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學習內容,對你來說是做白工?
先來看看這句例句:
The staff couldn’t have been more helpful.
理解的過程,是否有小小卡關
今天來談談「有效學習」
你選的內容和方法,真的是適合你的嗎?
一起往下讀
以下原文節自 Min 老師粉專
Yes Min:當英文家教/書籍譯者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
#學習如何有效的學習:1. 內容
#課本沒教的實用事
🐨
學外語想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之上
不外乎就是一個 #有效學習公式🎯
【有效內容+有效方式+持之以恆 = 持續進步】
如果學習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停滯不前
回過頭去審視這條公式
找出這三個要素是哪一項出了問題
(當然也有可能不只是一項)
就可以脫離白工協會
重新繼續累積
這一篇先聊聊什麼是「有效內容」
以英文學習為例
我們可以把接觸的內容概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給學習者看的
如學校課本、文法書、英語教學雜誌
以下稱為 #學習者內容
第二類是給母語者看的
如電影、影集、原文小說、原文新聞、社群媒體發文
以下稱為 #母語者內容
這邊不妨先暫停一下,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
學英文時用的所有教材
有多少比例是學習者內容?
又有多少是屬於母語者內容?
🐨
如果一個人接觸到的內容
都只是來自學習者內容
那麼從小到大,他遇到的困難可能會有:
1. 覺得英文無趣,「我不喜歡英文」
2. 認定英文很難,「我跟英文無緣」
3. 學校考試過得去,但參加多益、雅思、托福等檢定考時,想拿到理想的成績會頗為吃力
4. 檢定考過關,但一旦脫離考試,在生活、職場、留學時,才發現自己原來無法理解母語者真實在用的英文
這是因為學習者內容是另外製作的
經過了刻意的設計、增刪或改寫
最大的問題是會過於簡化,或不夠自然
而且經常較為單調
無法讓學習者體會到
學一個新語言的樂趣或迷人之處在哪
🐨
很多人習慣只用學習者內容
也沒有意識到它會帶來的瓶頸
這類內容並非毫無是處
但問題是不能長期只依賴它
把學習者內容,當成學英文的唯一來源
會有什麼問題?
以 helpful 在 Oxford 字典的例句為例:
The staff couldn’t have been more helpful.
每個字都音節很短,拼法單純
沒有什麼難字
很少接觸母語者內容的人
卻通常無法理解它的意思,因為:
一、對這句的 #時態 很陌生
大家幾乎都知道 could(雖然可能一知半解)
不過很多人看到「 could have +過去分詞」就 😵💫 了
這個用法是指過去的事,表示「之前」
二、對這句的 #邏輯 很陌生
其實,The staff couldn’t have been more helpful.
跟下面大家比較熟悉的句子是同樣的邏輯: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都是用「否定+more」這種「不能再怎樣更多了」的形容
來凸顯「非常」、「相當」的程度
只接觸學習者內容的人
都會覺得這個句子長得好奇怪
但在英文裡這是很自然的表達邏輯
熟悉母語者內容的人就會看得很習慣
🐨
如果想真正懂母語者在用的英文
勢必要多接觸母語者內容
避免只是在學習者內容打轉
#挑選有效的內容有多重要?
相同的時數學英文
一個只靠學習者內容
一個混搭或專攻母語者內容
成效將會大不同
選對學習的內容,才是真正所謂的贏在起跑點
因此,不論是自學或使用老師挑的教材
學習者都應該要留意自己接觸的內容:
目前主要落在哪一類?
如何增加真正有效的那一類?
-
有效學習=贏在英文起跑點
你選的「教材」和「方法」是對的嗎?
同為台灣土生土長的英語學習者
我對 Min 老師提出的這個討論,也非常有感
一定要和你分享討論
歡迎大家留言你的學習歷程
是否都有「忍痛放棄全英影集」的經驗😢?
#不管怎樣都要脫離白工協會
#學習者內容 vs #母語者內容
#怎麼分配?
