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訓練班招生中🏋️♀️
各位想要ㄧ起運動的糕點寶寶們,原本固定週四早上10:30的綜合訓練班,目前人數都是固定,包班小班制,讓教練都可以顧到每個人。
還有ㄧ個好處是,不用跟不認識的人ㄧ起上,在健身房,我不知道進來上的是何方神聖,所以包班是我疫情考量的重點之一。
最近剛好有愛賴床的寶寶們想要運動,但早上爬不起來(你知道以後你們可以睡很久嗎?😂)
所以預計週四加開中午12:00-13:00的綜合訓練班,五人才能成團開班喔!(目前確定人數三人了)
📝何謂綜合訓練:
內容:矯正性訓練 、體態評估、TRX、重訓、⋯⋯等,視每人狀況程度,循序漸進的調整課程,如有想要增加訓練的地方,像我是想要體雕體態的改善,可以再另外安排ㄧ對ㄧ課程。(詳情請洽教練)
(我自己是每週團課&1對1課程各一堂)
✔️有無運動習慣皆可
教練會依照大家狀況來幫大家安排課程,就算大家程度不一樣,教練也是可以教導的。(外面的團課教練是不管程度跟死活的,我有過像孤兒一樣被別的教練無視於我😤)
✔️收費方式
因為我都是採包班的方式,價格跟堂數也跟教練談好,會讓大家在無壓力跟經濟允許的狀況下能放鬆運動,我的主旨運動是要快樂的,而不是造成大家的負擔跟壓力喔!😊
🔺地點跟價格請私訊教練或找我也行喔!
Devil Coach
ig👉👉 looouis_ll.yy
FB👉👉 許力尹
教練介紹:
🇹🇼Kaohsiung Taiwan
🏋🏻♀️私人教練 Personal Trainer
🎓高雄醫學大學 運動醫學系
(運動不用怕傷害,教練就是專業的)
專業證照:
TRX-STC懸吊訓練指導
TRX-GTC團體懸吊訓練指導
THUMP Boxing 健身運動拳擊L1&L2
HIRT高強度阻力訓練L1-L2
EMT-1緊急救護技術士
澳洲SRE孕產婦指導員
孕力研究所-孕產婦訓練
(很長ㄧ串證照就不再列了!)
#教練跟學員均已經完成第一劑疫苗施打
#上課全程需配戴口罩😷
#要加入的寶寶需要有施打疫苗才能加入喔
#小班制教學 #防疫期間也要動起來
「急救證照em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I運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心得] 關於高級急救員與EMT-1救護技術員的訓練心得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考取EMT緊急救護技術員能做什麼!... - 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安全暨 ...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急救人員證照回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急救人員證照回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急救相關證照#證照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疑問] 關於初級急救員的證照?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急救證照emt 在 emt證照期限查詢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急救證照emt 在 I運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這週要上課嗎?
九月i運動線上課,圓圓教練將帶來全方位肌力訓練課程
馬上手刀填寫報名表 👉 https://reurl.cc/eEeKRR
(本系列線上課程將同步於i運動粉絲團與YouTube頻道直播)
_______
#圓圓教練
🔊現任
UA 品牌合作教練- UA training
迪卡儂- 運動社合作教練
大安運動中心 體適能教練、團課教練
愛迪樂有限公司 社區體適能指導員
🔊專長
體適能一對一指導、特殊族群體適能指導(高齡者、孕婦、傷後訓練)、肌力訓練、姿勢矯正、健身拳擊指導、懸吊體適能指導、減重
🔊圓圓x證照
教育部體育署 體適能中級指導員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運動保健師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研發與人才培育計畫 指導員
EIM Taiwan 指導員
方塊踏步協會 方塊踏步指導員
TRX-STC 懸吊式訓練
TRX-YOGA 懸吊式訓練
THUMP BOXINNG 拳擊健身體適能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EMT-1 中華民國緊急救護員
台灣肌能系貼紮學會一級認證貼紮師
🔊圓圓x健身房
迪卡儂 中和運動社 體適能教練
大安運動中心 體適能教練
🔊圓圓x社區
永和區公所- 市民成長班 課程講師
士林健康服務中心-里辦公處 合作教練
新北市聯合醫院-三重、板橋院區 失智據點 體適能訓練師
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 日間照護機構 體適能訓練師
臺北市社區照護發展促進協會-永倫悠樂棧
🔊圓圓X辦公室
海盜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教練
連宇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教練
急救證照emt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72例本土、校正回歸177、12例死亡,疫情膠著未趨緩;AZ疫苗施打出現首例血栓;文大宿舍群聚感染,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快篩345位有14位陽性;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計畫,計劃疫苗到位後每週施打100萬劑以上;全國救護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納入民間救護能量並要求中央訂立防疫巴士指引】
台灣今(2)日新增372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177例,合計549例,新增1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天的個案數比較多,顯示疫情並沒有下降,只是穩住沒有持續惡化,現在不敢講疫情平穩,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必須持續人流管制,再觀察兩天看看情況。
