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傳送門:
https://youtu.be/_wzAYECaAdM
反認知作戰真的很辛苦,人家花政府預算我們只有買乖乖的錢要對抗一整個政府,每次要記那麼多東西,這次又要談疫苗購買上因為之前唬爛太多被看穿,民進黨府院黨又趕快要改口徑了,變成是蔡英文運籌帷幄,民進黨非常感謝沒有攔阻???
這次又要談疫苗購買上因為之前唬爛太多被看穿,民進黨府院黨又趕快要改口徑了,變成是蔡英文運籌帷幄,民進黨非常感謝沒有攔阻???有沒有搞錯啦!所謂的認知作戰其實就是欺負一般民眾不會想我們這種吃乖乖的工程師背景的人,每天看那麼仔細的報導和內容,時間一久就用
我們先從這則風傳媒的文章開始分析起,【BNT疫苗採購秘辛》郭台銘找台積電強強聯手施壓 蔡英文借力使力反將一軍】2021-07-17 09:10這篇刊出時間是昨天,作者是楊舒媚,她的作品裡面曾經引用那篇新新聞來自高層的消息說bnt不想跟郭台銘談,【獨家》「其實BNT不想跟郭台銘談!」德國原廠高層大爆國際疫苗談判秘辛】,不過這篇不是重點,所以就先略過不談。七月十七號的這一篇的內文開頭是這樣寫的,【鴻海永齡基金會和台積電成功委託裕利醫藥與上海復星醫藥,簽下了合計1千萬劑的BNT疫苗採購案,過程高潮迭起。其中,關鍵角色護國神山台積電究竟是誰找來的,令人好奇?就在外界多認為台積電為總統蔡英文請出,以制衡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叫陣逼宮時,據了解,其實情況正好相反,台積電其實是郭台銘去找來鬥陣的,後來是蔡英文借力使力,讓大家一起坐下來談,化巨頭聯手的危機為轉機。】這是甚麼意思?
這是我在上周五講了其實台積電是郭台銘找來的真相之後,府院黨被迫要出來做兩件事情,第一個,逆轉蔡英文被逼宮的形象,第二個,挽回自己唬爛過頭完全想要用台積電蓋過郭台銘的無聊做法。試想,如果郭台銘自己都不計毀譽找來台積電,你還在那邊說自己多會操作有甚麼意思?
第二篇則也是風傳媒的文章,作者是顏振凱 黃信維,標題是【幕後》郭台銘親函致蔡英文強調買疫苗並無2024大選企圖 民進黨高層曝內情】,這篇來源就不是總統府,而是由院黨要來洗地,因為他們看了民調發現自己硬是唬爛收割的做法引起太多反彈,於是出來用新的文章想要蓋過之前的惡行惡狀,改掛上一張感謝的面具,【政院日前舉行記者會宣布永齡、台積電成功購得BNT疫苗案,被在野方指為收割,黨政高層則解釋,事實上,當天記者會,本擬由政院、台積電、鴻海三方一起舉行宣布,但鴻海以事成不願居功婉謝,才由居間與兩企業研議的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獨自舉行記者會宣布,府院對台積電、鴻海出錢出力,都非常感謝。】人家低調不代表你可以超高調洋洋得意啊!鴻海功成不居,那你居個屁?
好啦,我直播會多分析一下,但如果你今天只看到這兩則報導,是不是會誤解民進黨整個處理疫苗的做法多麼完美毫無問題?然後下次投票時他們只要欺負一般人不看這些資料和歷程,就可以洗出一個全新的歷史來,這不就跟讓時代雜誌的外稿記者描述說是政府徵召台積電跟鴻海一樣的平行世界創造呢?
