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政治類期刊重點摘要
Time(時代雜誌)
封面故事:打造一個更好的桑德斯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想改變美國 但他可能必須先改變自己
以血腥暴力的方式鎮壓抗議者之後 蘇丹軍政府高喊舉行選舉
大麻如今在美國俯拾皆是 除了公衛與商業意義 還有政治與司法的混淆
脫歐公投三年後的英國仍處於分裂 也凸顯出一個自我交戰的國家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
共和黨造雨人來到烏龜灣(聯合國大樓所在地) 克瑞芙若獲任命將成美國第一位靠募款起家的駐聯合國大使
天安門事件30年後西方國家還是搞不懂中國 華府誤判了那場鎮壓 今日同樣誤判了新冷戰
天安門事件摧毀了亞洲的反動浪潮 中國陰影遮蔽了今日的民主希望
真主黨不再是伊朗最中意的代理人 美伊關係緊張下德黑蘭發現真主黨似乎不怎麼願意淌這場渾水
國族主義是打敗不了的 「想像的共同體」在國際政治中一直強大存在有其深層理由
在男性多數的行政團隊中 五角大廈代理部長打算找更多女性進入國防部
阿拉伯聯盟根本是"圓形行刑隊" 川普內閣兩年前為中東合作開啟新頁 卻從此成為一場災難
印度總理莫迪在國內聲望占有優勢 此時正是與巴基斯坦議和的最佳時機
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
美國的外交政策漫無目的 國務卿蓬佩奧高喊現實主義 但川普做不到
與伊朗一戰會是什麼樣子? 沒有一方樂見戰爭但這不代表危機不存在
什麼是左派中的左派? 歐洲議會大選中綠黨的崛起
羅興雅難民仍困在孟加拉 眼前也看不到重返家園的機會
Der Spiegel(德國明鏡)
封面故事:YouTube世代撼動德國政壇
年輕一代把氣候帶動成新社會議題 網路讓他們比上一代更有力量
歐洲議會選舉只是一個開始 年輕且願意發聲的世代要的是徹底改變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洪 在歐洲執委會主席的人選上意見相左
英國政壇孤鳥強森在取代梅伊之路上銳不可擋 但謎樣的強森也可能讓英國脫歐大迴轉
在韓國要變美的壓力 整形手術在韓國極為普遍 即使男性也趨之若鶩
想像的 共同體 摘要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週命令下達第一段摘要文字檔】
【完整檔是連結自己點進去】
很多人都在猜測我為什麼要戰蘇美等人,我就來告訴你發生在我這邊的整個事件脈絡,還有我的整個操作策略。你可以當閒談看看,也可以瞭解一下我們是怎麼處理事情的。
1. 我早就知道蘇美,也看過他的文章,不過因為我不是很完整的掃八卦板,就是看到時才會看一下,笑一下,基本上不以為意。不過有許多公共知識份子一直提醒我,這傢伙和其他一些人帶起八卦板甚至整個PTT的仇女情緒,公共空間開始朝特定意識形態偏斜,許多使用者開始流失或不願去看。
2. 但我覺得這還好,生存競爭是自然的事,地盤沒了,搶回來就好,但重點是搶回來幹嘛?新媒體時代,市佔已經不是陣地爭搶形式了,如果PTT已經小眾化,那就別看,當那邊漸漸失去影響力,也沒有太大差別。雖然還是有很多懷舊派的認為應該對抗這種力量,但他們也沒很投入。
3. 後來我吃飽閒著,開始觀察蘇美的生產流程。我發現他有一個特點,就是CD時間很長,發一篇有品質的東西之後,要隔很久才能有同樣表現。這代表他的產能很低,或是現實工作很忙,因此不是職業搞笑者,是業餘的。
4. 到這階段,我已經掌握到的資訊是,蘇美的每小時有價文字產能大概只有200-300。而我們真正職業的水準,是一小時1000,如果是超頻全力運轉,可以到半小時1200。
5. 另外我也發現他的教徒意見很亂,都是在他本人言論之外衍生的腦補,也就是說,這個派別沒有第二號人物。蘇美一不發言,大概就沒了。母豬教主是另外的脈絡。
6. 然後就是近期爭議突然升溫,阿苗好像被引戰跳進來。本來蘇美拒辯論,這事就算了,但這時重要的神秘人出現,問我一個問題:「仇女教徒到底有多少?」因為某些人擔心仇女教徒的數量太多,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性別政策推動。雖然不能以PTT看世界,但我也不知道答案,不過這可以用方法找出來。其他人不方便做,只有我的形象有辦法,因為我是負面形象的網路名人。
7.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刺激這個群體,讓他們動員起來。所以我在PTT丟出一篇挑釁式的文章,表面要他們閉嘴,實際是要他們開口。這一方面可以看蘇美多久可以做出反應,然後觀察教徒們的言論特質。蘇美的反應時間你也可以去看,因為這是公開的。教徒的反應也是。
8. 刷完這一輪後,由處理數據的朋友給我的估算是:蘇美教的ptt id數,高度活躍者有25-30個,活躍:100-150,曾經表態支持:980以下(標準和方法恕不公開,因為是數據派混飯吃的東西)。因為還有黑數,考量這是一個透過表態來產生快感的群體,我們抓三倍,約總數3000人。