「意識到英文用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開始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開始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全民學英文- 你知道英文aware、be aware of 的用法跟中文意思 ...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英文用法-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英文用法-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才意識到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一起英语学习听懂40篇短文每句话,磨炼英语听力背3500英语单词 的評價
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據說要截圖才能轉發分享 #接獲反應那就再貼一次
拜託,可不可以多觀察一下再發文啊。
台灣買的轉播權是英文版的IOC畫面、就是寫TPE啊。
至於日本NHK能翻譯全部畫面,就得回歸到是否因為日本是主辦國、所以IOC給權利可另外處理畫面;或者很簡單、他們很有錢錢買乾淨版的轉播權、自己上鏡面。
假設是錢錢問題、那為什麼台灣媒體不花錢錢呢?就一句話,就算花了錢錢,你覺得會怎麼寫呢?還不如IOC處理就好。
#我很不喜歡故意撕裂社會的發言
#也很討厭不明就裡就全怪媒體的發言
#在那邊說明明就能寫台灣啊 #啊那是日文啊
增強各國對台灣的認識、乃至於改變世界各國對台灣的稱呼、稱號、認知,向來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日本因為民族認知和政治,用了台灣;美國NBC轉播一邊說Chinese Taipei,一邊不忘介紹Taiwan。我覺得這樣很好。
回歸要不要正名,這次奧運,綠營政治人物有意稱呼台灣代表隊、國外媒體藉機會強調台灣、你我心照不宣就好了;各家媒體和藍營稱呼中華隊,一來尊重正式稱呼、二來我們未正名、未修憲。
#總統說過了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是整個社會的最大共識
EDIT: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很理解我發文的初衷、雖然我已經盡力一一回覆了、不過想說考量到未來可能還有人提出問題,那我就先在此把我在各處的留言、統整內容、補充說明:
我提出的質疑從來不是正名問題,我不能接受的部分是從頭到尾是焦糖沒有試圖了解媒體作業環境、間接鼓勵支持者攻擊媒體。
我相信焦糖哥哥有不少媒體的聯絡方式,如果真心要了解,他真的可以私下問任何記者,我也相信同業們會很樂意向他解釋其中的緣由。不過他選擇的是發文、並在底下寫道「明明就可以寫台灣」,藉由他公眾人物的身分鼓勵支持者在底下留言痛罵各家媒體,讓民眾對媒體有誤解、從而產生不信任,或許有些人不覺得這撕裂社會,但我覺得無助於社會的互信發展。
而很多人想表達的,簡單來說就是:國內媒體怎麼使用的中華隊稱呼?支持使用台灣隊的民眾,自然會覺得媒體都在國內了怎麼可以自己矮化自己呢?
但這件事情上,首先要意識到現實就是東奧正名未通過、目前國內社會上就國家代表隊的稱呼仍存在歧見的。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有人支持台灣、但同一時間也有人支持中華民國。
這就回歸我在其他留言提出的一個根本性、關於正名的問題:國內民眾對於我們國家隊的稱呼,有些人不想用「中華隊」、但同樣也有些人擔心不用這稱呼就會影響選手出賽。
在這個前提下,試問在目前意見仍存在分歧的台灣,負責轉播的媒體要打上「中華民國」、「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 無論用了哪一種,國內一定會有另一群人都無法接受。
此時媒體,無論偏藍偏綠,在用詞上就要尋找一個所謂的「有所依據」。因此媒體選擇的方法是就是用有依據的做法—按照我國政府官方目前的立場,也就是官方單位「中華台北奧委會」使用的稱呼:「中華隊」、代號TPE,也是保守的作法。雖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代表台灣的中華隊」、或「中華隊代表台灣出征」;但在正式稱呼仍依據官方用法的「中華隊」。
不過有些人自然會批評媒體幹嘛這麼保守、沒有國格之類的,而且在國內應該不會有差別吧?
