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是把照妖鏡
#是人是鬼照得清清楚楚
台灣疫情加溫,確診案例不斷累計,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狀態,所有學校停課,也加強邊境管理。
不止台灣,全世界各地的疫情也還在延燒,與台灣並稱防疫模範生的越南與新加坡,確診案例也變多了。
每天打開新聞一看,幾乎都是關於疫情的,心情難免焦慮緊張,也很想問問,做為一個普通人,應該如何對抗瘟疫呢?
#人在幸福的時候_看不到威脅生命的兇手
疫情沒有爆發的時候,瘟疫離我們太遠了,根本不會對我們造成任何傷害。加上生在現代,我一直相信死亡和疾病的威脅,已經因為醫療進步,大大減少和稀釋了。
人在幸福的時候,看不到威脅快樂的兇手。卡繆創作《瘟疫》這部小說的原因,是希望提醒大家一件事:如果有一天,瘟疫突然降臨,我們應該怎麼辦?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要有隨時應付意外事件的心理準備和能力。
#面對瘟疫_整個世界都不知所措
面對突然降臨的瘟疫,大家都不知所措,生存本能支配人類的情感,剝奪人類在正常生活中可以運行的理性,徹底陷入恐懼和恐慌之中。
大家吵吵鬧鬧紛紛擾擾,謠言滿城亂飛,忘了採取行動抗疫,和拯救病患的生命,才是疫情中最重要的事。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有人說,瘟疫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最深刻的人性,是人是鬼藏也藏不住。
我們可以把瘟疫看做是人性的一場測試,這場測試永遠不會停止,而且會不斷重復。
但是,它同時也能激發人的潛在能力,就像狗急了會跳牆,發生火災時弱女子也能搬起冰箱,在瘟疫面前,平常不會做的事情通通變成小事一樁↘↘
https://www.twinsma.com/2021/06/blog-post.html
好讀出版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
情感剝奪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靈魂之旅課聊到我們今生的人生大戲的舖陳,藉著靈魂精心的安排,從前世帶到今生的課題,若沒有原生家庭的促發,進而投射到親密關係的伴侶身上,發展成相愛相殺的局面,一個人的成長及靈魂層次上的蛻變,很難順利發生。
成長,必定伴隨著苦痛。
從出生星盤上也可嗅到人生安排的趨向,拿我自己的星盤為例,我的冥王地府的體驗(冥王星)和我個人星曜的太陽(爸爸)及月亮(媽媽)都有克相,再加上冥王星落在象徵與他人關係的天秤座且在我的伴侶宮位,再再勾勒出今生的靈魂暗夜會在親密關係上顯現。
溯源於兒時與父母的關係,內在受傷的孩童正是我人際歷程中的幕後推手。當然,冥王及月亮所帶來的前世課題,也可清楚端倪出來。因此我的人生映照,都與他人關係間的自我價值來呈現,這也對照了我觀察自己的前世今生所釐清出來的靈魂傷痛「我不重要」的議題。
再加上靈魂藍圖裡的物質挑戰帶有13-4的創世能量,一個與愛脫離不了關係的能量品質;以及代表冥王的1-1,落在了毀滅及重生轉化的物質目標,再再都在提醒我觸摸真實的自己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若是以近期進修的星座精神病理學來看,冥王代表著偏執人格障礙,因為冥王有轉化蛻變的需求,因此大概就是不入地獄上不了天堂的概念。一個人要意識到自己的偏執,必須藉由「要不到」的苦痛,最終得以學會如何放下。
世間的無常要教會我們的是,並不是從未擁有而不執,而是曾經擁有但卻不執,才會是真正的無我。佛法裡的三法印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心理的生滅是無常,一切的精神與物質終歸為空,最終能從煩惱的生滅尋到寂靜,從偏執尋回中道,一切自然發生而不再執著,就會是冥王所帶來的證悟。
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偏執起始於母嬰期的分裂,如同冥王戴著墨鏡看世界一樣,蒙上的是自己偏頗的解讀。童年的失落、情感剝奪、受忽略或排拒,會造成一個人分裂的世界觀,意即非黑即白的雙極性思維模式,容易以自己的投射去尋找完美情人,來填補童年缺失的母愛。然而一旦幻想破滅看進真實,便會主觀性地認為世界是危險不安全的。也就容易有著「你若愛我,就該滿足我,不然就是不愛我」的極端模式,把世界一分為二,好人與壞人,迫害及受害。
然而,冥王所帶來的烒練並非沒有解藥,其精髓就是真實承接內在的傷痛與脆弱,以自身發展出的愛來接納曾經不被關注和疼愛的自己,為自己找到真實的安穩及內在平靜,才能達到整合及轉化。
如果你也想檢視自己是否帶有偏執的信念或投射,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出生星盤中冥王星、天蠍座所在的位置、宮位及相位角度;也可以檢視一下靈魂藍圖裡1-1,7-7,13-4,14-5所落的位置;當然也能從心理層面去探索在你的人際歷程中,是否帶有兒時與父母間的糾葛及拉扯。
命運,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潛意識的投射。
#雜念與雜唸
#靈魂之旅課週一班登記中
#想了解靈魂藍圖私
#靈魂心理占星特定議題私
#前世今生先尋問是否適合做
#需要出生年月日姓名及照片
情感剝奪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在教育現場中,人本教育應該是主流,凡事循循善誘,即使學生了犯了錯,也不應過度苛責,應站在學生的立場,為他們設想,他們為什麼會犯錯誤,試著去理解他們,儘管在過程中,因為學生不願面對錯誤,會對教師各種不理性的行為,然而,教師理所當然應該佔據一個高度,釋出善意和包容,儘管是說理,也盡量不要刺激對方.
