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操盤手 的10.5堂投資思維課:35年經驗的英國避險基金巨頭,洞察金融市場,精準選中好標的!》(10 1/2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Perspectives on Fund Management)閱讀報告:
看到書名,你會覺得這本書會教你如何選股嗎?答案:不是。如果要教你如何選股那可以直接看非凡財經台一輪,你也不見得會找到你想買,或是你有信心能買的股票。那麼,看這本書要幹嘛?
答案是:研究投資心理,以及建立你對投資的系統。
先別擔心看完之後會不會成為股神,由於我之前也表明,我就是一個股市小白癡,所以我能看完,並且有所感受的書,相信對每一位跟我投資年限相仿的,也應該能給予受用心法。
這書列為10.5堂課,所以這本書對於多數閱讀者來說,都是非常非常輕鬆的閱讀過程。
各位,防疫居家期間,買這本書回來,下午配上熱美式咖啡+一個肉桂捲以及兩包維力炸醬麵之後,就應該看完了。
以下為簡單小心得,章節分為下面幾個條列,大家可以從自己想看的章節切入,以下我特別談論第六堂與第七堂。
第1堂 市場效率低落
第2堂 人類是不理性的
第3堂 我們需要可衡量與持久的投資技巧
第4堂 認識市場短期與長期的差異
第5堂 找到轉變的契機
第6堂 最佳的投資組合是集中與分散並存
第7堂 做多比放空有利
第8堂 勝過AI的可能:人機合作
第9堂 重視不確定性的風險管理
第10堂 資產管理規模的祕密
第10.5堂 基金管理多數以失敗收場的原因
還是提一下作者,保羅‧馬歇爾(Paul Marshall),曾經是一位歐洲最大規模對沖基金的經理人。如果你想要快速致富,請先參考:https://bit.ly/3uw3hcR,這本書,快速致富的作法,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到。但先建立良好觀念,對投資來說肯定是好的。
書中提到,股市短期來看市場像是投票機,但就長期來看是體重機。也就是說,短期來談沒有人能完全確定走勢,但長遠來看,終究是往多的方向邁進。
此外,也不要「持續錯誤的堅持」,隨著我們投資過程,在特定社群上,大家可能會直接過濾掉不喜歡的消息,就形成了一種確認偏誤。最後可能產生「大賠小賺」的投資行為,各位要不要回去檢查你的歷年績效?
如果閱讀到這邊還沒離開的朋友,很感謝你往下看。我自己的台股績效非常非常差,也就是這一兩年開始認真讀書之後,去年起才慢慢建立自己的想法。
第六堂課,最佳的投資組合是集中與分散並存。這名稱有點不知所云對吧?投資到底是要集中還是分散?很多人有不同看法。這書有寫很清楚的脈絡,我建議大家花點時間閱讀。
我個人看法是,當你還是小資金的時候,很適合集中,做一檔股票,因為這樣你才有真正賺錢的感覺。請注意,我提到的是小資金,也就是個人可以承受這筆錢完全被蒸發都無所謂的那種。大資金要歐印?那就是看你天分膽識了。
大資金必然分散,但也不要太散,因為板塊調整的時候,我們真心不知道何時會輪轉,而且也不一定是真的輪轉。如2020年6月第一周那段,當時很多道瓊工業指數裡的股票,或是傳產都突然翻身。當時心想以為板塊輪動了,將大筆資金投入傳產的人就要忍受被套牢8個月以上的壓力。
跟大家報告,那種心情真的很難受。有時候被套牢8天就受不了了,更別說8個月,有些倒楣的朋友甚至能理解股票被套牢8年的沉重壓力。
我個人最久的是被套牢3年,3年多之後解套後賣掉(當時是買了工信)。有些股票突破壓力之後就真正起飛,但有些如果基本面都改變的話,那就目送下樓了(如鄉民最愛舉例的宏達電)。
第七堂課,對於放空者來說,牛市平均維持6.9年,熊市則維持1.5年。要做放空都是很高竿的操盤手,不要任意放空,然後覺得自己可以戰勝高手們。其實空頭要賺100%是幾乎辦不到的事情,空軍能獲利80%算超強了,但多頭的獲利絕對是空軍的數倍之多。不過每個人在這市場上選擇的策略不同,多空並行才是王道,但我個人心臟小,不太會操作空單,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以做多為主。
即使是一個優秀基金經理人,也有45%的機率交易失誤。而且必然有一段表現不佳的時期。所以其實要能打敗大盤,才能得到散戶追捧,本身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想去年的ARK基金翻倍,但巴菲特的基金表現平平,甚至多數時候是賠錢。今年ARK第一季也被殺得亂七八糟,時間拉遠一點來看,也許2023-2025年,回頭來看,才能證明誰是對的。
總之,理財的書很多,我也在努力閱讀中,也是在股票世界中持續摸索,套牢跟獲利的當然都有,希望能慢慢理解這門學問,如果我未來還有看到啥好看的理財書,再寫上來跟大家分享。
35年經驗避險基金巨頭,畢生投資智慧大公開,想買請參考:
博客來 |https://reurl.cc/V3dXG6
誠 品 |https://reurl.cc/Gd3OlG
金石堂 |https://reurl.cc/AgNYLK
MOMO|https://reurl.cc/KxajZe
TAAZE |https://reurl.cc/v5ZA4y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心得]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讀書心得-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book-思維的良率 的評價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思維的良率》實體簽書會 的評價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Siaran 彭建文|國際PJ 法創辦人 的評價
- 關於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彭建文思維的良率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腦力全開》x2本
🤯一直以來,那些別人告訴你「不可以」、「你不會」、「你不行」的局限信念,正在束縛你的大腦潛力。最近我讀完一本書之後更加相信,解開自己大腦枷鎖的萬能金鑰,就是養成持之以恆的讀書習慣
#如何解鎖束縛 #如何釋放潛能 #如何學得更好 #如何記的更深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limitless/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腦力全開》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腦力培訓專家吉姆・快克(Jim Kwik),他在五歲的時候腦部曾經受傷,影響了學習力。後來他自創學習方法,大幅改善自己的心智效能。因此他決定用盡畢生的力量,20年來擔任腦力教練,幫助他人發揮真實的才能和潛力。
這本書一開始會談數位資訊的爆發,帶來了哪些不好的影響,甚至正在無聲無息地限制你的腦力。然後解藥出現了:第一部份談「幹勁」,說明你為什麼要找到目標和動機。第二部份談「心態」,說明你該擁有哪些正確思維?第三部份談「方法」,讓你把這些觀念,實際運用到生活當中。
如同這本書的英文書名「Limitless」,也就是「無限」的意思,作者認為無限指的是是一種「行動」或「過程」,擺脫「個人潛能有限」這個不正確的觀念。擁抱以下事實:擁有正確的心態、幹勁和方法,你就沒有極限。
一直以來,你可能都沒有察覺到,自己給腦袋加上了許多無形的枷鎖,這本書會幫你破除這些迷思。作者期許每個人都能學會,如何讓腦袋擺脫傳統定型思維的束縛,擁抱無限的成長和進步。
.
