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read
混混沌沌的奧巴馬!
大家還記得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其中一位候選人BEN CARSON卡森醫生嗎 ?(目前卡森是川普政府住房及城市發展部部長)共和黨人,當年嘅奧巴馬總統,不作資料搜集,居然邀請他不到白宮演講,結果:
奧巴馬任內最難過的27分鐘
2013-06-28
奧巴馬是基督徒,他與其他美國總統一樣,每年定期舉行祈禱早餐會。這早餐會上,都會邀請一些道德高尚,有名望的人做主題演講。如果這個人是黑人,那當然更具意義。
今年二月的第61屆祈禱早餐會上,白宮就邀請了目前在國際上頗負聲望的神經外科醫生卡森Ben Carson 做主講人。在場的除了副總統拜登,第一夫人米雪兒,還有總統奧巴馬邀請的上千位貴賓,及很多位的聯邦閣員,參眾議員,及與民主黨親近的社會賢達等。
但是中間出了錯,白宮居然沒有人知道,或是查清楚,這位卡森先生的演說內容。他的演說非常好,但就完全與民主黨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馳。當他開始演說,陳述他對教育,醫療保險,財經,及社會福利方面的立場時,你可以見到奧巴馬的臉色由鬆到緊,幾乎全無笑容。就這樣一直持續了整整20多分鐘。
其實卡森最初幾分鐘的演說還不至於讓奧巴馬一伙難堪。他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是24個兄弟姐妹中的一人,13歲就嫁了。她雖然沒受過正式教育,卻堅持讓兩個兒子都受最好的教育。這些做為黑人,都讓民主黨的奧巴馬等感到光榮。
但是他隨後的話就開始讓奧巴馬坐立不安了。他說:
「母親從來不准我們找藉口,…這是她教我的最重要的教訓。因為如果不能找藉口,我們就會開始找解決方法,這是成功的要素。
「這樣不久,我開始喜歡閱讀。我讀偉人傳記,當我讀了很多偉人的事跡,我發現他們都有共通點,就是成功的人都靠自己。你自己做決定,你決定放多少功夫進去。從那時起,我不再憎恨貧窮,因為我知道,那只是暫時的,我可以改變。」
他明顯的講的是「個人責任」,而這就是保守派的理論基礎。每一個人為自己的未來負責,而不是靠政府,或是其他人幫助。這些話在民主黨人聽來當然非常刺耳。
卡森還批判目前美國過份開放的社會及流行文化,他將現在的美國與毀滅前的羅馬帝國相比:
「…古代羅馬非常壯大,沒有人可以挑戰他們,但是最後他們自我毀滅。道德淪喪,揮霍無度。他們毀了自己。如果你以為這不會發生在美國,你應當拿出歷史書來好好讀讀。」
他暗指現政府一再以借貸方式度過難關是自尋死路:
「我們的赤字是大問題。想一想,16.5兆,你知道一秒鐘讀一個數字,要五十萬七千年才能讀完16.5兆。我們必須面對這問題。」
他還攻擊美國的稅務政策,說目前的稅務政策過份複雜,他主張單一稅制:
「我們需要的是簡單的未務制度。你賺了100億,你付十億的稅。你賺十元,就付一元。當然要去除所有漏洞。有人會說,那不公平,因為這對於那些賺100億的人傷害沒有那些賺十元的人大。誰說(納稅)必須傷害人?他剛剛給了十億!我們為什麼要傷害他?
「就是那樣的想法,搞到開曼群島有602間銀行。這些錢應當回流美國。用來在我們這裡建公路,製造就業。」
你可以想見他是一個完全的自由企業思想,他甚至認為健康保健制度都應當遵循自由市場制度,讓政府別插手。等於是正面攻擊奧巴馬引以為榮的醫療保險制度。
「我的解決方法是,一個人出生,給他一張出生證明,一個電子醫療記錄,一個醫療儲蓄帳號,讓他自己存錢進去,一直到死。一個人死了,可以將卡傳給子女及家人。這些錢都進入醫療系統,而不是進入政府及官僚口袋。一旦每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健保費,自然會學習負責任。」
我們見到在座的奧巴馬臉色越來越沉鬱,他一定在心中大罵,是那一個人負責請這樣一個叛徒到白宮來大放厥詞?副總統拜登也一樣。但是我見到第一夫人米雪兒就一直面帶歡愉,還不時鼓掌。我心中想,米雪兒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律師,受過哈佛大學教育。而且做為奧巴馬的妻子,她沒有理由不清楚民主黨的理念。她怎麼可以好像很融入的欣賞卡森的演說內容?難道她只是一個有文憑的大白痴?
