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
分享原文,稍作補充:
一直覺得東海工業大廈讓街道轉角變得不可思議,以前不知怎樣形容它的美,現在再看會有另一種角度。
展覽於 openground 進行中,有趣在於許多的陌生,即使有時眼熟,但從來沒有細細去看的一些香港建築。
場內會有策展團隊複製的建築物料,可以觸摸,幻想當時人的需要及心境,怎樣是剛剛好,甚麼是知足,由一幢建築物無聲去說。
Kevin Mak的照片不用多說了,靚到令人覺得不用客氣。
原文刊Andthen.hk
————————————
誇而不浮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想像一個中年人,五十歲上下,沒有足夠年資去接受敬禮,擠不進殿堂,卡在時間線上的某點,遭冷落一旁,尷尬地一臉蒼白——而他曾經踏實和誠實地,為社會交出貢獻,可是始終沒有換來掌聲。
以人喻物,城內也有好些這樣的建築。
建於戰後六、七十年代,屬於現代主義建築的分支,龐大至近乎霸道,常被形容為怪獸(近年民間比喻更有趣,Marvel宇宙裡的變形俠醫Hulk),敢於不加粉飾,客觀事實裸露人前,統稱為「粗獷主義」(Brutalism):1950年代由瑞典建築師Hans Asplund首先提出,及後經英國建築師夫婦Alison 與 Peter Smithson,以及建築評論權威Reyner Banham大力推廣,影響力在七十年代尤其重大,香港也沒有例外。
粗獷主義有幾個特點,強調不經修飾的外觀,幾何結構直截了當,鋼筋混凝土外露,樑柱和核心筒等一目了然,外觀上著重表達力量,並且刻意不施油漆粉刷或批盪,看上去灰頭土臉地粗糙。
這些建築常用於建設學校、政府大樓,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樓宇,本身帶有強烈的實際功能性——甚至可以這樣說,它本來就不要求華麗,不為點綴市容而來,是實實在在應付民生的工具,不矯情,不說多餘廢話。
粗獷主義的實驗味道,讓它素來不為主流美學擁抱,然而有建築師不表認同。
深水埗openground的最新展覽《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罕有地給這類建築一支射燈,以照片,研究資料及建築圖則,展示15組粗獷建築,站在香港某角落,在看見與不被看見之間。
譬如每次經過葵涌都嘆為觀止,「點解工廠可以咁靚」的東海工業大廈,1975年落成,大部分牆壁用上麻石飾面,樸拙,卻有沉實的帥氣。每個建築組件都設有凹槽,可以像積木似的曡起砌成,極具快靚正的香港精神。
策展團隊甚至認為,大廈結構的精密程度,可以跟1970年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相提並論。
展覽中亦有鮮被提及,異常科幻的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建於1972年,位處山上,當時為避過大規模挖掘工程,禮堂一方坐落山坡,另一方由懸臂式支柱支撐,結果構成飛碟狀,懸浮半空,極具前瞻,超越學校建築的想像。
而粗獷至世界聞名的代表,要說到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大膽地設計成梯形,外牆傾斜,能夠反射陽光,避免體育館受日照長期曝曬,非常聰明。
兩個大型懸臂樑的邊陲,刻有類似葉紋的V字紋道,下雨時出水管的水沿樑柱流到地面,硬漢內藏浪漫巧思。
值得留意的是,展覽名字在建築前加上「未知」:一來粗獷主義不算廣為人知,同時因為英殖香港華洋共處的背景,增加建築的複雜性,讓某些疑似粗獷主義建築的定義,還需繼續討論。
另一個未知,涉及建築的生死存亡——粗獷主義向來備受爭議,不獲廣泛重視及欣賞,加上漸因失修而破落,本來就已碩果僅存的粗獷建築,近年面臨消失,比如荒廢好些年的清水灣邵氏片場,現正開始拆卸重建。
留下來的倖存者,亦不代表可以安全。部分業主因了解不多,以保養的名義,替建築抹上油漆或批盪,外表亮麗了,但跟粗獷主義的原有精神背道而馳。
例如展覽中的幾幢中大建築,除了牟路思怡圖書館,其餘巳被翻新,不復最初落成的模樣。
這現象非香港獨有。2017年,德國建築博物館(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及建築評論家Oliver Elser啟動SOS Brutalism計劃,建立網上數據庫,列出世界各地相關建築,以作監察和保育,至今載有超過二千座建築,其中約二百座標為瀕危紅色,代表面臨清拆或錯誤改建。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建築群,一直是SOS Brutalism檔案中唯一的香港建築;今日再檢索,裡面已加進新的項目:中大科學館、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並包括已通過撥款,將會拆卸的中環郵政總局(註:策展團隊認為郵政總局更接近典型現代主義,有待商榷)。
撇開主觀的美醜定斷,粗獷主義建築,記錄了戰後的社會面貌,捱過了最窮苦,未正式邁向富裕,平凡實用便是最大安樂,那是樂得簡單的年代。
曾經在當時,人們需要快捷,低成本,坦蕩蕩地真實的建築物;然後許多年後的今天,誠實直白的建築,或事,或人,會不會得到嘉許?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怪獸大廈重建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華為的命運與華為無關
