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上班沒有委屈的權利]
這幾天,除了關心疫苗外,大家最矚目的應該是病毒越來越強!英國變異株之後,有印度Delta,人人聞之色變!本來我們的社交距離訂在1.5公尺,現在恐怕必須拉到5公尺,講話要用喊的才行;而且過去是病毒4天有效,現在聽說10天內走過都可能會染上……
我看著電視新聞瞠目結舌說太可怕了,我先生在旁邊淡定的說:
「你想活,病毒更想活下去!」
這句話,完全說中我們現在上班族的心情!
昨天線上教課,前後共來兩批工作人員,第一批先是影音組來設定各項設備,接著第二批是原業務組同事接手,監控現場進行。因為三級警戒,業務組同事原來負責實體課程,可是實體課程沒了,全部的人一夜之間都成了線上操控人員。影音組的主管跟我聊起來,說業務組同事真不簡單,因為—
「每個人全部立即上戰場,從來不懂的設備馬上學會,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我淡定的回說:
「他們也想活下去呀!」
這是什麼時節,還能掉以輕心,沒快步跟上隊伍嗎?人人的螺絲都拴得死緊,精神也繃得死緊,誰都鬆懈不得。疫情之前,偶爾還聽到這群20多歲上班族相互說笑打趣,現在則顯得嚴肅多了。彼此心裡有數,眼睛得尖一點﹑說話得機伶一點,動作得迅速一點,否則明天不只是在家工作,而是回家吃自己。
因此年輕人一起步便遇到疫情,固然倒楣,其實是好事。有統計指出,在天災人禍時期畢業的年輕人,工作難找之餘,起薪也會偏低,必須經過好幾年才有可能將薪水拉到之前的水準,難免令人感嘆生不逢時。不過我在旁觀察,倒覺得挺好的,這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替他們慶幸,藉著疫情提早明白職涯兩件事:
💚1.人是會失業的。
💚2.會失業的未必是中年人。
這讓年輕人學到一個態度:珍惜工作!比起中年人,年輕人的求職相對順利,尤其條件優秀的人到處有人搶著要,容易得意忘形,以為自己能力有多強,或是以為公司靠他才得以有今天。現在疫情栽了跟頭,甚至工作朝夕不保,就知道形勢比人強,是時勢在造英雄,不是英雄在造時勢,便會努力工作﹑精進技能。
常言道,少年得志大不幸,就在說這個道理。所以吃苦要吃在人生的前頭,才會心生警惕,對工作懷有敬畏之心,做人做事懂得小心翼翼﹑不敢大意;時間一拉長,養成習慣,職涯這條路就能走得長長遠遠。最怕年輕時,什麼苦都沒吃到,傻傻分不清是非好壞,等到中年遇見難關,就缺乏能力應付裕如。
最近有個上班族來跟我私訊,談到他在疫情期間,跟老闆對於辦公室分流工作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氣悶,最後兩手一攤,選擇在家工作,一切眼不見為淨。都42歲了,比20幾歲的年輕人還不成熟﹑不懂事,看來應該是工作還算穩妥,否則他大概大氣都不敢吭一下,哪裡還敢跟老闆生悶氣!他說:
「可是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心裡很委屈。」
我得說,疫情期間,做上班族沒有委屈的權利。我有一本書不僅暢銷,還長銷,過了4年仍然熱賣中,書名是「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是不是很呼應這時上班族的心情?可是我要說,現在再委屈,也不如老闆們委屈!
假使你的行業不是電商﹑生技等,在疫情期間反而大發利市,其他行業的企業主多半都咬著牙硬撐著。你看連飯店業股王晶華飯店都賣掉小金雞達美樂披蕯,為的是手裡握有現金,以因應不確定的明天,在疫情一波一波來的時候,保住員工有飯碗。所以如果我們還有工作,要心存感激,因為委屈的是老闆們!
