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隻胡椒蟹🦀。久違的星馬菜》
Staycation後約埋老豆同媽子食晚飯😌,約咗食樂天經典嘅星馬菜,佢嘅姐妹店樂天皇朝去過幾次,我哋一家都幾中意食皇朝嘅上海菜,今次就試一試同集團嘅樂天經典睇吓有冇驚喜。
.
當日去到人流唔多,見餐廳環境都唔錯,尤其喺近窗邊嘅位置,有落地大玻璃可以邊食邊遠眺窗外照色,的確幾有feel😚✌️。
.
📍星馬黃金油條
Crispy Dough Fritter stuffed with Seafood
以油炸鬼包住中間嘅蝦膠,再去炸,食起上嚟未算好油膩,但口感略為硬身又比較乾,中間蝦膠略欠鮮味🦐,點上醬汁會好食啲但仍有進步的空間。
.
📍冰鎮苦瓜(伴桂花蜜糖)
Chilled Bitter Groud severd with Osmanthus Honey
苦瓜切成薄片勁再砌花,味道回甘💚,旁邊桂花蜜糖香甜🌼,沾上後可以降低甘味,感覺清爽😌。
.
📍手工海鮮白玉磚
Crisp-fried Homemade Seafood Tofu
外層炸漿包住中間嘅海鮮魚腐,出面酥脆中間軟綿,點埋沙律醬味道都算唔錯。
.
📍星洲黑胡椒螃蟹
Singapore Style Black Pepper Crab (M)
呢款係餐廳嘅特色菜。原隻胡椒蟹🦀️賣相吸引,胡椒味香惹味,又唔會太強烈蓋過蟹味;餘韻頗強,帶微辣🌶。蟹肉量多,啖啖肉,食落鮮味❤️。廚師預先處理過外殼,方便食之餘又入味,份量足夠4人分享。
📍馳名新加坡海南雞
Singapore Style Hainanese Chicken (whole)
餐廳新出嘅菜式,原隻海南雞預先起骨,食落啖啖肉🐓,啱晒懶人。雞肉嫰滑,點埋3款特色醬汁更加好食😋。全隻雞夠4-6人食,雞肉唔會太肥,老少咸宜。
.
📍菜香鐵板豆腐
Hot Plate Tofu with Preserved ‘Cai Xin’ and Minced Pork (Small)
鐵板豆腐視覺效果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鐵板燒熱♨️,上面放有一層蛋皮,豆腐,最後淋上醬汁。豆腐外層炸過,中間喺玉子豆腐,口感細膩嫰滑。醬汁濃味,伴以香菇🍄、肉碎🐷及菜甫🌿,非常惹味😋。墊底嘅蛋皮同樣有驚喜🐣,唔會過老仲吸收左醬汁嘅味道,好食!
.
📍炒星州福建麵
Singapore Style Hokkien Fried Noodles
呢款福建麵幾有特色,麵底喺油麵混合粗米粉,以高湯煨過後味道濃郁好食😋。有鮮蝦🦐、蜆、五花肉🐖同京蔥做配料,鮮味同時具鹹香,讚👍🏻!
.
📍馬來風光
Stir-fried Morning Glory with Nanyang Style Sambal(S)
通菜脆身爽口,以馬拉盞炒過,濃味又惹味😚。不過碟底油量較多,如果可以減油應該會令更多人食得放心😌。
.
📍三色桂花斑蘭糕(冷)
Trio Layered Osmanthus Pandan Cake (Chilled)
斑蘭啫喱加上椰汁糕🥥,底層加上桂花🌼同杞子。質感*動L*有彈性,雖然食唔出斑蘭味💚,不過呢個甜品唔會過甜,而且食落清涼都算唔錯。
.
樂天經典 (奧海城) (大角咀)
大角咀海庭道18號奧海城二期UG樓UG09號舖
.
#草根食在大角咀
.
@olympiancity @paradisegrouphk #星馬菜 #樂天經典 #奧運 #奧海城 #大角咀美食 #大角咀 #crab #singapore #seafood #蟹 #spicy #noodles #tofu #chick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何基佑超級奶爸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家的陣容將會變得更龐大!謝謝每一位友好一直以來對我們一家的愛與支持,我們未來會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們生活的點滴。(歡迎轉載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分享喜悅)歡迎留言及比Like?, Thank you! #超級奶爸 #喜訊 #神蹟 ﹌﹌﹌﹌﹌﹌﹌﹌﹌﹌﹌﹌﹌﹌﹌﹌﹌﹌﹌﹌ ◆ 【合作與查詢】 Mobil...
