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13461-Q13480)
Q13461:
其實你介紹既tencent/美團/阿里巴巴,呢D科網公司冇咩資產值,會唔會好危險?
龔成老師
騰訊(0700)與阿里(9988)不是無價值的。至於
美團點評(3690),我應該無正式分析過,最多只是網友問我,我做簡單分析。
美團的業務增長不能睇少,但估值十分難,所以我都無法定義現價平貴,只可以話市場只憑「前景」去分析,不過佢最近由虧轉盈,這是利好消息。
至於騰訊與阿里,資產價值的確不高,但我地分析企業,不能只限於資產,因為一間企業的價值,主要由「業務價值」與「資產價值」組成。
巴菲特早年投資,跟佢師父一樣,好著重資產、平,但佢後來發現,如果一間企業有質素、前景,就算貴過資產去買都無問題,因為業務價值值錢的。
就是現金流折現法來講,這方法都不是考慮企業的資市價值,而當我地進行估值時,好多時都會配合不同的估值法去計算的。你見港交所(0388)的賬面值不足$30,但現價卻長期在$200以上,可見資產價值並不是唯一的分析點。
另外,騰訊與阿里,都已經有正現金流,有實在盈利,所以唔會話危險(當然,我地都不能盲目高追投資)。
------------------------------------------------
Q13462:
想問下用十萬元買越秀房地產信托可以一年可以收多少息
龔成老師:
如果你用$10萬買越秀房產(0405),你預一年收$6000息。
現時佢股息6%,你可以好簡單,用投入本金乘一乘,就是每年預期得到的股息回報。
------------------------------------------------
Q13463:
老師,我賣了5万澳元和10万加元,買了中山一個物業和一個車位用了大概150万港元,剩下203万人民幣現金。
我想張這些現金5年滾至600万港元,請問有可能嗎? 我應該如何組合才做到?
因為我希望日後每月有3-4万現金流,而之前見你教過别人要有這個現金流數字就要有600-800万資產才可以做到。
龔成老師:
外幣始終是「產品」,持有價值不高,轉為物業、優質股等真財富會更好。
如果你要將這$200萬滾存到$600萬,不是話唔得,只是這是一個好高的回報,你背後一定承受著相當的風險,因此,我不太建議這樣進取。
反而以更長時期,以更合理的模式,增長至$600萬,這會更穩健。
如果你真的要將$200萬在5年滾上$600萬,就要用以下進取方法:
可集中投資潛力股,可以建立一個進取的潛力,但你要比市場早一步找到這些潛力股,因此你要不斷進行選股的動作,同時要大量增加投資知識,先可以找到這些潛力股。
但要注意,這方法始終是高風險,唔太建議。
------------------------------------------------
Q13464:
老師,我一直遇上財政困難,之前工作不穩定,現在面對人工無法上升很多。眼看激烈的工作競爭,實在有點灰心。
現在年紀愈大,愈來愈擔心工作前景的問題!不過,眼看您由一個月8000上升到成為百萬富翁,實在是一件令人鼓舞及很勵志的故事!
多謝有您這個榜樣及詳細解答!未來我會努力儲錢,投資及增值自己!多謝晒!
老師,另外,想問下面對現在的香港亂局,還適宜月供股票嗎?
龔成老師:
其實好多野,我地根本可以做到的,只是由於自己「以為做唔到」,所以唔去試,但其實只要肯做,定目標,落實計劃,其實可以做到的。
你保持理財,儲錢,合理投資增值,增加知識,都可以一步步完成目標。
至於香港的情況,我仍相信只是中短期的問題,雖然對香港經濟一定會影響,但長遠的價值仍在,因此,這反而是保持入貨的時候,只要你長期進行月供就得。
------------------------------------------------
Q13465:
老師,我想創業,計劃儲錢5年後,開台式飲品店,我而家應該點做好?
龔成老師:
做生意要不斷學習的,你預當中一定會有好多困難,但你都要想方法克服佢。如果你打算開店,我建議你先到類似的店打工,要完全了解當中的流程,風險,了解各區的生意情況,找到市場的缺口,先可以進行。
同埋,有時唔一定要預開店好大成本,可以由細做起,然後成功後再投資變大,這方法會更加好。
你這刻可以利用股票,保持平穩增值,將財富滾大,一邊儲錢,一邊投資優質、穩健股,例如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港交所(0388),都是適合你的。
同時,你要在這幾年,好好提升生意及行業的相關知識。
------------------------------------------------
Q13466:
龔sir你好,小弟28歲剛剛開設左美股戶口,打想分注買入 Google, 巴郡, 百事可樂 , johnson & johnson 作長線投資,請問龔sir呢幾隻股票質素如何?