有個彌天大謊:我們是有侷限的。其實,我們受到的限制,只有我們相信的那些限制。
心理學家韋恩.戴爾(Wayne Dyer)
.
【我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
大約在兩年前,我在Youtube上面開始注意到作者發表的影片,他一直強調任何人能都能發揮「無限腦力」。例如這部影片教我們如何學得更快,這部影片則教我們如何在閱讀之後讓記憶更牢靠,這些概念和方法讓我受到許多啟發。
我雖然沒有特別關注他所有的資訊,但每當Youtube推薦他的新影片,我總會多看一眼。這次,他終於透過書本的方式,把這些散落在許多影片裏面的好東西,彙整成這本濃縮版的腦力開發手冊。閱讀這本書,就能獲得他數十年的經驗談,何樂而不為?
.
【反芻之後,我的讀後心得】
.
這陣子,我對「大腦」和「學習」相關的主題很感興趣。除了這本書之外,我從《大腦百科》和《最高學習法》的科學研究學到大腦在進行學習時運作的方式,從《學得更好》瞭解回顧和反思的重要,從《超速學習》領略自主性和高強度的學習方法。
我很喜歡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主題式閱讀」這個方法來找題目,也就是透過讀很多本相近領域的書,交叉比對每個作者說法相同的地方、和不一樣的地方。讓他們針對同一個主題做出討論,藉此得到我自己的結論。
我也漸漸發現,當我讀多了相關領域的書籍之後,這些書裡面重複出現的觀念,最自成主題,也就是「你不用去尋找主題,主題會自己來找你。」像是我這次讀完《腦力全開》之後,一直在思考作者提到的這麼多方法和訣竅,有沒有什麼「貫串全書」的概念,可以讓我更容易記憶?
經過三天的沉澱和反芻思考之後,腦海裡終於浮現這個主題式的結論:「解開大腦枷鎖的萬能金鑰,其實就是我最熱愛的事情:閱讀書籍。」以下我用一張圖歸納這本書的重點,並且詳細說明如何透過「閱讀」解開大腦的枷鎖。
.
一張圖解 https://readingoutpost.com/limitless/
.
【1.閱讀:對抗數位資訊的「生活方式」】
.
作者觀察到,許多人已經習慣自己長期被數位資訊轟炸,逐漸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甚至侷限了自己的成長心態。他引用聖經裡面「天啟四騎士」的概念,指出現代的數位資訊爆炸,就像是「四個數位惡棍」,對我們的腦袋造成許多不良影響。
1. 數位洪水:調查指出,人們每天平均花八個小時在消耗精力與時間的媒體上。永無休止吸收資訊的後遺症:記性差、疲勞。
2. 數位分心:隨著智慧手機和智慧手錶的普及,訊息的通知和推播,社群媒體吸引眼球的貼和文影片,佔據了人們大部分的注意力。
3. 數位痴呆:當人們太過仰賴數位工具,把所有的腦力都外包出去,這種行為會逐漸讓你的腦袋退化,智慧裝置反而讓我們變笨了。
4. 數位推論:網路上充滿無數的觀點,人們誤以為那些是「自己的觀點」。仰賴別人替你歸納結論,容易失去思辨推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看法並不是完全否認數位資訊帶來的好處,而是要我們深入去思考:「這些數位工具會幫忙我們什麼?又在哪些地方會拖我們後腿?」單純仰賴數位資訊的問題在於,當你只是被動地吸收,而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沉澱,你等於讓自己的腦袋任由別人擺布。
數位工具裡又以社群媒體最得當心。當你在逛社群媒體的時候,你在尋求新鮮感,在尋找驚奇,社群媒體依據演算法把你有興趣的資訊推送到你面前,你就像被餵養的動物。觀看Youtube影片的時候,也是看到什麼有興趣的,就轉過去看。這些演算法以及所有的網站設計,就是為了讓你多留在網站或APP上面久一點。
你以為是自己在選擇,其實只是社群媒體替你先做出選擇罷了。
但是,當你拿起一本書來閱讀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首先,你可以採取正確的閱讀姿勢,在閱讀之前,先問自己一些問題:「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能讓我用在哪裡?我何時會用到?」然後,帶著這些問題開始閱讀。這個過程是看似是被動閱讀文字,但實際上卻是讓腦袋裡的潛意識,開始跟書中作者對話,甚至是跟自己對話。
當你以為你在讀一本書,其實是這本書在讀你,它讀出你腦袋裡的想法,讓你開始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你眼前讀過的這些文字,會刺激你的想像力,讓文字的內容轉變成圖像。難怪許多人說,哈利波特電影版仍然比書本遜色許多。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在讀書時,即使是同一種文字描述,大家腦袋裡想像出來得場景和人物就是不同。所以當文字被轉化成影像之後,許多人仍然不能滿意,因為電影呈現出來的必定和你的想像存在些許落差。
至於,你該如何區分數位工具的好與壞?我推薦《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的具體策略,我也曾經分享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數位極簡主義30天實踐心得」。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這種生活,叫做閱讀。
.
