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武漢肺炎歐洲延燒,甚至衍生歧視華人事件屢傳
【由於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擴散,歐洲確診病例也日增,多國政府在國內加強防堵擴散之外,也進行撤僑行動。而此刻,不只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傳染病圍堵大戰,也出現了排華歧視的情況,一個羞辱的年輕女性在臉書發起呼籲「我不是一個病毒」,因為自從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亞洲族群成了眾矢之的。因肺炎造成的恐慌情緒蔓延令人憂心。】
{內文}
當1月31號世衛組織宣布,將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升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之後,歐洲各國紛紛開始前往武漢撤離僑民,在整個歐洲,已經有9個國家確認超過30起病例,德國就佔了三分之一,主要是集中在南部巴伐利亞地區,是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商Webasto一名從上海返回德國的員工所引起。
(新聞旁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萊恩表示,歐盟必盡最大努力幫助中國,而歐盟成員國也必須進行協調,以便利醫療用品的供應
(德國外交部長/HEIKO MAAS)
飛往中國的航班上,將有大約1萬套全身防護服,我們將根據他們的要求,向中國當局提供這些防護服,因此我們利用這些航班,順道提供中國當局缺少的設備
截至2月7日 英國升為3例 義大利和俄羅斯分別各為兩例,芬蘭 西班牙 瑞典和比利時各有一例,但各國面對疫情快速蔓延的反應與作法並不一致。
(新聞旁白)
有些鄰國決定關閉國界,蒙古 哈薩克斯坦 北韓 新加坡,還有俄羅斯,甚至宣布,將國內受到感染的外國人驅逐出境。
歐洲國家中義大利宣布除了班機停航之外,任何從中國出發的油輪均不得在義大利靠岸,英國航空 德國漢莎航空 法航荷航也陸續宣布,目前停飛中國航班至2月9號,但是關閉國界的甚至包括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
(美國衛生和民政事務局局長/Alex Azar)
除了美國公民的直系親屬和永久居民以外,在過去14天內,到中國旅行的外國公民將被拒絕入境美國
從俄羅斯關閉長達4250公里的共同國界,到美國禁止中國人入境,確定的是,中國越來越被孤立。
(法國第五TV主持人/Caroline Roux)
美國是不是有些反應過度,美國有11起病例,包括一起人傳人
(法國巴斯德醫學中心病毒專家/Vincent Enouf)
今天我們還完全談不上所謂的社區傳染,美國所說的關閉國界,(社區傳染指的是什麼),也就是說在人群中傳播 像流感一樣,目前根本沒有到這樣的地步
這固然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傳染病圍堵大戰,但顯然也是一場外交宣傳戰。
(法國國際和戰略關係研究所長/Pascal Boniface)
(您認為美國在利用機會操作嗎),是的 當然是的,川普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把中國說成一個危險的國家,指責中國對於公共衛生管理不周,川普的美國本來就是自我保護,如「墨西哥牆」保護美國防止性侵犯和罪犯,「穆斯林法案」是為了防止危險份子等等
但是習近平親自上陣指揮大規模封城,以及螞蟻雄兵幾天之內,趕工完成武漢方艙醫院的陣仗,受到世衛組織及國際間的肯定之外,也引起了「非常之舉必然有其非常之因」的懷疑和恐懼,歐洲目前的確診人數,遠遠比不上中國大陸境內及亞洲各國,但是難以想像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激烈排華氛圍,社群網站上盡是華人被霸凌的親身經歷。
(民眾)
我坐上公車要回家,我聽到了什麼,「混帳 是一個中國人 她會感染我們」,或是「讓她滾回中國去」,你們不能想像這多麼嚴重
(民眾)
今天在Auchan超市有一個亞裔的收銀員當場崩潰痛哭,因為顧客拒絕她的服務 要她滾回中國
「我不是一個病毒」這是一個在臉書發起的呼籲,發起人是一個受到種族歧視羞辱的年輕女性,自從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亞洲族群成了眾矢之的。
(巴黎居民/Zhang Kaixun)
我和女友下電車的時候,聽到有人極為粗暴的羞辱和髒話,骯髒的種族」「賤人」
「滾回去」「你們神經有問題」
這位女記者蒐集了許多人被當眾羞辱的敘事報導,她譴責這種莫名聲討華人的氛圍,毫無根據,趁機大放闕詞的種族歧視。
(法國新聞台記者/Linh-Lan Dao)
他們吃中國菜就害怕被病毒傳染,收到一個從中國來的包裹,就緊張地打電話叫救護車以為自己被感染,我覺得這股對亞洲人的歧視,並不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才出現的,而是一直潛在,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成了他們的藉口
但是最驚人的是包括新聞媒體,例如法國北部媒體Picard 新聞快報,甚至以「黃禍」為首頁頭版標題,雖然該報之後以道歉了事
