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份內事」這件事。
史迪普重回職場一年了,他從剛開始的實驗室新人,到現在團隊裡大小事都有他的角色。一開始他是用「幫忙」為出發點,來做許多原本非他工作內容的事,可是慢慢不知不覺,好像就變成他的事,不過,也變成非他不可沒他不可的事。
有時候他會跟我抱怨工作很煩很累,但我聽得出來,抱怨只是嘴巴講講,心裡是很有成就感的。
今天我們一起去買咖啡,史迪普突然跟我說:「不然我來咖啡廳打工好了。」
「可以啊!照你的個性,應該會一路做到店長。」
雖然只是閒聊,可是我是真的這麼認為,有的人的個性就是會願意做許多不屬於「份內事」的事,這些看似「沒有經濟效益」、「勞工奴性」的事,最後都會反饋為自己的收穫。
最低限度,心理的成就感是說不出來的。
也就是這樣的個性,才會造就事業的成功,無論這份事業實質上大或小。
最近在忙院內招考住院醫師的事,行政事務比臨床工作煩雜許多。臨床工作頂多是把刀開好、看病人、說明病情;行政事務則是公部門、人事、財務...各方面都得兼顧。
我一個人當然做不來這麼多事,不只是時間,也包括能力。
院方希望我們設計招生海報,我只是不經意問一下住院醫師群中,有沒有人懂美術,幾天後設計精美的海報就出爐了!
院方要科部製作一個宣傳影片,幾位熱心又專業的住院醫師,比我還投入這件事!原本我以為就是簡單弄個短片交差,結果他們很當一回事,取景、剪片、配樂...最後的成品根本不輸專業攝影團隊。
這些都不是他們「份內的事」,或者說,做這些「份外之事」,不會有多的薪水、福利,可是他們願意幫忙。當我提出需求的時候,他們不假思索義無反顧伸出援手!
昨天值班一整夜開刀沒睡,到今天早上十點之前,都還在忙病人的事:會診、手術、查房...
史迪普要我病人看完之後,把握時間補眠睡一下。不過我十點之後的行程是:和幾位主治醫師討論研究、幫住院醫師改論文、和住院醫師討論論文內容、下午兩點有個教學會議、三點和學生有約要教學、四點幫一群學生上課、這當中還夾雜三十到五十通聯絡各種事情的電話...
照理說,這每一件事我都可以推掉,除了臨床工作是我「份內之事」,其他我不做應該也沒有關係。有時候真的好累,我也會羨慕許多灑脫的同事,開完刀沒事就回家、沒有值班就不來醫院,幾天沒值班就幾天不用出現,薪水照領,多了許多時間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每回這樣想的時候,看到身邊這些努力的人,比我優秀資深的人比我還努力,我有什麼資格偷懶?比我年輕資淺的弟弟妹妹也很努力,我又怎麼偷懶?
哪些事「份內的事」,其實是自己決定的。所謂的「份內與份外」可以很寬,也可以很窄。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Melody T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距離 2021 DSE 開考只有三個月左右,相信各位DSE應屆考生都會感到很緊張,擔心會否不夠時間温書、或者很後悔之前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其實如其擔心這些,我們倒不如向前望看,把握最後的升grade機會!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好好規劃同埋部署剩下的三個月,以達致温習效益最大化,在DSE中考獲佳績...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住院醫師時期就來學
#課後已經發表三篇論文
⠀⠀
在幾次的上課中累積出經驗,也能慢慢了解 editor 及審稿者會注意的哪些地方(如:文章應該如何排版,如何不要讓 reviewer 不舒服等等),也從課程中體會製圖的一些小技巧。
⠀⠀
連續上完三次的研究課程,以及數篇論文的投稿經驗後,慢慢可以體會老師上課提到所謂的「新手味」,我想這個是最大的改變。以往只是把自己查到的資訊通通寫入文章內,課後才知道要如何去蕪存菁、如何完美的排版,讓我可以成功脫離新手區,在第三堂課後投稿的第二個期刊就順利被接受。
⠀⠀
⠀⠀
🎊 恭喜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膽結石性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刊登!