指揮中心公布施打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是一位30多歲男性,所幸即時就醫,狀況穩定,並呼籲接種民眾28天內如果出現嚴重頭痛、癲癇等症狀,必須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雖然目前國內仍未有足量的疫苗,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全面接種疫苗計畫,將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每週至少接種100萬劑以上,預估每週接種達135萬至171萬人次。陳時中並透露,月底會有疫苗再進來,但還沒掌握到哪一種疫苗,等確定後會再公布。
■單日確診人數創6天來新高
今日新增的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6月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77例中,為96例男性、8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
今日確診人數372例創下6天以來新高,校正回歸數也上升,達到177例,陳時中說明,今日的數字確實看起來比較多,校正回歸也努力把過去累積的個案清掉,今日總計549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3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彰化縣10例、高雄市5例、台東縣4例、台中市3例,新竹縣及台南市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87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65例已知感染源,2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台北市長柯文哲分析,目前看起來,萬華疫情有控制,但其他行政區也有疫情,從趨勢上看,目前疫情處於「戰況膠著」,從交通局監控的車流大數據,發現前兩週車流明顯減少,但這一週已經逐漸上升中,還是要呼籲市民少出門、減少外出採買的次數,避免人與人的群聚感染。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則表示,夜市部分絕大多數都已經停業到6月14日,降低人潮群聚的機會,但傳統市場部分,分成公有與民有,總計有1,100多處,與自治會溝通落實防疫措施,包括:實聯制、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提供外帶、禁止試吃,以及熟食必須防護等;減少人流部分,已有縣市祭出依照身分證尾數分流採買,將會持續關注是否有助於減少人流,並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有12例死亡,為男性7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9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截至今日為止,共計9,389例確診,分別是8,195例本土、1,141例境外移入、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4例(新增案7666、案8854)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共149例死亡。
■文大宿舍群聚感染4人確診,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目前345位快篩中有14位陽性
昨天傳出文化大學大倫館4名住宿生確診,包括3名外籍生與1名本國籍,雖然不是第一起大學宿舍確診案例,但一次出現4人確診的群聚是首例。由於大倫館有345名住宿生,台北市今天上午首度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直接進駐大學校園採檢200多名住宿生,其餘則是由校方與北市安排搭車前往剝皮寮快篩站,全數完成採檢,結果有14人快篩陽性,接下來會進一步做PCR檢測,目前學生已被安排在隔離空間等待結果,一旦確定是陽性,將會由台北市衛生局安排入住防疫旅館。
教育部長潘文忠重申,雖然發生宿舍群聚感染事件,但三級警戒仍要求大學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移動,學校不得強制學生返鄉離開宿舍,防疫住宿必須依照「大專校院住宿防疫指引」,落實宿舍門禁、體溫量測、專人關懷、定期消毒、保持通風與社交距離等措施。
柯文哲指出,這次文大宿舍一次有4名住宿生確診,雖然來不及分析是否為熱區,但保險起見,還是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19人的編制立即前進校園1天內完成快篩。他強調,新冠病毒難對付的原因在於,前2到3天的潛伏期就有傳染力,當確診時,可能已經群聚傳染,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抓出可能的個案,把疫情撲滅,這套模式將會廣泛運用,只要數據顯示北市哪一個地區是感染熱區,就會依照這樣的模式處置,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全國累積30家長照機構有確診個案,北市宣布長照工作人員施打順位要提前
昨天北市公布信義區某長照機構爆發群聚,共27人染疫(含住民與工作人員),已造成7人死亡,平均82歲。台北市今天宣布,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的施打疫苗順位提前至與地方診所醫護人員同一級,4日就會開始施打,包括現場的主任、照服員以及外籍看護等。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累積已經有3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多數是零星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除了北市之外,新北市土城某長照中心也有33人確診。他表示,長照中心一旦發現確診,將會立即匡列接觸者,進行適當的區隔與治療,盡力減少重症與死亡。
