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超凡 #人際關係的入門課
你可能已經和一、兩個人建立起超凡關係了——說不定還更多。在這種關係裡,你覺得對方已經看見、認識並接受你真正的樣子,而不是加工過的版本。Instagram上的幾百位朋友可能知道你上星期在一家高級餐廳點了什麼晚餐,但和建立起超凡關係的人知道,其實你多年來一直飽受食物過敏所苦,或是那一晚你和伴侶用餐時討論到共組家庭一事,或其實你是為了討論辭掉目前工作的利弊約這頓晚餐。
這些問題,你不會和高中畢業後就沒再見過面的朋友討論,也不會和平常共乘通勤的對象聊,而你偶爾問候一下的阿姨也與此無關。
然而,和你建立起超凡關係的某人,會真的知道你發生什麼事,是因為這個人真的了解你。
人際關係是連續不斷變化的存在。在光譜這一端,你覺得雙方的接觸沒有產生真正的連結,但是在光光譜另一端,你的感覺是自己被了解、支持、肯定與完全接納。當你處在這段連續體之間,會覺得和身邊的人緊密相連,但還渴望與更多人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問題是,你該怎麼做?要怎麼在連續體中移動呢?我們這輩子已經對數以千計的學生和客戶回答過以上問題,現在要來回答你。
超凡關係確實可以建立。這種關係有六項特徵:
1. 你更能做真實的自己,對方也是如此。
2. 你們都願意互相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
3. 你們相信自我揭露不會變成對方拿來攻擊的把柄。
4. 你們可以對彼此坦誠。
5. 你們用有建設性的方式處理衝突。
6. 你們都投入彼此的成長和發展。
我們先簡單做個解釋。
前三項談的是自我揭露。很多人都說我們的文化已經自我分享過頭了,為什麼還要談這個呢?因為精心呈現的形象和分享你的真實樣貌是兩件不同的事。奧斯卡・王爾德留下的諸多妙語中,有句話相當犀利:「做你自己吧,其他角色已經有人演了。」人有太多時候因為怕別人給予負面評價,因此會對自我揭露的內容進行加工。
在社群媒體創造出的世界中,我們被迫要把每件事都包裝到很正面。發布在臉書上的照片,可能是你微笑站在艾菲爾鐵塔前,但實情是那趟旅行糟得要命。我們認識的矽谷執行長們提到,他們必須沒完沒了地把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形容得「超厲害」,但疲倦、恐懼和過勞卻也是矽谷當地再真實不過的現實處境。
維持這些虛偽外表讓人心力交瘁。加工和美化你的模樣,不僅會讓你失去展現真實的能力,也會促使其他人美化自己的形象。我們的意思不是建議你把所有事都告訴單一某人,但在一段特別的關係中,你需要把具重要性的部分自我分享給對方。你所分享的應該是真誠、完全真實的自己,而不是用面帶微笑的度假照片或語氣歡欣的佳節祝賀詞堆砌出來的你。
至於後三項特徵,是和回饋、衝突有關。對他人提出質疑,其實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支持,只不過很少人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和你建立起超凡關係的人點出你身上某個令他們不快的行為,當他們真的這樣做了,你會知道此刻是自己學習的機會,不需升起防備心。而他們也知道,藉由幫助你理解自身行為造成哪些影響,就是在展現他們對這段關係的投入,並且幫助你成長。
爭吵無法避免,即便是最良好的人際關係亦然。(你稍後會看到,我們兩位作者就是實例!)然而,當你害怕起衝突時,引發衝突的刺激因素就會這樣被你埋掉了,如果你指出刺激因素,並成功處理掉它,這段關係反而能因此深化。
沒有攤開說清楚的衝突,照樣可以產生危害。在一段超凡關係中提出及解決問題,會比身處其他關係來得簡單,而且問題就不會再潛伏暗處,引發長期傷害。你會把挑戰看作學習機會,同樣的難題再次出現的機率就下降了。
我們接下來會直白地說明,打造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究竟需要花多大力氣,隨之而來又有多大好處。我們都見識過這種關係型態對友誼、婚姻、家族系統及職場同事會帶來多麼深遠而明確的影響。也知道運用我們所教導的事,可以產生更穩固、更快樂也更深刻的人際關係,並減少不必要的衝突。當你和對方都感到安全且可以彼此坦誠,關係中的成長機會就變得無限大。一旦你們的互動都處於最真實的狀態時,行為模式就轉變了。到了最後,超凡關係不只是一套技巧和技能而已,更是一種迥然不同的存在方式。讓你感到神奇的事物就藏在裡頭。
