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雄榮總工作已經3週,除了核醫科的行政(含全院輻射安全)管理,臨床(影像、檢驗)業務推動、教學研究工作開展、分院核醫業務監督,已經向院方申請開設核醫科門診,很多原來在台北和台中回診的病友打電話來諮詢,問我的秘書何時在高雄榮總開診,目前的進度仍在院方審察中,順利的話應該是10月中旬。由於在台灣的醫院多數核醫專科醫師並沒有從事固定的門診工作,高榮過去在核醫科只有特約診,所以我的申請目前算是院內創舉,三總從40年前,核醫科醫師就擔負甲狀腺放射碘治療的臨床上工作(包括門診和住院),因此在三總接受專科訓練的醫師幾乎都會看甲狀腺門診,例如北部的耕莘醫院、新店慈濟醫院、中部的台中慈濟醫院,自從核醫的治療業務擴大到攝護腺癌骨轉移(鐳223治療),台大醫院也開設了核醫科門診(主要由路景竹醫師負責,以攝護腺癌為主);前年我受邀到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開設核醫科門診(甲狀腺為主)也是一個創舉,希望藉此推動核醫專科門診的普及化,核醫科治療工作已經從放射碘(甲狀腺癌和功能亢進)擴展到鐳223(攝護腺癌骨轉移)、鎦177(神經內分泌腫瘤、攝護腺癌復發)等,核醫專科醫師的角色日益增加,門診工作的確會加重醫師的負擔,卻是病友可以尋求專業診療的重要管道。希望我在高榮也能種下一顆能夠的成長的種子。
慈濟放射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道這個團隊已經有相當久的歷史,從 2014 年就開出相當不錯的成績,學員都有辦法寫出很不錯的論⽂,也是因為這麼多的學員都反應很好,包括⾃⼰的學長學姐, 促使我們想⼀探究竟,想知道可以從中獲得什麼。」(花蓮慈濟 陳文士 醫師)
⠀
從報名到上完課,完全沒有後悔⾃⼰做了這個決定。當天的課程相當豐富,完全沒有冷場,時間掌控上也都恰到好處,內容由淺入深。
⠀
因為老師都非常有經驗,所以有相當充分的知識、訣竅可以分享給我們,也知道我們的需求是什麼。在課前就蒐集所有的學員的問題,將解答不藏私地教給我們,讓我們這些新學員,可以稍微緩解內⼼不安,與擔⼼⾃⼰跟不上⼤家的⼼。
⠀
老師們都知道其中眉⾓在哪裡,完全不⽤擔⼼課程像⼼靈雞湯⼀樣,告訴學員只要你夠努⼒就可以完成這種話。而是分享他們走過的冤枉路,讓我們在寫論⽂這條路可以少犯⼀點錯。
⠀
⠀
🔸 規劃論文有訣竅,統計選對沒煩惱!
🔸 最新梯次|6/20(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新手入門須知,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怎麼投才正確?擬定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管道、重點、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 課程特色
⠀
【實際建議】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實作統計】
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
【課後回饋】
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
⠀
👨🏫 講者陣容
⠀
【陳一銘】
與科內的實驗室、國衛院、老人醫學 與 健保資料庫 的團隊均有合作,主題圍繞著老人醫學與免疫風濕專長,發表超過 120 篇 SCI 論文。四度獲得「青年醫師論文獎」。
⠀
【吳爵宏】
連續兩篇 original article 於頂尖期刊 Radiology 刊登,並獲邀與雜誌主編連線訪問,錄製 Video Podcast,向全世界讀者介紹研究成果,發表超過 60 篇 SCI 論文。
⠀
【蔡依橙】
SCI 文章超過 60 篇,聚焦在自己的專業核心、投稿命中率高達八成、標竿論文引用超過 100 次的策略型研究者。曾指導多位醫師發表 SCI 論文,並登上國際舞台。
慈濟放射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的非常幸運,#住院醫師 時期就有論文刊出於 JCEM 這本不錯的期刊,而且是一個禮拜兩篇!這是兩年多前 當 #PGY、第一次報名 #新思惟 研究課程時,想都想不到的事。論文內容新思惟已做好導讀,便不再贅述,以下我想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並感謝曾給予幫助的人。」(花蓮慈濟醫院 家醫科 黃暉凱 醫師)
-
👁🗨 課後實際應用與動手做,非常重要。
每一次的課程都非常有收穫,但我也認為,只有上課或許聽完當下很感動、覺得有希望,但若只停留於感動和希望,課後沒有實際投入執行,是非常可惜的。
報名費都付了,課後當然要動手實踐與實際應用才能讓效果最大化,把講師們傳授的秘訣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
👁🗨 報名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的動機
當我著手寫論文、要把統計結果寫成完整論述時,才發現這又是另一個障礙。原本以為不會太難,但初入門完全無經驗的我此時才發現連哪一段要寫什麼都搞不清楚,論文初稿只是毫無邏輯的片段堆疊、像在湊字數。
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有如打通任督二脈,了解到論文架構寫法與一般原則。課後立馬重寫,同樣是透過立即的實際應用讓我對講師的功力做了最大幅度的吸收(聽起來很像什麼變態武功),與過往的自己比較也感受到上完課後的進步幅度。
-
👁🗨 從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所學到的
寫完並投稿後還有殘酷的下一步,就是與 editor 及 reviewers 的應對。對於第一次接到 major revision 的我,犀利的二十多個問題真是嚇到吃手手。此時剛好《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上課日在回覆期限的兩週前,便立刻報名!
