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偉還不出來向被害者道歉
#亂護航行徑一樁樁
#你好大我好怕
報導指出中原大學於2020年5月15日排定調查一起該校生物科技學系男教授涉及男碩士生的性霸凌案件,中原大學在2016年時發生男教授強制男碩士學生脫褲的性霸凌案件,事後該系系主任雖有替受害學生更換指導教授,但系主任竟「忘了」通報學校,導致此事延宕至2020年校方才由性平委員會展開調查,並且排定於同年5/11開性平會。沒想到民進黨籍士林、大同選區立委何志偉竟然管到桃園中原大學去。
然而,何志偉在性平開會前竟「打電話關切該名受害學生」,且「要求受害學生知所分寸」,還說教授「是在開玩笑,不是有意的」。
今年4月民進黨台北市黨部評委召集人趙映光的兒子趙介佑,因販涉毒品等案遭到聲押。趙映光則對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在評委會力挺趙介佑表示感謝,「強調何志偉家族有生之年任何選舉他會全力支持」。有這樣的這樣「背景」當靠山,說出來的話,恐怕比立委的招牌還要「響亮」,更加「震撼人心」!
所幸,性平委員會確認確實有此事,並且對該名教授進行懲處,懲處結果為該教授109學年度敘薪停止晉升一級、109年及110年之年終獎金停發、接受6小時性平教育課程。有同系教授對此表示這樣的懲處真的太輕,且該名教授仗著有立委當靠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無疑對已畢業的男碩士生造成二度傷害。
👉何志偉是不是該向受害學生道歉?開玩笑的講法是對受害學生二次傷害!
👉同校教授也指出,受害學生在接到何志偉電話後,精神幾乎面臨崩潰。如果何志偉是被害者能夠接受這種講法嗎?
👉而這已經稱不上關說了,根本是直接用立委的身分施壓學生。
去年中原大學副教授aka高端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在上課時消遣歧視黑人與南美洲人,以及嗆陸生毒奶粉吃的比較多。事後何志偉不分是非黑白開記者會護航招名威,招名威最後接受媒體的專訪,改口稱「若自己講話太輕浮且不精準,讓學生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個人是非常坦於面對的,我願意道歉,要道歉一千次也願意」!
立委不思查證無腦護航,何志偉三番兩次隨意耍官威,中原大學一事何大立委至今仍未向大眾道歉!
還有甚者,就在上週8月27日何志偉立委的服務處放置白棺抗議。對此何志偉表示「選民服務不該淪為情緒性的司法關說,不必用這樣的方式恫嚇他的助理。」反觀自己先前的選民服務,打電話關切受害學生,還要求學生知所分寸,都顯得格外諷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日前有媒體報導司法院政策大轉彎,轉向陪審制。司法院馬上發聲明嚴詞否認。今日我再度詢問司法院:這是假新聞、還是司法院說謊?司法院呂太郎秘書長卻改口說「新聞內容不精確」。 請問司法院:為何不去函要求媒體更正?難道是心虛嗎?司法院還要再進行這種「放消息、帶風向」的惡劣操作嗎? 2. 桃園地檢署檢...
性平教育課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軍性平教育正式納入多元性別!
