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我只能 試著 去 忘記 我只能 裝 作 毫不在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討好自己不等於事事以我優先
#只是凡事也要為自己著想 #討好陷阱
.
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忍不住要討好別人,他們可能難以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是不願意特立獨行;就算沒做錯事,也可能會道歉;變更計畫時會懷有罪惡感;他們覺得與其要解釋為什麼沒辦法,不如直接答應。也許他們兼有以上行為,也許你就是如此?
.
我以前也總愛討好別人。守時是我的一貫作風,我在母親預產期當天早上準時出生。我從小就擅長討別人開心。每當我父母舉辦派對,我一定會把握娛樂賓客的機會;我也心甘情願拜訪老人家,為他們唱聖誕頌歌。我就像一隻變色龍,擅長融入任何社交場合,施展取悅別人的能力,滿足他人的期望。成年之後,在職場上或和朋友相處時,我還是不自禁討好別人,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優先要務,似乎欠缺拒絕他人的能力。我想方設法避免別人討厭我(事實上,我更不想要討厭自己),不過討好的行為妨礙我依照自己的想法真誠過活,使我身心俱疲。我現在很少討好別人了,也因此身心都舒暢得多。
.
在我擔任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務中,我每天都看到在這種複雜的兩難局面中苦苦搏鬥的人:他們沒辦法討好每一個人,卻又不允許討好自己。我會與案主合作,協助他們認清一個令人寬慰的事實: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所以祕訣就是別再試著討好他們。
.
#討好的原因
.
你可能以為,討別人開心是周到、體貼、親切的作法。事實上,這是因為你渴望掌控別人的反應,避免被討厭的感受讓自己心裡不舒服。討好是一種策略,目的是讓自己安全地握有掌控,並以慷慨或隨和的假象包裝。
.
討好者禁不起別人的失望,被討厭更是無法忍受。我們害怕被批判、被認為有所不足。被需要的感覺就和被愛一樣令人滿足。我們討好是因為害怕失去對方,但在此過程中,討人歡心不僅徒勞無功,我們還失去了自己。
.
討好行為的根源很容易理解。人類屬於群居動物,我們依賴群體提供火源、食物及保護,假如被討厭,後果相當嚴重。恐懼、罪惡、羞愧都是本能的感受,目的是保護我們安穩地生活在群體之中。不要觸怒別人,以免失去篝火旁的位置、被驅逐到荒野之中,或死於飢餓掠食者的爪子之下。如果懲罰可能是死亡,那就別惹事生非。
.
然而,現代生活已和遠古大不相同,但這些感受卻沒有隨之演化。我治療室中的案主只不過是忘記別人的生日、打電話請病假、取消和朋友的晚餐約會,卻都感覺彷彿犯下滔天大罪。不論任何事情,只要影響別人或令人稍微不舒服,他們都會極度不自在。
.
討好並不是某種怪癖或個性,而是制約的產物。本書後續將說明討好行為的發展歷程,從出生、童年、青春期一路談到成年,解釋今日所做的選擇如何一再強化早期建立的信仰。
.
#討好的陰暗面
.
過去討好行為常被貼上女性專屬的標籤,的確,就文化刻板印象來說,女孩的成長過程經常被教導要保持恬靜、以他人為優先。不過現今任何人都可能有討好問題,不論性別、年齡或地位。
.
不過長久以來,這個問題都只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說討好者只是「隨和」或「人太好」。相關陳述的口吻一貫輕鬆,甚至是戲謔。建議治療方式相當輕浮、不屑一顧,例如勸討好者:「不要管其他人怎麼想就好了」,或是將應對方法武裝成「啥事都不在乎」的哲學,勸討好者不要理會攻擊辱罵者,或是「別去理那些鳥事」,不過實際上,我們應該全心處理、明快解決。如果解決方法真的就像「不要在意」一樣簡單,那我們早就照做了。事實是,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
.
討好是一種犧牲自我的強迫症行為,對討好的對象和討好者本身來說,傷害力一樣強大。討好並不是一種可以學習與之共處的良性習慣,這不是充滿好意又無傷大雅的小怪癖。這是焦慮的展現,是因為討好者害怕失去掌控(他人的情緒)而出現的行為。討好者會想方設法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影響他人或引發不快。不論是討好或極力避免使他人不開心,如果放任這種衝動,討好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身體健康惡化、自我價值低落、自暴自棄。
.