龔成老師︰
我自己無特別深入研究美股,但巴郡這類企業當然可以投資,是長遠投資之選,不過巴菲特年紀大,是風險因素,雖然我認為佢團隊都能用佢的方法投資,令長遠有增長力,但始終巴菲特無人能及。
其實美股一向都有不少好公司,但我地投資股票,最重要是「投資自己熟識的公司」,所以,投資與否,要睇你是否真正了解該企業。
這幾隻都是好公司,你可以考慮投資。要睇你是否了解美國公司,還是香港公司,如果兩邊都能了解,你可以講到大家的財務數據,企業資料,就可兩邊都投資,這就會增加了你的「可投資範圍」。你要比較這些企業的優質度、前景、發展、估值。
關鍵位就是你認識的程度,而你上述所講的,都是長遠有增長力的股票。另外你也可以考慮投資美股相關基金,如領航標普五百(3140)。
------------------------------------------------
Q13467:
老師你好,最近收看你的著作《財務自由行》,獲益良多。
我想用20萬分注買入12, 405, 778, 1038, 6823作長線收息組合,請問這個組合可以嗎?另外,可以提供合適價位買入以上股票嗎?感謝。
龔成老師:
上述所選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都可以投資,但上述大部分,都是偏向收息的類別,增長力不算強,因此,組合本身無問題,但就要睇翻你的投資目標,是否適合你。
至於合理價,全部都在區內,香港電訊(6823)與
越秀房產(0405)則在合理區中上部。
現價都可以投資,只要分注就可以,同時要留有現金。
------------------------------------------------
Q81346:
你好, 在年前的新股熱潮下買入左幾隻股票, 現想重整一些潛力股或者平衡增長的股票。
請問以下股票應否繼續持有, 636 嘉里物流 1833 平安好醫生, 2226 老恆和, 6886 華泰證券
龔成老師:
總之記住,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最重要是企業的質素、前景。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
嘉里物流(0636)質素都算有,都有投資價值,但增長力不算好強,只要貨不太多,持有無問題的。
平安好醫生(1833)有質素,可持有。
老恒和釀造(2226)質素只是一般,如果有較大的反彈,可考慮賣出。
HTSC(6886)質素算是中等,業務雖然有,但賺錢能力不強,唔好預佢有太大的增長力,如投資不多,都可以持有的。
------------------------------------------------
Q13469:
你好龔成老師,我家有兩個很舊的物業,在西環。
一個為樓齡50幾年(估值5M),另一個都有38年樓齡(估值5M),沒有按揭。
50年樓在數年前XX話收購,但當時有老人家住,不打算搬,現在老人家已住在老人院,只有我媽一人住。此物業是我爸及祖母聯名,長命契。
38年樓現是我和父親住,是我和弟弟聯名的。
我常想我和爸媽搬在一起住,那可把一個物業出租,但家母認為房子是嫲嫲有份,暫時不想改變現狀。
因為兩房子都很舊,如要租出,都一定要大裝修。
其實這兩個房子都不太適合老人家住,一間是附近要行上大斜路,另一間要上二十多級樓梯才到電梯大堂。
剛放寬9成按揭,我在想是否可樓換樓,把38年樓換掉,因為50多年樓,我們在想希望有人收購。
老師,請問我應如何好好處理,令財務可改善些,因為我從事貿易,工作不太穩定,收入亦有限。加上年紀不少,長遠來說都可能要轉行。
感謝你的寶貴時間!
龔成老師:
先說50年樓物業,這物業之前有人想收購,加上不適合你地自住,最好的方法是賣給想收購的該公司,佢地收購會持續一段長時期,之前收唔到你的單位,如果佢其他單位都仍收緊的話,即是收你的單位是遲早的事,你應該打探一下最新的情況,賣給他們是一個方向。
雖說物業的名是你爸及祖母,但這類單位已50年,就算要租出都要裝修,加上要保持維修,因此將單位賣出,得到現金,仍然再同公平的模式分現金,又或轉為其他資產項,產生持續的現金流,這是最好的方法。
至於賣掉38年樓,如果這物業真的不適合你地自住的話,都是可以的,但賣出後建議買入另一物業,但你就要計好按揭部分。
雖然政府放寬左成數,但唔代表你一定要去到盡,所有野都要以「供得起」作原則。
如果你賣樓後,會有一定的現金,可以作首期,你可以買另一層樓時,做7、8成按揭,希望你買樓後,仍然有現金剩,同時,要以「供得起」為大前題。
------------------------------------------------
Q13470:
成兄,我看中1883,因在澳門有籠斷電訊地位;想買來收息,成兄有何意見,十分感謝。
龔成老師:
中信國際電訊(1883)業務穩定,整體質素算是可差,過往股價的波動亦不大。佢近年的生意都保持穩定,盈利亦是一樣,相信市場結構令佢處於一個穩定賺錢的狀態,不過,增長力就不強。
盈利就穩定並平穩增長,但始終生意無上升,點都會有扣分的地方。
相信佢能平穩發展,收息可以,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
Q13471:
你好,一直有看你的投資影片,現在有這個情況,想問一下建議應該如何是好。
我現在持有760000股(0871),想問返應該繼續持有/止瀉。
另外,還持有240000股(0627),早前價位到1.8蚊以為價位有升幅空間,但現在下跌了連續好幾日。
平均價位:0.164
本人資料:19歲 第一次炒股,期望短炒所以冇用你youtube推薦的價值投資法:(
Thanks!
