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黃偉民易經講堂
反暴抗爭一年,六月,每日都是紀念日。
中美大戰,在香港會師。
這邊廂,中共人大突然通過了在港成立《國安法》;那邊廂,美國說,你既然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我就停止《香港關係法》,不再給予香港特權和稅務優惠。香港變成大陸一個普通城市。
一拍兩散!
香港起過高樓,香港宴過賓客,眼見香港即將樓塌了!
攬炒成功,「是日何時喪?予與汝皆亡!」同歸於盡!
沒有了香港,大陸什麼都不是。
這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突然明天(十七日),在夏威夷會面。
事前,保密工夫做足,雙方政府都噤若寒蟬。
楊潔篪代表誰?和蓬佩奧談什麼?
如果是關於貿易衝突,全權代表習近平的,應該是劉鶴,團派群英總理李克強等,一直沒有參與,也不得過問。
如果是外交問題,代表習的,是戰狼外交的外交部長王毅。相對於美國國務卿(也即是外交部長),本來最對等的,因為是兩國政府,專司外交的負責人。
如果是關於香港《國安法》,和美國的《香港關係法》,中共不是一直叫嚷是中共內政,其他人不得藉故干涉麼?
不是貿易,不是外交,不是香港,兩個這樣級別的人,在這個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傾什麼?又急什麼?
《周易》裡邊的地水師卦,和水地比卦,是同一組卦。
兩卦相綜,互為一體,師即是比,比也是師。國防即外交,外交也是軍事力量的一部。打打傾傾,傾傾打打,弱國無外交。
這不是孤立的行動!
今屆人大通過了港版《國安法》,按程序,再交由人大常委於這個星期四確認,便完成這屆人大的立法程序了。但新華社公布的,星期四人大常委議程,竟然沒有港版《國安法》一條!
那是什麼意思?
人大是中共國會,國會通過了的法案,人大常委不放在議程內批核,那等什麼?
等那個「什麼」之後,才再召開一個特別會議來批核這條攬炒的香港《國安法》?
其實,開第一槍的,是李克強的兩會總理工作報告。
這報告冷冷的提出一些基本現實數字:大陸有十四億人口,九億在職人士,裡邊有六億人每月收入在一千元人民幣以下。所以,總理提出了「地攤經濟」的方案,穩就業,保民生。
你準備踏碎香港,我告訴你有一半人未能在溫飽之中,要做小販來沖淡失業數字,街頭覓食謀生。
人大常委不按正常程序批核已經通過了的香港《國安法》,是爭取時間,buy time斡旋。
楊潔篪之行是第三步。
中共沒條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香港《國安法》是攬炒的轉捩點。沒有了特權的香港,大陸在港的空殼公司不能再入美國的高科技晶片,大陸的通訊業立刻停頓死亡;沒有了港幣,大陸白手套如何洗黑錢;美國的懲罰名單已去到政治局常委,韓正、汪洋,不願意財產子孫列入美國黑名單,大陸人的未來在美國……
中共的務實派見到,已到最後的關頭,不是卡位掌權竊國貪污發大財的層次,是生死存亡的時候了。
問題是,美國為什麼要信你楊潔篪呢?
他代表了誰?
他背後即使包括了中共所有現存元老,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溫家寶……
即使如此,楊潔篪可信嗎?
能阻到習家軍強國夢的瘋狂嗎?
如何體面地將人大已經通過了的香港《國安法》,光榮地凍結、停頓、取消,而仍能自圓其說的下台階?
在香港,助紂為虐的嘍囉很興奮,李家超說,正式成立一支由各紀律部隊組成,由警務處長帶領的隊伍執行這個《國安法》。
法案都未草擬,草案都未見樣,他說已有執行細節!大陸派來的公安,會由你香港的警務處長指揮?北京要挾走肖建華,事前要通知你香港警察?人家在港控制的資產值一萬億,你香港警察不會被收買?不會通水?不怕肖建華背後的老闆?