因為哥吉拉與基多拉打起架來,再雄偉的高樓大廈總是得倒個幾棟啊。
剛上映的電影《#哥吉拉:#怪獸之王》,看在關注美中貿易戰的人眼裡,想必心有戚戚。好萊塢版的哥吉拉與摩斯拉就是美日連線,是泰坦怪獸的王與后,而身為外來入侵種的基多拉,其中國風的三顆龍頭豈不就像是黨政軍一把抓的習近平,想「趁你病、要你命」,篡奪哥吉拉的王位。其他怪獸如拉頓等,則代表其他國家,面對兩大巨獸,打不贏就臣服。至於哪隻怪獸代表正義?誰能夠重建地球秩序?腳底下的人類,歡迎來到現實世界。
從古至今,如同巨獸般的大國爭奪的標的不外乎三大生存要素:#糧食、#能源、與 #貨幣。他們爭的可不是單純的數量,而是這三要素的基礎建設、流動節點與方向的控制權,然而隨著技術突飛猛進,一種新的、足以跟糧食、能源與貨幣相比、流動更快速的生存要素出現了,那就是「#資訊」。
在電影中,由科學家發明的「#奧卡裝置」就象徵了資訊這種生存要素。奧卡裝飾是一個可以模擬出怪獸之王聲音的設備,能夠號令(或至少影響)所有已知怪獸的行動,看是要他們狂暴、冷靜、還是回去休眠,奧卡都能「假傳聖旨」。這樣的技術,在泰坦怪獸的世界裡首度出現,大大影響了勢力平衡與戰局。
哥吉拉有哥吉拉的經典吼聲,基多拉有基多拉的,都能號令群獸,堪稱掌握地球神經系統的 #總開關。但總開關怎能有兩個呢?能登頂稱王的怪獸,察覺對手與危機的能力非比尋常,雙方都不能容忍對方主宰資訊的流動,更遑論有第三者在那搞東搞西,造成資訊流「遲、假、斷」的風險升高,也會連帶影響糧食、能源、貨幣等要素的安全與穩定。
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 Tim Wu (吳修銘) 備受讚譽的著作《 #誰控制了總開關》一書中,就描述了二十世紀從貝爾實驗室到 Google / Apple,從無線電、長篇電影、廣播、衛星與有線電視、到數位匯流這段歷程,新傳播技術如何發芽,政府(主要是美國)又是如何後知後覺但逐步把新科技衝開的籬笆補上,然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本書的結尾聚焦在確保網路中立性,希望在企業壟斷跟政府嚴管之間找到第三條路,讀完這本書,可以清楚看見資訊如何躍升為第四個關鍵生存要素。
然而該書出版於 2013 年,網路中立性的爭議雖然重大,但現在看來也只是美國政府底下的部門與傳播科技企業之間的你來我往,就像哥吉拉在休眠時,身上的超大跳蚤咬來咬去。然而在中國政府這隻雄起的基多拉支持下,中興、華為的全球擴張,與後續中國在互聯網、監控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爆發成長,超越了網路中立性爭議的範疇,下一代資訊基礎建設的總開關可能徹底交到基多拉手裡,重塑地球秩序,哥吉拉再也無法安睡。
#新的世界正歡迎新的王者。科技趨勢專家 Kevin Kelly 在今年三月的 Wired 雜誌上揭示了「#鏡世界」的概念,簡單來說,他認為5G、VR/AR/MR、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智慧型手機、智慧交通/醫療/城市......等所有資訊科技熱門名詞,都是打造未來的磚瓦,我們正在建構的世界是全感知、全複製、全虛擬的世界,所有東西都有數位分身,所有分身的調控都像是真實也超越真實的物理限制,像是風靡全球的現象及手遊 Pokemon Go、微軟的 Hololens 的工作現場解決方案、或是通用電氣替自家的電力發電機/核能反應堆/噴氣渦輪機等製作的「數位雙胞胎」,都可以視為我們正朝向這個世界前行的案例。
為了成為怪獸之王,既有的大國巨獸當仁不讓,早就開打,你的華為手機能不能更新、App 能不能用,怪獸並不在乎。
怪獸大廈重建 在 女大製作人-小筠180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到底是什麼日子?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尖塔在世人眼前被燒毀
相愛30年的鄭秀文許志安
居然許志安也在今天被揭發出軌
不論是人.事.物
看來永遠都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容易
尖塔被燒毀了可以修復
但歷史的遺跡又能怎麼重建?
愛侶劈腿了可以選擇原諒
但心中的缺口與不信任的因子又能靠什麼來彌補?
人~生~好~難~啊
#怪獸大廈 #香港 #人心比怪獸可怕
#我愛SAMMI
#SAMMI懷挺
怪獸大廈重建 在 鰂魚涌9個項目重建太地恒地聯手收購區內重建尋寶by 諗Sir 買 ... 的推薦與評價
鰂魚涌9個項目 重建 太地、恒地聯手收購區內 重建 尋寶【買樓講場節目第38集】 by 諗Sir 李根興#鰂魚涌#收購#強拍#買樓講場節目#買樓廣場節目【POWERTEAM ... ... <看更多>
怪獸大廈重建 在 怪獸大廈變形金剛 :: 台中建案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8月6日—香港海山樓(俗稱怪獸大廈),自從變形金剛4取景爆紅,便成了觀光客最愛IG打卡景點。香港海山樓怎麼去?...目前鰂魚涌怪獸大廈禁止拍照了,不過前往的人 ... ... <看更多>
怪獸大廈重建 在 團結香港基金- 【#香港#建築】「怪獸大廈」海山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建築】「怪獸大廈」海山樓,香港特有的壓迫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