這大體上是正確的.
以個人的角度而言,確實是這麼回事.
理解多的人,擁有較多的義務和責任,然而,這樣的方式也不可迴避的產生許多代價,那就是人心中的自私成分,自我中心成分,過量的負面回饋與不洽當的歸咎,將會是教師本人得到龐大的心靈損傷,每個人都想釋放壓力,釋放出來的壓力則必須有人吸收,可以對著一個木頭擊打宣洩的人,可以說擁有美好的人格,大部分的時候,人們傾向向另外一個人施加壓力,儘管理性上,他跟你的壓力沒有什麼關係,但我們仍會從他的反應得到壓力獲得釋放的訊息.
常人稱之為,舒壓.
紓壓的對象可能是無辜的人,或者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應該可以承受的對象,教師只是一個角色,用「老實好欺負」可能是簡化用語,事實上,我們對於特定人格特質的人,下意識可能判斷,他佔據的道德位置較高,他看起來有種優越感,他可能不太會復仇反擊,或者,他是和我親近的人,理所當然應該接受我的壓力.
在意識流動之中,過軟的退讓或者過剩的同理心,建構的極有可能是一個不太正常的關係,當我們認為可以一種過於佔據對方心靈位階的方式,去習得道理,或者,只有這樣才願意聆聽和修正,這就變成單向的同理心輸出,以及,過於偏狹的情感剝奪,假使一個教師每每勸告,則必須承受超過他能負荷的情感代償,這個不正常的連結將會在兩人的認知中正常化,意即,原本是多付出來的,卻便理所當然的,應該是這樣的溝通模式,如同我們餵狗吃點心,當作是習得技能的獎勵,表面上看,是一個平等的學習活動,但這個連鎖有可能被打破,狗可能為了尋求更多點心,取而代之的不是更多學習心態和技能,一個餅乾換一個技能,而是更多不合作的態度,你必須給我十個餅乾我才願意學習,甚至,你不給我還會咬你.
這個例子或許不是很洽當,因為狗沒必要學習握手或者坐下等等技能,本質上對牠沒好處,不過,我們側重在原始的意識交流模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當中,多半有公和私的分別,除了避免對方傷害自己,也學習關於公眾利益的福祉,這個東西你不能做並不只是因為不能做而已,也許他對你個人有好處或者對你個人沒有影響,但是長遠以及對其他人存在而言,有可損害群體乃至於群體之中的你,個人.
更可怕的是,混淆,當我們釋出更多同理心希望能增進對方的認知,對方學習到的可能不是認知本身,而是他能從的交流連鎖中得到其他的利益,也就是無論什麼都必須「我能得到什麼?」,教師教授道理給學生,學生的解讀可能是一個「又可以欺負老師的機會」,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事覆蓋兩種意志,這是可能的.
當我們看見道理被建構起來,卻沒有感知到,有某種世界觀正在偏斜,假設一個簡單的道理,他被學習到佐以不合理的代價,好比我要花費好幾兆顆石頭才允許建一個小型的金字塔,那有某種東西,我們不能說是邪惡,但可以說是怠惰,正在悄悄建立起來,故意將一個小金字塔懸以過高的代價,反過來說,我正在阻礙其他金字塔的建立,當你把這些信賴都放在我身上,很快的,其他的金字塔就不用理會了,反之,如果你要建這個金字塔就必須怎樣怎樣,你不建的話,我就可以怎樣怎樣,為了建一座小小的金字塔,他可能只是一種變相的抵制還有方便自己尋求更多的倒金字塔.