香港警察做不來的工作。
大陸會利用香港警察,但不會信任香港警察!這是世情,這也是常識。但為虎作倀的人,又通常沒有常識,也是林鄭政府最缺乏的東西。
楊潤雄開足火力,對準教育界。
過去一年,北京驚覺,香港最難搞的,竟然是學生,香港的中學生。
過去二十多年,共產黨人認為,阻礙香港人心回歸的有三座大山。
一, 是以美國價值為依歸的香港新聞界,和言論自由。
二, 是十六萬由英國人訓練,有規有矩,白紙黑字,政治中立的公務員。
三, 是六七年時因反共有功,英國政府給予特權的新界鄉紳。中共體制,只有紅色血脈有特權,新界特權要先利用後消滅。
這是傳統的看法,但一年過去,他們見識到香港學生的力量,勇氣和韌力。他們要大力向教育界開刀。
楊潤雄,對教育沒有興趣,唔關他事,從不參與香港教育,兩子在澳洲讀書,唔知點解做咗教育局長的人。北京踢一腳,他就行一步。做事無能力,作惡都無資格的人,近日頻頻出手,可見他背後的主子,很憂心香港的中學生。
最近,香島中學的藝術科目主任老師,因按慣例,容許學生自選歌曲考試,有學生選唱《榮光》。結果,老師給學校開除。
學生翌日在校外築成人鍊,抗議將政治帶入校園,支持被開除的老師。
鏡頭前的學生,神色凜然,他們知道,今日的社會責任,他們不是只求分數升學,下課後影貼紙相的小孩子了。
這是過去一年,社會的血淚教育的結果。
看看他們的眼神,再對照楊潤雄的樣子,你能不對香港的明天充滿信心!
《論語.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這是孔子對學生人格教育圓滿成熟的三大階段。
興,是興起,鼓舞。引發人感情的,發揮在文學上,便是詩。是生活的每一個現實環節。詩是性情,真性的表現。《詩經》第一章《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訴說大自然的規律。人間,由男女的真摯愛情開始。春天一來,發情的鳥在叫,青春的男女都散發出引人的魅力……
立於禮。立是確立,堅定地的守住一套價值追求。禮,一個人來說,是價值觀;一個社會來說,是核心價值。形成生活上,是大家推崇認可的規矩。
成於樂。曲終謂之成,不管什麼樂曲,總有曲終的時候。人生的修養,像音樂篇章一樣,推到巔峰,代表美好的結束,終的表現,就是人生的離台身影。
成的相反,就是敗。
曲終要成,所以,孟子盛讚孔子:
孔子,聖之時者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也。
金聲也者,始條理也。
玉振也者,終條理也。
金聲是叩鐘,玉振是擊磬。
古雅樂以叩鐘開始,以擊磬結束。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思想,事業的境界,可以用金聲玉振和集大成來比擬的,所以,後世稱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
人生在世,就如一篇樂章,有跌宕起伏,即使在現實生活中,變化錯綜複雜,但其中有一絲不苟的規律。
所以,一個完整的人格教育,必先由學生最純真的感情開始,啟發了他一生的價值追求,最後像樂章一樣,即使社會上各式樂器齊鳴,但每一件樂器,都有自己的音色,清清楚楚,絲毫不亂。社會要合奏,但每一件樂器,都可以保留特色。
各自演繹,但一氣連貫,豐富而和諧。
一曲既終,讓人有餘音裊裊,回味無窮的境界。這就是人生。
《尚書.舜典》: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百獸率舞。
這裡訴說一個理想的政治環境,八音和諧,各種樂器和諧地合奏。
時代總有唔同的聲音,但無相奪倫,不會只准我發聲,不准你發聲。
神人以和,形而上的神和血肉凡間的人,都可以和諧地相處;百獸率舞,人間所有生物,都可以並存,開心的生活。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這是孔子的人格教育,其實也是政治教化。
https://youtu.be/TpYrKZb4Z10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的推薦目錄: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 在 SJE 。 閱讀紀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下轉貼分享《我的教養分享》社團的ㄧ篇好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aystobringupkids/
社團成立到今天,第一次跟大家分享教養相關的文:
前兩天接待一位從美國來的朋友,她是生物科技的博士,被實驗室派來台灣驗收研究中心外包給台灣實驗室的研究工作。
期間跟她聊到台灣有許多家長積極的想把小孩送到美國去,是因為認為美國的教育比台灣好太多了!