--
📖 本文摘自《史丹佛人際動力學:連開50年的課,教你好關係從真情流露開始》,作者大衛‧布雷弗德為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名譽高級講師;凱蘿‧羅賓則為史丹佛大學領導學Dorothy J. King講師,兩人皆專精人際關係教學,尤其是以體驗式小組學習而享譽國際。
閱讀紙本書 https://reurl.cc/EZ7dyR
看看電子書 https://readmoo.pse.is/3mg8zq
影響家庭型態變化的因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到底會怎樣發展」是個永恆的大哉問,太多作者都爭著回答這個問題,但太少書真的能提出有深度的見解。雖然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好幾個月,但《大減速》很可能是今年給我最大啟示,而且還回答了這個大哉問的一本書。
我們才剛經歷人類歷史上空前(甚至可能絕後)的快速成長的時期,接下來到底會持續成長或者衰退?本書提出的論述核心如同標題,就是:未來將進入成長減速。我們要先理解的是,減速不等於衰退。作者丹尼.道靈將「增速/減速」、「成長/衰退」視作一個二乘二的矩陣,人類社會長期會趨向穩定,因此「增速的成長/減速」最終走向「減速的成長/衰退」。
人口議題:100億或者不達100億,是個問題
討論到成長議題,最首當其衝的莫過人口數。聯合國對地球總人口數將於2100年達到110億,以目前全球人口約77億來說,表示未來80年間將以0.45%的複合成長率成長,人口總數將約為現在的1.5倍。道靈則認為,人口將於2060年達到頂峰的93億,並於2100年衰退至74億。換言之,人口數將從過去的增速成長、進入現在的減速成長期,而成長終將結束,並開始衰退。挪威人口學者約爾根.拉那斯觀點則更為悲觀,他認為人口將於2040年達到80億的頂峰,之後便開始減少。其他人口學者也有類似觀點,即:人口將在21世紀中達到峰值,並正式進入衰退期。
人口成長率的峰值則略呈現雙峰型態,第一個峰頂在1990年、第二個峰頂在2017年;從1990年到2000年略為走衰,但2000年到2017年又開始走揚,2017年之後則正式走入長期的成長衰退。但就長期而言,1990年到2017年也可視作一個高原期。
2019年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中(很巧的是,本書原文版也於同年出版),薩諾斯彈指隨機消除了地球一半的生命,藉此想解決資源不足帶來的所有問題。且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假設現在地球隨機消失了一半人口,人口成長率將會如何變化呢?
第一種可能,就是人口重回加速成長。過去歷史曾有兩次大規模人口衰退,第一次是在西元1500年到1600年間,主因是瘟疫;第二次在19世紀初,主因是戰爭與殖民。這個可能性成真的機率顯然不小,因為瘟疫、戰爭及殖民等因素都是無預警的大規模人口削減;換言之,要是薩諾斯真的隨機消除了一半人口,他可能會發現,一百年或者兩百年後,人口總數就又恢復到原本的數字。
第二種可能,則是人口持續減速成長。這個可能性其實隱含著一個假設,也就是:某個直接導致成長衰退的因素並沒有消失。換言之,人口數的多寡並非導致人口成長或者衰退速度變化的「因」,反而人口數與人口成長趨勢都是某個因素的「果」。因此,即使人口急遽減少,也不表示會重回成長趨勢。
這個「因」是什麼呢?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女性對於選擇要生育幾個孩子的權力提升了,從幾百年前平均生育5個孩子到現在2個孩子。當然,我認為避孕方式的進步、家庭結構的轉型、經濟模式的改變,都是女性權力提升的重要基石,許多看似單純的事物,背後都並不單純。而這些綜合性的因素也反過頭來說明,只是倡議女性生育更多孩子,難以強化女性對生育的意願。當然,如果這個因素這麼容易,作者恐怕也寫不了這麼厚的一本書。作者針對各個國家、地區個別分析,非常建議仔細研讀。
經濟議題:更趨緩的經濟成長是否意味更寬鬆的經濟政策?
經濟是人類行為的總結,但正式成為學科不過才幾百年,這表示,過去至今的經濟學知識,都是根植於「人口成長持續增速」的假設。如今,在人口成長以及各種現象都開始趨緩的情況下,人類對於經濟的理解會有怎樣改變呢?
