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足跡研究團隊宣佈,他們於去年在四川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命名為「野比恐龍」」nobitai。 野比,就是叮噹的老友太雄的姓氏!
命名此次新恐龍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接受ANN(全日本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自己是《哆啦A夢》的粉絲。因為在動畫電影《大雄的新恐龍》里看到野比用自己的名字給恐龍取名的情節,想幫助野比實現夢想,於是就用「野比」來命名了。 不少日本網友則大贊邢立達副教授,命名的理由,僅僅為了實現野比的夢想,連英文(拉丁文)名稱都用日文原文Nobitai.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愛的國際新聞了,感動呀。
拉丁文姓氏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山姆大叔姓什麼?耶穌的中間名是H ?!】#本日冷知識1559
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比較像是趣聞,由一雙無法單獨成篇的冷梗組成。如果標題還不明顯,第二則含有宗教戲謔,不能接受就不要看謝謝。by 科宅
■1. 山姆大叔(Uncle Sam)是北美合眾國的人性化象徵,但山姆大叔姓什麼?腦筋動得快的同學可能會回答:大概是某個 A 開頭的字吧。畢竟要湊就湊齊 USA 是不?
不是耶。總之答案來——山姆大叔姓「威爾森」。本名是 Samuel Wilson,是一位實際存在的人物。欸欸~驚,第一次聽過山姆大叔是以真人為本。
是這樣,威爾森出生於 1766 年,曾在獨立戰爭中擔任軍隊中的肉品擔當,就是看顧獸欄裡的肉牛然後屠宰打包的小夥的工作。戰後威爾森在上紐約州的 Troy 立業成家,除了肉之外也賣當地黏土燒成的磚頭。
講到 Troy 順帶一提,在上紐約州,伊利運河一帶有許多地名來自希臘羅馬典故,例如 Ithaca(奧德修斯故鄉)、Syracuse(阿基米德故鄉),也有 Rome, Athens, Greece 等不俗的地名 XD 不知道當初是誰那麼古典。
威爾森事業有成,Troy 市的開基祖級的人物,他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老鄉都認得的一位有力人士。而在 1812 年戰爭中,威爾森重操舊業,負責供應美國陸軍 3000 桶牛肉。故事說,來自紐約 Troy 的士兵開玩笑表示裝牛肉的木桶上寫的「U.S.」是「老鄉山姆大叔熱情贊助」的意思,名號便從此流傳下來。
*1812年戰爭中,美國人妄想解放加拿大而對英宣戰,結果被反殺,甚至 1814 年白宮、國會都被燒掉惹。那是美國首都唯一一次遭敵軍入侵。說來更是美國第一次入侵他國的嘗試。看來 3000 桶牛肉沒能提供戰力 Buff 效果啊。
這故事非常軼聞+年代久遠難考據。有人仔細搜尋「山姆大叔=合眾國」的形象出現在白紙黑字,年代似乎比 1812 年晚許多。但是又何奈,其實美國國會在 1961 年通過一條法案,正式追認了上述的故事,就是說 #官方設定 從此以後山姆大叔就姓威爾森無誤了 XD。
■2. 耶穌基督的中間名是H,全名 Jesus H. Christ ?!
