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感,是健康自戀的泉源。
一個孩子從小是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全能的,比如確信凡事都以自己的意願發生,不順心時可以哭鬧來解決,這是一種充滿上帝全能控制感的自戀狀態,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過的成長歷程。
體驗無所不能會讓孩子相信可以控制外界,而產生對自己的自信及自尊感。到了再長一點,也會經歷適當的挫折來認知自己並非真的是上帝,父母也並非無時無刻的完美來滿足我們的需求,那麼我們才能明白有些事是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人人都有其限制,包含自己。也藉由如此的體驗來平衡自我。
但若是在此階段沒有發展出該有的自戀感,對於按自己意願發展感到挫敗,沒有體驗過無所不能的孩子,則會認為世界是動盪不安無法預測的。因而長大後容易喪失學習動機及創造潛力,若再加上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所觸發的喪失感,那麼孩子很難學會體驗快樂的方式,而對事情失去興趣,對外界呈現無感漠不關心的態度。更別提若持續經驗挫敗,那麼就容易停滯在誇大妄想的階段。
換句話說,如果從小無法當好一個擁有全能感的孩子,體會不到自戀及自尊感,又持續遭受剝奪及體驗喪失,那麼那股需要被發展出的全能感就會在潛意識中湧動,成為日後自戀或自卑的推手。
研究幼兒發展理論的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醫師提出,孩子擁有的全能感來自於母親,當孩子確信自己擁有穩定的依賴對象時,將會產生勇敢面對世界的力量;反之若不存在這種對象,孩子則會持續處在痛苦的狀態,孩子會感受到身體消失般的恐懼,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Winnicott有一位罹患慢性憂鬱症的母親,他透過自己的經驗總結,被患有憂鬱症的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會理所當然地把讓母親開心當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人生設定為「為了母親而活」。
而患有憂鬱症的母親無法成為穩定的依附對象,從母親的情緒狀態中無法預測即將發生的事,因此無法擁有全能感,而時刻感到不安,也就無法形成健康的自戀,而落入喪失自信、無力、憂鬱、無能的狀態中。
這讓我想到一個對談的個案,一段幼時無法獲取全能感的記憶,深深地影響著自己對於如何表現、接受、消化及梳理情緒時的態度及看法,以及誘發出讓自己看清這個傷痛的現實事件。
一個關閉、一份排拒,一種蔑視,或是漠然離去,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生需要參透的心理傷疤。而與現實世界中的人事物碰撞,也都顯露出內在受傷小孩的模式及軌跡。
我們能做的是去看見內在受傷的自己,同理他、擁抱他、理解他、並且無條件地接納他。那麼我們才有餘力去擴大自己看世界的視角,而不因受傷滯留在狹隘的觀點裡。
愛自己,包含接納自己的傷與不足。
#雜念與雜唸
#覺察自己的內在小孩很重要
#如果你對某些外在事件很困擾
#也許可以探究一下是不是來自於內在的傷口
#歡迎加入靈魂之旅D班行列
#星期三晚上八到九點開課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萬的網紅台客劇場 TKsto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斷食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慢性病患者,請先與主治醫生討論。】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台客帶你一起體驗! Carpe the ...
慢性憂鬱症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加工甜食可引發憂鬱症。
如果你患有慢性憂鬱症,就停止吃甜食。研究人員說,加精製糖的食物會引發炎症,這會引起憂鬱症。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人們經常會伸手去拿糖果罐來解除他們的憂鬱,在冬天,這種憂鬱似乎總是更糟,但是那些糖果是一個虛假的朋友,能暫時提升情緒,但最終卻引發了憂鬱的發作。從生理學上來說,加工糖會導致炎症和體重增加,這兩個因素也使人感到更沮喪。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說,與酒精一樣,糖可以上癮,就像一種藥物。研究人員估計,加工食品佔了憂鬱症發作的10%,在冬季,當缺乏陽光干擾我們的睡眠模式時,問題更加嚴重。大約30%的人患有一些冬季憂鬱症的癥狀,最好的應對方式是吃富含植物性食物和歐米茄-3脂肪酸的飲食。
Medical Hypotheses, 2019; 134: 109421
慢性憂鬱症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慢性憂鬱症患者可以通過身體活動來避免新的憂鬱症發作,運動甚至勝過遺傳傾向。
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研究人員說,這是環境如何戰勝基因的又一個例子。即使在基於他們的基因有高於平均水準的可能性發生憂鬱症,每天只要35分鐘的任何類型的運動——高強度,如有氧運動或舞蹈,或低強度,如瑜伽和伸展——降低患憂鬱症或經歷另一次憂鬱症發作的風險。在搜索了大約8000人的健康信息資料庫后,研究人員發現,有遺傳風險的人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更容易患憂鬱症,除非他們每周運動兩個小時左右。人們運動愈多,降低的風險越多;每周額外4小時的體力活動, 風險進一步降低,,新憂鬱症發作的風險降低了17%。
Depress Anxiety ,2019 Nov 5
慢性憂鬱症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斷食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慢性病患者,請先與主治醫生討論。】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台客帶你一起體驗! Carpe the hell out of this Diem!!!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實驗,不管成功失敗,對或錯,總是想帶來美好的改變...
