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是軟弱的人才做的事❓
#什麼是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
摘文引自 #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
.
我曾經是個聽到「愛自己」三個字就想翻白眼的人,我其實聽不懂這究竟是指什麼。你也是把類似句子當信條遵守的人嗎?像是「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天將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是你也認為「愛自己就是自私」、「愛自己就是軟弱的人才做的事」。如果你也時常這樣想,那麼你應該也長期處在言語暴力的剝削情境下,是言語暴力的受害者。
.
為了避免誤會,我想說明一下:上面這些句子並非「不好」或是「沒有意義」,核心的問題在於它是否「使人沒有選擇而只能擁抱它」。假使是在有選擇的情境下,選擇將「吃苦等於吃補」,那是這個人勇敢地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但假使是被迫進入一個「沒有選擇」的地方,像是電影《神鬼戰士》的奴隸被丟進古羅馬競技場,只能戰鬥否則就會死,於是別人說的「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則成為一種「逼迫你吞下一切」的言語暴力。習慣這種言語暴力的人,也會習慣對自己施虐,而且聽不懂究竟什麼是愛自己。
.
不曾遭受嚴重言語暴力對待的人,很難理解受害者的困境。心理學裡頭朗朗上口、時常討論的「愛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可以對自己更好一點」、「接納自己」等等,對於言語暴力的受害者而言卻很難懂。特別是對那些依然持續承受暴力的受害者來說,這些不僅很難懂,還幾乎是幹話。
.
「好好愛自己」這句話說得沒錯,但不知道該怎麼做,不明白該怎麼抵擋那些腦中反覆出現、一閃而過的各種關於「你不配」、「你不懂」、「你沒有用」、「你沒救了」、「你果然是魯蛇」等等的句子。他們只會想到:「這個世界如果可以這樣運作,我就不可能長成這樣。」「這個世界就不是這樣運行的,我只能以現在的樣子勉力活著」。
.
很少有人仔細梳理言語暴力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暴力的語言,特別是從幼小年紀開始反覆堆疊的那些,會摧毀一個人自我療癒的能力、健康地憤怒的能力、堅持自己想法的能力、擁有良好界線的能力。這些能力通常,都還是由身邊的大人親手毀滅的。
.
很多時候,大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基於自己的需求並透過肢體暴力、冷暴力,混和言語暴力來羞辱、詆毀、嘲笑、喝斥、摧毀一個孩子「正常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沒有獲得大人的理解,沒有被同理,也沒有被承接,而是遭到忽視、備受羞辱,再被喝令停下來。仔細想想,這也很正常,大人想要的通常是「乖巧聽話」的孩子,而不是「身心健康」的孩子;相較於「難以控制」的孩子,大人們喜歡「好操控」的孩子。
.
能以這個方式摧毀的,不僅僅是前面提到的種種能力,還有孩子表達正常情緒的部分。大人時常嚴重侵犯孩子努力維持的界線,以強烈的言語暴力迫使他們就範,然後全然不覺哪裡有問題,還說著:「啊,你怎麼這麼笨,這麼不懂得保護自己?」「你要愛自己啊!」
.
這,就是言語暴力受害者們的起點。深深愛著或在乎著那個會帶給自己傷害的人,那些愛跟痛很多時候糾纏得血肉模糊。說都是壞,也不是;說都是好意,從小到大也是這麼被迫吞下,但總是有些不舒坦;說要找回自己的健康界線,卻感覺很迷惘,誤以為沒受侵擾就是有界限,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門戶大開。他們時常處在這樣的困境裡,也很難把自己的處境說清楚,因為從自己的角度來講,「這些好像沒什麼」、「是自己太多愁善感」、「是自己確實做得不夠好」。於是,他們只能希望自己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愛自己什麼的,等做得夠好再看看,反正現在也聽不懂。最後活得像卷充滿暴力語言的錄音帶,攻擊自己,偶爾也攻擊別人。
.
這就是為什麼療癒言語暴力的受害者需要許多友善的人。像滴水穿石那樣,這需要耐心,也需要許多善意支持。當年怎麼被傷害,現在得一點一點地讓這些暴力語言漸漸淡去、一點一點地讓那些腦內一閃而過的句子,從「你這個沒有用的廢物」變成「你其實已經做得不錯」。
.
為了展開療癒之路,需要試著找出這些「具有傷害性」的句子。如果你願意,請接著做後面這個練習。
🌟暖身練習🌟找出這些對我們具傷害性的句子
.
