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敏長期合作的音效指導三間雅文,在隨片講評裡說,他在《千年女優》做了一個他音效工作生涯的新嘗試:當作品還在分鏡作畫狀態時,就已經先配上音效了。
.
當然,從OVA規格的《藍色恐懼》的雙聲道,到MADHOUSE丸山正雄親自發新計畫委託的《千年女優》的5.1聲道,三間雅文能大展身手的範圍越來越廣,但是,只拿到分鏡圖以及按照各個鏡頭實際長度呈現的「分鏡帶」,就已經先配上音效的情況,對於三間雅文來說,這是第一次。
.
不過,可以在計畫這麼執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今敏的原畫分鏡的完成度很高,與最終的畫面成品相差不遠;以及《千年女優》的主軸──平澤進的音樂,在很早的情況下,就已經交給今敏,今敏也在作品前置期就將音樂,交給負責聲音配置的三間雅文發揮──而三間雅文的音效甚至反過來影響了今敏作畫及成品。
.
這說明了一件事:《千年女優》的三項重要環節──配樂,畫面,音效,從最一開始,就是扣在一起的。
.
從這個角度來看《千年女優》,就會發現今敏最著名的轉場技巧「匹配剪接」(match cut),在音效上也有非常高明的設計──這甚至延伸到《千年女優》的女主角「藤原千代子」,三位不同年齡層的聲優:折笠富美子,小山茉美,莊司美代子,三位女演員表演時的細膩之處。
.
📽《千年女優 4K數位修復版》已可於CATCHPLAY+上觀看
🎞 https://bit.ly/3BQnzlk
.
「因為我不希望讓觀眾感覺到場景在轉變,為了不讓觀眾察覺,就得想辦法將場景連接起來。如果直接將動作切成兩個畫格,可以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然後達到目的,但是我如果不用這個方法的話,我還可以用聲音來銜接,不是嗎?
.
在講話的人,雖然台詞仍在進行,但當鏡頭一轉到正在聽話的角色時,觀眾注意力也會集中在那邊,這樣就能趁機變換場景,我也就能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完成這樣的動作,所以我實際運用了這樣的手法。這種手法對聲優是挺過意不去的啦,但我想應該也有樂在其中吧(笑)。」
.
「若只是畫面加上聲音,我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這種事情任何人都辦得到,所以也不能被畫面牽制住,不能只是在遷就畫面。當然,雖然是在襯托畫面,但我認為聲音的部份也必須要有聲音自己的劇情──我指的是音效、配樂,也是指聲優對於角色的詮釋方式。
.
不是因為『畫面是這樣,我就只能這樣表現』,也要呈現個人對故事的詮釋,這也會讓作品變得更為豐富」,今敏在《千年女優》隨片講評如是說。
.
其中一個最顯著的聲音應用:不斷阻止藤原千代子與她終其一生追逐的鑰匙先生相見的憲兵「疤臉男」,每一次出現,都會出現金屬摩擦、有如鑰匙掛在腰間走動時發出的聲響。
.
雖然畫面沒有出現「疤臉男有攜帶鑰匙」的任何細節,但「他正在追逐鑰匙先生」的聲音設計變成角色特徵及暗示,也成為劇情上的調味(雖然觀眾可能不會注意到這個非常幽微的細節)。因為疤臉男與千代子一樣,這一生也在追逐「鑰匙先生」,只不過千代子是透過「電影」生涯,去追逐她純潔如蓮的愛情,但是疤臉男的「追逐」,則是伴隨聽來嚴肅的金屬鑰匙摩擦聲。
.
--
.
當然,若說「鑰匙聲響」是串起千代子人生的兩位男人──前方不斷追逐的目標,以及在後頭追逐她只為告訴她真相──的象徵,那麼,藤原千代子的象徵,就是一個動作:「奔跑」。
.
平澤進在主題旋律〈千代子のテーマ〉及片尾曲〈ロタティオン(LOTUS-2)〉,不斷以「綻放的睡蓮」來比喻千代子人生起點與終點的「循環」,而在她人生這段過程裡,不斷地奔跑,貫穿整部《千年女優》。
.
更不用說在平澤進原聲帶第十首配樂,簡單明瞭,就是〈Run〉,而對應這段配樂的今敏畫面,則是讓千代子從戰國穿梭至明治大正到昭和的動態浮世繪。
.
替十多歲千代子配音的折笠富美子回憶,她負責的千代子,應該是在她人生裡跑最多的階段,對自己人生還處在懵懵懂懂的階段,憑著一股氣一陣風往前衝,「很多都是在奔跑的劇情,感覺像是大家在後頭送風給我,我也藉由那樣的風勢在奔跑」。
.