卡森的演說中最重要的是他對教育的理念。他強調,好的教育制度不僅能將一個人脫離貧困環境,而且更能親身參與美國的政府架構。他這句話明顯是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否,都在於自己是否願意努力。這與自由派一貫相信的,社會低層都是因為社會不公造成的,與個人無關的理論完全相反。難怪奧巴馬越聽越不是滋味。
卡森不是只會說不會做的人,他有見美國的教育越來越偏頗,他跟妻子於16年前成立了一個教育基金Carson Scholars Fund,鼓勵美國的兒童在數學及理工科方面進修,而不是像目前公立學校一味鼓吹的音樂,體育等科目。
明顯的,在卡森心目中:個人責任,公平稅制,自由市場,才足以讓美國成為更好的國家,而非奧巴馬等自由派倡導的:社會正義,重新分配財產的那一套說起來好聽的制度。
卡森的演說中,最具勇氣的是,他攻擊目前西方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走火入魔的現象,他說:
「政治正確是危險的。這個國家一個建國原則就是,人民有思想的自由,表達的自由。但是政治正確將人們的嘴封了。我們限制人民那些話可以說,那些事情可以想。而美國傳媒是這思想的最主要推動者。他們對一些只不過說了些很無辜話的人,置之於死地。
這句話對於美國今日傳媒的亂象的批判真的是一針見血。但是有幾個人敢這樣坦言不忌。
美國普遍左傾的傳媒立即對他大加韃伐。一些傳媒說他有意的讓奧巴馬難堪,還說奧巴馬很有風度的沒有當場發火。一些傳媒給卡森扣上了右派的帽子,酸酸的說,他已經成為福斯電視台這一類保守派電台的寵兒。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連學術界都對他採取報復行動。他就職的約翰霍土金斯大學在學生會要求下,取消了他在畢業禮的演說邀請。這些行動顯示,美國文化界的左傾,以及對於異見完全不容忍的態度及事實。整天宣傳打擊仇恨行為的美國自由派,自己的一舉一動完全都是名符其實的仇恨行為。
「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陳到 Do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問題] 請問大家有打耳洞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風水】5種耳相的人,打耳洞破財,千萬不能打!#大佬你好啊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關於穿耳洞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討論] 打耳洞運氣變差? skyheyhaha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打耳洞對運氣的影響?好運還是壞運?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在耳垂上打洞如同福氣有漏洞! 耳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媽堅持會破相漏財!展榮「抗戰10年」曬照曝喜訊:我穿耳洞啦!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幫助] 打鼻洞漏財? - tattoo_ring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問題] 請問大家有打耳洞嗎? - 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問題] 請問大家有打耳洞嗎? - WomenTalk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問題] 請問大家有打耳洞嗎? - WomenTalk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錢櫃大火後,北市要求加強檢查,沒想檢調卻抓出了有官員趁著檢查之便,貪汙收賄.
.
怎一個扯字了得.
.
台北市錢櫃大火,燒出六條人命,柯文哲回答「業者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並義正嚴詞的答到「國家法律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不是變成說政府沒去抓到,他犯法好像沒責任」
.
彷彿台北市政府一點責任也沒有.
.
台北市政府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盡到稽查的責任,這也是一個政府單位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人民要聽的,不是你知不知道,而是你做了什麼,有沒有應做而未做到的事情,每一件犯法的事情產生,事前都沒人知道,而為什麼他們能成功,往往就是扮演稽查角色的政府機關,加以放水、包庇的關係.
.
明明知道了,裝作不知道,明明應該去查,卻沒查個詳實,虛應故事,查到了,知道了,卻合理化它,稱沒有問題,不安全的,被當作安全的,明明是個弊案,卻說成是政績,明明應該稽查它,把關它,卻在幫助它悄悄復工,躲過了一關又一關的審查,稱,「沒有偷」.
.
人心投機取巧,是必然的,能鑽的漏洞,就鑽,沒有人做生意,是為了大愛滿人間,造福群眾,都只是為了營利而已.能省成本的就省,多餘的事不會去做,沒有抓到就不算-國家法律訂在那裏,沒有人施行,就是廢紙一張,同理,安檢程序訂在那裏,事前安檢全沒問題,出事後安檢都不合格,安檢就如同化妝.
.
大火之前,4月22日的稽查,只花20分鐘就查完10層樓,7項消防設備全沒列入抽查,而這五大類7項消防設施被關閉,正是釀成災害的原因.
.
3月30日,發現隔間木板,明明可以抓到業者偷施工,卻未列缺失;4月22日,明明發現了室內裝潢,以及裝修的牆面,依然未列缺失,這兩次,都過門不入,打開來就可以知道真相,卻流於紙上作業,使得可以預防的災難,變成柯文哲口中無法遏止的闖紅燈.
.
「柯文哲比喻,馬路上都有紅綠燈,闖紅燈也是闖紅燈的人不對,怎麼可以怪警察沒有把人攔下來,但紅綠燈定在那裏 ,不要去闖紅燈,不是怪怎麼怎麼每個都沒抓到.」
.