龔成老師:
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最重要是分析企業的業務、前景,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
中國疏浚環保(0871),業務不佳,5年有3年處於虧損狀態,投資價值不高,加上核數師意見中,曾經出現了修定報告,這反映當中有少少問題,但其後算是調整翻,但這都反映,這企業有些地方有古怪,要小心。
近期股價大幅波動,炒多過實際,風險高,因此對這股有保留,賣出會比較好。
至於福晟國際(0627),業務同樣不太好,規模細,風險高,賣出較好。
你要改變你的投資模式,唔好著重股價的走勢分析,而是著重企業的質素,你要當自己「收購」企業一樣。
------------------------------------------------
Q13472:
Hello 成哥
如果第一間物業你認為 買新樓 是個好選擇嗎?
因為資金唔夠
見到呢類新樓 首期好似比較容易接受
同埋有好多優惠 如果投資這類新樓
算是高風險定係低風險 的投資呢?
現時 有約現金80萬
每月可儲約5萬 有一半拎左去月供股票
我都認為一半現金一半股票 較理智
但係d現金愈黎愈多既時候 就想買野(意思是資產)
我希望快d可以儲多d資產
係唔係應該用宜家既現金買左樓會更有效令我既資產增值得更快
我沒有自住需求 純粹以投資角度出發
龔成老師:
坦白講,我一向對新盤都有保留,因為新盤有機會定價較貴,投資者較易買貴貨。
因為新樓無過往的租金情況,我地無得計租金回報率,加上發展商會用好多付款方法,等你覺得易上車,但其實的平貴並不如你所想,所以要小心。同埋,近年香港樓市向上,但久不久有蝕的個案,絕大部分就是當時買新樓的。
而你打算投資,這刻的香港樓,自住價值仍在,投資價值就不算高,加上你買新樓,對手是發展商,若是二手樓,對手是業主,而你好難在發展商這個對手中找到著數的。
另外,你可以保持月供股票,以現時的市況平貴來說,一半月供,一半儲現金,是較好的做法。
------------------------------------------------
Q13473:
龔成老師你好,我見到你下面的文字,但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請教下:
【假設你每月投資$6000,月供盈富,假設15%複息回報,20年後,的確可以滾存到$730萬(但就要每年的平均回報,即是股價上升,加股息,合共有15%)。
然後20年後,再進行資產配置,因為「先增後,後現金流」,尾段時期著重保本,追求現金流,這是可投資收息股,目標是5%以上的股息,以$730萬計,一年收息$365000,每月以息約$30000。】
龔sir,我已45歲,兒子剛滿20歲,我月入14000元,想儲錢養老,又想存點錢給兒子,但是我這樣低收入人士根本不可能實現到,看龔sir的文章又好似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
我打算去兼職,計劃月供3000元盈富,供20年,這樣的話,20年後可以滾存到多少錢本金呢?
我唔識計,想知道供完20後,一年收息大約有幾多?想了解下到時可否夠我自己年老時的生活開支。請龔sir抽出寶貴時間回覆 指點我,謝謝你
20年x12=240個月x3000=72萬元,以現價大約27.5元左右來計算的話,72萬元大約可以買入26200股盈富
如果我不月供,而是選擇在低位時買入,在20年之內買入3萬股盈富。
龔sir,請問如果我這樣理解,咁同穩定月供3000供足20年之後,兩者收息會相差幾多呢?
龔成老師:
如果你在低位是買入盈富(2800),得到的盈富股數,的確會比你月供的為多。
例如盈富股價在$20-$40,你月供,就會得到平均的買入價,假設為$30,如果你低位買,就會在$20,你最終能買到的股數,可以多幾十%。
不過,這是假設你成功「捉到低位」,這是有90%的散戶都想做的,但可惜,我過往做了十年銀工及證券行,見佢地絕大部分都是失敗的。
好多野表面做到,但實際就好難做,因此,我反而建議你簡單去做月供,這會更加好。
如果你每月投資盈富,複息15%的話,20年後會滾存到$360萬。不過,近年中港經濟弱左,回報率可能會減,但要滾存到$250萬-$300萬,仍是合理的,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到時,我會建議你轉到其他收息股,因為盈富的股息不算強,你到時轉去有6%的收息股,一年就可以收到$18萬息,都算是一個不差的數目。
不過題外話,你個子都20歲,應該要佢學習為自己負責,如果你比佢「太過照顧」的景象,只會令佢更加依靠你。
------------------------------------------------
Q13474:
成哥 最新按揭放寬上限 ,咁我應該用一成借盡9成按揭定2成 借8成?
根據你邏輯,應該有得借盡借,只要自己供得起 ,而且有多筆錢用
成哥,早前你提及的投資平穩增值股,應該投資港鐵 066或是領展(0823)?