而今敏說自己在繪製千代子的奔跑畫面時,特別注意到折笠富美子在配奔跑畫面時的細節:也許,千代子是一個運動神經不算好的女人(折笠:嗯…我運動神經的確不算好)。
.
「所以,有時候她會跑得沒那麼流暢,但是,她確實是盡了全力在奔跑。雖然不擅長但還是拼命在做,這也是讓觀眾能夠融入劇情的原因之一吧。」
.
而替千代子成年期配音的小山茉美,是「盛開時期的千代子」,而她身負的任務,則是串起年輕的折笠富美子,以及電影最初千代子給觀眾第一印象,老年時期的莊司美代子──要將兩種聲音印象揉合在一起,並且要加入自身特色,也是一項不簡單的聲音表演。
.
小山茉美認為:
.
「折笠小姐所詮釋的千代子非常純真,不是嗎?一心一意追逐著鑰匙先生,用如羚羊般的雙腳奔跑著,專注地往前追,而我負責的千代子,卻是已經在社會上打滾,結過婚,經歷過許多挫折,逐漸了解到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她又該如何繼續追逐自己的夢…該怎麼說呢,我覺得應該要表現出她的柔弱之處,所以是個沉重的階段。就像是,儘管身後拖了許多負擔,還是堅持跑完全程的千代子。」
.
跑,跑,跑,千代子不斷奔跑,但她為何而跑?而她每次奔跑的心境,也隨著人生不同階段而改變,在八十二分鐘的電影長度裡,觀眾聽到每一位千代子的轉變,與三間雅文設計的音效──包括他在電影中段用怪手拆除片廠時的金屬撞擊聲,來隱喻千代子的生命即將到了終點──透過「聲音」,不斷加深《千年女優》在各種層面上的深度。
.
當然,這一切都導向莊司美代子所負責的老年千代子,道出電影最後一句台詞──總結了千代子的「奔跑」人生,以及「千年女優」的真正意義,也許,只有在瞬間的離別,我們才能感受到,這部集結眾人努力與細節的動畫那婉約的溫柔,以及,壯麗的愛情。
循環節長度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設計的意義】
上禮拜我替Google做了企業教學活動(圖1)
我平常比較少在聊設計的話題,
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有誤解、也比較抽象。
我自己是設計系出身的,
但直到我畢業時我也沒搞懂設計的真正含意。
-
我覺得這次活動是一個不錯的題材,
可以跟大家解釋解釋何謂設計。
這篇文章給所有設計系的學弟妹們,
以及螢幕前對「設計」感到好奇的你。
-
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印象,
不外乎造型好看、有美感、新穎流行、或是功能厲害。
不管在室內設計、產品設計、髮型設計等等,
以為把「設計」做好,
就是搞得夠酷炫、弄美美的、賞心悅目就是,
(然後就會說:哇~~好有設計感喔~~)
然而這種只考慮美感、造型的思維,其實並不夠全面。
-
設計的含意其實很單純,
就只是「去規劃達成目標的方式」。
-
這個「方式」跟什麼藝術、美學沒什麼直接關係,
只是這「目標」,通常來說會包含它們而已。
例如:
髮型師會幫你修飾臉型、搭配髮色,讓你好看(圖2);
婚紗設計師的會希望做的美美的,也是要讓你好看。
當然也有「不要你好看」的設計:
例如台灣街道常見的招牌就是一例~~(圖3)
真他媽醜,但大紅大綠的倒是搶眼、閱讀辨識性很高,
所以為了滿足老闆的「目標」,就只能做這種的設計了。
-
再來舉一個例子:川久保玲(圖4)
她的作品拜成長過程,以及戰後日本社會所致,
就是這樣荒誕、醜怪、臃腫、病態、黑暗,甚至可怖、令人不安(自己GOOGLE更多),
甚至你說她作品醜,也不為過。
但她的「目標」就不是要美啊?
是誰說設計一定要美的?
她辦時裝秀是要傳達概念、媒體流量,
這些衣服算是裝置藝術了,而不是要你穿上街捏~~
人家與三宅一生、山本耀司,是國際公認日本時尚的三巨頭,
你覺得她會不懂設計?
(雖然我是挺討厭她的,哈哈)
-
說說這次Google活動,也是夠奇葩,
因為疫情,全面改成「線上直播的父親節皮帶教學」。
國內的員工、主管加一加要四五百份,
並且發案到上課,只短短的不到一個月......。
-
要去哪找這麼多材料?(因為疫情皮革貿易全部卡住)
要如何加工這麼多材料包?(超級趕)
要如何解決遠距教學的工具問題?(全部工具要先寄過去)
要如何選擇適合的供應商?(品質好,貨又足)
要如何控制教學的長度?(直播只有一小時,還要雙語教學)
要如何控制皮帶的長度?(四五百人胖瘦不一啊)
要如何顧好成品的品質?(不然砸了招牌啊)
要如何控制材料包/工具組的內容?(體積與重量有限制)
.