一台車闖了紅燈,警察不追,裝作沒看見,甚至稱「沒有違法」,於是那台車闖了紅燈後,開始追撞路人,馬路上一片血肉模糊,哀號聲不絕於耳,警察大喊「你們要守法呀!」、「都是那台車的錯」、「不能怪我沒抓到」.
.
沒有比標誌安全的坑洞,更容易摔死人的,沒有比警察背書安全的飛車,更能肆無忌憚地去追撞路人.
.
一個明顯的坑洞,人們還能知道那是坑洞,不要走過去,但若有人在上頭蓋上布,鋪上草,說那是平地,儘管走過去,那麼不知情的人們一踩上去,就跌落下去,宛若整人的遊戲.
.
這就像一個紅綠燈,對行人顯示綠燈,對車子也顯示綠燈,最後人車撞在一起,市長開始解釋起乳酪來,每片乳酪都有缺點,就會穿過去.
.
至於為什麼每片乳酪上的洞,都剛好疊在一起?
.
想必是老鼠養了太多,咬的乳酪都是洞吧.
.
大火之後,大動作的稽查,如果能亡羊補牢,那還有救,豈知,洞卻越來越多,越補越大,發現17家不合格,結果11家隔天就合格,恢復營業,而現在都發局建管處被檢調調查,發現有官員涉貪,原來,大火後加強設備調查,卻變成官員索賄的工具,他們發現發現5個載菜用電梯未取得合法使用許可證,於是透過委外昇降設備檢查,提升報價,要該店花錢消災.
.
不只如此,早在2017年,該官員得知電梯安檢不實,以照片角度混充過關,於是就進入電腦系統尋找可疑照片,發現了問題後,居然找了昇降設備委外抽驗的協會敲詐.
.
然後又自行聘了助理,向三家得標的委外檢查協會,以及2家昇降設備廠商索取薪資,三人平分.
.
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不實安檢」已經成為台北市政府的普遍文化,委外檢查協會安檢不實,官員抓到了問題,索賄,放任問題依舊,安檢依舊不實.
.
這是哪門子的「法令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連執法的人都沒在遵守了,政府本身就是犯法的人,怎會有臉指責人民「不可以怪政府沒抓到犯法的人」?
.
今天,搭危險電梯的,是人民,進入政府安檢無缺失的KTV,也是人民,被大火燒死的,亦是人民.
.
柯文哲操著謬論,把政府和廠商上下交相賊的事情,一刀切給人民,裁判和球員一起作弊的事情,責怪給觀眾,並要其他人不能質疑他們,什麼時候,質疑政府的責任,等於廠商犯法沒責任?又是什麼時候,廠商跟政府一起犯法,變成人民沒盡到守法的義務?
.
只見到一個市長,不斷地卸責,逃避責任,推說是人民的錯,而一干柯糞,居然把卸責不成,被迫道歉的市長,盛讚是一種美德,還能嘲諷他人「反觀某黨,都是人民的錯?」
.
這是制度的問題嗎?這是中央法規的問題嗎?這是系統沒E化的問題嗎?這是橫向溝通不足的問題嗎?
.
這是系統性的腐敗.
.
再好的制度,再完善的法規,遇到造假的,作秀的,做戲的,根本沒用,法規不會被執行,反而可以用來怪人民不守法,不自律;制度不會有效用,再怎麼安檢都是沒問題,大大小小的電梯,從KTV到大巨蛋,一關接著一關過,出事了再查,也過,上司放水財團,下屬收賄廠商.
.
柯文哲稱,「業者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
建管處強調,「這是晚上去,晚上去現場沒有施工,沒辦法發現」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上之風,必偃.
.
風來時,草跪拜,伏著身子,好似天下太平,其實是在遮蓋某些東西,風靜止,草又立了起來,原來,下頭藏的,全都是大便.
.
往昔,柯文哲批評私菸案,說「以後貪汙叫為民服務費用」,又說,「任內沒有弊案,他們重建了可信任的文官制度」
.
他又教大家成語,「風行草偃」
.
「簡單來說,就是上行下效,在上位者要用德性來領導下位.
另一個說法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長官的態度會影響部下.」
.
他說,清廉沒什麼了不起,要真正做到風行草偃,需要一個親力親為、身體要很好的長官,每天不斷緊盯政務的細節,才能夠辦到.
.
他的確是辦到了.
.
作為一個草皮的管理者,他宣稱草皮是乾淨的,沒有缺失,人們卻踩到了大便.
.
人們踩到了一次,他說「大便偷偷大,我不會知道」、「不能大便的都沒事,你們都在怪政府沒抓到大便的人」
.
人們踩到了第二次,他說「這是制度造成的漏洞,我們一定會改進,深刻反省、檢討」
.
人們踩到了第三次,這一次,是稽查草皮的人貪汙了錢,他說,「無法保證每個人都沒事,但是我覺得台北市還是全台灣最清廉的地方」」
.