思考是世上最難的工作,或許這正是極少數人喜愛思考的原因。
亨利.福特(Henry Ford)
.
【2.閱讀:找到自己的「幹勁」】
.
作者提到,想要發揮無限的潛力,找到「人生的目標」還有「行動的動機」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而我認為,閱讀就是你最好的起手式。我跟許多人推薦過心理學家法蘭克《活出意義來》這本書,它讓我瞭解人們有權在任何環境下——即便是在納粹集中營受苦——決定內在心靈的自由。
這種領悟不容易透過日常生活發現,而是當我能夠靜下心來,一字一句去感受法蘭克當下的心境,並且反覆思考那些第一次讀的時候還不瞭解的概念,最後跟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出連結。這個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控制那些我可以控制的,不要擔心那些我不能控制的」這種智慧。
作者也談到「飲食,睡眠,運動」對腦力的影響,連結到我自己的閱讀經驗,更強化了我對這些觀點的肯定。例如,睡眠不只重要,而且是讓我們能夠「學得更好」的關鍵基礎,甚至攸關記憶力和創造力。我從《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裡,也深刻認識了睡眠的運作方式,以及睡眠對腦袋的深遠影響。
我學到因為演化的關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睡眠周期,有些人天生是夜貓子、有些人天生是早起族。但是,也必須了解職場和學校標準的朝八晚五,等於是強迫大家用同一種模式生活。透過閱讀,去探索那些適合你生理時鐘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將傳統的枷鎖直接套在自己身上。
接著,作者提到「養成好習慣」的重要,習慣也被稱為小而簡單的步驟,它們能夠發揮積沙成塔的效果。例如養成固定的閱讀習慣還有每天起床後的晨間習慣,讓自己的內心回歸平靜和專注,逐漸改變你的生活樣貌。
持續暢銷的《原子習慣》堪稱養成習慣的最強工具書,書中有非常多的實際範例,以及具體的執行步驟讓你運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則幫你更進一步瞭解習慣背後的科學根據,讓你對「習慣」這件事情,有更加深刻的體悟。我也透過這兩本書的幫助,戒掉長期以來社群網站成癮的壞習慣。
.
我們先養成習慣,然後習慣造就了我們。
17世紀英國桂冠詩人 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
.
然後,作者鼓勵你試著進入「心流」這種最佳體驗的狀態。意思就是當你完全投入於正在做的事,其他一切彷彿都消失了。你渾然忘我、時間飛逝,感覺這是你做過最自然的事。對我而言,閱讀可以輕鬆地把你帶到心流的境界。這是最簡單、最低成本的練習,而且不需要別人,你自己就可以。
如同《心流》的原作者米哈里曾經說過的,進入心流必須具備這五種條件:(1)去除分心的事物、(2)給自己足夠的時間、(3)做你喜歡的事情、(4)有明確的目標、(5)給自己一點挑戰性。整體而言,「閱讀」很容易讓你進入心流狀態,專心、花時間、喜歡、帶著目標去讀。
至於「挑戰性」,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這本書對你偏難,本身就會帶來足夠的挑戰。如果這本書對你來說太簡單,你也可以設定新的挑戰,像是如何把這本書,用自己專屬且嶄新的方式跟別人詮釋——就像我在寫的這篇讀書心得。
最後,我認為「閱讀」之所以可以幫你找到自己的「幹勁」,就是因為你可以深入瞭解事情背後的「為什麼」。數位資訊和影音片段,雖然提供了很多「如何做」和「做什麼」,但是每當夜深人靜時,透過閱讀領略出來的「為什麼」,才是讓你堅持航向、邁向無限的燃料。
.
【3.閱讀,調整自己的「心態」】
.
我很喜歡書中針對「學習迷思」的破解,尤其是打破侷限信念的整段章節。作者認為,許多人之所以過著侷限的生活,是因為被許多的謊言所困。以下我列舉出作者在書中「打破侷限信念的七個謊言」。
謊言1:智力是固定不變的
真相:重點不再於你有多聰明,重點在於你如何變得更聰明。智能是「態度與行動的結合」,取決於處境、情況與背景。
謊言2:我們只用了10%的腦力
真相:你完全可以使用你「全部的腦力」,但有些人用得更好。重點在於,如何學習更有效率、成效更好地使用頭腦。
謊言3:犯錯就是失敗
真相:犯錯不意味著失敗,這只是你正在做出「新嘗試」的一種跡象。人生不是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而是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較。
謊言4:知識就是力量
真相:知識並不是力量,而是有潛力帶來力量,但前提是你必須把知識化成「行動」。光是談論知識是不構的,展現跟運用才是真功夫。知識 x 行動 = 力量。
謊言5:學習新東西很難
真相:有時候的確很難,但是正確的態度是,願意學習「新的學習方法」,讓學習新東西成為更有趣、更容易,更令人樂在其中的挑戰。
謊言6:他人的評語很重要
真相:別去在意你不會採納意見的對象所做出的批評,因為不管你怎麼做,總會有人批評和懷疑你。重要的是你曾經如何活過,你喜歡而且尊敬自己。
謊言7:天才是天生的
真相:天才有跡可循,凡是看起來像魔術般神奇的,背後總有一套方法。天才不是天生的,是日積月累的「深度練習」造就出來的。
以上這七個侷限信念的謊言,你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但是你有更深刻的認識嗎?這種侷限的陷阱,存在社會上每一個角落,我們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落入一樣的擔憂。當你透過閱讀相關書籍,讓自己進一步加深記憶、瞭解原因,就會內化成自己真正「無限」的態度。
像是我最近很喜歡的《超速學習》這本書就提到「學習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可能性」,教我們如何讓學習本身更有趣、更有成就感、學起來更快更好。或者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使用科學研究證明「天才都是後天養成的」這件事,讓我領會到,學習就是按照自己的選擇,掌控個人命運與打造潛能的方法。
雖然作者用簡單的文字破解這些迷思,但我更鼓勵的是,透過延伸閱讀相關書籍,讓自己認識背後的原因,試著去親身運用,然後產生信念,轉變成自己日常想法的燃料。遭遇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些閱讀的養分就會跳出來修復你的傷口,讓你勇往直前、越挫越勇。
.
