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穿山甲
剛剛過去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說是憂喜參半,一方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社群在宣導並轉發相關資訊;另一方面,前些日子在沙巴查獲的33噸穿山甲鱗片與活體卻又讓人很難樂觀看待這個物種的前景,並思索希望到底在何處。
33噸是什麼概念?一隻成年的馬來穿山甲( Manis javanica)體重通常不會超過5公斤,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至少也是將近7000隻的穿山甲,更別說那些只有鱗片的,實際上的數目可能有10000或更多。現存的八個穿山甲物種都面臨著絕種危機,任何一隻個體都至關重要,更何況是成千上萬隻以及其背後那些沒有成功走私或查獲的個體?有心人士極盡離譜的所求無度讓盜獵盛行到了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步,即便各大保育團體怎麼呼籲、加重罰則,我們還是時常接獲成噸的走私穿山甲被查緝的消息,在這之上,棲地的破壞、分裂以及同野狗等外來物種的衝突,處於絕對弱勢的野生穿山甲族群到底還能經受多久的摧殘?
我們的台北動物園飼養穿山甲已經有至少20多年的經驗,從起初的完全如坐雲霧到現今能夠穩定的飼養、救助甚至繁殖,從業人員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心血,並且仍然在繼續嘗試更有效率、經濟的飼養方法,除了造福本島的穿山甲之外,更讓廣大的動物園同行看到了穿山甲這個物種的圈養可能性,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國乃至近年來的美國(延伸閱讀: http://bit.ly/2TUjCpY),許多機構紛紛開始重新嘗試在園內維持這種原先完全不敢奢望能夠存活或者只剩下寥寥幾隻獨苗苦苦支撐的類群,除了可預見的交流帶來技術進步及研究產出外,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元的管道來了解野生穿山甲的處境。
生活在我們島上的台灣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是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指名亞種,也是第一種被科學界描述並承認的穿山甲(1758年時由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所描述),台灣做為曾經的走私重鎮,一年輸出數萬隻穿山甲,對物種保育做出了沉重的打擊,但台北動物園這座台灣最好的動物園將這個沉痛的罪孽一肩扛起,在求新求便的過程裡始終沒有把這個物種落下,第一次成功的人工育幼;第一次成功的圈養繁殖;2004年舉辦WAZA年會時以穿山甲做為大會標誌讓全世界的同行看見穿山甲;2014年以穿山甲做為百週年紀念標誌的主體讓社會大眾通過穿山甲鑑往知來。
或許,台北動物園的存在與其內含莘付出的人員,正是希望的體現,期望他們的不懈努力能成功許給穿山甲一個更好的未來,讓每一個去到那裏的人甚至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胸懷一年365天都是穿山甲日的徹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7月2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C5KPdziYh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所求無度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希望】
#穿山甲
剛剛過去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說是憂喜參半,一方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社群在宣導並轉發相關資訊;另一方面,前些日子在沙巴查獲的33噸穿山甲鱗片與活體卻又讓人很難樂觀看待這個物種的前景,並思索希望到底在何處。
33噸是什麼概念?一隻成年的馬來穿山甲( Manis javanica)體重通常不會超過5公斤,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至少也是將近7000隻的穿山甲,更別說那些只有鱗片的,實際上的數目可能有10000或更多。現存的八個穿山甲物種都面臨著絕種危機,任何一隻個體都至關重要,更何況是成千上萬隻以及其背後那些沒有成功走私或查獲的個體?有心人士極盡離譜的所求無度讓盜獵盛行到了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步,即便各大保育團體怎麼呼籲、加重罰則,我們還是時常接獲成噸的走私穿山甲被查緝的消息,在這之上,棲地的破壞、分裂以及同野狗等外來物種的衝突,處於絕對弱勢的野生穿山甲族群到底還能經受多久的摧殘?