說過了這則是很俚俗的玩笑,也是在新大陸獨有的。以下搞笑故事:
話說馬克吐溫小時候(也是山姆,本名 Samuel Clemens,而且小時候吐溫和他筆下的湯姆一樣是個紅髮小子)在印刷廠當學徒,那時一位有名的傳道家(Evangelist)來到 Hannibal 鎮上,要將講道的手稿排版印刷。一位比山姆資深的學徒排版排排排,為了要塞進一些添加的字,就必須絞盡腦汁挪空間,他就很皮的把 Jesus Christ 縮寫成了 J.C.。
傳道家收到排版印出的草稿,親自校對時發現了這手腳,整個人暴怒衝進印刷廠,找到老學徒把他釘在牆上,破口大罵道:「你好大膽,竟把救主的名號玷汙縮短!給我加回去,全部!」
最後在印製的版本上確實完整加上了全名,但......多了奇怪的東西混進去,印著「Jesus H. Christ」。到底是有多皮啊這位學長,又或者,那是因為需要把整個版拆掉重排很累,而發出的惡搞抗議吧。
有好事之徒頓悟,說其實 H 是 Harold 的意思,因為主禱文裡有寫:Harold be thy name. 其名哈洛 ← 其實原文是音近的 Hallowed,其名神聖。這是西方超老梗冷笑話之一。
當然中間名什麼的耶穌是不太可能有,西方姓名的慣例是逐漸形成的,遠古人若非顯赫不會有家名或姓氏。只會冠以家鄉辨識,例如「大數的掃羅」就表示其人來自 Tarsus 這地方。同理,耶穌的「全名」可能就是類似的「拿撒勒人耶穌」。而姓氏的另一個來源是顯示其職業,例如 Miller/Muller 表示磨坊主。逐漸表示其出身或職業的增辨用字,變成父子相傳的姓氏。
而歐洲人喜歡沿用前人的名字、並不避諱,導致大家都叫 John Miller 有點困擾,才在中間加幾個名字、字母以免搞混。
Epic Rap Battle 表示: George RR Martin vs John RR Tolkien!
離題講個有名典故:杜魯門總統的中間名 Harry S. Truman 的 S 就代表字母 S。只因當初取名時拿不定主意紀念兩位名為 S 的長輩中的誰,乾脆折衷只寫個 S。然而杜魯門簽名時,還是會在 S 後面打上表示略縮的點點。
話題回到字母 H,為什麼耶穌基督和 H 有關係,幽默在哪?因是民間自發文化,沒有很肯定的答案。
或許 H 的戲謔之處在於重音抑揚令人想到英文「句中插入的咒罵話」(Expletive interjection),最常用的咒罵,像英式的 bloody 或更直白粗俗的 frigging 或 f*cking,都有人放在別人全名的中間來加強語氣囧。但你給耶穌中間加 H 嚴格說並不是髒話,別人無奈你何。而換成其他字母比較不彈牙順口~大概ㄅ
另一個比較有學問的猜想來自久遠的基督教文化。我們知道早期基督徒使用的是通用希臘語(koine Greek),直到四世紀聖耶柔米才翻譯出拉丁文版的聖經,利於向羅馬平民傳教——所以聖耶柔米是翻譯師的主保聖人。
但總之,早期在信徒之間發明了一些出於希臘語的秘密符號以象徵耶穌。其中就包含有名的魚 ἸΧΘΥΣ,寫成魚但其實是縮寫,讀成耶穌基督神子救主。也有把基督 ΧΡΙΣΤΟΣ 的前兩個字母寫在一起的 chi rho 符號,君士坦丁表示畫在盾牌上戰無不勝。
然後,另一個神聖縮寫是 ΙΗς,看起來像拉丁字母 IHC,卻是希臘字母 iota-eta-sigma。是耶穌 ΙΗΣΟΥΣ 的前三個字母,現代 J 開頭的字在希臘拉丁語則是 I 開頭,而 ς 是 σ 字母在結尾時的彎彎寫法。
但在沒幾人識得古希臘語的近代,或許那古老的神祕符號就被美國老鄉解讀成了拉丁字母 JHC。J.C. 就如一開始的故事,是 Jesus Christ 很好懂,但多個 H 是怎麼?這時有人開玩笑說不定 H 是耶穌的中間名。或許謎底是這樣無厘頭吧。蘭登教授表示:
好ㄌ,這篇不是很營養的雙拼大Guy是John 😁
謝謝你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拉丁文姓氏 在 劉軒蓁 Rayr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天早上都要摸摸&踢踢的默契💕
我們為寶寶取好英文名字囉~他會冠爸爸媽媽的姓氏:
小極光的正式名字叫做 Remi Ng-Liu
Remi 是個源於古老拉丁文的法國名字
意思是「划槳者」(原文 remigius)
希望他是個為自己目標付諸百分之百努力的男子漢
能低調地鴨子划水不怕苦;
中文的「雷米」也很可愛,很適合屬鼠愛大米的他🐭
初為人母,這份期許的心情也是第一次有
不管 Remi 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都會支持他
只要他善良、快樂、願意去愛~
中文名字還要花點時間琢磨😂
大家有沒有鼠寶的好字可以建議給我們?
