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女朋友》
* 我們總是把情愛放地太窄,所以才有那麼多眾生需要度苦厄。衆人太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愛情絆的對象,等情傷鬱患時,再來敲木魚,無我,無我,非執,非執。
可能打從出發點時,我們就把情愛的比例搞反了:我們愛這個「無盡的」世界太少,我們愛單一的情牽太多。
所以我們會痛。
鳥在天空飛翔,牠的視野如此遠大:雲在空中飄浮,此刻雲集,下刻雨落,之後飄散。每日的無常,都是它千變萬化,曼妙的舞姿。
它們應該活得比我們快活多了。
—陳文茜
* 無論如何,請你滿飲我在月光下為你斟的這杯新醅的酒。此去是春、是夏、是秋、是冬,是風、是雪、是雨、是霧,是東、是南、是西、是北,是晝、是夜、是晨、是暮,全仗它為你暖身、驅寒、認路、分擔人世間久積的辛酸。你只需在路上踩出一些印跡,好讓我來尋你時,不會走岔。——簡媜《漁父》
* 強大的人都明白,比過去和未來更重要的是當下,比活在別人嘴裡更重要的是,活在自己的成長裡。——王爾德
* 放在你的肩上,我的手便佔有了世界。
我不打算更改成別的姿勢。
在這個手勢所呈現的空間,命運的形式得以顯現——薩拉馬戈
* 做孩子的時候感到無聊,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又嚮往著返回童年。我們浪費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我們焦慮地憧憬未來,忘記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將來。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的也好像從來沒活過。——多麗絲·萊辛《倖存者回憶錄》
*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三毛
* *我們的本性是觀照自己,不是理解他人。我們的本性在不知不覺中自私且無情,除非通過反省、經由學習,承認且意識此種「人性的匱乏」,我們的本性才能盡量避免「平庸之惡」。
是的,平庸之惡,當我們將人性停留於直覺的平庸時,我們的本性便會惡罪其中。我們甚至不會自覺,理所當然。
這是著名的學者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起源的精准描述。人,不用太壞,只要沒有為他人設想之心,只要愚魯且自私,便可能成為邪惡之人。
同理心,不只要「捨不得」別人,更要「捨得」自己。不去苦苦追問自己曾經的痛,而是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苦。
同理心,不需要偉大的理論,它是一種學習,一種徹悟,一種跨越人性的障礙,理解和你不同的人。
同理心,知易而行難。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研究顯示:如果你想快樂,只要『改變心態』。
一個人要如何過得好?
1)每天沈思至少十分鐘,什麼都不想,有點類似靜坐。
2)每天花半小時寫下今天感恩的事,至少五項,包括大便暢通,都可以感恩。
3)不要加入太多社群網站,尤其是負面的社群網站,請刪除。
4)每個月至少寫一封信給你感恩的人。
5)每個月至少有一天放空自己,發呆、聽音樂、看電影、唱歌,至少一天。
6)每天晚上睡覺前閱讀那些會帶給你平靜的書或是聆聽使你感動的音樂。
7)當你煩惱時,扭轉它的方法,就是重復以上 1-6 的動作。
8)不要對成功和金錢有過高的渴望,並且以此定義自己。終會有一天,你不再那麼成功,你的收入會降低......屆時你人生中曾經的虛偽、驕傲、自信,可能一夕之間崩毀。
9)最後快樂的秘訣是:「給予」。根據大數據的研究調查:不斷地給予、幫助他人,從事志願者工作是擁有最多美好人生的人,也是最快樂的人。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如果你心存善良,不管遇見什麼事,什麼人,最後你都會走回正途。—雨果
* 《像這樣細細地聽》
像這樣細細地聽,
如河口
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
像這樣深深地嗅,
嗅一朵
小花,
直到知覺化為烏有。
像這樣,於蔚藍的空氣
溶進了無底的渴望。
像這樣,於床單的蔚藍
孩子遙望記憶的遠方。
像這樣,蓮花般的少年
默默體驗血的溫泉。
……就像這樣,
與愛情相戀
就像這樣,
落入深淵。
—俄羅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
* 今天的雲不是昨日的雲,
繍球早已在艷陽下枯乾
就在它盛開綻放之時
瞬間成為乾萎的骷髗
我們懶懶的走過
不知時光
只知事件
生命就這樣毫不猶豫地走過
今天的雲不是昨日的雲
今天的我們也不是昨日的我們
—陳文茜
——圖片:與幾位我深愛的女人,齊聚一堂,談「蛻變」。在後台對陶子襲胸,在前台宣告自己是「美少女」,凡不同意者可以離席並且退款!
