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有強迫症
我的腿上有一個具高度傳染風險的黑色板夾,上面夾著的紙上印著一串「確認清單」,羅德醫生說稍後會跟我一起填寫。但是上面那枝筆不斷滑下來,所以我伸出戴著手套的一根手指頭壓著它。
爸轉過身,他的皮膚碰到了我的衣服、壓在我的手臂上。
「爸!過去一點好嗎⋯⋯你碰到我的手了!」
他把注意力轉向我,臉紅得跟羅德醫生的頭髮一樣。我盡量離他遠遠的。
「喔,我碰到你的手了是嗎?我不能碰自己的兒子嗎?」
他扭來扭去,我則是盡量往後靠。
「那擁抱呢?生日的時候可以親你嗎?還有收到成績單跟考到駕照的時候呢?握手可不可以啊?」
他的手朝我伸過來,手指併攏、大拇指朝上。這雙我小時候緊緊握著、曾經帶給我力量和安全感的手,現在卻讓我充滿恐懼。為了遮住手套,我把手縮在板夾底下,爸的手落回了他的大腿上。他表情崩潰,轉過身去靜靜的哭泣。我盡量保持不動,在腦中不斷的從一數到七。幸好這時候羅德醫生說話了。
「柯賓先生、柯賓太太,也許你們可以一起去外面走走,我也可以跟馬修單獨聊聊,然後我們再一起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好嗎,馬修?」
爸媽看起來有種解脫的感覺,他們將身體從沙發上拉起,帶著沉重的腳步和頹喪的肩膀走出去,並把門帶上。
我突然覺得戴著手套、坐在這裡是一件很蠢的事。那股想要逃離這裡、回家洗手的衝動愈來愈難以忍受,剛剛被爸碰到的地方正發出警報,細菌爬進袖子裡了。
「我們來填那張表格吧,看能不能知道讓你最困擾的是什麼。」
我填完表格,滿高興自己沒有每一格都打勾,我其實只勾了四分之一。不過她說對了,我好像真的有強迫症。
「『強迫性思考』指的是你會花很多時間一直想某些事情。對你來說,你想的是細菌和生病。強迫症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讓你不想上學。而『強迫行為』指的是你會有清潔的衝動,想要不斷重複這樣的行為直到焦慮感消退。」
評估結果顯示,我顯然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可以「神奇的」預防嚴重疾病、保護我跟家人,即使我內心最深最深的地方知道這些行為很荒謬,而且這樣的想法一點用也沒有。
「我都了解了,可以回家洗手了嗎?」我想這樣跟她說。
老實說我有點承受不住了,她開始講一種可以幫助我的技巧,叫做「認知行為治療」,我們可以一起重新訓練我的大腦,讓它不再那樣思考,一陣子之後我就不再一直做那些事了。
接著我就沒在聽她說話了,因為我的耳朵在嗡嗡叫,恐慌的感覺在肚子裡沸騰,我只想馬上離開這個鬼地方。
「請問我可以借用一下洗手間嗎?」
我坐在沙發邊緣微微扭動,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尿急。
「當然,出去之後就在左手邊,如果你可以順便帶爸媽進來⋯⋯」我馬上溜走。
我跑過正在外面徘徊的爸媽身邊,然後進入小小的洗手間,把門鎖上。
我解開襯衫扣子,把洗手槽放滿用來消毒的乾淨熱水。我把脫下的襯衫塞進腰間以確保乾淨,然後脫下手套、放進褲子後面的口袋。
我把右手臂泡進熱水,沒有碰到任何東西,再用左手捧起一些水淋在右手上,把爸剛剛傳給我的病菌都沖掉。
----------
上文摘錄自《 #金魚男孩》
作者: 麗莎.湯普森
出版社: 小樹文化
12歲的馬修患有嚴重強迫症,他不願意走出大門、不准爸爸媽媽碰到他、也不允許任何人踏進他的房間。沒有人了解馬修為什麼要不斷的洗手,他就像一隻魚缸裡的金魚,每天待在房間裡、看著窗外的世界、無聊的觀察鄰居的生活瑣事,並且記錄在筆記本中。直到有一天,鄰居家中1歲多的小寶寶離奇失蹤了,馬修成為最後一位見到小寶寶的人,他的筆記則成了破案的關鍵。為了找回小寶寶,馬修決定親自調查這場謎團,但為了破案,他必須鼓起勇氣走出戶外、接觸外面的世界,還要面對多年前弟弟死亡而深深影響馬修的那個祕密……
這是一個關於失落、勇氣與面對的療癒故事。閱讀時會跟著馬修一起在逆境中成長茁壯、在孤獨時尋找友誼、在無助時尋覓希望。
#哇賽心理學 誠心推薦,了解更多 https://bit.ly/3xrpBWp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強迫症 行為治療 在 寵物訓練師 - 大廷 DaT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你怎麼汪
【天啊!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 狗狗相處出狀況】
你是否曾經有過工作回家一打開門時,
發現衛生紙如雪花般散落四處,彷彿提前過了一場聖誕節,
滿地狼藉、翻箱倒櫃讓你差點報警以為有人闖空門,
而那位製造這些傑作的孩子正用著無辜的大眼看著你的狀況呢?🥺
或是曾經遇過狗狗不停追著自己的尾巴轉圈圈,
讓你在覺得有趣之餘又隱隱有些擔心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
這樣有沒有問題呢?
