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盛夏的海上祭典- 2010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從生命到海權
這是一個反省的時代。當文明越來越進步,人與人距離卻越來越遠,原本的美好事物均被科技便利與商業思考邏輯所佔據時;這時候,思考回到最初的開始變成了人類追求的方向。
所以,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世界上許多陸塊是相連在一起的很久以前,一位非洲南部的女性成為人類共同的母親,因為人的基因起源於這裡。從此人類開始不斷地繁衍,為了生存而遷徙移動,穿越了高山海洋,到達了新世界開始了新生活;隨著環境差異延伸出語言、文化、宗教、飲食與膚色等不同。而無論現在是黃種人、白人,或者黑人、南島語系原住民等,其實都是一家人。
十幾萬年過去,這些人從生活的地球上大量擷取自然資源,讓生活更進步。卻也因為無止盡的欲望,大量工業開發形成了污染、快速的商業交易充滿了貪婪、人性的自私與醜陋,我們失去了原本的美麗土地。
#七座荒島的大冒險
而日本這些被瀨戶內海隔絕的小島,便有著不同悲慘命運,「豐島」曾是日本最大工業開發及廢棄物傾倒的垃圾島;「犬島」是有著重污染的大煉銅廠,殘留了大量銅礦渣與廢棄玻璃;而一群被認為是高危險傳染病的痲瘋病人被隔絕在「大島」上,被社會所淡忘;男女木島則是因為島嶼狹小土地不易耕種,居民外移形成了人口老化的現象,幾乎成了無人荒島。那麼,這些島嶼就此失去了希望嗎?
有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成功經驗的策展人北川富朗再度邀請了數十位藝術家從環境思考創作,將作品導入了山林、湖泊、海洋、稻田與洞穴,期待讓更多人親近土地,再度愛上這裡與關注這些課題。
#從土地上長出的作品
而這些創作與許多置放在美術館裡的藝術作品不同的是,這裡沒有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與普普藝術等這些殿堂內只有專業者才能理解的作品;而是每一個藝術家透過對土地的感覺,從當地的傳說、從地景與地貌、從生活中的回憶,像似從泥土中冒出來的小草,簡單而純粹。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與解釋,就能讓每個參與者從中得到感動與收穫。
由藝術家青木野枝用鑄鐵焊接打造的「空之粒子」,位置在村子裡的神社邊,彷彿是人與神之間設下了看不到的結界。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報紙包成一團團大大小小的球,切開後都是不同事件與記憶的累積,這是川島猛的思緒。岸本真之與澳洲藝術家Harmonica將一般家中的盤碟碗杯堆疊組合成球狀與塔狀,以及用傳統花布將大大小小的碗包覆成一朵朵的花,將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再度賦予了新生命。
從山間小路往上爬,森萬里子的作品發想於古老傳說,湖泊是靈魂等待轉世的暫存之地,淺綠色凝固不動的湖面上佇立的白色發光柱狀物,便是傳遞訊息的媒介;寂靜陰涼的氛圍,讓人感受到跟宇宙間的一股力量存在。戸髙 千世子像鳥也像花的白色翅膀在田中的池塘裡輕輕拍動著,心情也隨著愉快起來。在肥土山農舞台,來自台灣的王文志用竹子編織成了巨大的「小豆島的家」宮殿,是最受歡迎的地點;陽光從竹縫間灑下,躺在內部的竹榻上休息,變成旅人們最深刻的體驗。
#新的美術館時代來臨
一個美術館只有收藏一件作品,而作品本身就是美術館。普立茲克獎得主建築師西澤立衛與藝術家內藤禮氏聯手在豐島唐櫃崗的金色梯田中,打造了全新概念的「豐島美術館」。
白色水滴狀建築母體中,180處出水孔從地面各處湧出小水滴,地面的傾斜讓水滴像是有生命般在空間裡四處流竄;上方的開口灑下了陽光、吹進了微風,與地面的水構成了生命的三大要素。建築結構像滴在荷葉上表面張力的圓形水滴,內部的蛋型空間運用週邊支撐,中間沒有任何柱子存在。
彷彿異世界般的無邊際視野,人們進入後就變得縮小而遙遠,在視覺上產生了極大的震撼。走出主建物旁的小水滴,是販售紀念商品的銷售部,也提供當地季節剛剛採收的稻米製作的飯糰,是非常適合在心靈激盪後的歇息之處。
#島嶼與島民的關係
這樣的活動持續了一百天,龐大的旅行人潮是否改變影響了當地居民的作息呢?我們在旅途中不斷地問自己,也試圖尋找著更多答案。島上雜貨店的奶奶在我們一群人端著泡麵坐在門口板凳上吃的時候說:「好久沒有年輕人來了,雖然進進出出的人變多了,但是每個人都是非常有元氣的呢。」。「日子還是每天都是早起工作一樣的過,但是家裡的小黑狗倒是變得比較開心了許多。」在田間準備著收割稻子的老先生微笑著說。