我活得豈止蛻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
「志願者工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大家反而比第一次和第二次“... - 澳門志願者Volunteer Macau 的評價
- 關於志願者工作 在 9月5日贵州贵阳,志愿者工作中晕倒在地,群众急忙 ... - YouTube 的評價
志願者工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快樂是需要學習的,它並非人的本性,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扭轉人生,才能快樂。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Laurie Santos(勞麗·桑托斯)開設了一門名為 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心理學與美好的生活》)的課程,總共 26 堂課,意外成為該校 316 年來最受歡迎的課程,吸引了全校 1/4 的學生修課,堪稱史上之最。
目前該課程已成為開放式課程,超過 9 萬人報名聽課。42 歲的桑托斯也因此被稱為「人氣教授」。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美國最受歡迎的開放式課程是 Michael J. Sandel(邁克爾·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有關「正義」的課程,因為那時候人們覺得正義非常重要。
可是,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這個過度被負面的社群媒體侵入個人生活的社會、這個充滿憤怒的社會,人們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太憤怒了?我快樂嗎?不,我一點都不快樂!我參與了所有報復性的行為,可是我一點都不快樂!我每天在社群媒體上留臟話、罵別人,但是我仍然不快樂!
「研究顯示:如果你想快樂,只要『改變心態』。」所以,桑托斯要教導全球的學生,如何通過科學享受快樂生活,如何讓自己快樂。
一個人要如何過得好?
1)每天沈思至少十分鐘,什麼都不想,有點類似靜坐。
2)每天花半小時寫下今天感恩的事,至少五項,包括大便暢通,都可以感恩。
3)不要加入太多社群網站,尤其是負面的社群網站,請刪除。
4)每個月至少寫一封信給你感恩的人。
5)每個月至少有一天放空自己,發呆、聽音樂、看電影、唱歌,至少一天。
6)每天晚上睡覺前閱讀那些會帶給你平靜的書或是聆聽使你感動的音樂。
7)當你煩惱時,扭轉它的方法,就是重復以上 1-6 的動作。
8)不要對成功和金錢有過高的渴望,並且以此定義自己。終會有一天,你不再那麼成功,你的收入會降低......屆時你人生中曾經的虛偽、驕傲、自信,可能一夕之間崩毀。
9)最後快樂的秘訣是:「給予」。根據大數據的研究調查:不斷地給予、幫助他人,從事志願者工作是擁有最多美好人生的人,也是最快樂的人。
課程一開始,桑托斯就讓學生們討論什麼不會讓他們開心,再去思考什麼能帶來快樂。因為科學發現,部分我們以為會帶來快樂的事,當傾盡全力去做之後,就會發現結果並非如此。
快樂是從「減法」開始的。—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圖片:廣播訪問完後,與小我整整12歲的陳毓襄拍照。玩茶點,擺Pose
志願者工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語錄.陳毓襄彈奏帕格尼尼狂想曲Variation 18珍貴影片》
*陳毓襄與國台交NTSO共同演奏Rachmaninoff :帕格尼尼狂想曲,這段影片中是許多人最熟悉的段落結尾。陳毓襄在彈奏時,將自己融入如悲傷的主角,似曾相識於每一個她敲下的音符,如泣如訴,無淚有痛。在演譯作品高潮時她不是以放大鋼琴的聲音詮釋,而是以深重之音表現,彷彿苦難至無以言之的境界。演奏時她的身體時而飛揚,全身肌肉收緊⋯⋯好像一名Rachmaninoff 隔了近90年後似曾相識於東方的知己。最後的落音,最容易比較出不同鋼琴家的詮釋能力。
下一場#遇見陳毓襄與國台交的音樂會🎼在台中市中劇院,目前只剩下500元的票,60張。其他已經Sold Out!別錯過了!
