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進食障礙流行病?──「一焦慮就想吃東西」、「長期暴飲暴食」、「厭食」。我們焦慮的腦袋偷走了我們肉體和心靈的某些東西。它們偷走了我們單純地享受人與生俱來的進食的愉悅和快慰的這個天生權利。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飢餓有眼、耳、鼻、口、胃、觸覺、細胞、腦、心的九個面向。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了。針對每一種面向加以探索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一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在飲食方面作出更好的抉擇。當我們認知到飢餓的所有面向,我們便能針對該吃什麼、該吃多少作出聰明的決定。讓你回到內在的權威來源:你的身體,你的心和意志。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和同理心的根源,讓主控權回到自己。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
取自《正念飲食》
**************************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
最近幾次演講,我常談關心與擔心的差別。希望我們去意識到,我們所傳遞出去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因為苦多於樂,大部分人傳遞出去的,以負能量為主。然後會用「愛」、「關心」、「為你好」,去美化負能量。
透過飲食,練習基本善意的傳遞,就是一種方法。我只要沒忘記,就會開始練習,像是感恩眼前的食物,讓我免於飢餓,然後開放五感,充分感受食物的滋味。
作者把傳遞飢餓訊號分成五個面向,簡單來說,我們覺得自己餓了,不一定是真的餓了。譬如說,看到別人吃,所以自己想吃,又或者嘴饞想吃……
以我自己來說,在飢餓的時候,會覺察身體的感受。然後,我在意我只要「不餓」就好,我沒有要「吃飽」。我現在沒那麼喜歡「吃飽」的感覺,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過量,肚子會有點不舒服。而且「吃飽」之後,不管是開車或工作,都會有些困擾。
簡單來說,正念飲食就是透過我們生活中必然的飲食過程,讓我們增進覺知,並且發展慈愛。所以慈愛的能量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呵護培養。
祝福您,對自己慈愛,並且擴及關係!
**************************
用慈心對待身體
【文/ 珍.裘森.貝斯】
■ 練習法
這個練習法適合在較短的冥想當中採行。輕鬆坐著,閉上眼睛,把覺知帶入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次一個部位。例如,將覺知帶入和九種飢餓相關的各個器官—眼睛、皮膚、耳朵、鼻子、嘴巴、胃、細胞、腦(或大腦)和心。讓覺知停留在該部位產生的各種感覺上(觸覺、壓感、溫度、聲音等等)。在移往下一個器官之前,輕輕為它許下一個願望,反覆說個幾次:「願你排除萬難,願你舒適自在,願你得到健康。」
■ 自我提醒
把一張包含心的身體圖片放在你經常冥想的地方,還有你的睡覺枕頭上。更理想的做法是,列印一張你本人的照片,在上頭畫一顆心,放在同樣的地方。
■ 新發現
慈心是一種最起碼的善意。你對自己的身體、對它的所有部位是否懷有最起碼的善意?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累積許多對自己身體的嫌惡。有些身體外觀是我們不喜歡的,像是小眼睛、不整齊的牙齒、外突的耳朵、直髮或漸禿的頭髮,太多太多了。當某個身體部位有困難或者有功能障礙的時候尤其如此。我們對自己的疼痛腦袋、近視眼、過飽的肚子、浮腫的膝蓋、緊繃的背部或粗短腳趾非但毫無同情心,還試圖忽略它,或者下意識地對它生氣。
我曾經聽一名導師為一位女士進行身體審查,問她的內在裁判對身體各部位有什麼不滿,從她的頭髮開始,接著往下移。她的內在裁判對每個部位都提出嚴厲批判:頭髮?「她的頭髮亂糟糟的,顏色也不對,可是我不要她染髮,因為那太假了。我要它自自然然的光滑又柔順。」眼睛?「長得太近而且咄咄逼人,活像隻鼬鼠,沒救了。」嘴脣?「太薄了,應該要豐潤性感。」……等等,針對每個部位都有一番批評。最後導師問:「有沒有哪個部位是還不錯的?她的右手小指頭如何?」「這個嘛,」她的內在裁判不情願地說:「太細小了點,但還算過得去。」
沒有什麼能在持續的負面砲轟下茁壯興盛,無論是植物、動物或小孩。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所有身體部位都竭盡所能地支撐著我們。我們的身體撐個三十五、四十年絕無問題,這是人類在二十萬年演化過程中多數時候的壽命。如果活過五十歲還能到處趴趴走,表示身體狀況好極了。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你可以把這份慈心祝福傳送給令你牽掛的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願我的兒子自在又幸福。」「願所有受傷的動物都能痊癒。」「願每個頭痛得和我今晚一樣厲害的人都能擺脫痛苦。」
■ 深度課程
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吸引。看一下新聞就知道了,其中至少有九成是負面新聞,像戰爭、謀殺、虐童、毒物、致命疾病的爆發、氣候破壞、運動禁藥、又一物種的滅絕和政治貪腐。你不時會發現一篇關於一隻迷路小狗跋涉兩百哩路,自己走回家的感人故事。《紐約時報》有個叫做「一週好消息」的週五特輯,用來平衡日復一日令人煩躁的新聞轟炸,「讓你能夠帶著笑容,或至少較輕鬆地迎向週末」。