#更多認識不再霸凌歧視
去年五月我質詢國防部長,關於霸凌的定義,以及為何國防部相關統計資料中完全 #看不見性霸凌的存在?(https://bit.ly/3tLYCDc)
國防部當時以及後來一再表示,軍中和軍校中完全 #沒有性霸凌案件。但我的辦公室還是會看到相關報導、也一直有收到案件與意見反映。
許多現役及退役軍人提到,自己在軍中曾因性傾向、性別認同遭到差別對待,或者被當眾羞辱 #娘娘腔 #比女人還不如。
這中間的落差以及對霸凌與性霸凌的定義不清,反映出雖然這幾年國軍性平教育確實有提升,但仍然不足,特別是在多元性別方面。
這不足不一定在國軍基層,更可能是在國軍高層。
如同當天我請問部長與相關各軍處首長,都說自己其實沒有上過相關性別平等課程,也難怪對性霸凌與多元性別不夠瞭解。
#不光是監督
#也一起討論提出解方
質詢後,國防部積極表達有意願改善,也由長官帶著同仁一起到我辦公室深度討論與溝通。
我的團隊發現,國防部過去相關的努力主要是依賴「國防部推動性別主流化訓練實施計畫」施行訓練課程。
但,這個計畫未提到多元性別,也未曾強調對於各種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性別平等觀念涵蓋層面較少。
我們和國防部各級軍官解釋說明性別平等應包含多元性別的內涵,當天很高興在場軍官同仁頻頻點頭。
我想,這代表我們的溝通討論是有實質意義的,把握每一次和公部門對話的機會,把性別平等的種子傳播出去,真的就有可能鬆動各體系的僵固性,更往人權平等邁進。
#兩項階段性成果
經過好幾個月的持續討論,還有提出預算案凍結案的要求,國防部日前提出兩項階段性成果:
✅ 109 年度國軍性別主流化教育,旅級以上共有 407 場次,其中內容融入多元性別的已提升至314場次,約佔77%。
✅ 為了避免課程忽略或部分部隊宣導不足,國防部已於110年3月5日公告全軍,要將多元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納入性別平等相關課程中;並規劃達年度課程時數 1/6 以上。
#國軍性平教育終於正式納入多元性別內容
希望這個改善,能讓國軍性別友善環境逐漸完善,使每一個軍人都能在一個性別平等、彼此尊重、保障人權的環境中保家衛國。
最近國防部最新的消息,跟我辦公室說,這幾個月雖然因防疫,培訓多聘用內部講師,但分流課程中也都有按規劃納入多元性別;後續也已請外部講師多補充多元性別資訊。
感謝國防部對性別平等的支持與努力!
我在這裡也請大家幫忙,如果發現部隊在包含多元性別的性平教育課程上仍有不足或缺漏,請留言或私訊讓我知道,我會持續追蹤,讓我們一起促使每一位願意保家衛國的國軍都能被平等尊重!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性平教育課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一民政部門質詢,我分別就公訓處性別主流化課程、多元托育服務,和兒童、家庭相關市府委外業務提出質詢。
.
1⃣性平教育課程竟充斥刻板印象?
公訓處架設的 #台北e大 網站,是公務人員完成每年訓練時數的重要平台,有多達80多萬的會員人數。
然而我卻發現「性別主流化」課程中,有許多內容不僅和公務員業務無關,甚至是在複製、傳頌性別刻板印象,應立刻下架處理。
2018年上線的課程「男女大不同」,內容竟提及:「女性要 #預防被性騷擾」、「要注意不要在語言上被人家看扁」;「預約幸福—兩性相處的藝術」中,講師表示優質的兩性溝通,要每天 #摸摸男性、#切水果給他吃、#穿他喜歡的衣服;「愛情方程式解碼」課程,講者說男人的大腦除了性、還是性,女人的大腦則是嫉妒心、購物技巧、講電話的技巧。
這些內容已明顯不合時宜、牴觸性別平等的價值,讓人看了滿頭問號,公訓處內部卻完全沒有定期檢視的機制和規範。
我要求應將違反性別人權的課程直接下架、不適任講師不再邀約開課,並提醒公訓處修正數位課程汰換的作業準則,建立把關機制,處長也承諾會在兩週內完成。
.
2⃣多元托育區域發展不均
「#多元托育服務」,是台北市為了打造友善育兒、提升女性勞參率的重點政策,雖然目前的供給率都有達到施政目標,我卻發現制度上有嚴重的 #區域發展不均,且依照社會局現有的推展計畫,直到2025年,各區的差距只會繼續加劇、完全無法改善。
以我們大安、文山區為例:文山區符合申請資格的2歲以下兒童,每100人有22.8人能獲得公共及準公共資源,反觀大安區,卻只有13.8人。但未來5年內,文山區已預計增加5家公托設施,大安區則僅有1家。
此外,社會局除了提供經濟誘因外,完全沒有推行「#準公共化」的策略、目標和細部計畫,也沒有針對各行政區 #因地制宜 的發展策略。
若以大安區及大同區作為對照:大安區共31家私立托嬰中心,僅12家完成「準公共化」轉型,有極大的努力空間;但大同區受限於區域特性,私立托嬰中心較不願進駐,全區僅有3家私托,「準公共化」可推行的空間較小,因此應該更著力於公托的設置。
我要求社會局,應根據不同行政區的社經條件、區域特性,在兩個禮拜內提出更細緻的發展策略,並設立「準公共化」的推行目標。
.
