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雲寺啟建中元地藏法會 迴向苦難眾生平安
學習地藏菩薩的智慧和慈悲,淨化自心,祝福世界,8/19至8/21,臺中寶雲寺啟建「中元報恩地藏法會」。嚴守防疫規定,護念大眾平安,由法鼓山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率同寶雲寺常住法師們,透過網路直播,帶領各地近11,400人次民眾一起禮拜地藏懺、恭誦《地藏經》,共同發起大菩提心,將修行功德迴向現世父母親友,以及全世界正遭逢疫病、天災、戰爭而受苦受難的眾生,祈願人人平安。
「地藏寶懺不只是超度亡魂、祈求冥福的佛事,更能還原我們清淨的本心。」果理法師說明,地藏懺很適合每個人修學,懺儀從供養、讚歎、禮拜、懺悔、發願,到最後皈依三寶,一步步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開啟自性三寶,不但可懺除罪障,更能熏習地藏菩薩的精神,從而自利利他。
「《地藏經》有佛門的孝經之稱,救濟眾生免墮三惡道,是學佛的基礎,能增長一切善法。」法師並為大眾解說《地藏經》,緣於釋尊至忉利天為母說法,讓眾生明白因緣果報,從種種地獄敘述中,能夠知所畏怖,不再造業,進而生起解脫眾苦、修學佛法的心。法師期勉大眾,地藏法門很容易修持,無論是供養、布施、讚歎、禮拜,還是誦經、持名,人人都能做到,只要勤加修學,不僅現生可以得到利益,最後一定能夠成佛。
參與線上共修的潘南城、廖淑婉夫妻分享,法師講解《地藏經》讓他們對經文更能深入體會,了解修行地藏法門可以消除業障、報障及煩惱障。而開經時所誦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經由法師說明,才知道原來出自《華嚴經》,且意義深遠,讓他們受益良多。
臺中法青會學員馮士晏,第一次參加中元地藏法會共修,原本對《地藏經》及農曆7月的觀念一如坊間傳說,透過法師講說,讓他有了正知見,體會到發大悲願是很大的情操,他也發願「要慢慢學習,讓自己邁向成佛之道。」
同樣第一次參與的臺中法青會學員潘尚諺則分享,以前未曾接觸地藏法會,聆聽法師講解《地藏經》,讓他對經文有基本的概念及方向,兩天法會下來,讓他思緒趨向安穩,對於世界各地眾生正遭受疫病、戰爭、水災、火災等苦難,更體會到「唯有先穩定自己,才可去影響別人。」
#祝福
#地藏法會
#網路直播
#中元普渡
#法鼓新聞
慧淨法師生平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7/28(農曆6/19)是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讓我們一起恭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用善念為自己、為親友、為世界祝福,
祈願一切眾生平安~
-----------------------------------------------------------
如何學觀音菩薩聞聲救苦,觀世自在?
為何 #觀音菩薩 可以聞聲救苦,隨時隨地處處示現,而我們發願後卻一樣處處受限,有心無力呢?
得自在力
觀音菩薩之所以能名為觀自在菩薩,是因他從智慧與慈悲的願力而得自在。有些人發了願心卻做不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因為培養的福德與智慧還不夠。所謂的福德即是慈悲,多發慈悲心、多助人,福德就能日漸增長。福德力必須配合智慧,智慧是用正確的方法和觀念處理問題。有了大悲願力,就能產生大慈悲力,而得大自在。
聖嚴法師勉勵人說,當我們不得自在,心想事不成,變成了夢想顛倒,不論是身體、家庭、事業、心理遇到阻礙,都要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能夠幫助我們得自在,即使不能得大自在,也可以得小自在。要得自在,一定要培養大智慧、大慈悲的心;以慈悲心待人,以智慧心處理事,漸漸地就能心想事成了。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我們雖然發願學習觀音菩薩,卻不容易聞聲救苦、觀世自在,有一個根本原因是:自己不自在,待人也不自在。如此一來,遇到討厭的人會視而不見,面對別人的苦難會充耳不聞,因為自己也在內心的苦海載浮載沉……,如何能做度人舟呢?