龔成老師:
由於現時低息環境,因此借多D,的確是有著數的,但你都要留意,高成數按揭要買揭保,這會增加成本,你最好先計算下。
另外,「供得起」是最大的原則,我會偏向建議借多D,留更多現金在手,但如果因為「可以借得多,而買太高金額的物業」,這我就不建議。
因此,只要計過數,供得起方面無問題,你就可以借多D的。
港鐵(0066)、領展(0823)都是有質素的股,都是可以投資的,現時港鐵值博率會略高。
------------------------------------------------
Q13475:
龔成老師,我剛上完你嘅堂,到宜家都未做第7課年報份功課,之前啲功課好快做完,但呢份每次攞起手就睇唔入腦,都有去書局睇過本年報勝經,都唔似你其他書咁容易睇得明,好似睇到有啲混亂,點算,再唔做真係怕將學嘅野還返俾你,除咗上多次有無解決方法呀
上咗你堂真係獲益良多,應該一早上,宜家睇多咗股票嘅野,又明多咗,發現有啲熱炒股市盈率超高依然有人博佢有得升,因為有啲股真係可以升到不合符常理,例如0986,推算翻10年前個價3000幾蚊,真係好恐怖。
我用上堂學嘅野分析晒我媽買嘅股票,全部都係不宜沾手股票,0986係其中一隻。
以前我見到媽媽每日俾股票嘅上上落落影響,曾經對股票有啲反感,但我宜家好明白點解佢要買股票,亦好希望用正確嘅方法投資。
想問問,影響一隻股票嘅升跌簡單黎講係咪企業經營狀況同集資金額兩個因素?
btw,第一次見你真人覺得同個卡通有出入XD,可能因為髮型嘅唔同,哈哈
龔成老師:
年報的確是有點深的,如果你之前無會計底,可能有點吃力,但你可以溫翻上堂的筆記,加上《年報勝經》,睇多幾次,我已經用較淺的文字及圖表,在書中表達,但我都知有D係要消化,所以要慢慢睇。
我相信你上完堂後,好明白有知識與無知識的分別,一般散戶知識上的缺乏,其實你已經掌握到不少知識,但仍要再打好基礎,你要多睇書及年報,進步要時間的。
至於影響股價的升跌,在中短期,只會同買賣供求、市場情緒、資金流向、企業短期因素有關。但如果講長期股價,就會睇翻企業的長期經營面,發展。
我成日覺得髮型都唔算好大分別,哈哈~~~
------------------------------------------------
Q13476:
老師,之前見你話港交所30倍的市盈率,仍然算是合理區,點理解?30倍不是好貴嗎?
龔成老師:
當一間企業比其他企業更優質時,可以承受到更高的市盈率,同時你睇翻佢的派息比率,就會明白佢就算唔需要再投資,都可以有一定的增長力,這是佢的獨特性,所以在計算時都會考慮這一點。
如果只考慮市盈率表面數字的分析,往往會出現盲點,因為「企業A的市盈率比企業B為高,但不代表一定貴」,所以投資者要明白數字背後的概念,如果只集中一個數字去解讀,好易會出錯。
而市盈率本身就無絕對的平貴定義,根本不能得出「某個市盈率就一定是貴」這個推論。同時我地在估值時,仍會配合其他估值方法去計算。
------------------------------------------------
Q13477:
HELLO 好耐冇見 想問下美股同買港股你會點睇@@ 最近想買美銀同波音
龔成老師:
無論投資港股還是美股,原理都是一樣,就是要投資有質素的公司,長期持有,因此,美股都有投資價值,但前題是「真正了解該公司」。
美銀同波音都是有質素的公司,本身都有相當的獨特性,但波音本身的風險略高,盈利略有不利,因此如投資不建議注碼太大。
------------------------------------------------
Q13478:
請問點先知該股票係合理價位
龔成老師:
如果要知道這刻是否平貴,合理區在那裡,就一定要計算企業的價值。因為每間企業都有其價值,當中主要由業務價值以及資產價值組成,我地就是計算這些的價值。
但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但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
Q13479:
成哥你好。想問下恆地合理價係幾多? 我用你上堂既方法計到係33-42
唔知正確與否
同埋我想問下股東大會小股東有資格參加嗎?
龔成老師:
要留意翻,恆基(0012)由於是地產企業,因此每年的盈利數字上,都會包左「物業重估數目」,所以數字會因此而谷大左。
正因為這原因,過往市盈率的數字都會受影響,而我地在計算估值時,需要自己調整翻。
你上述計算的估值,基本上合理,大致是正確的。
至於你想參加股東大會,只要你持有股票,就可以參加,但你一定要預先同銀行或證券行講,要同你登記左先先至可以。
------------------------------------------------
Q13480:
龔成老師你好, 我今年28歲, 現時月入3萬, 每月儲1.4萬, 有40萬資產, 其中包括6手匯豐(平均買入價$66)、10萬元人民幣(在0.85時兌換的), 其餘用作流動資金。
想請教老師我是否應該繼續持有匯豐? 如果想學習投資應如何開始? 謝謝!
