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科測驗擬延後,考前衝刺無盡頭?
❙ 畢業暑假bang不見,入學時程怎銜接?
今天虹安跟大學教授、家長以及校園組織團體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針對教育部擬延後分科測驗(原指考)及近年考招制度紊亂的現象進行檢討。虹安發現 #教育部處理教育制度的問題都採取滾動式修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時還頭痛醫腳,缺乏整體性的考量,教育部遇到委員質詢,只會千篇一律回答「委員請放心」!
但這些亂象真的讓人放不下心啊!
➢#瞻前不顧後,魯莽行事的分科測驗延期!
虹安表示,教育部擬將大學申請延至六月底,原指考(#111學年度改名分科測驗)延到七月底考試,八月底(8月25日)才放榜,日前因反彈聲量太大,教育部似有踩煞車表示「已請招聯會和大學、高中再溝通提更可行案;這學期會定案,不排除分發放榜再回八月初。」但此舉仍有可能損害同學在各方面的權益,高虹安率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及大學端教授共同呼籲 #教育部勿瞻前不顧後、魯莽行事。
➢#邏輯不通的處理方式,將傷害學子競爭力!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張耀文院長指出,將「分科測驗」延到七月底舉行,教育部稱是為「高三學習完整」。高三學習完整性被破壞的後果是高三學習的混亂,而大學常需要對繁星和申請入學學生作高中連結科目的補救教學,不僅造成大學端課程學習的問題,更會傷害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張耀文認為延後考招時程未能對症下藥,頭痛醫腳,腳痛醫頭,不僅邏輯不通,無法解決問題,徒增更多紛擾。並且延期跟考招制度的混亂,造成的是這幾年重考率飆升,頂尖優秀的學子選擇到國外就學,根據統計107年就有2142人選擇出走!
虹安非常認同張教授引自哲學家培根所言,「不知因,何之果?」,教育部很明顯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邊?
➢#考招制度變相排擠弱勢學生,恐擴大階級複製與城鄉差距!
台北市家長會長團體聯盟廖淑蓉副總會長現身分享自身經驗,表示由於高中畢業典禮大多是六月上旬舉行,距離七月底分科測驗的話,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非正規學期期間,是不是等於變相鼓勵大家參加考前補習衝刺班?且學校老師可能還是要留校輔導考生。此外,都市與鄉村教育資源不均,在偏鄉地區可用資源可能比較少,如此一來,會不會加大城鄉教育資源不平等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變相剝奪了高中老師利用暑假休息或是備課進修的時間。
➢#影響學生暑假規劃,五天要完成所有開學前程序!?
校園組織團體代表則指出,延後分科測驗恐將剝奪高三男同學申請升大學暑假分階段服常備兵役的機會。高三男同學原本可在升大學暑假申請「分階段服常備兵役」,盡國民義務。目前有三個階段,分別為6月17日至8月11日、7月7日至8月31日、7月21日至8月31日,每階段人數分別為400人、3400人、400人,而最熱門的梯次為第二梯次(7月7日至8月31日),佔39.4%。若教育部延後到七月底才考分科測驗,而準大學生恐無法在升大學的暑假當兵。此外,根據教育部公告的新時程表草案,再加上部分大學(台大、師大、台科大)已決議將於9月1日就開學,如此一來,從放榜到新生入住、開學,中間根本沒幾天可以準備入學手續,虹安表示不只新生訓練、找房子來不及,可能連預先購買車票都緊迫。
✨完整記者會影片這邊請➜
https://youtu.be/DFJJI1Dg01M
❤感謝各大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 – 大學考招擬延後 台大教授:恐加劇高中生出走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0297
民視 – 明年指考延7月底考試8月底放榜 引發反彈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504L05M1
中視新聞 – 指考明年擬延到七月底 家長學生跳腳砲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SfC1boLZI
八大民生新聞 – 111大學考招延後 學生痛批亂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NPb83kIIc
中國時報 – 明年大學考招時程 招聯會主張:二階甄試在5月中、分科測驗在7月初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4003544-260405?chdtv
成大二階放榜時間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未來 非他辭職可補救
鄭紹成/大學教師(台北市)
今年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創新高,恐導致超篩。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學測放榜,前晚先用Line告知在補習班的女兒,數學滿級分偏多、大考中心主任辭職負責消息,女兒只回了一句:「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
對於一個不滿意去年入學成績決心重考,又再一次遇到數學沒有辨識度的嚴重出題錯誤,女兒只有一句話的回覆可見其感慨。
科舉時代掄才,主考官員主試出錯,削職為民、發配邊疆、廷杖砍頭多有;現在考題由大考中心把關,考題經過五階段審測,居然還會出現如此嚴重疏漏,難以想像。去年數學科目滿級分已經破紀錄,今年又成長一倍,一次的錯誤已經不可容許,二次的誇張錯誤,我回給女兒一句「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五年級生的我常用自己高三休學在家自修考上國立大學的過去,鼓勵雙胞胎女兒,只要努力一定會考上理想科系。她們回我:「那是以前啦!現在努力讀書也不一定如此,申請入學已經把指考的名額都快搶光了。」
誠然,少子化讓入學申請成為大學搶學生的首要和第一管道,此所以近年來各大學都大幅提升申請入學名額,更高額備取名額到令人咋舌地步(去年交通大學材料系正取廿二、備取一七一;長庚大學醫學系正取五十六、備取二三九)。前段班的學校合格申請者均表現優異,為免遺珠之憾故高額備取。但如果大費周章,讓學生和家長準備資料、南北奔波,大學教授又要費時費力審查資料、面試,到最後讓考生幾乎統統有獎,只是產生「進入先後」名單,是否是社會資源的變相浪費?
多元入學管道確實讓學生多了繁星、申請入學、指考等不同的升學方式,但這也造成學生入學素質不一,前此也有國立大學因為學測入學學生數學能力與念完高三之指考入學學生有差,另開加強班之情事;今年台灣大學醫學系也有第二階段筆試,不啻是否認學測的篩選功能。又如果通過學測申請到大學入學之學生,不需要有高三下的學習就能勝任,那教育部何不直接縮短高中就學時間?
身為家長也是大學老師,深切體會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優渥家庭背景,可以打造出適合入學申請的亮麗書面審查資料;當國立大學學生大都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二○一六年研究資料,台大將近一半的學生是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其中大安區又占最多數有六點八九%),現在的大學入學方式已經讓台灣未來的階級分立只會更加明顯,而不會模糊消弭。
面對少子化,大學競相爭取先有學生、落袋為安,申請入學幾乎成為主流,再加上這兩年出現之出題辨識度問題,主事者若不能先有通盤和長遠性改革和規畫,台灣動盪不安不會是因為政治因素,而是教育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貧富更不均、階級更對立。
「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則是要靠主事者來創造和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