我們的台北動物園飼養穿山甲已經有至少20多年的經驗,從起初的完全如坐雲霧到現今能夠穩定的飼養、救助甚至繁殖,從業人員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心血,並且仍然在繼續嘗試更有效率、經濟的飼養方法,除了造福本島的穿山甲之外,更讓廣大的動物園同行看到了穿山甲這個物種的圈養可能性,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國乃至近年來的美國(延伸閱讀: http://bit.ly/2TUjCpY),許多機構紛紛開始重新嘗試在園內維持這種原先完全不敢奢望能夠存活或者只剩下寥寥幾隻獨苗苦苦支撐的類群,除了可預見的交流帶來技術進步及研究產出外,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元的管道來了解野生穿山甲的處境。
生活在我們島上的台灣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是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指名亞種,也是第一種被科學界描述並承認的穿山甲(1758年時由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所描述),台灣做為曾經的走私重鎮,一年輸出數萬隻穿山甲,對物種保育做出了沉重的打擊,但台北動物園這座台灣最好的動物園將這個沉痛的罪孽一肩扛起,在求新求便的過程裡始終沒有把這個物種落下,第一次成功的人工育幼;第一次成功的圈養繁殖;2004年舉辦WAZA年會時以穿山甲做為大會標誌讓全世界的同行看見穿山甲;2014年以穿山甲做為百週年紀念標誌的主體讓社會大眾通過穿山甲鑑往知來。
或許,台北動物園的存在與其內含莘付出的人員,正是希望的體現,期望他們的不懈努力能成功許給穿山甲一個更好的未來,讓每一個去到那裏的人甚至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胸懷一年365天都是穿山甲日的徹悟。
所求無度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7月2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C5KPdziYh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本港疫情嚴峻,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民生副作用難免愈來愈多。昨天港府宣布食肆全日禁堂食,不少無法在家上班的打工仔,對於中午何處「開飯」,便有很多疑惑,亦有人擔心一法立一弊生。本港民情複雜,有關防疫的討論,不時出現借題發揮政治操作,然而亦有一些牽涉實在民生問題。不少市民既擔心疫情,亦擔心防疫新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任何流言都有可能放大社會躁動和不安。遏制疫情是眼前首務,若有現實需要,防疫措施再辣亦要考慮;與此同時,當局亦要密切留意民情和社會承受力,做好配套安排,減輕民生副作用。部分確診者等待數天才獲安排入院,情况不能接受,必須盡快處理,設若系統已超出負荷,當局應即時求援,不應再拖。
蘋果頭條
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在林鄭月娥政府張弛無度的抗疫措施下,在港已奪走18條人命。早於今年3月,已有專家指豁免32類入境人士檢疫是防疫大漏洞,但林鄭月娥當耳邊風並反指是誤解,拒收緊豁免。至本港連續多日確診破百,港府才肯放過香港,收緊豁免安排。有立法會議員斥政府敷衍失責,令市民受苦,促向全港市民及專家道歉。
東方正論
抗疫如救火,政府遲遲未能撲熄,疫禍燒到每個市民眉睫!本港連續第六日確診破百宗,昨日更有六十多宗初步確診。新增一百四十五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一百四十二宗屬本地感染,五十九宗源頭不明,死亡個案增至二十二人!這些不僅是數字,而是代表每一條人命,有血有肉的控訴,迫使政府昨日為防疫措施加「辣」。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公布四項抗疫新措施,全港食肆全日禁堂食、美食廣場座位封閉、體育處所及游泳池關閉、禁聚令收緊至兩人,另會強制市民於室內及室外的公眾地方戴口罩,由周三起生效,為期七日,但未有傳聞中的「禁足令」,張建宗表示,「禁足令」等同宵禁,市民不能外出會嚴重影響生活,執行上亦難度高,故此未有推行。