另外,根據蘋果新聞網的報導,【本月13日微解封當晚,屏東高檔渡假村牡丹灣villa竟違反防疫規定「餐廳禁止內用」、「 室內5人」 等規定,開放餐廳給14名老顧客用餐,此團其中1人竟還是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另跟著他一同前往的十多人,據傳都是房地產界人士;而根據爆料照片,陳政聞白天也曾脫口罩在餐廳內和朋友聊天和疑似餐飲。屏東縣政府今對此證實,陳政聞確有岀入該處,將調查有無進餐廳用餐,裁處是一定會做的;至於其他人身分,牽涉個人隱私,不便透露還有誰。】大家都忍了這麼九,誰不想解封,結果行政院的執行長帶著一夥人去高檔享受,看在夜市、攤販、小店主人的眼中會有甚麼感覺?屏東縣政府還說今天放假所以不會開罰,簡單的說,防疫有假期嗎?如果是藍營這樣吃火鍋,昨天大概就滿門抄斬了吧!
感覺屏東好像都沒有藍營的人在,在野黨軟弱沒辦監督也就是一個大問題啊!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截至今天下午5時,全國有814萬人登記COVID-19疫苗意願,約51%民眾願打莫德納、3%願打AZ、45%兩廠牌都行;值得注意的是,短短1天內逾17萬人改變心意,願打AZ疫苗。】這就是疫苗意見調查厲害的地方啊,不但讓你覺得有事情做,而且還可以拿你個人意見的隱私作為大內宣,讓各種側翼各種恐嚇威脅,還有行銷的作用呢,你說那個不去東奧的天才it大臣唐鳳厲害不厲害呢?但國民的健康接種意願,是可以,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這次又要談疫苗購買上因為之前唬爛太多被看穿,民進黨府院黨又趕快要改口徑了,變成是蔡英文運籌帷幄,民進黨非常感謝沒有攔阻???有沒有搞錯啦!所謂的認知作戰其實就是欺負一般民眾不會想我們這種吃乖乖的工程師背景的人...
強強聯合意思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位美國自由派媒體人范琪斐小姐
"個人看法"是當你用一種高高在上的進步態度教訓台灣人的時候,可以好好認識一下台灣現況嗎?
在公視上公開抹黑1450後,范發文驚呼:原來意思不是這樣啊我嚇了一跳
其實不只妳嚇了一跳,全台灣對於來台募款還有主持多個節目的美國媒體人,竟是這種無知素質,都嚇了一跳
不過1450們應該不會在意,因為更兇猛的抹黑攻擊都承受過了
不過我們覺得范琪斐妳最該好好道歉的,是汪浩老師本人,因為妳拿自己的無知誤解與刻板印象,用一個十分武斷當場駁斥的方式,在全國觀眾面前推翻糾正汪浩的看法,這實在不是一個成熟媒體人該有的素質
我想"錯了就好好公開道歉",應該也是自由派的價值排序之一
當然本篇不只是想酸某個美國人,分享幾篇精彩評論
=====================================================
富察:
公視找汪浩和范琪斐對談,討論美國大選真是太精彩了,非常推薦大家看。無疑公視是特別安排的,從而製造出衝突的話題、引發大家去思辨。因為前者是知識界裡罕見的、敢於明確而清晰表達自己支持川普立場的「川粉」,後者則是知識界主流的、以批判川普而證明自己很正確和進步的「川黑」。
我最晚看到半夜三點,看完後一直擺脫不掉汪浩一個人「孤軍奮戰」般,在范琪斐和九個公民代表的大致接近的意見和觀點所包圍的意象。
