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口語文化!》
這篇文章的作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告研究所畢業
他說在校GPA平均成績3.9,系上排名前10%,
畢業後每天至少投出20封履歷,竟然3個月還沒找到一份工作。
部分的原因是在亞洲人的謙虛文化。
亞洲人拿滿分,也會說成在及格上面一點點。
美國人考個80分,也說得好像考滿分。
美國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就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小篇在美國唸書時,修一堂行銷研討會的課程,
教授不授課,由學生輪流做30分鐘簡報之後,再主持行銷會議,
美國同學不管内容対錯好壞,此起彼落爭相發言。
而這堂課通不通過,就看你發言的踴躍程度,
可見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
此外,偶爾就會遇到美國同學口沫橫飛說得天花亂墜,
好像他的專案做得多成功多成功,
其實,他根本還沒動工。
美國就是有這種澎風文化。
#www.ampac-Visa.com,
#移民美國,#綠卡,
#美國工作,#EB3職業移民,
#EB3技術移民,#EB3c非技術性移民,
#EB5投資移民
德州大學分校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免疫細胞療法特別專輯系列
{內文}
(唐獎司儀)
請本庶佑教授頒發唐獎給傑夫曼德森先生 他代表約翰曼德森博士領獎
如果不是從醫生變成了病人,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類得主約翰曼德森絕對會親自出席領獎。
(唐獎司儀)
(傑夫曼德森)他畢生遵循著兩個原則,努力地用每一天,活出最大希望和最少遺憾,最後引用小說"此情可問天"裡的最後兩個字"Only Connect"(唯有連繫才能跨越鴻溝),謝謝
這位癌症治療的劃時代人物,曾經擔任三屆德州休士頓MD安德森癌症中心院長,院內地位之崇高,從校園內處處都是他的照片,配上文字細數他的傲人成就,可見一斑。
(彼得匹斯特/ MD安德森院長)
在很多方面他都是我的模範,從他身上我學到,做為MD安德森院長的特質和條件
(安特羅薇克/MD安德森研究員)
我非常崇拜他 以他為榜樣,我也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從他的豐富經驗上獲益良多
約翰曼德森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和癌症息息相關的酪胺酸激,這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許多癌症中都過度表現或容易發生突變,諸如乳癌 肺癌 大腸直腸癌 卵巢癌 膀胱癌等,當時人在加州聖地牙哥分校的曼德森,和另一位科學家戈登佐藤突發奇想,利用抗體來阻擋暴露於細胞外側的EGFR,由於原本和它結合的生長因子無法與之結合,受體酪胺酸激就會停止活化減緩癌症生長,就像拿口香糖黏住汽車的鎖孔使它根本發動不了,他們還進一步開發了單株抗體,做為該酪胺酸激的抑制劑,不過這個想法在當時備受質疑,大部分的人都懷疑,單株抗體作為藥物的可能性,所以沒有人願意給予經費上的補助。
(洪明奇/中研院院士)
這個概念在1980年提出時,當時老實說很多人都不相信,很多新穎的發現都是這樣,人們很難去相信,因為這種受體對正常細胞很重要,所以很多人質疑,用抗體對付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來殺死癌細胞,有可能同時抑制正常細胞生長
這種想法很類似之後免疫療法的概念,然而他們成功研發出的藥物C225單株抗體製劑,卻在歷經20年周折後,率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用於大腸癌和頭頸癌的治療,這也是第一個利用抗體去抑制受體酪胺酸激活性的標靶治療方式,不只讓大腸癌病患在化療外,增加了一種選擇,三年內存活率也從18%提升到了41%,成為了當前常被運用的標靶藥物。
(洪明奇/中研院院士)