在找尋更多新可能的狀態下,兼顧著在當地生活的居民們的聲音,這才是對的事情。而不是一昧的由上而下的自作多情,自以為可以一廂情願的作法來嘗試改變他人,失去了彼此的尊重與互信。唯有緩慢且親近的用心對待,才能共同打造美好的未來。
如果你的出現是認為要幫助我、教育我,那麼請你回去。如果你將把我的經驗看成你生存的一部分,那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台灣布農族作家 霍斯陸曼.伐伐((Husluma Vava,1958-2007)的《玉山魂》
作者:2010年的游智維。
1976年生的台灣宜蘭人,樂觀到極致的瘋狂造夢射手座,期待用旅行改變世界。旅居台南18年,從04年創辦自在嬉遊旅行概念店到05年一年辦五十場自助旅行講座,08年改造台南謝宅及推動老房子俱樂部的舊建築再生運動。現職:提供客製化旅行規劃服務的風尚旅行社總經理與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2010年起擔任台北市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青年會所計劃主持人。
關於旅行、老房子與生活的文章刊登於:蘑菇、好吃、當代設計、搜街等雜誌;並於學學文創、富邦講堂、誠品書店與築生講堂等擔任講師。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
從土地上長出的作品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決問題,才能讓自己越來越踏實的走下去。
光影的延伸閱讀《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http://bit.ly/2THsRZG
撰文 採訪編輯:賴柔蒨/數位編輯:莊偉祺
❞ 在你我身邊,有許多人懷抱著美麗的夢想,他們努力耕耘、默默實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誠品30週年,我們以10位築夢者的故事,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在「夢與想像之境」,繼續踏實前行。❞
「我不喜歡吃到不好吃的米飯!」顧瑋擁有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的光環,沒有出國深造,反而和幾個朋友以「賣果醬」開始接觸台灣農產品,從創辦知名的「在欉紅」到「土生土長」等品牌,將台灣各地的食材故事透過網路分享給大家。顧瑋生產經銷的經驗包含果醬、果乾、米、茶與可可等相關製品,每件產品背後也都有她如何和農人「交陪」的感動故事。近期呼應《米通信》刊物而創立的「泔米食堂」,更實踐了產地直送餐桌的精神。訪問當天便有一群香港客遠道而來,尋覓至小巷中不起眼的店面,只為品嚐米飯真正好吃的單純味道。
台灣米的品味是什麼,不能一味只說「台灣就是好」
顧瑋實際到台灣東部稻米產地訪查多次,發掘台灣米的樣貌與發展脈絡。「米的品種決定口感七成」,一開始顧瑋試著研究「宜蘭有哪些品種的米?」這看似簡單的問題,竟難以找出明確答案,因此光宜蘭她就去了8次,從生產過程到營銷盡可能地通盤了解。2017年開設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並出版刊物《米通信》,第一期主題便以宜蘭的越光米為食材。顧瑋笑說,關於米一直都是個學習計畫,「只因為這個學習計畫實在太貴,所以一定要長出商業方式,不是純粹營利,只是要把學費賺回來。」在還沒釐清台灣食米的品味之前,她都將持續學習。
顧瑋在農產品這條路上邊實際走訪產地、邊學習,生產經銷從果醬、果乾至油鹽醬醋都有,每樣產品都有背後如何和農人交陪,如何被他們的堅持感動,又如何將其串成生產鏈的動人故事。習慣和農友建立對等關係的顧瑋還透露,「有時候最找麻煩的人,可能是教懂最多知識的對象」。親自到達許多產地的顧瑋坦言,我們在講台灣物產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說「台灣就是好」,要有足夠的內涵去溝通我們相信的價值。
