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中共外宣對現實的扭曲 vs. 攝影對現實的扭曲——藝術家想探討什麼?】
雄偉的軍艦上,解放軍人手一本小紅書、臉上帶著燦爛微笑;餐桌前,毛澤東手拿香菸閱讀文件,展現出專注的領導者形象;但仔細一看,這些相片怎麼有些「怪怪的」?影像各處充滿了畫質不連貫、宛若馬賽克的痕跡⋯⋯
這是被譽為「當代攝影⽂藝復興者」、德國攝影藝術家湯瑪斯・魯夫的系列作品,魯夫搜集共產黨的外宣圖像並數位後製,一如這些照片所呈現的「理想世界」,和現實有很大的差距,魯夫後製過的影像也更像是一幅繪畫、甚至幻影,暗示圖像被「操弄過」的事實,呈現「再現」與「現實」間的鴻溝。
今年,魯夫的作品在國美館展出,張美陵帶我們理解這位極具創意的藝術家如何用不同型態的攝影訴說理念,也從國美館展覽的翻譯中,看見台灣對當代攝影理解的誤區和轉譯上的困難。
#國美館 #湯瑪斯魯夫 #影像之後 #Afterimage #攝影 #藝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刺青去污名化?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
張美陵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美館 #湯瑪斯魯夫攝影大展
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鑼的「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未開展先轟動,將出現有 #毛澤東 主題的《#中國樣板畫》(Tableaux Chinois)系列,敏感又有趣。影像藝術家 #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是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的高材生,貝歇夫婦(Bernd & Hilla Becher)的四大高徒之一,即托馬斯.施特魯斯(Thomas Struth)、湯馬斯.魯夫、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與坎迪德.霍夫(Candida Höfer),作品深受歡迎。這回在臺灣的展覽,以15 個系列,105 組件作品呈現,包括全新創作《中國樣板畫》,牽引出各方的敏感神經。
🔻回顧「典藏王道論壇:杜塞道夫攝影學派的萌發與Thomas Ruff藝術創作」,跟著兩位老師 #姚瑞中 與 #張美陵 ,從杜塞道夫攝影學派的源起與發展脈絡,再深入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創作及作品賞析>> https://bit.ly/3cvon4Y
#展訊便利貼
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
展期│2021.03.27-2021.07.04
地點│ 國立台灣美術館 101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張美陵 在 姚瑞中 Yao Jui ch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間很短 大致用189張ppt介紹該流派來龍去脈
張美陵老師140頁ppt只講了三分之一
第二階段視訊問了魯夫以下二個問題
ㄧ 亞洲許多被殖民國家獨立後都有「政治宣傳」傳統,到目前為止有些國家也還存在著「展覽檢察機制」,在高度自由的台灣展出挪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者毛澤東肖像是否試圖挑戰或挑動某些政治機制或意識型態?還是純粹只是將樣板化符號作為進軍中國藝術市場的墊腳石?
二 對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看法?
不過人在德國的魯夫剛起床,雖然只簡要回答,但可以感受到其謙虛又有智慧的回答。
魯夫的國美館個展思辨性很強,技術只是工具,觀念與文本都很重要。今天開幕,歡迎大家去看三十一個系列中分成五類的十五個系列作品,相當精彩。
張美陵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刺青去污名化?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3 【刺青就是沒文化?】
01:25 【刺青文化的歷史】
03:40 【刺青文化在台灣】
05:11 【可以帶來正向價值的刺青藝術】
06:36 提問TIME
06:4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最痛的「刺」文化:https://bit.ly/2Bhsiik
→ 【歐美與南島語族刺青簡史】這項身體藝術,不再僅是遠赴異地探險的水手專利:https://bit.ly/2P0adyS
→ 【美日中俄泰刺青簡史】從罪行到流行,黑道、阿宅與巨星的共同選擇:https://bit.ly/2Cd7vOE
→ 【台灣刺青簡史】文身之鄉、東瀛浮世繪、兄弟本色,社會觀感翻轉再翻轉:https://bit.ly/2SKOb0s
→ 反戰、反核、女性解放!刺青復興時期,用刺青表現自我:https://bit.ly/2Lj5nYc
→ 紋面國寶103歲簡玉英逝世 全國僅剩3位:https://bit.ly/2rAVHj5
→ 維基百科—冰人奧茨:https://bit.ly/2Exw7DO
→ 【公益刺青】修補身心靈傷疤,幫助癌友與受暴者重拾自信的「刺青美容術」:https://bit.ly/2BhtVMY
→ 【刺青數據圖表】全世界刺青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哪一國?:https://bit.ly/2DK5M5b
【 延伸閱讀 】
→ 【運動員刺青文化】從禁忌到主流,反映的是炫富還是關懷?:https://bit.ly/2RXnVjm
→ 【刺青Q&A知識篇】刺青的價格怎麼算?有所謂的「半永久刺青」嗎?:https://bit.ly/2Ev76Jw
→ 刺紋畫:用針與墨說的紋身故事:https://bit.ly/2SKutlt
→ 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https://bit.ly/2SL7sib
→ 【刺青現場直擊】刺青師告訴你,從開始到完成要做哪些準備?:https://bit.ly/2Lh75JR
→ 張美陵/意識形態的紋身:https://bit.ly/2rzGBu9
→ 不只是刺青:圖騰下的救贖與寄託:https://bit.ly/2Ge5q93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