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號印刻文學
《那些金色時刻》胡晴舫
大概因為太常搬家的緣故,我時常揣摩死亡的意思,並不是指人死了之後所進入的永恆黑暗,而是一個人離開之後的世界,應該就像一間搬空了的公寓,很快又有新住戶入駐,之前那個人生活過的痕跡完全抹去,無所殘留,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我也常想,為了避免發生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情形,最好自己動手,先把不想被其他人看見的東西早點清乾淨,千萬不要留下什麼令人作嘔的日記或任何會惹來奇異眼光的惡趣味物品。每回收執行李時,我都在想像自己的死亡,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身後,只覺得驚悚,便有急迫感想要事先處理我這個人用一生累積而成的物品。真的是什麼都帶不走啊。在別人眼中恐怕皆是垃圾吧。連回憶我也很少認真去整理,沒有後代的人不會去規劃要留下什麼遺產,因為無人在意。
全球疫情發生,突然就不用搬家了,新聞每天報導著各地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我腦海裡卻出現一間又一間公寓,不是淨空了的那種,而是內裝舒適,細節講究,裡面裝滿了照片、碗盤、內褲和球鞋,還有盆栽,代表了主人對生活的想像。什麼都不捨得丟,任何想要收藏的心思無非是一種對美好生命的眷戀吧。那些我因為不想變成「令人討厭的松子」而趕緊扔棄的累贅物品,突然變成過去鬼魂似的東西,從心底慢慢浮現。
也開始時常夢到當時在東京的生活。表參道底,青山道口,有一間麵包店叫「安德森」,每天我去那裡買日常需要的麵包。店家每日開門,假日也罕見休息,推門進去,香氣四溢,架上擺滿各種形狀的麵包糕點,口味各一,閉眼隨便挑,都不會錯。之後,沿著根津美術館長長白牆,提著各色新鮮蔬果,慢慢走回家。東京的晴空總是很高,空蕩蕩,一片乾淨。我買麵包時買得那麼漫不經心,好像春天該有櫻花、夏天該有菖蒲、秋天該有紅葉、冬天該有皓雪一樣天經地義,邊走邊皺眉頭,以為自己在思考(但我現在想不起、因此肯定根本不重要)什麼關鍵的人生命題,我真正未曾好好深思的是這幅簡單的生活畫面,背後該有多大的集體心力才有那樣美好如童話的街角麵包店,散發暈黃燈光,折射出溫潤的麵包光澤,讓一個普通不起眼的平凡人不須特別擎香向上天祈求,就能安安穩穩地隨時有美味麵包可食。也該有多大的幸運,世局如此靜好,麵包店能夠天天按時營業,扭開水龍頭就有熱水、開窗就有綠蔭鳥鳴,不愁沒咖啡喝,電鍋有香噴噴的白米,生活平穩如在鐵軌上行駛,悄悄不受打擾——像是瘟疫。
我搬離東京那麼久,安德森也已經關門了。這些年之後,這間麵包店突然回到夢裡,推門進去的手感仍記憶猶新,麵包出爐的芳香盈鼻,一時不知那是何時的事。帕慕克小說《純真博物館》的第一句話,「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而我卻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能夠守護這份幸福嗎?一切會變得完全不同嗎?是的,如果知道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絕不會錯失那份幸福的。在那無與倫比的金色時刻裡,我被包圍在一種深切的安寧裡,也許僅僅持續了短短幾秒,但我卻年復一年感受著那份幸福。」
帕慕克描述的是愛情。對我來說,那間麵包店成了金黃色幸福的意象。當時仍算年輕的自己,雖無恆產但生活無憂,住在美麗豐饒的街道,周圍大部分人皆溫和有禮,就算我言行不當了,都願意包容我的失禮,那時候最大的煩惱似乎就是自己這個人如何安身立命而已。當然是回不去了。時空已逝,店家已換,這個人恐怕也變了不少,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事態凌厲地,一下子阻隔了所有時空的延續、交換、流動,再無任何可能回去行走原來那條街,收集過去的足跡。
當瘟疫變成一種日常,那間麵包店卻回到我的夢裡,顯得如此不真切,不像是這輩子發生過的事,不是如隔三秋,而是恍如隔世了。我已不相信自己曾經擁有那般金光閃閃的日子。夢中滑過時,好像在看串流平台上的韓劇,有種作戲的不真實,不屬於現實,更不屬於自己。
如果當時很快便覺悟,如此幸福不但有盡頭,不會再現,甚至連舊地重訪都不可能,當時的我會不會過得不同?我會不會一樣很快將之藏在回憶的深處,很少向別人提起?日子的盡頭是死亡,人類因為死亡的逼視,才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住在東京時碰上日本觀測史上最大地震,隔日福島核電廠傳出災情,周圍空氣頓時顯得可疑,本來用以維繫生命、最自然不過的呼吸變成幾近自殺的行為,家中門窗緊閉,戶外不宜久留,出門一律長袖長褲,戴上口罩,速去速回,商家架上貨品一下子淨空,因為災情,補貨變得困難,礦泉水、衛生紙等民生用品限購每人一日一件,那時候的心情就是每天怎麼驅吉避兇地活著,如何取得可靠的水源、上哪裡買到必要的民生用品,但究竟要怎麼呼吸到新鮮空氣,避免與死亡正面衝突,內心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只能多方收集資訊,觀察周圍的其他人怎麼做,當時心裡默默猜想,可能所謂的戰時生活就是這樣子,物資吃緊,個體的命運與集體綁在一起,人只能想著如何維持吃喝等基本生命功能,努力保持心情平靜,無法做任何長遠的打算。
當自己屬於捲入重大歷史事件的無名大眾行列,特別會明白自己與一棵樹、小狗、石頭沒什麼差別,我們存在於宇宙的方式是一樣的——思於此,寫作這件事其實也難免顯得有氣無力。
