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緊抓著彈琴?
今天就跟撒隆巴斯絕交!】
.#彈琴手痠
.#老是滑音
.#技巧練不起來
.#總是彈不快、#彈不大聲
這是否是你彈琴時遇到的困境?😞
俄國學派認為,要彈好鋼琴必須要擁有「鋼鐵般的手指」,但是到底要怎麼練習?還是練半天卻只擁有鋼鐵般的手臂💪!?然後每天貼撒隆巴斯、針灸、按摩,但是對於如何「增強指力」仍不得其門而入。
遇到技巧問題時,瘋狂對節拍器雖然有些效果,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幾天後同樣問題又跑出來了,不僅練得全身痠痛,技巧竟然還是無法解決!?
除了對節拍器之外,難道沒有別的方法了嗎?有沒有更有效率的練琴方式?
「建立手指」為一套革命性的練琴方式,當你了解你的手,並且了解手部運作的機制後,你會赫然發現 #放鬆 vs.#技巧竟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要想增強十年功,你必須先學會放鬆!
.#愈放鬆彈愈快
.#愈放鬆彈愈大聲
.#愈放鬆音色愈乾淨
.#愈放鬆愈能輕輕鬆鬆克服技巧
於是你將會頓悟—為何大師都是放鬆的!
台北、桃園、新竹、台中、斗六各地均有開課,歡迎私訊洽詢。
#和撒隆巴斯分手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在分享會上,廖老師遇到12年前教過的學生,那時還是小學生,現在都唸大學了~~真是火箭般人生! 老師從2001年紐約回國後,便開始用「手指建立跟音色表達」的觀念教學,當初在那拼大曲子的環境下,老師真是孤軍奮戰...
技巧練不起來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分享會上,廖老師遇到12年前教過的學生,那時還是小學生,現在都唸大學了~~真是火箭般人生!
老師從2001年紐約回國後,便開始用「手指建立跟音色表達」的觀念教學,當初在那拼大曲子的環境下,老師真是孤軍奮戰,要一個一個音從頭教起,在那個環境真是挑戰!
但老師還是從2001年堅持到今天,他知道手指沒有放鬆站好,音樂是很難表達的,他也看到出國唸碩士的同學們,如果有幸遇到大師教授,都是從頭開始~~
每天:單音、單音、再單音!
回來上課的這位同學的媽媽很客氣的說:之前孩子太小,還無法領會廖老師所說的,願意從現在開始重建~~ (這位媽媽不用害羞,只要跟廖老師學過,即使唸到研究所,回籠返鄉的機率超高的啊~~)
影片裡面學生還記得許多重要的觀念,
譬如丟手臂、轉指、走路等等⋯⋯⋯
老師也利用機會解釋了這些動作的重要性。老師會運用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動作讓學生了解,譬如「膝蓋與掌關節」的概念,還有氣功「身體推手」的概念等等,他提出的「轉指」這一個觀念,對學習更是有極大的啟示。
就像騎腳踏車或游自由式一般,讓學生馬上就懂,也讓所有學琴的學生知道 #很多技巧練不起來,#並不是你不用功,而是 #你沒有找到運作方式
只要找到運作方式,像影片中的例子,回到琴鍵上實際操作時,就很容易過關,當然首要之務,就是手指需要先建立好。
來欣賞一下這12年的不解之緣吧~~~
--------------------------------------------------------
小編悄悄話:近日小編耳朵常癢癢,聽到有粉絲在耳邊說「此粉絲頁像做直銷」⋯⋯⋯⋯⋯
啊嘶~~這裡面有洋蔥啊,廖老師十多年教學以來,學生常常從後段變成第一名,很多新學生會慕名而來,老師解釋這些學生是如何進步後,開始教單音、單音、再單音,細心的說明每一步驟⋯⋯⋯⋯⋯結果大部分的人第二節課就不來了!(驚)
大家都想要 #立馬 彈十首蕭邦練習曲欸⋯⋯⋯⋯⋯
依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只要堅持,幾乎每個人建立後都能體驗奇蹟,於是我們推出了十堂密集直銷保證班,喔不,是 #十堂密集手指建立初階班⋯⋯⋯有效!每個人十堂後都驚訝連連,如果第二堂就跑了,那真是人才(才能)兩失啊~~
技巧練不起來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在分享會上,廖老師遇到12年前教過的學生,那時還是小學生,現在都唸大學了~~真是火箭般人生!
老師從2001年紐約回國後,便開始用「手指建立跟音色表達」的觀念教學,當初在那拼大曲子的環境下,老師真是孤軍奮戰,要一個一個音從頭教起,在那個環境真是挑戰!
但老師還是從2001年堅持到今天,他知道手指沒有放鬆站好,音樂是很難表達的,他也看到出國唸碩士的同學們,如果有幸遇到大師教授,都是從頭開始~~
每天:單音、單音、再單音!
回來上課的這位同學的媽媽很客氣的說:之前孩子太小,還無法領會廖老師所說的,願意從現在開始重建~~ (這位媽媽不用害羞,只要跟廖老師學過,即使唸到研究所,回籠返鄉的機率超高的啊~~)
影片裡面學生還記得許多重要的觀念,
譬如丟手臂、轉指、走路等等⋯⋯⋯
老師也利用機會解釋了這些動作的重要性。老師會運用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動作讓學生了解,譬如「膝蓋與掌關節」的概念,還有氣功「身體推手」的概念等等,他提出的「轉指」這一個觀念,對學習更是有極大的啟示。
就像騎腳踏車或游自由式一般,讓學生馬上就懂,也讓所有學琴的學生知道 #很多技巧練不起來,#並不是你不用功,而是 #你沒有找到運作方式
只要找到運作方式,像影片中的例子,回到琴鍵上實際操作時,就很容易過關,當然首要之務,就是手指需要先建立好。
來欣賞一下這12年的不解之緣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iaVpbGmKM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