有些公民代表的發言,並非特別表態自己支持誰,反而是不表態,我一時無法判斷他們是真的無法確定自己的立場,還是有些世故,不願意明確說出來。故八旗的家軒一開場就說「我覺得川普糟糕透了」,如此清晰的立場,我反而很讚嘆。果然有八旗旗主的鮮明風格。
但汪浩表情堅毅,眼神明確。公視的燈光打得非常好,在凸顯出汪浩用準確的概念、嚴密的邏輯而得出堅信不移的結論之同時,也凸顯出范琪斐氾濫的情緒、邏輯和論證的缺乏,隨機的插話和記憶的空白。
畫面給我強烈的感覺,就是一個孤獨的勇士,但以堅定的信仰和強大的邏輯、事實和思辨力為武器,從而輕鬆殺出重圍。
我自己毫無疑問是川粉,雖然我支持川普的理由,既非他對台灣有多好,也非他對中國有多壞。
大部分堅定不移支持川普的人,主要因為他反中;而大部分勉勉強強、「含淚支持」川普的人,主要因為他對台友善。但事實上,正如劉仲敬和閻學通所說,川普連任反而很可能對中國更好。這兩位都是八旗的作者,各位可以去搜尋他們的觀點。
我是川粉,主要是因為他常常提及的order and law 。古典自由主義者信奉這個世界需要一個由德性支配的秩序,而我判斷認為川普或許不自主的契合了這個「歷史演化內在的動能」。
換一句大白話,就是我認為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是比較好的(至少從二十世紀至今),而民主黨和拜登所代表的集團,無法維繫這個秩序,反而使美國衰弱。而一旦美國真的喪失了這個世界霸主的角色,對台灣肯定是不利的。從目前川普的各種政策看,包括蓋牆、加強州權、減稅、全球產業鏈重組、強調信仰、和金小胖直接見面談、把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無論是內政和外交,都符合這個最根本的美國秩序原則。
保守主義者是沈默的,他們憑藉常識,也不反對理性。他們有信仰(不一定是宗教層面),但也不反對改變。汪浩應該屬於這種人。
https://reurl.cc/N6OadQ
===============================
恕我無法支持:
范女士方才發了一篇很長的文,談新聞媒體的信用、查證的功夫,以及網軍的定義。
第一點,范女士聲稱新聞媒體有信用度,但現在會碰到一些人片面否定他人的信用,這種不信任會導致媒體信用被打亂、破壞。
然而信用本來就是每個人的經驗累積而成,如果有人宣稱某A沒信用,A的信用就真的崩跌了,那通常是A的信用並不佳,而不是抹黑導致的。
經得起考驗才叫信用,不是你自吹自擂從業多久就有。
第二點,范女士說了一長串的查證功夫,但從「1450」一詞的使用,顯示他完全沒有查證該詞的使用脈絡。范女士在文末也承認,自己是被汪浩先生指教後才知道「1450」現在的通用含義。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希望不要只是嘴上反省。
第三點,范女士談了他對網軍的定義,很遺憾再次暴露他對網路文化的見識極為鄙陋。范女士所談的網軍,只是眾多組織性網路操作手法的一小塊,俗稱「水軍」,主要是利用大量留言灌水影響輿論。
網軍看似神秘,其實各國談論網路操作、網路行銷的書籍汗牛充棟,水軍只是一小塊。傳統報章論戰轉移到網路上,加以組織性的行銷,也是一種網軍作為,但范女士一無所知。
除了發文、回文的基礎操作,資料分析、駭客活動、網路規則制定(不論是編碼或論壇版規)更是網軍的重要工作。
那就更別談馬其頓網軍、俄羅斯網軍、中國網軍等不同網軍在各國民主選舉中扮演的角色了,范女士連基礎認知都沒有,談何查證?