陳時中表示,長照中心都是老年人,染疫後對健康的威脅很大,各國的經驗也是如此,因此會重新考慮工作人員與住民的優先施打順位,在疫苗量能提升後,把施打順位往前提,這將會列入重要的選項,並送專家小組討論後定案。
指揮中心公布截至今日為止,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303人,佔確診人數的16.8%,其中年齡大於60歲的2,958人中,912人是重症,比例為30.8%。
■國內接種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疫苗到位後的每週百萬劑接種計畫公布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公布,國內接種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為30多歲男性,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5月19日起,又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診治。
李秉穎表示,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這起案件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截至今日為止,國內接種達46萬1,647人次,發生首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例如英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李秉穎指出,所幸國內血栓個案及早就醫,得以緊急處置,因此呼籲已經接種的民眾,接種AZ疫苗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處置。最後專家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
雖然目前疫苗供應仍不足,但陳時中表示,預估6到8月逐步有疫苗進來,因此先擬定全面接種疫苗作業,等疫苗量能足夠後,每週至少要完成施打100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規劃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及外展服務」兩大區塊,醫療院所包括醫院、衛生所與地方診所,醫院共計300家每週可以接種54萬人次,衛生所200家每週可接種10萬人次,診所6月800家、8月擴增至2,000家,每家每日服務50人,每週可以完成60萬人次。
至於社區接種站將以縣市的規模來劃分,主要是在週末假日的時候服務民眾,估計每週可以完成43.6萬人次;外展的機關、企業與軍營則是每週兩萬人次;並計劃借用體育場、棒球場等大型場地,利用週末加快接種速度,估計每週可以完成1.8萬人次,總計兩大區塊讓每週接種人次可以達到135萬至171萬人次。
此外,政務委員唐鳳正在規劃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以目前現有的口罩實名制平台為基礎,民眾可以在一週前預約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完成後領取接種卡,而健保卡會貼上貼紙註記。指揮中心也已經招募7,795名醫護人力,並有排班系統,媒合醫護人員協助全面接種計畫。但柯文哲則表示,「摒除疫苗不足的問題,我們正把接種計畫擬好,就等疫苗到貨,包括小巨蛋、台北市政府大廳等地,都考慮成為大型接種場地,以最短的速度完成接種。」
陳時中表示,接種計畫目標是10月底讓6成國人打完第一劑疫苗,以國外接種經驗,接種率達2成就有效果、4成就會有抑制疫情的成果,6成會達到控制疫情,但疫苗廠供貨不穩定是隱憂。
■救護運送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儘快回補物資、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徵召民間救護員等
除了醫院量能緊繃外,負責載運疑似確診者的第一線消防救護也出現人力、物資缺乏的困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以下稱消促會)今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向指揮中心提出四項訴求,包括:
一、防疫物資回補頻率應提高,並因應疫情預先提撥一個月(防疫物資)使用量,供雙北或評估可能重災區域消防單位使用,避免回補不及致裝備短缺。
二、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並由指揮中心協助各縣市建立防疫巴士國家隊,進行北病南送。
三、提高救災救護中央單位──內政部消防署於防疫指揮體系中的層級,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核心成員中,與醫事司共同合作解決疫情期間患者輸送、診治等問題。
四、徵召民間救護車納入防疫體系中,統一調度分派協助各縣市進行患者運送。
消促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表示,醫療院所防疫救護物資相對充裕,但消防救護員物資消耗更多,每出一次車就要穿脫一套防護衣,物資現在已經相當窘迫。防疫巴士部分,因為車內不能開空調、上廁所,有些車體設計甚至根本不適合上國道,卻還要載著病患和消防員開至少3小時以上到南部縣市,希望此情況能儘速改善,「病人確診已經很倒霉了,還要在長途運送過程中熱衰竭,病人不需要這樣被對待。」他們希望指揮中心統一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希望建立隨車人員防護裝備、相關通風與行車安全標準,提高後送效率。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表示,一般人覺得民間救護員訓練比較差,這是錯誤的刻板印象,很多民間救護員是消防員退休,不但有合格證照也很專業。現在疫情讓救護運送爆量,「不知道為何要排除民間救護車(協助救護),不用民間還能怎麼辦?」他認為,民間救護員在送確診病患其實只要準確穿好防護衣,就能處理大部分勤務,「不需要用到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只要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就夠了。」
