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抽獎兩本
你知道如何欣賞一件藝術品嗎?藝術不只是「看起來好美」和「色彩很鮮豔」的表象,更有意思的是一件作品背後的故事,包含了它的作者生平和創作年代,以及整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為什麼有些人看得到藝術品背後的「價值」?欣賞藝術品的技巧,甚至還能應用到其他領域?
抽獎詳見部落格文末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gical-ar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的作者是日本藝術策展家堀越啓,他認為世界變得愈來愈模糊與不確定,知識、理論等左腦取向的價值相對降低,反而是感性的事物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他強調道:「學習欣賞藝術,磨練自己的感性思考,才是未來生存和開拓世界的武器。」
他知道平常人對於藝術總是有一種「距離感」,覺得一個人要能夠感性地欣賞一件藝術品,可能是一件需要「天賦」的事情。但是在他多年的策展經驗之中,他發現了一種「以理性的方式開始,能夠引導感性的發展」的做法。
他在書中提出這個具體的「五種理性思考架構」,有步驟、按部就班地,帶領我們去拆解欣賞藝術的各種方式。透過理性的累積,反而能夠培養出更加感性的思考。欣賞藝術不但能夠鍛鍊感性思考的能力,還能夠提升生活的品味,甚至強化職場表達和分析的能力。
.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跟「藝術」有一段淵源。我自己出生於台灣後山的最後一片淨土(大家都這麼說),小學在父母的鼓勵之下進入了「美術班」就讀,美其名是發展藝術天分,實則是鄉下人家對於資優班的偏好。我就這麼學了各種繪畫和雕刻技法,其實也頗有興趣,就繼續升學到國中美術班。
在中、小學的藝術薰陶下,或多或少培養了些許的「美感」,我尤其喜歡創造東西的感覺。在水彩畫紙上揮灑色彩,在陶土上刻出痕跡,用鉛筆把繽紛的世界轉換成黑白的素描。只是,我很不喜歡「理論」的東西,西洋藝術史、東方藝術史我完全不感興趣,只喜歡盡情地擺動畫筆。
漸漸地,我知道藝術鑑賞是很吃「人文史地」涵養的一門學問,卻偏偏我又不喜歡接觸那些文縐縐的東西,久了便跟這條道路漸行漸遠。這次出版社向我邀約掛名推薦本書,正好打中了年輕的我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的弱點。上了年紀,開始學會靜下心來閱讀,也對原本我排斥、抗拒的事情,多了一份接納和探究的好奇心。
那麼,究竟要如何欣賞藝術品呢?我對這本書感到十足的興趣,我的「創作者」靈魂,似乎正渴求著「觀察家」的滋潤。
.
【為什麼要學習欣賞藝術?】
正是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作者套用源自於管理和軍事的術語 VUCA 來說明,我們面對的世界充斥著四種特性:多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含糊性(Ambiguity)。我們越來越難憑藉直線性的邏輯、也難以單純仰賴電腦運算,去洞察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很多人對於藝術的看法,都是很「抽象」,很難「描述」。但反過來想,商業環境背後複雜的運作,以及對自己未來數十年職涯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不也是充滿了多變和不確定性?我們很難用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邏輯來思考整體的事情,我們更需要的是透過既能宏觀、又能微觀的感性思考,來觀察和看懂這個越趨複雜的世界。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感性思考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內在羅盤」來替自己指點迷津,而學習「鑑賞藝術的方法」就是很好的鍛鍊方式。作者認為,欣賞藝術就是一件「以自己的感受詮釋所處環境,由自己判斷解決問題的方向,並且發起行動」的事情。
.
1.「3P」時代、地點、人物
一件藝術品的誕生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欣賞一件藝術品的時候,最基本的方法,對所有藝術品都適用。
首先確認這件藝術品是在哪個時代(Period),這時候你可以回想起那個時代背景的藝術特色。接著,是找出這件藝術品製作的地點,藝術品的發展與地點(Place)密切相關,例如許多重要的藝術品都是發源於富裕地區。最後是認識哪一號人物(People)創造了這件藝術品,他的個性、生平、遭遇都會對這件藝術品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
2.作品鑑賞檢核表
這個步驟有點像是一份「檢核表」,藉由許多主觀的項目,紀錄下來你自己對於一件藝術品的主觀感受。這份檢核表包含了這些項目:題材、色彩、明或暗、簡單或複雜、大或小、喜歡或討厭。依據你自己觀察這件藝術品的感受,記下對每個項目的具體描述。
這個步驟鍛鍊的是你的「洞察力」,從宏觀來感受這件作品,然後又從微觀去紀錄細節,這個時候,你已經漸漸地在打造內心的羅盤,發展你對這件作品的判斷,並且逐步提高自己的感受力。
.
3.故事分析
到這一步是我最喜歡的,用故事分析裡面的「英雄之旅」套路來分析這件藝術品的作者。藝術家的人生故事,往往是比藝術品本身更吸引人的事情。
你可以用這個順序分析作者的生平。旅程的起步,他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他有什麼際遇,他的老師、嚮導、夥伴是誰?他遇到了什麼重大的試煉,是讓你印象深刻的?他的改變和進步,結果如何?他的使命是什麼,為什麼他會創造出這件作品?
