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50的網紅PrideL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rideLabVlog帶你睇展覽 - 由平機會主辦嘅【真・相:攝影展】 我哋嘅實現員阿尖同攝影師之一Nelson 都講咗啲感受 唔知大家睇完有咩想分享呢? 感謝平機會邀請,我哋以攝影師身份參與咗今次活動 一次過同幾個同志組織合作 . 影咗7位唔同嘅LGBT+ 朋友 展覽分咗唔同主題 . 除咗有...
性傾向歧視平機會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正/帥真好...... 以顏值論薪水ok嗎?】
日前有夜市的海鮮燒烤攤貼出徵才看板,上面寫著「薪資以顏值計算」,引發熱議。正妹帥哥人人愛,但可以用外表計算薪水嗎?
🎸「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不能因為容貌予以歧視
依就業服務法第5條規定,為了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不能因為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
依第5條的立法理由,「歧視」是指雇主沒有正當理由而恣意實施差別待遇。目的是避免雇主沒有正當理由,以與工作無直接關聯的原因,給予勞工不平等的待遇,也就是說,如果雇主的差別待遇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就不會成立就業歧視。(高雄地院104年簡字第178號判決參照)
🎸「薪資以顏值計算」涉及就業歧視
夜市燒烤攤雇主用容貌美醜來計算薪水有沒有就業歧視,必須看燒烤攤員工的工作技能與外表是不是有直接關聯?外表越正/帥,薪水給越多這樣的差別待遇,與工作間是不是有必要性與合理性?
燒烤攤的工作技能是燒烤技巧、準備食材、招呼客人等,容貌對燒烤攤店員來說,並不是影響上述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薪資以顏值計算」可能會因為違反就服法第5條不能因為容貌、五官予以歧視的規定,而涉及「就業歧視」。
🎸但是這些列舉的特質真的合理嗎?建議個案認定與工作的關聯
在81年就業服務法制定時,只有對於「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性別、容貌、五官、殘障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有差別對待,才會涉及就業歧視。在這20年間因為雇主的要求更加五花八門,增加了性傾向、婚姻、年齡、星座、血型等,做為不受就業歧視所保護的範疇。
但我們認為以列舉「特定特質受到歧視才是就業歧視」的方式立法並不妥當,社會觀念日新月異,像是81年立法時的「籍貫」,在現代社會幾乎已經不再看到,又像是求職常需要填的「役畢」與否,與工作能力毫不相關,也很有可能構成就業歧視。
所以我們建議保護勞工不受就業歧視的法規,應該不要使用列舉「不應受歧視的特質」之方式,而是個案認定雇主要求是否與工作有直接關聯,才能更與時俱進,快速適應社會需要。
https://news.tvbs.com.tw/life/1474503
性傾向歧視平機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軍性平教育正式納入多元性別!