就某個層面來說,此時全球爆發疫情也是大自然的反撲。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一個強大的物質帝國,肆意掠奪資源,強力架構起一套豐饒便利的生活方式,人類一代代出生,不僅要健康長壽,且拒絕老去,那些日常慾念無時無刻不在製造億萬頓的塑料、萬年不滅的核廢料,城市面積不斷擴充,無用產品被當作資本燃料不斷被製造出來、淘汰、變成無法回收的垃圾,污染整個地球生態,對生命的貪歡已是當代人類的至高生命原則。因為有死亡的逼視,才明白生命的有限,如何珍惜並善用生命,但,在新世紀,生命的盡頭卻成了慾望的藉口。人類花費多少資源在維持自己的青春肉體,只為了活下來,但活著是為了什麼,似乎已經無人追問。
全球疫情令我駐在台北,兒時的城。生活重點在維持基本生活功能這件事,吃飯、喝水、睡覺,小心呼吸,讓自己活著。我忖度,是不是斷髮出家也就這麼回事,斷了一切浮誇的念頭,所有超乎生命基本需求的企圖心都散去吧,讓原本就簡單的生活更簡單,明白自己形而下的限制之後重新尋找形而上的自由。回到了台北,回到自己的童年,又開始閱讀厚厚的章回小說,加上新科技時代的網路武俠小說,熬夜慢慢翻閱,任自己墮入另一個時空。我從小熟悉這樣的心境,如何從一副瘦弱無趣的軀體飛脫出去,體驗現實生活裡永遠不可能經歷的時空,都說人類的想像力其實是旅行的最佳方式,翻一頁書,人已全身黑色勁裝上了明朝宮殿的琉璃屋瓦,像名功力高強的俠客,往下窺視腹黑的宮廷政治,滑一次手機,又進入了豪門名族政治,愛恨情仇糾纏不清。瘟疫並不是新時代的發明,而是一種歷史的永恆回歸,就像做完李白大夢,終究回到童年的起點,靜靜過起古典的生活。
然而,時空就算會重疊、交換,平行或跳躍,回歸並不是回到真正的原點,時間畢竟是線性前進。居家隔離、全球邊界關閉,時間彷彿靜止,地球仍然繼續公轉,四季自然仍循序替換,只有人類社會被迫留在原地,所有想要延長生命的人類依然持續衰老中。生命終止之前,人,要做些什麼呢?除了享受優渥的物質條件,拼了命打肉毒桿菌、換掉失效的器官,活著,所以能過日子;一直過日子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因為近乎僧侶的生活,生命的核心反而如黑色礦石顯露出來。整理自己的心緒時,東京街角麵包坊就突然夜裏來到夢中。活著不只是享受生命的美好事物,更應該是為了創造真心相信的價值吧,而生活之所以必需趨于簡單,也是為了集中所有的心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吧。若是明白了那是幸福的時刻,除了當下的珍惜,也應該學會怎麼去守護,縱使世上很多事情都不在個人能力範圍內。
台北這個童年的時空,使我憶起當初那份對未知的嚮往,不需要高科技、僅憑已身的幻想力,便打開宇宙無數個時空,那時候從文學認知的世界雖然看起來危險,詭譎而複雜,卻不標榜污穢,也不崇尚卑劣,仍有大是大非,追求真理的企圖、以及彰顯正義的決心還是可以寫到文章裡,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心魔,因為活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找到衷心相信的事情才可以繼續。
原點,指的是心的純淨吧。
搬空了的公寓也可以說是宇宙開了另一扇門。世界終究會重新開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戴于文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何安妘x頑皮妮妮 An-Yun Ho x Wanpinin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雷根 Reg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戴于文 的評價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戴于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戴于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戴于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40歲以上年收入百萬的未婚二婚優質熟男,坦白講,如果要共度 ... 的評價
- 關於戴于文學歷 在 市長室副主任戴于文&北市府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ft.臺北市長 ... 的評價
戴于文學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未來機器 ◎方群
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
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
有人的手十分溫暖
有人的心卻善於懷疑
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
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
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
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
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
有時,臉上是萬里晴空
有時,背後難免會飄起細雨
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
