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_Kelly全面有罪 🇺🇸
「MeToo事件裡的非裔加害人與被害者,司法正義終於伸張?」以〈I Believe I Can Fly〉一曲走紅的美國歌手R. Kelly,20多年來針對多名未成年人進行性虐待而在27日被判9項罪名有罪,包括1項敲詐勒索、8項與人口性販運有關的罪名。本次審判中共有11名指控者,包括9名女性和2名男性,出面描述他們遭受的精神控制、羞辱與性暴力。經過兩天的審判,陪審團最終裁定有罪。當宣讀判決書時,R. Kelly身穿深藍色西裝,戴著眼鏡,一動不動地坐在法庭上,因為戴著口罩而難以看出真實表情。法院將於明年5月4日宣判刑期,R. Kelly最長恐面臨數十年刑期,乃至於終身監禁。
.
出生於1967年的R. Kelly,成名曲包括〈I Believe I Can Fly〉、〈Bump N' Grind〉、〈Your Body's Callin〉等,並在1998年以〈I Believe I Can Fly〉獲得了三項葛萊美獎,而有「R&B 之王」、「流行靈魂樂之王」之稱。除了是知名R&B歌手之外,他也以詞曲創作、唱片製作而聞名。1996年,他替麥可傑克森寫了〈You Are Not Alone〉一曲,被提名葛萊美獎。
.
不過儘管嶄露高度的音樂才華,R. Kelly在私生活方面則是出現大量的爭議事件。在此次宣判之前,R. Kelly曾因一起持有兒童色情影像的案件在芝加哥受審,但在2008年被無罪釋放。不過這次審判,已有多家媒體報導過R. Kelly如何利用「邪教式」的手段控制、性侵這些年輕受害者。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曾是他的粉絲、或者事業才剛起步的年輕音樂人。其中包括將這些受害人囚禁在自家與錄音室、強迫錄製性愛影片等等。
.
在法律文件中,還揭示了R. Kelly讓受害者遭受大量的精神折磨。例如這些未成年人會被要求遵守「規定」,他們要稱呼R. Kelly為「爹地」、當他一進到房間裡就必須跳起來親吻他、另外沒有經過R. Kelly的允許,他們不能吃飯和上廁所,甚至連穿什麼衣服都受到控制。而如果不從,則會遭受到處罰。其中一些人也指出,R. Kelly亦曾經暗示如果不願意服從他的控制,他可能會使用這些性愛錄影帶來威脅受害人。
.
《美聯社》報導在種種指控中,還包括許多讓人不安的場景。有人提到R. Kelly曾經在自己位於洛杉磯的錄音室裡面,旁邊放著一把槍,強迫當事人替他進行口交。另外也在未告知自己有傳染性性病(STD)的情況下,與他們發生關係。以及R. Kelly亦曾經拍攝過一段羞辱影片,其中一名女孩臉上塗了糞便,被當成是「違反規定的處罰」。許多相關指控也都在Netflix於2019年拍攝的紀錄片《Surviving R Kelly》中可以看見。
.
負責擔任其中幾名受害者辯護律師的知名女權律師阿爾里德(Gloria Allred)也表示:「在我所有追捕過的掠食者中...R. Kelly是我看過最糟的。」阿爾里德並指出他是刻意利用名人光環和事業的力量來孤立、恐嚇、懲罰、羞辱受害者。
.
其他證詞集中在凱利與已故的前妻艾莉婭(Aaliyah)的關係上。艾莉婭也曾是知名R&B歌手,15歲便發行了第一張專輯,2001年因為飛機事故而過世。她和R. Kelly於 1992 年被介紹認識,當時她只有13歲。1994年 8 月,兩人結婚時艾莉婭只有15歲,儘管雙方都否認這種說法,並聲稱當時艾莉婭已滿18歲,不過兩人婚姻也僅維持不到一年。
.
然而根據調查,之所以結婚的原因,是當時R. Kelly以為艾莉婭懷上了他的孩子,他的解決方案是與她結婚以逃避起訴,因此他需要有人協助他賄賂伊利諾州政府員工,為艾莉婭製作假身份證。這也成了他在本次審判中敲詐勒索(racketeering )的罪名之一(美國敲詐勒索罪包括賄賂、賭博犯罪、洗錢等內容。)
.
