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孩子是否哭的你心煩意亂?
聽到孩子哭鬧、尖叫、嘶吼,
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我曾經是個很不耐孩子哭的人,
孩子一哭,我就覺得煩躁,
孩子尖叫,我就立馬斷線,
所以有段時間我真的很痛苦,
因為我的原則是不打孩子,
但當孩子哭鬧、壞掉時真的會有想揍人的衝動啊!
(所以那時我都揍自己,捏自己大腿,大家不要學)
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
孩子會哭鬧也是正常的,
許多道理都懂,為何事發當下還是不由自主的心煩意亂?
透過學習心理,練習覺察自己,我慢慢找到了答案。
因為在潛意識中,
我認為哭鬧、尖叫、吵鬧、發脾氣是不對的,是不好的。
試著回想,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當你哭鬧、發脾氣時,旁邊的成人會有什麼反應?
「不要哭!哭什麼哭!」
「再哭我打你!」
「你再吵給我試試看!」
「吵死人了,有什麼好哭的?」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以上為範例句,不代表個人經驗)
當你的情緒被否定時,心裡會自動產生連結,
「哭是不好的。」
「生氣是不對的。」
「有負面情緒是惹人厭的,是不被愛的。」
在你的心中,已為這些情緒與行為默默地貼上了標籤,
所以當面對自己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會沒有辦法接納,
因為你已認定這些行為是不好的、
不對的、錯誤的、討厭的、可惡的、欠揍的、不被愛的,
同時過去被否定、不被接納等不舒服的感覺也會浮現上來,
自然而然會反射性地反映出,
曾經生命中的那些成人,面對負面情緒的反應以及態度。
#我們是不是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縮影?
你罵他、你打他,因為你不希望他如此的惹人厭,
是不是同時希望自己是被愛的?
你的心理是否曾經想著,
「我不哭、我不吵、我不發脾氣,我才值得被愛。」
「我乖,才會有人愛我。」
我們都需要練習 #無條件的愛
而首先第一步就是無條件的愛自己,接納自己。
允許孩子有情緒,同時也允許自己有情緒,
當然不是說孩子大叫我們也跟著大叫,
而是我們能以身作則示範如何「好好生氣」。
在我們家會使用「積極暫停」的方式,
讓彼此有時間與空間調整冷靜,
至於如何使用下篇文章再來與大家分享。
當我覺察到這些貼在負面情緒上的標籤,
我就有能力去撕掉它,甚至給他一個新的定義,
或者說新的標籤。
現在看到孩子哭鬧,
大部分時間都能平靜的面對和欣賞(?)
因為理解,所以不會被情緒牽著走,
同時也知道情緒都是真實的,並且沒有對錯,
而孩子因為信任你,才能安心地流露出真實的情緒。
看見孩子能自然地哭泣,我反而覺得是種勇氣,
你們覺得呢?
#成人因為壓抑有時還哭不出來 #就是在說我
#關於情緒
#推薦電影腦筋急轉彎
#推薦繪本想哭的時候
🔸怕有人誤會在這邊補充,
允許孩子有情緒不代表要溺愛孩子,
也不是任由孩子予取予求,
在面對孩子的情緒與父母的界線時,
練習 #溫和堅定 的去面對,
對於孩子的情緒溫和的接納,
對於父母的界線堅定的執行,
兩者是不衝突的。
#溫和的態度與堅定的行動
#阿德勒正向教養
Search
成人因為壓抑有時還哭不出來 在 悲傷”是很危險的情緒,因為會失去“氣” 的推薦與評價
每個人都有想哭的情緒,只是在長大成人後,會礙於顏面無法在人前哭泣。尤其是男性,因為從小被灌輸“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所以始終在壓抑自己。 至於女性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