她聽完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跟我確認一次,是Way to much better(好太多) 還是 to much better(比較好)?
接著問我第2個問題,是唸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當我告訴她有些家長千方百計把小孩送到美國去唸”公立”學校之後,她的反應是奉送兩個大白眼!因為在美國,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好是基本常識,看看常春藤名校每一所都是私立學校。
最後她問我說,那麼這些小孩去美國之後怎麼學中文?
我才知道,原來,現在在美國,幼稚園的小朋友,最夯的是學”中文”,而不是以往的西班牙文,因為中文是現在和未來的趨勢,而且中文字對外國人而言難得要命,當然要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起。
呵呵,台灣的父母拼命把孩子往外送,外國的父母拼命教小孩中文,原來當家長的心情不分國界,都是大同小異,同樣的焦慮,同樣的迷惘,同樣的不知所措。
在我見過的家長裡,唯一見過不盲從的家長,就只有Cool La M了,雖然她大量的閱讀吸收各種不同流派想法的教育流派和現身說法,但是她從來都很清楚,孩子的教育不是電腦程式,無法複製也不能照單全收,完全取決於自己孩子的特質。
一路走來,不管在加拿大、美國還是在瑞士,她還是堅持孩子要適性發展,即使考上再知名的學校,她也無動於衷。
很多時候她的做法是週遭的人不看好,或是被誤會成虎媽或溺愛,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依照孩子的特質來安排學習的路。虎媽和溺愛可以同時存在嗎?所以,鄉民們真的只是看熱鬧的,真的不用太過於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是堅持不代表冥頑不靈或死不認錯,畢竟,教養的重點在於孩子是否有成長,而不昰家長會來炫耀的自我成就。所以,只要一察覺到方法不對或是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她肯定立刻改正,也不怕別人笑話。
有人曾問她,很多人都佩服她會教小孩,如果她讓人家知道她自己覺得某些地方教的方式不對,不會怕別人笑她或說閑話嗎?
她很大方回答,孩子重要還是自己的面子重要?別人笑不笑話與我何干?若是怕別人講閑話而一錯再錯,才是害到自己的小孩,到最後受苦的還不是當家長的人。更何況,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及時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改正才是真正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
看她講得很輕鬆,呵呵,只要認識她的人就知道她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多少的精神,時時刻刻不放鬆她的身心靈,她女兒講的每一句話,她這個媽媽都要在腦袋裡咀嚼幾遍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引導的地方,像是野生動物觀察家,全年無休全天候繃緊神經,生怕錯過女兒任何一個反應。
從小到大,從加拿大到瑞士,她女兒的所有的老師和教授都很驚於一個小小年紀學識豐富的小女孩,並沒有壓抑沈悶的書呆性情,反而開朗積極,一看就是充滿了愛的小孩。
為了女兒犠牲多少只有我們親近的人才知道,不足以為外人道。看我被她養小孩的方式嚇到不敢生小孩就知道,因為,只要知到她犠牲付出的程度,肯定會自愧不如,還是別生小孩來禍害孩子了。
至於社員們已經生出來的,沒法子後悔滴,加油啊~
咦,怎麼整個變成版主的宣傳文了,哈哈,那個言歸正傳,以下分享一篇刊在美國CNN關於教育的文章,內容很不錯,大家可以看看,美國的孩子也是很有壓力的!