我們不需要魔法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內在已經擁有我們需要的全部力量。
《哈利波特》系列作者 J.K. 羅琳(J.K. Rowling)
.
【4.閱讀,精進自己的「方法」】
.
這個世界不停改變,新的工作和新的專業不斷出現,只有當你掌握了最重要的能力「學會如何學習」,才能突破舊的侷限,朝更好的自己不停邁進。在最後一個章節,作者提出了五種學習的方法,並且針對每個方法詳細說明。
1. 專注:這是所有人類成就與努力的關鍵,若你無法專注,就無法表現卓越。加強專注的訣竅有三個:(1)深呼吸、(2)去做那件一直讓你感受到壓力的事、(3)安排時間給導致你分心的事務。
2. 研習:研習的英文原文是「Study」,指的比較像學習特定技能,準備考試或證照的方法。提高研習效率的訣竅有七個:(1)主動回想、(2)間隔重複、(3)管理身、心理的狀態、(4)善用嗅覺(某種香味的精油)、(5)播放有幫助的背景音樂、(6)用你的全腦聆聽、(7)做筆記。
3. 記憶:這是對心智的一種訓練,記憶也是我們進行思考時使用的燃料。增進記憶的訣竅有四個:(1)轉換成視覺化、(2)和已知的事物一起聯想、(3)投入情感強化印象、(4)加上地點訊息做為標記。
4. 速讀:閱讀能夠改善你的記憶力、專注力、詞彙能力、想像力和理解力。加快閱讀速度的訣竅有四個:(1)用手指輔助閱讀、(2)像運動一樣維持訓練(3)擴展你的周邊視野、(4)大聲計數,念出「一、二、三…」,很神奇的事,你會減少默讀的壞習慣,提升閱讀和理解速度。
5. 思考:所有觀點都應該經常被質疑和檢視,確認仍然適用或者可行。引進新的觀點,才能跳脫框架找到解答。進行思考的步驟有四個:(1)探索根本問題、(2)設想新方法、(3)廣泛閱讀、(4)研判與決策。
你發現了嗎?綜觀以上這五種方法,最容易套用的情境就是:「當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讀書時你必須專注,用研習的態度理解書中內容,針對有幫助的部分進行記憶,利用速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讀完之後進行回顧和思考。
所以,如果你還在煩惱:「我該去哪裡學會『如何學習』呢?」你或許可以試試看,先學會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將會開啟學習任何事情的道路。
.
21世紀的文盲將不是那些無法讀寫的人,而是那些無法學習,忘掉、重新學習的人。
已逝未來學家 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
.
【後記:透過閱讀,發揮無限】
.
這本書的末段,還有一段話讓我很感動:「向他人提供一個好點子,你就改善了他們的這一天;教導他人如何學習,你可以改善他們的整個人生。」我相信,懂得閱讀的人,可以學會任何事情,當然也包含了「如何學習」。
領導者都是閱讀者。作者從多年來的經驗得到的結論:「閱讀比其他任何活動,更能釋放你的腦力。」而且,光是閱讀一本書,就能讓你獲得作者數十年的經驗談。當你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些精進自己的方法就是自然而然發生,不用費盡心力去追尋,放一本書就在你的床頭邊開始讀就可以了。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是一張大腦的尋寶地圖,上面充滿著人跡罕至的洞穴等著你去冒險。這些洞穴值得你大膽探索和努力挖掘,而真正的寶藏被鎖在洞穴深處的寶箱當中。讀書,就是你解鎖這些寶箱的萬能金鑰。
.
【抽獎辦法】感謝 星出版 Star Publishing
1、抽出「2本」《腦力全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知道怎麼解鎖自己潛在的天賦?」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0/27(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0/29(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印象較為深刻的是講師分享在職場上的選擇,世界上永遠有更好的選項,這句話恰巧點醒了許多迷途的人,也許人總是活在掙扎和後悔之中,但我們並不能掌握所有的事情,對無法掌握的事,我們需要更堅定的心智來應對。」
「講者很用心地分享自己在做人生選擇的經驗與心路歷程,清楚的邏輯、明確的目標,以及在錢理想-所學之間的取捨,對未來還不鮮明的我來說相當有幫助。」
「以過來人的角度去分享寶貴的經驗和心路歷程,提醒大學生把握最優渥豐沛的資源;如何總結在不同產業中適應工作上的文化、前景、發展性,得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取得生活的主導權。」
「這次演講非常棒,講者提供很多新想法與道理,受益良多。」
「分享成長與職涯發展、轉職經驗,如何累積經歷並探索出真正想要從事的工作;了解如何串聯各種技能拓寬自己的事業。」
先前出席國立臺南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校園演講
活動開跑有170名學生報名,學校特別開放4間直播教室一起連線
近日收到當天活動的回饋心得與紀錄,覺得特別有實在感:)
在這段時間我也已經完成個人著作 #人生不是單選題
接下來到年底只有三場演講
但這 3 場又通通集中在 10 月 2 周,不只主辦焦慮我也跟著焦慮XD
還有一場跟我的 #跨界讀書會 撞場 實在是大挑戰啊
邀請大家三場都來一起聊聊
【適合社會人士的演講】
1.10/20 (二)晚上7點半至9點半 於Dcard
【AgileGirls 人生不是單選題-你我都該具備的斜槓思維】
活動2小時、內容包含個人定位4階段、斜槓職涯、技能盤點、時間生活管理術。(這場時間關係不會講寫作)
活動亮點:睽違一年的演講、突破同溫層與敏捷女孩的約會、一窺全台最大匿名社交平台Dcard辦公室之美(跟超好吃的零食櫃)、現場有美麗的女孩舒緩下班的疲勞、簽書合照
這邊報名:https://kktix.com/events/agilegirls202010
2.10/24 (六)下午 14:00-17:00 於 延伸空間
【Career Design Lab 職涯實驗室- 探索工作坊/少女凱倫專場分享「人生不是單選題」】