NTSO-Yu-An Chang, Gwhyneth Chen/Nature, Life and Love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Rsr9yQniPZsw
* 什麼是快樂?快樂的定義可能很簡單:「今天的你比昨日的你慈悲、感恩。」—陳文茜
* 貧窮的人,可以因家人還相聚快樂,因自己還健康快樂。即使面臨死亡,回憶一生曾擁有的美好時光,哪怕只是片段,也可含笑而去。
近日,我為自己搭建了一堂「快樂學校」,我的手機上是一張敘利亞四歲兒童的照片,2014 年 12 月,一名土耳其攝影記者薩厄爾在難民營看到女孩可愛的臉龐,拿起照相機以長鏡頭對準她,她以為「相機」是「武器」,看到攝影師「瞄准」自己,小女孩嚇得立刻高舉雙手投降。
晨起,打開手機,看著「投降女孩」的照片,我告訴自己,「人生是一齣短暫的美夢」,別讓它虛度,我們都有幸,不活在戰亂的國度。
「人生無常,請珍惜平常。」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我們內心都明白「差一點的成功」的道理,我們知曉不斷超越自我,方能茁壯成長。
歷史上納瓦霍文明中,一些工匠會故意在紡織品和陶器中,保留些許缺陷,他們稱之為「靈性線」:在圖案中刻意留下瑕疵,這提醒編織者或製造者,人永遠可以有改進的空間。
大師不是專家,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是因為他們既追求事物概念上的終點,但同時也清楚:這個終點,並不存在。—藝術史學家:Sarah Lewis
* 快樂是需要學習的,它並非人的本性,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扭轉人生,才能快樂。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Laurie Santos(勞麗·桑托斯)開設了一門名為 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心理學與美好的生活》)的課程,總共 26 堂課,意外成為該校 316 年來最受歡迎的課程,吸引了全校 1/4 的學生修課,堪稱史上之最。
目前該課程已成為開放式課程,超過 9 萬人報名聽課。42 歲的桑托斯也因此被稱為「人氣教授」。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美國最受歡迎的開放式課程是 Michael J. Sandel(邁克爾·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有關「正義」的課程,因為那時候人們覺得正義非常重要。
可是,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這個過度被負面的社群媒體侵入個人生活的社會、這個充滿憤怒的社會,人們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太憤怒了?我快樂嗎?不,我一點都不快樂!我參與了所有報復性的行為,可是我一點都不快樂!我每天在社群媒體上留臟話、罵別人,但是我仍然不快樂!
「研究顯示:如果你想快樂,只要『改變心態』。」所以,桑托斯要教導全球的學生,如何通過科學享受快樂生活,如何讓自己快樂。
一個人要如何過得好?
1)每天沈思至少十分鐘,什麼都不想,有點類似靜坐。
2)每天花半小時寫下今天感恩的事,至少五項,包括大便暢通,都可以感恩。
3)不要加入太多社群網站,尤其是負面的社群網站,請刪除。
4)每個月至少寫一封信給你感恩的人。
5)每個月至少有一天放空自己,發呆、聽音樂、看電影、唱歌,至少一天。
6)每天晚上睡覺前閱讀那些會帶給你平靜的書或是聆聽使你感動的音樂。
7)當你煩惱時,扭轉它的方法,就是重復以上 1-6 的動作。
8)不要對成功和金錢有過高的渴望,並且以此定義自己。終會有一天,你不再那麼成功,你的收入會降低......屆時你人生中曾經的虛偽、驕傲、自信,可能一夕之間崩毀。
9)最後快樂的秘訣是:「給予」。根據大數據的研究調查:不斷地給予、幫助他人,從事志願者工作是擁有最多美好人生的人,也是最快樂的人。
課程一開始,桑托斯就讓學生們討論什麼不會讓他們開心,再去思考什麼能帶來快樂。因為科學發現,部分我們以為會帶來快樂的事,當傾盡全力去做之後,就會發現結果並非如此。
快樂是從「減法」開始的。—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車爾尼雪夫斯基
* 總有一天,我會擱下忙碌的工作,讓窗前爬滿鮮花,用它遮住我滿頭的白髮;
總有一天,我也會無懼打開百葉窗框,讓陽光照亮我滿是褶皺的臉龐。
我不再在意衰老,這世界不老的,本來就只有歲月。
歲月催人老,枯榮的花季卻伴我行。手上花香依然,凋零的花瓣如故。
衰老的路上,擁抱友誼,微笑著告訴自己:
活著,就好。死了,不必懼。—陳文茜《愉悅哲學:給逆境中的你》
* 當我小的時候,撫養我長大的外婆曾對我說過一個故事,故事結尾,外婆說:「文茜,不管你的人生將來變成什麼樣,就算你吃虧你被騙,也請記得維持對別人的信賴:不要讓惡,主宰妳。」
這句話和亞馬遜的創辦人貝佐斯的祖父教他的一堂課有點類似:善良比聰明更難。
外婆已離世43年,我始終沒有忘記她溫柔的聲音下,字句背後深刻的教誨。—-陳文茜
* 其實所謂幸與不幸,多半只是別人眼光和自己心中感受的交會點,最終定位了你所謂的幸福份量。
那種座標,像是導航系統的GPS,位置不過是一個點,並非真實。
幸或不幸,純粹是當事人的自我定義。從卡夫卡的角度看:我們一生不過是清醒地穿過夢境,每個人只不過是歲月的一個幽靈。
如果我們順利地度過逆境,我們可以把幽靈變得更具象、更堅實:它是「虛空」狀態的盔甲。