還有一位上班族選在此時申請換座位,老闆在三級警戒前是同意的,三級後卻反悔,他感到萬分委屈。可是他不知道老闆總有些立場是說不出口,也不看時機,還再三去提。這個時候,哪個老闆不煩心,無不想辦法守住業績不崩盤,以及保住員工飯碗。無關這兩件事的,作員工的無妨暫時忍一下,疫情過了再說。
沒錯,覆巢之下無完卵,疫情期間就是要跟公司共體時艱,一起拼下去!讓我們都有工作,一起活下去!這時候你要做的是—
💚眼睛尖一點,做該做的事。
💚手腳勤一點,多做一些事。
💚嘴巴甜一點,讓大家開心。
這是懂事﹑是成熟,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更是疫情期間做員工應有的態度。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感覺受益,請你幫我在留言區+1。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7uqdTAFvr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應付裕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日,木星就要正式逆行了(嗯,現在只是停滯)
今年木星移動速度超快(是以前沒有過的「二倍速」呢),還短暫移位(想像在二倍速奔馳的馬背上已經很驚嚇了,這馬還跨欄!),突然移位帶來的「巨大震盪」,這一個多月來真把大家晃得七葷八素,措手不及。
不過,這疾馳的木星,終於要逆行了,馬兒開始減速、停下腳步,接下來「往後退行」。
這意味之前帶起的「擴大之勢」減弱、收攏,也晃得沒那麼厲害,讓馬背上差點暈倒的我們,有機會喘息,並思考「下一步該如何」。
其實木星之所以論吉,就因其能將量能「膨脹、擴大」,用在吉處,往往使人得情勢之助、貴人提攜、與意外好處,性格也跟著樂觀、自信,但用在壞處,就會令人「因過度樂觀、大膽、賭性而失策」,像太粗心以致出錯,覺得自己不會就不理禁令、或賭性堅強最後惹來倒賠等,都是輕率自大導致的受罪。
木順時就像沒監考官的考試,面對「僥倖應該可以吧」的誘惑,我們有「忍住、不要踰越」的自制力嗎?面對愛拿多少都可以的情境,有無「拿得剛剛好,多的勿取」的智慧呢?這是一堂「是否懂得惜福、自制」的考試,人性往往在誘惑下展露無疑。
木逆,就是答案揭曉,轉折來臨。
木逆不會「一定怎樣」,劇情將因人而異,拿所當取、做所當做者,後福將至,敬請期待;那以為先搶先贏,不惜豪賭的,未來運氣會如何?是仍應付裕如,還是捉襟見肘?答案也就要揭曉。
木逆的奧義,就是「若過度了必出錯」,所以若有被質疑或不順之處,切記當該則改(也不得不改),且注意「滿招損、謙受益」的真理,小心面對。這也是「過去是否自律」的放榜,如果整體太過渙散,放榜成績就會令人哭笑不得(只是做做樣子可是會被懲罰的唷)。
木星是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之前的順行若是「天意使然」,那麼逆行要凸顯的就是「人為致之」,之前出問題是天災,之後出問題就是人禍;所以,轉折點後的社會動盪,檢討重點將落在「人的思慮與決策」上,跟運氣無關了,不能再怪運氣不好,自己惹的禍,只能自己擔了。
但也許,你一直很乖,很好、很自制,沒人監看也沒偷作弊,那就不用擔心喔,木逆的「回顧、反省」會給你當獲得的榮耀與發揮,補發大大的獎狀、好處給你。
2020、2021木土合真是奇特的兩年,人類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共同命運震盪(總比世界大戰好)(這也算大戰等級災難了),面對命運大洗牌,如果我們都想變得更好,就請好好自省,惜福、感恩吧。
面對挑戰,一起加油!