活動內容:寫作思維、15分鐘千字文的寫作2技巧實練、講者的個人品牌4階段、如何串接人生資源、打開你的商業模式、陌生開發達成率90%的技巧
活動亮點:與職涯教練何則文的相遇、與在場的高高手同桌近距離交流、第一次公開講寫作技巧、認真的工作坊、簽書合照
這邊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9140230112781548500
【校園演講】
10/28 輔仁大學野聲樓 谷欣廳
下午1點至3點30分
因為是校園演講,因此比較會偏向是給學生的內容
如果有興趣、有時間,學校也 #開放外校人士參與 🙂 #免費
在這報名:http://activity.dsa.fju.edu.tw/Activity.jsp?activityID=28516
#歡迎來看看我
#新書《人生不是單選題》
蝦皮:https://shopee.tw/product/1758904/4252287711/
博客來網站(10/15上市):https://pse.is/v6kxt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2021/05/15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666
【2021/05/2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5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1/01/23 開課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2021/3/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1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2021/4/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八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戲劇裡的司馬懿,懦弱、殘忍、跳樑小丑,
歷史裡的司馬懿,會裝、能幹、大陰謀者,
司馬懿究竟有什麼本事,成了三國的大贏家?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 12/19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參考資料:
一、作者 孫立群, 王廣仁, 傅鵬, 楊曉東, 毛元佑, 欒文潔, 周一良, 王曉毅, 聶世軍, 李志民, 柳春藩, 馬植傑, 楊耀坤, 鄭欣, 楊希珍 。《亂世終結者司馬懿》。聯經出版公司。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book-思維的良率 的推薦與評價
思維的良率 這本書是我2021 年暑假去TSMC 實習, 八廠廠長給予我們實習生的禮物, 這邊要記錄下心得Part 1: Reset 你的商業思維Ch1: 4種能力, ... ... <看更多>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思維的良率》實體簽書會 的推薦與評價
非常期待能看到《思維的良率》 ... 績、眾多讀者也傳來各種鼓勵與讀書心得,都讓人非常 驚喜! 本次特別與「跨界CrossOver」合作舉辦簽書會,歡迎 你帶著《 ... ... <看更多>
思維的良率讀書心得 在 [心得]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讀書心得-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文長若想直接看結論
可滑到最後一頁看BIN模型如何運用來優化投資決策
行為經濟學界大名鼎鼎的Kahneman新書《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總算讀完了!
本來想直接就本書寫心得
卻在找資料途中發現一篇同樣談論此概念而且更直接和投資相關的文章
因此決定先寫更有趣的這篇
BIN There, Done That: How to Reduce the Sources of Forecasting Error
原文出處 https://mgstn.ly/3zZsAY0
作者Mauboussin曾出版許多探討機率的科普書
譬如成功與運氣、魔球投資學等,都是自己很有興趣的主題
他的名字和Kahneman, Thaler, Tetlock等人
都是在股市預測和行為心理學主題常出現的名字
這次看到他又針對Kahneman新書雜訊所寫的文章
可說是彌補書中未直接觸及投資的遺憾,直接寫出要怎麼改善投資技巧
相當推薦給對此議題有興趣,又想瞭解投資決策該如何優化的讀者
原本想先寫雜訊本身的書摘
但這篇文章可能對投資技巧有更直接的應用
因此這邊閱讀心得摘譯就給大家參考囉
p.s. 讀者可能會說,講一堆理論阿到底能不能賺錢?
我們外行看熱鬧的可能難說,但Thaler跟Kahneman主持的資產管理公司
基金表現是有贏對照的小型股指數IWM,但依然輸大盤SPY(額)
https://www.fullerthaler.com/
能預期到市場期望的修正,才能產生長期超額報酬。研究顯示,絕大多數專家都無法
做出好預測。反而,人類內建相當善於事後解釋、自圓其說、後見之明的心理機制。
Tetlock主持的研究顯示(參見超預測一書,但不要買繁中版,翻譯太爛),少數能做
出準確預測的超級預測者,其特質包含計算能力、知識好奇心、機率思維、開放心胸。學
歷和智商對預測當然有幫助,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在這研究之上,學者進一步發展「BIN
模型」:B為bias偏差、I為information資訊、N為noise雜訊。許多投資老鳥都已經很瞭
解bias會如何損害投資決策(如錨定效應、沉沒成本、心理帳戶、損失趨避、過度自信、
肯證謬誤等)。事實上,bias已經是目前行為財務學(或稱投資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的
熱門話題。最後,information不足當然也無助決策。Noise反而是比較少引人注意的元素