如果我們因為人們的「害怕面對錯誤」,「不想要嫌惡的刺激」,而被迫放棄自己的信念,甚至容許不合理的謊言成立,純粹是為了滿足對方需要的話,寧願削減一些事實和價值,只為了讓對方明白義理,很快的我們會發現,當你終於將美味佳餚送到餐桌上,原本的想像早已面目全非,我們不太明白一塊水晶豆腐究竟是為何變成一盤屎,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其實我們早已明白,你妥協太多,退讓太多,從高等同理心轉變成低等的移情,而不自知.
所以,在古典心理學之中,有所謂洪水法存在,你越害怕的東西,越要去面對,你越不想面對的錯誤,越要去解決,趨樂避苦是人類的天性,但求知與樹立價值和為大多數人著想,偏偏一路上都是痛苦的事情.
良知始終違反人性,人性始終違背動物性,人之所以與動物有所區別,或人之所以成為更好的人,都是不肯逃避這種痛苦的過程而出現的產物.
古典的洪水法當然是很原始的,甚至有許多消滅人的存在的野蠻作法,如果一個人已經很害怕的話你還要讓他更加害怕,他可能無法面對恐懼而自我消亡,所以這是一種不成熟的非常辦法而且具有爭議.
例如,假設有一個人小時候被狗咬了,對於狗有莫名的恐懼,甚至因為結識了一個養狗的伴侶,而開始嚴重的影響他的生活,那麼,有一個方法是帶他去逛寵物店,寵物店裡有很多狗,當他發現這些狗都不會咬他,也沒有危險,就不再害怕了.
另外還有一種想像中的洪水法,是用想像的方式,重建創傷情境,當他們發現儘管這個恐懼的情境發生了以後,但是自己擔憂的結果卻沒有發生,那麼,就有可能可以克服恐懼.
在個人之中,洪水法或許有倫理爭議,不過其中的原理放在人群,則有特殊的意義存在,當一群人因為害怕一件事情發生,不斷的釋放他們的恐懼以及編織一些奇怪的論述和道理去衝擊價值和事實,一群堅定的人存在就顯得重要.
無論這個世界被扭曲成什麼樣子,什麼樣的反事實以及因恐懼而產生不理性和災難性的思維,使得他們自己帶往自己往更容易發生恐懼以及更多恐懼的道路行走.
一群不動的人存在是很重要的.
這不是人多或人少的問題,而是價值和信念的問題.
無論是你要用人本的方式,關懷的方案,大愛的胸襟,千萬不要忘記,這都是建立在一群不動的人身上,以及原始人們的初衷,相信的東西,因而發生的.
當你試著感染或影響他人的時候,首先得要擁有讓自己不會被動搖的核心價值,BROTHER.
So,不要害怕衝突,在不違背他人存在的前提上.
情感剝奪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v9OhgS99t8/hqdefault.jpg)
情感剝奪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許常德犀利評斷何妤玟豪門婚變!認為夫妻間婚後性愛分離很正常?評論何妤玟離婚是對的選擇?#婚姻諮商#何妤玟#性愛分離#價值觀#鄭弘儀#新聞挖挖哇
【何妤玟婚姻委屈求全淚崩 】▶http://yt1.piee.pw/NP25W
▶何妤玟自認有公主病!👉http://yt1.piee.pw/RCF5E
▶何妤玟淚崩痛訴富二代老公不貼心👉http://yt1.piee.pw/RGVK6
▶抓姦不倫師生戀神反轉驚呆!👉http://yt1.piee.pw/LB7TQ
▶剝奪高潮的權利?中風勃起找手天使!👉http://yt1.piee.pw/QCVNZ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竟是?她只求老公能多看她一眼
#何妤玟#離婚#公主病#邵天成#化工小開#婚變#簽字離婚#鄭弘儀#新聞挖挖哇
▶譚敦慈人生最痛!三件事喊話辛龍👉http://yt1.piee.pw/QTNGA
▶辛龍痛哭不再娶?劉真驟逝太揪心👉http://yt1.piee.pw/QV59T
▶劉真女兒想媽媽!👉https://youtu.be/IHciMqe6_rM
▶黃宥嘉揭婆家秘密👉https://youtu.be/BIFCV2iynjU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QwjjjnzrsM/hqdefault.jpg)
情感剝奪 在 CH Music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Fate/Grand Order -絶対魔獣戦線バビロニア-》
星が降るユメ
作詞:Eir
作曲:TAMATE BOX
編曲:TAMATE BOX、三谷秀甫
歌:藍井エイル
翻譯:澄野
意譯:CH
版權聲明:
本頻道不握有任何音樂所有權,亦無任何營利,一切僅為推廣用途。音樂所有權歸原始創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Copyright Info:
Be aware this channel is for promotion purpose only without any illegal profit. All music's ownership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reators.
Please support the original creator.
