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電影院】雨果的冒險(11.5y/ 13.10y)
我家的電影院常是分齡開演,因為兩個小孩差兩歲半,有時哥哥可以看的電影不適合妹妹看,就只好分開觀賞。今天全家一起忙完防颱工作,綁好盆栽、處理好冷氣隔板、把高懸的獨木舟卸到地上、綁好單車....從一樓到四樓、從房內到屋外一家人忙了一天,下午四點半,一邊吃“晚餐”一邊看電影。今天挑的電影是改編自“雨果的秘密”一書(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宋珮老師譯/ 台灣東方出版社),好久前就想帶孩子們一起看這部2012年獲獎無數的電影「雨果的冒險」(Hugo),直到阿妮即將升小六的這暑假,終於實現。
一開始在看電影時,正男一看電影名馬上就說:「雨果耶!是悲慘世界、鐘樓怪人的那個雨果嗎?我不熟....」大家一邊大笑一邊說我們也不熟後,就正式進入電影世界。電影從一個爸爸突然去世的12歲孤兒雨果開始,他住在法國巴黎Montparnasse火車站裡維修時鐘與偷東西,孤單的雨果唯一的同伴就是爸爸留下的一個壞掉機器人,雨果拼命偷零件只為了修好機器人,他堅信機器人修好後會寫出爸爸留下的話語,過程中他遇見一位同是孤兒的活潑女孩和1930年代時一代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耶。
看完電影後,大家一陣安靜的品嚐這電影的餘味。
阿妮首先好奇地問:「為什麼那麼多孤兒?雨果又沒做壞事,為什麼警察要一直抓孤兒?」
爸爸認真回:「這和歐洲工業革命以後貧富差距變很大有關係(這講給正男聽的),那個年代,機器啊、工廠啊一大堆冒出來,有人變很有錢、就有人變很窮,這叫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變成一條大水溝,一邊是有錢人、另一邊變很窮,有很多人被貧困、被疾病折磨,有些不好的人會利用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兒來做不好的事,電影裡面講到那個因為戰爭腳斷掉的警察以前也是孤兒,後來被送到孤兒院好好教。他長大以後當警察,也怕這些孤兒被壞人騙,所以努力找火車站裡的孤兒送進孤兒院裡面被教,教孤兒如何聽話、如何不與人來往、告訴孤兒沒有家庭也能過活。那個時候,孤兒好多好多,也有很多很迷人的小說是用這個時代背景寫的...(哥哥回:像孤雛淚嗎?)對,狄更斯的孤雛淚。」
阿妮:「聽起來警察好像是為了孤兒好,但是做的方法好可怕...感覺好多故事從孤兒開始喔,哈利波特、莎拉公主、湯姆歷險記、秘密花園...好多好多都是....」
我說:「哇,阿妮有很特別的發現,以後找機會好好找一下那些故事是在什麼年代寫的。正男呢?哥哥你覺得這電影好不好看?」
正男:「不錯啊!他住的地方很酷、很多齒輪(果然像愛機械的哥哥會說的話),感覺雨果住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往整個車站。還有用發條就可以讓機器人沾墨用鋼筆寫字很酷,以前的機器人很帥!裡面那個爺爺拍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說是從凡爾納小說來的,我看過凡爾納的小說,電影《回到未來》也有講到凡爾納。」(不懂為甚麼青少年的語彙貧瘠到只剩酷和帥,唉。)
我說:「嗯,就知道你對那個機器人很有興趣,只有發條耶,就能做出一個能寫字、點頭搖頭的機器人!我還一直認真聽裡面台詞不是說robot,他是用 automaton這個詞。(為此,我們事後看了一下18世紀的發條機器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TOqDb-86s ),我也記得以前在看小說的時候,提到作者所說的話,我找一下。先簡單說一下,書裡有談到布萊恩聊到雨果的秘密這本書的創作來源,作者他說:” 數年前,我讀了Gaby Wood的《愛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Edison’s Eve:A Magical History of the Quest for Mechanical Life),因此得知許多機械發條玩偶(也就是所謂的機器人)收藏品的真實故事;原物主將這些機器 人捐贈給巴黎的一座博物館,它們被擱置在潮溼的閣樓裡,最終難逃被丟棄的命運。我想像有個男孩發現了那些損毀、生鏽的機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誕生了。”
不過,我倒是沒特別注意到凡爾納耶,你看過他哪些書?」
正男咚咚咚跑去房間拿了幾本朱爾·凡爾納的作品,我上網查了一下,朱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是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原來我們熟悉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五少年漂流記》....好多都是凡爾納的作品,他家族有航海背景,這影響他日後的文學作品導向。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還曾見朱爾·凡爾納並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大家一邊討論這些書,一邊說原來如此、難怪電影裡一下是月球旅行、一下是海神波賽頓和美人魚....