這次的判決,除了也是延續2017年「#MeToo」運動被起底的幾名重要名流——溫斯坦、艾普斯坦等人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過去多起#MeToo圍繞著的核心,大都仍是白人男性與女性間的指控,再加上前陣子「天才老爹」寇斯比(Bill Cosby)案因程序問題而「無罪逆轉」,對許多有色人種的性侵受害者來說,這讓她們認為自己被排除在司法體系之外,無法得到伸張正義的管道。因此這次判刑的重要性也在於,R. Kelly案的受害者幾乎都是黑人(包括未成年女孩與男孩),也象徵了一次非裔性別議題支持者的重要勝利。
.
宣判當日,紐約法院外也聚集許多民眾,除部分是R. Kelly的支持者外,也有在網路上發起要求抵制R. Kelly歌曲的「#MuteRKelly」 成員。發起人奧德萊(Oronike Odeleye) 就指出:
.
「(身為黑人女性),我們從沒有完全擁有自己的身體。今天我們正處一個轉捩點,證明黑人女性終於可以不用再因為『誰叫你是黑人女性』而付出慘痛代價。」
.
.
PHOTO CREDIT:
(1)路透社/本次的法庭素描
(2)美聯社/《Surviving R Kelly》出面的受害者們
(3)美聯社/2013年的全美音樂獎Lady Gaga和R. Kelly表演〈Do What U Want〉
(4)美聯社/#muterkelly 在2019年的抗議
#rkelly #udnglobal #轉角國際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新聞] 李俊昊 潤娥戀愛中(非原標) - 看板KoreaStar 的評價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詢問《Run on》和《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選擇- Netflix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韓劇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韓劇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去過兩次時代廣場,但是沒在那裡跨年過,也不會特別想去那裡跨年。
事務所裡的日本前輩川桑,年輕時曾跟剛結婚的妻子,展開過一段長達三年的環球旅行。「環球旅行」或「環遊世界」這詞彙好像很久沒聽到過了,記得以前曾經風潮過一陣子,如今忽然聽到竟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忍不住上網查一下,懷疑是否使用正確。總之,在環遊世界這詞彙一說出口,還是件很令人(或者只有我?)嚮往的年代,川桑的其中一站,就是去時代廣場跨年。
他曾告訴我,一輩子很應該要去那裡體驗一次跨年。他分享經驗談,告訴我該如何在那一天從百萬遊客之中脫穎而出,順利擠進時代廣場上最好的位置,同時還提點我必須仔細準備好的注意事項。
「會場只進不出,所以你連想上廁所都不能離開。一走,就回不來了。必須包紙尿布,」川桑說:「要是真的想小便了,至少不會尿褲子。」
在攝氏零下的寒冬中,他的秘訣是腹部要貼滿一圈暖暖包。
「只要你的肚子是暖的,就不太會想尿尿。」
我光是聽到這裡就知道這招對我絕對沒用。還好我本來就沒想去時代廣場跨年,因此接下來也就沒問他該如何挑紙尿布了。
雖然我沒想過要去時代廣場跨年,但卻曾經很憧憬去到那裡。
●相隔十八年的舊地重遊
第一次踏上時代廣場是在大學的暑假。那年夏天,跟朋友報名了紐約郊區為期兩週的英文課程,但想也知道學英文只是個幌子,因為那年代役男出國很麻煩,唯有透過這方式才比較簡單,而且學校提供宿舍,經濟實惠地解決了前兩週的住宿問題。每天中午課一結束,我們就從郊區往曼哈頓市中心跑,兩週後課程結束,直接搬去中央公園哥倫布圓環附近的YMCA,又待上兩週。前前後後在紐約居遊了一整個月,非常奢侈的時光。
直到現在仍清楚記得,第一次站在時代廣場上的感受。原來,傳說中的國際大都會就是這個樣子啊!我在心中讚嘆。大城市的繁華氣味生猛而新鮮,不夜城的霓虹光彩奪目,一下子就擄獲了人生正在起飛,尋找風向的自己。
那一年我才二十歲。去紐約完全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所有的事物在涉世未深的我看來,一切飽滿驚奇。在智慧型手機尚未誕生,社群網站也不發達,全球化更尚未吞噬各地的年代,紐約和台北在各方面來說,都相差得很遠。沒有網紅和旅遊達人事先暴雷,在第一手的親身體驗中,那是一個好容易就能獲得嶄新體驗,並刷新價值觀的時代。
第二次再踏進時代廣場,一眼瞬間十八年。世紀的數字往上跳,我從後青春期邁向中年。生活的據點搬遷至東京,另一個常被人稱羨的繁華都會。這些年走過的國家,見過的世面開闊許多,再回首時代廣場,沒有過往處處驚喜的震撼,更多的是時光對照的感觸。
Time Square的緣由來自於《紐約時報》,照理說應該中譯成「時報廣場」更為貼切,但說成「時代廣場」也積非成是成定案。我倒是喜歡這個將錯就錯的翻譯,因為這裡真的記錄著跨越好幾個時代的歷史記憶,無論是世界的、紐約的,或是遊客的。像我這種跨過青春時代,隔了十八年還有幸舊地重遊的旅人,時間感自然不在話下。
在廣場上邊走邊看,那些賣著大同小異的紀念品店,印著NYC卻都不是美國製的T恤、磁鐵、馬克杯、地標裝飾品或筆記本,年輕時真是買了不少,但這次卻一間也沒進去逛。把省下的錢多吃一餐美食,多買包咖啡豆,身心愉悅了最實際,還不會造成囤積的負擔。這算不算是一種長大了,成熟的證據?