取名真的好燒腦 天啊~
喔對了今天是我生日
這是我最棒的生日禮物💝👼🏻😌
拉丁文姓氏 在 臺語社| 为什么中国的姓氏用英语表达不是纯拼音的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1 如果没有汉字,只用变音的拉丁文,那么汉语就会分裂成很多种语言======== 「漢語」是複數,是很多種互不相通的語言的集合詞。 ... <看更多>
拉丁文姓氏 在 如何幫外國人取中文名字 - 語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做法是有兩種都先看他的姓氏取與他原姓氏音近的中文姓氏(1)再看 ... Smith 姓氏依照之前的取法為「史」 而Beatrice在拉丁文的意思為「為人祈福 ... ... <看更多>
拉丁文姓氏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sam09 (柊鏡) 看板: C_Chat
標題: Re: [閒聊] ACG裡異國人的命名
時間: Sun Sep 29 08:40:07 2013
※ 引述《Sipaloy (便當)》之銘言:
: ※ 引述《smallsteel (小鋼)》之銘言:
: : 就我自己的遇到的女生來說,雖沒到隨處可見
: : 但一個團體裡面一定看的到一兩個女生名字尾巴是lia 和cia的
: : 不過最常見的應該是ra結尾或是ny結尾
: : (暱稱則幾乎是ny結尾)
: : 我公司的女生ra或ny結尾的大概就占了兩成吧
: 剛剛用「命名」找版上舊文的時候看到這篇文....
: 順道回一下..
: 西班牙文的陰性名詞一般形式都是a結尾..ia等等重點都是a結尾..
: ia(陰性)、io(陽性)在西文姓名字尾當中蠻常見的..
: 所以其實在西文圈(含義大利文)這樣的名字並沒有那麼少見..
: 而西文是世界第三大語言族群..我想很多命名的嗜好應該是由此而來..
身為一位設定廚,自己在寫小說的時候碰到人名地名時都會跑去考證一下,
沒想到今天居然可以派上用場XD
歐洲人的姓名來源大概就希臘羅馬、基督教、日耳曼、斯拉夫四類,外加一些小群體,
基督教和希臘羅馬的的姓名其實還蠻通用的,只是各地有各地的寫法,
斯拉夫和日耳曼姓名保留了比較多自己的傳統。
自己統整了常見的歐式姓名結尾,大概有以下幾種:
A.拉丁
陽性 -us, -um;陰性 -a, -ia
羅馬男性的名字結尾很多是 -us,比如Gaius Julius Caesar (其實拉丁語沒有J、U、W)
-um 主要用在一部分地名、城市名,
-a / -ia 除了用在女性名字之外,也用在大部分的地名;
另外歐洲在16、17世紀有一段時間很流行取拉丁化的名字,
把自己的姓名後面綴個 -ius或 -ia就變潮了XD
拉丁文對法、西、葡、義和羅馬尼亞的影響比較明顯,
不過女性的 -a / -ia 這一類算是歐美通用的,才會有外國女性的姓名都長這樣的錯覺。
法國的話,有些女性名後面會以 -ette 結尾,
偶爾也會出現像Jean-Baptiste這種比較怪的,後面的部分表稱號或小名;
至於常見的姓氏的結尾大概就像-ois, -eau, -ville等等。
法國貴族的姓名中間可以加 de 或 du,偶爾會跟姓氏連寫成 d'A、d'E 這樣,
不過 de 和 du 的差別我就沒有詳細考證了,法文還不太行。
西班牙文名字和法文的情況差不多,很多是常見名字的西班牙化,如 Jose 等等,
有時候會在前面加 Don 表尊敬,例如 Don Juan。
姓氏部分比較特別,一個完整的西班牙姓是"父名" y "母名" (順序可以對調),
例如 Pablo Ruiz y Picasso,只是父母名通常會看情況省掉其中一個。
常見的姓氏結尾則是 -ez, -z
至於傳統西班牙貴族姓名的中間是加 de,不過現在應該沒有差別了。
義大利男性名字結尾通常是 i, e, o,女性是 a 或 e,