范女士想用網路做新聞媒體,這樣的出發點應該是善意的,但知識儲備不足、也不熟悉網路,以專業新聞從業人員而言可說是貽笑大方。
如果范女士願意痛改前非,拋棄過去在統媒以中國觀天下的思考模式,真正回歸以台灣為本位的角度、踏實提升報導的品質,那當然是一件喜事。
網路時代群眾會自主選擇媒體、主動抵制不良媒體的負面影響力。如果范女士做不到改革,不能說服閱聽人,就只能等著被群眾退讚了。
https://reurl.cc/4mYgVL
========================================================
沈榮欽教授:
剛才收看汪浩與范琪斐在公視的座談,由於同溫層很少轉載范琪斐的報導,雖然知道她是駐紐約的資深記者,但是我對她過去的報導並不熟悉。
純就該場座談而言,我十分訝異范琪斐對於全球化與貿易戰理論的陌生,似乎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其概念。在資訊流通的今天,連比較深思熟慮的大學生,都對全球化與貿易戰有更深入的理解。
該場座談之所以會令不少人有強烈的違和感,關鍵不僅在於對美國政策的熟悉度不同,更重要的是雙方對於議題背後理論知識的巨大落差。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閱讀Dani Rodrik的《全球化矛盾》一書。
Dani Rodrik是哈佛大學教授,川普政策的長期批判者,所以反對川普的人應該不用擔心本書有立場歧異的問題。本書對於座談中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識,有十分優秀的說明,例如並不是全球化就一定是好或不好,非得是非黑即白的兩極選擇,全球化有其極限嗎?我們曾經超過限度而達到「太過全球化」的情形嗎?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的差別為何?究竟需要哪些條件的配合,才能達成我們通常所認知的「自由貿易的好處」?理解諸如此類的基本問題,或許可以降低該場座談帶給觀眾的違和感,避免只從字面理解全球化與貿易戰的基本錯誤,是一本川普反對者也應該閱讀的書籍。
https://reurl.cc/MdW7QL
====================================================
(節錄范琪斐針對1450風波的回應)
我聽到汪浩老師的說法,要大家都去做1450時。我的確非常詫異,所以我當時會說,我希望我對1450的定義和汪浩老師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在網路上的討論開始之後,我與團隊的年輕朋友們討論,團隊夥伴就說,你這樣很白目,我們都是1450。啊?我後來再去查了查,原來是1450已經被再定義,也就是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底所說的,我很佩服台灣的年輕人。1450 這個標籤,從原本部分人士抹黑政府的用法,現在已經變成了支持台灣的符號。也就是回到汪浩的定義。
老實說,這個答案對我來說是鬆了口氣。 是真的定義不一樣,不是真的在叫大家都去做網軍。嚇死我了。我總覺得我還很年輕,但這次我真的就覺得我對台灣的網路用詞實在了解不夠,對被冒犯的朋友覺得很抱歉,我真的不是那個意思。
https://reurl.cc/WLz4K9
=============================================
補充更新
Emmy追劇時間
OK,我正在看汪浩以一擋百的影片,我認為范琪斐好像並不是很瞭解川普做了什麼,也不太清楚川普在幹嘛,就很討厭川普了。例如在第15分鐘,主持人問她,下一個總統,不管川普或拜登,你希望他們對台灣做的三件事情是什麼?她說不出三件事,她說三件事情都是一件事情,就是「賣給台灣多一點武器」,然後邊講又加了一個「幫助台灣參與國際社會」。
事實上,川普政府是賣最多武器給台灣的,蔡英文政府的軍購預算是近年新高,而且軍售範圍超越了防禦性武器的傳統範圍,有七項武器,三項已經被國務院批准,還有魚雷、大型無人機、反艦飛彈這些絕對會惹毛中共的武器。然而拜登主導的民主黨政府,主要訴求就是「引導中國重回國際秩序」,而在這個國際秩序中,台灣的位置要看美中談判的結果而定,台灣可能要回到柯林頓+歐巴馬時代的民主黨政策,未必能得到這麼多軍售了。
再者,范琪斐可能根本不知道,幫助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最多的就是川普政府,他的國務次卿來到台灣,是台美斷交以後最高層級的官員,他的聯合國大使Kelly Craft跟我們的駐紐約代表李光章光天化日下吃飯,還說沒有台灣的聯合國是國際社會在自欺欺人。
你如果真的是做國際新聞的,請問你為什麼都不知道這些,川普就是最符合你說法的美國總統啊。
如果今天台灣要派出一個代表,美國總統願意為台灣做他能力所及的三件事情,我們如果派出去的是最有國際觀的范琪斐,那台灣就完了,她隨便講了兩件,對現狀一無所知。如果你現在可以為台灣爭取三樣事情,第一件應該是美日台安保條約,三國互相承諾在受到攻擊時有出兵義務,而不是軍售,這才能保障台灣的安全。
第二件事情是將對台灣地位的戰略模糊改為戰略清晰,避免中共的試探與碰運氣,這是美中台最壞結局,在這個基礎上逐步修改上海三公報,讓台灣有政治上可發展的未來,突破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緊箍咒。
第三是將台灣加入印太戰略,從經濟、貿易、生產鏈條上,把台灣安置進美日澳印即將共組的新聯盟,讓台灣成為印太小北約的一員,讓台灣在經濟上多元發展,得到經濟上可發展的未來。
這都是川普政府可能同意,他們正在發展,美國國關學界學者都在討論,而且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美方也需要台灣共同合作的可行要求,這不是我瞎掰的,就是正在發生正在討論的事情。范琪斐竟然什麼都不知道。
而且范琪斐對汪浩的態度真的太壞了,好像把汪浩當作路邊來什麼都不懂的傢伙,我真的不想洩漏汪老師的過去,可是他真的是叱咤亞洲資本市場的一號大人物好嗎,我真的為你感到可恥,他經手的生意都是百億美元起跳的好嗎。
我奉勸大家絕對不要看那個影片,會爆炸!