頂多就是拍拍照吧。從前擔憂膠卷底片不夠用,很困擾,拍得錙銖必較;現在是一不小心就拍太多了,也困擾,回旅館後得花時間篩選出滿意的一張,修圖上傳。
●時代變化中更迭的廣告招牌
時代真的不同了。佇立在時代廣場,三百六十度環顧視野,想起那個懸在外牆上冒著煙的日本合味道杯麵,不知何時已被時光吞沒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韓國和中國各行各業的廣告。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投放廣告,當然所費不貲。據說時代廣場出現的最高廣告價格記錄,是Google曾租下一面約八層樓的廣告牆,一個月耗資近七千萬台幣。就算比較邊緣的看板位置,平均的刊登「一般價」大概兩週也要台幣五百萬。
在最精華位置的廣告,因費用高,出現的多還是知名大廠商,不過,環繞在核心位置周圍的小廣告,這幾年開始讓時代廣場的廣告風格大為轉變。
有很多中國廣告代理商買下小塊螢幕的廣告權,再以五到十秒為單位,宣稱只需五萬台幣左右就能登上時代廣場,薄利多銷給中國境內的客戶。這些客戶刊登的商品,不是針對美國人的,有些甚至根本只寫中文,目的只是過水加持罷了。影像傳回中國國內,可宣稱是榮登時代廣場的人氣品牌,最終是為了內銷。
另一種近年來出現最多的廣告,是中國粉絲集資為偶像慶生的廣告。粉絲不願自己鍾愛的偶像輸給其他人,自掏腰包大打廣告戰,也算是強國奇聞。途經的幾個西方遊客抬頭看,問彼此那些人是誰?沒人答得出來。一臉茫然,名符其實寫滿了黑人問號。
從前靜止不動的霓虹招牌,現在是一個比一個尺寸還誇張的LED螢幕,炫目的畫面不斷抽換,活像人生的走馬燈。記憶中,當年夜裡最閃亮的招牌,該屬維京(Virgin)唱片行或是華納兄弟商品店吧,如今已不見蹤影。
時代變了。以前曾流連在維京唱片裡,試聽過許多稀奇古怪的CD唱片,現在拿出iPhone就能在串流音樂平台上隨時隨地找到想聽的歌。
●時代洪流中的STRAND BOOKSTORE
時代怎能不變呢?唱片行一間又一間的消失,CD一年恐怕也沒買到一張。倒是更古老的書籍,賣紙本書的書店,雖然在視聽媒介的列強環伺下亦是奄奄一息,但似乎還比唱片行的下場好一點。只是書店不能只是賣書而已了,得靠兼賣各式各樣的商品來補貼營收。特別是知名的老書店,針對前來朝聖打卡的遊客,走進書店或許不會買多少書,但至少做些印著書店名稱的原創紀念商品銷售,也算雙贏的皆大歡喜。
其中,1927年創業的「STRAND BOOKSTORE」是紐約最具代表性的獨立書店,最初座落在紐約第四大道上,後來搬遷至靠近Union Square的地方。因歷史悠久,聲名遠播,過去除了賣書收益以外,還能依靠舉辦講座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購買紀念品營生,然而二〇二〇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遊客和顧客同時歸零,一度陷入存續危機。紐約愛書人聽聞慘況,在推特上發起拯救STRAND BOOKSTORE運動,在疫情中戴起口罩去買書,店門外出現難得一見大排長龍的感人場景。
第一次去紐約時,去的多是像「Barnes&Noble」這類型的大型連鎖書店,第二次造訪時,則特別喜愛走訪獨立或二手書店。STRAND BOOKSTORE自然也在我的行程中。書店從裡到外的裝潢,有著一張樸實的臉,不因為其外表過度亮麗而搶戲,將書店的主角身份,還給書籍本身。一間幾乎看來像圖書館風格的書店,在台灣或日本,已經愈來愈少見了。愛書人來這裡不是為了「逛」書店,而真的是找書和買書吧。
慚愧的是旅人的我,多少也是抱著朝聖之心而來的。確實最終沒購入任何一本英文書,只好買些書店印製的書袋和明信片聊表支持心意。
STRAND BOOKSTORE跟其他知名的書店一樣,在店內販售印著店名的原創商品,滿足粉絲和慕名而來朝聖者。從書袋、背包、托特包、小包到筆袋等,竟多達一百五十款以上,絕對是我見過擁有最多原創商品的獨立書店,真是徹底善用了它的響亮名聲。
●時代的風潮