應付裕如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彭博分析,周四美國2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雖然依舊走高,但較短天期的公債殖利率變化不大,與前周相較,還呈現下跌。
#美公債市場 #美股 #債券
應付裕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7uqdTAFvr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問責班子改組,13政策局有5個換局長,變動幅度不算小,然而未見新氣象,論政治難起提振民望作用,論政策亦看不到有何突破,新人事縱有新作風,倘若只是執行舊政策,始終難以叫人耳目一新。這次政府改組,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公務員事務局換人最受關注,政治陰謀論亦最多,現實如何,需要聽其言觀其行。香港社會撕裂,政治對立嚴重,政府施政舉步維艱,換人可以注入新動力,無法緩和政治對立形勢,行政長官表示改組班子是要「向前看」,新局長是否有足夠能力和意志,應付未來種種挑戰,各界只能拭目以待。
這次問責班子改組,共有4名現任局長中途離任,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則平調,出任公務員事務局長。4位新任局長,2人有政黨背景,另外2人則是原政府部門首長。
蘋果頭條
教育局每年與不同紀律部隊合作推行「多元智能躍進計劃」,舉辦中學生訓練營。《蘋果》獲悉,自去年底部份原定到警察學院參與訓練營的學生決定不入營,新學年提供訓練的紀律部隊更不再包括警務處。有校長質疑,警方「口口聲聲話要重建同年輕人關係」卻放棄此契機,認為警方不應主動停辦,否則是自打嘴巴。
教育局今日向學校發出通告,邀請各中學參加2020/2021學年的「多元智能躍進計劃」,當中提到局方會繼續與消防處、懲教署、海關、入境處、民安隊及少年領袖團,為中二至中五學生提供「多元智能挑戰營」,透過紀律及體能訓練,加強自律、自信、團隊精神及抗逆能力。
東方正論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今年初港澳辦和中聯辦有新人事任命後,中央一改被動作風,主動出手整治特區亂象,有計劃、有部署、有決心。國務院昨日正式公布五名新局長任命,大有在決戰前夕整頓軍容的意味,尤其是紀律部隊出身的曾國衞,成為首名非政務官出身而執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官員,明言以九月立法會選舉及明年選委會分組選舉為首要工作,折射中央撥亂反正的主戰場正是兩場選舉。
星島社論
政府昨公布問責班子大洗牌,五個政策局換將,比起上任政府中途只換兩人,變動大得多,且不排除還有下一輪人事更替。高官在這時候執位,明顯與政府面對的嚴峻政治形勢有關,由去年反修例風波到未來幾場選舉,反對派唯恐不亂,步步進逼,局勢只會更加動盪,政府亟需一個能打也肯打政治硬仗的新班子,頂住驚濤駭浪。在詭譎亂局中,太平盛世的行政管理能力已非首要考慮,戰鬥意志與戰鬥力更加重要,相信這也是新任官員被挑選的原因。
香港回歸前後,政府選擇高官的條件,主要是看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相關專業的資歷,故以兩種人為主,一是政務主任(AO)出身的官員,他們屬政府內的行政精英,處理公共事務經驗豐富,熟悉行政程序,對各類民生問題都能應付裕如;二是在不同專業界別表現卓越的人士,乃水平極高的技術官僚。在正常情況下,他們都是一時之選,也表現出色,然而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環境發生遽變,迅速轉為「戰時狀態」,大部分高官難以一下子改變過來,應付新形勢力不從心,也事倍功半。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下,中學文憑試(DSE)明天開考,直至5月25日完結,這段時間,家長心中忐忑不安兼且矛盾,喜的是子女終可以赴考這個關乎升大學的關鍵公開試,憂的是擔心子女赴考時感染病毒。港府、學校和考生須做好防疫措施,而當局更視此為復課試金石,協調好防疫及交通安排,掌握各環節數據,為未來復課做好周詳部署。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到一家中學實地視察,了解校方為DSE開考所作的安排和防疫措施,包括考生要戴口罩、量體溫和申報健康,而每個座位相隔1.8米等。為避開與考生一起迫車,港府安排公務員在DSE期間彈性上班,張建宗和特首林鄭月娥更呼籲企業跟隨,尤其在核心科目的考試日,減低人多擠迫感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