瘋狂掃貨的影癡,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當人生遇到挫折的時候,顧瑋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電影,從小跑遍各大影展的她算是個影癡!曾經把義大利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在《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作品一度網購掃貨,更拿出車上正在聽的CD唱片分享,可見其熱愛程度。每當生活被逼很緊的時候,顧瑋也喜歡看步調很慢、很安靜的日本電影,最近在飛機上看完的《羊與鋼之森》更是讓她回味再三,當中描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與她關注產地小農的精神呼應,顧瑋也期許在未來能繼續當個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最感性的理科出身,30歲遇到唯一認定的「老闆」
大學讀的是生物系,顧瑋稱之為「最感性的理科」!從中她關注到生態,看到完整的大自然是如何維持和諧性與多樣性,於是被農友打動,從醫學研究所走入田間。顧瑋虧自己常常一廂情願,每一段創業從「什麼都不會」開始,至今父親仍是忠誠的「反對黨」,認為不管是從事研究,還是考個國家考試當公務員,都遠比現在做的事情穩當。但顧瑋坦言,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不知道該做什麼事的時期,想做的事能力可能不足,能力足夠的事又不一定是夢想。
回想至今人生最大的轉折點,莫過於30歲時離開一手創辦的「在欉紅」,頓失方向的顧瑋幸虧當時出現長輩支持與幫助,從頭開始學如何做伴手禮、做選品實在很辛苦,更稱「現在能分享許多求生技能,都是那時期學會怎麼活下來的!」而那位長輩也是顧瑋至今唯一認定的「老闆」,讓顧瑋提醒自己30歲後更須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顧瑋以一個實際到當地「交陪」的學習者角色,發掘許多農業感動人心的故事,不管是探尋台灣米的品味、追求在地農產的分享精神等,都將把台灣食材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更多內容請看► http://bit.ly/2uxiX2X
從土地上長出的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從土地上長出的作品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創造畢生難忘的文學經驗,是台積心築藝術季與 IC 之音近幾年以來,年年帶給社區民眾的感動與驚喜。2013 年的「文學列車」、2014 年的「文學原鄉—拜訪文學『家』」、到 2015 年的「詩念家鄉」,彷彿文學的風輕撫著這塊土地,在地紮根,社區深耕。
本著這樣的期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 IC 之音共同舉辦「朗讀春天詩歌節」活動。我們邀請桃竹竹苗地區從國小至大專的各校朗讀隊伍,分成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與社會四組,朗讀中外經典作品的中文版本。經過事前甄選,選出各組優勝隊進行一場朗讀演出,並搭配音樂、舞蹈、多媒體等規劃,帶給民眾畢生難忘的朗讀盛筵。在文學的沃土上,長出新芽。如同蔣勳老師所說的,「聲音的力量如此驚人」,期待在今年的夏日時光,與您共同聆聽朗讀的美好。
除了優勝團隊的演出,更邀請詩人陳義芝、陳育虹、聲樂家車炎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一同擔綱演出,帶給您一個美好的夏夜。
詩人|陳義芝、陳育虹
演出|車炎江、2016 朗讀春天詩歌節甄選優勝團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活動時間|2016年 6 月 4 日 星期六 19:30-21:30
活動地點|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從土地上長出的作品 在 這是一場.....關於土地.關於部落.. 關於藝術家用雙手.藝術.. 創作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斜坡上的子民在這片 土地上 ,我們一直在做這樣的 ... 心中擁有許多感觸,便發想了這一件 作品 ... 看到透過藝術家的手打造出來的 作品 , 展現出祖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