你若走得過,逆境便是你生命中的禮物。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志願者工作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頒發獎座。
「香港傑出義工獎」兩年一屆,今次共選出七位香港傑出義工及兩個義工團隊,旨在肯定義工及義工團隊的卓越貢獻,表揚義工出色的表現及成就,提高社會人士對義務工作的認知和認同。
高松傑獲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提名,再經過初步審核及兩次由社會賢達組成的籌委會及評審委員會甄選後,獲選為香港傑出義工,以表揚推動義務工作的卓越貢獻和成就。
現從事音樂教育事業的高松傑參與義務工作20多年。年少時在單親家庭長大,曾因誤交損友染上賭癮,更因此妻離子散。就在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聽到色士風吹奏的樂曲,停下來反省自己,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一首歌救回自己生命,他決定學習色士風,從而開始他的音樂事業。
學習色士風的過程並不簡單,年幼時因貧窮無法報讀興趣班,讓他意識到社會的支援不足,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想要學習音樂變成一件困難的事。高先生因此與志同道合、熱愛音樂的年青人一起,於2015年成立了《音樂堂慈善基金》,協助推動藝術文化發展。他致力為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爭取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推動「音樂無界限音樂義教計劃」,為基層孩子義教音樂。他深信音樂的重點除「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實踐與回饋」,因此收集、整理及捐贈二手樂器予基層兒童及青少年,讓他們除了擁有學習音樂的機會外,更帶領他們一同參與義教義演,讓音樂與愛心傳揚開去,燃亮他人。
他表示:感謝一眾評審員對我們的認同,感謝提名人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先生、所有義工、家長、小朋友,特別是我的媽媽和天國生活的爸爸 。義務工作(志願者工作)把我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爛賭二重生,讓我的生命重燃了光彩,所以我二十多年也堅
持回餽社會。臨近新年穿著一身中山裝出席頒獎典禮,希望宣揚中國人「仁、義、禮、智、信」 的美德,人與人之間應互助互愛。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堅持推行義教。雖然無任何金錢得益,但是我們卻讓一群又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成才,這是用錢買不到的。獎項也許只是一份認同,也是錦上添花。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帶給為香港藝教育默默耕耘的每一個人一份鼓勵和支持。亦希望大家都可以把這份互助的精神去幫更多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就算只是小小的幫助,將會讓2020年的香港變得更加美好。所謂《平凡人實現平凡事,小小人物做小事》,祝大家新年快樂!
#男人幫大聯盟 #華記 #何志光 #黑超哥 #Man哥 #暴龍 #大衛Sir #冲san #馬池 #高Sir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請關注我YouTube 高松傑 - 小小人物做小事Jacky: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

志願者工作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Sir 特別講場:熱烈恭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二十週年?
在此熱烈恭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及基本法實施二十周年這個大日子,自一九九九年回歸以來,澳門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全面實施憲法和基本法,堅持擁護國家政治體系及國家核心價值,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堅持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奠定思想政治基礎。澳門的成功,實在值得香港研究及學習。
在過去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多方面巳是合作無間,港珠澳大橋更打通大灣區「任督二脈」 令我們港澳居民有幸福感,把我們更緊密連聯,經商交流甚至志願者工作也便捷了不少。《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更以香港、澳門、 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體現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為共同合作發展帶來無限機遇,澳門回歸紀念日,祝福澳門大發展,經濟進步快騰飛!