⠀⠀
⠀⠀
👉(課前)一開始的成功經驗,無法再複製下去。
⠀⠀
這是當初 R2,某天在內科晨會討論的一例個案,一開始只是覺得相對的個案很少見,想拿來當寫作練習以及熟悉投稿流程,以至於起初在投稿時並不順利(在上課前這篇論文已經被拒絕 6 次,其中也被 1 分多的期刊拒絕)。
⠀⠀
雖說在上課前已經有成功投稿的經歷,但我卻無法複製成功的經驗、擁有穩定的寫作品質。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想強調的重點,總是感覺不得要領,因此耗費了許多時間。
⠀⠀
⠀⠀
👉 (課中)將自己的論文帶到課堂上問
⠀⠀
我是間隔一段時間去充電一次,課前、課後準備了這段時間投稿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帶去發問。很感謝老師們不厭其煩回答我各種問題,讓我受益良多,也很期待未來的課程,希望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住院醫師時期就來學
#課後已經發表三篇論文
⠀⠀
在幾次的上課中累積出經驗,也能慢慢了解 editor 及審稿者會注意的哪些地方(如:文章應該如何排版,如何不要讓 reviewer 不舒服等等),也從課程中體會製圖的一些小技巧。
⠀⠀
連續上完三次的研究課程,以及數篇論文的投稿經驗後,慢慢可以體會老師上課提到所謂的「新手味」,我想這個是最大的改變。以往只是把自己查到的資訊通通寫入文章內,課後才知道要如何去蕪存菁、如何完美的排版,讓我可以成功脫離新手區,在第三堂課後投稿的第二個期刊就順利被接受。
⠀⠀
⠀⠀
🎊 恭喜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膽結石性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刊登!
⠀⠀
⠀⠀
👉(課前)一開始的成功經驗,無法再複製下去。
⠀⠀
這是當初 R2,某天在內科晨會討論的一例個案,一開始只是覺得相對的個案很少見,想拿來當寫作練習以及熟悉投稿流程,以至於起初在投稿時並不順利(在上課前這篇論文已經被拒絕 6 次,其中也被 1 分多的期刊拒絕)。
⠀⠀
雖說在上課前已經有成功投稿的經歷,但我卻無法複製成功的經驗、擁有穩定的寫作品質。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想強調的重點,總是感覺不得要領,因此耗費了許多時間。
⠀⠀
⠀⠀
👉 (課中)將自己的論文帶到課堂上問
⠀⠀
我是間隔一段時間去充電一次,課前、課後準備了這段時間投稿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帶去發問。很感謝老師們不厭其煩回答我各種問題,讓我受益良多,也很期待未來的課程,希望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Melody T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距離 2021 DSE 開考只有三個月左右,相信各位DSE應屆考生都會感到很緊張,擔心會否不夠時間温書、或者很後悔之前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其實如其擔心這些,我們倒不如向前望看,把握最後的升grade機會!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好好規劃同埋部署剩下的三個月,以達致温習效益最大化,在DSE中考獲佳績。大家不需擔心片段內容空泛,我會從宏觀到微觀,一步一步地告訴大家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
===
相關課程(免費試讀):
DSE Writing - 英文5**議論文必殺皇牌精讀: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eng-argumentative-writing-intensive/
DSE 英文全方位拆解文體奪星精讀: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eng-genre-intensive/
DSE 英文Integrated Skills狀元神技Mock卷班 – 上: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eng-integrated-skills-part-1/
DSE 英文Integrated Skills狀元神技Mock卷班 – 下: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eng-integrated-skills-part-2/
英文必背同義詞寶典精讀2.0: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hkdse-eng-musthave-synonym-bank/
DSE中文論說文急救精讀: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chinese-argumentative-writing-intensive/