風吹來了,傳來了大便的臭味,草遮掩的,全是滿地的大便.
.
原來,整著台北市政府,就跟大便一樣,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艾利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清理北市大便】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卡爾維諾:月亮的女兒們】
如標題,這次分享的是卡爾維諾的短篇〈月亮的女兒們〉。
這部短篇小說,描述一個喜新厭舊的城市在即將把月亮也廢棄時出現很多女孩一路救起月亮並反撲了城市的的故事。
咳,好吧上面這段描述有點長,總之是個奇幻的、頗有深意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吧。
-
月亮的女兒們 / 卡爾維諾
地球最初並沒有表層大氣作為保護層,暴露於無休無止的隕石撞擊和太陽輻射的侵蝕之中。據康奈爾大學湯瑪斯·葛得教授所說,月球表面的岩石在與隕石粒子的磨擦過程裡被研成粉末。而根據芝加哥大學格拉德·凱柏教授的說法,從月球岩漿散逸出來的氣體可能曾使這個地球的衛星變得輕盈而多孔,有如一塊浮石。
「月亮是個老傢伙,」他表示同意,「滿臉都是坑洞,傷痕累累。它裸露著身體在宇宙中運轉,就像一條被啃光的骨頭,身上的肉被侵蝕殆盡。但這樣的事情不是頭一回發生了。我記得,有許多月亮比這個更為年邁,也更為殘破。我曾目睹這些月亮的一生,目睹他們的誕生,運轉和死亡:一個被飛射而來的星星穿刺而亡,另一個死於它上面的所有火山口發生大爆炸,還有一個身上滲出瞬間揮發的琥珀色汗珠,然後渾身覆蓋了淡綠色的雲團,爾後收縮成一扇乾燥而多孔的貝殼。」
當一個月亮死去的時候,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難以描述的,但我嘗試用還記得的最後一個例子來談談。在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地球已經多少有點我們現在的樣子;換言之,它已進入一個轎車比鞋底淘汰得更快的時代。與現今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生物生產、購買、銷售各樣商品,城市的璀璨覆蓋了所有大陸。這些城市的發展類似于我們今時今日的相同地點,不過大陸的形狀有所不同。那會兒甚至也有一個紐約市,相似於你們都熟悉的紐約,但它更顯新,應該說,更充溢著各種新產品——它如同一個全新的牙刷,它的曼哈頓區向外伸展著,上面閃閃發光的摩天大廈就像那尼龍質地的刷毛一般
在這個世界,每一樣物件只要有一點點損壞或變舊,亦即在出現第一處壓痕或者汙跡時,便會遭到丟棄,並且一件嶄新而完美的替代品會取而代之——只有一個錯漏,一個陰影:月亮。它裸露著身體,歷經侵蝕地行走於天際,黯淡無光,越發與這裡地上的世界背道而馳,是過氣物品中的漏網之魚。
古老的表述,像「盈滿之月」啦,「半月」啦,「下弦月」啦,依然在延用,但事實上已經變成一種修辭手段:我們怎麼能夠說一個佈滿劃痕和坑洞,並且看上去像就要伴隨著一場碎石雨墜落到我們頭上的東西「盈滿」呢?更不要說漸晦之時的月亮了!它十足一塊被一點點啃掉的乳酪外皮,而那月朔之時總是在我們預期不到的時候到來。在每一期新月之夜,我們都疑惑他會否再度出現(還是我們期望它就此消失而去?),而當它真的再度出現,並且變得越來越像一把缺齒的梳子時,我們不由打個寒顫,側目而不視之。
這是個壓抑的情景。我們離開人群,挎著包包,從日夜開放的百貨公司出來,看見在摩天大廈上架設得越來越高的霓虹燈告知我們,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產品發售,我們突然之間見到它蒼白的身影在炫目的燈光之中緩慢而病態地移動著——一種想法便縈繞於我們腦間無法被驅散:我們所買的每一件新貨,每一個產品,都會相似地變舊,破損,褪色;我們還損失了外出購物和瘋狂工作的熱誠——一種對工商業不無影響的損失。
正是如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處置這個有害無益的衛星。它毫無貢獻,只是一艘無用的棄船。當它變輕之時,它的軌道會開始偏向地球:沒有其他什麼東西比它更危險了。隨著它的逼近,它的運轉週期越來越慢;我們不能再計算出月相。甚至乎連曆法,這月份更替的節奏,也變成只是一項例行公事;月亮一瘸一瘸地向前移動,仿佛它就要準備崩潰。