以頭頸癌為例,在這種癌症病患中,60%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都過量存在,所以凡是這類患者都可能受惠於這個藥物,事實上它已經影響了人類快20年,幫助成千上萬甚至百萬名患者
可惜高齡82歲的約翰曼德森,自己罹患了"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也就是俗稱的惡性腦癌,近期已淡出醫學界,是因為榮獲唐獎才破例受訪,談論讓他一戰成名的標榜藥物Erbitux。
(約翰曼德森/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榮譽校長)
我們貢獻卓越,因為我們非常聚焦是大家同心協力做出很棒的結果,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
只是對於癌症治療的未來,這位抗癌先鋒依舊態度保守。
(約翰曼德森/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榮譽校長)
目前還沒有完美的治療方式,未來新的治療會讓我們 更了解這個(治癌)領域為何如此重要
1936年出生於辛辛那提,曼德森就讀於哈佛大學主修生物化學,還曾到James Watson的研究室工作,詹姆斯華生當年才28歲,因為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曼德森也成為了第一個入選進入他工作室的大學生。
(約翰曼德森/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榮譽校長)
我的大二生活有時很無聊,如同大一生活,在學期中有位28歲非常年輕又極度聰明的老師出現,我們相處得很好,我成了他第一個學生,我們一起做了很多研究
曼德森後來決定改念醫學,1963年他從哈佛醫學院畢業,1970來到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創辦癌症中心並擔任主任職務,1985年遠赴聲名遠播的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擔任醫學院主任長達11年,當時史隆凱特琳被譽為美國最頂尖 排名第一的癌症中心。
(艾瑞克曼德森/約翰曼德森之子)
在紐約時,我覺得他很有成就,但我並不清楚,他對社會的貢獻是甚麼,紐約時報上出現了一則 整版廣告寫著, "你不會給牛頓經費" "告訴他該怎麼做",上面還列了很多史上有名的科學家,對面寫著"這也是為什麼" 我們給了約翰曼德森2.5億美金" "也不過問他要怎麼用",當時我剛大學畢業 覺得 哇 這太不可思議了
1996年約翰曼德森接下MD安德森院長一職,其後一直到2011年這15年時間,他總共連任三屆院長,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的領導才華,他事必躬親 不只指導學生,還積極募款計劃研究等樣樣參與,他重視團隊合作 強調跨領域治療,以絕對的專業 精準的眼光和滿腔熱血,將MD安德森打造成全美第一的癌症中心,並從人員到設備 讓規模大幅擴張。
(彼得匹斯特/ MD安德森院長)
在他擔任院長期間,我們進行了重要的資金募集,規模大幅擴張,從原本8千名員工到2萬名員工,這是非常重大的改變,我們因此還成立了新的醫院 新的門診部
(博斯坦/ MD安德森研究員)
他在非常早期的時候就看到,MD安德森應該從一個卓越的醫學中心,轉而聘用傑出科學家,重視轉譯醫學研究
(艾瑞克曼德森/ 約翰曼德森之子)
他不只作為領導更是啦啦隊長,他的風格不是上對下指揮,而是互助合作創造環境去解決世界的問題幫助病患,用合作的方式把人們,最好的一面發揮出來
約翰曼德森其實和台灣也早有淵源,2006年台中中國醫藥大學為表彰他在癌症領域上的貢獻,特別頒贈名譽博士學位,這也是該校創校48年以來首位名譽博士,他在卸任院長後,轉而領導個人化癌症治療研究所,根據病人的RNA DNA和免疫系統,設計符合病人需求的治療方法,這也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採訪中 曼德森回顧人生幾次關鍵決定,妻子都是他最重要的諮詢者,這對醫界有名的夫妻檔,攜手從聖地牙哥轉往紐約再到休士頓,在一般人眼中 都是不可思議的選擇,最終卻成就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成功,對於年輕人的生涯規劃,曼德森如此建議。
