的推薦與評價
新建築執照線上申請書電子化書圖文件送件繳交系統推廣-各項業務申請流程說明 ... 換 廣達,緯創逆轉勝! ... 最後還有精彩的營造廠VS 建築師 的刀光劍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