姓氏絕大多數都是以 i 或 o 結尾,常見的例如 -ccio, -sso, -ssi, -zzo, -ello 等等
義大利貴族姓名中間是 da 或 di。
另外再提一個比較少見的羅馬尼亞,
-escu, -iu, -nu, -u 這幾種是常見的羅馬尼亞姓氏結尾,
比起前面三種,有羅馬尼亞人出場的ACG作品好像不多吧。
B.日耳曼
其實現在大部分都用聖經裡的名字了,不過有一些還是保有古日耳曼人的傳統,比如:
-ald, -helm, -bald(pold), -ulf, -bert, -mund, -rich, -frid(fred)等等,
在英、德、北歐算是通用的。
女性的話除 -ia, -a 之外,也有 -de, -the, -d 之類的結尾。
傳統北歐人姓氏的結尾多半是 -son / -sen (男);-dottar / -dotter (女)
因為承襲父名,所以每一代的姓都不一樣,
不過現在的北歐人已經改用固定的姓了,冰島例外。
現代常見的北歐姓氏結尾如:-vik, -ström, -berg 等等,和德奧蠻接近的。
德奧系的名字也和西歐大同小異,
但也有些名字像 Hermann, Günther, Wolfgang這種出了德奧就很難找的。
至於用來表示貴族身分的 von 應該已經被用到爛了,
不過也會有 zu 或 von und zu 這種不知道該怎麼翻譯的玩意出現。
另外荷蘭人的姓名中間經常插入的 van 跟貴族身分無關,所有人都能用。
C.斯拉夫
斯拉夫人傳統的名字結尾多半是 -slav, -mir, -ski, -ko
女性的話後面加個 a 就性轉了。
波蘭人的姓名以又臭又長聞名(誤),
不過他們的姓氏結尾絕大多數都是-ski, -zki, -cki 表出生地;-wicz 表某人之子;
名字前面加 Pan(男) / Pani(女) 表尊稱。
捷克人的姓氏結尾則多是-ak, -ek, -ik, -uk, -ice 等等,前四類有時中間會插進 ce,
變成 -acek 之類。
俄國人的名字分成三段,以 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為例,
第一個是自己的名字,第二個是父名(Vladimir),-vich 表某人之子,最後是姓。
稱呼的時候可以只喊第一個、第二個,或是一加二一起。
姓氏的話大半是 -ov, -ev, -vich, -oy 結尾,
以 -in 結尾的多半是波羅的海/芬蘭人後代,-enko 是烏克蘭人,-chuk 則是白俄羅斯。
另外南斯拉夫人的姓氏則是 -ic, -vic 結尾。
D. 幾個比較小的
希臘
大概有九成的希臘姓名結尾都是 母音+s,不論姓名,也有一部分是 -ion 或 -ou,
女性的話也是 -ia, -a 為主。
芬蘭
姓氏有八成都是 -nen 結尾。
波羅的海
姓和名的結尾通常是母音+s,已婚女性名字後面加 -ene,未婚者是 -te。
凱爾特(愛爾蘭和蘇格蘭)
姓氏前面通常有 Mac, Mc, O'。
匈牙利
和中文一樣姓在名前。
========
沒想到寫著寫著天就亮了Orz
如果上面有錯還請指正謝謝。
最後補個ACG點問一下,除了英法德義俄這幾個常見的國家之外,
似乎很少看到以其他歐洲國家作背景的作品?比如說匈牙利啊、波蘭之類的。
(如果扣掉強襲魔女和APH的話)
--
如果我們要把磁鐵棒放進線圈,
線圈會說「不!!不要過來!!」而發出阻力不讓磁鐵棒靠近。
但是如果我們要把放進去的磁鐵棒從線圈拿走, 「傲嬌是一種
線圈反而會說「我…我又沒有叫你走!!」而發出阻力不讓磁鐵棒離開。 自然現象」
這種現象不就是傲嬌嗎! 新科科人雜誌
所以傲嬌這東西根本不是新梗,19世紀就有科學家發現傲嬌了。 /民明書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17.1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