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在每條通往理想的捷徑,都有
嫉妒的眼神在覬覦
也許一枚白晝的指紋
也許一句黑夜的囈語
我已跌落茫然的絕望谷底
但我們仍不停地學習生存的技巧
以及如何簡單的填飽肚皮
在多重身分的交叉粉飾
我們小心,翼翼
如一隻怯懦的亞種變色龍
謹慎地穿著和環境相似的防護衣
一眨眼就是十年
一回頭就是半個世紀
照片上的自己依然沒有皺紋
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
雖然龐大軀體的價值日漸走低
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
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
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
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
我們仍開花結果
仍生生不息
在貴族面具的庇蔭下
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
未來
機器
--
◎ 作者簡介
本名林于弘,1966年生,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教師,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當代臺灣文學,創作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及《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及《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等。。
--
◎ 小編 #烏龍 賞析
進入21世紀,核能絕對是爭議性最大的生態環境議題之一。今年5月份由於高雄興達電廠發生故障,造成幾度的全台分區停電,又使核四是否重啟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
回顧核四歷史──龍門核能發電廠的興建發展史,最初在1980年5月提出興建計畫、編列110億預算,但受到選定廠址的貢寮居民強烈反對,1986年發生烏克蘭車諾比核災,使民間反對聲浪到達高峰,迫使政府決定核四興建計畫暫緩,並一併凍結預算中尚未執行的79億元。一直到1992年立法通過「核四計畫」,並通過解凍核四預算案,而前一年,林義雄與相關人士認為國民黨政府強勢興建核四,違反沉默的多數民意,因此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
方群的〈未來機器〉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於1992年3月發表在「珊瑚詩社」的刊物《珊瑚礁》中,後收錄於1994年出版之詩集《進化原理》。
自詩末段「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便能看出詩人直接地指出核能對土地的汙染,而這首詩除了提及核能,更多的是在科技發達接近爛熟的21世紀下,人類、社會乃至於世界都逐漸被異化。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精準地同時表達了科技的發達讓人類有辦法過著更舒適的生活,卻也逐漸在其中多了偽裝與不信任,「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了隔閡,彼此猜忌的同時,也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避免成為把柄:「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全詩談及在新世紀下科技與汙染的交互,也能看見詩人於詩句中擅用許多諷刺技巧,如「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我們仍開花結果/仍生生不息」,但那些年輕美麗、高貴、生生不息並持續開花結果的,已經不再是人類:「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機器」更像是裝載許多科技於自身以適應、更是主宰自然環境的「未來機器」。
參考資料:
陳文成,〈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上晏,〈方群的政治詩(1994-2009)〉,《臺灣詩學學刊》第23期(2014年6月),頁189-211。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方群 #核能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01.html
戴于文學歷 在 何安妘x頑皮妮妮 An-Yun Ho x Wanpinin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在今天結束草草戲劇節的十五場演出啦(;´༎ຶД༎ຶ`)
歷經昨天早上10:30台灣文學基地的演出,立刻趕下嘉義緊接14:30的演出,接著就連三場,中間只有二十分鐘休息,全部結束時覺得精神抖擻愉悅又快活(?)
非常感謝這次演出與大家相遇,有阮劇團很棒的夥伴:執製麗菁、導演雄偉、所有幕後可靠的工作夥伴,以及場場坐滿觀眾席的你們!謝謝大家喜歡這個演出,收到私訊或發文回饋、神奇小編們的推薦,都是很棒的鼓勵!