#更多認識不再霸凌歧視
去年五月我質詢國防部長,關於霸凌的定義,以及為何國防部相關統計資料中完全 #看不見性霸凌的存在?(https://bit.ly/3tLYCDc)
國防部當時以及後來一再表示,軍中和軍校中完全 #沒有性霸凌案件。但我的辦公室還是會看到相關報導、也一直有收到案件與意見反映。
許多現役及退役軍人提到,自己在軍中曾因性傾向、性別認同遭到差別對待,或者被當眾羞辱 #娘娘腔 #比女人還不如。
這中間的落差以及對霸凌與性霸凌的定義不清,反映出雖然這幾年國軍性平教育確實有提升,但仍然不足,特別是在多元性別方面。
這不足不一定在國軍基層,更可能是在國軍高層。
如同當天我請問部長與相關各軍處首長,都說自己其實沒有上過相關性別平等課程,也難怪對性霸凌與多元性別不夠瞭解。
#不光是監督
#也一起討論提出解方
質詢後,國防部積極表達有意願改善,也由長官帶著同仁一起到我辦公室深度討論與溝通。
我的團隊發現,國防部過去相關的努力主要是依賴「國防部推動性別主流化訓練實施計畫」施行訓練課程。
但,這個計畫未提到多元性別,也未曾強調對於各種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性別平等觀念涵蓋層面較少。
我們和國防部各級軍官解釋說明性別平等應包含多元性別的內涵,當天很高興在場軍官同仁頻頻點頭。
我想,這代表我們的溝通討論是有實質意義的,把握每一次和公部門對話的機會,把性別平等的種子傳播出去,真的就有可能鬆動各體系的僵固性,更往人權平等邁進。
#兩項階段性成果
經過好幾個月的持續討論,還有提出預算案凍結案的要求,國防部日前提出兩項階段性成果:
✅ 109 年度國軍性別主流化教育,旅級以上共有 407 場次,其中內容融入多元性別的已提升至314場次,約佔77%。
✅ 為了避免課程忽略或部分部隊宣導不足,國防部已於110年3月5日公告全軍,要將多元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納入性別平等相關課程中;並規劃達年度課程時數 1/6 以上。
#國軍性平教育終於正式納入多元性別內容
希望這個改善,能讓國軍性別友善環境逐漸完善,使每一個軍人都能在一個性別平等、彼此尊重、保障人權的環境中保家衛國。
最近國防部最新的消息,跟我辦公室說,這幾個月雖然因防疫,培訓多聘用內部講師,但分流課程中也都有按規劃納入多元性別;後續也已請外部講師多補充多元性別資訊。
感謝國防部對性別平等的支持與努力!
我在這裡也請大家幫忙,如果發現部隊在包含多元性別的性平教育課程上仍有不足或缺漏,請留言或私訊讓我知道,我會持續追蹤,讓我們一起促使每一位願意保家衛國的國軍都能被平等尊重!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性傾向歧視平機會 在 PrideLab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rideLabVlog帶你睇展覽 - 由平機會主辦嘅【真・相:攝影展】
我哋嘅實現員阿尖同攝影師之一Nelson 都講咗啲感受
唔知大家睇完有咩想分享呢?
感謝平機會邀請,我哋以攝影師身份參與咗今次活動
一次過同幾個同志組織合作 . 影咗7位唔同嘅LGBT+ 朋友
展覽分咗唔同主題 . 除咗有 #LGBT+ #性小眾 #同志 嘅故事
仲有其他弱勢社群:殘疾人士、少數族裔、基層婦女、新移民等等
現時只有4條嘅歧視條例當中係無包括性傾向
見到平機會喺提倡「平等共融」嘅工作當中無忘記被污名嘅性小眾
希望未來有更多公眾教育令更多人明白唔同少數社群嘅情況
社會有更多嘅同理心 . 放低偏見 . 令每一個人都可以更自在生活
我哋嘅作品分別喺「女性之聲」同埋「與污名的長久戰」部份
實體展覽期:
日期: 2021年1月29日 – 2月26日
地點: 南豐紗廠1樓中庭
開放時間: 上午10時 至 下午10時
你都可以去睇網上展覽:
https://www.eoc.org.hk/s/thewayweare/ch/home.asp
性傾向歧視平機會 在 龍龍LungL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同志大哉問系列總共有三支,
從Ep1生活篇、Ep2情慾篇到Ep3親情篇。
與其政令宣導般,要求不歧視,要平等,
我希望用更輕鬆詼諧的方式,去聊聊同志朋友的想法與生活。
唯有暸解,才能感受:『啊~原來會遇到這樣的事啊!』
然後發現人們的感受、七情六慾、嬉笑怒罵,原來都一樣!