...
......
你以為上蝦皮買個材料包,當天去教就好?
光是每人要準備一套工具讓他們在家做,就搞死你了,
各種問題族繁不及備載啊!
更別說最重要的「預算」了.......。
-
上面講了一堆,你會發現,
「都沒提到什麼美感、時尚、造型。」,
我得把這類有的沒的都搞定之後,
最後才在造型輪廓上,"順便"點綴、融入一點美感。
搞半天,其實設計一套完整的皮件,
「做好看是最簡單的,其他的需求才是困難的。」
-
所以一套成熟的設計,
必須能「克服問題、滿足需求、兼顧效率、完善成果」。
你可以好好地細品一下皮帶的照片。
上面的各種細節,
無不是為了克服遠距教學的各種問題,
如果你有慧根,應該能看到我的巧思與用心,哈!
-
總之這次如期的完成這場活動。
從討論整個流程,細節都規劃周全後,
開始設計造型、打版、做樣品測試、開刀模量產,
每個環節不斷的奔走,與廠商溝通,
準備了好幾個禮拜(特別感謝禾亞呂老師的協助),
然而,當天上台一瞬間就結束了。
我認真覺得,
做那直播好像風風光光的?其實沒啥了不起,
我做的皮帶?也沒啥了不起(啊就皮帶嘛~~),
整個工作準備過程,才是隱藏在背後真正重要的地方。
-
總之,
造型美不美、有沒有個人風格、或是「設計感」,
那都只是設計中的一個小的環節而已。
我認為「皮件設計師」,
要的不只是會打版、會製作樣包,
更重要的是「觀察、發現問題、與解決的能力。」
大學的我,覺得把東西做好看就是設計的全部,
出了社會才知道,那種程度只能叫"天馬行空",
現實會把你狠狠打臉、再讓你好好成長的~~
所以剛畢業的流設系學弟妹們,未來請好好加油XD
-
-
話說,我認為每個人在學校都上過設計課,
它就叫做「作文」。
要能闡述事實、引人入勝、起承轉合、循序漸進、傳達概念,
這跟所謂的設計,是不是很像?
在工作上,你肯定也有許多需要設計的部分,
即使人們通常不稱你為設計師,
說說看~~跟我分享一下吧!
-
總結:
美感只是設計的表面,
學做皮包、皮件,或學習打版,也只是小環節,
而其背後「設計能量」的支撐,才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大家常說,在台灣總是不尊重設計,
我是覺得,很多自己讀設計的也讀不懂設計啊(例如我==),
更何況那些老闆、業主、奧客、酸民呢?XD
誰再覺得設計不用錢,請把這篇文貼給他看,謝謝^^
(沒錯,最後這裡我就是為了要推廣,而在設計你,ya)
循環節長度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的筋骨像「軟Q彈力繩」還是「頂叩叩木板」啊?根據美國心臟與循環系統雜誌的相關研究指出,柔軟度較佳者,血管相對能更有彈性,而且可有助於緩解血壓異常現象;反之,若筋骨太硬,肌肉及血管就會更有機會出現伸縮困難現象,從而提高引發心血管疾患危機。因此,日常維持筋骨柔軟使之保有彈性,健康便可如影隨行!
進行拉筋時,可分「動態」與「靜態」兩類;動態拉筋就是藉由肢體動作進行伸展,像是開合跳、提臀跑、高抬腿跑、側併步跑、弓箭步前進等;而靜態拉筋則是應用靜態動作將肌肉和關節延展開來,操作時需維持一定的時間,以發揮良好的伸展作用
平時運動前可進行「動態拉筋」,有利充分活動身體關節及肌肉,還能提高體溫,以增加血液循環,讓身體進入運動預備狀態。而在運動訓練之後,則適合進行「靜態拉筋」,由於此時身體肌肉會縮短,需要透過靜態伸展來幫助肌肉恢復到原本的長度,才能保持肌肉彈性、減少痠痛,也是降低運動傷害的重要環節
人體的柔軟度與肌肉的放鬆度習習相關,當肌肉緊繃時,關節可彎曲的幅度就會變小。使肌肉緊繃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過度疲勞、二是缺乏鍛鍊,建議每次應找出當下的實際原因,再進行因應,便可更精準且有效率地獲得緩解。以下彙整「5個拉筋的好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記得時常讓全身動一動,發汗鬆筋又醒腦,使身心保持健全,幸福歡快的生活品質便能常伴左右!