Enlightening points of view about culture, consumerism, social issues and well-being. We are proud to be Taiwanese.
➡看更多
📷#這位台客 https://reurl.cc/NXkMWx
📷#台客環保 https://reurl.cc/5o6xjG
📷#台客社會觀察系列 https://reurl.cc/nn93a8
📷#台客生活實驗 https://reurl.cc/MA84MW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Producer: Azuma Chang 東風 製作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台客劇場也正在尋找更多有故事的台客🔎
歡迎加入「這位台客」FB社團跟我們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kestory

慢性憂鬱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醫師等待一種患者
一種深信自己未來到晚年 會愈來愈好的患者
這種患者 會定期保養 週期出現在診所
醫師 賺的是患者基於晚年會更好的提前反應收益 如同股價
反之 視診所屬性 高比率九成以上的患者
並不深信自己 值得有個 更好未來晚年的患者
也不清楚 中醫傷科的定保 與他的美好老年 息息相關
總是 在所謂的意外才短暫出現在診所
並焦慮的旁敲幾次會好的 高cp模式
等風暴一過 並回到服用慢性處方籤的合法吸毒模式
只有定保的患者 才是醫者與患者 長期未來利益一致連結
只有長期中醫傷科定保的患者 最大可能在生理年齡上逆齡 向前平移
方向一致 隨時間推移 就會有複利產生
反之 患者焦慮的 在不同診所間跳樑 變換車道般回鍋
像個飆車族的短線殺進殺出
只能說明 患者並不看好自己的未來 不確定感挺高的
診所若充斥 高比率這類患者 長期必定耗損
定保患者 讓醫療開展 變得有趣
防止了 中醫傷科醫者的漂白
防止了 中醫傷科醫者的憂鬱症化
防止了 診所的短線操作

慢性憂鬱症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營養補充的重點不是吃進多少,是吸收了多少!
90%人體器官所需的能量,都靠細胞內的粒線體,
精準的把營養送進細胞,才能健康慢老。
--------------------------------------------------------------------------------
⠀
粒線體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產生能量,維持各器官運作。一旦粒線體老化,再加上壓力、缺乏睡眠等因素,粒線體加速損壞,身體各項功能就會失序而生病。
⠀
在德國執業超過三十年的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以多年執業經歷結合德國領先的粒線體醫學研究,打造出「微營養元素金字塔」。現代人很難從天然食物取得足夠的微營養元素,了解如何補充有效且正確的營養,從根本改善健康、抗老、遠離慢性病。
粒線體是「人體發電廠」,平均每個細胞約有 1500 個粒線體
粒線體供給身體所需能量,如果失去活力,就會損害健康
現今農作物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營養價值已不如從前
現代人生活繁忙難以均衡飲食,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微營養
從眾多保健食品中,精選出十大重要微營養元素
透過補充微營養元素有效強化粒線體,維持身體能量續航力
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需求,量身打造微營養補充方案
常見的疲勞或是慢性病如糖尿病,甚至是癌症、憂鬱症也可以靠加強粒線體營養改善
**新書上市,立即了解 http://bit.ly/360AX8W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讀者俱樂部:https://www.facebook.com/cwbookclub/
◎天下讀者俱樂部IG:https://www.instagram.com/bookcw1/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shop.cwbook.com.tw/
◎我讀網:http://books.cw.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