遇到這些問題先不急著生氣,也不要慌張,
其實找對方法就可以順利解決與狗狗相處的問題,
就讓大廷告訴你為什麼狗狗會發生這些行為以及要怎麼解決吧!
在了解問題前,首先必須判斷這些行為屬於:
⭐️⭐️問題行為➡️
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只是可能因為生活矛盾、錯誤理解、需求沒有被滿足
或是不符合主人的生活型態而導致
簡單而言就像跟你生活習慣不同又有一點點不合的室友
Ex:爆衝、隨地大小便、翻垃圾桶、咬遙控器…等。
⭐️⭐️行為問題➡️又分『正常行為』及『異常行為』
🌸『正常行為』:行為本身正常,但過度出現或是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
如:咬蒼蠅、啃咬拔毛或過度繞圈圈、無來由的高強度追尾
🌼『異常行為』:因基因、生理異常的疾病所引發的行為問題。
如:異食癖、焦慮症、分離焦慮症、過動症、強迫症、噪音恐懼。
以上這些狀況
⭐️⭐️請務必先排除狗狗『身體疾病可能性』後,才可以開始下一步動作!⭐️⭐️
✨當出現『問題行為』時需要思考是否因為不正確的相處互動,而造成彼此生活上的困擾呢?
如:用不正確的方式與狗狗玩耍,像是用手捉弄狗狗
這時候就可以適時修正與狗狗相處的方式,
並尋求『行為訓練師』的協助,可以幫助你更快處理問題唷!
✨而出現『行為問題』代表狗狗可能在 生理 或 心理 上出現狀況了,
這時就必須尋求『動物行為治療師』的協助。
若是不會判斷狗狗的狀況屬於『問題行為』還是『行為問題』
這時候就讓『行為訓練師』來幫你判斷吧!
有任何問題寵物訓練相關問題也歡迎私訊大廷詢問💁🏻♂️💁🏻♂️
如果覺得篇文章讓你更了解狗狗的內心世界,歡迎幫我們按讚分享💜
讓我們更有動力提供更多既專業又有趣的寵物小知識😊
若想看更多狗狗知識及寵物訓練師生活的酸甜苦辣歡迎 follow IG @whispererdt
🔸 了解更多訓練資訊 🔸
👉 加入官方Line帳號 @kbb8260q
👉 或者臉書私訊 https://pse.is/3jyltg
👉 來IG偷窺訓練師 https://pse.is/3k6shf
👉 更多精選訓練文章 https://dating.talk.tw
🔹 手刀報名訓練課程 🔹
👉 5個月以內,幼犬課程:https://pse.is/3jgkua
👉 5個月以內,狗狗課程:https://pse.is/3garkp
#behaviorproblem #problembehavior #dog #doglife #doglovers #dogstagram #dogtrainingisfun #positivetraining #dogtrainingadvice #dogtraining #dogtrainer #pet #petsofinstagram #pettraining #pettrainer #socialization #socializationtraining #狗 #狗狗 #狗奴 #狗狗訓練 #狗狗訓練師 #狗狗訓練課程 #正向訓練 #正向訓練師 #幼犬 #幼犬訓練 #幼犬班 #到府課程 #寵物訓練 #教你怎麼汪
強迫症 行為治療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就讀臺北商專財政稅務科,修習的專業內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一件事情都有標準答案,每一件事情也都不允許有任何的出錯。就如同在會計領域,多一塊錢、少一塊錢,不是自己來補上就可以解決的。
我的個性變得愈來愈謹慎,甚至是過度謹慎。所就讀的科系一直在告訴我:所有的事物,都不能犯任何錯。
直到大學插班讀中原大學心理系,我逐漸練習將所學的皮毛的心理學知識,例如認知行為治療,用來改善自己疑似強迫症的問題。
至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時,在嚴謹的方法學訓練下,我又開始被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折騰。
當時關於文獻的引用,我很敏感;精準地說,是非常、非常敏感。眼前的現象都必須有所本。許多的數字與研究資料,都得非常明確、精準。面對一些填寫模糊的問卷時,令我感到極焦慮而痛苦不堪,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來處理這些有瑕疵的資料。
對於看待數字如此之敏感的我來說,如果沒有把握眼前的這篇研究真正符合了研究方法,我就不太引用任何數字,深怕不慎地錯誤引用,不知會引來周圍的人如何看待有瑕疵的自己。