老書店要闢出新的生財之道,否則很難存活下去。於是,在時代廣場上最醒目的位置,STRAND BOOKSTORE開了一間名為「STRAND KIOSK」的小攤位。店開在這裡,客層目標當然不可能是愛書人。針對觀光客的口味,小攤位上擺滿紐約的旅遊紀念品、明信片和地圖,當然也有他們書店的原創商品。不過在這年代,有了Google Map誰還會買地圖呢?而明信片想必也很少人寄了。至於書,還是有的,在攤位一角靜靜躺著。倘若真有觀光客佛心來的挑了本書買,對書店來說當然也是好事,雖然駐足腳步的人,大多還是為了挑一雙印著紐約的徽章、衣服或襪子。
然而,有人並不喜歡這個光景。大半輩子都居住在紐約的幽默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在Netflix紀錄片《假裝我們在城市》裡曾踏上時代廣場。愛書人的她,在「STRAND KIOSK」攤位前感慨萬分。
「你覺得把書帶進時代廣場這樣公平嗎?我覺得這樣對書不公平。」
在鏡頭前,弗蘭毫不客氣地質問攤位上的店員。
「嗯……妳說得對,不過書本沒有發言權。」店員尷尬地回應。
弗蘭認為在觀光客才會流連的時代廣場中央,你擺了一個書攤卻沒辦法賣書,只賣T恤什麼的紀念品,對於書來說真是一件傷人的事。
「我們賣很多袋子……我們也有賣書。」店員試著辯解。
愛之深責之切。對於從小到大,只要書一不小心失手掉在地上,撿起來就會立刻親吻書本的弗蘭而言,一切的情緒只是因為她真的愛書,愛STRAND BOOKSTORE,不忍一間書店淪落到時代廣場變成觀光土產店。
可是,世界總以我們難以預料的方向變化,許多事雖然不那麼甘願,但為了維持下去,也只能夾縫中求尋改變而做了。
就像誰會知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一百一十四年來,時代廣場會首次遭逢一個沒有任何遊客在場的跨年之夜呢?既然不願停辦,那麼也只好順應時勢而改變,用線上倒數計時的晚會,繼續維持傳統。
因業務之需,搬回到和歌山鄉下的前輩川桑,不知道在網路上看見空無一人的時代廣場跨年夜,心底會湧起怎麼樣的回憶與情緒?我忽然間想到他。同時我也在想,歷經一場疫情之後,即使在國境解封的未來,我和時代廣場的距離也將愈來愈遙遠了。
世事無常,時間太少,世界太大,我還有更多該去而未去的地方。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重返時代廣場,在夜裡,抬頭看見四周的廣告螢幕,播放著我相隔十八年的兩次曼哈頓旅行畫面。
我看得正起勁,可是不一會兒,時代廣場突然大停電,陷入一片漆黑。再度恢復光源時,廣告招牌全被替換成陌生的面孔,那些粉絲團為偶像集資的廣告。
我離開時代廣場,忍不住又回首看了一眼。
螢幕中青春的臉孔閃爍著,彼此交錯,在時代廣場上誰都想要領一個時代的風潮。我仔細辨認了一會兒,卻覺得看久了全太相似,像一個模子打出來的拓印,不斷重複轉印,直到漸漸失去了清晰的輪廓。
★更多照片請點選連結 https://wp.me/p6anwi-OJ
#旅人的形狀 #如果可以再出發
#世界 #紐約篇
#新文首刊
#張維中散文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連環殺手、邪教領袖——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
最近Netflix上架一部講美國連環殺手Ted Bundy的紀錄片,我也剛好看了,同期又有另一部傳記電影要上映,主角由偶像派奶油小生飾演。突然之間,Ted Bundy很紅,搞到Netfilx的官方社交帳號出聲,勸喻網民不要迷戀和禮讚他。
Ted Bundy活躍於1973至1978年,在全美多州殺害強姦了三十幾個女人,同時是一個奸屍者、戀屍狂。但由於擁有法學學歷、長相不錯、能言善辯、甚至在法庭上代表自己,在審訊時已有奇怪的粉絲群。拘禁和審訊期間,Ted Bundy跟一個堅信他是無辜的女粉絲結婚,還生下小孩。
