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四年前些的文章,今早FB弹出来,再share一次。
我给民主行动党50週年党庆的箴言
文/丘光耀博士
今年是民主行动党50週年“党庆年”。我适逢今年七月退党,然斗争精神一刻都没有离开过。
我相信讲真话是美德,历史学者也最忌讳作假。我仅此向行动党的朋友们,提出我的一些观察和善意批评。
这个党,从被讥笑为“万年反对党”,到“308”终于能一尝州级执政权力,甚至在“505”距离问鼎布城,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五十年,对于一个严肃、老牌的社会民主主义党,它有过高峰,也有过困顿;它有过重创,也有过复兴,然而它未来将走向何处?当下新的政治格局,包括选委会新一轮的选区划分,这套游戏规则,对于循选举斗争的行动党,其势力会进一步扩张,还是逐步萎缩,以致打回原型?
半个世纪以来,大马国人尤其非马来人,对行动党都投以极大的热情和希望,即使在上个世纪,没有机会看到火箭执政的岁月,所谓的“钟摆定律”,都从未让行动党沦为一蹶不起的“蚊子反对党”。
五十年以来,非马来人支持行动党,理由可以很多,诸如要教训国阵(巫统)、国家不能没有反对党、火箭比其他反对党可靠、行动党高调反贪污、行动党领袖不畏坐牢、马华民政太无能,甚至林吉祥的政治硬汉形象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在我看来,支持行动党最关键的公约数,就是非马来选民都大致认同,大马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因此“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比巫统的“马来人的马来西亚”更适合奉为大马建国的核心理念。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是行动党领袖在群众演讲、政治文告、文宣传单、布条横幅、政策宣言最常用的一句口号/概念/主题/词彙。然而,这麽显性的斗争目标,这十个字,却从未列在党章的“宗旨”里头。
反之,行动党另一个隐形的意识形态,即: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 Socialism),从1966年就被列为党章“宗旨”的第一条,演进到2005年修改新党章,在“宗旨”依然是位列第一,只不过表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这和欧洲许多兄弟党的修章发展逻辑,基本一致。
这个反差现象值得研究。
在火箭党争的历史上,派系挑战者(如KOKS派系)都曾指责林吉祥背弃“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然指责行动党不重视“民主社会主义”者,唯独柯嘉逊博士一人。
在我看来,林吉祥领导行动党的时代,确实不很重视左翼意识形态的论述和理论建设,因为自513后,“左右对峙”和“阶级矛盾” 从未在大马的朝野政党竞争中突出过。林吉祥也似乎不很在意对手的意识形态批判,因为他知道社会各界普遍不感兴趣,亦不会影响选举大局。
我这麽说,不意味大马没有阶级剥削问题,而是“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被“种族意识”遮蔽,导致前者不彰。加上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人的“阶级意识”根本就无法促进工运的发展,反而促退。而行动党作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五十年来从未靠工运来做阶级动员,这跟欧洲的兄弟党状况有所不同。
即便如此,我不认同一些激进左翼人士所曰,“种族意识”是伪问题,是剥削阶级(执政的资产阶级集团)蓄意製造出来转移社会矛盾的政治烟雾。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人,不会只有一种社会属性。
他/她有阶级属性,也有民族属性、宗教属性、性别(性向)属性,甚至如东马两邦,有地域属性。故此,他/她面对的身份认同,遭遇的社会歧视,面对的社会压迫,或者说包括享有的社会特权,其实都是多面向的。
好比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穆斯林女人,一个在一夫多妻制下“共夫”的女人,一个家庭经济拮据的女人,一个在马来甘榜不具备现代化教育所赋予白领阶级谋生技能的女人,你说,她活在当今的大马所面对的多种压迫和剥削,独尊左翼的阶级斗争理论,可以提供全面的分析和答案吗?
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出自基督教传统家庭背景的男人,一个同性恋男人,一个华小毕业,有独中文凭,放洋留学的男性中产阶级,但经济状况却逐步向下流动的大都会工薪管理人员,请问,他在国阵统治下的马来西亚,难道只面对单一的压迫和歧视?