爸爸:「其實後面提到喬治梅里耶這位電影大師的事是真實的,應該是這位很會拍黑色暴力片的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向19世紀末法國一代電影大師致敬。裡面的喬治爸爸以前真的一開始是魔術師,然後裡面第一部盧米埃兄弟拍的火車進站電影,大家都快嚇得目瞪口呆,還以為火車快撞向自己了!」
我說:「對呀,很久很久以前的電影啊。一開始是黑白的,然後一格一格畫上顏色,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還用剪的,非常辛苦。不過,我很佩服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勇氣耶,他賣掉很多財產蓋了玻璃屋,才有機會開始第一部電影。(哥哥補充:而且他很有前瞻性,盧米埃兄弟還不看好電影未來,幸好喬治爸爸喜歡機械,硬把攝影機做出來)你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好傷心,戰爭摧毀人的希望和想像力、也毀掉電影,他的電影沒人看了(哥哥補充:底片竟然被熔化變成高跟鞋底的原料,藝術和高跟鞋誰重要啊?奇怪!)那個戰爭的年代啊,想像、夢想、休閒根本不切實際,對那個年代來說,工業、經濟很重要,不得不硬化的年代。喬治梅里耶爺爺才會說:“如果沒有魔術或小小的夢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該如何活下去?” 真是辛苦的年代。」
我刻意導向:「我也喜歡裡面雨果的夢想和堅持!你們想如果沒有雨果這樣堅持修好機器人?如果沒有他間持機器人裡有爸爸的訊息?如果沒有他堅持讓那位教授來拜訪喬治梅里耶?會怎樣?」
正男:「也是,如果沒有他拼命想要修好機器人、修理好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夢想,雨果還是會繼續孤單、找不到人生方向,電影老爺爺(喬治梅里耶)應該也會繼續怨嘆戰爭、痛恨電影吧!」
暫記於此~
以雨果男孩對劇中可愛女孩說的一句話結尾:
「如果,世界是個大機器,那我就不可能是多餘的,我一定有存在的理由。這也就是說,你也有存在的理由。」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
由 本海報的截圖 - http://movie.mtime.com/80170/posters_and_images/mainposters/hot.html, 合理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169340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
愛迪生家庭背景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青少年電影院】雨果的冒險(11.5y/ 13.10y)
我家的電影院常是分齡開演,因為兩個小孩差兩歲半,有時哥哥可以看的電影不適合妹妹看,就只好分開觀賞。今天全家一起忙完防颱工作,綁好盆栽、處理好冷氣隔板、把高懸的獨木舟卸到地上、綁好單車....從一樓到四樓、從房內到屋外一家人忙了一天,下午四點半,一邊吃“晚餐”一邊看電影。今天挑的電影是改編自“雨果的秘密”一書(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宋珮老師譯/ 台灣東方出版社),好久前就想帶孩子們一起看這部2012年獲獎無數的電影「雨果的冒險」(Hugo),直到阿妮即將升小六的這暑假,終於實現。
一開始在看電影時,正男一看電影名馬上就說:「雨果耶!是悲慘世界、鐘樓怪人的那個雨果嗎?我不熟....」大家一邊大笑一邊說我們也不熟後,就正式進入電影世界。電影從一個爸爸突然去世的12歲孤兒雨果開始,他住在法國巴黎Montparnasse火車站裡維修時鐘與偷東西,孤單的雨果唯一的同伴就是爸爸留下的一個壞掉機器人,雨果拼命偷零件只為了修好機器人,他堅信機器人修好後會寫出爸爸留下的話語,過程中他遇見一位同是孤兒的活潑女孩和1930年代時一代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耶。
看完電影後,大家一陣安靜的品嚐這電影的餘味。
阿妮首先好奇地問:「為什麼那麼多孤兒?雨果又沒做壞事,為什麼警察要一直抓孤兒?」
爸爸認真回:「這和歐洲工業革命以後貧富差距變很大有關係(這講給正男聽的),那個年代,機器啊、工廠啊一大堆冒出來,有人變很有錢、就有人變很窮,這叫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變成一條大水溝,一邊是有錢人、另一邊變很窮,有很多人被貧困、被疾病折磨,有些不好的人會利用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兒來做不好的事,電影裡面講到那個因為戰爭腳斷掉的警察以前也是孤兒,後來被送到孤兒院好好教。他長大以後當警察,也怕這些孤兒被壞人騙,所以努力找火車站裡的孤兒送進孤兒院裡面被教,教孤兒如何聽話、如何不與人來往、告訴孤兒沒有家庭也能過活。那個時候,孤兒好多好多,也有很多很迷人的小說是用這個時代背景寫的...(哥哥回:像孤雛淚嗎?)對,狄更斯的孤雛淚。」