龔成老師︰
匯豐(0005)這企業的賺錢能力比過往年代已減,這刻只是一隻收息股,不要對股價增長有太大的期望。
在人民幣這些都只是一些貨幣,即是「政府借據」,貨幣中期會以週期的模式運作,但長期來說,都是貶值收場,因為貨幣只有「交易價值」,並無真正的財富價值。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由於你年輕,匯豐這些收息股對你唔太適合,而且佢佔你整個組合太多,有過度集中風險。
長遠建議你將部份你可以將部份匯豐和人民幣轉至一些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這些真資產才對你財富增長有幫助。
在學習方面,你可以多閱讀理財類別的工具書,以及多接觸財經新聞,而進修相關課程亦是重要的知識來源。
我18歲時開始買股票,都初甚麼都唔識,於是不斷睇書、上堂去學習,自己慢慢睇年報,咁樣去累積知識。
你可以睇《股票勝經》,裡會有教你點樣有系統地選股。而我的股票班,都會講5種選股的方法,教你點樣由2000間上市公司中,選取有質素的股票。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訂價的方法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損益兩平點公式 - lipnowave.cz - 桃園美食ptt 的評價
- 關於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一般】一元一次式:定價、成本問題 - YouTube 的評價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全球大趨勢吻合。除了地熱、生質能發電價格微幅調升外,2018台灣再生能源收購價格全部調降,太陽能光電調降最多達13.45% !!! (09/20/2017 中國時報)
連離岸風電收購都降價了3.8%!各類收購價全部比今年下修。太陽光電依容量降幅1.82%到13.45%不等,ㄧ般民眾住家太陽能被砍最多,其他如水力、廢棄物發電也都降價。能源局預計11月上旬召開聽證會聽取意見,12月正式公告定版。
離岸風電是因為申請者多,因此也調低,未來超過政府政策目標3GW以外的容量,收購價將結合市場競爭機制,也就是採用競標制,非固定費率。
預期,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會追隨著全球的大趨勢往前邁進,在FIT躉購制度逐漸退場,朝向開放市場的公開競標制度靠攏的過程當中,台灣太陽能光電躉購費率的大幅調降,將對一般中、小規模經營的在地光電系統業者造成很大的經營壓力,若無法及時強化體質與經營能力,恐將會造成極大的退場壓力,過與不及之間,政策執行的拿捏必須非常謹慎、穩健,面面俱到。
(中國時報記者/王玉樹)連離岸風電收購都降價了!經濟部能源局預告明年最新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除地熱與生質能沼氣外,各類收購價全部比今年下修。太陽光電依容量降幅1.82%到13.45%不等,ㄧ般民眾住家太陽能被砍最多。
值得注意是政府主力推動的離岸風電,明年也首度調降,幅度超過3%,每度跌破6元。其他如水力、廢棄物發電也都降價。能源局預計11月上旬召開聽證會聽取意見,12月正式公告定版。
能源局今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第2次審定會,敲定明年再生能源各類發電收購價格,經過設置成本、運維費、年發電量與資金成本公式計算,以太陽光電費率整體降幅最多。
一般民眾裝設的20瓩以下屋頂型太陽光電,明年上半年每度可賣5.38元,比今年大降11.77%,下半年更降13.45%。500瓩以上屋頂型降幅則最少,上半年降1.82%,下半年降3.79%,每度賣4.24元。未來發展重點的地面型太陽光電,每度收購價4.29元,降幅5.55%。
風力部分,陸域維持每年下修趨勢,預計降3.8%左右,內外商搶進的離岸風電,過去收購價都是調升或持平,這次卻也首度下調,每度收購價跌破6元,定價5.81元,降幅3.8%。
能源局表示,這次民眾的太陽光電小容量降最多,是因為過去一直鼓勵民眾裝設,沒有怎麼調低,因此這次下修比較多。
離岸風電是因為申請者多,因此也調低,未來超過政府政策目標3GW以外的容量,收購價將結合市場競爭機制,也就是採用競標制,非固定費率。
原則上,這次各類收購費率調降是因應再生能源設備成本調降,川流水力調降5.17%、生質能無厭氧消化設備(自然沼氣)小降0.91%、廢棄物調降2.24%。
不過地熱發電每度5.19元、生質能有厭氧的消化設備(排泄物沼氣)每度5元,各加碼5.11%與0.15%,是惟二調升的。
雖然收購費率下調,但能源局強調,現行太陽光電高效能模組躉購費率可加成6%、北部地區(含北北基、桃竹苗及宜花)加成15%這些優惠,明年度仍然繼續維持。
★★ 圖片說明:圖一、自2009~2014的5年之間,全球再生能源發電的兩大支柱,太陽能發電以及風力發電的生命週期均化成本(LCOE, Levelized Cost of Energy)呈現驚人的快速、大幅度的降幅,短短五年之間,太陽能光電成本下降了78%,風力發電下降了58%。
目前,這樣的迅速、大幅度的成本調降趨勢,還沒有終止的跡象。
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越來越便宜,發電效率越來越高,已經是全球大勢所趨,台灣自然也不會成為例外。