故此,行动党作为“进步政治”(progressive politics),它要代表被压迫、被歧视、被剥削的马来西亚人,就必须认识到国阵这股保守的统治力量,从阶级、民族、文化、宗教、性别各个面向都是压迫者和剥削者。
然而,多元的大马,历经国阵60年的种族威权统治,已沦为一个严重分化的社会。伊斯兰原教旨的崛起,又成为新添加的反动势力,让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面对多一重的社会压迫。
恕我直言,行动党近年来因为“政治正确”,为开拓“选举蓝海”、“爱马来人”以及“不要让马来人感到不安”的思路,隐隐约约地盘旋在某些党高层的脑海裡,以致逐渐将政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争取马来人的支持”,而非“争取被压迫马来西亚人的支持”。
在我看来,马来人不是铁板一块,应该按社会属性,区别对待。
首先,我们在招收马来党员时,切记要重质而非重量,更不能“凡马必收”。马来人有进步的、中庸的、开明的,具现代化脑袋的,甚至是激进的,这些才是我们要招收和培养的对象(未来议员)。那些属民族保守的、政治投机的、宗教反动的、敌营跳槽的,一定要审慎审核,不然后患无穷。
再则,行动党的支持力量,主要是“被压迫的马来西亚人”,这尤以“民族压迫”和“文化压迫”最为显著。所以非马来老百姓除了面对马来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同样的阶级剥削外,前者还多受一层民族压迫和文化歧视的苦难。故此,行动党不能将非马来社会所面对的多种压迫问题,为顾全“争取马来人支持”这个大局(big picture)而淡化处理。
第三,行动党应该按自己的“原我正面形象”在多元的社会裡大展拳脚,而非因顾及巫统在马来社会所塑造的“假我扭曲形象”而绑手绑脚。我们是清廉的,不会因为巫统污衊“林冠英买便宜算贪污”而受累。我们是信仰多元世俗价值的,不要因为伊斯兰党和巫统的反动教条而害怕马来人误解我们。我们是主张民族平等的,不要因为“爱马来人”,怕“引起马来人的不安”而搁置我们“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之鲜明旗帜。火箭原本就是1965年马新分家的历史产物,不要因为马来人害怕李光耀而在处理党史时蓄意遮蔽民主行动党和人民行动党的历史渊源。还有,火箭的第一任秘书长蒂凡纳曾是新加坡总统,这是事实,也是荣耀,无需害怕马来人知道。
第四,我们在政治战略上当重视巫统,但在选举战术上不能忽视国阵华基成员党。近期有中央领袖表示,行动党今后的主要敌人是巫统,不必在乎马华民政,恕我不能苟同有关分析。马华民政虽然在505后大败,但并未彻底崩盘,它们在华社传统的商会、宗乡团、神庙、地方组织、报社都还有桩脚,华校董事局也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力量发展大到甚至可以攻陷董教总,所以行动党绝不能等閒视之。再则,我们505中选的新科议员,包括马来和印裔议员,也有地方服务记录欠佳,口碑很差的州级领袖,这都是我们的软肋。最为关键的是,行动党出战的选区,主要还是面对马华民政和人联党。好比在柔佛州,除了林吉祥硬撼巫统,其他候选人主要还是对垒马华。所以,华社面对的议题,非马来人面对的多重压迫,我们都要积极应对,否则下场就是“安顺补选”扩大化的悲剧。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巫统才是火箭敌人,那麽我们在马来乡镇有否配置“软实力”佔据回教堂?我们在马来公务员系统有多少统战人脉?我们是否准备由马来同胞担任秘书长一职?我们是否准备修改党章,在各个党组织设“宗教司局”,然后再向希望联盟的友党争取更多马来选区上阵,和巫统全面开打?