我個人很喜歡自己取的戲名,《農系少年威!》華語來看就是從農的年輕人很威的意思,《lóng-sī siàu-liân-uē!》台語來看可以是華語的直譯,也可以是都是年輕人的話,也代表演出裡都是這些青農真實人生故事的意思。
這次在短短時間完成這個作品,每一場每一週都在調整成更好的樣子。如同于國華老師說的,這是一個簡單但好看的故事,我想當我們下次見面時,一定會再次升級。
想起認識的新朋友所說,他看戲後會用文字想辦法紀錄下所有,是因為他希望劇場裡的一切,能不再過去只是過去,至少能用文字讓這些美好留下和分享。活在當下,並不得再次完全複製昨天,場場與觀眾的交流都值得紀錄,很浪漫又很劇場。
接很緊的演出比較可惜沒辦法和大家都好好打到招呼,如果你有來,一定要告訴我哦!(⁎⁍̴̛ᴗ⁍̴̛⁎)
感謝所有夥伴,以下放上紀錄並列名,下次見!
《農系少年威! lóng-sī siàu-liân-uē!》
用四個青年農民的親身經驗,說出屬於他們風趣幽默/風情萬「種」的人生哲學。
用網球打進俄羅斯唸書的果農;和諸羅樹蛙逗嘴鼓的筍農汶仔;誤打誤撞走入蜜蜂生活的蓉蓉;控制狂(?)溫室蘭花農小克。
讓四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起告訴你:「務農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選擇。」❤️
執行團隊: 阮劇團 Our Theatre 草草戲劇節
導演:莊雄偉
編劇:何安妘
演員:何安妘、錢君銜
空間設計:陳鳥任
燈光設計:胡富祐
燈光執行:黃紹倫
音效執行:陳乙陞
舞監:周邑軒
執製:楊麗菁
田調顧問:大林青農
吳和蓉(蜂蜜)
戴克遠(蘭花)
謝汶勳(綠竹筍)
周富健(鳳梨)
演出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265號)
演出時間:3/13-14、3/20-21共15場
攝影:眼福印象工作室 陳姵慈
#草草戲劇節 #農系少年威 #議題式劇場 #民雄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戴于文學歷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 齐泽克评武汉|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https://mp.weixin.qq.com/s/8G7o1gfNJ6kO9hVt4LrvcQ?fbclid=IwAR3V0_ay2mZJws2S9fbjYbF-1cKDqIyxh5ug3TycjY00glcrjt27LiRV5qY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哲學
─────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或者,你讀到知名左派學者,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兼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討論武漢肺炎的文章了嗎?
你知道他以「武漢假日」(Holiday in Wuhan)來形容這場史無前例的封城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
這是伊格言老師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而哲學家齊澤克討論此次瘟疫的文章,我們同樣把全文連結放在頻道資料處。
上一集我們討論了賈德‧戴蒙的名著《槍砲、病菌與鋼鐵》,旁及同類的以色列學者哈拉瑞(Yuval Harari)近年的暢銷著作《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等書。
伊格言說,這與當下流行的「大數據」概念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呼應;而類似的巨觀角度也使我們獲得了不同的視野。
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武漢封城後十幾天,我們讀到了更不一樣的看法──〈齊澤克評武漢〉。
這篇文章題名為「清晰的種族主義元素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歇斯底里」──顧名思義,「種族主義」正是齊澤克討論的重點之一。
文章可略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分,齊澤克直接指出了,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其實明顯夾帶著西方對中國的偏見與歧視。
他這樣寫:
冠状病毒遍布所有新闻,我不会假装成一个医学专家,但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事实终止于何处,意识形态从何处开始?**
远比武汉肺炎糟糕的流行病正在发生,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其他传染病,为什么我们固执于这一种?
显然,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18-1920的流感大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估算死亡人数不低于5000万。
似乎此处种族主义妄想(racist paranoia)作用显著──回顾种种幻想(fantasy):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还有喝蝙蝠汤。......
齊澤克質疑,為何導致更多人死亡的流感並未引起如此巨量的關注?他提出二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當然就是西方對中國的偏見了──一種「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喝蝙蝠汤」的偏見圖像。
這類「種族主義妄想」明顯加深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歧視,與既存刻板印象疊合,將中國設想為一個完全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齊澤克這樣說有道理嗎?