圖二、經濟部能源局所公布的「107年度各類別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變動表」,經濟部於107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第2次審定會議,針對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生質能及其他再生能源分組會議中,各類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計算公式使用參數及重要相關議題之共同意見予以討論確認,已獲得初步共識,後續將進行聽證及草案預告作業,預定於11月上旬召開聽證會,並聽取各界意見後,再召開第3次審定會,以完成審定作業。
經濟部表示,審定會審議躉購費率各項參數時,已考量資料來源及參採數據之公信力、客觀性及適用於我國氣候及資源條件等因素,就相關費率及參數水準做適當調整(費率如附表),並建立相關措施,重點如下:
1.調整陸域風機躉購費率級距,小風機容量級距調整為1至30瓩。
2.地熱發電比照離岸風力費率機制,設計前高後低之階梯式躉購費率機制。
3.離岸風力發電設備政策目標外所增加之容量,其躉購費率將結合市場競爭機制。
4.延續離岸型風力階梯式躉購費率機制。
5.延續太陽光電高效能模組躉購費率加成6%及北部地區(含北北基、桃竹苗及宜花)加成15%。
6.調整離島費率獎勵機制,海底電纜未聯結前,延續106年度制度加成15%;聯結後躉購費率改為加成4%(106年度無加成)。
7.延續放寬太陽光電費率適用時點措施,其中10MW以上之地面型及水面型(浮力式)太陽光電設備,於108年6月30日前完工者,其躉購費率仍適用107年度費率。
文章內容資訊原始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920005841-260410
♡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薦大家看 邱國鷺的這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講了很多蠻重要的觀念,對我很有幫助。
我來定期PO這本書的重點整理,
今天繼續PO第二章~
--------------------------
第二章 人棄我取,逆向投資的關鍵
#新興行業看需求,傳統行業看供給#
新興行業講的是需求快速成長的事,不必糾結於供給。
而傳統行業則只有控制供給,企業利 潤才能快速增長。
過去12個月裡表現好的傳統行業要麼是寡頭行業,要麼是淘汰落後產能的 行業,
二者的供給增長相對於需求而言都受到了有效控制。
#行業集中度#
很多人認為小股票的成長性普遍好於大股票。
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麼大多數行業的集中度 就會越來越低。
但是只要關注一下工程機械、汽車、家電、啤酒、原料藥、互聯網等眾多行 業,
你就會發現這些行業的集中度在過去幾年都是持續提高的,
這說明還是有許多行業裡的 大企業增長快於小企業。
在這些行業裡,低估值、高成長的行業龍頭的投資價值就遠高於行 業內的小股票。
#未得到、已失去與正擁有#
以高估值買新興行業而落入成長陷阱的是沉迷於“未得到”,
以低估值買夕陽行業而落入價值陷阱的是沉迷於“已失去”。
投資中風險收益比最高的還是那些容易被低估的“正擁有”。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逆向投資,也不是所有急跌的股票都值得買入,
畢竟,“不接下跌的飛刀”這句話是無數人得到了血的教訓之後總結出來的。
一 只下跌的股票是否值得逆向投資的關鍵在於以下三點:
首先,看估值是否夠低、是否已經過度反映了可能的壞消息。
估值高的股票 本身估值下調的空間大,
加上這類股票的未來增長預期同樣存在巨大下調空間,
因此這種“戴維斯雙殺”導致的下跌一般持續時間長而且幅度大,
剛開始暴跌時 不宜逆向投資。
2011—2012年,
A股計算機行業的許多“大眾情人”在估值和預 期利潤雙雙腰斬的背景下持續下跌了70%就是例證。
2012年年底,這些股票從成長 股跌成了價值股,反而可以開始研究了。
其次,看遭遇的問題是否是短期問題、是否是可解決的問題。
例如,零售股 面臨的網購衝擊、新建城市綜合體導致舊有商圈優勢喪失、租金勞動力成本上漲 壓縮利潤空間等問題就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
因此其股價持續兩年的大幅調整也 是順理成章的。
不過,現在大家都把零售當作夕陽行業,反而有階段性反彈的可 能
——盡管大的趨勢仍然是長期向下的。
最後,看股價暴跌本身是否會導致公司的基本面進一步惡化,即是否有索羅 斯所說的反身性。
貝爾斯登和雷曼的股價下跌直接引發了債券評級的下降以及交 易對手追加保證金的要求,
這種負反饋帶來的連鎖反應就不適合逆向投資。
中國 的銀行業因為有政府的隱性擔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 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不存在這種反身性,因此可以逆向投資。
有些股票,你有持倉,但是下跌時你心裡一點也不慌,甚至希望它多跌 一點好讓你加倉,
這說明你對該股票已有足夠了解,對其內在價值和未來前 景有比市場更為精准的把握,
因此市場價格的波動已經不會影響到你的情緒 了。
對這些股票而言,下跌只是提供一個更好的買點罷了
——買之後的淡 定,源自買之前的分析。
還有些股票,漲的時候讓你豪情萬丈,跌的時候讓你肝腸寸斷,
這樣的 股票不碰也罷,因為還沒研究透。
買股票之前問問自己,下跌後敢加倉嗎?