https://reurl.cc/Lde3Da
強強聯合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這麼一群人,善變卻固執、衝動卻堅韌、喜愛孤獨卻又渴望注目。他們往往不被了解,或是遭到誤解,甚至,連自己也搞不懂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即使臉上看不出來,但情緒變化極快
人我界線不明顯,常過度介入與干涉
因「擁有」感到不安,卻又難以忍受喪失
常陷入一廂情願式的狂熱,想用行動證明些什麼
常過著「舞臺人生」,甚至分不清虛實
不論接納或抗拒,「孤獨」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以上這些,都是「B型人格」特質。
但什麼是「B型人格」?
在美國精神醫學會制訂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中,將人格類型分為A、B、C三大類。一般而言,A型人格的社會互動需求最低,C型人格則很願意為了他人改變自己,至於B型人格,則顯得複雜許多:他們給人的感覺雖頗為親切,但不容易深交;看似關心別人,其實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B型人格由四個子人格組成:自戀型、戲劇型、反社會型、邊緣型。如果只具備某些子人格特質,但尚未達到疾病的程度,稱為「○○型人格傾向」;若足以造成自己與他人干擾與傷害、已達到疾病的程度,並經過精神科醫師診斷確立,則稱為「○○型人格違常/疾患」。
取自《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
*****************************
因為在某次講座活動中,談到了自戀型人格疾患,還有「愛自己」的關係,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就立刻推薦了。很期待跟各位朋友討論,某些人格傾向,讓自己痛苦,旁人也受累。
雖然不完全對等,但我們可以先把比較嚴重的「自戀」,想成是極端的「自我中心」。如果用「自我中心」的角度切入,就會看到我們身邊有不少這種人格傾向。
不管是真的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緒狀態,又或者覺得自己的重要性遠遠高過他人,這種人也有深埋在內心的苦惱。只要我們願意去理解,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的生活可以多一絲平靜!
「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其他人都只是工具。」
像是內文中提到的這種狀況,跟他互動的人大概很難有多好的情緒。所以我們可以反過來看,這個世界就不可能給這個人多好的臉色。
如果我們這麼理解之後,那就繼續設好我們的界線,跟他互動就好。保持表面的互動即可,或者能量不夠,因自保而遠離也可以。
以往討論到這個部分,就會有朋友跳出來,會有類似的論調:他們很可憐,他們也很需要被幫忙,怎麼可以跟他們保持距離,反而要積極幫助他們才行。
說實話,因為是人格傾向,所以當事人就算尋求治療,也不一定成效有多好。有幾個原因,包括他們不一定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或者治療的動機不太積極,也可能是他們的困境特別深層難撼動……
所以,簡單來說,即使是專業人員都不一定能幫上忙了,一般人要包容,常搞得遍體鱗傷。如果這種人格的人擔任父母,孩子就有罪受了。
版面上也有些朋友,曾經提到自己的父母可能就是自戀型人格疾患。說實在,診斷還是需要看醫生,但大部分這種狀況的人不太可能去看醫生,所以做孩子的人特別辛苦。
沒有要責怪誰的意思,因為很少人願意生下來就帶著這樣的人格傾向。我們理解就好,界線很重要,遇到了,最重要是自保。祝福您!