伊格言說,首先,我們大概無法認定它純屬無稽。畢竟西方對東方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並非虛構;說這樣的刻板印象加深了人們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其實是有道理的。
然而另一方面,齊澤克拿武漢肺炎與流感相比,倒是坐實了他自己「我不是個醫學專家」的自述了──
截至目前,WHO已將此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上修至3.4%;而即使是在瘟疫流行之初,我們也已確知,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與重症率雖然比不上SARS,但至少也是流感的數十倍之多。
換言之,對新冠肺炎的恐慌根本也是理所當然的。只能說,齊澤克在此處的論斷是有些偏頗了。
而關於此次瘟疫引起巨量關注的原因,齊澤克也提出了第二個理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伊格言: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戴于文學歷 在 雷根 Reg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正虎豹騎 Tiger Knight 百將戰DLC剛剛有購買按鈕啦! $52蚊!
更新內容:
模式
全新模式:百將戰(通過DLC購買開啟)
百名三國上將,為了爭奪最強武將之名而展開的實戰演練!
超大型的真實地圖,錯落分佈著城鎮或村落。將軍們可通過風箏選擇降落地點,搜尋趁手的武器、防具和補給道具,應對來自其他人以及野外猛獸的威脅。而不斷縮小的安全區域將逐步加劇戰鬥頻率,最終只有百裡挑一的最強者才能淘汰眾將脫穎而出!
百將戰補給箱
百將戰補給箱可通過百將戰模式中獲得的百將點進行購買。購買後即可在百將戰的補給箱介面開啟,並隨機獲得補給箱裡其中一個物品。
每次購買百將戰補給箱所需的百將點價格會隨著購買次數的增加而上升,每週一重置為初始價格。
全新PVE史詩戰:阿萊西亞
阿萊西亞(Alesia)位於法國中部地區,是一座古代高盧人的設防聚落(Gallic oppidum)。它建於崇山之上,周圍有深谷環繞,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塞。西元前52年9月,凱撒率領的羅馬軍隊將高盧部落聯軍圍困於此。羅馬人與數倍於己的敵人戮戰逾月,並最終迫使其投降。此役,是高盧戰爭中最後一場大規模戰鬥,也是羅馬最終征服高盧的決定性一戰。
新限時戰場—無限火力
開放時間:每日17:00至19:00。
相對于正常戰場的配置,在無限火力的戰場中,玩家擁有更快的攻擊速度、士兵技能更高的傷害,更快的冷卻時間,戰術值也將不會被消耗,同時主將、副將和士兵的血量大幅度上升,基礎傷害係數也將大幅度提高。
副將
新副將—關羽
關羽,字雲長,司隸解縣人,是東漢末期的一員名將,也是劉備勢力中最重要的軍事將領。他追隨劉備轉戰各地,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水淹七軍”的樊城之戰,更是令其威震華夏,與張飛並稱“萬人敵”,為時人所褒美。及至去世之後,他逐漸被神化,歷朝歷代必有加封,在文學作品中也以 “五虎上將”之首而聞名於世。
新副將—高順
高順,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史載其為人清廉正直又有威嚴,不喜飲酒,為呂布的心腹之一。高順屢立戰功,又曾多次進忠言于呂布,然往往並不被採納。及至呂布敗亡,高順寧死不降,最終死於曹操之手。
士兵
以下特殊士兵可通過“大廳“-”升級“-”特殊“購買。
新特殊士兵-氐人遊騎
氐人,是中國的一個古代民族。漢晉時期的氐人以農業為生,但也兼營畜牧,多聚居在中國西部到西南地區的山地。他們民風彪悍,勇敢善戰,加之其聚居地出產的優質馬匹,因此氐人的騎兵也是優秀的輕騎兵。
新特殊士兵-突將
突將,意為“突馳陷陣的戰將”,最初由荊襄地區蠻族組成。及至關羽於荊州覆滅之後,蜀漢又招募益州地區的巴賨勇士重新組建,終其一世皆為精銳部隊,其名在諸葛亮所撰《後出師表》中亦有提及。
新特殊士兵-陷陣營
陷陣營是東漢末年的一支精銳部隊,它的指揮官是呂布麾下的將領高順。陷陣營的兵員史載為七百餘人,恰好是漢代“一營”或“一校”的兵力。這支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擅長對於敵人的軍陣發動突擊,並往往能將之瓦解,故而得名為“陷陣營”。
裝備
新套裝:呂布套裝-奮威將軍戎裝
套裝包含:
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奮威將軍兜鍪;
收集奮威將軍戎裝達到2件及4件,將會獲得套裝屬性加成效果,使玩家在PVE戰鬥中獲得增益效果。
新裝飾系統
新裝飾將時裝區分為內搭跟外穿兩種類型,外穿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高於裝備,內搭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低於裝備,同時可穿戴時裝欄位也將增多,玩家將有更豐富的選擇搭配方式。
市場上架新時裝:摸金校尉
東漢末年,烽火三國。相傳曹操為了彌補軍資的不足,特設“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軍職,組織部曲兵丁發掘古墓以收斂財物。後世常有奇聞怪談流傳,漸成傳奇。
市場上架新道具:馬蹄跌
馬蹄鐵,又稱馬掌,是馬、牛等牲口裝釘在蹄上的鐵制蹄型物。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非常有益!
