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We're all time travelers carrying together into the future. But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e future a place we want to visit."
霍金 2015 年在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說,在他過世後被製成音樂,發射往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約 3500 年後會抵達。
不知道屆時它會從黑洞通往哪個時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我們都是時間旅人》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0.10.17 - 2020.10.24...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天新聞的焦點,根本就是任正華漫畫內容直接在現實裡上演。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9/29/200929-ren-zheng-hua/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11 11:16 編按:本文疑異處已稍作修改,感謝各位讀者的建議與回饋!
#科基百科 追著死線跑(或是被死線追著跑)的我們,覺得時間這個酷 guy,好像能掌握但其實根本不可能 www
為了享受被時間追著跑的刺激感(完全不對!),於是乎科學家找到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並得其測量值為 247 仄秒(zeptoseconds,縮寫 zs,亦可譯為介秒)。
_
埃及化學家亞米德.澤維爾(英文轉寫:Ahmed Hassan Zewail)為了研究分子鍵結時的過渡狀態,以飛秒雷射技術搭配攝影(對,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飛秒雷射視力矯正的那個飛秒,blah blah blah),將化學反應中的每個細微變化忠實地記錄下來,也因此獲得了199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乍聽之下好像沒什麼,我們在此換算給各位看看: 1 飛秒 (fs) = 10 的 -15 次方秒 (s)。
真滴快。
_
等等,不是應該要討論仄秒嗎?飛秒與我何干?
欸~~要先知道飛秒是用來做什麼的,才比較好理解仄秒是怎麼回事啦!
_
德國物理研究團隊同樣想研究分子間的鍵結過程,便拿光子去撞電子。被撞飛的電子就會脫離原子,彼此便會分開、好好冷靜冷靜(誤)。
研究人員就利用這個簡單的原理,派出光子攻打單個氫分子,想當然爾,裡頭的兩顆電子飛的好遠好遠(望)
在這段過程中,他們記錄到了目前發現的最短時間──247 仄秒,相當於 0.000000000000000000247 秒(提示:小數點後面 18 個 0)。
真滴豪快。
這個實驗啊,找出了光子從氫原子 1 號到氫分子 2 號需要花費的時間,就是 247 仄秒哦!
_
(U編與A編不禁想問:這個到底能幹嘛啦!!)
大家覺得找出最短時間能幹嘛呢?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喔!
_
正確用法:形容時間太短時,就用「仄秒」
錯誤用法:不在意時間尺度,一切於我如浮雲
_
參考資料:科技新報《科學家測出有史以來最短時間單位,小數點後面跟了 18 個 0:光子穿越氫分子》、Science《Zeptosecond birth time delay in molecular photoionization》
_
延伸閱讀: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洞見:不變的是光速,變動的是時間──《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8635
如何習得《駭客任務》裡的絕招「子彈時間」?──《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4415
————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https://donate.pansci.asia/
國中課本學不夠?更多有趣的科普文章、超認真線上測驗都在《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https://student.panmedia.asia/#/index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我們都是時間旅人》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0.10.17 - 2020.10.24
👏感謝 時報 的熱情贈書
-
「如果有誰選擇二路之一繼續前行,越走越遠,你以為這兩條路會永遠背道而馳嗎?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圓。」-尼采
-
本集關鍵字:
#熵 #熱力學第二定律 #馬克士威精靈 #電子對湮滅 #單電子宇宙 #塊狀宇宙 #愛因斯坦 #相對論 #薩托方塊 #胡賽爾 #時間意識 #霍金 #時間簡史 #祖父悖論 #佛洛依德 #海德格 #尼采 #永恆回歸 #異星入境 #盧米埃兄弟
-
參考電影:
1896《拆牆》
1962《去年在馬倫巴》
1997《迴路殺手》
2006《全面啟動》
2016《異星入境》
2017《星際效應》
參考資料:
Davies, Paul
1996, About Time: Einstein's Unfinished Revolution.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Deleuze, Gilles
2016,《尼采與哲學》,河南大學出版
Freud, Sigmund
2017,《文明與缺憾》,商務出版
Gleick, James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Hawking, Stephen
2012,《圖解時間簡史》,大塊文化
Heidegger, Martin
2002,《存在與時間》,桂冠出版
Husserl, Edmund
2009,《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Nietzsche, Friedrich
20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大家出版
Rovelli, Carlo
2017, The Order of Time
中譯本,2019,《時間的秩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Analysis of Tenet: Philosophy of Time Inversion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都是時間旅人:時間機器如何推動科學進展,影響21世紀的人類生活」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改變過去X回到未來
當代科普大師葛雷易克
打造現代歷史、哲學、文學、影視和科學中的時間文化誌
◆ H•G•威爾斯的《時間機器》,告訴我們動動按鈕就能回到一萬年後?