這就要考量到當年在名古屋協議中,奧委會裁定我使用中華台北的稱呼。那動盪的年代,北京政府更多次想盡辦法禁止我國參賽。最後奧委會經投票的方案,就是讓我使用「中華台北」參賽;就算我們用了中華台北,對岸仍不斷地向國際奧委會投訴,要求撤出。
因此假設國內轉播,用了無論是「中華民國」或「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這傳達的訊號,對岸有沒有可能藉此向奧委會投訴、有沒有可能影響我們未來的選手,不得而知。
基於這個考量,目前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根據執政政府旗下官方單位使用的稱號。
不過如同我多次強調,我非常歡迎、更感謝外媒和其他國家用更有識別度的Taiwan稱呼我們,提高我們的能見度。但反觀我們自己適不適合做多、這連帶的外交影響或許是大家可以思考的。
有時候處理敏感的稱號問題,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國內喊得開心就好。國內喊得開心,如果從而影響我們的國際空間、反而是退步的。我主張的立場是暫時透過其他國家增強我國的能見度(這都是我外交官努力的成果),我們再適度前進,不要擔心一步一步來,只要每一步都是穩的就好。外交議題上,很多時候不一定要非黑即白,就算是灰色地帶、持續穩健推進,這是我樂見的。
或許執政黨深知、也考量到這正名的敏感性,2018年曾撤了東奧正名。
我強調很多次:無法接受的人,我很支持、很鼓勵大家向執政政府表達意見,呼籲正名。台灣是個民主社會,大家都有權利向政府直接表達訴求,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尤其中華隊這稱呼顯然不能讓台灣所有人滿意,例如焦糖。我全力支持大家認為不妥當的話,大可以向中華奧委會、執政黨表達您的看法和期待。
我透過我的分享,純粹是希望大家能理解媒體做事的邏輯,而且不是一昧的把矛頭指向媒體,質疑、甚至痛罵媒體為何用了我國政府官方目前仍使用的正式名稱。
感謝大家。
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孩子經歷「必經過程」,才能真正學習成長】
這天是我跟督導開會的日子。在蘇格蘭這裡的訓練規定,實習生每諮商六次就得跟督導見一面,聊聊實習過程遭遇到的困境。
我的督導叫做「譚雅」。
老實說,我每次等著跟他會談的時候,腦袋裡就會浮現紅色警戒裡面「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瘋狂大笑拿槍掃射的肌肉生化女戰士(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的人就算了,不用估狗,督導真的不是長那個樣子),一直到他圓潤的笑臉出現在螢幕上的那一刻,我才驚覺啊是這個「譚雅」,不是那個「譚雅」啊!
人類的腦袋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搖頭)。
跟督導談話的時候,我有時候有預備主題,有時候隨機發揮。今天我有備而來,想要跟督導討論「諮商關係的終結」,也就是「ending」這件事。我對著螢幕上的譚雅,先交代了一下前因後果:
「就是啊,我實習的諮商中心,有諮商時數的限制,每一個個案最多可以諮商48次。我現在有一個個案,已經會談了42次,只剩下6次了。我想要談談怎麼樣幫個案做好結束這段關係的心理準備,還有我可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於是我們開始聊起我目前對「結束」的概念和經驗,譚雅也時不時補充他自己的想法。他提到每個個案對於「說再見」這一件事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人會表現得毫不在乎,好像這件事情對他毫無影響,時間一到就瀟灑離開;有的人一聽到「結束」兩個字就倉皇發冷,好像你打算要拋棄他一樣。
「這些都跟個案過去和『結束』這件事的經驗有關係。」督導說,「如果他的經驗越負面,會需要越長的時間。我曾經花九個月幫一個個案準備好離開諮商,不過一般來說,我大概會抓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幫個案做心理建設。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但是把這個探索的機會準備好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意識到一件事情要『結束了』,常常會引發很多強烈的情緒,需要仔細去引導。」
「唉唷,好吧。果然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比較周全吧。三個月確實聽起來時間比較足夠啊啊啊,唉呀怎麼辦才好。」
「怎麼了嗎?」
「我其實記得48次這個上限啦,我也記得第一次會談時我有跟個案提過。可是,恩,已經過了一年多了,而且,恩,中間又因為封城什麼的發生好多事情,我整個忘記要追蹤會談次數,是因為我同學最近剛好提到這件事才想起來⋯⋯。」
「你覺得你做錯事了嗎?」譚雅問。可能是看到我扭扭捏捏結結巴巴的,明顯很心虛。
「怎麼說,我跟個案說的時候他整個大驚。我覺得我好像搞砸了。」
我確實覺得很不安,畢竟記得這些規章是我的責任,我有提醒個案的義務,結果因為我「忘記了」,害個案必須在倉促之下很意外地結束諮商關係,這樣難道不是很失職嗎?