在這些月亮低懸的夜晚,性情變得更為躁動的人們開始舉止異常。總有一個夢遊者沿著摩天大樓的扶手緩慢向上爬,伸出雙手想要搆到月亮,或是一個變狼幻想症病人,在時代廣場的中心放聲狂嘯,又或者是一個縱火狂放火燒碼頭倉庫。如今這些都已經是尋常事,不再吸引好事者聚集圍觀。但當我看見一個少女完全赤裸地坐在中央公園的長凳上時,我還是不得不停了下來。
甚至在我遇見她之前,我便有種感覺,某樣神秘的事情將會發生。當我開著敞蓬跑車經過中央公園時,我感到自己正沐浴在一道閃爍著的光之中,就像螢光燈泡在達到穩定之前放射出的一閃一閃的鉛色亮光。我周遭的景色就如同一個陷入月球火山口的花園一般。那個一絲不掛的女孩,坐在一個反射著單薄月光的池塘旁邊。我刹住車。我想是在一秒之間我留意到了她。我走出車向她跑去,但一下子又停下來。我並不知道她的身份;我只是感覺到,我得趕緊為她做點事兒。
所有東西都散落在那張長凳周圍:她的衣服,一隻長襪和一隻鞋子在這兒,另一隻襪子與另一隻鞋子卻在那兒,她的耳環,她的項鍊,她的手鐲,錢包,裡面的東西從大大的口子漏出來的購物袋,還有數不盡的小包和小物件,仿佛她在一次大手筆瘋狂購物後的回家路上,突然聽到某種東西召喚她的聲音,然後扔掉所有東西,發覺必須把自己從所有將其束縛於地球的客體和符號中解放出來,而現在她正等待著被帶上月球去。
「發生什麼事了?」我結結巴巴地說,「有什麼我能幫助你的嗎?」
「幫助?」她朝上注視著我問道,「所有人都愛莫能助。所有人都無能為力。」很明顯,她說的話並非關於她自己,而是關於月亮。
月亮在我們之上,呈現一個中間突出的形狀,一副就要壓下來的樣子,如同一個破損的屋頂,佈滿芝士磨板上的那種坑孔。就在這一刻,動物園裡的動物開始嗥叫起來。
「到此為止了嗎?」我機械地問道,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她回答道:「剛開始呢。」或者是類似的其他說話(她說話時幾乎沒有張開嘴唇。)
「你想說什麼?是說這是結局的開始,還是其他別的什麼事情正要開始?」
她站起來,走過草地。她有一頭銅紅色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她是那麼的弱質纖纖,以使我覺得有需要以某種方式去守著她,保護她。我把手伸過去,準備若是她倒下來或者接近什麼可能會傷害到她的東西時抓住她。但我不敢用手碰到她,總是和她的皮膚保持幾釐米的距離。在我跟著她穿過花園的一路上,我發覺她的動作和我十分相似,即是,她也在盡力保護著某樣易碎的東西,某樣容易掉到地上,摔成碎片的東西——因此需要這樣子將這件東西帶到一個可以把它輕輕安置下來的地方——某樣她不能夠碰到,只能夠用手勢指出的東西:月亮。
月亮仿似迷了路一樣。它偏離了軌道,再也不知何去何從;它任自己如一片枯葉般飄零。有時候它突然出現,垂直墜向地球,在另一些時候,則以螺旋之勢打著圈兒下降,還有些時候,它看上去就像漂流著一樣。它正在變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有一瞬間,它看似就要撞向廣場飯店,但其實它滑入了兩座摩天大樓之間的防火走廊,從哈德遜河的方向消失而去。短暫時間過後它再度出現在城市的另一邊,突然從一朵雲彩之後竄出,以灰白色的月光灑照著黑人住宅區和東河,然後,它似乎被一股強風吹颳到,滾向了布朗科斯區。
「在那兒!」我喊出來,「在那兒——它停下來了!」
「它不能停下來!」少女驚叫道,裸露身體,赤著腳板地跑出草地。
「你要去哪裡呀?你不能這樣子周圍走!快停下來!喂,我在跟你說話啊!你叫什麼名字?」
她喊出一個像是戴安娜或者狄安娜的名字,也可能是一聲祈禱。然後她就消失不見了。為了跟上她,我鑽進汽車,沿著中央公園的快車道搜尋。
車燈的光線照亮了籬笆,山丘,石塔,但那少女,戴安娜,卻無跡可尋。如今我已走得太遠了:我必定已經略過她了。我轉頭照原路駛去。一把聲音在我身後說:「不,就是那頭,繼續追!」
坐在車後座的正是那位赤裸的少女。她正直指著月亮。
我想叫她下車,解釋我不能這個樣子載著她大模大樣地在城市裡開車,但我不敢叫她分神。她正專心致志,以防那時隱時現的輝光從視線逃走。但不管怎麼樣——這更為詭異——似乎沒有路人留意這個坐在我車子後座的女性幻影。