http://edition.cnn.com/2012/01/23/living/raise-next-steve-jobs-p/
如何教出下一個賈伯斯 作者: Christina Verceletto 2012/1/24
(下列是我自己粗略翻的中文,有興趣的人可以只看英文的原文)
How to raise the next Steve Jobs
從胚胎在子宮內開始聽莫札特到學齡前開始學中文,許多家長渴望給孩子們一個飛躍式的智能開發,在現代生活被與成功劃上等號。
當然,同時也代表著過多的壓力、課程爆表、考試壓力。
為什麼孩子就不能只是單純的孩子呢,真要命!但是在美國,還是有少數的家長對於在公園遊戲區和托兒所的生日趴中,天天上演的競爭攀比是免疫的。
外國語言變成新的母語(註1:作者是美國人,所以ABC是母語),幼稚園是新的小二,90年代出生的是的80年代(註2:意指小朋友被迫當成大朋友來教)。
Kimberly Brenneman博士,是國立Rutgers大學早教究中心的副教授,同時她也是科學教育節目<科學小子西德PBS KID>所聘請的教育顧問,這種學經歷,肯定很懂教育。
她曾回憶道—我記得兒子剛會走路的時候,在一個遊戲區裡我和一位媽媽毗鄰而坐,這位媽媽拉高嗓子的說:「我女兒26的字母全學會了,而且她還會從1數到20。」
Kimberly Brenneman博士說,她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兒子總有一天也會學完這些東西,但是在聽到的當下,她內心裡有一部分的自己想著:賽啦!為什麼我不能也這樣子說我的小孩?
不知為何,儘管這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美國學生都在努力跟上他們國際同儕。我們的孩子和芬蘭、新加坡、南韓相比,在下一個世代中,數學和科學奇才遠遠落在後面,而這些專業人才都是我們國家新興數位主導產業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到底在提升孩子智能上,我們算錯了哪一步?當我們說孩子聰明的時候,我們指的是什麼?
有時候,聰明單純只是因為她開口說話比較早,或者她在其他同齡孩童仍吃力的揮舞蠟筆時就已經會自己的名字。但是,其他時候…就是”哇嘛唔哉!” (譯註Je ne sais quoi是法文的我不知道為何) 聰明孩子具有:好奇、直覺、與生具來的成熟度,讓聰明的孩子脫穎而出。
去年秋天,當知名的蘋果公司執行長,同時也是最被推崇的數位工具幕後首腦,史蒂芬‧賈伯斯逝世時,全世界的權威人士都在尋找到底是什麼導致他的卓越傑出。最常被提出的答案似乎比電腦外殼還要灰暗,賈伯斯就這麼神乎其神的變化升級了。然而你對所理解的”天資”有一種預設立場,認為對於擁有天資的人未來必定會是頂尖的佼佼者,不止在考試之中是王牌,更是人生勝利組。
但是,天資它真的是可以測量的嗎?而你又要如何做才能讓你的孩子得到它?繼續讀下去來找出如何開發你孩子的天資,從她在學校的表現,甚至於如何安排去一趟商店就可以是孩子學習單字、數學技巧與理財的機會。
請定義「天才」Genius, Defined
首先:「天才」是一個文化用語。在統計數據上並沒有天才這個定義存在。即使是世界聞名的高智商社團門薩協會的嚴謹測試找出的不是「天才」但,是全人類當中,他們的能力與創造力是總人口中頂尖2%的精英。而更常見的—而且是政治上正確用法—教育的專有名詞「資優」。許多學校有「資優」計畫,但有多少兒童是真正屬於資優?根據國家資優協會統計,約是全美兒童的6%。其它的專家認為這個數字過於寬容。
「資優兒童是非常稀少的…在一般的課堂上,他們是不存在的,」Michelle Rhee補充說道,他是StudentsFirst的創辦人兼執行長,StudentsFirst是一個幫助改善公立學校與草根階級的公益團體。他曾任華盛頓特區公立學校系統的教育署長。他說,「我女兒現在唸的是所謂”資優班”,她的成績是分佈在前20%,嗯…人口的前20%不是資優。」