「微辣家姐老豆」的推薦目錄:
微辣家姐老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微辣家姐老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唔知你仲記唔記得一個追左我四年既故事
《弊傢伙,我女朋友有咗》
上年出完實體書,今日我將正文放返上黎,比有追故既朋友睇埋個結尾佢,原諒我咁遲先放,因為我之前想保障返支持我實體書既朋友
但最近我諗通左,反正實體書有額外內容,以後我Post正文就可以,將延續既故事留返比支持既朋友
其他朋友,我都會提供一個完整故事比大家,答謝大家支持
首先!!!
應該唔記得自己睇到邊吧……
不如,我地重頭黎過!!
-------------------
第一回-阿鋒
我中學阿Sir講過,有好多嘢,先後次序調轉咗,就會好事變壞事,其中一樣就係生仔,有小朋友絕對係好事,但未結婚就有小朋友……我唔敢講係好事定壞事,之不過肯定有麻煩,仲要係大麻煩。
我叫阿鋒,剛剛大學畢業,有一個拍咗唔長,亦唔算短嘅女朋友,叫阿儀,我二十四歲嗰年,喺譚仔食緊雞肉墨丸小辣走腐皮嘅時候,當我夾起第三粒墨丸嘅時候……我聽到一個改變我一生嘅消息。
「阿鋒啊……我仲未嚟……」阿儀面色唔太好咁講。
「係囉,我都就食完喇,你個米線仲未到!阿姐!!!差碗嘢!!」我催咗催阿姐,順便吹咗吹粒墨丸。
「唔係啊……我話我仲未嚟M啊……」其實呢一句講得好細聲,我亦屬於耳嗚嗰一類人,但耳仔好似怕我聽唔清,特別開行Turbo咁等我聽得清楚,直情係有震撼嘅感覺。
男人思維,通常係第一時間尋找問題,我好仔細咁諗,唔通係上次?飲咗少少酒,未戴就放咗入去幾吓,喂,幾吓咋喎,阿Sir,比次機會啦!
定係另一次紅燈嗰陣挺而走險,大哥,咁條路無車,唔通唔過咩?
咦,唔係喎……上個月安全期……
「你有冇聽我講嘢㗎?喂……喂……阿鋒……喂……」阿儀嘅聲音將我扯返現實。
「睇住啊,畜牲勿演酸柴清湯!」遲遲未上嘅米線終於到。
我望一望米線,然後用好冷靜嘅聲線同阿姐講:「其實呢……我哋就無叫酸菜,你失驚無神比個酸菜過嚟,我好難食㗎喎,同埋問題唔係我哋鍾唔鍾意食酸菜,而係我哋無叫到嘛,退一萬步就算我鍾意食,你送到上嚟,我呢個Moment唔想食,咁算點先?」
「痴孖根,幫你夾走佢啦!講咁多做乜!」阿姐懶得理我,一句一手將米線拎返走。
阿儀好深沉咁啤住我,我用第三粒墨丸將就快想嘔出嚟嘅兩粒墨丸壓住,然後好平靜咁講:「不如我哋去驗下啦,唔好估估下,有就有,無就無。」
離開譚仔,我行入轉角嘅萬寧,拎起二十八個九嘅驗孕棒,好記得收銀姐姐淡然問:「有冇積分咭。」「無。」「比八達通?」「係。」「要唔要膠袋?」「唔駛。」「多謝支持環保。」
支持環保?無錯……之前我就係為地球出咗一分力,支持環保,所以依家要嚟消費,可以比我揀多次嘅話,我發誓會戴返個套,慳返支驗孕棒,兩害取其輕,前者明顯再環保少少。
喺海港城嘅廁所外面等嘅時候,我打咗比我一個死黨兼好友-肥仔。
「鋒哥?好日唔搵我?你轉行做保險啊?我爛命一條,唔需要喎!」肥仔劈頭一句就將我沉重情緒拉開,證明我打比佢係無錯嘅……
「有樣嘢我唔知同邊個講好,但係我想搵人傾訴,我條女遲咗嚟……」人生中有好多事唔知點開口,而呢樣係其中一樣。
「OMG!Happy Father’s Day!Happy Father to you, Happy Father to you, Happy Father to you, Happy Father to you!」呢一刻,我有種自己係亞視嘅感覺,即係點?即係死咗佢好過囉!