研究所畢業後,我在八○二醫院精神科服預官役,退伍的隔天便繼續擔任臨床心理師工作約半年。回到臺北後,換了跑道,在知名的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擔任分析員。
當時,我負責三組中的「除錯」組,透過寫程式,將前一組已輸入的原始資料中的錯誤找出來。
我很擅長這項除錯的職務,但在那短短三個月的工作中,卻讓我遭遇更加焦慮而痛苦的經驗,因為我又讓自己處在不能犯錯的狀態。焦慮隨之而來,似鬼魅般如影隨形。
─
少數的朋友知道,在我離開蓋洛普,前往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工作之後,即將跨越三十歲那一年,我毅然決然地做了一個決定:拋棄所有的專業,開一家二手書店(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至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特別是,一家門口不會有防盜器嗶嗶叫,老闆不會質疑客人偷書,書店裡面沒有任何標語寫著「偷書被抓到罰××倍」的「意中舖子二手書買賣店」。
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轉換,是在為自己童年的創傷進行療癒。讓自己在這個空間裡,慢慢地修復過往在光華商場地下室,被舊書店老闆那粗暴的手所玷汙、受了傷的童年。
三十歲那年,結束了二手書店,我又回歸到臨床工作,在振興醫院服務。有段時間在臺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協助進行諮商工作。每回,只要經過市民大道、松江路、新生南路,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舊時的光華橋底下,有一個小男孩,正在地下室裡哭泣著。
二○○六年一月,由於鐵路地下化等因素,光華橋(光華商場)要被拆掉。當時,我很想去現場親眼看看,就如同柏林圍牆被打掉了,我突然間有一種感覺:對自己來說,這也意味著某個階段的事物,正在改變。
有一回,巴巴文化請我為一本兒童小說《小偷》(王淑芬作品,二○一四年三月出版)寫推薦序。當時,讀了這本書,心裡面真的很是糾結又難熬,帶著想哭的感覺。閱讀的過程一再地把我拉回到過往被懷疑偷書的那個場景裡。
隨後,在《親子天下》雜誌第六十四期(二○一五年一月)的跨年專刊上,雜誌邀約了一些作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時,我向太太反映,很想把小時候的這件事情寫出來分享。
太太特別提醒,當我寫了出來,接下來,會有很多人知道這件事,要我再仔細想想。畢竟過往這件事,在我自己的心中是難言之痛。
但最後,我還是寫了下來(請上網搜尋〈「偷書賊」遲來的平反〉)。沒關係的,對我來講,能夠說出來、寫下來,其實是一種慢慢的療癒。
─
後來我為什麼專注於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工作?為什麼我只想要做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服務?
從過往的脈絡走來,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實在不想要又因為我們大人的粗糙,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短短的一句話,造成孩子內心裡,那不可磨滅的傷害。
那是永無止境糾纏的焦慮。
結束了二手書店之後,我將許多物品與書讓社區民眾以便宜的價錢帶走。除了一部分的書之外,自己留下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幅畫,現在就掛在心理治療所的牆上。
每回看到這幅畫,就會令我想起開書店這件事。就會使我想到過往,在光華商場的地下室,被大人懷疑的小男孩。
那一隻手,把我推入了無盡的焦慮。
https://udn.com/news/story/12674/5222004?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強迫症 行為治療 在 OCD Club 強迫症俱樂部-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 Facebook ... 的推薦與評價
關係強迫症通常跟其他強迫症有相同的治療方式,使用血清素抗鬱劑( SSRI )藥物進行治療,會有一定的療效。再加上暴露不反應行為療法(ERP) 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個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