(因此Kahneman新作才以此為主題,因為bias他已經寫過了,即快思慢想一書)。針對超
級預測者的研究顯示,減少雜訊的好處,幾乎是減少偏差或提升資訊的兩倍。本文將詳述
BIN模型及其如何運用到投資機構與股價,並討論如何減少雜訊與偏差,同時提升資訊。
首先對名詞作定義解釋
雜訊是「判斷的機遇變異性」,發生條件為「複數人士針對相同資訊做出一項判斷」
,例如某雜誌要50名會計師針對1家庭個案計算應付稅款。即便會計師都使用相同稅法、
軟體、個案也相同,但他們仍相當仰賴個人判斷。此時,如果會計師們答案不同,雜訊就
出現了。同樣地在投資機構,如果複數分析師要對同一家公司的股價做出預測,只要數字
不同,雜訊也就出現了。
雜訊的另一項發生條件為「相同人士於不同時期做出相近決策」。如我們可能都要決
定午餐吃什麼,但這項決定會受到當下心情、飢餓感、疲倦感或最近經驗而影響。同樣以
投資機構為例,分析師們把投資建議告知基金經理人,經理人買單與否,可能是根據一些
跟投資建議本身良窳無關的因素,譬如自己最近是賺是賠。
接著看到bias偏差(偏誤、謬誤)。多數人都慣用經驗法則或稱捷思法(即Kahneman
論述的系統一)來做決策。譬如可得性捷思,指人們會用他們有多容易回想起最近或類似
事件來評估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譬如空難發生後,許多人會害怕坐飛機。捷思法的好
處在於節省思考時間,但如果把不適當的捷思法用到決策,偏差就產生了。
投資場域常見的偏差為過度自信與肯證謬誤。過度自信表現在過度估計(對自己能力
太過自信,因而高估完成工作的效率,或相信自己擁有比實際上更大的控制力)、過度定
位(相信自己比周遭人厲害,如烏比岡湖效應)、過度精確(過於篤定自己判斷正確性
,因而不願意測試假設)。過度精確跟預測有關,在商業與投資領域特別重要,人們會在
回答困難問題時,過度自信能答對的比例。表現在投資行為,就是頻繁出手,做出太多無
法獲利的交易。
肯證謬誤指的是,只願意看符合自己觀點的資訊,捨棄貶低那些和自己立場不符的論
述。遇到模稜兩可的資訊時,也會以有利自己的方式來解讀。投資人若對新資訊反應不足
,很可能就無法快速修正自己對事情的信念。
這張打靶圖清楚呈現bias-noise的意義,其實跟統計學常用的reliability信度、
validity效度是同樣概念。
也可以用分布圖來理解:bias是產出偏離目標的程度,noise則是複數產出發散的範圍
(通常可用鐘型曲線表現)。如複數分析師要對同一家公司的股價做出預測,正確答案只
有一個,沒命中就是有偏差。每位分析師給的數字有大有小,其分布範圍就是雜訊。
資訊。完整資訊有利預測者做出高精度的預測。在預測脈絡下,包含挖掘新資訊、更
新觀點的速度和準確度、對資訊成分賦予不同權重、處理複雜訊號之能力。這些因素會決
定使用者能善用資訊到什麼地步。
解釋過基本學術概念,總算能討論投資應用了。首先談到市場是否有效率。如果效率
市場中,股價精準反應出資訊及未來展望,那麼BIN模型還有用嗎?市場並非完美有效,
但大型且流動性高的市場算是相當有效的。雜訊和偏差的影響力對股市投資人而言較小(
相對於會計師或保險精算師),因為市場股價已相當程度反應出群體投資人的多元觀點。
市場上早已有雜訊交易人的說法。這裡同樣也建議不要盲目跟著雜訊,而是要辨別出
訊號(仰賴收集並正確評估資訊的能力)。雜訊也影響到持倉大小。投資產業花太多時間
找尋優勢(股價錯估而蘊含的超額報酬機會),卻對持倉大小關注不足。倉位大小成了經
理人間的雜訊。研究顯示,經理人常因無法依循自己流程中建議的持倉比例而錯失報酬。
以BIN模型的元素分別討論如何優化投資決策。
[雜訊]結合判斷、使用演算法、中介評估法
雜訊。有三個方法來降低雜訊:1)結合判斷、2)使用演算法、3)採用MAP中介評估法。
1)其實就是善用群眾智慧。市場本身其實就是觀點集成的機制:參與者用真金白銀進場,
會有充分誘因來找出正確觀點;負循環會把偏離均衡的動能拉回均值(即均值迴歸);套
利者會找尋任何定價錯誤的地方牟利,這些舉動都會讓股價變得精確。然而弔詭之處在於
,市場經常擺盪在負和正循環之間,造成各種趨勢。有此一說,當市場上所有人都想著同
樣方向,無效率就浮現了。小企業或散戶因為成本因素很難善用觀點集成策略。譬如上面
提到的會計師範例,安排50位會計師就1家庭個案規劃稅務,取平均值會更準,但顯然成
本太高。
註:這邊值得引用作者在別本書中提到,善用群眾智慧所需的三大必要條件:
-多樣性:確保每個預測者都有獨立觀點,而非相互影響模仿。避免資訊瀑布、群聚效應
、光環效應、訴諸權威等心理偏誤。
-整體性:確保所有意見都納入考量
-誘因:確保個人有充分動機提出最好觀點,而非搗亂(也算呼應Taleb skin in the
game切身利害的意涵,即自己真金白銀下去賭,成敗後果自負,才不敢胡亂放話)
2)使用演算法,即依循特定規則或步驟以達成目標(例如食譜就是一種演算法)。研
究顯示,許多領域都能藉由使用演算法來優化決策,譬如醫師診斷多仰賴個人經驗,但其
實統計檢驗優於臨床檢驗。機械預測技術已證實無論在何種判斷任務、類型、數量、數據
模式等都有優良表現(詳細文獻可參考Kahneman雜訊本書,看起來他相當推崇)。在投資
時,想想看有什麼層面可系統化處理,或使用檢查表來核對決策一致性。再次看到前面提
到的倉位大小。持股應該是根據輸入、限制、目標來打造。輸入指的是預期報酬、波動性
、資產關連度。限制指的是持倉、產業、板塊等上限、交易量、槓桿等。目標指的是單一
或複數時期的評估區間。只要釐清這三大面向,持股比例就能套用演算法。研究顯示,在
整個決策流程的前中期使用系統,只在最後輸出答案參酌個人直覺判斷,能提升整體決策
品質。
3)MAP中介評估法,旨在避免直覺想法,而是綜合參考會影響到表現的關鍵因素。MAP
有三步驟:首先,預先定義評量項目,譬如在面試財務分析師時,先決定有哪些項目是要
檢視的,包含估值技巧、策略評估、批判思考、人際溝通等。第二步為根據所列項目,使
用事實來分別檢視。每項特質都要以量化分數來呈現。同樣這個面試案例,每個求職者都
會面對相同評分方式,面試官也要注意,面對不同求職者都要以相同順序問相同問題。最
後,所有測量都打完分數後,考官應進行討論以達成最後決策。這個決策方法的優點就在
於「標準化」。MAP對於組織決策的重要性較高,但個人投資者也能使用此途徑來確保自
己的投資流程是一致、嚴密、完整的。想想看自己有多少選股、擇時決策是意氣用事,如
果有一套流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判斷會不會更好?