譚雅笑了。
「對實習生來講確實是很困難的的狀況。大家都聚焦在怎麼開始,怎麼跟個案建立關係,怎麼維持關係。雖然課堂上一直有提到「收尾」的重要性,但是沒人有那個心思去注意,往往都是當終點已經來到眼前的時候,才突然驚覺『啊,要結束了嗎?糟糕我該怎麼處理?』」
我很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安,這是一個必經的學習過程啊。」譚雅溫和地說:「不管文獻上課堂上再怎麼反覆強調,只要你沒有實際的經驗,他們都只會是一些虛無飄渺沒有真實感的知識。正是因為個案那個大驚的表情,你才會理解「收尾」為什麼重要。那個表情會留在你的心裡,你以後再也不會忘記需要提前幫個案做心理準備。我們就是必須要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會學會的。」
.
譚雅給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語:
.
.
We all learn by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我明白,但是還是有點罪惡感:「可是,這樣個案不是很衰嗎?被迫當我的試驗品?」
譚雅看著我。
「好啦我知道,個案也會因為這個機會明白他自己看待『結束』這件事情的觀點,是一個機會讓他去檢視過去的關係,也會讓他更明白今後他希望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其他需要『說再見』的狀況,你是要說這個吧?」
譚雅笑了。
***
在閉關的時候,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發生在眼前,而且一天重複多次。不止刺眼,也很容易引發家長「這樣下去還得了」或者「這種習慣不改不行」的焦慮。
我家的例子並不是閉關限定,但是應該有很多家長也很受不了——蕃茄在早晨非常拖拉。
他並不是不會看時鐘,但是他的個性非常遵照自己的步調。出門對我來說就是,刷牙,吃早餐,換衣服,穿鞋,十五分鐘內解決。但是蕃茄就是會刷牙,哼哼歌,吃早餐,突然想到什麼好笑的事情一定要講,換衣服又哼哼歌,跟玩偶講講話,在三雙鞋子之間考慮半天,穿鞋子又哼哼歌⋯⋯只要一開口手上的動作就停下來,耗費的時間就無限延長。
搞什麼啦!!這樣是要幾點才能出門??要遲到了啊!!!
而且他不給人提醒。跟他說他現在幾點了他會生氣,跟他說他要快一點他會生氣,跟他說我們在等他出門也生氣,而且還尖叫。
「不要再提醒我了!!遲到又不會怎麼樣!!」
跟他好說歹說舉例說明,遲到會自己一個人進教室很奇怪,會錯過一開始上課的活動,會麻煩老師特地跑出來幫他開門,但是他只覺得「那有什麼關係」。
天啊!
於是每天早上我都在「提醒」跟「不提醒」之間天人交戰。提醒又是一大早就吵架,不提醒看他在那邊東摸摸西摸摸抓屁股哼小曲真的會把我憋到中風。有時候忍到後來脫口而出:「拜託一下喔都幾點了??」就前功盡棄,又是一陣衝突收場。
到底該管他還是不該管?