如果不敢,最好一開始就別買,因為價格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
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做逆向投資:
有色煤炭之類的最好是跟著趨勢走,
鋼鐵 這類夕陽行業有可能是價值陷阱,
計算機、通訊、電子等技術變化快的行業同樣 不適合越跌越買。
相較而言,食品飲料是個適合逆向投資的領域。
作為消費者, 我對食品安全事故深惡痛絕,
但是作為投資者,我們不應該把個人感情因素帶入 投資決策。
從歷史上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行業投資較好的買入點,
特別是那些沒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牽涉程度較淺的行業龍頭企業,
更有可能是建倉良機。
還記得十幾年前,我剛入行沒多久,
公司的基金經理們(都是鐵杆的價值投 資者和逆向投資者)在瘋牛病的恐慌中買入了麥當勞的股票,
數年後麥當勞的股 價上漲了5倍,
那是我逆向投資的第一課。
再看看這幾年發生的瘦肉精事件、三聚 氰胺事件和毒膠囊事件,
它們對所涉及的行業都沒有產生持久或致命的打擊,
對 行業銷量的負面影響一般只持續兩三個月。
與行業狀況相反,
那些沒有直接卷入 安全事故或者牽涉程度較淺的行業龍頭的市場份額,
反而在事故發生後出現了進 一步擴大,
因為人們購買時更加看重“大牌子”了,
畢竟與小廠家相比,龍頭企 業更有資源和動力維護自己的品牌聲譽。
再看看在香港上市的台灣飲料和快消品龍頭統一食品,
2011年因直接卷入塑 化劑事件導致股價從6元跌至3.6元,
事件過去後,統一食品2012年股價最高漲到 10.4元,翻了3倍。
2012年的白酒股因為塑化劑事件大幅跳水,
在面對其他類似 食品安全事件的逆向投資機會時,
投資者可以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 有無替代品,
若有替代品(例如三株口服液之類的營養品就有眾多替代品),則謹 慎,若無替代品,則積極;
• 是個股問題還是行業問題,
如果主要是個股問題,則避開涉事個股,重點研究其競 爭對手,
即使是行業問題(例如毒奶粉),也可關注受影響相對較小的個股;
• 是主動添加違規成分還是“被動中槍”,前者宜謹慎,後者可積極;
• 該問題是否容易解決,若容易解決,則積極,若難以解決(例如三聚氰胺問題),
影響可能持續的時間長且有再次爆發的可能性,則謹慎;
• 涉事企業是否有扎實的根基,
悠久的歷史傳承和廣泛的品牌美譽度在危機時刻往往 有決定性的作用,
秦池、孔府的倒台就是由於根基不穩而盤子卻鋪得太大;
• 是否有突出的受害者個例,這決定了事件對消費者的影響是否持久。
事後看來,2013年白酒行業極其低迷,但是主要原因是八項規定等反腐措 施,
相比之下塑化劑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日本發生核泄漏事故後,巴菲特稱自己對日本的看法與一周之前沒有變化。
這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境界自然不是吾等凡夫俗子可以達到的,
但我們應該明白,對於災難的發生,每個人都很難過,
但是投資決策不應該加入感情的因素。
在許多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突發事件發生後的一兩個月,股市往往會有過度反應,
此時購買就容易獲得超額收益,
在“9·11”事件後買入航空股的人最後 都獲利頗豐,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後的一兩個月購買鐵路建設和鐵路設備的股票的投資者,
也大幅跑贏市場一年多。
最一致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2012年各行各業都在開酒廠,2013年阿貓阿狗都要做手游。
大家都擠在 樹上摘葡萄時,也許就是該在地上撿蘋果的時候了。
逆向投資還要注意冷靜面對那些熱門板塊,
就像兩三年前被吹得天花亂墜的 新興行業,
現在回頭一看,風電、光伏、電動車、電子書、LED等幾個行業許下 的“承諾”一個也沒有兌現
——至少都不是由當初那些公司實現的。
其實,大多 數的高估值板塊都是“吹”起來的,未來從來不會有他們吹噓的那麼美好。
A股的 情緒波動容易走極端,因此“人多的地方不去”是至理名言。
其實,獨立思考、逆向而動效果往往更好。
基金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行業配 置,在一般情況下是對的
(畢竟專業人士相較於其他市場參與者還是有一定優勢 的),
但是在極端的情況下,基金公司也很可能是錯的。
2014年年初,在基金公司的行業配置中,
對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科技、媒體和通信產 業)和醫藥的超配程度
以及對金融地產的低配程度都達到了十年之最。
上一次基金整體配置如此失衡是在2010年年底。
2010年11月我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
提到的一個論題就是“銀行與醫 藥股票哪一個前景更好”,
當時我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醫藥比銀行貴3倍,但是增 長不可能比銀行快3倍。
在之後的兩年中,
2011年銀行股跌了5%,醫藥股跌了 30%,2012年銀行股漲了13%,醫藥股漲了6%,
兩年累計下來看,機構一致低配的 銀行股大幅跑贏了機構一致超配的醫藥股,
再一次驗證了“最一致的時候就是最 危險的時候”這句老話。
2013年各機構再次一致地憧憬著老齡化對醫藥的無限需求,
把醫藥股的估值推高到30倍市盈率。
比起5倍市盈率的銀行,
當時機構做出的 比較和得出的基本結論現在幾乎可以原封不動地重復一遍。