3⃣兒童、家庭相關委外辦理業務,契約應明確納入性別人權條款
台灣已成功完成 #同性婚姻法制化,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家庭也已生養小孩,我特別指出社會局有許多和兒童、家庭相關的委外業務,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早療中心、各區親子館、兒少福利機構主管人員訓練課程等。
一線人員在承辦服務時,會頻繁接觸到多元家庭、同志家長,但並不是每個負責執行的組織團體都具有性別人權的意識。
因此市府應主動盤點相關委託辦理業務,並在契約中,明定從業人員應受性別平權訓練、建立多元家庭與性別概念,才能有效把關、打造友善的環境。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性平教育課程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 日前有媒體報導司法院政策大轉彎,轉向陪審制。司法院馬上發聲明嚴詞否認。今日我再度詢問司法院:這是假新聞、還是司法院說謊?司法院呂太郎秘書長卻改口說「新聞內容不精確」。
請問司法院:為何不去函要求媒體更正?難道是心虛嗎?司法院還要再進行這種「放消息、帶風向」的惡劣操作嗎?
2. 桃園地檢署檢察長涉嫌在一件犯罪金額超過5億的逃稅案件中,施壓檢察官必須與被告進行認罪協商的醜聞。有檢察官質疑承審法官也涉入其中,對此,承審法官也出面澄清。
請問司法院,審查庭是在處理何類型案件的何事項?審查期限為何?依照今天司法院的說明,如果審查庭是在處理案情單純較不複雜的案件,為何本案審查庭卻說是複雜案件、要鑑定、因此要求延長期限,而在延長期限後又在討論認罪協商?
根據《地方法院辦理民刑事訴訟案件流程管理實施要點》,延長審查庭辦案期限必須經過院長同意,屬於司法行政監督事項。對於「承審法官有無涉入」、「審查庭制度有無遭到濫用」,司法院必須徹查到底。
3. 法官陳鴻斌多次性騷擾助理,引起社會譁然。為此,司法院許宗力院長甚至率院內同仁,帶頭上性平教育課程。
然而,我接獲檢舉,臺中地院副法警長在內部會議對內出現極不妥當的性騷擾言詞。事後,臺中地院性騷擾申訴處理審議委員會竟選擇包庇,這是司法院支持的立場嗎?
附註:
2019-3-23 這樣的司法、還能不改革嗎?
https://reurl.cc/OrvLg
2019-3-22 基層檢察官的控訴:請法務部徹查到底、切勿包庇
https://www.facebook.com/kcfor2016/posts/1140354109480162
2019-3-22 基層檢察官沈痛的控訴
https://reurl.cc/rv5WZ
2019-3-20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先射箭再畫靶的司法改革
https://reurl.cc/ZVWqQ
性平教育課程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性平教育課程 在 課程教學教材與研究__教案影音資源__校園篇 - 性別平等教育 的相關結果
# 影片名稱 上傳時間
13 【情感教育】 '別'出新裁找幸福 2017‑11‑16 14:26:04
14 【情感教育】情感與溝通的人際歷程 2017‑11‑16 14:26:28 ... <看更多>
性平教育課程 在 性別平等教育教什麼? 的相關結果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3條規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課程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 同志教育等課程,讓孩子擁有. 正確的性別教育觀念,學習看. 見差異、認識多元、以 ... ... <看更多>
性平教育課程 在 8小時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 性別事件防治資源中心 的相關結果
課程名稱. 時數. 性別平等意識(身體/性自主). 2. 解構性侵害或性騷擾迷思. 2. 性侵害或性騷擾因應與創傷. 2. 性侵害或性騷擾再犯預防. 2. 防治教育課程總時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