現今要討好的人比以往更多。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要討好的對象無窮無盡,我們的角色和責任往外延伸、擴張,界線模糊不清。旁人期待我們在職場上保持彈性、隨時回應朋友的需求、擔任伴侶的好搭檔,還要抽身照顧年幼子女及年邁父母,永遠沒有打卡下班的一刻。社群網路將討好者推到無遠弗屆的線上觀眾面前,他們的自尊來源被外包給行銷演算法及陌生人比讚的大拇指。
.
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有忍不住討好別人的毛病,我許多案主一開始也這麼認為,以為自己絲毫不受他人意見影響,準備好獨立揮灑自己的人生。最明顯的討好行為是想方設法讓身邊的人更輕鬆自在,不過這只占討好者的一小部分,討好行為還有其他多種形式及偽裝。人際關係中如果存在討好的壓力,可能引發多種反應,包括藉由故意不討好來表現自主,不過這些反應都只是自我價值低落、缺乏權力、害怕拒絕的防禦行為。下一章我將介紹四種不同類型的討好者,他們反映的都是同樣的問題:無法自在地做自己。
.
但這個問題是有出路的。
◼️不是要你選擇自私,
◼️只是要你能夠安然地回應自己的需求,
◼️就像你回應他人的需求一樣。
.
如果被喜歡、被需要的代價是犧牲自己,那其實並不值得。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要繼續討好下去,還是真誠地做自己。
.
以經營關係來說,討好自己其實才是負責、慷慨大方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同時真誠過活,我們擁有同時幫助他人與自己的資源及能力,撥出一些心力關注自己並不會減損對他人的關心。關心不是派,分給自己一些,別人不會少一塊。
.
#關心重質不重量
.
本書提供討好的替代之道,但不是阻止你關心他人,事實上,本書呼籲更加關心、提升關心的品質。更加真誠、公平、適當、一致地關心自己和他人。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敢於承受某些人無法接受你真實樣貌的風險,這樣你才能擁抱另一些人對你無條件的接納。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不要將替你判刑、行刑的責任強加於他人之上。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承認除非我們擁有拒絕的權力,否則就無法發自內心地答應。如果我們沒有拒絕的選項,那答應根本就毫無意義。
.
本書將協助你適應被討厭,而不是只是保持沉默;引導你復元,而不是一味擔心失敗;教導你接受批判,而不是逃避。我沒辦法告訴你如何停止討好別人,卻又不會讓任何人不開心,我只能告訴你,就算稍微不討人喜歡,你還是能照常過生活,甚至過得更好。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這種關係根本就不牢靠,此外還占據了建立其他穩定健康關係的空間。
.
本書嘗試解釋討好行為的原初動機,並以另一種角度加以說明,為討好者提供建議,協助你從照顧別人的位置上退下來,轉而開始照顧自己。我們會發現,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其實只是反映他們與自我的關係,而不是對我們的公正評價。我們可以學習關注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如果發覺自己感覺憎恨,那就該與憎恨的對象設下界線。
.
本書將教你如何做自己,教你如何停止苦苦追逐他人,並留在原地吸引他們;協助你認清這個事實:屬於你的終會自然開花結果,而強摘的果子不甜;鼓勵你花時間與適合自己未來的對象相處,如果不適合,就把他們留在過去。本書教你成為更好的朋友、伴侶、子女、家長,協助你透過更加關心自己,進而提升關心他人的品質,而不是承擔他們的問題。
.
本書也會協助你為失去做好準備,因為失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人不希望你停止討好。如果他們告訴你:「你變了」,你要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喜歡你不照我的方式行事。」
-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3aV6aV
-
本文摘自《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作者艾瑪.里德.特雷爾為英國私人機構The Therapy Loft臨床治療所的心理治療師與臨床主管,為個人和團隊提供治療諮詢和指導。
.
你是否因為拒絕別人的請求會有罪惡感?讓別人失望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極力避免發生爭執的場面?對他人的意見很不耐煩,索性全部拒絕假裝不在意?
.
或許你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徒勞無功……那麼,你也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本書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繞開討好陷阱。作者艾瑪身為心理師,分享多年臨床實務和無數次治療服務, 帶你看穿討好的真相:討好不是體貼周到,討好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掌控別人反應的策略,一種避免被討厭的策略。然而,當討好成為情緒的困擾、壓力的根源時,便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卻不自知。
.