幾年來各機構對醫改的認識似乎沒有多少改變,
還是只看到了醫保覆蓋面的 擴大,沒看到醫改對藥價的打壓。
日本過去20年人口老齡化這麼嚴重,醫藥產業 規模的年度增長率還不到1%,
就是因為政府對藥價的不斷打壓。
機構對醫藥股的樂觀主要是因為他們太過依賴醫藥上市公司對醫改的解讀。
其實只要找個醫院院長或者衛生部官員調研一下,
就會發現醫保覆蓋面的增加主要體現在過去三年的一次性提升,
未來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大幅提升。
而省級統一 招標、藥品零加成、總額控費、超支分擔、按病種付費等多項措施
正處於試點和 推廣的初期,核心只有一個:
進一步限制藥價和用量以達到“少花錢、多辦 事”的目標,
直接手段就是將醫藥從醫院的利潤中心調整為成本中心,
這種轉變 對醫藥行業整個利益鏈的衝擊是巨大的。
當然,醫藥作為一個差異化、有門檻的 行業,
不論板塊走勢如何,今後幾年在目前150只醫藥股中也會出幾只大牛股,
但是個股的光明前景並不能掩蓋對行業的整體高估。
坦率地說,我也不知道醫藥股的高估值還能持續多久,也許會從高估變成更高估。
不論錯誤定價的程度有多大,沒有人能夠事前預知拐點。
作為投資者,
我 們能分辨清楚的就是市場的錯誤定價在哪個板塊以及錯誤的程度有多大,
然後遠 離被高估的板塊,買入被低估的公司。
至於市場要等多久才會進行糾錯,糾錯前 會不會把這種錯誤定價進一步擴大,
就不是能夠預測的了。
以小股票和大股票的相對表現為例,
我在2010年12月13日《上海證券報》的 采訪中說,
“小股票與大股票的相對估值已是十年來的最高點,
上一次小股票相 對於大股票的估值溢價達到這樣的高點是在2001年,
之後小股票連續四年跑輸大 股票。
也許這次小股票還能再領漲幾個月甚至幾個季度,
但是其股價在目前的位 置已經沒有安全邊際,
這種最後一棒的風險收益比已經不符合投資的要求,
轉而 成為一種擊鼓傳花式的博傻游戲。”
事實證明,中小版指數在2011年下跌了37%,2012年再跌了4%,
大幅跑輸代 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指數。
但是,即使兩年前小股票與大股票的估值相差巨大,
又有誰事前知道小盤股相對大盤股的拐點會在哪裡呢?
又有誰事前敢說小股票不 會再“繼續領漲幾個月甚至幾個季度”呢?
作為投資者,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之 下,
我們只能牢記管子所說的“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不去“擊鼓傳 花”,不接最後一棒,
把選股範圍基本限制在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裡,
以此躲過中小盤中的許多地雷。
逆向投資並非一味與市場作對,因為市場在大多數時候是對的。
但有的 時候市場也可以錯得很離譜,此時就不必在意市場的主流觀點了。
在大多數 時候,真理在大多數人手裡;在少數時候,真理在少數人手裡。
如何區別這 兩種情況呢?一般說來,趨勢的初期和末期,就是真理在少數人手裡的時 候。
逆向投資,未來超額收益的重要源泉
當然,任何投資方法都有缺陷,逆向投資的短板就是經常會買早了或者賣早 了。
買早了還得熬得住,這是逆向投資者的必備素質。
投資者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市場中沒有人能夠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
在2007年的牛市中,即使指數 後來漲到了6 100點,能夠在4 000點以上出貨也是幸運的;
在2008年的熊市中, 即使指數後來又跌到了1 664點,能夠在2 000點建倉也是幸運的。
頂部和底部只 是一個區域,該逆向時就不要猶豫,不要在乎短期最後一跌的得失,
只要能笑到 最後,短期難熬點又何妨?
只有熬得住的投資者才適合做逆向投資。
在A股這樣急 功近利的市場中,能熬、願熬的人少了,
因此逆向投資在未來仍將是超額收益的 重要來源。
我有個習慣;每年年初和年中時彙總所有基金公司的季報行業配置。
對 大家都追捧的熱門行業,我就謹慎一點;
對大家都嫌棄的冷門行業,我就試 著樂觀一點。
在沒有新增資金入市的過去兩三年裡,這個辦法多數時候還是 管用的,
因為當只有存量資金在場內不斷倒騰來倒騰去的時候,別去人多的 地方。
當然,有時難免賣早了,錯過了熱門行業最後的瘋狂;
有時又買早 了,多挨了冷門行業的最後一跌。
逆向投資不可能完全避免“領先兩步成先 烈”的風險,
不過只要判斷正確,還是能咬牙熬到“領先一步是先鋒”的正 果的。
躲在冷門行業的好處是永遠不用擔心被“踩踏事件”傷著。
To be continued...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展的環境已經從商業1.0到商業4.0,建議面對零售商這一階層的中間商,對於產品定價的計算方式也必須隨著變化,從使用傳統成本端的乘法加成計算公式,更新為從售價端的除法毛 ... ... <看更多>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展的環境已經從商業1.0到商業4.0,建議面對零售商這一階層的中間商,對於產品定價的計算方式也必須隨著變化,從使用傳統成本端的乘法加成計算公式,更新為從售價端的除法毛&nbsp;... ... <看更多>
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 在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展的環境已經從商業1.0到商業4.0,建議面對零售商這一階層的中間商,對於產品定價的計算方式也必須隨著變化,從使用傳統成本端的乘法加成計算公式,更新為從售價端的除法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