◆殺死希特勒,卻無法改變死傷慘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費茲傑羅讓班傑明的生老病死順序與常人相反!
◆伍迪•艾倫讓現代人穿越百年與海明威當朋友!
◎ 推動百年科學進展的,始自H‧G‧威爾斯的《時間機器》?
人類原本活在當下,但當十九世紀末,H‧G‧威爾斯寫下《時間機器》、將時間與旅行兩字結合一起,人類自此打開了對於時間軸的想像。時間不再像箭般往前奔射,我們透過遠觀過去和千百年後的樣貌,改變了對時間的認知,展開了二十世紀物理學的華麗序幕。
想像宇宙裡存在無數個時間裂縫,我們只要找到其中一個就能改變世界。改寫歷史甚至開拓新世界的夢想,讓愛因斯坦、艾丁頓、惠勒、霍金等理論物理學家無不懷抱希望,紛紛提出重力場、蛀孔理論、多重宇宙等新學說,可以說,時間機器不只存在文學裡、也不是瘋狂科學家的兒時夢想,學術圈的熱烈討論促成近代物理理論和實驗的無數進展。
◎ 如果可以重新定義「時間」,「我們」會是什麼樣子?
殺死希特勒能不能改變二戰結果?如果世界即將毀滅,回到過去有沒有可能找到解決辦法?住在時間機器裡會不會變老?「過去」與「未來」有沒有可能同時存在於另一個時空?一個世紀以來,文學再度奪回人類想像力的主導權,從吳爾芙的《歐蘭朵》、費茲傑羅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波赫士的《歧路花園》,到海萊因的《4=71》、查爾斯•游的《時光機器與消失的父親》,時間不再是單線道,而是無限多重的分岔路,文學超越科學,如同H‧G‧威爾斯,再度領先於物理的進展。
繼暢銷書《混沌》後,葛雷易克在時間系統化和全球時區化的今天,探索為何現今物理學仍要追索時間的本質,以及當代影視文化中懷念過去和渴望未來的時間旅人為何不曾斷絕。在這本時間的觀念史裡,他認為現實生活中早有「時間機器」:人們跟著全球時區所規定的時間作息,往前往後都有明確時間座標可循。從那時開始,時間感就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歷史時間」敏感更是近來的事,我們如此汲汲營營打造時間膠囊和歷史博物館,當中都藏有人類對活在當下的困惑,以及對回到過去美好年代的盼望。時間機器不只是一本書、一種觀念,也是一種科技物,改變過去、回到未來的渴望促成了時間膠囊的發明、蛀孔旅行的新技術,甚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推特(twitter)上的古人都有自己的穿越帳號,他們穿越來的生命都將會活得比真實中的我們更長久。
作者簡介:詹姆斯.葛雷易克 James Gleick
全球知名科普作家,長期關注科學、科技及文化影響力議題。
1954年出生於紐約,1976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在《紐約時報》擔任編輯及記者職務達十年。多年來為《紐約時報》科技專欄「Fast Forward Column」撰稿,1989~1990年間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麥格羅名人講座講師(McGraw Distinguished Lecturer)。他也是《全美最佳科普文選》叢書第一位編輯,並於2017年當選美國作家協會會長。
2012年出版暢銷書《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並獲得英國皇家協會科普書獎。他的第一本書《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及普立茲獎決選,「蝴蝶效應」等複雜理論觀念自此廣為人知,並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其他知名暢銷科普著作包括《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牛頓傳》、《毫秒必爭——全面加速的時代》(Faster)、《方才之事》(What Just Happened)都曾入圍普立茲獎決選,翻譯成三十國語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