紀錄片取材自他在死囚區等死期間做的錄音訪問。這個人的歇斯底里藏得很深,總要出風頭,自戀,用自大掩飾很多事情。你甚至懷疑後來他將自己的案件當作出風頭的工具。他在鏡頭前有強迫症式的談笑風生,好像一切都應付自如。這樣的膨脹型人格,將連環殺手和邪教領袖融合無間,前者不無低調類,但後者一定是魅力型,口舌辯給,腦袋動得很快。
如果Ted Bundy沒有變成怨恨女人的連環殺手,他會另有成就嗎?雖然法官判其死刑時,也說類似的話。但我是不相信的。大家對Ted Bundy的標準是連環殺手的標準,因為是這個標準,所以他便給視為一個高智能和好看的罪犯,甚至想像Ted Bundy如果是一個律師,或政客,會大有可為。但其實縱觀其人生全局,也只是一個充闊的平庸之輩。他曾經對政治很有興趣,因為可以出風頭,但只是做過共和黨的選舉義工;後來想讀法律,卻因為考試成績差,入不到好學院;說他能言善辯,也只是以重犯的標準來說。
一個這樣的人要變成連環殺手,才顯得有點特別,便示現了他本身的本庸。Ted Bundy志大才疏的——很多男人也如此,他們對自己有中二病的大期待,但能力又不是真的很出眾,很快就變得怨毒。邪詭的說,你甚至可以預料,Ted Bundy唯一可以求出人頭地的方法 (另類地),就是成為世紀大審的主角,除此之外,他不可能拿到病態自戀人格所渴求的注視。
其實不少邪教領袖都是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材。他們都不是愚人,他們有魅力、熱情;他們知道如何蠱惑人心、知道創意地理解固有的宗教教義、知道對自己的小團體成員「分而治之」、知道如何操縱人的精神、知道如何避開公眾視線;要理好教團的人事、財務、物流,不是不需要學問和六韜三略。但因為罪大惡極而奇情,重犯的天才總是被誇大。
後來我看了另一套關於一個美國小邪教的紀錄片《Holy Hell》,便看到同樣的滑稽。它甚至是我看過最能點出這件事的作品。
導演Will Allen本身是該教團的資深前成員,這個叫做Buddhafield的靈性團體由一個叫做Michel Gomez的男人領導,講的不外乎都是對鬼妹鬼仔很Fancy的開悟體驗、放下我執、尋求人生意義之類的New Age東方風情鬼話。Michel Gomez是一身肌肉、愛健身和芭蕾舞、也愛整容的同性戀男人,他要攝影師幫自己拍下大量自戀錄像和硬照,供其大搞個人崇拜。很多年之後教眾發現Michel以前是一個不太有名的演員,在1968年經典恐怖片《魔鬼怪嬰》演過一個鏡頭,之後大概撈得不太順利,去拍過一些男同性戀的色情片。
後來Gomez怎麼變成靈性導師,已不可考,但他顯然利用自己的美色,在吸引教眾的過程中也運用了一些戲劇上的表演方法。
重要的是,Buddhafield並沒有搞出恐怖襲擊或大規模自殺,它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邪教,對外面沒有影響力,頂多就是斂財、強制勞動、精神控制,以及教團內的男孩被幹。雖然傷害了很多人,但比起其他邪教,還是小巫見大巫。但從中你會發現Michel Gomez其實就是一個發明星夢的人,一個九流的娛樂圈邊緣人,無法得到正統的大紅大紫,於是就用靈性教導找一班另類觀眾,享受被一小撮粉絲簇擁和服侍著,繼續在心底裡享受做一個明星。等於Charles Manson也是錄了一些歌而無人問津。
領袖的煽動力總是被跨大,但事實上邪教總是很快就開始與外界斷絕來往、離群索居,因為這是唯一能夠維繫教眾的方法;領袖正是看到自己只能吸引極少數的人,而正常社會可能將他的信徒吸收回去。因此他們又是十分理性,知道自己那一套不可能成為主流,亦不可能做到自己宣稱的「改變世界」,其影響力只能在三幾百人的規模之中塘水滾塘魚。
領袖們想得很大,Ted Bundy好像也說過想做總統,但事實上他們做不到。好像想像自己是黑社會,最終只會變成童黨;自比蜀漢,其實是張角。這些人的悲劇不只是殺了人、剝削了教眾,而且是也許至死都不認清自己的斤兩,不肯接受自己是個平凡人。說到底Ted Bundy只是個怨恨女人的可憐蟲、Michel Gomez就是個比較會吹水的暗星。