昨天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澳門在實踐一國兩制呈現多個亮點,包括愛國愛澳成為社會核心價值,牢固樹立憲法及基本法權威,又指澳門社會各界深明家和萬事興,不爭拗,不內耗,抵制外來各種干擾。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辭時表示,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取得歷數史性成就,得益於祖國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積極作為。他特別讚揚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貫徹一國兩制,把愛國愛澳成為社會核心價值。他又說,澳門回歸後不斷完善法制,先後完成23條立法及成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習近平又提到,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澳,廣大市民並肩抗擊,場景感人至深。
習近平又讚揚澳門行政主導順利運行,社會各界都深明行政主導是基本法設計的重要原則,行政及立法機關相互配合及制約,並重在配合,司法機關則獨立行使審判權,各部門權責明確。
#華記 #何志光 #Man哥 #暴龍 #大衛Sir #冲san #馬池 #高Sir
https://mp.weixin.qq.com/s/N54bm4_qNoZlB12wG8vNYg
請關注我YouTube 高松傑 - 小小人物做小事Jacky: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

志願者工作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深圳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和葉挺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3處館址,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爲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赴深,會同深圳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人員,在全市開展文物普查,並對部分遺址和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和徵集了大量文物。爲收藏、研究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深圳市經濟特區博物館,後更名爲深圳市博物館,2008年初改爲深圳博物館。
二、場館建設
1、古代藝術館-位於深南大道北側。1982年基建立項,並被列爲深圳市八大文化設施之一,重點建設。1988年11月建成開館。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展樓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在20世紀80年代被譽爲國內最現代化的博物館,獲得“全國公共文化設施設計二等獎”,並被評爲“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2015年8月暫停開放,進行維修改造。
2、歷史民俗館-位於深圳市民中心A區。建築用地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開館。展樓共3層,包括5個基本陳列和2個專題展廳,展覽面積1萬多平方米。地下一層爲文物庫房。此外,展樓還建有多功能報告廳、貴賓廳、茶社、紀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3、 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羅湖區南慶街13號,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794平方米。該舊址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劃歸深圳博物館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並對外開放。
三、編制及職能-深圳博物館是隸屬于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的市財政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2004年11月,考古隊從博物館獨立,成立獨立法人單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2010年1月,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劃歸深圳博物館。目前,館內設有部室13個。現有在編人員129人,其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1人。2014年底,深圳博物館建立理事會,成爲廣東最早實行理事會制度改革的博物館之一。深圳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收藏展覽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具體職責包括:文物徵集、鑒定、登編、修複、複制、保管及陳列展覽,開展曆代文物、古代建築、古代藝術品、文物修複,深港地方史、民俗文化、博物館學及自然科學研究,考古發掘、文物宣傳出版等。
四、業務工作成果
1、文物收藏保護-深圳博物館藏品來自國家、省、市相關單位的調撥以及徵集和社會捐贈。現有各類文物藏品4萬多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400多件套。收藏改革開放史實物資料6000多件,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收藏的商周青銅器、陶瓷器、近現代書畫和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等處於省內先進水準。2015年,完成國家文物局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物證征藏試點第一階段工作,制定了征藏工作流程和標準導則,爲廣東省乃至全國博物館開展該項工作提供了經驗。深圳博物館有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包括文物保護修複室、常規實驗室、儀器室、X射線探傷室、文物薰蒸消毒室等,總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國家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甲級資質,可移動文物修複一級資質,複制、拓印資質。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實行預防性保護與搶救性保護並重的措施,在該領域處於廣東省先進水準。每年開展大量文物保護修複工作。
2、陳列展覽
(1)基本陳列-深圳博物館曆史民俗館現有5個基本陳列。“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開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系統展示了深圳的城市曆史及民俗文化,其中“深圳改革開放史”陳列開創了博物館徵集、收藏、研究、展示改革開放史文物的先河,成爲當代史陳列的典範,被評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出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標本。正在進行改造的古代藝術館原有“館藏青銅器”、“館藏陶瓷器”、“館藏牌匾”、“野生動物”和“海洋生物”5大基本陳列,改造完成後將推出“館藏書畫精品展”、“館藏古代青銅器展”、“館藏古代陶瓷展”3大基本陳列。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目前有基本陳列《葉挺將軍與深圳》,集中展示了葉挺將軍的戎馬生涯和抗戰期間他與深圳的不解之緣,以及深圳地區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