DSE Econ一本過KO精讀筆記: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econ/
DSE Bio一本過KO精讀筆記: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bio/
DSE Chem一本走天下精讀筆記:https://www.mteducationhk.com/course/chem/
---
HKDSE線上補習平台(免費資源頁面):https://www.mteducationhk.com/free_resources/
IELTS英文線上補習平台(免費資源頁面):https://www.mteducationielts.com/free_resources/
---
Melody Tam資歷:
- HKDSE 7科5**狀元,包括中英文科均4卷5**,選修科 (Biology, Chemistry, Economics) 分數大幅度拋離5**的最低要求
- 17歲時第一次應考雅思 (IELTS) 便取得滿分9分成績
- 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CUHK) 修讀環球商業學 (Global Business Studies),總GPA達3.9/4.0,曾獲得多個獎學金及入選院長嘉許名單
- 曾於多家金融機構及投資銀行實習,尚未畢業已獲大型美資投行聘請為全職投資銀行分析師 (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
---
Instagram: melodytamhkdse
Email: admin@mteducationhk.com
WhatsApp (admin): 852 6049 1152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殺?」你可能對於一個人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的歸因。
多數時候我們直覺上,會覺得他陷入了困境、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低谷跟低潮,或者是他遭逢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然而關於「自殺」這個主題,有一位專家,他是「紐澤西里查斯托克學院」的心理學家,叫「大衛.萊斯特」,他專門研究這個主題。
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從很多的角度去研究,他透過2500多篇的學術論文的發表,探索「自殺」和其他事物的關聯。
包含酒精、憤怒、抗憂鬱劑、星座、生物化學、血型、體型、憂鬱症、藥物濫用、槍支管控、快樂、假期、網路的使用、IQ、心理疾病、偏頭痛、月亮;音樂、國歌歌詞、性格類型、性向、抽煙、靈性、看電視,以及開闊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部分,只要是跟「自殺」有關,或有人把它跟「自殺的研究」扯上關係;他都全部涉獵。
所以你可能會想喔,萊斯特他透過這些研究的蒐集,他應該有得出一個統一的「自殺理論」吧?
然而,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到目前為止,他只有提出一個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想法,或許可以稱為「自殺理論」。而這個「自殺理論」呢,萊斯特把它稱為「沒有事務可怪罪」。
你可能在這之前會想,自殺率最高的人,是那些生活最苦的人;而萊斯特和其他人的研究則發現喔,可能正好相反。生活品質比較高的人,自殺反而會更普遍,因為他「沒有事務可怪罪」。
怎麼說呢?萊斯特他說喔,如果你不快樂,你有東西可以怪罪你的不快樂。像是政府啊、經濟啊,或別的東西;那有一點可以讓你對抗自殺。但是呢,當沒有外在的原因,可以去怪罪你的不快樂的時候,人是最可能自殺的。
他利用這個概念,解釋為什麼非裔美國人的自殺率會比較低?還有為什麼盲人在恢復視力之後,通常會變得比較有自殺的傾向?還有為什麼青少年的生活品質提升之後,自殺率通常會升高?
這裡面就浮現出「沒有事務可怪罪」這個主題。
你想想看哦,一個盲人在他眼睛還沒有恢復視力之前,他至少可以怪罪,是因為我眼盲了,所以我會遇到這些困境。
可是當他眼睛看到之後,他已經沒有這個理由,可以當成是「他怪罪的標的物」。這時候你想,他還遇到了主觀上的不快樂,或者是主觀上的困境,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怪罪,自殺是不是成了他的選項?
就像我常常遇到有一些人,他追求財富,他總覺得他的困境,可以透過錢來解決。可是當他真的有點錢了,他發現困境依然是困境;那你說這樣的人,他連一個責怪的對象都沒有,他是不是很容易讓自己走上,那最不好的結果呢?
可是就算是像萊斯特這樣的一個專家,他自己都承認,他對於「自殺」的研究,他並不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
比如說喔,到目前為止我們不太清楚,人們在自殺前尋求協助的百分比;而且對於自殺衝動的這個議題,所知也不多。
一個人決定自殺和他真的去自殺之間,相差多少時間?我們甚至於不知道,自殺成功者有多少人是罹患了精神疾病?