阿妮:「聽起來警察好像是為了孤兒好,但是做的方法好可怕...感覺好多故事從孤兒開始喔,哈利波特、莎拉公主、湯姆歷險記、秘密花園...好多好多都是....」
我說:「哇,阿妮有很特別的發現,以後找機會好好找一下那些故事是在什麼年代寫的。正男呢?哥哥你覺得這電影好不好看?」
正男:「不錯啊!他住的地方很酷、很多齒輪(果然像愛機械的哥哥會說的話),感覺雨果住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往整個車站。還有用發條就可以讓機器人沾墨用鋼筆寫字很酷,以前的機器人很帥!裡面那個爺爺拍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說是從凡爾納小說來的,我看過凡爾納的小說,電影《回到未來》也有講到凡爾納。」(不懂為甚麼青少年的語彙貧瘠到只剩酷和帥,唉。)
我說:「嗯,就知道你對那個機器人很有興趣,只有發條耶,就能做出一個能寫字、點頭搖頭的機器人!我還一直認真聽裡面台詞不是說robot,他是用 automaton這個詞。(為此,我們事後看了一下18世紀的發條機器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TOqDb-86s ),我也記得以前在看小說的時候,提到作者所說的話,我找一下。先簡單說一下,書裡有談到布萊恩聊到雨果的秘密這本書的創作來源,作者他說:” 數年前,我讀了Gaby Wood的《愛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Edison’s Eve:A Magical History of the Quest for Mechanical Life),因此得知許多機械發條玩偶(也就是所謂的機器人)收藏品的真實故事;原物主將這些機器 人捐贈給巴黎的一座博物館,它們被擱置在潮溼的閣樓裡,最終難逃被丟棄的命運。我想像有個男孩發現了那些損毀、生鏽的機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誕生了。”
不過,我倒是沒特別注意到凡爾納耶,你看過他哪些書?」
正男咚咚咚跑去房間拿了幾本朱爾·凡爾納的作品,我上網查了一下,朱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是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原來我們熟悉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五少年漂流記》....好多都是凡爾納的作品,他家族有航海背景,這影響他日後的文學作品導向。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還曾見朱爾·凡爾納並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大家一邊討論這些書,一邊說原來如此、難怪電影裡一下是月球旅行、一下是海神波賽頓和美人魚....
爸爸:「其實後面提到喬治梅里耶這位電影大師的事是真實的,應該是這位很會拍黑色暴力片的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向19世紀末法國一代電影大師致敬。裡面的喬治爸爸以前真的一開始是魔術師,然後裡面第一部盧米埃兄弟拍的火車進站電影,大家都快嚇得目瞪口呆,還以為火車快撞向自己了!」
我說:「對呀,很久很久以前的電影啊。一開始是黑白的,然後一格一格畫上顏色,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還用剪的,非常辛苦。不過,我很佩服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勇氣耶,他賣掉很多財產蓋了玻璃屋,才有機會開始第一部電影。(哥哥補充:而且他很有前瞻性,盧米埃兄弟還不看好電影未來,幸好喬治爸爸喜歡機械,硬把攝影機做出來)你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好傷心,戰爭摧毀人的希望和想像力、也毀掉電影,他的電影沒人看了(哥哥補充:底片竟然被熔化變成高跟鞋底的原料,藝術和高跟鞋誰重要啊?奇怪!)那個戰爭的年代啊,想像、夢想、休閒根本不切實際,對那個年代來說,工業、經濟很重要,不得不硬化的年代。喬治梅里耶爺爺才會說:“如果沒有魔術或小小的夢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該如何活下去?” 真是辛苦的年代。」