道靈對於資本主義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見解,他認為,資本主義本身不是一種經濟模式,而是從一種模式轉移到另一種模式的過程。原因在於,經濟模式指的是一種穩定的狀態,但資本主義本身非常不穩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斷追求改變,因此並非模式,而是一種模式之間的過渡現象。如果用這個角度思考,那個上個世紀九零年代的「破壞式創新」,恐怕就是那個成長增速時代的產物,未來恐怕不復見。
但這麼說,肯定很多人會想反駁:明明現在科技的進步速度還是很快,何來減速之有?道靈這麼解釋:「現在我們覺得新穎的東西,實在太常和以前的東西沒有基本上的差別:不像以前的新穎那麼新,甚至不像以前的新穎那麼有用。從螢幕上的型錄訂購東西,和使用紙本型錄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而從影像螢幕上看到通話對象,並不像當初用電話與人即時對話那樣突飛猛進。」簡單說來,重點並非不是技術進步的有多快,而是科技造成我們生活改善的幅度有多大。
道靈甚至稱:「我們不該高估技術的重要性,也不應該低估人類開始設法活在穩定狀態的能力。」道靈在本書中不斷強調一個觀點,即,減速並非壞事,我們不應將減速當成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認清減速已經是既存的事實。
從政府的角度看來,不增速的經濟環境,意味著刺激經濟成長政策的效果將減少。政府控制經濟的兩大手段,就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常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於公共建設好帶動經濟,以及釋放更多貨幣或降低利率。當人口停滯、經濟放緩時,政府投資的支出恐怕難以收效;但另一方面,成長放緩也意味著長期利率沒有升高的理由,因此政府很可能將使貨幣維持長期的寬鬆狀態。
對於各國財政首長、央行首長以及經濟學家而言,通貨緊縮是必須避免的最壞結果,但以後恐怕將成為新常態。通貨緊縮代表人類對未來的預期傾向悲觀,將減少財富的累積與擴張,但我們都還無法判斷,貧富差距是否會因此縮窄。我認為,在我們有生之前可能還看不到資本主義消失、全球貧富差距也不見得有機會縮窄,因此經濟學家的最大目標很可能會轉移成:如何將所有人都盡可能拉到貧窮線以上。換言之,這又回到了貨幣寬鬆將成為新常態的結論。
經濟面與政府政策的轉變將對投資領域帶來重大影響,長期低利意味著傳統的投資概念都會跟著改變。景氣循環是否會影響利率?股債是否還會呈現反向?黃金是否仍能保值?一切規矩都可能得全部改寫。從不穩定進入穩定的這段時期本身就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2007年金融海嘯至今超長期的貨幣寬鬆現象,很可能就是這場變革的前奏,只是我們猶未可知。
結語:迎接眾神之國的時代
北歐神話中,諸神居住在神國阿斯加特。眾神皆長壽、近乎不老不死,因此繁榮富庶的阿斯加特罕有新神降生。小時候讀到故事時,總覺得奇怪,既然是神自然沒有資源匱乏的問題,何以諸神無心繁衍種族?現在終於理解,擁有人性的我們,物質越來越繁榮、智慧越來越開展、思考越來越多抽象的概念時,生育與養育的機會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人類發展到極致,如今終於要踏進眾神之國的時代。當成長,或者更快的成長,已經不再是我們集體追求的目標,我們的價值觀與信念,勢必也會有大幅度的改變。《大減速》能給我們的最大啟示,無非是得做好心理準備,迎接這場所有改變都將減緩的新局面。
#大減速
#聯經出版
影響家庭型態變化的因素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商業數據圖解】情報應援系列:2021/06疫情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2021年6月份為台灣境內首度全月份覆蓋三級警戒的新紀錄。與5月份相較,消費行為與經營環境變動加劇,企業無法再遵循過往經驗法則進行評估與決策。受創業態衰退加劇,甚至開始湧現關店潮,而意外獲益的業態雖取得驚人營收成長,但也有部分企業陷入營運量能無法負荷的挑戰中。
以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產業別為核心的流通型企業,在疫情下優異的應對能力,不僅象徵著台灣核心服務業強韌且富有彈性的經營實力,也成為台灣社會度過疫情管制的關鍵供應鏈,支撐著民生物資、居家飲食、醫療配送等重要社會命脈。