9. 但這樣的數據還不夠準確,因為ptt的id可以大量製造,又是匿名的,根本不知道是誰。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刺激這個群體,把他們引流入臉書,所以我準備一篇四千字的文章,在週二假日中午前,教徒應該睡醒的時候丟出來,發在我自己家的渣誌。
10. 很多人以為我是要打自家的廣告,其實這根本是新媒體或募資大外行,公開文章是無法增加訂閱數的。發在自己家,主要是因為全文太長,一般專欄不會完整接受,加上自家的發出時程和版面設計我可以完全掌握,之後進來的數據也可以自理。
11. 對了,我會主動談錢,除了表達技術差距,目的之一也是要增加憤怒值,提升教徒的行動活躍度,讓樣本多一點。
12. 把渣誌連結貼在臉書專頁後,接下來就是撈數據時間了。雖然蘇美教徒不斷強調「我們人很多」「我們贏了!」「阿苗和人渣文本之所以無法講贏蘇美的原因」「周偉航都談錢,形象大壞!」但我們撈出來的數據卻說了不同的故事,這一派似乎很強調自己是理組,卻比文組還強調感覺和精神勝利法。
13. 蘇美教徒總數(加上黑數),由臉書表現推估大約在2200-3300,是很小的群體。他們的文章或留言通常在這個群體內共振,來回傳遞,但我那篇說理型的諷刺文章,一天就可以擴散到十幾萬人,現在刷出來的單篇按讚數據,排除負向,至少24小時也有5000多了。這有臉書專業工具的人都可以去自己刷來看,沒必要也沒辦法虎爛。
14. 為什麼呢?雖然他們認為自己是訴諸共同人生經驗而取勝,但我同樣也是訴諸人生共同經驗,不同人的人生罷了,你碰到的是惡女豬女,但似乎有更多人碰到噁男M男。而我還套用了學院知識特有的言詞典範,讓一般讀過大學的讀者都能快速進入狀況,而蘇美和教徒的文章充滿PTT特有符號,會讓PTT使用者覺得溫馨,但反而會造成傳播障礙。這是技術問題,就是我強調的pro,但似乎連客觀技術都無法說服他們。
15. 就現有數據來看,這個群體在臉書上基本上不存在人際關係,所以算是PTT原生社群,現實生活中看來也不是朋友。所以他們是靠意識形態結合的「想像的共同體」,但同盟關係非常脆弱,這主要原因是其意識形態缺乏理論支持,只是從蘇美文章所帶來的內在價值,也就是其好笑程度所支持。一旦蘇美變得不好笑,這個群體就會散掉。所以打敗蘇美的正確方式,就是讓他變得難笑,不是辯贏他。
16. 你把我上述的過程,拿去對我之前發的文章,就會知道很多策略其實我自己都先講出來了,這算是兩軍交陣,我還讓你三步嗎?現在全部講出來,是讓你一百步嗎?倒也不算,因為我並沒有像其他公共知識份子那樣想要消滅蘇美,我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知道這群人有多少,他們是誰,而我現在已經知道了。
17. 所以到現在為止,就我這邊的狀況,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打擊蘇美」,其實只是第X屆PTT池釣大賽。真要打擊蘇美,照過去在政治與社會議題上的操作,我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高頻率攻擊癱瘓對手,這對低效率或業餘者來講會造成毀滅性打擊。
18. 也就是我把工作產能拉到最高,大概每一小時就可以發一篇,這會讓對手需要匆忙回應,而如果產能太低的人,就會開始講錯話,然後就爆掉了。國民黨在選舉和公民運動中履次被綿密的言論快攻打垮,也是因為這種戰術。我最近也有用這種方法處理國軍和一些議題,發現了嗎?
19. 相對來說,只要幾個公共知識份子每個人都發一篇,也只要發一篇,而蘇美篇篇都回嗆,那他一定會自掛。我不就說過,別理「我們」,自己做自己。老一輩的PTT使用者,一定會對這種景象很熟悉,因為這就是當年我們還在PTT發文時的筆戰模式。
20. 現在呢?倒不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就是時代有點改變了。人也會變的。別說人不會變,近18年前,我還是在類似仇女派那邊的戰將哩,不信嗎?去看PTT SYSOP版精華區的Apiece板廢板事件。18年前的我和大家,還是很可愛滴。但你們在想什麼,會講出什麼論述,有什麼想法和心情,我也很清楚,因為我也經歷過那個階段。
21. 只有困在學院之中的孩子,才在那邊文組理組,畢業學校是什麼。台大真的沒啥了不起,大人的世界只有專業和業餘的差別。還有,大人最擅長的就是挖洞給人跳,除了我會挖之外,還有誰呢?知道雞看了告示牌,就想飛起來當老鷹的故事嗎?人渣文本會告訴你:「嘿,我是壞人哦」,但其他溫馨的大哥哥呢?
22. 「你這樣釣魚太賤了吧!」我有強迫你來我這邊嗎?不就是PTT養成的四處出戰洗版習慣,讓你被釣到嗎?之前看到什麼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覺得他們笨到好笑,但你在幹嘛?我還是絲毫無損,蘇美真神如舊,你呢?你至少也學到一件事:真正可怕的不是女人,而是掌握權力的男人。
23. 醒一醒,小雞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