懂得用「英雄之旅」的方式去分析作者的人,也可以把這種手法運用在商業行銷模式上,例如我之前寫過的另一本行銷好書《跟誰行銷都成交》的筆記,就是把英雄之旅的故事分析方法,導入商業運用的絕佳案例。
.
4.「3K」革新、顧客、競爭
相較於前面三個步驟,看的是作品和作者的本身,這個步驟就像是「鳥瞰視角」,帶我們從橫向的角度去欣賞一件藝術品。
這三個K是日文字的羅馬拼音組成。革新(Kakushin)指的是當時的技術和科技發生了什麼變化,這經常會影響藝術品的創作方式。顧客(Kokyaku)指的是這個作品賣給誰、為誰而創作?競爭和共創(Kyousou)指的是當時有彼此之間競爭的流派嗎?還是作者跟其他作者共同創作?
.
5.「A-PEST」政治、經濟、社會、科技
最後是「宏觀」的視角,這個步驟可以讓我們認識一件作品最全貌的「藝術風格」(Art)。這個部分必須搭配一些歷史的知識,透過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ics)、社會(Society)、科技(Technology)的綜合面向,去觀察這件藝術品被創作出來之時的背景氛圍。
這個手法也時常被用在商業世界,例如分析一家公司,或者一整個產業。通常我們很難用一張財報就完整理解一家公司或產業的發展情形、未來趨勢。如果我們能夠透過 PEST 的手法去深入研究,就更能掌握整件事情的全貌,發展出自己的洞見。
.
【後記:有價值的其實是…】
《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這本書中除了談邏輯鑑賞的方法之外,作者用大眾熟知的大師級藝術家引導我們前進。舉凡達文西、梵谷、羅丹、林布蘭、庫爾貝等知名藝術家以及他們的作品,作者都透過邏輯式的步驟解析,讓我多認識了這些人不凡的人生。
以前的我只略懂一幅畫表面的「技法」,畫得真不真實、筆觸細不細膩、光影拿捏如何。但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程度,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之前我讀了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對書中取材的畫家高更很感興趣,稍微瀏覽了他的生平和畫作,便對整部小說產生了更多的共鳴。
直到這本書學了一些藝術鑑賞的方法,還有作者對藝術家們的說明和分析,我漸漸明白藝術品背後的「價值」,其實是基於整個故事和環境的交錯影響。世界上許多的事物也是如此,其背後的價值大多不僅僅是表面所見,而是探究細節、宏觀俯瞰後的綜合考量。
上週我剛好也接觸到一首歌「It’s OK」,這首歌是30歲的罹癌歌手 Nightbirde 在美國達人秀的爆紅成名曲。如果只聽歌曲本身、單看歌手本人,恐怕只是一首「很好聽」的曲目。我試著瞭解這首歌的人物、創作背景,用故事分析去認識歌手故事,再搭配現在的社會動盪帶來的絕望感氛圍,發現這首歌不但幫人們傾訴內心的苦,更教人勇敢面對未知的艱難,並且抱持堅定的希望。
最後,這本書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讓我們能透過有步驟和順序的理性方式,激發敏銳的感性大腦,探究作品背後的潛藏價值。「看懂藝術」不是專家獨有的本領,而是每個人都值得學習的本事。
.
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強化軍事涵養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15.05.23 觀點—《泰晤士報》Ben Macintyre ※
暴君的藏書透露他們心中的恐懼與弱點
譯註:四年前,美國特種部隊擊殺恐怖組織領袖賓拉登。日前,美國國安局長公布《賓拉登的書架》報告,揭露在賓拉登住所發現的信件與書籍。
------------
小布希總統有一次說他最不喜歡做的事是:「坐下來讀公共政策或哲學或其他長達五百頁的厚書。」但是他最大的死對頭似乎就是藉此打發時間。
從他書架上的書來判斷,奧薩瑪‧賓拉登是一個喜歡讀厚書、喜歡自學的人,他最愜意的時光顯然是在阿伯塔巴德(Abbotabad)的藏身處裡閱讀法國如何管理輻射廢棄物的冗長報告。他死時,美國在他的住處所發現的眾多書籍,包括三十九本英文書在內,讓我們明瞭世界上最聲名狼藉的恐怖份子所思所想、以及他的閱讀習慣:這些書內容多樣、包括多本陰謀論著作、以及嚴肅、甚至無趣的作品。
賓拉登顯然讀了許多(絕大多數是電子檔)關於國際關係、法律、軍事策略、政治等文本,還有美國語言學兼哲學家杭士基(Noam Chomsky)的著作,以及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2010 年的暢銷書《歐巴馬的戰爭》(Obama’s War)。(我們想像他讀了最後一本書後,會以為歐巴馬是個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的總統,直到這種誤解最後要了他的命為止。)他似乎特別愛讀美國的弱點與失敗,也對 911 相關的陰謀論著作愛不釋手。