未來流通研究所繼5月份盤點流通企業營收變化後,再度整理分析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6月份營收數據,並進行三年期(2019-2021)同期比較。藉由營收年變化率觀測疫情下各類型企業受到的具體影響。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情報應援系列4⃣:疫情衝擊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實體零售業漲跌加劇:3C家電零售持續爆發、百貨賣場營收跌幅擴大
連鎖實體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內需服務業別,在嚴格的警戒措施下,6月份不同零售次業態的營收變化更加劇烈。例如因應居家上班與遠距上課的設備採購需求,加上在宅娛樂市場成長推升,3C家電專賣零售業6月份營收成長力道持續拉高,順發營收成長率由5月份的71.0%增至6月份的80.0%,燦坤、集雅社與全國電子營收也分別年增28.1%、9.5%及7.4%。然而另一方面,百貨賣場營收跌幅則持續擴大,以軌道商場經營為特色的京站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0.9%擴大至6月份的75.1%,中友百貨及遠百營收衰退幅度也分別增至68.0%及34.2%。
💡電商生態圈持續高成長:整體產業再創成長高峰,少數專賣電商受到衝擊
電子商務做為產業火車頭,拉動整體線上商務生態圈於疫情期間連續兩年高速成長。電商平台中,以富邦媒(momo)6月份營收年增48.7%、創業家兄弟年增34.7%、東森年增20.3%、以及網路家庭(PChome)年增19.5%最為顯著。主營線上金流處理與電子支付業務的綠界科技及歐買尬(歐付寶母公司),6月份營業額亦分別年增51.8%及44.9%。網路服務類別中,由交友、直播轉進至保健食品販售的尚凡國際營收年增72.6%、甫上櫃的新零售系統解決方案91APP營收年增39.9%,漲幅均高於5月份。不過,仍有少部分消費品類電商受疫情影響,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陷入衰退,例如主營餐飲娛樂票券銷售的夠麻吉(GOMAJI),6月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7.9%擴大至75.0%,服飾專賣電商米斯特(Life 8)則由5月份營收小幅成長9.2%,轉為年減35.4%。
💡餐飲產業面臨存亡關頭:宴會廳&高價餐廳營收跌幅擴大,外帶型業者逆勢成長
餐飲觀光關聯業態為遭受疫情衝擊的第一線產業。雖然許多企業陸續積極轉型並展開自救對策,例如強化外帶外送業務、銷售自有品牌商品、開拓線上銷售通路等措施,但在嚴格的三級警戒措施下,整體餐飲產業仍面臨存亡挑戰。尤以聚會內用型態為主的宴會廳與高價餐廳受創最深,例如新天地及御頂(晶宴)營收衰退幅度分別高達90.5%及89.3%,相當於僅有去年同期一成的營收規模,而漢來美食營收年減幅度亦高達80%。不僅如此,由於全面禁止餐飲內用,2020年疫情下表現相對較佳的連鎖平價餐飲6月份營收亦出現下跌,例如亞洲藏壽司營收跌幅即高達88.0%。各餐飲業態中僅少數高外帶外送比例品牌仍維持營收成長,例如咖碼(cama)、八方雲集及美食達人(85度C)。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店中以較大內用空間為特色、鎖定「第三場所(Third Place)」策略發展的路易莎咖啡,6月份營收寫下51.8%的衰退紀錄,迥異於長期以來快速成長的發展路徑。
💡物流運輸業營收漲幅擴大:產業集體迎來強勁復甦,陸海空營收全線大漲
2021年6月份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持續迎來強勁復甦。尤其國際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高漲,歐美城市逐步解封、客戶庫存回補急單等利多因素,業務量迎來驚人成長,指標業者如萬海、陽明、長榮、裕民等,6月營收成長幅度與去年同期相較均超過100%。報關承攬等物流輔助業營收亦同步上揚,其中台驊投控營收年增171.7%、中菲行營收年增41.4%。此外,新竹物流、宅配通及嘉里大榮等陸運型企業也在電商宅配運能需求爆發帶動下,營收年成長幅度分別達到24.2%、19.7%及9.8%。
✍️完整圖解分析請前往:https://reurl.cc/Q9mAQp
-----------------------------------------------------
【資料註記】
1. 資料來源為公開發行企業財務資訊,經程式彙整及計算後詳實呈現,若後經發布單位修改調整,則以發布單位更新資訊為準。
2. 為避免比較性失真及代表性不足,資料剔除少數營收來源多元及營收規模較低之企業,敬請見諒。
3. 企業營收為合併財務數據,除本業營收外,亦涵蓋子公司應計合併營收比重。
#商業數據圖解
#疫情情報應援
影響家庭型態變化的因素 在 【觀念】家庭的型態與變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