一切不自在,都是來自執著自我。每個人都需要經過藉事鍊心、藉人修佛,沒有煩惱就鍛鍊不出智慧,沒有敵人就鍛鍊不出慈悲,過程沒有成敗好壞,只有日漸成熟的人間菩薩。面對未知的種種歷練,不妨讓聖嚴法師的法語成為守護我們身心的座右銘:「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當我們能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放下私心,擴大心量包容所有的人,把世間萬物與生命,都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萬物一體,則無論身處何處都將能自由自在。
如果自己能從念觀音、求觀音開始,進而學觀音,把人人當成觀音,最後做觀音,成為別人的觀音,大家都如此發願、行願,我們的世界便會擁有觀音菩薩的千百億化身。讓我們時時在心中向觀音菩薩祈願,發願以慈悲之眼觀照世間,向需要幫助的眾生伸出援手,成為觀音菩薩的手眼,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觀音菩薩,人間淨土自然現前。
--本文摘自《觀音菩薩50問》
慧淨法師生平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唐僧玄奘是不是在成都大慈寺修行剃度?
歷史上堪稱偉大冒險旅行家、享譽國際的宗教學者玄奘西行十多年取經回到中原主持翻譯,因為他精湛博學,被人尊稱為「三藏法師」。經過元代雜劇和明代小說《西遊記》的廣泛傳播,玄奘在民間就變成婦孺皆知「唐僧三藏」了。但是,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之前,曾在成都修行五年,到20歲出頭正式在成都的寺廟受戒剃度,然後才有遊歷四方和去天竺印證佛學源頭的宏偉理想。奇怪的是,1000多年以來,不論民間人們口頭相傳還是學術界多數觀點都認為,玄奘是在成都市中心的唐代古寺大慈寺修行並受戒剃度,但諸多古籍史料留下的說法卻能夠證明這一說法並非事實。
一、少年玄奘隨哥哥長捷到成都修行
玄奘的出生年份並不確定,一般傾向於西元596年(另一說是602年),家鄉是河南偃師緱氏鎮。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慧在隋朝初年當過江陵縣令,家境算是普通。
玄奘的俗名叫陳褘,之所以會出家為僧和二哥陳素有關。南北朝到隋朝依然是佛學鼎盛時期,隋文帝和隋煬帝都是大興佛寺的典型,文帝楊堅傳說本來就出生在寺廟,小時候由一個尼姑帶了好幾年。煬帝楊廣在江南拜著名天台宗祖師智顗大師為師,智顗勸諫楊廣為安定江南做出很大貢獻。
佛寺興盛為安撫亂世裏的百姓提供一個寄居的環境,當時算是某種救濟疾苦的組織。由於這種社會背景,一表人才的陳素很年輕就在洛陽的淨土寺出家,學問深厚,人稱長捷法師。少年陳褘跟二哥陳素在淨土寺做小沙彌五年,深受兄長的影響。由於玄奘的成就超過哥哥,後來也就為玄奘的出生添加了一些離奇的點綴。玄奘是家裏四位兄弟姐妹中的老四,傳說母親懷他的時候身體欠佳,生他的時候遇到危險,突然屋頂上傳來三聲鳳凰的啼叫,玄奘母親才度過難關平安生下他。父親覺得這孩子不同一般,就找相士來看相,相士連連稱讚說:「此子寶相莊嚴,出生時有祥瑞庇佑,日後成就非同凡響。」
還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他出家的。隋煬帝下詔要在洛陽度僧人27名,其中有個13歲的小童年齡太小,不在入選之列。大理卿鄭善果在淨土寺遇上他,略帶調侃地問道:「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麼?」那小童從容不迫地回答:「小子要繼承如來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傳在世間的佛法發揚光大。」鄭善果見他人才出眾,大為驚訝,當即破格錄取,並向同僚誇讚:「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門的教化。」這個小童就是日後的玄奘。
因隋煬帝年間各地義軍打來打去的動盪,洛陽在王世充佔據之下,經常受到滋擾,長捷出於避亂,也是出於求學的念頭,聽聞幾位同鄉高僧大德都在成都佛寺,於是就帶着十五六歲的玄奘千里迢迢到了四川。
二、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
大慈寺自唐朝以來曾經是成都歷史上有見於記載的規模最大的寺廟,比今天的規模大幾倍,整個春熙路、鹽市口商業街區全都在大慈寺的範圍內。
大慈寺最早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是來自印度的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時間大約是四世紀中期,但不一定真實可信。而起初的寺廟名稱也不可考證。因為大慈寺真正得名來自唐玄宗入蜀避亂,這個名字是皇帝賜名的「敕建大聖慈寺」。