我們的腦子想維護我們的安全,因此它總是專注於各種潛在危險。它不會特別在意好消息,因為好消息傷不了也殺不了我們。不幸的是,腦子對身體也往往抱持同樣的態度。它會忽略正常的部分,專注在它不喜歡的上頭,像是哪裡不夠漂亮、完美,或者被它解讀為疾病或死亡迫近徵兆的蛛絲馬跡。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這麼一來可就讓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令人難堪了。
這種苦惱有個解藥,它的成分是覺知和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察覺到腦子在什麼時候開始轉入負面思惟的急流,一股朝向一個充滿憤怒、憎惡的有害水塘而去的水流。接著我們必須把腦子拿起來,把它放入一條新的水流,一條積極正向的、流向一個寧靜安適之地的水流。讓思緒之流改變方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進行「慈心練習法」。這是佛陀所傳授用來擺脫憤怒、恐懼、不安等苦惱的特效藥。
■ 結語
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維就要落入對自身或他人的不悅境地,就是採行「慈心練習法」的最佳時機。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844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慈心練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是不是有進食障礙流行病?──「一焦慮就想吃東西」、「長期暴飲暴食」、「厭食」。我們焦慮的腦袋偷走了我們肉體和心靈的某些東西。它們偷走了我們單純地享受人與生俱來的進食的愉悅和快慰的這個天生權利。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飢餓有眼、耳、鼻、口、胃、觸覺、細胞、腦、心的九個面向。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了。針對每一種面向加以探索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一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在飲食方面作出更好的抉擇。當我們認知到飢餓的所有面向,我們便能針對該吃什麼、該吃多少作出聰明的決定。讓你回到內在的權威來源:你的身體,你的心和意志。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和同理心的根源,讓主控權回到自己。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
取自《正念飲食》
**************************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
最近幾次演講,我常談關心與擔心的差別。希望我們去意識到,我們所傳遞出去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因為苦多於樂,大部分人傳遞出去的,以負能量為主。然後會用「愛」、「關心」、「為你好」,去美化負能量。
透過飲食,練習基本善意的傳遞,就是一種方法。我只要沒忘記,就會開始練習,像是感恩眼前的食物,讓我免於飢餓,然後開放五感,充分感受食物的滋味。
作者把傳遞飢餓訊號分成五個面向,簡單來說,我們覺得自己餓了,不一定是真的餓了。譬如說,看到別人吃,所以自己想吃,又或者嘴饞想吃……
以我自己來說,在飢餓的時候,會覺察身體的感受。然後,我在意我只要「不餓」就好,我沒有要「吃飽」。我現在沒那麼喜歡「吃飽」的感覺,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過量,肚子會有點不舒服。而且「吃飽」之後,不管是開車或工作,都會有些困擾。
簡單來說,正念飲食就是透過我們生活中必然的飲食過程,讓我們增進覺知,並且發展慈愛。所以慈愛的能量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呵護培養。
祝福您,對自己慈愛,並且擴及關係!
**************************
用慈心對待身體
【文/ 珍.裘森.貝斯】
■ 練習法
這個練習法適合在較短的冥想當中採行。輕鬆坐著,閉上眼睛,把覺知帶入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次一個部位。例如,將覺知帶入和九種飢餓相關的各個器官—眼睛、皮膚、耳朵、鼻子、嘴巴、胃、細胞、腦(或大腦)和心。讓覺知停留在該部位產生的各種感覺上(觸覺、壓感、溫度、聲音等等)。在移往下一個器官之前,輕輕為它許下一個願望,反覆說個幾次:「願你排除萬難,願你舒適自在,願你得到健康。」
■ 自我提醒
把一張包含心的身體圖片放在你經常冥想的地方,還有你的睡覺枕頭上。更理想的做法是,列印一張你本人的照片,在上頭畫一顆心,放在同樣的地方。
■ 新發現
慈心是一種最起碼的善意。你對自己的身體、對它的所有部位是否懷有最起碼的善意?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累積許多對自己身體的嫌惡。有些身體外觀是我們不喜歡的,像是小眼睛、不整齊的牙齒、外突的耳朵、直髮或漸禿的頭髮,太多太多了。當某個身體部位有困難或者有功能障礙的時候尤其如此。我們對自己的疼痛腦袋、近視眼、過飽的肚子、浮腫的膝蓋、緊繃的背部或粗短腳趾非但毫無同情心,還試圖忽略它,或者下意識地對它生氣。
我曾經聽一名導師為一位女士進行身體審查,問她的內在裁判對身體各部位有什麼不滿,從她的頭髮開始,接著往下移。她的內在裁判對每個部位都提出嚴厲批判:頭髮?「她的頭髮亂糟糟的,顏色也不對,可是我不要她染髮,因為那太假了。我要它自自然然的光滑又柔順。」眼睛?「長得太近而且咄咄逼人,活像隻鼬鼠,沒救了。」嘴脣?「太薄了,應該要豐潤性感。」……等等,針對每個部位都有一番批評。最後導師問:「有沒有哪個部位是還不錯的?她的右手小指頭如何?」「這個嘛,」她的內在裁判不情願地說:「太細小了點,但還算過得去。」