(法國華僑協會幹事)
早在這之前,我們華人總是一成不變的被認為不衛生,其實也沒有什麼根據,或者是我們身上有很多現金,我們不會講法文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罪名
但是恐懼,很容易讓人忘記病毒選擇的對象,並不是頭髮和眼睛的顏色,也不是種族和國籍。
(法國國家衛生醫學研究所研究主任/Marie-Paule Kieny)
我們不可以誣衊他們,他們也是受害者,中國人同樣是這個病毒受害者,我們會把焦點放在中國是完全合理的,那是因為中國的重要性
正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極力爭取的國際地位,和越來越不可忽視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更何況武漢可以說是,所有歐洲汽車的中國基地,讓歐洲國家在撤離武漢僑民一事上的外交用語十分謹慎。
(法國前駐中國大使/Sylvie Bermann)
我們沒有所謂的撤僑(evacuation)而是遣返,更精確的說是,把那些想要回到法國的人接回來,還有其他的歐洲國家也這麼做,但是有一半居住在武漢的法國人,差不多有500人他們決定留在武漢
非但不是強制性撤僑,而且居然還有半數僑民選擇留在被視為病毒爐灶的武漢,在逃離武漢疫情的混亂之中,的確令人難以想像。
(續留武漢法國大學生/Clement Penin)
所有的地方 所有的交通都關閉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而且都對疫情都很清楚,隔離和封城,這是中國政府負責的做得很徹底,再回到這個遣返法國的方案,要搭一個長程飛機,要走到法國領事館要用走的,因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了,我最少得走上三個鐘頭,還要拉著行李,再搭乘一段巴士,跟很多人一起在一個密閉的空間,才能搭上飛機,然後再被關在一個隔離所14天,對我而言,這簡直是比我留在這裡還要危險
再委婉的外交用語也有其限制,但是在和時間賽跑的壓力下,中國當局交涉的確不容易。
(法國前駐中國大使/Sylvie Bermann)
(您認為中國在遣返的交涉過程中有刻意刁難嗎),據我所知沒有,但是和中國的交涉本來就不容易,但是對於歐洲公民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同時也撤離的,不,我要強調不是撤離,我們同時遣返的還包括不同國籍的配偶及家屬,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但是我想美國的情況比較複雜,我不確定美國公民的中國籍配偶可以回到美國
不斷繼續升溫的病毒疫情,正在威脅隨著中國停擺,而難以評估的全球經濟效應,也正在發酵成為一場政治角力大戲。
(法國經濟學家/Jean-Paul Tchang)
我不想現在做任何政治評論,因為現在應該是同理心和團結抗毒,我覺得這是我們至少現在應該有的心態,總論和評斷是之後的事,現在是大家一起打仗的時候
比股票指數和政治博弈更迫切的是,人道主義與同理心,圍堵病毒的共業上,全世界都該在同一條船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z7GsV2lBk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德國 孤立法國 在 孫治安-政治軍事歷史專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希里芬計劃,一次大戰前德國參謀總長希里芬擬定的進攻法國計劃。
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軍事計劃之一,深深改變了20世紀至今的歷史。
支持者說德國就是沒有忠實執行希里芬計劃,所以輸掉了第一次大戰。
懷疑者說希里芬計劃是用軍事綁架了政治,過度執著於先進攻法國,
忽略了與俄國的結盟,而且率先侵犯比利時的中立,給了英國參戰的藉口,
使德國背上了侵略者的惡名,輸掉了第一次大戰。
鈕先鍾先生寫的“第一次大戰”,是軍事啓蒙的第一本書。
第一次拜讀一戰德軍的希里芬計劃,便深深折服於其大膽勇猛,
制敵機先,一絲不苟的執行細節。
又正好在老爸書櫃裡找到了實踐學社出的大軍統帥之理論與例證,
其中有一張至今所見最大最完整的希里芬計劃地圖。
所以一路開始背,
戰前敵我分析,各國兵力,政治外交概況。
東西線兵力比例,
西線兵力分配,
進軍路線,
預計遇到的抵抗,
時間的分配與掌握……
數十年來,在所看過的相關論著中,
幾乎都將希里芬計劃當作神一般的崇拜。
把希里芬計劃評為幾近完美的作戰計劃,
該計劃之所以失敗,德國之輸掉第一次大戰
都是因希里芬先行過世,
其繼任者小毛奇未能忠實執行之故。
正當以為這已是定論之時,
卻又因緣際會,過了幾十年,
竟找到一本希里芬女婿闡述希里芬計劃的著作。
算是希里芬的衣缽傳人,
曾親身協助希里芬種種參謀作為,
做為第一手的回憶史料。
出人意料的,希里芬女婿並未對其岳丈歌功頌德。
卻非常深刻地指出希里芬計劃的不足之處,
以及對德國的不良影響:
希里芬計劃純粹是軍略綁架了政略,
一次大戰前的德國的外交政治作為幾乎都以希里芬計劃為依據,
過於固執的認定德國必須同時跟法俄兩國作戰。
德國必須先發制人攻擊法國,
打敗法國後再回頭對付俄國。
事實上,如果當時德皇威廉二世繼續執行
俾斯麥的親俄聯英孤立法國政策。
從根本上破解俄法同盟,
那德國根本不會面臨兩面作戰,
甚至世界大戰根本不會爆發!