據說唐玄宗來到成都以後,偶然見大慈寺僧人英幹在街頭施粥,救濟窮困百姓,並為當時中原的戰亂祈福。當時已經年屆七旬的玄宗在逃難過程中,堂堂大唐天子親身經歷過吃不上飯,忍饑挨餓,反而接受百姓救濟的尷尬境地,為此深受感動,然後得知舊交無相禪師在這裏,請他跟著玄宗到行宮內殿居住,賜田一千畝,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讓無相負責主持擴建大慈寺。因為無相禪師先後在成都建造過多家寺廟,有淨眾寺、菩提寺和甯國寺。
幾年下來,重新擴建的大慈寺房屋達到96院8542間,一度是成都最繁榮的寺廟。到會昌年間,武宗打擊天下佛寺,因為大慈寺有唐玄宗的御筆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是當時成都唯一保存下來的佛寺,自然也成了整個四川規模最大的佛寺。不光唐代如此,到宋代也如此。大慈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00多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0多幅,佛經變像114幅,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宋李之純的《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到今天依然是成都極為罕見保留有部分唐代原貌的古跡。
唐朝剛剛建立的武德元年(618),玄奘與哥哥長捷法師來到成都,在成都各個著名寺廟拜訪高僧,印證交流和學習探討,見於記載的有寶暹、道基、智震、道因等人。玄奘進步很快,據說他隨寶暹學《攝大乘論》,隨道基學《毗曇》,隨智震學《迦延》。武德五年(622)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的東律院正式受戒並坐夏學律。
玄奘前後在成都五年,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著名佛寺講經,為蜀地僧俗所景仰,初步顯現出一代高僧風采,也表現出青年學者的睿智和廣博。但玄奘並不以此感到滿足,對佛學各種學問的好奇和疑惑,渴望與更多高僧交流印證的念頭一直纏繞在他的心中,於是他泛舟三峽,取道荊州再回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千百年來,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剃度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但近年專家學者對成都歷史文化的研究所得,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三、空慧寺與玄奘兄弟的隱秘關係
再回武德元年,玄奘與長捷法師經子午穀、劍閣至成都,當時並沒有到城中大慈寺,而是居住在城西的空慧寺,這一細節記載在慧立和彥悰為玄奘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一卷中,「時天下饑亂,唯蜀中豐靜」,「法師兄因住空慧寺,亦豐神朗俊,體狀魁傑,有類於父。」儘管這一傳記有許多小說筆法,記錄內容並非百分之百真實,但許多關於玄奘的生平經歷還是被研究者重視的。
《法師傳》開篇就提到西蜀佛教的興盛,正因為隋煬帝時期的亂世,許多高僧都投奔西蜀相對安寧,同時南朝以來,成都佛教也發展很快,也才能吸引這些高僧紛紛前來,所以他們兄弟也聞名前往。當時玄奘還只是十五六歲的小沙彌,《法師傳》雖然添加了一些語言誇張地形容玄奘學問有如天才,引起許多蜀中僧人驚歎,但畢竟玄奘尚屬「應法沙彌」階段,還不具備資格獨行法事,按照規矩也應該是跟著哥哥長捷法師一起在空慧寺居住,也時常去其他寺廟拜訪學習。也許是空慧寺後來消亡,玄奘兄弟與空慧寺的淵源一直不被重視。
成都空慧寺是一所歷史悠久的佛學講寺,位於成都西郊某處,今天已經不可考證。以史料記載,空慧寺由石犀寺改建而來。石犀寺最早並不是佛寺,主要留存著李冰治水時鑿刻鎮水石犀牛。南朝蕭梁武陵王蕭紀(武帝蕭衍的第八子,在成都十七年)在成都正式改建佛寺,當時叫龍淵寺,是蜀中南朝寺廟的代表之一。據唐代道宣《續高僧傳》記載,蕭紀專門從洛陽請了高僧慧韶入蜀弘法,慧韶,俗姓陳氏,為洛陽潁川陳太丘之後,與玄奘兄弟屬於同籍同族的本家。慧韶奉邀至蜀,于諸寺講論,開道如川流。到唐朝以後,因為避諱高祖李淵的名字才改名空慧寺。正因為空慧寺的興盛與玄奘兄弟有莫大淵源,所以他們入蜀以後專門前往那裏瞻仰,也就居住在空慧寺。
《續高僧傳•玄奘傳》還記載:「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長捷法師在空慧寺中開法筵講席,「凡講《盤經》《攝大乘論》、《阿曇》、兼通《書》《尚書》、《傳》(春秋三傳),尤善《老》(《道德經》)、《莊》(《莊子》)長捷法師的講筵法席「為蜀人所慕」。當時僧官「總管酂公特所欽重」。
很顯然,唐朝剛剛建立時的大慈寺還沒有後來的名氣,地位遠不如空慧寺,以長捷、玄奘與空慧寺的家鄉淵源,寄居修行於空慧寺更合乎情理。只不過空慧寺毀于唐武宗時期,宣宗即位,重興此寺,改名聖壽寺。