平庸而自以為特別的悲劇很常見,而教眾其實也一樣。他們竟然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有更多。這種意義的纏索,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大。為甚麼人生就應該有那些神性體驗、就應該有甚麼特別的意義?為甚麼他們去尋求導師呢?他們表面上臣服於一些類似無我、放下的概念,但他們認為自己很特別,認為自己的生命有隱藏的意義和使命,便渴望有個人幫他們「顯明自性」,其實是一種可大可小的中二病。如果規模再縮小一點,你會發現這類團體大大小小,隨處可見。小至一個傳銷會,大至一個政權,都是用差不多的方法起家。
因為把自己想得比實際上更美好或高明的人,總是佔人口的大多數。當你發現一些人被騙或者剝削,不要動慈悲心,因為這類人不給這個騙,也會被其他人騙,有些人生來就如此,改變不了的。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詢問《Run on》和《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選擇- Netflix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抱歉,《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沒有,可是《Run on》有,所以還是來這個版問一下,謝謝,這兩齣都屬於愛情劇,我目前想選擇一齣來看, ... ... <看更多>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韓劇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全16集| 該劇翻拍自同名小說,講述從鄉巴佬搖身一變爲大明星的男人和變成他官方黑粉的雜誌社女記者之間的愛情故事,小說曾翻譯成多國語種出版 ... ... <看更多>
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netflix 在 [新聞] 李俊昊 潤娥戀愛中(非原標) - 看板KoreaStar 的推薦與評價
媒體名稱:
新聞連結:
https://www.theproof.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50
https://star.ettoday.net/news/2532184
記者姓名:張筱涵
(若有則必須貼出)
新聞全文:
李俊昊和潤娥目前正在合拍戲劇《歡迎來到王之國》,俊男美女的配對吸引大批觀眾收看
,沒想到,今(3日)被傳出兩人其實在這次戲劇開拍前就在戀愛中的消息。對此,雙方
經紀公司都在第一時間出面回應「確認中」。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097/d7097603.jpg
據韓媒《PROOF》報導,演藝圈相關人士透露,李俊昊和潤娥在拍攝《歡迎來到王之國》
前就已經升格戀人關係,這次會同意拍攝也是這個原因。
而李俊昊所屬經紀公司JYP娛樂和潤娥所屬經紀公司SM娛樂,都在第一時間出面表示「確
認中」。不過,因為李俊昊和潤娥在韓擁有超高人氣,戀愛消息一出就已經掀起一陣熱烈
討論,部分網友興奮表示「很配欸」、「好讚喔」、「他們看起來就很配」,但也有人認
為如果真的在交往,其實反而不會接情侶戲才對,現在就等公司的正式回應。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097/d7097613.jpg
心得或評論(選填):
https://theqoo.net/square/28478804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13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ar/M.1688353579.A.1C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