*****************************
典型自戀型人格違常
【文/ 陳俊欽】
我們先從經典版本看起。
「等等,不要動!」
男子大吼。護理師呆掉了,轉頭看著我。
「妳要給我填的是什麼東西?」
「這只是一般的同意書,要進行心理治療時,依照治療倫理,都必須要填寫……」
「這個我比妳懂得多了,少跟我來這一套。你們在搞些什麼把戲,我清楚得很。讓我看看!」
男子粗魯地把整疊文件搶了過去,煞有介事地一張一張翻著;看了半天,又一張一張翻回來。
「嗯,寫得還算可以,勉勉強強。在臺灣,這種事情就不跟你們計較太多了。」 「那我可以帶您到會談室了嗎?」
「妳這是什麼態度?我都還沒簽同意書,妳就要叫我到會談室?急著賺錢也不是這樣啊!」
護理師有些委屈。
「先生,這裡是櫃檯,旁邊就是走道,那邊都是會談室,您說話那麼大聲,我擔心會影響其他人。拜託您,不要再鬧了,好嗎?」
「妳說我講話大聲?妳說我故意在鬧—」
男子還想說些什麼,但我直接打斷。
「我想,以您的身分,您還不至於會在這種小事上過不去吧。您應該只是想弄清楚狀況。顯然,您一向做事嚴謹。」
「就是說!」
男子哼了一聲,轉頭看我,忽然堆起滿臉的笑。
「您就是院長?久仰久仰!」
「您客氣了。讓您一直站在這裡,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們先到房間裡找個地方坐下吧!」
我比了個手勢。男子也就不吭一聲,乖乖跟著來到會談室。
「相信您今天決定前來諮商,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我開門見山地說。
「絕大多數像您這樣有身分地位的商業人士,要有勇氣跨出這一步,是根本辦不到的。」
「就是!我跟我同事說『我一定會去』,但他們沒一個相信,還打賭我不敢。瞧,我這不就來了?我看他們明天要拿什麼臉見我!」
男子原本還翻著同意書,索性不看了,直接簽了名,交給正要離開的護理師。
「我今天其實不是為了我自己而來的,是為我那群同事、還有那個豬頭主管來的。我要問的問題只有一個:要怎樣才能跟那群心眼小、容易眼紅、見不得人好、處處都想刁難你、打壓你的小人,生活在一個空間?」
男子講了一個故事,關於他從創業合夥人開始,後來遭到邊緣化,到最後成為單純的股東,但依然在公司位居要津。
「這很明顯嘛!就是他們聯合起來排擠我。就因為我掌握關鍵技術,整個公司都靠我,沒有我不行,所以不敢趕我走,恨得牙癢癢的,整天找我的碴。那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年輕人只會西瓜偎大邊,只差沒鼓掌叫好,背地裡都在說我的壞話,不要以為我都不知道。」
「所以,他們叫你今天來看醫師?」
「對!你說這過不過分?欺負人也就算了,現在還爬到我頭上,說一切都是我的問題,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沒人在搞鬼;他們都是一片好意,是我自己有問題,我是神經病,我要吃藥!」
「你可以不理他們啊!」
「當然!」
男子先是趾高氣昂地應了一聲,停了半晌。
「後來總經理說:我不可以拿刀上班,嚇到客戶了。奇怪,不過是一把很普通的金門剁骨刀,那堆人竟然嚇成那樣。我不想讓他難做人,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嘛,我就爽快地答應了。留停就留停,老子也沒在怕。只是在家待了幾天,我老婆就突然說她要帶小孩回娘家,也沒說什麼時候回來。我實在悶得慌,心想反正沒事,既然他們要個證明,我就來給院長您看一下。你看我到現在也沒胡言亂語,也沒亂打人,精神應該很正常。我可以走了吧?對了,我要一張診斷證明書,不,要兩張,診斷要寫那個……我網路上查過了,明明有抄下來,對,就是這個,一定要這樣寫,一個字也不能改。麻煩你快一點,我趕時間。錢不是問題,雖然時間還沒到,我付全額鐘點。唉,不必猶豫了,您是權威,說什麼就算什麼,我網路上查過了,就您的收費最貴,我才找上您的,您一定很清楚我沒有精神問題。我坐在這邊等您,您寫快點喔。」