這種特殊的課程(資優)可以及早到從幼稚園開始,分辨資優與否,一般取決於兩個觀察結果,一是是幾種常見”學校能力”的評量或是與年輕孩子相關的推理測驗。有些家長也謀求兒童心理學家的幫助來衡量孩子的天賦,通常是經由IQ測試。
測試的內幕The Lowdown on Testing
以在公立小學進行標準化測試為鑒,來看由州政府授權推行的測試有多少是用教習方式提高到門檻分數,就可以得到教訓。IQ測試,在某一方面是比較有關邏輯和推理能力。「他們評量一個孩子從找出問到尋求解決的脦力。這種結果非常多的時候是顯示出這個孩子已經經過多次這種的練習...在這之前他已經有多常解決類似的問題。」Frank Lawlis博士解釋道。他是美國門薩協會的監督心理學家,也是The IQ Answer一書的作者。有許多專家表示上述2種測試都是測量孩子真實能力的差勁指標。
「萬一孩子前一天沒睡好或是生病感冒?也許考試的房間太熱或是坐在孩子隔壁的考生動來動去害他分心?」Vivian Kirkfied表示,她是前任先鋒計畫(Head Start)成員、幼教老師同時也是Show Me How! Building Your Child’s Self-Esteem Through Reading, Crafting and Cooking一書的作者。
標準化測試只是測量學生成績的一種方式,不應該用來當作長期評量的標準,Dennis Van Roekel補充道,他是國家教育學會的主席。他說,「單一測驗的表現實際上能夠告訴你關於孩子的狀況是少的可憐。我們都知道—家長們和老師們—我們的孩子遠比一個考試成績來得豐富許多。」換言之,測量只是工具箱當中的一個工具。「你需要槌子來蓋房子嗎?肯定要的,但是你不能只靠槌子來蓋完一棟房子。」Van Roekel如是說。
即使是Lawlis博士也承認最高分區的IQ分數在於預測未來成功與否也有限制。可能來看看哪些是測試測不出來的東西還比較有幫助:欣賞他人看法的能力、自制能力、恆心毅力—這些在校園及未來生涯成就之中都是舉足輕重的特質。「幼教老師通常對於比較關心孩子在情緒和社交上的落後,勝過於學術方面的科目。」Brenneman表示,他在兒童認知發展評估議題上做過大量的研究,「這些科目多半是數學、科學和語言技能」
父母的影響力The Power of a Parent
賈伯斯的養父在他小的時候就教他基本電子學。當時養父並沒有想過教這些東西未來有回報。也許我們都有創造奇蹟的潛力。天資是49%的遺傳加上51%的鼓勵,Lawlis博士說。其它的專家也認同一點,假設任何東西和環境(如:潛在影響力)都是有界限的。
「它(聰明)可能是遺傳,或者也許他只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接下來你能夠學到如何幫助孩子的不是只有考出更好的成績,而是如何襄他們對學習更有熱情。
開口說Talk, talk, talk
問孩子開放性的問題,如:「如果我們去海邊的路上,中途停下來買冰淇淋會發生什麼事?」這類的問題幫助孩子反映出他們所理解知道的事實,這些事實反饋他表示意見。不用擔心孩子太小會聽不懂。同樣的,也不用害怕使用複雜艱深的字詞,Brenneman強調。孩子也許聽不懂這些字,但是如果這些字在對話中出現過許多次,孩子就會猜出這些字的意思。
John Shotter是住在紐約市Seaford的一位父親,他把上述的方式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每天跟他2歲的兒子Jack說話當練習。「我們聊工具! 我給他看丁字尺、電鑽、量尺和槌子怎麼使用。」Jack的母親Melissa說,成果出乎意料的好,「他真的知道每一個工具的名稱,還有材料,像石膏板、填泥料、防塵布。他也學會測量,從鎖螺絲學會右邊和左邊,還有從油漆學會顏色。」
閱讀Read, read, read
研究不斷重覆顯示閱讀書籍與一對一的閱讀時間是肯定能夠在校園獲得成就。「閱讀會刺激腦部連結並建構對於理解這裡世界的背景知識。」Kim Davenport表示,他是國家掃盲機構Jumpstart專案主管。