星島社論
本港疫情愈演愈烈,未有受控迹象,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新增一百四十五宗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當中多達一百四十二宗為本地個案。行政會議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一系列「加辣」抗疫措施,並即日公布。當中最受關注的,是將食肆禁止堂食的規定擴展至全日,以及強制市民在室外地方須佩戴口罩,而限聚令亦進一步收緊至二人,所有措施由明日凌晨零時起實施,為期七天。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承認,疫情相當嚴峻,範圍亦相當廣泛,難短期內完全消除社區的隱形傳播鏈,大規模爆發風險非常高,呼籲僱主盡量容許僱員在家工作。
經濟社評
本港昨日錄得145宗新冠肺炎確診,再創新高,連續6天破百,港府不得不公布連串辣招,其中禁止全港1.6萬家食肆全日堂食,影響最為深遠。放眼全球,食肆每每難以只靠外賣支撑,美國已出現餐廳倒閉潮,令不少基層失去飯碗。港府應審慎思量支援措施,業主也要考慮減租免租,共度時艱,但全民警覺及立即通力合作防疫,政府盡快堵塞漏洞缺口,齊齊全力減低感染數字,才是最治本的方法。本港單日確診數字再度破頂,多達142宗屬本地感染,政府宣布4項新招控疫,明日起餐飲堂食禁令由晚市延至全日,公眾地方強制戴口罩,限聚令由4人收緊至2人,體育設施、遊戲機中心等停業,但為期暫僅7天。
所求無度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教妳立下界線,智慧突圍」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賴奕菁 醫師
內容簡介:
一本為所有遍體鱗傷的「好女人」所寫的療癒書。
媽媽:「如果妳不拿錢給弟弟,就是對我不孝。」
婆婆:「我也知道是我兒子不對,但妳忍一忍就過去了啊!」
先生:「之前爸媽的賭債,都是妳幫忙還的。這一次,妳不會見死不救吧?」
面對家人,妳總是難以拒絕,
於是,妳一再的妥協、忍讓與犧牲,
雖然妳早已心力交瘁……
妳懷疑,這真的是愛嗎?
我們都想成為他人口中的好媳婦、好女兒、好太太,
但妥協、忍讓與犧牲,無法讓妳被愛。
請放下好媳婦、好女兒、好太太的迷思與包袱。
好女人不會被愛,只會被控制、支配與索討無度。
我們應該從「好女人」的桎梏與牢籠裡走出來。
‧丈夫的外遇對象是她的親姊。娘家和夫家都勸她吞忍,跟她說「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她不斷償還公婆欠下的千萬賭債,最後卻連兒子的留學費都付不出來。
‧因為怕媽媽崩潰,她聽躁鬱症媽媽的話,扛下了800萬房貸,卻落到抱著孩子徹夜痛哭……
在台灣傳統的家庭教育與文化中,女性往往被隱性、幽微地要求,要乖巧、聽話、順從,甚至妥協、忍讓、犧牲。於是,哪怕女性已經萬般委屈求全了,但糾葛在女性心中的仍然是:是不是自己只要再退讓一些、是不是自己只要再犧牲一些, 這些爭執與紛爭就不會發生了?
看診多年,傾聽無數女性患者心事,但也更曾被傳統好女人的束縛,綑綁到想輕生的賴奕菁精神科醫師,她想對這些女性說:
「不是的,我們再退讓、再犧牲,對方也不會感激或改變,只會更食髓知味、一再進逼,不會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立下界線,設下停損點,更別害怕拒絕他人,我們有拒絶他人的權利。而關係裡的尊重與平等,不會從天下掉下來,別人也不會自動給妳,妳必須自己爭取與捍衛。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為自己做適合的選擇與決定,並勇敢地承擔結果,而不是被動、消極地等待別人的看見、給予或成全。」
因為曾走過心痛與心碎,賴醫師特別能體會為了做到社會或他人眼中的好女人,女性們所付出的代價與眼淚。這是賴醫師特地為所有遍體鱗傷的「好女人」所寫的一本療癒書,也是勇氣之書。
作者簡介:賴奕菁
精神專科醫師,公衛碩士,醫學博士。
擔任過醫學中心精神部主任,做過多年學術研究,國際期刊論文數十篇,目前隱於診所開業。理科訓練下的文科腦,人妻、人母,婚姻經驗只比醫師資歷少三年,務實滿滿,浪漫退散。
著有《守護仁者心》,合著有《美麗心境界》、《別怕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