我們駛過一條連接曼哈頓和主城的大橋。現在我們走在一條多車道高速公路上。其他車就走在我們旁邊。我兩眼直直地盯著前方,害怕我倆的行徑所必然引起的來自周圍車輛那兒的譁然大笑和說三道四。但當有一輛轎車超過我時,我驚訝得幾乎要把車開出馬路:一個全裸的少女蜷伏在車頂,頭髮隨風飄揚。一刹那間,我以為我的乘客從一輛開足馬力的轎車跳上了另一輛;但我只稍微轉過臉去便看見戴安娜的雙膝仍在那兒,與我鼻子持平的位置。她的身體不是在我眼前唯一的奪目之軀,我見到少女隨處都是,用各種最怪異的姿勢伸展著身體,緊貼著賓士的汽車天線,車門,或者擋泥板。她們金色或黑色的秀髮,和她們裸露的皮膚發出的粉色或小麥色光澤形成鮮明對比。每一輛車上都有一名這種謎之女乘客,全都身體往前靠,催促她們的司機追趕月亮。
她們受到瀕危之月的召喚——我敢肯定。那兒有多少這樣的少女呢?越來越多的車子載著月之少女從城市的各個城區匯合於似乎停止不動的月亮之下的地方,聚集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和道路交界。在城市的邊緣,我們發覺來到了一個廢車停置場前面。
道路消失於一片有著小型的山谷、山脊、山丘和山峰的地方,但造就這種崎嶇地勢的並非這裡的原始地形,而是那些一層層被扔掉的商品:消費至上的城市用過的東西,為了享受到使用新商品的快樂便將其拋諸腦後,讓它們在積聚二手貨的鄰居這兒壽終正寢。
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積,破冰箱壘成的堆阜,生活雜誌黃頁以及廢棄燈泡遍佈於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月亮現身於這個狼藉腐爛的王國之上,一片片變形廢舊金屬垃圾鼓起上升,猶如被洶湧的潮水沖起。老朽的月亮和那片如同焊上了一塊各類殘骸的混成物的地表十分相像;廢舊金屬的山脈變成首尾相接的一條鏈,就像一座露天圓形劇場,形狀就跟一個隕石坑或月海如出一轍。月亮懸掛在這片空間之上。行星和它的衛星就如同對方的鏡像一般運轉。
我們的車子停下來了。沒有什麼比車的墳墓更讓汽車怯懦了。戴安娜下了車,其他所有的戴安娜也一樣。但現在她們身上的能量好像在減弱:她們邁著猶豫不決的步伐,似乎她們發覺自己置身於那些廢銅爛鐵之中,就驀然意識到自己全身一絲不掛;許多少女抱著雙臂擋著乳房,就好似受涼而打著顫一樣。與此同時,她們散開來,爬上廢棄物的山脈,爬下來進入那露天圓形劇場,在中心排成一個巨大的圈。然後她們全都高高舉起雙手。
月亮動了起來,就像受到她們手勢的影響。在一霎那間它似乎恢復了能量,再度爬起來。站成圈子的少女雙手向外伸展,臉和乳房朝著月亮。這是月亮向她們要求的嗎?它需要她們把自己撐回天空?我沒有時間去細想這問題。在那非常時刻,起重吊車粉墨登場了。
這台起重機由權威設計及製造,特別用作除去那不美觀的累贅,淨化蒼穹。這是一輛加裝了一條高高舉起,蟹鉗一般的吊臂的推土機。履帶運轉,吊車前行,穩夯有力,有如螃蟹;等它到達施工地點,似乎變得更是穩當了,底盤緊貼地面。吊臂快速旋轉,起重車把它的爪子伸向天空:一輛有一條這麼長吊臂的起重吊車能被造出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吊臂上的鏟斗張開,露出利齒;現在,與其說像一隻蟹鉗,不如說它更像一張鯊魚的大嘴。月亮就在那兒。它顫抖著身體,好像想要逃跑,但起重車似乎帶有磁力:正如我們所見,月亮像被吸住了,落到起重車的爪子上。伴隨著一陣乾澀的響聲——「咵!」——鏟斗的雙頜閉上了。在一瞬間,月亮似乎是像塊蛋白酥那樣被粉碎了,但是事實上它仍留在那兒,一半在鏟斗內,一半在鏟斗外。它被壓成了扁圓形,就像被鏟斗牙齒咬著的一支雪茄煙。土塵如驟雨一般掉下來。
吊車現在嘗試把月亮從軌道上扯下來。吊臂開始扭向後方:此刻,需要很費力氣才能夠扭動吊臂。在這整個過程中,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高舉雙手一動不動地留在原地,似是在期盼以圈子的力量戰勝敵人的進攻。土塵從崩潰的月亮上掉下來,落到她們的臉上、乳房上,她們才只好散開。戴安娜失聲痛哭起來。
此時,被禁錮的月亮失去了它僅餘的光華:它變成一塊形狀醜陋的黑色岩石。如果鏟斗不能將它好好卸下,它便會撞到地球上。地面上,工人們正張羅著一張金屬網,用長釘固定在地上;起重車正小心翼翼地把它的負荷卸載到這個區域。