市場上架新裝備:能量劍II型(7日)
其他
新增中原重矛手外觀:玄甲重矛手
可通過【大廳】-【兵營】-【換膚】 購買。
玄即黑,黑色是先秦乃至漢魏時期甲胄的常見顏色。早在西漢時就有“玄甲軍”的名稱。玄甲多為黑漆皮甲或者以鐵甲髹漆,莊嚴肅穆,可用於出行儀仗,同時也有防腐防銹的實用功能。
新日常任務系統
完成每日任務將會獲得活躍值,每日、每週的活躍值到達一定階段都可以領取對應的活躍值獎勵。請各位將軍積極參與。
戰力值系統
將軍在進行常規競技戰場比試後,會獲得戰力值,戰鬥勝負會影響戰力值的增減,這是衡量將軍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本次更新完成後,首次完成八場戰場匹配,將會有戰力值的獎勵。
新裝飾系統
新裝飾將時裝區分為內搭跟外穿兩種類型,外穿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高於裝備,內搭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低於裝備,同時可穿戴時裝欄位也將增多,玩家將有更豐富的選擇搭配方式。
士兵
調整降低了全部低階兵種的格擋效果。
調整增加了重型騎兵對盾陣衝擊能力。
增加了使用斧、錘、棍武器類型的士兵在對抗時30%的盾牌破壞能力。
增加了中原民兵15%的槍陣作戰能力,增加其冷卻時間10秒。
增加了屯駐矛兵20%的槍陣作戰能力,增加其冷卻時間10秒。
增加了兗州槍兵15%的盾陣作戰能力。
增加了兗州戟兵10%的槍陣作戰能力以及10%的攻擊速度,增加槍陣冷卻時間9秒。
增加了中原重矛手15%的槍陣作戰能力以及攻擊速度10%,增加槍陣冷卻時間12秒。
增加了並州重騎20%的遠程作戰能力。
降低了魏豹騎10%的跟隨衝撞能力。
增加了民兵弩手20%的區域打擊能力。
增加了蜀連弩士15%的彈藥數量。
增加了江東大弓手20%的彈藥數量。
增加了徐州民團10%的近戰作戰能力,血量提升了10%。
增加了羽林射手12%的遠程齊射能力。
增加了屯駐矛兵12%的槍陣作戰能力。
增加了車下虎士15%的近戰作戰能力。
調整了無當飛軍靠近敵方時的速度,同時調整了其擋箭牌技能冷卻時間,從90秒降至60秒。
增加了山民射手15%齊射射擊速度和10%的遠端齊射能力。
降低了蜀羽林騎弩手5%的遠程作戰能力。
調整了己方部隊擺放的拒馬,現在它能夠被己方玩家破壞。
調整了以下士兵的指令:
吳敢死營,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糧秣)指令;
山民射手,增加火箭齊射指令;
江東弓兵,增加火箭齊射指令;
橫江射手,減速毒霧指令改為火箭齊射指令;
魏近衛甲兵,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軍資)指令;
中原重矛手,增加輜重車(軍資)指令;
魏重戟士,增加輜重車(軍資)指令;
無當飛軍,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軍資)指令。
以下吳國士兵對大將和主將的攻擊效果降低20%:
丹陽兵;
揚州水手;
戰鬥
玩家對中階士兵的額外破盾能力降低30%。
玩家對高階士兵的額外破盾能力降低50%。
大將的防禦效果提升20%。
短弓連射的後續箭支傷害效果調整,使其與第一支箭的效果保持一致。
短弓和標槍攻擊向玩家自身移動的目標時,提高傷害效果。
調整降低了常規競技模式中玩家30%的盾牌衝鋒轉向效率。
常規競技模式中“Q”推人的距離提升0.2米。
調整了常規競技中市場單次最大購買數量為999個。
增加弓、箭、投擲類武器、投石車、弩車攻擊時發射點與位置距離檢查,超過範圍則攻擊無效,防止外掛改變本機位置攻擊行為。
武器tips增加速度傷害加成係數的顯示。
對以下武器平衡性進行調整:
單手武器:
單手刀劍匕首搭配盾牌使用時,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3%的攻速懲罰。
單手刀劍匕首重量級別降低1級,蓄力重量級別在原來基礎上增加1級。
單手刀劍匕首被格擋硬直時間降低0.2秒,其餘單手武器降低0.12秒。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降低10%。單手刀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54%,衝刺傷害效果增加50%。
雙手劍:
被格擋硬直時間降低0.12秒。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提高10%。雙手劍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41%,衝刺傷害效果增加28%。
優化了下刺的動作,使攻擊表現更加平滑。
雙手棍錘: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提高15%。雙手棍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35%,衝刺傷害效果增加28%。
調整了以下防具的防護屬性:
鎖子臂鎧的重量從15.5調整至18.7,鐵防從32調整至35。
吳筩袖鎧的重量從24.9調整至19.4。
鎖子甲的鐵防從35調整至41。
厚複合劍衣的佈防從47調整至55。
貴族劍衣的佈防從35調整至40。