這是一位「典型自戀型人格違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Classic)」患者,已經到了疾病的程度。光是在會談室相處的幾分鐘,就讓我備感壓力,恨不得早點結束。他一開始在櫃檯的表現,顯示了「處處都是我的權力展示場」,他只在乎自己的唯一來意:取得一張「精神正常」的診斷書,其他的人事物全都不在乎。護理師的感覺,他察覺不到;在走道上大聲喧譁會吵到其他個案,他不介意;他唯一買單的,就是對他膨脹自我的吹捧。
會帶刀到辦公室,不難想見他在公司的衝突已經鬧到多大;而他還沒被開除,也相信是公司自有考量,無論是創業夥伴念舊、他握有公司把柄,或者是其他,但應該不會是如他自吹自擂的:他太優秀了,沒他公司會倒。然而,他完全不認為問題有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比較有意思的,是姿態這麼高的他,為何要「屈服」於公司,來「索取」一張診斷書,以做為恢復上班的條件?其實,在沒人看見時,他未必真如外表那麼強勢,尤其在老婆帶小孩回娘家、得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屋子,而且日復一日的時候,他是否曾經痛苦後悔過?如今的踞傲姿態,是否只為了掩飾內心巨大的挫敗感?當然,我是沒有機會從他口中聽到這些的。
不過,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見傳統概念上的自戀型人格,特別是已經達到「自戀型人格違常」的患者。自戀型人格的表面特質包括了:
一、只關心自己,完全不在意別人。不但無法同理別人,甚至無法感受別人的存在,對他而言,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其他人都只是工具。
二、自覺帶有天命,深信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力都是特殊的,容易對自己的能力、魅力、影響力評價過高,並與現實有明顯落差。許多自戀型人格違常的患者,在終於得面對現實時,會顯得極度崩潰,不少人會指控別人從中作梗,將自己的挫敗感轉為怒氣,發洩在別人身上;另外有些人則採取逃避的方式,完全不想面對。
三、控制欲強烈,喜歡命令別人,態度傲慢而無禮,容易與團體其他成員發生衝突,且難以覺察到是自己的問題,反而會認為是別人在針對他、嫉妒他、處處打壓他。
.
以上文字取自
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那些自戀、善變、邊緣、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
http://bit.ly/T0400049-B
.
免費板橋公益講座_傾聽~心中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82321272716334/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強強聯合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這次又要談疫苗購買上因為之前唬爛太多被看穿,民進黨府院黨又趕快要改口徑了,變成是蔡英文運籌帷幄,民進黨非常感謝沒有攔阻???有沒有搞錯啦!所謂的認知作戰其實就是欺負一般民眾不會想我們這種吃乖乖的工程師背景的人,每天看那麼仔細的報導和內容,時間一久就用
我們先從這則風傳媒的文章開始分析起,【BNT疫苗採購秘辛》郭台銘找台積電強強聯手施壓 蔡英文借力使力反將一軍】2021-07-17 09:10這篇刊出時間是昨天,作者是楊舒媚,她的作品裡面曾經引用那篇新新聞來自高層的消息說bnt不想跟郭台銘談,【獨家》「其實BNT不想跟郭台銘談!」德國原廠高層大爆國際疫苗談判秘辛】,不過這篇不是重點,所以就先略過不談。七月十七號的這一篇的內文開頭是這樣寫的,【鴻海永齡基金會和台積電成功委託裕利醫藥與上海復星醫藥,簽下了合計1千萬劑的BNT疫苗採購案,過程高潮迭起。其中,關鍵角色護國神山台積電究竟是誰找來的,令人好奇?就在外界多認為台積電為總統蔡英文請出,以制衡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叫陣逼宮時,據了解,其實情況正好相反,台積電其實是郭台銘去找來鬥陣的,後來是蔡英文借力使力,讓大家一起坐下來談,化巨頭聯手的危機為轉機。】這是甚麼意思?