我刻意導向:「我也喜歡裡面雨果的夢想和堅持!你們想如果沒有雨果這樣堅持修好機器人?如果沒有他間持機器人裡有爸爸的訊息?如果沒有他堅持讓那位教授來拜訪喬治梅里耶?會怎樣?」
正男:「也是,如果沒有他拼命想要修好機器人、修理好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夢想,雨果還是會繼續孤單、找不到人生方向,電影老爺爺(喬治梅里耶)應該也會繼續怨嘆戰爭、痛恨電影吧!」
暫記於此~
以雨果男孩對劇中可愛女孩說的一句話結尾:
「如果,世界是個大機器,那我就不可能是多餘的,我一定有存在的理由。這也就是說,你也有存在的理由。」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愛迪生家庭背景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延伸閱讀】
新北市開第一槍補習班老師要有良民證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6616)
~~~~~~~~~~~~~~~~~~~~~~~~~~~~~~~~~~~~~~~~~~~~~~~~
《上報社評》
台灣「升學補習班」之議,因作家林奕含的過世成為連帶掃過的話題。那是長期存在這個社會一套狹隘畸形的「教學」機制,無論大學錄取率是30%還是90%,它永遠不缺生存養分。
1980年代拍攝的《國四英雄傳》,以補習班聖地南陽街為背景,曾對升學主義當道的教育環境提出直率、大膽的批評,卻無以動搖補習班一路以「輔助教學」為名,持續寄生在聯考、指考、推甄之上。今之「狼師」,則又泣訴了「升學補習班」另一段扭曲變形。老師靠個人的「舞台魅力」留住學生,但愈加無法自拔的「演藝化」,便又增添了補習文化本身的複雜性。無怪乎財經專欄作家吳奕軍會在臉書上有感而發-「數十年來台灣教育可怕的地方在於,補習教育趨於氾濫與惡劣,成了欠缺妥善管理的『正軌教育』,能夠長期適應補教冰櫃生活的孩子,才有更大的機會考進名校。這其中有不成比例的補教成本緊掐著家庭經濟。諷刺的是,這些補教老師大多不具真名,靠著藝名『賣藝』 ,隱姓埋名,笑傲江湖,雖破膽爆肝而不亦樂乎。尤有甚者,倒行逆施,師道無存,逍遙法外!」
1996年,政府為暢通升學管道和紓解升學壓力,提出了一份《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其中以廣設高中,增加大學招生人數,以及採用多元入學方案為應對之道。20餘年過去,升學補習班屹立不搖,補教名師渾號依舊懸掛高樓,正是對當年教改揮出的一計重拳和否定。
中研院一份探討台灣補教文化的報告中,曾以博奕理論的囚徒困境,解釋了升學錄取率提高,卻無助舒緩補習風氣和升學壓力的原因,即是直到今天,在台灣考上或考不上(明星)學校,仍有明顯的「可套之利」可供追逐。於是,「儘管學測、基測已然是以一種相對分數而非絕對分數來決定勝負的競賽,只要競賽輸贏會影響人們的福利水準,學生就有誘因參加補習以期提高相對競爭力」,而且「在人們只顧自身利益的自私天性驅策下,補習風氣就很難不興盛」。
雖有不反對補習文化者認為,縱然升學主義並非無害,但社會階級的流動,方可以因此而達成,意謂那或許是許多家境差的小孩,某種改變自己命運的渠道。問題是,實際情況又如李遠哲所說的,「愛因斯坦和愛迪生來到台灣,可能也考不上我們的高中。他們當然考不上,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的補習文化…」而如此呆板的升學主義和補習文化,到底又扼殺了多少台灣的愛因斯坦和愛迪生。
在那擠得只得正襟危坐的教室裡,底下孜孜矻矻的學生,聆聽著講台上七分講課、三分講笑話(講笑話的比例可能更高)的老師口沫橫飛,在進入好學校的驅動力和間雜著歡樂笑料中,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把它當作一段美好的青春回憶。作家楊照數年前亦曾撰文論及台灣的補習文化,開頭便是明言「為什麼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會願意付出極為昂貴的金額,請人家虐待自己的小孩?是不是這些家長都被用什麼方式洗腦了?」
雖然「補習班文化」是在「一名女作家之死」之外連帶掃過的話題,但這個社會因之而起捲起的沙塵,數十年來其實一直漫天飛舞未見平息。
愛迪生家庭背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愛迪生家庭背景 在 [閒聊] 特斯拉與愛迪生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 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但如今我對愛迪生是個卑鄙商人的理念還是沒有散去,今天就來解釋解釋 ... 但仔細想想愛迪生的公司養活了千萬家庭和特斯拉這樣一個天才只成就了他自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