Davenport說:「閱讀是學習的基礎,閱讀能夠啟動孩子對於全領域知識的吸收與應用,包括數學與科學。」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許就像是給予孩子一把利刃。「目睹父母享受閱讀,孩子會耳濡目染。」不要把書放在籃子裡、書架上、和咖啡桌上,邀請孩子和你舒服的坐在沙發上一起閱讀。跟孩子分享你所閱讀的東西,並且也要求孩子和你分享他所閱讀的內容。如此一來不止親子間的對話內容變的豐富,更能藉此建立孩子的辭彙與理解力。
讚美的要讚對Praise results
不屈不撓是一種會讓孩子受到老師與職員鍾愛的特質。我們的文化一向忙著讓孩子覺得好,但卻忘了我們從孩子身上奪走的時間,孩子若能擁有那些時間本來就會變好。Rhee說:「我的孩子2個都玩足球,玩得臭閧閧的。但是如果從他們房間裡的獎盃獎牌來看,你可能會以為我家會出下一個Mia Hamms(知名女足球員)。」如果你不斷地告訴孩子說你是最棒的,要這樣的孩子接受失敗會很困難。當這樣的孩子到學校去遇到困難時,他們會想:不可能是我。
給予正確的支持才是關鍵,Stephanie Rosales說,她是加州La Quinta的執業教育心理學家。「因為解決問題而受到讚揚的孩子,在學校比被說是資優的孩子來得更積極。諷刺的是,後者(資優的)遇到事情不容易完成時容易受挫。」所以,與期給於敷衍的讚美(如:你是明日之星!),不如給予實際成就上的讚譽(如:你能夠用不同的方式找到答案真是讓我以你為榮。)而且如果你想要設立一個高標準,請確定它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屆時就說:「你快達標了,再努力一點。」
表揚好奇心Celebrate curiosity
學齡前的孩子幾乎都是好奇心旺盛。但是有時候隨著孩子長大,好奇心也隨之消失,Brenneman說。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們的專注力,進而讓他們維持興奮。如果你問問他們現在在玩什麼或說什麼—即使我兒子玩的神奇寶貝,Brenneman說—你已經啟動了一個「有商有量」的模式,而這模式未來會在聰明的孩子身上得到收獲。花時間讓你的孩子轉而注意你所喜歡的東西:一起去逛博物館或者一起欣賞表演,並且告訴孩子你喜歡這些東西的地方還有為何會喜歡它。紐約的一位爸爸,他有2個孩子,以前在週末要工作。而為了要能夠和他在唸小學的兒子Erik分享他的興趣,他偶爾會把兒子從學校拖出來一起去逛博物館。兒子的老師自從兒子每回逛完隔天回學校都會在課堂上分享他所學到的東西之後,老師就同意了這位爸爸的行為。Braun爸爸說,「此舉讓Erik覺得像是一日達人,一整個學年下來建立了他的自信心而且學習渴望大增。」
把握教育的良機Seize teachable moments
你能夠在一早出門的同時幫助孩子增強學業技巧。假設你開車經過一座風車。與其說:「嘿,風車耶!」,不如問孩子:「你想他們在做什麼?」鼓勵孩子觀察細節的習慣會帶到課堂上,Rosales說。而且安排去一趟商店就可以是孩子學習單字、數學技巧與理財的機會。你可以在買東西時告訴一個2歲小孩正在裝袋的水果的名字。叫一個3歲的小孩去找碗豆罐頭。讓一個5歲小孩寫下她想要哪一種早餐穀片。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比較商品的價格和尺寸,並且找出折價卷。Sarah Brown是幼教老師,她教2歲的學生在蘋果、香蕉和紅蘿蔔上畫畫。等到這群學生長到4歲時,她會告訴他們執筆技巧比新學生好多了。
無論你的孩子是資優或是資質平庸,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參與。帶著孩子走向自我開發的旅程才能夠啟動孩子的天資。總言之:你最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快樂?有趣?自信?充滿愛?你敢說”成為畢業生代表”沒有閃過你的心頭?你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能力所及的最好,對吧?如果你能讀到這裡,代表你走的路是對的。