閱讀這些案例故事,都能引起你的共鳴,並汲取對自己有所助益的建議。每個章節提供反思問題、見解與技巧,幫助你深入瞭解自己,認清討好的陷阱,為人生指引一條更好的路。本書教你如何向願意珍惜你的人付出關心,而這,就從你自己開始。
我只能 試著 去 忘記 我只能 裝 作 毫不在意 在 櫻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說推介 - #校園女神傳2
#入站睇更方便 #心急睇_睇下面
校園女神傳2
https://www.penana.com/story/67952
#戀愛敏感症2
再一次回到熟悉的校園,加上新朋友橘茶的陪伴,有時候會在舊生會遇到以前的同學,而陳梓欣知道,她和從前的同學的關係已經越來越遠,越來越遠,就像是一個又一個海浪撲向她們,把她們在人生的路上一點一滴所佈成的軌跡徹底沖刷得一乾二淨。陳梓欣在學校裡的事,先前和莫子旻的事情還有很多人知道,好像化成了遙遠的傳聞。為什麼要回來聖雪中學呢?若不是聽從橘茶的建議,她可能投身社會,不會接觸厚重的書本。畢竟她不是個很會學習和考試的人。陳梓欣背起黑色的背包,再一次融入了社會的縮影。
陳梓欣重回到以往的教室,陪伴她的是自己的影子。陳梓欣仔細地觀察課室內的事物,恍如隔世。以前在校的日子活現眼前,一起努力製作的壁報板,上面佈滿了學生的願景。她們說好了要考上某間大學,說好了一起報讀哪個科系⋯⋯陳梓欣想起陸運會、學校旅行⋯⋯零碎的記憶漸漸回籠。陳梓欣很怕上美術課,因為她害怕美術老師知道她是全色盲的事實,不過她的素描出奇地好,經常得到老師的讚賞。雖然後期的油畫課,陳梓欣採用奇怪的配色很快被老師發現這事,但老師還是鼓勵她畫畫,努力去鑽研素描的竅門。「任何一種技藝都需要熟能生巧」陳梓欣拼命將所見在腦海中拼湊,在黑白灰世界遊歷,化為她獨特的畫風。
她總是在中文周記寫下了她對於美術的看法、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品、古典主義的見解,她對美術的熱情引起莫子旻的注意。莫子旻第一次寫下了長長的評語,最後寫下勸她關注主要科目的成績。陳梓欣收到評語後初時又驚又喜,但對她落落長的周記,莫子旻不是個了解藝術的人,即使想回覆了一些什麼,也顯得力不從心。陳梓欣開始想,只寫自己有興趣的話題內容,會不會太沉悶了?於是她另一篇周記,寫了她對莫子旻的看法。
交出周記後,她還是有一點害怕,怕自己寫下了失禮的說話,不過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他們的來往漸漸變得比以往密切。她很快發現她和莫子旻是兩個世界的人,她說的話題莫子旻不懂,莫子旻說的話題,她也不是太明白,有時候她會氣餒,覺得自己簡直是種空氣。她很想用盡一切令莫子旻留意她。她並不是想得到什麼,只是一種稀釋了的關注。
莫子旻的出現令陳梓欣進入了被粉紅色泡沫包圍的世界,陳梓欣頭一次感受到悸動,她卻不敢將這種狂喜告訴任何人,居然喜歡了老師,那是她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她收到莫子旻的作文功課評語,對她好像特別用心,到此她也確認了自己的心意⋯⋯
陳梓欣從來沒有接受別人的追求,她喜歡比較成熟的人,她對同年的男生沒有好感,他們也不會明白她那個只有黑白灰的世界,以及茶葉和她心愛的插畫。陳梓欣毫不活潑也毫不熱情,就像是一片飄過的雲,或者是投入小石頭後泛起的水面漣漪。只要一不留意,根本不會發現到她的存在。
同學們對她的理解只有她的美貌以及她和有婦之夫在一起,這樣的事情。陳梓欣不斷地將自己和社會分離開來,像是片隨風飄動的樹葉。所有的社會特質幾乎被她徹底隱藏。陳梓欣不交功課,不結交新朋友,過了一天又一天平凡又重覆的日常。陳梓欣心中在意莫子旻這個人,在意到身體泛痛,劇痛。本來見面時牽手會痛,如今開始連瘋狂思念時都開始感受到鈍痛。她總是沉默不語,什麼都收藏,從不輕易將自己的不安告訴其他人。
聽到電話響,陳梓欣爬起身,是莫子旻的來電。「梓欣,妳最近好嗎?」
「老師,我想見你。」