「其實呢……我打嚟想你安慰吓我,你唔安慰都算喇,都唔駛潤我嘛……算喇,唔同你講,下次見獲打獲!」憤怒地掛線之際,仲好清晰聽到肥仔大叫:「爸爸,爸爸,唔好唔要我啊!爸爸……」
咁多人死唔見你個肥仔死,我都唔明點解自己會同一個咁口臭嘅人做兄弟,更加唔知點解鬼掩眼呢個時間打比佢!
利申,我唔係教徒,阿儀都唔係,呢一刻,我好理智咁諗,有咗咁點?
「落咗去!阿仔落咗下層喇。」商場有個男人同佢老婆講。
落咗佢……
我二十四歲,剛剛有份一萬二千八百蚊嘅工,住緊公屋,有三萬八Grant Loan仲未還,部iPhone供緊無耐,下個月嘅情人節禮物我仲煩惱緊……
綜合一切,好似……我未適合做爸爸……
阿儀神色沉重咁走出嚟,我深呼吸咗一口氣等佢宣告自己命運……
「阿鋒啊……你可唔可以認真咁答我一個問題啊?」
「好啊,你問嘅我一向都好認真咁答。」
「如果……我有咗,你會點?」
「呃……有咗……我覺得可以生出嚟嘅……不過……依家我哋事業先剛剛發展,又無樓又未結婚,如果……如果呢一刻我哋……」
「我有咗啊。」
好似粵語殘片咁一道旱天雷打落個頭一樣,我完全無晒意識,阿儀繼續問:「我有咗,所以我哋唔好太多廢話,一句講晒你要定唔要?」
「我……我……」
後來聽阿儀講返,我講「我……」長達五分鐘,而我自己係唔覺嘅……
突然阿儀笑笑口咁講:「我呃你咋!傻瓜!睇吓你,咁驚青,真係有嘅話點做人爸爸啊?」
聽到呢一句嘅我終於醒返,心入面一啖氣呼咗出嚟。
真係要唱返句「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
接下來,因為Facebook有字數限制,所以請到Google Doc入面觀看:
http://bit.ly/2MXiCDt
睇到尾,再返黎呢度睇最終回吧
--------------------------
第三十五回--承諾
大婚當日,最終Kitty都有出現,仲係伴娘,呢段日子我對佢已經無再嬲佢,即使佢係針對我,莫芷盈同我講,對付針對你嘅人,你唯一辦法就係做好自己,拗?有乜用,佢針對你你又點會拗得贏佢呢,要令佢哋失望,就係你活得比佢好。
兄弟到齊時,阿Kent佢拎咗條Banner出嚟,上面寫住立即開門,否則發射卸妝水,仲有幾支裝有不明物體嘅水槍……標叔叔就帶咗一堆破門工程用品,話有乜事就破門而入……肥仔佢話,拎咗個直升機公司電話,後悔的話可以直飛澳門,佢包。
而呢一切,都俾攝影師完全拍低,有時我哋會拎返出嚟睇,阿儀當然睇一次嬲一次話你班咩朋友啊!