感謝賈伯斯:從蘋果標誌得到能教給孩子的事
1.熱愛你做的事。很明顯的,熱情加速了他的天資,而且他要感謝他的父母。他的養父母以是支持但不干涉的方式把他養大。當孩子能夠盡情實驗,創造力就無可限量。
2.不同凡想。他從不接受現狀。下次當你的孩子有機會做一個專案時,幫助她腦力激蕩,至少想出除了第一個閃現心頭的方式之外的額外2種處理方法。
3.把事做對。賈伯斯的完美主義助長人們更加期待得他那令人嚮往的產品。拒絕阿謏奉承的誘惑—拒絕灑狗血式的吹捧孩子的所有只是”OK”的工作,孩子才能學會不屈不撓。
p.s: with Ingrid Ing 同身分共同分享之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 在 黃耀文 Way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麻煩各位幫忙了!也請多多給主辦單位建議,或在這裡留言,我會幫忙轉達!
如果創業活動不再是由單一組織設計,而是由社群共有、共創、共享的舞台?如果有一天,台灣可以有跟 Computex 同規模的國際新創活動?今年十月,不見不散!
* 使命 *
凝聚社群的力量,發掘新一代青年領袖,讓台灣發光於國際的社運。
* 不一樣 *
A. 不僅是一次新創活動,這是一場長期的新創運動。
B. 由社群主辦、為社群而辦。
C. 大型國際級活動,全程英文。
D. 由年輕世代主導。
E. 社群擁有完全的責任、創意的自由,共創而成。
F. 借由參與活動,培養出新興的組織與領袖。
G. 串聯國內其他創業活動,設計出「國際創業週」。
H. 由台灣註冊的非營利組織為承辦法人,會議賬目比照 COSCUP 於網路上公開。
* 今年主題 *
一、教育與社會思維:亞洲、歐洲、北美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思維,對培養創業家、以及領導力,有何影響?創業家講求「冒險」精神,「take risk」、「big risk, big reward」的概念,在哪些國家較普遍,在哪些國家則很稀有,原因又為何?亞洲國家要如何教育出敢冒險、有領導力的青年?
二、風口在哪裡: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美蘇的太空競賽,形成了風口,造就了矽谷,也造就了台灣。2000年,隨著中國決心將中小工廠民營化,同時放開對中小企業的出口限制,不必再經過第三方外貿公司,形成了另一個風口,在民營經濟發達的馬雲家鄉浙江,造就了阿里巴巴。
而今天,世界趨勢與科技進步,又將有哪些風口出現,而亞洲國家的優勢,又在哪裡?IOT、V/AR、遊戲、機器人、網路金融、大數據、Lifestyle、時尚穿戴、O2O、共享經濟、虛擬貨幣、電子商務,哪些是機會?就市場來說,讓投資人、政策家、創業家一起討論:東南亞、一帶一路、亞投行,新機會將在哪?
* 我們需要您的幫忙 *
您可以....
V 貢獻一個活動名稱。我們將在六月12日,篩選出最多 10 組名稱,公開線上投票,大家一起選出活動名稱!我們將從前三高票中,擇一為會議永久名稱! (截止日期:六月11日)
V 您理想中的國際新創活動該是什麼樣子?您想要負責這精采活動的什麼部分?例如:
- 你想要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辦一場給小朋友的 Maker 與創造力教學嗎?
- 你想要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辦一場機器人大賽嗎?
- 你想要開一場「限創辦人參加、禁止錄音錄影、嚴格限制投資人入場」的募資分享嗎?