(約翰曼德森/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榮譽校長)
我們未必總能選到贏家,雖然最後傳頌的總是贏家的名字,平心而論 我們能遇到有識人之明的東家何其有幸,很多時候 我們建立了新理論,趕緊測試理論而真的成功了,這並不常見,我們只是很幸運地剛好遇上了幾次
在MD安德森待了22年之後,約翰曼德森選擇在自己82歲生日,也就是2018年8月31號當天宣布退休,看似是從癌症治療的舞台上功成身退,其實是成為鬥士親上火線戰場,他所罹患的惡性腦癌從來不曾讓他膽怯,在被任命為MD安德森的榮譽院長之後,他仍持續在抗癌領域貢獻一己之力,只希望更多後人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繼續前行。
德州大學分校排名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人堂
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方祖涵
勇士隊明星前鋒杜蘭特慷慨解囊,他捐出1千萬美元投入一項教育計畫,幫助貧困家庭出身的學童上大學。(美聯社資料照)
喬治王子郡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的東北邊,跟隔壁幾個郡縣相較,有極為顯著的不同。當地有將近六成的非裔居民,房價跟平均所得都遠低於鄰近以白人為主的費爾法克斯與蒙哥馬利郡。雖然喬治王子是全美收入最高的非裔郡縣,居民實際生活情況卻與此項數據有不小的落差,華府物價水準相對較高,四口之家倘若所得不到台幣一百萬,就算是低於貧窮線了,而喬治王子郡至少有兩成居民在這個數字上下掙扎。
金州勇士明星前鋒凱文.杜蘭特的童年家庭就是其中一例。
杜蘭特還在襁褓,生父就快閃出走,把他跟哥哥丟給母親汪達獨力撫養。為了生計,當年僅廿一歲的年輕媽媽除了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以外,還需兼差兩份工作。這樣的生活持續十多年,「我們不停搬家,每個住所都像是永遠逃不出的小盒子」,杜蘭特說。
天還沒亮就出門賺錢的媽媽,晚上還有郵局的工作,各種家事只有讓兒子從小開始幫忙。對這個家庭來說,讓人窒息的金錢壓力與生活隨時會崩毀的危機感,孩子的未來是遙遠而脆弱的夢想。如此艱苦情況並非特例,就算當地是「收入最高的非裔郡縣」,仍然有數以萬計的家庭遭遇相同的挑戰。我曾經在那邊工作超過十年,公司裡就有好幾位辛勞的單親媽媽,終日為生計所苦。
從小高人一等的杜蘭特,十三歲就超過一百八十公分,也迅速在各級籃球聯盟展現傑出的技巧。高中畢業那年,杜蘭特在全美同級生排名第二,順利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高中全明星賽、大學聯盟、世錦賽、NBA新秀挑戰賽/球季/總冠軍賽…不管在哪裡,杜蘭特都是場上的最有價值球員,跟他後來的天價薪資與廣告合約一樣。
他在去年拿到NBA總冠軍,賽後訪問還不忘提到故鄉。杜蘭特自小經歷的生活壓力讓他變得更堅強,從全心為家庭奉獻的母親學來的無私更轉化成領袖氣質,雖然沒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他憑藉超越同儕的心志與籃球天賦,替自己跟全家創造出超乎想像的未來。
籃球不是正常的生涯選擇,卻是許多人唯一能做的嘗試,「我們沒有足夠資源規劃下一步」,杜蘭特說。對輸在起跑點的家庭來說,成功是遙遠的奢侈品,杜蘭特無疑是當中幸運的。職業運動是貧窮家庭翻身的希望,在美國,平均每百萬人口會出產一位職籃選手,喬治王子人口不到此數,在聯盟裡卻有將近十五名球員,儘管如此,其餘九成九孩子的籃球夢仍是以幻滅收場,成功機率跟樂透差不了多少。
怎麼辦呢?
幾天前杜蘭特宣布未來十年內會捐出三億台幣,在喬治王子郡成立協助學生上大學的機制,這筆幾乎是他今年球季稅後薪水總數的錢,將從課後輔導、學測準備到獎學金建議,替貧困家庭增添學業成就的可能性。「我想盡自己的能力,希望如果有孩子要成為下一個賈伯斯,能夠有機會圓夢」,他說。
原來,真實世界竟然也有童話故事裡的好王子呢。(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