最後,動用咗幾多人力物力嘅器材一樣都無用到,大家笑完爽完就正經返,接新娘了。
開門利是,其實流程好一致,一封大,再加一封細,除返開每人一千左右都已經收貨,但都要形式上留難一下大家,添少少再開門,咁先顯得有戰鬥過嘛。
但我嘅開門利是,除咗錢之外,早兩日我問咗阿儀,你班姐妹鍾意咩,最後我每個姐妹都買咗份禮物,有香水、有唇膏等等,俾利是佢哋之餘,我話:「多謝你哋咁多年都照顧住阿儀,陪伴佢成長,作為佢老公,我好想感謝你哋,雖然平時同你哋唔算熟,我相信你哋對我印象都唔會好得去邊,所以我希望你哋可以原諒我,以後大家一齊令阿儀更幸福。」
姐妹們都幾驚訝,對我班兄弟都好似無咁大敵意,果然,雞髀打人牙骹軟。
幾個環節過後,去到最老套嘅愛的宣言,一大篇不平等條約係我面前,我笑咗笑問佢哋:「仲有冇嘢要加?係就一次過喇。」俾著以前,我會好認真咁計較,但依家只係一笑置之。
隔住道門,司儀問有冇嘢想係見新娘子之前講,我話,我想唱一首歌。
雖然,我對周柏豪無乜好感,亦唔喜歡陳詠謙,但呢兩個人嘅《我的宣言》,真係呢個時間我最想唱嘅歌。
阿儀知我鐘意唱歌,佢話夜晚人多,你千祈唔好唱,要唱就朝早唱好喇,當我接到阿儀之後,佢真係好靚,果然一個要萬八一日嘅化妝師唔係惹少,將阿儀嘅美放大好多倍,我望住阿儀,無出聲,只係不停傻笑。
佢問我笑乜,我話,無,覺得你好靚,覺得我執到,覺得你唔好彩,哈哈。
跟住我再問佢,頭先首歌唱成點,佢話:「化妝姐姐話聽過咁多新郎唱歌,你算唱得好。」
我笑住咁拖實佢,開始敬茶。
中段時間無乜特別,都係影相,影到個人笑到好奇怪,阿Kent係我身邊不斷提我,笑啊,笑啊!
笑,其實結婚當日真係幾開心,但真心係攰,原來做主角,每分每秒都為你而生真係好大壓力,加上我一直都好緊張一陣要講嘅嘢,唔知其他人結婚會唔會特別開心,但我肯定係特別攰,終於明洞房花燭夜於現代社會唔存在。
一路影相、迎賓、握手、祝福、感謝,我唔知將來仲會唔會睇返呢張相,亦唔知對方會唔會睇返,但相只係留念,人到就已經好有心了。
律師上場,終於到咗準備證婚嘅環節,我已經知會咗律師將會講少少嘢先證婚,經佢介紹之下,我踏上呢個台,拎起咗一支咪。
「喺證婚之前,我有少少說話想同我未來老婆,以及大家講,相信熟悉我同阿儀嘅朋友都已經知道,我哋係奉子成婚,亦即係之前我哋仲未有結婚打算,直到我哋之間突然出現一個生命,我哋先做呢個決定。
二十四歲呢個年紀,算相當早婚,而且未有經濟基礎之下,呢場婚禮對我哋相當困難,過程之中,我哋都有爭執過,有卻步過,有猶豫過。
婚姻,我覺得係戀愛嘅墳墓,放心,唔係貶義,而係戀愛嘅終結,我哋以另一個形式一齊生活。
我,程日鋒,唔係一個咩絕世好男人,超級荀盤,有阿儀一個咁好嘅女仔肯嫁俾我,係我嘅福氣,係呢段時間入面,我做過好多事令佢傷心難過,唔似得其他新人一樣,大家上嚟讚吓對方感謝一吓,我希望俾到一個最真實嘅自己我老婆。
點解兩個人要結婚?係咪因為佢已經搵到心目中完美嘅另一半?知道對方係樣靚身材正,高富帥,溫柔體貼,無微不至?現實唔會有呢種完美情侶。
我曾經問過阿儀佢點解會肯同我結婚,我相信一定唔係有咗我嘅骨肉,而係,佢明知我有千樣萬樣唔好,佢清清楚楚,而且接受並同意咁做,唔似得大家從未睇過就click嘅條款及細則,阿儀佢每一件事都親身經歷,笑過喊過,但佢都願意接受我呢個人,呢個唔爭氣嘅程日鋒。
婚姻係一場修行,每日都見,會有開心事,但亦會有傷痛,兩個人,係完全獨立,大家唔同背景、文化、性格、習慣,邊個敢肯定自己另一半係Perfect Match?以後嘅日子,我唔敢講一定會令阿儀每日都開心快樂,但我希望無論面對任何事,我哋都可以一齊面對,一齊渡過,一齊解決。
我問過我老豆點樣會令一段婚姻更好,佢話我已經做咗,諗咗好耐我終於明,只要你一直問自己點去令呢段婚姻更好,你已經係做緊。
愛情又好,婚姻又好,無所謂完美,因為人隨時會變,只要佢唔再愛你,再完美嘅人都會離開,結婚從來都唔係終點,律師都唔會保證兩人將來唔會分開,而踏上呢種婚姻嘅賽道上,思考點去令兩個人更好,先係唯一嘅方法。
張佩儀,我應承你,一直都會努力令我哋更幸福,無論咩事都好,我都會對你不離不棄。」