北宋人吳師孟《大中祥符禪院記》與南宋馮檝《大中祥符院大悲像並閣記》記述了重興之聖壽寺規模,大略謂寺院占地七頃,共三十院。規模、佛寺一度媲美大聖慈寺。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季春,院中塑觀音像一尊,歷經五年方完工,是迄今為止成都市最大的雕塑觀音像。但由於空慧寺名稱已經不再使用,從此就淹沒了。
空慧寺具體位置歷來也有爭議。據清朝一些史料觀點,認為年羹堯于雍正初年在原來空慧寺、聖壽寺的位置改建了將軍衙門,那麼應該就是今天成都市金河街、東西勝街及將軍衙門一片,這一說法參見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習研究》的考證。(《西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月總第208期)。但另有一說法則是偏南的文廟街一帶,因為有唐代古籍《續高僧傳》點明玄奘「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支持位置是成都偏南的地方。如袁庭棟的《成都街巷志》一書中,就是在介紹文廟街時順帶提到過空慧寺的情況。
四、玄奘在多寶寺修行而被誤認為是大慈寺
事實上,空慧寺的名聲雖然在隋唐時很大,但玄奘可能也並沒有與哥哥長捷住在一起。因為畢竟《法師傳》寫明只是「法師兄因住空慧寺」,而《續高僧傳》雖然支持說玄奘與長捷同住空慧寺,但求學與修行可能另有別處,更重要的是受戒剃度在空慧寺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玄奘當時拜訪求學多位元高僧的情況,玄奘修行所在應該是成都城東的多寶寺。這也是一座成都名寺,由晉朝寶掌禪師興建,多寶寺位於城外僻靜的地方,而玄奘和長捷都是潛心向學的人,兩兄弟分別居住更有利於各自修行,這也比較符合研究學問的實際,這是其一。
多寶寺當時聚集高僧很多,其中有一個高僧道因法師年長玄奘十五歲,同樣是玄奘的河南家鄉人,俗姓侯。多年以後玄奘從天竺取經歸來,道因法師還被請到長安與玄奘一起翻譯經書,兩人交情極好。另據《大宋高僧傳》,玄奘請教學習的寶暹、道基兩位法師當時也都在多寶寺。這是第二點。
再次,多寶寺位於成都城郊外,當時要出城十多裏。更重要的一點證據是,多寶寺在成都城內另設有戒律院,正好與大慈寺毗鄰,玄奘正式受戒剃度就是當時多寶寺設在城內的戒律院。只不過唐朝中期以後大慈寺因得到玄宗李隆基下旨擴建而出名,吞併了城中原來的多寶寺戒律院地盤,演變為大慈寺的東律院和西律院(東律院原屬多寶寺的位置應該是大慈寺以東靠近府南河一邊),因此後人才會誤認為玄奘是在大慈寺受戒剃度,再後來就演變為玄奘一直就是在大慈寺修行,事實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正因為成都的多寶寺當時有戒律院,各方高僧雲集,寺廟規模很大,所以具備傳授戒律的資質。而空慧寺雖然聲名遠播,但規模和受戒條件似乎還不夠。關於玄奘受戒剃度的推斷可見四川文史館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考論》(《西華大學學報》2009年4月)。另外明代曹學佺所著《蜀中名勝記》也記載,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空慧寺獲得敕建佛塔,當時在該寺獲得受戒者才700人,這時已經距離玄奘受戒有55年之久。雖然缺乏更多具體證明空慧寺受戒資質的資料,但推測空慧寺在唐朝初年應該還不具備剃度條件。
綜合來說,玄奘當年在成都多寶寺修行五年並受戒剃度的可能性更大,也能與大慈寺的流傳演變聯繫起來,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玄奘 #唐三藏 #大慈寺
慧淨法師生平 在 慧淨法師:2019中元開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MP4視頻下載:https://bit.ly/2F2VwH8 MP3音頻下載:https://bit.ly/330CuJD 【淨土宗官方YouTube影音頻道】「中華淨土宗協會」之目的有六:一、 ... ... <看更多>
慧淨法師生平 在 淨土宗慧淨法師道場 - 全台寺廟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寺廟百科,慧淨法師爭議,淨土宗邪教,慧淨法師生平,慧淨法師遺囑,慧淨法師評價,淨土宗淨空法師,淨土宗念佛會,慧淨法師開示. ... <看更多>
慧淨法師生平 在 慧淨法師-淨土宗的根源-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6年12月15日適逢彌陀聖誕, 慧淨法師 於淨土宗弘願念佛會開示淨土教理,講題為:「淨土宗的根源」。 法師強調,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