すべての権利は正当な所有者/作成者に帰属します。あなたがこの音楽(または画像)の作成者で、この動画に使用されたくない場合はメッセージまたはこのYoutubeチャンネルの概要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にご連絡ください。私はすぐに削除します。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不妨按下喜歡和訂閱,你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原動力!
If you like my videos, please click like and subscribe! Thx :)
粉絲團隨時獲得最新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Check my Facebook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背景 / Background - 官方單曲風封面/Official cover of the single:
https://i.imgur.com/fOTFP8q.png
中文翻譯 / Chinese Translation :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723800
日文歌詞 / Japanese Lyrics :
時が流れるたび 繰り返されていくのは
誰かの思い 僕の中の想い
出会って また離れていく
眠り夢の中は 懐かしさで溢れて
隙間ひとつ みつからないくらい
想い出 重ねてきた
躓き転ぶことが怖くて 歩けなくなった時は
君のこと 思い出して 勇気に変えたい
そうして
ぼくは今日もまた生きていくよ
優しい過去と 記憶を抱いて
選び続けた 分かれ道だって
間違いなんて きっと無いはず
全てが繋がるストーリー
退屈な 連鎖に 意味はひとつも無くて
心にある 小さな隙間が いつでも 虚しかった
泥だらけのあの儚い君が 不器用にも生きていく
温もりにひとつひとつ 気付かされながら
そうして
君と今日もまた生きているよ
息をしてる意味を見つけて
笑い合えた時間の分だけ
悲しい影は そっと寄り添う
わかってたつもりだったのに
何かを奪ってしまったら
大事なものが奪われる
気づくのが遅すぎた
星が消えていく
そうして
ぼくは今日もまだ生きていくよ
優しい君の 記憶を抱いて
失くした分だけ拾い集めてく
海の向こう 星が降る日に 全て託して
生きる事にしがみつくことを
誰も笑う事は出来ないでしょう
二人が過ごした日々がずっと 悲しい過去に ならないように
星が降る夜のストーリー
中文歌詞 / Chinese Lyrics :
每當時間靜默流淌消逝,反覆浮上心頭愁悶的是——
有關那某個人的回憶、我心中的種種想法與意念
彼此相遇交錯,再悄然別離而去
墜入今霄入眠後的夢鄉中,這份懷想眷念漸漸滿溢
一絲情感的間隙都無法尋著
僅是令一次又一次的過往回憶,放肆疊加重演、浮上心頭
每當因畏懼絆足跌落,而膽怯止步不前之時
只要一想起你的身影,便令我想鼓起勇氣跨出步伐
因此——
即便是今日,我仍將存立於此向前邁進
擁緊並珍惜溫柔的過去種種與回憶
朝著自己相信的方向前行,哪怕前途漫漫、路途分歧
也一定不會再有任何,令人懊悔的錯誤選擇
使一切彼此相繫,描繪出屬於我們的故事
在幻夢如連鎖般乏味的反覆交織中,並不存在任何一點意義
但心中的渺小間隙,卻總使我感到空虛茫然
滿覆泥濘、看起來弱小又不可靠的你,即使笨拙地活著卻仍能——
仍能使我察覺到你一點一滴默默付出的種種溫暖
因此——
即便是今日,我也仍與你一同奮力活著並向前邁進
直至尋得吐息與降生於世的理由
但在彼此盡情歡欣談笑的時分之中
滿載哀愁的影跡,仍悄然無聲地接近
即使我曾確信自己早已明瞭,卻未能坦然面對
倘若只要想獲得什麼的話
便會被剝奪並失去珍視之物
但驚覺之時,為時已晚
天上繁星早已寂然消逝
因此——
即便是今日,我會持續存立於此並奮力向前邁進
緊緊擁住,僅存於記憶中那溫柔的你
拾取我一路上所遺失的種種
在平靜汪洋的彼端、繁星殞落之日,將這一切盡數託付給你
為求生存而緊握這份最終的祈願不放
任誰都無法嘲笑這份執念吧
願兩人共度的時光中,那些欣喜愉悅能夠長存,不再成為悲傷的過往
而是成為綻亮這繁星殞落之夜的故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UiM7ZdjIrI/hqdefault.jpg)
情感剝奪 在 如何讓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停止繼續傷害我們?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Young博士提到的「生命陷阱」,包含遭遺棄感、受虐預期、情感剝奪預期、缺陷感、社會疏離感、空虛感、失敗宿命感、優越感、缺乏自控感,或有自我犧牲傾向、尋求認可 ... ... <看更多>
情感剝奪 在 如何讓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停止繼續傷害我們?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Young博士提到的「生命陷阱」,包含遭遺棄感、受虐預期、情感剝奪預期、缺陷感、社會疏離感、空虛感、失敗宿命感、優越感、缺乏自控感,或有自我犧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