月亮到達地面,呈現為一個佈滿坑洞的沙質巨岩,如此的黯淡、渾濁,難以想像曾幾何時它以明亮的反射光華來照亮天空。鏟斗的雙頜張開了:吊車隨著履帶運轉而後退,當卸下負重的一霎,它差點兒翻倒。工人們已經把網準備好了:他們把月亮網住,困在大網和地面之間。月亮在桎梏之中掙扎了一下:就像地震時出現的一波振盪,導致垃圾山上的空罐子雪崩般地滾下來。其後一切便再度回復平靜。現在,那片無月的天空被大型照燈的光芒所浸淫。但不管怎麼樣,黑暗總算是消退了些。
拂曉之神發現這車的墳地上又增添了一具殘骸:月亮被困在墳地中央,幾乎不能將其和其他被棄置的東西區分開來;一樣的顏色,一樣糟糕的外觀,讓你難以想像他們也曾經新淨光鮮過。一陣低沉連續的聲響在這凡塵垃圾上的火山坑中迴盪:拂曉之光照在一群懶洋洋,剛醒的活物身上。蓬頭垢面的傢伙們正在廢棄貨車被掏空了的軀殼,損毀的輪胎,受壓變形的鐵皮之間穿行。
在這堆被拋棄的物件之中居住著一個被拋棄者的社群——被排擠於社會邊緣,或者是寧願自我放逐的人;厭倦了奔走於城市,購買和銷售註定轉眼便會落伍的新商品的人;認為被丟棄的東西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財富的人。這些消瘦的人圍繞著月亮,遍佈那露天劇場似的垃圾場,或站或坐。這幫人的臉都被鬍鬚或蓬亂的長髮遮去半邊。這是一幫衣衫襤褸,穿著失禮的人,而我那全身赤裸的戴安娜,還有昨晚其他所有少女就混在他們中間。他們走上前去,動手把那些用深紮土中的長釘固定著的鋼網弄松。
忽然,如同一艘軟式飛艇從停泊碼頭飆出,月亮上升起來,盤旋於少女的頭頂和擠滿流浪漢的看臺之上,被鋼網纏著,懸掛在那裡。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正對付著那些網絲,一會兒用力拉扯,一會兒把它們抽出來。突然,少女們跑起來,月亮跟著她們,身上依然纏著網絲的一頭。
隨著月亮移動,一股浪潮從殘骸的深谷中湧起:被壓擠得像手風琴的廢車蹣跚地加入到遊行隊伍當中,踴動前進;由破罐匯成的奔流發出像雷鳴一般的響聲。你無法判斷它們是在拖動著什麼還是被什麼所拖動。跟隨著這個在垃圾堆裡被拯救出來的月亮,那些被遺棄的人和物在馬路之上捲土重來,湧向城市的富裕鄰居那頭。
那天早晨,城市裡正在歡度消費者感恩日。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在九月某一天舉辦,專為購物者向那孜孜不倦地滿足大家每一個願望的生產活動之神表達感激而設。城鎮裡最大的百貨公司每年都組織一次節日遊行:跟隨一支奏樂隊伍之後,一群盛裝打扮的女孩用彩帶牽引著一個體積巨大、顏色明豔的娃娃外形氣球招搖過市。那天,巡遊隊伍正走到第五大街:領隊的女孩揮舞指揮棒,大鼓被敲得梆梆響,而那個象徵著「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的巨型氣球,溫馴地被一群頭戴圓頂單簷帽、滿身彩穗飾物、佩戴流蘇肩章、騎著漂亮摩托車的女孩用彩帶拉扯著前行。
與此同時,另一支巡遊隊伍正穿過邁哈頓區。那乾裂而黴爛的月亮也正被赤裸的少女們拉著前進,在高樓大廈之間航行。在它後面跟著一條由報廢汽車和火車殘骸構成的長龍,被靜默不語而漸漸壯大起來的人群簇擁其中。成千上萬的人又加入了那從清晨就開始追隨月亮的隊伍當中。只見各種膚色的人們,許多帶著大大小小孩子的家庭,紛紛加入到隊伍當中,尤其是在隊伍經過黑人聚居地和哈萊姆的波多黎各區時這種情況更見明顯。
月之巡遊在市郊一帶兜兜轉轉,然後開始沿百老匯大街而下,靜悄悄而迅速地來與那拖著巨型氣球沿著第五大街行進的另一支隊伍相會。
在麥迪森廣場,一支巡遊隊伍與另一支相遇;或者可以更準確地說,兩支巡遊隊伍匯成了單獨一支。也許是因為撞到了月亮那尖突不平的表面,那「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癟了氣變為一張塑膠布。現在坐在摩托車上的是戴安娜們,她們正用五彩繽紛的帶子拖動月亮:或著,應該這麼說,裸女的數目翻了一翻,那些女騎手們都甩掉了她們的制服和圓頂帽子。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巡遊的摩托車和汽車之上。你不能再分辨出,哪些車子是新的而哪些車子是舊的:扭曲的輪子和生銹的擋泥板跟光潔如鏡、陶瓷般地反射著光澤的車身混合在一起,。