[偏差]基本比率、事前驗屍、魔鬼代言人、路標階段
有許多方式能降低偏差。首先,「將基本比率納入預測」,有助矯正過度自信。人們
在做預測時經常會顯得過度自信,無論是新家裝潢成本和時間、作業時數、公司成長率等
都會出現。引入基本比率有助於設定一個門檻值,避免太過樂觀或悲觀。一般人做預測時
都有類似模式:收集資訊、結合個人經驗與觀點,投射至未來。心理學家將這種相當仰賴
直覺的方式定義為「內部觀點」。基本比率這個「外部觀點」是簡單的統計分析,將已完
成、可類比的事件納入考量,「其他人過去在此情況都怎麼做」,也就是把單一預測當作
更大樣本中的一例,而非讓預測者個人經驗和認知左右,讓預測成了單次事件。
舉例,分析師預測某年度業績100億的公司,未來五年銷售將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
他很可能有一套詳盡的模型來支持此論述,此為內部觀點。而外部觀點則檢視,有多少同
樣規模的公司能達成這樣的年化成長率。若業界只有寥寥3.5%公司能辦到,那麼原先預測
就顯得太過片面天真。
使用外部觀點有四個步驟。首先,選擇參考類別。此類別必須夠廣泛才夠有參考價值
,同時也細微到能直接運用到個案。其次,評估此參考類別的結果分布。有些類別屬常態
分布、鐘型曲線(輕度隨機),譬如企業或投資人績效。有些則包含許多偏斜或屬於冪次
法則(狂野隨機)。基準比率可直接運用至輕度分布,但對於狂野分布則無法顯現太多資
訊。第三,做出預測。瞭解一件事的基本比率,有助於做出點預測及範圍內可能的結果。
最後,思考該預測出現均值迴歸的程度如何。經驗法則顯示,若結果很接近隨機,則該預
測必須大幅迴歸。若結果是由技巧所驅動因此較為一致,則不用太多迴歸。(舉例,預測
猜拳比賽結果,需考慮機率佔了多大成分,很難篤定誰必勝出。但學校考試榜首通常較為
穩定,因為讀書的技巧所佔比例遠比機率大,只要努力,通常就能高分。股市也有所謂漲
多必跌,跌深必彈的說法,即均值迴歸效用,只是股市系統太過複雜、變項太多,使得均
值一直在變化,自然很難抓到迴歸的時機,因此就算知道均值迴歸的道理,也很少人能用
成穩定獲利的法則)
繼續用公司案例,比起營業利益率,銷售成長率更不穩固。因此,過高過低的銷售成
長預期,更可能出現均值迴歸。而利益率太高太低,則較不易迴歸均值。(換言之,呈現
高會續高,低會續低的趨勢)
第二個減少偏差的方法,就是建立正式機制,讓心智能開放面對不同可能性。其中一
個思維就是事前驗屍。此技巧要求團隊成員想像做出一個決定但結果搞砸了,成員要各自
寫下此結果可能的失敗原因,再共同討論。此技巧運用到一個稱為「預期後見之明」的機
制,可以比單純預期未來帶來更多情境想像。事前驗屍的特色在於,強迫成員思考優缺點
,甚至只思考缺點。其他類似的思維訓練還有「紅隊」(或稱魔鬼代言人、末日Z戰裡提
到的以色列軍隊第十人法則)。
第三個減少偏差的方法,是建立穩固流程來提供精準而及時的反饋。投資領域中一個
惱人問題就是只會用風險調整後的持股報酬率,當作投資績效的最終評估。然而股價波動
充滿雜訊,使得市場給人的反饋,短期而言是不可靠的。用短期報酬率衡量一個人的投資
技巧好壞,有失公允。(研究顯示,要檢視一個人的投資技巧,期間至少要拉到10~20年
,才能盡量排除運氣的影響)(反饋的意思是,你可能根據紀律做了自認正確的決定,但
股價不賞臉,顯示你決策正確但後果失敗。又或者你決定意氣用事賭一把,結果股價居然
如猜測般發展,顯示你決策失敗但後果正確。這種因果不一致的情形經常在股市發生,使
得我們很難從中學到教訓,反而容易出現認知失調。在別的領域例如求學、運動,我們就
比較能肯定學了新單字考試用得上,或是鍛鍊心肺能讓打球更持久,這種輸入和產出間的
因果關係就較為線性穩固,碰到狀況時教練給的反饋也更明確。)
處理此問題的一個技巧是,找出路標,並假定他們發生的機率。例如投資人想要藉由
跟市場不同的觀點來做出買賣決策,進而達成超額報酬(也就是俗話說的,別期待做跟大
家一樣的事,卻達到不同結果)。我們可以將其論點化為數據、拆成階段,檢視跟市場共
識的偏離程度。譬如投資人相信營收會比目前股價已反應的程度來得高,當關連到這些特
定差異的資訊(財報)發佈時,就能認定自己正在通過路標查核點,告知自己是否通往正
確方向。(換句話說,滾動式修正自己看法)
實用的路標有三大特徵。成果足以客觀判定、具有特定日期、且對整體論點重要。例
如,假設市場共識是某公司今年將賣出100套軟體,而自己認為銷售量會更高,路標或可
設定為「有八成機率該公司今年將賣出110套以上」。重點在於,預測應該使用機率而非
文字,因為文字太飄渺怎麼說都通。數字機率則有助精確反映預測,同時避免事後狡辯。
(從現在起養成一個習慣,自己每一個推測都用機率方式呈現,不要用yes/no這種一翻二
瞪眼的絕對思維,有助於降低頑固心態,提升心智柔軟度。)同樣地,設定階段,拆解流
程的好處在於,讓當事人能有更多機會試行錯誤,進而培養校準技巧。其實不只是投資,
很多領域的思維都能用這種方式來改善。
[資訊]盡量取得領先資訊、時常更新觀點反映新資訊、為資訊權重
很顯然地,改善預測的首要方式就是領先他人取得關鍵資訊(千線萬線比不過內褲線
),但因為「公平揭露規則Reg. FD」防止公司在沒有同步公開給大眾的情況下私自揭露
資訊,此途徑也非常困難。某些方式或許可行但所費不貲,譬如取得所有權資料、聘僱頂