他的書單裡面沒有小說,沒有放鬆性的小品。賓拉登讀書完全是為了實用性,為了打敗他的敵人而讀,而不是享受閱讀樂趣。但這份書單裡面有些還是不免讓人吃驚,例如《纏鬥技運動營養學指南》(The Grappler’s Guide to Sports Nutrition)。他收藏的書裡面還包括一本如何玩美國特種部隊電玩遊戲 Delta Force: Xtreme2 的指南 ,彷彿有先見之明,知道這些人最後會被派來收拾他。
歷史上最殘暴的人物,許多位都是愛書人。德國哲學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過:「私人圖書館乃是藏書人性格永恆且可靠的見證者。」暴君的藏書還進一步反映他們的野心、他們希望世界如何看待他們,以及他們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恐懼。我們在審視邪惡者的書架的時候,等於一窺他獨處時的樣貌。
例如希特勒就是一個嗜讀成癖的人。他在慕尼黑與柏林的住處,包括他在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夏季別墅的藏書,共達一萬六千本。就像賓拉登一樣,希特勒讀書不是為了樂趣或涵養性情,而是為了強化自己的觀點,稱霸世界。他寫道:「閱讀本身並不是目的,只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
雖然希特勒因為焚書而臭名在外,而不是因為博覽群書讓人心生敬仰,他卻收集了許多大部頭著作,如軍事史、藝術、建築、天文學、靈性學、營養學、減肥等書。他也讀廉價的通俗小說,還收集了一整套卡爾‧邁(Karl May)的作品──這是一位專門創作美式牛仔/印第安人故事的德國小說家。希特勒還把這些三流的西部牛仔小說送到蘇聯戰場上給他的將軍閱讀,以為作戰的靈感。
納綷的文宣把希特勒描述為一個具有哲學深度的人,還說他受尼采與叔本華的啟發甚大,雖然他確實擁有這些哲學家的作品,卻少有證據顯示他讀過這些作品,更沒有證據顯示他了解這些作品的內涵。讓他樂在其中作品顯然是廉價的三流小說、種族歧視的文獻、還有怪力亂神的靈異學。希特勒在恩斯特‧雪泰爾(Ernst Shertel)的《魔術》(Magic)一書中(這是一本講如何跟撒旦通靈的著作),畫了好幾條線的重點是:「身上沒有惡魔種子的人,無法催生一個新的世界。」
史達林也一樣,閱讀不是為了樂趣,而是為了強化自己的偏見與意識形態上的信念。他的私人藏書有一萬一千冊。1920 年代,他從克里姆林宮圖書館借出來的藏書大約是一年五百本,反映出他對於普希金、恐怖伊凡、彼得大帝等相關著作的著迷。他對於自己腹笥甚廣十分自豪,但是他顯然沒有讓廣大群眾知道他也讀《梅毒:偵測、歷史、治療》(Syphilis: Its Detection, History and Treatment,1922 年)。
獨裁者閱讀以強化自我偉大的形象:智利獨裁者奧古斯圖‧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藏書五萬的圖書館裡,包括許多本關於拿破崙的作品;薩達姆‧海珊專門收集史達林的傳記,以及一些實為他人捉刀、卻由他掛名著述的許多書籍。希特勒末路窮途、窩藏於地下室之時,拿湯瑪斯‧卡萊爾的名著《腓特烈大帝》來安慰自己,這本書還是戈培爾送他的禮物。
那些覺得自己命中註定要改變世界的男人的藏書,也透露了幾許脆弱、人性、隱藏的不安全感。(刺殺甘迺迪總統的)李‧哈維‧奧斯華在行兇前曾經讀甘迺迪寫的《當仁不讓》(Profiles in Courage),當然他也讀《共產主義必讀本:起源、成長、現況》(What We Must Know About Communism: Its Beginnings, Its Growth, Its Present Status)。惡名昭彰的格別屋間諜,金‧非爾比(Kim Philby)把大量的間諜小說、《珍芳達健美專集》(Jane Fonda Workout Book)留在莫斯科。(利比亞暴君)穆安瑪爾‧格達費最鍾愛的書籍是浪漫小說《麥迪遜之橋》,他也喜歡讀《金融時報》的增刊:《錢要怎麼花》。希特勒有一本自助書叫《如何在幾個小時內成為傑出的演說家》。
在賓拉登的藏身處,在眾多非小說的大部頭著作中,有一本書卻顯示即使世界上最殘暴不仁的基本教義信仰者也需要三不五時重溫習基本的知識:《了解伊斯蘭的簡短指南》(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Islam)。
http://www.thetimes.co.uk/…/o…/columnists/article4447587.ece
美國公佈的《賓拉登的書架》(Bin Ladin's Bookshelf)報告連結:
http://www.dni.gov/…/Bin_Ladin_Bookshelf_and_Declassifed_Do…
圖為恩斯特‧雪泰爾(Ernst Shertel)的《魔術》(Magic)以及珍芳達的《健美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