❶氣血順暢促代謝
正確拉筋,能幫助伸展全身肌肉等軟組織,使氣血運行暢通,營養便可效率運送至臟腑,並維持穩定代謝功能,亦有助促進體內的老廢物質隨水分排出體外
❷平衡肌群姿態佳
若姿勢與施力不當時,易造成肌肉失衡,而加強伸展與拉筋則可舒緩施力不當所造成的肌肉壓力負擔,亦可改善姿勢不良而引起的不適與疼痛,還可幫助回復姿勢正常化
❸紓緩經痛助循環
骨盆內和子宮周圍有許多細小肌群,在經期前後,當骨盆內部的血液循環不良,便會引起下腹部與腰部疼痛。而透過每天拉筋,放鬆臀部、鼠蹊部及骨盆附近的肌肉,不僅可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更可緩解經痛症狀
❹筋骨柔軟增靈活
每個關節可運作的最大幅度,即是使肢體動作能流暢的要素,而透過經常伸展,可幫助增加肢體的活動範圍,不僅可保持靈活度,也可減少運動受傷的機率。常保筋骨柔軟,能使日常活動輕鬆自如,更是預防衰老及行動不便的良方
❺壓力釋放穩情緒
精神層面的壓力或實物的重量負荷,會使情緒和身體出現壓力,讓肌肉產生收縮,這也是引起緊繃的因素。而生活中的壓力雖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養成拉筋伸展的習慣,卻是自行可掌握的。如頸部、肩膀及上背區塊,都是緊繃收縮的好發區域,適時放鬆,既可緩解壓力,更能使心緒穩定
#拉筋小教室
A.頭頸
仰臥於床面,頭部移至床緣懸空並微緩緩往後仰,用以拉伸胸鎖乳突肌,每次維持30秒至1分鐘後回正,亦可用雙手扶住雙耳後側輔助,反覆進行5回
B.肩頸
右手放在頭部左側,右手輕壓頭部往右側倒,可感到微緊繃感,回正後換邊操作。過程記得收下巴,並配合規律呼吸吐氣。每次維持30秒至1分鐘 ,進行5回
C.手背
將身體背面之後腦勺、臀部及腳跟貼緊牆面,十指交叉反手往上舉。用以伸展手部和背部肌肉。每次維持30秒至1分鐘 ,進行5回
D.臀腹
平躺於瑜伽墊上,雙腳屈膝90度,雙手伸直放於兩側與肩平行。運用下半身的核心力量將雙腿向左旋至貼地,並將頭往右側轉,肩膀需緊貼於墊子上。維持約30秒至1分鐘回正後,再進行另一側的操作。兩側各進行5回
E.臀腿
利用一至兩階的樓梯高度差,呈弓箭步進行伸展,舉例右腳踏於第三階,左腳踩在第一階,藉此伸展臀大肌和大腿後側肌肉,30秒至1分鐘回正後換腳,交替持續進行5回。接著,坐在椅子上,上半身挺直,雙手扶於兩邊椅側,緩緩抬起雙腳,腳底板往向下壓,直至小腿肚有酸麻感,用以伸展阿基里斯腱,可強化腿部肌力
#拉筋停看聽
⚠️平時可針對經常使用的肌群加強伸展,可讓該區域肌肉保持靈活度,建議每週拉筋與伸展二至三次,養成習慣,可使體能持續進步
⚠️拉筋能讓肌肉變得更修長,使體態勻稱俐落,更可展現窈窕纖細的輕盈姿態!但拉筋不會讓脂肪量變少,日常建議在飲食與運動之間進行均衡的把控,相輔相成且持之以恆,便可獲得良好成效
⚠️每次運動前,謹記熱身與拉筋的重要性,以降低引起運動傷害之風險。拉筋前,可先進行低強度的走路、慢跑或騎腳踏車,維持五至十分鐘,讓肌肉溫度上升後,再進行拉筋和伸展,效果好且更安全
⚠️拉筋常被誤解當作是熱身的運動,這樣反而可能造成身體傷害;運動前的熱身方式,應是動態的暖身運動,而不是靜態的拉筋伸展。熱身運動就是在運動前先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像是走路、慢跑幾分鐘,感到體溫升高後,就能逐漸提高運動的強度和速度進行鍛鍊
⚠️進行伸展運動時,需保持規律呼吸,每個動作維持30秒以上,若遇緊繃部位,可延長至60秒。在伸展時,能感覺到肌肉緊繃感,且被拉伸的感覺;但若出現明顯疼痛感,則代表力道過大或姿勢不良,此時即應停止動作,稍做休息後,再重新進行,並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反可能造成傷害
#同場加映
⚠️5大運動的好處 https://reurl.cc/qg2O33
⚠️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 https://reurl.cc/1YE27Y
⚠️瑜伽6大熱門派別介紹,柔軟筋骨更有助身心放鬆 http://kaijun.com.tw/trend-20/
⚠️在家也能練出好身材,9種多功能運動輔助器材讓全身線條更健美 http://kaijun.com.tw/fitness0517/
#凱鈞話重點
#5個拉筋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