沒有什麼能在持續的負面砲轟下茁壯興盛,無論是植物、動物或小孩。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所有身體部位都竭盡所能地支撐著我們。我們的身體撐個三十五、四十年絕無問題,這是人類在二十萬年演化過程中多數時候的壽命。如果活過五十歲還能到處趴趴走,表示身體狀況好極了。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你可以把這份慈心祝福傳送給令你牽掛的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願我的兒子自在又幸福。」「願所有受傷的動物都能痊癒。」「願每個頭痛得和我今晚一樣厲害的人都能擺脫痛苦。」
■ 深度課程
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吸引。看一下新聞就知道了,其中至少有九成是負面新聞,像戰爭、謀殺、虐童、毒物、致命疾病的爆發、氣候破壞、運動禁藥、又一物種的滅絕和政治貪腐。你不時會發現一篇關於一隻迷路小狗跋涉兩百哩路,自己走回家的感人故事。《紐約時報》有個叫做「一週好消息」的週五特輯,用來平衡日復一日令人煩躁的新聞轟炸,「讓你能夠帶著笑容,或至少較輕鬆地迎向週末」。
我們的腦子想維護我們的安全,因此它總是專注於各種潛在危險。它不會特別在意好消息,因為好消息傷不了也殺不了我們。不幸的是,腦子對身體也往往抱持同樣的態度。它會忽略正常的部分,專注在它不喜歡的上頭,像是哪裡不夠漂亮、完美,或者被它解讀為疾病或死亡迫近徵兆的蛛絲馬跡。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這麼一來可就讓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令人難堪了。
這種苦惱有個解藥,它的成分是覺知和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察覺到腦子在什麼時候開始轉入負面思惟的急流,一股朝向一個充滿憤怒、憎惡的有害水塘而去的水流。接著我們必須把腦子拿起來,把它放入一條新的水流,一條積極正向的、流向一個寧靜安適之地的水流。讓思緒之流改變方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進行「慈心練習法」。這是佛陀所傳授用來擺脫憤怒、恐懼、不安等苦惱的特效藥。
■ 結語
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維就要落入對自身或他人的不悅境地,就是採行「慈心練習法」的最佳時機。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844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慈心練習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話不只是古代文學家的感嘆或是小說中角色的台詞而已。事實上,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雪(Helen Fisher)指出,戀愛如同一種成癮症狀。如何從科學來理解人類對於愛的渴求?讓我們透過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節選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在《渴求的心靈》一書中的分析,從關注「愛」的身心感受與反應來看見大腦如何活動。
----------
數千年以前所描述的羅曼史中,就常包含著獎勵導向的殘影,舉例來說,聖經雅歌(Song of Songs)中的講者驚嘆道「你的愛情比酒更美」(4:10);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雪(Helen Fisher)在她的TED演講中,朗誦了一首詩,這首詩是由一位來自南阿拉斯加(Southern Alaska)匿名的夸夸嘉夸印地安人(Kwakiutl Indian)在一八九六年口述給傳教士的詩:「愛你的痛苦,蔓延全身如火燒灼;對你的愛火,燒灼全身痛苦難抑;對你的愛伴隨之苦似水,將沸將滿,遭愛情的烈焰吞噬。你的愛語,我不曾忘記;你的愛情,我時時惦記;你的愛情,讓我分崩離析,痛苦無盡。妳,帶著我的愛情,要往何去?[2-3]」
這不管怎麼聽都是成癮症狀!費雪召集了一組人馬,其中有心理學家阿瑟.亞倫(Arthur Aron)以及其他研究者,特別針對愛情是否與成癮性藥物如酒精、古柯鹼,以及海洛因一樣,會刺激同樣的腦區,包括所謂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也就是獎勵迴圈中多巴胺的來源。他們從訪談參與者開始,詢問他們一段戀愛持續的時間、強度和範圍。參與者接著填寫戀愛激情量表(Passionate Love Scale),裡面會有一些敘述如「對我而言,X是獨一無二的伴侶」以及「有時候我無法控制自己沉迷於X的思緒」,這個量表被視為量化這種複雜情緒的一種可靠方法。
...
我們的結果也為「愛的拼圖」補上了一塊碎片。之前的研究顯示出母親以及(不為愛著迷的)情人的PCC活性降低,而我們的資料證實了「愛」並不一定會活化與自我中心相關的腦區。「愛」不一定都得與我們自己有關。事實上,如果我們試圖確保「愛」總是以我們為中心,那麼,我們可能會錯過「愛」所蘊含的廣闊且深刻的意義。
這個結果也跟亞倫與費雪的想法一致,上升的PCC活性將區別戀愛中,以及對戀愛「成癮」的差異。有趣的是,之前的研究(以及古柯鹼成癮研究)都顯示,浪漫的愛情會活化大腦獎勵路徑,然而在我們實驗中發現,大腦的獎勵路徑卻在慈心練習時出奇地平靜...
(原文節選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