(文/嚴文廷、林雨佑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林彥廷、董俊志)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AZ疫苗 #血栓 #文化大
急救證照emt 在 考取EMT緊急救護技術員能做什麼!... - 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安全暨 ...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加入「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安全暨急救技能推廣協會」,一同參與大型活動醫護站工作 ... EMT-1 https://reurl.cc/06XM9 EMT-2 . ... 有BLS證照了還要上EMT-1嗎? ... <看更多>
急救證照emt 在 急救人員證照回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急救人員證照emt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brella也提到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2.記者署名:林嘉東3.完整新聞標題: 無照女騎士載女上班T字路口與另輛機車對撞傷 ... ... <看更多>
急救證照emt 在 [心得] 關於高級急救員與EMT-1救護技術員的訓練心得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於救護有所興趣的志工產生一點幫助
其實當初是抱著好玩的心理參加CPR的訓練
之後在因緣際會下認識紅會總會的工作人員
才會開始急救員的訓練課程
但說真的
最近世界上氣候的變遷劇烈
造成極端的環境以及災難
雖然不想承認
但是在台灣的災害
如地震、颱風、暴雨的頻率增加
再加上各種疾病與創傷對人體的傷害之類的
讓我確定之後我擔任志工時想走的方向
自己沒有想到今日能經過訓練取得高級急救員資格以及初級救護技術員的證照
希望日後能靠自己的技術幫助到別人
不過還是希望不要給我使用到技術的機會
好了
首先我分別解釋高級急救員與救護技術員的訓練
不過我在敘述上多少會有點錯誤
煩請板友指正
高級急救員
先由紅十字會取得急救員的資格後
接受43個小時的訓練
通過筆試以及術科測驗後取得資格
取得資格後可選擇紅十字會會內的急救推廣教練訓練、水上安全救生訓練
或是再參加基礎搜救訓練
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
規定初中畢業以上學歷
接受45個小時訓練
通過筆試以及術科測驗後取得資格
取得證書後依照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內的規定
在普通型救護車上執勤
然後在取得證書的三年內
要在接受繼續教育課程的24小時並報請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衛生署)
證書的有效期再展延三年
-------------------------------------------------------------------
以上的部分是對於受訓資格的敘述
接下來敘述的是有關訓練還有考試的心得
當初是在時間上做考量
高級急救員的訓練單位是紅十字會台北市分會
EMT-1的訓練單位是中華救護技術員協會
不過兩者的課程上
高級急救員的訓練著重於特殊狀況的處置以及單人單項操作
所以加重於急症與創傷的及時處置
EMT-1的訓練著重在生命徵象的判讀以及雙人單項操作
主要是判斷病者的細部症狀與收集七大生命徵象的數據
學科考試
兩者的學科考試範圍不會超出書本的內容
考試的內容是數據、機轉、狀況處理步驟
但是就都是考很細
多看書才是解決之道
高級急救員的學科考試會安排在術科考試後考
救護技術員的學科考試是在術科考試前一天考
術科的話就得敘述比較多了
高級急救員的部分是屬於單人操作
考試的分組是一組兩個人
一人擔任主手一人擔任病患
那個時候考試的內容大概是分成下列站別
1.成人CPR
2.未滿八歲CPR或嬰兒CPR
3.特殊包紮
4.特殊骨折處理
5.交通事故的處理
各站都會安排一個教練
每站都要抽籤考指定的單項技術
EMT-1的術科測驗是屬於雙人操作
一人擔任主手一人擔任副手
考試完就對調主副手
主副手都會做到
然後依照TEMTA的訓練規則
術科是由CPR+AED再由當日訓練教官搭配一套
1.止血包紮固定
2.頸圈+長背板固定
3.初步、二度評估
當日訓練教官指定的是頸圈+長背板固定
所以當時的考試
一站是CPR+AED
另一站是頸圈+長背板固定
總共兩站
CPR+AED的考試會/指定是目擊倒地或非目擊倒地
----------考試完之後--------------
如果學術科考試都通過的話
高級急救員的合格證書在十四天之後由紅十字會寄出
EMT-1初級救護員的證書在術科考試之後發放
不過兩者的證書有效期限皆為三年
高級急救員的部分需要在到期前的三個月內參加複訓
EMT-1的話則是按照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
在三年內完成二十四小時以上,且其中十二小時以上為模組二、四、六之科目
不過可以不用在原單位接受訓練
-------------------------------
之後的心得
從基本的CPR訓練到T1的訓練
前前後後大概花了105個小時接受訓練
其實接受訓練後受益最大的是家人以及朋友
至少他們快回到天上的時候
還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把他們再拉回到地上
再者所學習到的知識在對於身體的保養到看病其實也有點幫助
之後志工想走的方面應該是往紅會的急救教練前進
因為鳳凰志工的工作量我擔心自己應該沒辦法承受
板友有問題請再發問或是站內信
謝謝你看完我的文章
因為不管是到紅會還是TEMTA
都會認識到不同特質的人
有人是因為興趣想接受訓練(志工生涯規畫)
也有人是因為職業需求:水上救生員,開救護車
你先想清楚以後想要從事的是哪方面的志工
再接受訓練這樣會比較洽當
到時候就看時間安排吧??
T1的東西其實還好
麻煩的應該是T2之後
當初為了準備通過兩者的考試
有把重點寫起來(三角巾各種使用法、休克前期後期徵狀、初二評、ACLS...)
在最近會自己編個小冊子(像消防學長攜帶的那種重點本子)
坐捷運時翻翻小冊子應該不會那麼快就全部忘光
※ 編輯: pichu369 來自: 218.161.52.151 (12/02 00: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