希望你們喜歡這系列的影片 ❤️
----------------------------------
和你們說說我初戀的那件小事。
初戀是個可愛的女孩,是她鼓勵我勇敢上台,陪我練稿,
聽過每個笑話超不好笑的初版,來看我每一場演出。
我的第一個脫口秀段子寫的故事是,
少女情懷的我,總愛跟蹤一個可愛的男孩,我想盡辦法在路上和他巧遇(聽起來超變態)
單戀失敗嚎啕大哭,最後發現真正重要的人原來身邊這個默默陪我的女孩。
秀的最後,我揮著彩虹旗,喊著婚姻平權。
2014,第一次上台演出。
那段時光真的很快樂喔。
在其中一個平常的日子,平時寡言的爸爸走到我房間,突如其來的和我說了很多。
很迂迴、很婉轉、很小心,卻掩蓋不了關於性傾向根深蒂固的觀念。
他對我說,
妳才大二,才二十歲,未來的日子還長,變數還很多。
是受高等教育才能有這樣的思想與心態。
說不支持也沒反對,對於這樣的事實只能選擇尊重。
說他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慎重地告訴我這是一個「家」。
我很生氣,但我理解他的立場,
怎麼要求一個來自傳統家庭、沒有機會認識接觸同志的長輩突然接受並理解?
我很無奈,但更多是挫折,為什麼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疼愛我的人卻不能被祝福?
同時我很慶幸,爸爸並沒有呼我兩巴掌,他很努力的想要和我溝通並說出他的想法。
我爸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消化與理解,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溝通。
說到底,他是愛我的,也深怕我這樣子的不同會受到很多委屈。
人們都會害怕不熟悉的事物,解決害怕最廉價的方法就是忽視或是仇視,進而貼上標籤。
族群、階級、認同甚至性別或性向的對立,都很容易因此產生。
Ignorance of people brings fear , fear of the unknown.
無知帶來恐懼。
願我們都能擁有更勇敢、更開闊的心胸的去面對與自身相異的存在。
祝褔每個值得愛與被愛的可愛人兒。
#性別平權
#1110台中同志遊行
#1124兩好三壞投起來
🔔 Facebook:龍龍的沒梗人生
🔔 Instagram:Chienyu1006
性傾向歧視平機會 在 PrideLab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全世界及香港,每次推動新的平等機會教育,都是希望改變現有市民之間一些造成不公平的習慣。我們理解,要改變習慣不容易,有些人更會感到抗拒。因此,在香港和外國的經驗裡都出現一些誤解:例如,在性別、殘疾、家庭崗位和種族的議題上,都曾有人擔心受到「逆向歧視」,也擔心言論自由會受到法例裡「騷擾」和「中傷」的規範。
這些對「平等機會概念」的逆向歧視誤解經常在香港發生,例如曾發生的激烈討論包括:「叫佢一聲『阿叉』會坐監?我的言論自由去佐邊?」(種族)、「花那麼多錢專為少數的輪椅人士安裝特別設施,這些是佢地比平常人獲得更多優待的特權」(殘疾)、「學校派位以男女混合方法計算,是歧視男生較遲發育的生理情況」(性別)、「上巴士不摺起嬰兒車,佔用了其他乘客的空間與方便」(家庭崗位)。
近年來「平等機會委員會」與同志團體共同推動《性傾向歧視條例》的立法工作,掀起了「逆向歧視」的激烈討論,愈講愈真,很多市民和部份政府高官都誤信「逆向歧視」真的存在。損害平等機會概念,對「平等機會委員會」多年來的教育工作造成傷害,社會的平等機會意識略有退步。
作為負責任的平等機會教育者,我們必須澄清這些誤解。例如需要讓市民知道「逆向歧視」一詞不存在於所有國際人權論述裡,逆向歧視是對平等機會概念常見的誤解,產生於對社會權力架構的忽略。
從反對平等機會法的言論當中不難看見市民的一些擔憂和恐懼。要推動平等機會,我們必須照顧到香港市民的憂慮,並需要耐心、細心地解說,讓市民明白誤解所在,並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放心。
-
香港彩虹策劃
PrideLab全力支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