萊斯特他就表示,這個議題有太多的爭議,估計值從5%~94%都有啊!他自己很無奈的表明,他說「人們期待我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和朋友閒聊的時候,他常常承認喔,我們真的不太清楚人們為什麼會自殺?!
其實今天拿「自殺」這個主題,跟你做分享,我想有兩個點是我很想要進一步,去做一些思想上面的探討。
第一個點,就叫做「沒有事務可怪罪」。
這裡面是不是常常,我們背後隱藏了一個假設的信念,叫做「我的問題、我的困境,一定有一個外在的、物質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回到自己的內在、回到自己的生命裡,很真實的去問自己,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不是透過這些外在的、物質的去做填補。
當我們是透過外在的跟物質的,去做填補的時候,難怪當那個你一直追求的事情終於到手了,反而是你走向自我毀滅的開端;這裡有多麼大的矛盾跟諷刺啊!
而第二個我想要做個思想討論,就是關於「自殺」這個主題的研究。
我們常常會覺得,某些專家他一定要有於那個領域的答案。然而這個研究,卻很有趣的告訴我們,可以說是這世界上、這地球上,關於「自殺討論」的最權威的人,他自己承認,他並不知道為什麼人會自殺?
這說明了一件什麼事情,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是哪裡來的信心,覺得事情就是按照自己想的那樣。
比如說吧,「偏見」這個主題。
「偏見」是不是我們已經先預設了立場,我常常會遇到很多朋友,他從來不花時間,甚至於不去看自己的預設立場,自己對於很多事情的既定看法是否合理。
所以他根本不想、也不會去承認,自己原本的觀點可能是錯的。他寧可抱持著一個錯誤的想法,堅持走到底。
然後搞的自己很辛苦,別人也很辛苦。這裡面是不是又浮現了更多、也更大的荒謬呢?
然而在我真實的生命經驗裡,那種對於事物真正理解通透的人,他反而不會給你那種偏見式的、預設立場式的,不管是說辭還是答案。
當他要對任何事情下任何結論之前,他總是會清楚明白的告訴你,他的「前提」是什麼?他怎麼思考、爬梳這件事。
然而他的答案,是在什麼樣的條件底下才會成立?如果這個條件不成立,那它的答案也只能參考,甚至於要推翻他自己。
所以囉,這不免讓我想到所謂的「無知」是什麼?
或許,有一個最明顯的判斷標準供你做參考。所謂的「無知」,就是那一個人信誓旦旦的、預設立場的、大言不慚的,直接告訴你,他的偏見就是對的。
那麼你是這樣的人嗎?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很多事情,有一種不由分說的篤定、有一種唯我獨尊、我一定是對的,這樣的自信。
那麼或許它是個訊號,你是否願意在此刻停下腳步,去針對你所相信的,還原它應該有得脈絡。
或許透過這個過程,你對於很多事包含信念、包含他人,所謂的寬容、所謂的智慧,是透過這樣子能夠成長出來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您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來幫助你,真正在面對很多事物、很多他人的時候,怎麼樣去還原它應該有的脈絡。
在真實的人際裡面,每一個人都會有包裝,都是社會化過程的結果;這無關於對、錯,因為你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如何能夠透過正確的方法,能夠去理解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那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並且在這之後,透過有效的問句,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這也是圓滿我們人生當中的一個必然的前進。
10月15號的這一門課程,在我錄音的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Provided to YouTube by StreetVoiceTV 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2 · 林生祥陽光普照電影配樂℗ StreetVoice 街聲Released on: 2019-11-11Auto-generated by ... ... <看更多>
把握時間議論文 在 珍惜時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时间 都去哪儿了(感人MV) · 珍惜自己擁有的 · 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看完這個故事,必會影響你接下來的人生! · 10.让孩子从被动变主动的 时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