課中從國際頂級期刊 editor 講師所授內容,了解到 reviewer 的審稿觀點並避免了許多新手常犯的大忌。中間下課時又巴著蔡校長問一堆關於 revision 的瑣碎菜鳥問題,最後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 就成功孵出了!
-
👁🗨 達到不曾想像過的成就
從 2017 年初第一篇 SCI 誕生到 2018 年中,共有 8 篇 SCI 論文被接受,記得 2016 年還在為第一篇 SCI 努力時,蔡校長曾對我說:「你這樣繼續努力下去,不久後應該可以破 10!」那時真的覺得他在嘴砲我,不過現在快自己打自己臉了…XD。
(2020 編按:看來黃醫師是越寫越順手,至今已有超過 20 篇發表!XD)
當然這一路上除了新思惟,也要感謝許多師長前輩們的幫助,不管是正面的鼓勵指導、抑或反面的刺激(就不方便多說了 XD),後來還直接被院長挖出來表揚(打開知名度後得到更多合作機會)。
最後跟大家分享、也是校長一直勉勵我們的,不要小看自己、製造無謂的自卑感,就算只是小小住院醫師,在國外學者眼中也都是 M.D.。
-
【⚠ 把握機會,名額皆剩個位數!】
🔹 1/10(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每個臨床問題,都是可能發表的機會!
立即瞭解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親切大師】國際級 editor / reviewer 的論文供您閱讀,並現場提問。將從 author 到 reviewer 甚至 editor 這一路可能遇到的狀況,系統性整理,節省您的時間、節省您的精力,機會難得!
【不怕統計】素富盛名的「互動實作時間」,處理初學者最常用的無母數統計,畫出漂亮圖表,並實際操作,上手 ROC curve 與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在眾多助教與講師的協助下,統計不難。
【課後回饋】除了課前提問,將由講師們仔細回覆之外。課後,蔡校長也將針對您所做的統計圖表,給予建議。用資深 reviewer 的觀點,協助您從「已經是自己做得最好的圖表」,再上層樓。
🗣 課後學員心得:「課程毫不猶豫地直指問題的核心,就像經驗老到的外科醫師,閉著眼睛都知道 plane 在何方,每次下刀位置都不同,但總是能迅速撥出安全的道路,直接不拐彎抹角,把實際問題呈現在課堂上,真是大快人心。」
-
🔸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論文架構也能填空,沒基礎也能快速成功發表!
立即瞭解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實際建議】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實作統計】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課後回饋】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
🗣 課後學員心得:「講師清楚說明了為何菜鳥會不斷地被退稿與碰壁、在審稿者的眼中究竟在意什麼、論文 16 段該如何書寫、每段內容應該在意及表達的東西是什麼、如何切入重點、大家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清楚地舉例並將每段詳細的介紹,解開了我好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苦思到底該怎麼下筆的困惑!」
-
#SCI天天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最高單月 77 篇!
新思惟的所有課程設計,都考量過新手程度,沒有擋修、沒有入門進階之分,時間剛好,就歡迎您前來參加學習!
近期課程 │ https://www.innovarad.tw/re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