阿儀無出聲望住我講完一切,我再次單膝跪低:「你願唔願意成為我嘅合法妻子啊?」
阿儀示意律師俾支咪佢:「問問問,唔願意仲會係度聽你講咁耐啊!程日鋒,我依家要在座咁多位見証,佢,程日鋒將會一生一世對我張佩儀不離不棄,會好好反省有咩不足,會一直進步,而我張佩儀會一直陪住佢,依靠佢,有咩事都會支持佢,鼓勵佢。
如果你清楚明白並接受的話,你就可以成為我嘅合法丈夫。」
「清楚明白接受!」
「我願意。」
律師佢接返支咪:「好,見証過咁多新人,我都係第一次見咁自動波,雖然佢哋兩人嘅誓辭同普遍唔同,但我相信咁多位來賓都感受到佢哋濃濃嘅愛,亦作出比誓辭更緊密嘅承諾,我在此宣佈兩人,成為合法夫妻。」
終於,我結婚了,終於,這個關於結婚的故事,完結了。
-----------------------
感謝你看了這個長達八萬字的故事
陪伴程日鋒一起成長,見証了一對小情侶在現實之下的掙扎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可以留言購買實體書
實體書會比網上版多了以下內容:
1)莫芷盈
2)五年後的程日鋒
3)蔣薇後記
另外會附送兩個網上故事《商戰》《方舟》,每本正價88元正,留言及分享可獲10元折扣,每本書也會有簽名
想購買的朋友,請留言查詢
亦歡迎大家說說看畢整個故事的感想
如果你是新讀者,可以看看我另一篇長故《老婆最後的十二個難題》
第一回連結如下:
http://bit.ly/37UXIw5
再次感謝,謝謝你花時間看我的文字
微辣家姐老豆 在 何基佑超級奶爸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家的陣容將會變得更龐大!謝謝每一位友好一直以來對我們一家的愛與支持,我們未來會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們生活的點滴。(歡迎轉載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分享喜悅)歡迎留言及比Like?, Thank you!
#超級奶爸 #喜訊 #神蹟
﹌﹌﹌﹌﹌﹌﹌﹌﹌﹌﹌﹌﹌﹌﹌﹌﹌﹌﹌﹌
◆ 【合作與查詢】
Mobile: (852)6018-3068
Email: toyiau@gpaa.com.hk
◆如果認同我們的使命並希望實際地支持「超級奶爸TV」繼續發展,提供免費內容?
請馬上PM我: kayho@gpaa.com.hk
◆【其他找到我的方法】
❶ FB www.facebook.com/hokeeyau
❷ IG www.instagram.com/hokeeyau
#超級奶爸 #何基佑 #管教 #幼兒 #教育 #charismama

微辣家姐老豆 在 微辣家姐黑社會-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微辣 一姐家姐佩男開到聲期待老細幫佢開戲| 佩男老豆... 突發]微辣家姐佩男正式同男朋友分手| 佩男老豆... 有冇人記得澳門回歸前d黑社會有幾恐怖| 佩男老豆. ... <看更多>
微辣家姐老豆 在 微辣Manner - 不要浪費爸媽的心血! 加蔥Nathan Lam Tina 田 ... 的推薦與評價
微辣 Manner posted a video to playlist 家庭. ... 咁鬼叫佢篤佢老豆d私房錢俾老婆充公,偷晒老豆既錢買暖風機,老豆變左聖誕 ... 家姐無份演出既? ... <看更多>
微辣家姐老豆 在 微辣家姐黑社會-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微辣 一姐家姐佩男開到聲期待老細幫佢開戲| 佩男老豆... 突發]微辣家姐佩男正式同男朋友分手| 佩男老豆... 有冇人記得澳門回歸前d黑社會有幾恐怖| 佩男老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