戰力值提升難度下降,使得玩家更容易達到更高的天梯分。
對於操作體驗,做了以下的數值調整: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第三檔加速度降低了1米/秒² ;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穿著非步戰裝備的第三檔移動速度為5.3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穿著步戰裝備的第三檔移動速度為5.5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武器蓄力時移動速度增加0.225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斜前走的速度,改為正常前進速度的80%。
戰場
調整了以下限時攻堅戰場屬性:
討伐/名將攻堅戰場最終階段戰鬥時間增加2分鐘。
討伐攻堅中下邳之戰的守方玩家帶領士兵數量上調12%。
討伐攻堅中定軍山之戰的守方玩家帶領士兵數量上調8%。
下邳之戰地形調整,使大將面前的場景更加寬闊。
討伐/名將攻堅戰場獲勝後的獎勵分數上調3000分,同時討伐攻堅中擊殺士兵所得分數下調12%。
關閉每日限時戰場-名將攻堅。
限時戰場-討伐攻堅開放時間調整:
優化了指令熱鍵:
戰場中移除了原熱鍵“C”的操作,將指令操作簡化為
進攻:G
後撤:H
集合:J
更多指令:Z
戰場中可按ctrl+滑鼠左鍵在小地圖上快捷標記目標,優化地圖表現。
匹配成功後在選擇兵種階段,聊天欄增加快捷資訊內容發佈按鈕。
戰後寶箱PVP獎池新增物品
初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黃銅飾重標槍
中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黃銅飾重標槍、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精製酋長大盾、銘刀萬人敵、漢壽亭侯馬鎧、能量劍III型(限時)、粗制草鞮(跳躍)、粗制草鞮(靈活)、輕便革鞮(啟動)、輕便革鞮(衝鋒)
高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羅馬將領長劍、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奮威將軍兜鍪、漢壽亭侯戎裝、信物(關羽)、青龍刀、赤兔馬、銘刀萬人敵、漢壽亭侯馬鎧、能量劍III型(限時)、粗制草鞮(跳躍)、粗制草鞮(靈活)、輕便革鞮(啟動)、輕便革鞮(衝鋒)、精製革鞮(極速)、精製草鞮(靈活)
其他
調整了創建角色至新手教學的遊戲流程,使其更加符合當前遊戲進程。
優化了裝備tips的顯示。
優化了征戰令的使用,中途加入隊員後,隊長的倒計時會重置。
優化了【開始戰鬥】以及【出戰】的效果。
調整了VIP時間tips的顯示,當剩餘時間大於1天時,顯示精確到小時數。
系統-顯示設定中新增“士兵模型優化距離”設置,可對超過設置距離的士兵模型表現進行優化,以提高畫面幀數。
組隊狀態下,隊長預設為【已準備】狀態。
調整了常規競技模式的生涯介面點贊數量顯示方式。
調整市場販賣的馬蹄鐵種類:7天/30天的輕便革鞮(極速)、粗制草鞮(靈活)。同時移除了馬蹄鐵耐久值屬性,現在馬蹄鐵效果對整場戰鬥都將有效。
調整了【常規競技】中【開始戰鬥】按鈕的位置,使玩家點擊出戰操作更加精簡。
增加了【常規競技】中【選擇模式】、【創建隊伍】按鈕,使玩家操作更加便捷。
增加了【百將戰】與【常規競技】的切換按鈕,使玩家能輕鬆的在不同模式中進行切換。

戴于文學歷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原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學院、集美師範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現已全部併入集美大學),集美歸國僑學生補習學校(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集美中學、集美小學、集美幼稚園等學校,還包括福南大會堂、圖書館、體育館、音樂廳、龍舟池、航海俱樂部等設施。它既是鐘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學村中的龍舟池節假日常舉行賽龍舟。鼓樂齊鳴,南音悠揚,人聲鼎沸,把平日寧靜的校園變成歡樂的海洋,集美學村也就成了廈門旅遊的一個熱點。2016年9月,集美學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894年,創辦惕齋學塾。
1913年,辦集美小學。
1917年,辦女子學校。
1918年,辦師範和中學。
1918年,成立集美師範 。
1919年,辦幼稚園。