但威廉二世年少氣盛,喜歡抗拒上一輩的政策。
固執的只與奧義結盟,
事實上,義大利不僅沒站在德國這邊,
反而還加入英法陣營對德作戰。
由於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使德國同時面臨法俄兩個敵人。
加上俄國於日俄戰爭慘敗,元氣大傷。
德國參謀本部便制定出要先擊敗法國,
再轉向應付俄國的希里芬計劃。
為了打敗法國,由於當時法德邊境雙方都高度要塞化,
以法國這邊來說,就是馬奇諾防線的前身。
為了繞過法國邊境的要塞線,
就不惜侵犯比利時中立。
由此使德國揹上了侵略者的惡名,
更因侵犯比利時中立使英國有了參戰藉口。
所以馬奇諾防線不是像許多人所說的不堪一擊,毫無作用。
事實上馬奇諾防線及其前身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讓德國都因此必須繞過馬奇諾防線,
侵犯荷比盧三國的中立。
英國參戰,不僅拯救了法國,
更從海上封鎖德國,
讓德國慢慢被絞殺。
為了突破英國海上封鎖,
德國便以牙還牙,採取海上無限制戰略,
攻擊一切往來英國的船隻。
結果誤擊兩艘美國船隻,
遭致美國對德宣戰。
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
德國資助列寧潛回俄國。
德國當時完全有能力征服俄國。
征服俄國後德國不僅立於不敗之地,
更有廣大的後勤支援,
不懼英國封鎖,更容易擊敗英法。
但德國只逼使俄國割一些地,
退出戰爭就滿足了。
德國還是執著於要在西線擊敗法國。
所以德國在俄國退出戰爭,
把軍力從東線調到西線之後,
還是堅持要在西線主動發動攻擊。
雖然獲得相當進展,但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還是被阻於巴黎之前,也耗掉了德國最後的力量。
隨著美國擴大參戰,
德國終於輸掉了第一次大戰,
無條件投降。
第一次大戰,是20世紀以來第一場的全面無限戰爭,
也是軍事專業化,各國徵兵制,職業軍人興起後,
第一次全面檢視軍事,政治,外交等
各個層面理論的實證機會。
雖然大家都說,軍事,政治,
都要專業化,且互不該干涉。
但以第一次大戰希里芬計劃的失敗經驗來看,
卻證明,軍人一定要懂政治,
政治人物也一定要懂軍事。
因為兵者國之大事,一國國防基本上
就是其政治,外交政策的延續。
所以一定要兩者融會貫通,
才能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國防外交作為。
如果只是盲目切割,
美其名是專業化,
實際上卻常常是各執己見,互相綁架。
反倒使自己陷於失敗的困境之中。
所以若從國家戰略的高層次來看,
希里芬計劃確實是一份失敗的計劃!
或許在軍事上相當創新大膽,
但欠缺政治謀略,
終於使德國輸掉了第一次大戰,
也徹底改變了德國與世界的歷史,
令人惋惜!
德國 孤立法國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遙遠。但在我小時候,看見許多長輩老者,都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八十年代初期在英國生活,許多老人家都能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往事。這場戰爭殘酷之極,因為軍事科技剛有突破,機關槍和坦克的發明,加速了屠殺的效率,偏偏上戰場的士兵,沒有這種心理準備,還以為是拿破崙時代或普法戰爭的火槍老爺武器。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寃枉死的士兵太多,而且無端端打起來,真是作孽。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當世有重大影響。沒有此戰,則無梵爾賽和約。無梵爾賽和約則無德國割地賠款之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梵爾賽和約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利益轉讓給戰勝國日本,爆發「五四運動」,也催生了極端的左翼思想。從此中國陷入浩劫。
19 世紀末崛起的德國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不是甚麼天敵,像「西線無戰事」所寫的那樣,德國兵刺傷法國兵之後還想救他呢。俾斯麥統一德國,但求休養生息,外交上以孤立法國為目標,並無搶佔殖民地的野心,即使「列強」開戰,如果英國不加入,根本不會擴大為「世界大戰」的規模,或許會以另一場「普法戰爭」告終。如果戰爭的規模有限,列寧絕不會冒起得那麼快,如果德國不是死得那麼慘,更不會有後來希特拉帶來的災難;再遠一點,甚至不會在中國埋下火種,導致後來的天翻地覆。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