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牙膏、衛生紙快用完了,牛奶快喝光了,只有妳注意到;
安排家人的行事曆、親友聚會、歡樂時光,是妳的責任;
妳要照顧並肯定家人的情緒,同時還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妳是不是已經快要受不了?』
--來源: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女人停止操心一切,男人開始承擔
https://bit.ly/2F0IdXV
#情緒勞動
這幾天從朋友跟出版社的文章中頻頻看到這個名詞。
情緒勞動(英語:Emotional Labor),最早是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亞莉·霍奇查爾德於1983年所提出,當時她是指空服員的「商品化」情緒工作。良好的顧客服務是航空公司用來留住顧客的好方法,但她看到的不僅是對顧客彬彬有禮的態度,還涉及更多的個人領域。
--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20/07/06/fed-up/
從事勞動工作80%是女性,而他們把「皮笑肉不笑」,「經營讓周遭環境和諧愉快」的責任帶到下班後,成為無法擺脫的壓力。
這本書把情緒勞動延伸至家庭,尤其是在育兒生活中,其中一人承受情緒勞動上的不對等作深入剖析。
要改善這情況,承受情緒勞動的一方首先要認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壓力。
並了解這種結果可能是自己期望變成的。(請參考『被討厭的勇氣』)
真誠面對,#開啟與另一半的對話 #打造一種意識文化
這種自己對自己的情緒虐待及過勞,才可能由肩上放下。
(我現在好像有點知道,為什麼我喜歡手術了。
當年除了手藝還不錯之外,
作手術時,病人是睡著的。
醫師已經時時刻刻都在承受情緒勞動,
手術時可以回歸自我,抽離對病人的情感,專注於解剖,暫時得到休息。)
#好像又該來買書了
#把情緒勞動轉為錢包勞動(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