- 你希望(或可以幫忙)邀哪位國際級創業家來分享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完成一次 Mini Shark Tank 嗎?
- 你想要分享什麼樣的經驗嗎?給一場什麼樣的演講?
- 你想要弄一個什麼主題的 BOF (birds of a feather) 小型私會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活動設計出讓人記憶深刻,具有台灣風味卻又是國際級的 deco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在講者投影幕旁,做一個即時分數看版,由聽眾投票,即時反映對演講的評價嗎?(Twitch for talks)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負責活動的燈光音效,或擔任 DJ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活動辦一場完全不一樣的 after party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負責活動的攝影,並將照片與影片上傳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做會議的品牌,包含 Logo、網站、粉絲頁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招待外籍講師,規劃行程,帶他們看台灣的美嗎?
(截止日期:六月30日)
V 貢獻一個活動名稱與創意創業活動提案!
* 為何要幫忙 *
若您提供的活動名稱獲得最高票,將可以免費參與活動,並受邀 VIP 晚宴!更重要的,您將可以永遠對朋友說,這活動是您定名的!
若您投稿的內容入選,或成為大會志工並負責某項目,我們將:
- 提供您 volunteer's / speaker's badge,免費參與活動
- 讓您將您與團隊的夢想,實現於活動中!
- 大會議程中,您的活動名稱下面,將寫明 「brought to you by ______」,您可以選擇填入您的名字,或您組織、公司、或團隊的名字
- 邀請您參加 VIP 晚宴,與其他志工及講師互動
若您成為長期負責活動某項目的志工,則我們會將您加入工作人員的臉書群組,以及討論室中,除了可以認識夥伴,更可以影響會議方向!
起風了;這個浪潮,就由你,hold住全場!一起,讓這場新創浪潮,乘風破浪下去!
2015年10月,歡迎您與我們一同來串!
活動負責人:
林端容 Amber Lin(經驗:Changee 串串)
王詩婷 Tracy Wang(經驗:Changee 串串、E+創業論壇)
Martin Talvari(經驗:Slush 策略長)
關於 Changee 串串:
http://changee.org/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efromzerotoone
關於 Slush:
http://mashable.com/2014/11/21/slush-conference-helsinki/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2880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448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574
http://www.slush.org/
關於 林端容 Amber Lin:Changee 創辦人、Changee Across 創辦人、Changee串串 發起人,台大經濟系畢業,專長領域:空間經營、育成、創業、文化藝術、社企、創意、行銷企劃。
關於 王詩婷 Tracy Wang:Changee Across 共同創辦人、Changee 財務長、Changee串串 策劃執行、Entrepreneur+第五屆國際創業育成論壇 總召集人,成大生科系、台大微生物所畢業,專長領域:生物科技、創業、行銷企劃、音樂、文化藝術。
關於 Martin Talvari:愛沙尼亞人,於芬蘭就學,擔任 Slush 策略長,過去幾年巡迴了 82 國,舉辦小型創業聚會並了解當地創業生態。Martin 擁有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系,Aalt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學士學位。
本活動與 Changee 串串、Slush 皆無關,以上資料純背書活動負責人過去之經驗。
(請按以下連結,建議會議名稱,或投案!)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 在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111年個人申請 - 藥局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藥局地圖,提供111年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個人申請級分檢定資料、篩選資料、招生名額...等,並提供110年篩選分數作參考. ... <看更多>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 在 110 生科學群分數排行-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註:由於生科並非我熟知的領域,若有遺漏者煩請指證。 imgur. 分數 ... 國立成功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0. B23 兩個系不同,交大那個其實是生技系. ... <看更多>
成大生物科技分數 在 [情報] 110指考二類五科排名變化- Ptt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李位仁教授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研究獎」 恭賀! ... 篩選權重:普通生物學x1 25、化學x1 國立成功大學指考錄取分數備10 系所新生報到作業; 英語能力指標系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