不止如此,巡遊隊伍所過之處,商鋪櫥窗便佈滿了蛛網和黴菌;高樓大廈裡的升降電梯吱嘎作響;廣告海報變得發黃;電冰箱好像變成恒溫孵化箱,蛋架上坐滿了小雞;電視機上顯示一片雪花。城市一下子把自己消費殆盡了:現在它變成跟隨在月亮背後,作告別巡遊的一個用後即棄的城市。
伴隨著樂隊打在空罐子上的鼓聲,巡遊隊伍來到了布魯克林大橋。戴安娜高舉她的指揮棒:她的同伴們擺舞起她們的彩帶。月亮作最後衝刺,穿過大橋弧形鋼架的間隙,滾向大海,像一塊磚頭那樣墜進水中,沉下去,在水面上弄出千千萬萬小泡沫。
此時此刻,少女們並沒有鬆開抓著彩帶的手,而是繼續緊緊握著彩帶;月亮把他們甩高,飛過鋼架,飛出大橋:她們就像潛水者一樣,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然後消失於水中。
我們一部分人在布魯克林橋上,其餘就在岸邊的防波堤上,都站在原地吃驚地看著這一幕,正猶豫該趕緊跳下去救人,還是相信她們會再度像以前那樣出現。
我們無須守候多久,海上便蕩起圓圈形的波浪。在水波的中心出現了一個小島,向上升起,就像一座山丘,然後變成一個半球,再後如同一個放在水面的球體,準確說,剛升到水面之上了;不,就像一個升向天空的月亮。說是月亮,但它已經不再和幾分鐘前那個我們看到沉入深海的月亮相像:然而,這個新的月亮用一種非比尋常的方式來表現它的脫胎換骨。它從海中出現,垂著一條由閃閃發亮的綠色水藻構成的尾巴;月球上噴泉噴出的水流賦予它翡翠般的光彩。它的表面就如同被一個水汽彌漫,但沒有一點植物的熱帶雨林所覆蓋。這層覆蓋物看上去就像用孔雀的羽毛編成,上面佈滿眼睛圖案,一身明豔色彩。
在這球體轉眼升上天空之前,我們幾乎未想到過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更多的細節都佚失於一種「重獲新生」和「生機勃勃」的籠統印象之中。此時正是黃昏:顏色的強烈差異淡化為顫慄不穩的明暗對比;現在,那月陸和月樹只是這個光潔的發亮球體表面上勉強可見的輪廓。但我們能看到一些吊床正掛在月樹的樹枝上隨風搖曳。我看到,躺在上面的,正是那些把我們帶來這兒的少女。我發現了戴安娜,她悠然自得地搖著一把羽毛扇子,可能正是向我示意。
「她們在那兒!她就在那兒!」我高聲喊道。我們都在叫喊。但隨著月亮升入黑暗天空,只可看到月海和月陸反射太陽的光華,那再度見到她們的喜悅便已被因永遠失去她們而起的痛苦所代替。
我們全都喪失了理性:所有人在大陸之上狂奔疾走,穿過那些重新覆蓋大地的草原和森林,焚燒城市和公路,銷毀一切我們存在的痕跡。我們仰天長嘯,高高昂起長鼻和獠牙,甩動著屁股上蓬鬆的長毛。這股充斥我們這群青年猛獁象內心的盛怒讓我們做出了這一切——其時我們發覺如今正是生命誕生之初,才明白到,我們想要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得到。
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關於穿耳洞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必大家都有聽過各種穿耳洞的不好穿耳洞會漏財穿耳洞命不好穿耳洞破相耳朵有痣不能穿耳洞我耳朵上就有痣阿~~~ 以前就很想穿耳洞但是這些傳言也讓 ... ... <看更多>
打 耳 洞 會 漏 財 嗎 在 [問題] 請問大家有打耳洞嗎?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安安
我28女生
目前飾品有戴戒指和項鍊的習慣
曾買過幾款夾式耳環
但戴起來都很不舒服
戴一陣子感覺痛就會想拿掉
或是會怕頭髮勾到弄掉
所以有時候會很想打耳洞~
目前我的考量是
優點:
可以戴喜歡的耳環,又戴的舒服
想說要不要忍一下打完就好了
缺點:
我超怕痛,還有怕發炎
想說還是不戴也不會怎樣嗚嗚
請問版上的大家,不限女生
有沒有打耳洞呢?
考量的因素是什麼?
打過的人會覺得很痛嗎嗚嗚???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30.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20637909.A.D1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