這是我在上周五講了其實台積電是郭台銘找來的真相之後,府院黨被迫要出來做兩件事情,第一個,逆轉蔡英文被逼宮的形象,第二個,挽回自己唬爛過頭完全想要用台積電蓋過郭台銘的無聊做法。試想,如果郭台銘自己都不計毀譽找來台積電,你還在那邊說自己多會操作有甚麼意思?
第二篇則也是風傳媒的文章,作者是顏振凱 黃信維,標題是【幕後》郭台銘親函致蔡英文強調買疫苗並無2024大選企圖 民進黨高層曝內情】,這篇來源就不是總統府,而是由院黨要來洗地,因為他們看了民調發現自己硬是唬爛收割的做法引起太多反彈,於是出來用新的文章想要蓋過之前的惡行惡狀,改掛上一張感謝的面具,【政院日前舉行記者會宣布永齡、台積電成功購得BNT疫苗案,被在野方指為收割,黨政高層則解釋,事實上,當天記者會,本擬由政院、台積電、鴻海三方一起舉行宣布,但鴻海以事成不願居功婉謝,才由居間與兩企業研議的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獨自舉行記者會宣布,府院對台積電、鴻海出錢出力,都非常感謝。】人家低調不代表你可以超高調洋洋得意啊!鴻海功成不居,那你居個屁?
好啦,我直播會多分析一下,但如果你今天只看到這兩則報導,是不是會誤解民進黨整個處理疫苗的做法多麼完美毫無問題?然後下次投票時他們只要欺負一般人不看這些資料和歷程,就可以洗出一個全新的歷史來,這不就跟讓時代雜誌的外稿記者描述說是政府徵召台積電跟鴻海一樣的平行世界創造呢?
另外,根據蘋果新聞網的報導,【本月13日微解封當晚,屏東高檔渡假村牡丹灣villa竟違反防疫規定「餐廳禁止內用」、「 室內5人」 等規定,開放餐廳給14名老顧客用餐,此團其中1人竟還是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另跟著他一同前往的十多人,據傳都是房地產界人士;而根據爆料照片,陳政聞白天也曾脫口罩在餐廳內和朋友聊天和疑似餐飲。屏東縣政府今對此證實,陳政聞確有岀入該處,將調查有無進餐廳用餐,裁處是一定會做的;至於其他人身分,牽涉個人隱私,不便透露還有誰。】大家都忍了這麼九,誰不想解封,結果行政院的執行長帶著一夥人去高檔享受,看在夜市、攤販、小店主人的眼中會有甚麼感覺?屏東縣政府還說今天放假所以不會開罰,簡單的說,防疫有假期嗎?如果是藍營這樣吃火鍋,昨天大概就滿門抄斬了吧!
感覺屏東好像都沒有藍營的人在,在野黨軟弱沒辦監督也就是一個大問題啊!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截至今天下午5時,全國有814萬人登記COVID-19疫苗意願,約51%民眾願打莫德納、3%願打AZ、45%兩廠牌都行;值得注意的是,短短1天內逾17萬人改變心意,願打AZ疫苗。】這就是疫苗意見調查厲害的地方啊,不但讓你覺得有事情做,而且還可以拿你個人意見的隱私作為大內宣,讓各種側翼各種恐嚇威脅,還有行銷的作用呢,你說那個不去東奧的天才it大臣唐鳳厲害不厲害呢?但國民的健康接種意願,是可以,應該拿來宣傳政策的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