如果你也對「愛自己」有負面的情緒,或許可以試著完成下面這個練習,花一點時間靠近那個造成負面情緒的根源。這個練習需要你放慢自己的思緒,試著想像一下有臺慢動作撥放思緒的攝影機,正放著你聽到「愛自己」時的想法。說出「沒什麼感覺,就只是討厭」前,你的腦海中通常還閃過了一些其他的句子,那些可能是我們幼小時身邊大人不經意植入的句子。
.
找出這些對我們具傷害性的句子,不是為了譴責那些大人,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一直傷害自己的來源,讓我們能更有意識,不再不經意地傷害自己。
.
👉 現在就看看圖卡,一起來練習吧!
.
文章出處👉《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
.
📖 更多關於言語暴力的探究、案例、覺察與改變,誠摯與大家分享,心理師想跟你說九月推薦好書《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坦率擁抱真心的20個非暴力溝通練習》,由諮商心理師陳亭亘著作,亭亘本身是一位擅長敘事取向諮商、非暴力溝通的諮商心理師,本書精確而清楚了以亭亘的生命脈絡,替讀者帶來另一種認識非暴力溝通的取逕,非常值得一讀!
.
📖 這邊讀讀紙本書 https://reurl.cc/3a84XX
💻 電子書也上架了 https://reurl.cc/a9pdq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心理 諮 商 古 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一起來體驗/認識 薩提爾模式!! (台北週間場)🧡】
學習薩提爾模式非常重視「體驗」,因此許多工作坊動輒兩、三天,為的是讓參與者可以準備好自己,開放可能性,在體驗中經驗成長的喜悅。
但現實比人強,許多老母老父沒有兩三天的空檔....於是小弟從三年前開始了半日的初階講座+一咪咪體驗,成為許多朋友接觸薩提爾模式的第一步😻。
--------
📌 講座內容
- 簡介薩提爾模式
- 體驗活動了解人的慣性
- 原生家庭與溝通姿態
- 冰山與自我探索
我們會進行一些體驗活動,不具有諮商或任何治療目的,而是多點和自己內在的各個部分連結,尤其是那些不熟悉的🥰。
📌 報名相關
👉 時間:9:40-13:30,6/17 (四)
👉 地點:小樹屋 古亭 603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6樓之1-603)
👉 細節與報名方式,請見: https://bit.ly/2RhPmJj
期待見到你! 😍
-----------
👉 同場加映: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台北周六場)--https://bit.ly/3xMRPfu
👉 醜爸公開課程一覽表:http://bit.ly/2OEc6BN
-----------
🧡 講座帶領者: 陳其正 (醜爸),完成台灣薩提爾成長模式推廣協會第一屆【個別諮商專業訓練】;
🧡 美國心理諮商研究所畢業;
🧡 助人取向: 人本/薩提爾模式/正念
心理 諮 商 古 亭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與 #創傷理解(understanding)
創傷知情:指的是去「理解」某些被認定的「壞孩子」,他們所表現出的那些「壞行為」──像是攻擊行為、容易情緒失控、隨意罵人、罵髒話、推打同儕、上課搗亂、不守秩序、逃學、打電動、混幫派等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這些「壞行為」,可能都是孩子在家庭所遭受暴力創傷的結果。
.
如果父母、老師、心理師具備創傷知情的知識,
他就不會被孩子的脫序行為給嚇到、或輕易被惹毛。
他會知道,孩子的行為不是針對你,他們不是故意的。
.
其實孩子所有的破壞、攻擊、不合作、不合群的行為,
都只是在顯示一件事:
『我受傷了,我需要被幫助。』而已。
.
如果你有「創傷知情」的概念,你便有能力去「回應」孩子的「脫序行為」與「暴走情緒」。
所謂的「知情」就是「具備知識」。知識就是力量。
.
如果缺乏「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概念,
一般人面對孩子脫序行為,都會採取責備、貶抑、處罰、訓誡的方式去懲罰孩子。
如此,你便再度去「複製」孩子的挫敗經驗,
並再度喚起他在原生家庭裡的壓力創傷反應。
.
光是創傷「知情」是不夠的,
我們更要做的是:「創傷理解」。
創傷知情的前提在於:你對創傷有深入的「理解」。
.
創傷知情,不光是知識上的明白(Knowing),
更需要的是情感上深度的理解(understanding),
.
創傷知情、不只是一種專業知識、
它也一種「#深度同理心」,
它更是一種愛與慈悲的展現。
-----------------------------------
#對於創傷我們有更多的理解、就會帶出更多的療癒
明天晚上的演講、有興趣的人歡迎一起來聆聽
(滿心期待)
【日期】4月16日 (五) 晚上19:00-21:30
【地點】心悅人文空間 (台北市中正區金門街12巷7號2樓,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
主辦單位:啟宗諮商所
即將額滿、報名方式: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d06012712f4c8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