地標性建築中學部南熏樓由主樓及兩側附樓組成,呈Y字形矗立與於潯江西岸的制高點上,1957年6月建成。樓名取自虞舜時南風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以示陳嘉庚一生興學造就後代的心願。主樓為高15層的西式建築,屋頂為中式方亭。塔樓頂部有“集美”兩字。兩側附樓似展翅的雙翼、淩雲騰飛。南薰樓全部用細紋花崗岩建造,綠瓦飛簷,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立面裝飾,都為集美標誌性建築。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的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頂、龍脊鳳簷、雕樑畫棟,人們稱其為“嘉庚風格”。建築特點是:一是穿西裝,戴斗笠。二是三曲燕尾脊。三是彩色出磚入石。四是梁檁桁柱不油漆。五是創新嘉庚瓦。陳嘉庚先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1953年,他親自督造龍舟10艘,組織村民和師生進行正規訓練和划船技術。為提供良好的競賽場地,1955年,陳嘉庚先生親自選址,在臨海風景優美之處,開闢了一個規範的大龍舟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集美學村龍舟賽幾乎年年端午節在此隆重舉行,舉辦龍舟賽除了追思屈原、紀念屈原外,還特別是宣導“誠毅”精神,一支龍舟隊要爭取好成績,隊員之間必須以“誠”相待、誠心努力,同時必須“整齊劃一”,堅持到底。
嘉庚故居坐落於集美鎮後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並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故居西側的一座三層樓房為“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蹟陳列館”,共以“經商南洋,情深鄉國”,“傾資興學,百折不撓”,“赤誠愛國,鞠躬盡瘁”三部分陳列。
1992年,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宿願,在鼇園的北面建設“嘉庚公園”。與鼇園相連,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園林自由佈局的形式。公園占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於1994年10月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竣工,向遊人開放。公園內紅柱飛簷琉璃瓦的亭臺樓閣,它們一個連著一個隨著曲折回廊成一條龍展布。嘉庚公園以中國式的庭院為主體,公園內還有水池、曲橋、石欄、草地,結構排列。公園西側正中有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芬芳》,展示了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莘莘學子仰望著"集美解放紀念碑",緬懷校主恩澤。園內的東邊有一個尊師重教榮譽碑,雕塑巨型蠟燭一根,石碑上鐫刻著捐資興學的個人和單位姓名。公園裡有著地毯式草坪、市樹和市花。位於集美東南海邊的鼇園原為一座小島,形似海龜、故為鼇園。1950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時,將這一島嶼擴填成園,於1961年完工,歷時十年,占地近九千平方米。園中共有650多幅青石雕,是閩南石文化的主要代表作。鼇園門廊兩側中國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鏤雕。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鼇園的主體建築,碑高28米。陳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紀念碑正南面,1961年8月20日,國家為陳嘉庚先生舉行了隆重的國葬。1988年,陳嘉庚墓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戴于文學歷 在 40歲以上年收入百萬的未婚二婚優質熟男,坦白講,如果要共度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位出身優渥的大齡女子,年齡差距10歲以內出身於豪門世家,父親是上櫃公司的董事長兼創辦 ... 學歷是國外知名大學畢業,擁有企管和建築雙碩士學位。 ... <看更多>
戴于文學歷 在 市長室副主任戴于文&北市府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ft.臺北市長 ... 的推薦與評價

本週FM93.1臺北進行式市長室副主任墨鏡哥 戴于文 以及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初五來拜年,本集市長將與兩位主持人比賽吉祥話, ... ... <看更多>
戴于文學歷 在 戴于文 的推薦與評價
柯粉俱樂部北北基義勇軍 ... 1091003臺北進行式_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聯盟戴于文、學姐黃瀞瑩與林珍羽_中秋節回憶X遠見城市競爭力調查說分明X2020白晝之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