(2)專題展覽與巡展-深圳博物館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質”爲目標,以原創、引進、合作辦展等形式舉辦專題展覽900多個,年均20多個。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縷玉衣、秦始皇兵馬俑、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以及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文物藝術精品。堅持“走出去”的辦展思路,組織館藏古代藝術精品、出土文物、民俗文物、近代文物等赴香港、澳門、北京等地20多家境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深圳改革開放史圖片展”赴北京、四川等全國10多個城市展出,影響遍及全國。此外,還積極組織流動展覽到基層社區、公園、學校、部隊、企業巡展。2016年,掛靠在深圳博物館的“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專業委員會”成立,20多家地市級以上博物館加入。
3、學術研究-深圳博物館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開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課題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被列入國家可移動文物保護總項目庫。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動物標本製作和保存的環保安全新材料研究》通過驗收,共申請國家專利3項,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6篇,研製的標本防黴劑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此外,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建研究基地,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4、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深圳博物館曾組織參與深圳市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衆多遺址,上報深圳市政府公佈3批共36處文物保護單位,主持對大鵬古城、南頭古城等古跡進行維修。組織對鹹頭嶺、大梅沙、小梅沙、赤灣、鶴地山、向南村、追樹嶺、疊石山、鐵仔山、屋背嶺等數十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廓清了深圳7000年文明史和城市發展脈絡。其中,屋背嶺商代遺址和鹹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先後被評爲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非遺宣傳保護-宣傳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重要職責。在宣傳方面,每年舉辦“歡樂鬧元宵”、“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文化遺産日”等展演展示活動20多場;組織非遺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拍攝大型專題紀錄片《鵬城遺韻》,在電視台播出。在非遺保護方面,積極開展非遺基礎理論研究,出版多本圖書;推動非遺項目申報國家、省、市級代表性名錄,全市現有市級以上名錄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名錄項目7項、省級名錄24項;組織專家赴項目保護單位調研督查;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比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0多個;舉辦多場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研討會、培訓會;制定《深圳市非遺保護補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使全市非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五、社會服務
1、參觀接待-深圳博物館是市民觀衆參觀學習、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貴賓及觀衆1000多萬人次。目前年觀衆量超過150萬人次,位居國內博物館前列。接待的貴賓有: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溫家寶、劉延東、李源潮、汪洋、胡春華、尉健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前國務卿基辛格、秘魯總統藤森、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緬甸總統吳登盛等外國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館已成爲展示深圳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最佳導覽服務獎。
2、教育活動-深圳博物館堅持館內館外兩個陣地,爲市民大衆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活動。在館內舉辦“曆史文化大講堂”、“非遺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繆斯少年體驗營”、“國際博物館日”、“環球自然日”、“小講解員培訓班”等品牌活動,每年100多場,使博物館成爲觀衆接受教育、享受高雅文化的殿堂。選派專家在市內外開設講座、培訓;編寫校本課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學校舉辦系列活動“博物館小講堂”。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社區服務獎、最佳宣傳推廣獎等獎項。
3、志願者工作-深圳博物館現有各類志願者2000多人,包括團體志願者隊伍11支,隊伍規模及素質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在博物館和志願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的引導下,深博志願者全面參與展覽講解、諮詢引導、展品看護、宣傳教育、活動支援等工作,每年參與服務6000多人次,2萬多小時,成爲深圳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志願者工作 在 9月5日贵州贵阳,志愿者工作中晕倒在地,群众急忙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9月5日贵州贵阳, 志愿者工作 中晕倒在地,群众急忙买藿香正气水送去。#贵州dou知道 #贵阳加油 #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801 views 1 month ago. ... <看更多>
志願者工作 在 大家反而比第一次和第二次“... - 澳門志願者Volunteer Macau 的推薦與評價
在面對嚴峻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志願者沒有退縮;大家反而比第一次和第二次“全民核檢”更踴躍報名,因為社區越需要我們,我們越積極參與!期望能為澳門略盡綿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