尖律師來解釋法規、找業界專家來仔細評估天災後果。另類數據如A公司的私人客機經觀
測於某月常飛到B公司,結果不久後兩家公司合併。這種另類數據相當難取得,通常只有
避險基金願意花大錢買來分析(參見美劇Billions,用衛星圖資觀測某熱門中國工廠的卡
車流量太少顯然有鬼,因此決定做空)。
具備路標的思維框架,要求預測者明白講出其觀點和市場共識有何不同之處。新資訊
能夠取得時,預測者必須要能克服肯證謬誤,修改其觀點以反映新資訊。研究顯示,願意
頻繁更新自己觀點的人,通常也能做出精準預測(即Tetlock所言,在預測時,狐狸比刺
蝟優秀)。
為資料進行權重的能力也很關鍵。心理學角度而言,面對一項假說,我們得看其證據
的強度和權重(預測效度)。以丟硬幣為例,強度是出現正反的比率(理論上是50%50%)
、權重是樣本大小,即丟硬幣的次數。
當強度高、權重低時,預測者常會過度自信。譬如丟10次硬幣出現7次正面,預測者可
能會斷定該硬幣有偏差。事實上,公正硬幣有八分之一機率會出現此情況。(也就是犯了
小數法則的錯誤,把大樣本的分布直接套用到小樣本,卻沒意識到樣本數太小,出現特定
結果機率上是有可能的,無法斷言是人為操弄)
當強度低、權重高時,預測者常會自信不足。譬如丟1萬次硬幣出現5100次正面,預測
者不太敢斷定認為硬幣有偏差。事實上,公正硬幣僅有五十分之一機率會出現此情況。(
當樣本數夠大,應足以佐證某觀點,個人卻不敢堅定主張時,就表示個人心理素質輸給客
觀數據,不敢冒安全的險)
因此,有效使用資訊,就是在可行時盡量取得資訊優勢(以不犯法為前提)、精準更
新自身觀點、經常反映新資訊、並為擁有的資訊分配適當權重。
最後以個人投資觀點來為本文結論彙整
減少雜訊
-善用群眾智慧:收集美股KOL清單建立表格,觀察持倉和進出時機,取平均值當指引,
發揮批判性思考,用正確的心態抄作業(炸
使用演算法:已經有很多量化交易大神,但他們程式太神秘一般人根本無從企及。寫
程式目前在能力範圍外,先以手動方式設定投資組合。以Portfolio Visualizer回測持股
比例、效率前緣。參數如預期報酬、波動性、資產關連度、投資期間等。限制如持倉、產
業、板塊之上限。標的屬性如交易量、槓桿等。以StockCharts觀察走勢。並以
Morningstar Portfolio Manager追蹤投資組合表現。
-中介評估法:承上,使用檢查表來對挑選公司、買賣時機的依據做出標準化評估流程。
基本、技術、籌碼、消息等面向都出現買進/賣出訊號才做決策,用數據和流程約束自己
,避免情緒意氣用事。
減少偏差
-基本比率:用此觀點看待美股,可得知許多數字,如S&P500大盤每年有七成機率上漲
、年化報酬率約為10%、SPIVA顯示十年期間,近九成主動基金都會落後被動指數。進一步
檢視大盤、板塊、個股的平均報酬率與波動率,其股價在不同位階時超漲或超跌的鈍化機
率。檢視自己出手記錄的勝率高低和期望值多寡,當作下次出手的根據,避免貿然買賣,
盲目賭機率。
-事前驗屍:當作思維訓練,預先思考有什麼因素可能導致決策失敗,避免盲目樂觀
-魔鬼代言人:買進時,是誰在出貨?賣出時,是誰在進貨?憑什麼認為自己是對的?如
果我錯了怎麼辦?多空軍的論述都要去瞭解,避免過於樂觀或悲觀的片面之詞。
-路標階段:用LEIs領先指標、Fed重大發佈、個股每季財報當作中繼點,滾動式修正預
測。檢視自己每年報酬率,如果不好就得修正方法。
提升資訊
-盡量取得領先資訊:效率市場假說下,一般人很難取得真正有用的資訊,能做的就是先
拓展收集資訊的管道,譬如原文資料、群組閒聊、KOL訂閱等,先有量再來做質性評估。
-時常更新自身觀點以反映新資訊:當作思維訓練,難處在於堅定信念跟打草驚蛇間取得
平衡。
-為資訊權重:這題有點難,先跳過(可能需要先從質化角度詳細語篇分析找出文句重點
、再以量化綜合判斷配分才能達成)
文末附上推薦閱讀,希望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收穫滿滿~
機率相關
成功與運氣:解構商業、運動與投資,預測成功的決策智慧 by Michael Mauboussin
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 by Peter Bernstein
華爾街的物理學 by James Weatherall
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 by Nassim Taleb(以及他所有著作)
高勝算決策:如何在面對決定時,降低失誤,每次出手成功率都比對手高? by Annie
Duke
投資心理學相關
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by Morgan Housel
投資進化論:揭開投腦不理性的真相 by Jason Zweig
--
https://espera-spectr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35.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1177110.A.54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