一種不祥之預兆在他心內升起,「梓欣,妳怎樣了?」
陳梓欣在電話的另一端安靜了一陣,慢慢就說:「我知道自己很不對,但是我沒有辦法不去想念你。」
莫子旻連忙說:「那是正常的,我們都會想念對方,妳在哪裡?我現在去找妳。」
莫子旻來到陳梓欣身邊,陳梓欣急忙撲向他的懷抱裡面。她不停掉眼淚,又忍痛抓著莫子旻的手。
「不舒服嗎?又發病嗎?」陳梓欣用力點頭卻不放開他。
莫子旻擁抱了她,他不知道怎樣才會令她好一些。
「叫醫生來?我要送妳到醫院嗎?」
「你只要陪著我就可以。」
莫子旻神情沮喪,他覺得自己不單止完全幫不上忙,更令陳梓欣獨自痛苦,她的臉發紅,身上現出了斑點。
「醫生說世上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療我。我和妹妹都是戀愛敏感症患者。如果太嚴重,有可能會死。」
「總有治療方法嗎?」
「除非我不再喜歡你。」
「陳梓欣,妳不要再騙自己了,不如妳跟我走吧。」
陳梓欣心跳冒汗,不懂得回應。
「妳是怕我會離開妳吧?這一次我不會再走遠。」
陳梓欣的淚水停不下來,她只是不停地覺得傷感,負面情緒不停地在她的腦海裡浮現,彷彿要淹沒她的意識。
「最近我什麼人都不想見,除了老師你,除了想著你,除了一個人難受,已經沒有辦法集中精神。」
「我也沒有忘記妳啊。」
對她來說,喜歡老師這件事,在她向來平淡的生活中捲起一陣風雨,他是她唯一愛的人,他的地位重要到足以令她冒著病發的風險接近他。
她願意撲入這場戀愛風暴,願意讓她知道她到底有多愛他,願意為他拼盡一切。
「只要老師想,你要帶我到哪裡,我都會去。」陳梓欣紅著臉說。
陳梓欣長得美,那種美麗的程度會令人忍不住會留意她,她所到之處散發一種彷彿出自人間仙境之物,飄逸一種美艷,那一種感覺流露在周圍的氣氛,她的特立獨行更加顯得她在這個社會中是怎樣地透明與他人格格不入。
這天莫子旻穿上的西裝,是他第一次遇到陳梓欣時穿上的,現在這一個少女在他的懷抱裡面,令他回憶起第一次碰到她的手掌,有一種令人心碎的觸感,沒想到如今為了她,他和妻子分開,當時在結婚的時候,哪會想到會離婚?陳梓欣也變得更加孤獨,都不想再見其他人。
人會漸漸變化,就在人們沒有發現的時候。豐子愷的散文《漸》所言時間會以極緩慢的速度流動,時間刻意隱藏過渡的痕跡,萬物變遷,慢得人們以為一切會恒久不變,等到人們發覺的時候原來只能任其流過,也不能逆轉以及挽留。
「明天,我帶妳去見我的父母,我要跟他們說明,妳對我來說是有多重要。」
陳梓欣點點頭,就算聽過勸告,她依然甘心沒入到充滿暗湧的世界裡面,被情愫永遠纏繞她的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說 #Penana
陳梓欣聽取朋友勸告決定回到聖雪中學唸書,同時再一次與老師莫子旻重逢,與他繼續戀愛。原來老師也為了她和妻子離婚。陳梓欣全心全意愛他,但她的戀愛敏感症發作了,老師答應她不會丟下她一人,並且幫助她尋找病因,也對她許下諾言,兩人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重新開始⋯⋯
何詩涵擁有美貌,但因為欠缺自信而感到自卑,令她自以為就此沒有機會談戀愛。在一次角色活動中詩涵認識了「鵰兄」周傑峰,兩人很快就墮入愛河,可是自己比他年長,因為周圍的人不容許姊弟戀所以感到戀情受到阻礙。
另外,楊采凡正積極追求女神瑜神美,楊母卻找來轉校生未婚妻,人稱小妖精的洪凱薇表妹屢次阻止⋯⋯
在一連串的事件發生後,凱薇和女神瑜神美、樂夢潔成為好朋友。
一次意外的相遇,讓本來沒有交集的兩人連結在一起。
少良愛上了心柔,向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然而他的好,卻讓她裹足不前。
失落的他開始尋找其他可能性。
最後,她會⋯⋯
#全文 #Penana #櫻雪 #樂心 #鈴兒樂心 #依聖 #校園 #愛情 #浪漫 #短篇
校園女神傳2
https://www.penana.com/story/6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