在〈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這本書裡提到:「我們習慣原諒或最小化別人孩子的行為,並放大自己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的行為不如我們所願時,有沒有別的事情才是升高我們心中憤怒的因素?」也就是說,其實當父母的我們,經常會因為內心裡其他的事情,導致我們無法客觀判斷自己的孩子的行為的嚴重程度。
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我到底在抓狂什麼,發現背後隱藏著「不可以添麻煩」的禁令,這個麻煩不只是對別人的麻煩,也包括對我自己的麻煩。這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態,嚴重影響我看待「錯誤」的方式。只要是「錯誤」就需要花上額外的時間去「修正」,這樣就是增添額外的麻煩,所以當然要避免犯錯,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個邏輯本身確實很合理,但是我想起我在日本的經驗。
當我還在日本教英文的時候,學校的課程是全英文授課,著重在口說訓練。每一課的第一頁都是一個圖片,我們會要求學生說說看圖片裡發生什麼事。很多明明程度不錯的學生,就這樣看著圖發呆,奇怪的沈默持續了好一陣子。就算我問「怎麼了,需要幫忙嗎」,學生只會搖搖頭,然後繼續死盯著圖片。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猜測,去逼問,才發現這些學生拼了命在腦袋裡排列組合,想要講出一個完美無缺的句子,偏偏有一些介系詞例如at/on/in/for之類的用法相當微妙,導致他們無法判斷到底應該使用哪一個才好,就直接卡在自己的思緒裡。
當我終於理解他們的困境,告訴他們:「如果你思考了半天,真的被你猜對了,下次你又得重新猜一次了。這樣不是很沒意義嗎?如果你說錯了,我們一起再重新溫習一下所有介系詞的使用時機,是不是反而可以一次釐清所有的觀念?過度在意錯誤,擔心要麻煩我說明這麼簡單的文法,結果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更多吧?」
.
We learn from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
當老師的我可以明白這件事,可以對學生寬容,鼓勵他們犯錯,但是當家長的我居然就盲目了。也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錯誤並沒有給予相同的寬容吧。
我想起譚雅的微笑,還有他對我的接納。
蕃茄才五歲,對於「守時」這件事完全沒有概念是很正常的。如果我每天這樣催促蕃茄,就算我真的成功讓他從不遲到,等我一放手他一定還是故態復萌。而如果我催促了,他還是遲到,那他也無從體會遲到對他造成的影響,因為他滿腦子都在生我的氣。我想,他就是需要親身去經歷,然後從經驗當中去得到自己對於「遲到」這件事情的結論吧。
於是,我深呼吸,把自己穩定下來。不催促蕃茄,也不告知他時間。我把兩人份的早餐準備好,吃完自己那一份之後說:「我去換衣服在玄關等你」。然後就坐在門口等待蕃茄任何時間出現。為了刻意讓自己分心,我還拿出手機來滑。
蕃茄遲到了一兩天,準時一天,又遲到一兩天,到了某天下午,他發表了感想:
「我不喜歡遲到的感覺。」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已經在玩了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歡早上自己一個人進學校。」
「那,早上的時候我提醒你好嗎?」
「好。」
那之後的早晨,溝通美好順利許多。
.
.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閉關期間,一起學習寬心,讓孩子體會「必經過程」吧。
---
歡迎到匿名塗鴉牆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錯誤是必經過程](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gjufdvgaxs2mmnmp)
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開始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开始意识到英文_开始意识到英语怎么说_翻译- 查查在线词典开始意识到的英文翻译:come to realise…,查阅开始意识到英文怎么说,开始意识到的英语读音例句用法和详细 ... ... <看更多>
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意識到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意識到"英文- 查查在線詞典意識到英文翻譯:[ yìshìdào ] awareness…,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意識到英文怎麽說,怎麽用英語翻譯意識到,意識到的英語例句用法和 ... ... <看更多>
意識到英文用法 在 開始意識到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开始意识到英文_开始意识到英语怎么说_翻译- 查查在线词典开始意识到的英文翻译:come to realise…,查阅开始意识到英文怎么说,开始意识到的英语读音例句用法和详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