很显然,上述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社会客观条件作为战略和战术部署的基础。尤其在明年,国会通过新的选区划分后,大马的政治版图基本是在“红海竞争”,即“行动党的红海”和“巫统的红海”,彼此间没多少交叉的“蓝海”可以再被对手开拓。
纵观50年走过的风雨路,我建议行动党今后应该定位在捍卫马来西亚“宪政世俗”和“多元民主主义”的进步政治。基于种族比例的结构性制约,加上民族和宗教压迫的多重性矛盾,行动党的选举,不可能奢望“红蓝通吃”,欧洲兄弟党曾经有尝试要设“左右通吃”的“全民党”(catch all party)定位,但最终这个路线被证明走不通,不仅让自己的传统支持者离散,也助长了极右翼民粹主义的抬头,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政治正确”走过了头,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积极耕耘,固本培元。我就送给行动党人这16个字。
拓客软件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吉隆坡20日讯)马中商务理事会首席执行官丘光耀博士今天正式宣布,该理事会成立五个委员会,以协助马中商务理事会提升服务职能,促进马中友好,利惠商贸社群。
他说,“马中商务理事会以委员会形式招贤纳士,既能为理事会服务,又能为相关行业专才提供更宽阔的平台。”
丘光耀说:“马中商务理事会除了继续专注于促进马中两国商务往来的半官方领导职能外,我也希望在不触及原有组织章程的条件下,通过设立委员会,让更多中青年人可以在这个机构扮演角色,发挥所长,服务国家。”
以下是五个委员会和其正副委员长名单:
A.跨境电商委员会:
傅大偉先生(正)
胡中杰先生(副)
B.学术交流委员会:
陈亚才先生(正)
邓兴海先生(副)
C.工业4.0培训委员会:
叶光前先生(正)
陈金辉博士(副)
D.文化产业委员会:
拿督林建廷太平局绅(正)
关德辉先生(副)
E.文化与旅游委员会:
拿督蔡国治(正)
梁伟虹女士(副)
拿督伍安琪博士(副)
丘光耀说,上述五个委员会的委员长(正和副),都是在相关业界有丰富经验的中青年,他们都是经过推荐并获得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陈国伟批核的人选。
“他们当中,唯拿督蔡国治是马中商务理事会的资深理事,其余十人都是我们从社会借将过来为马中商务理事会义务服务的。”
各个委员长都有权利推荐委员(三到五名),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陈国伟将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给与批核,以缔造一个和谐及奋进的团队。
以下是成立五个委员会的目的和服务范畴:
A. 跨境电商委员会
1. 电子商务乃大势所趋,尤其对马来西亚年轻人创业而言。因此,本委员会将鼓励他们充分利用中方“一带一路“就互联网经济、创新产业方面所提供的优势和平台。
2. 带领马来西亚的电商初阶者到中国参访学习,媒合双方,互利共赢。
3. 定期安排中国的卓越讲师到马来西亚巡回各大城市授课,普及电商知识。
4. 协助成立马来西亚电商行会,整合力量,利用政策和法规之便,提升竞争力。
B. 学术交流委员会
1. 为促进马中学术人员的互访/演讲/学术研究计划/出版计划而提供平台。
2. 协助马来西亚优秀毕业生,申请中国重点大学的奖学金。
3. 邀请专家学者,主办有关马中议题的普及性讲座,促进对中国的理解。
4. 参与当今中国国情国策研究,促进对中国的理解。
5. 鼓励有志于“终身学习”的马来西亚华商,到中国名校参加短期的培训课程,或邀请中国学者,到马来西亚为华商提供有系统的培训课程,毕业者可参加校友会,扩大人脉,为马中友好添砖加瓦。
6. 只要研究范畴符合本会宗旨,本委员会可推荐并赞助马来西亚在中国名校的研究生之论文出版。
C. 工业4.0培训委员会
1. 为促进国家工业4.0转型,有必要借鉴中方优势,协助中小型企业从观念认知、条件准备到逐步落实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2. 配合国策,举办企业转型的课程培训,邀请中国“企业医生”来马授课,以提高企业的未来竞争力。
3. 媒合马中有共同企业理念、生产和服务优势的企业,进行双向投资。
D.文化产业委员会
1. “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是一国或一民族软实力的体现,也是知识产权和创新工业的结晶,马中在文化产业上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2. 马来西亚的创意人才济济,若我国的泛娱乐事业(pan-entertainment)能共享中国一带一路的平台,必定能发挥更大的效应和拓展更大的市场。
3. 举凡和马中文化产业相关的领域,如动漫、网络/手机游戏、电影、电视剧、演唱会、艺术表演、主题乐园、精品旅游、文创IP的跨领域等合作,本委员会都能参与媒合。
E.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1.2020年乃“马中文化旅游年”,本会要促进“民心互通”,为确保这项国际任务有效推进和圆满成功,就必须提早筹备和加强督导效率。
2.加强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各州旅游局/旅行社工会/导游协会的联系,充分做好事前宣传、过程接待、事后检讨以及优化的工作。
3.加强马来西亚旅游网络宣传,整合旅游业的最新讯息,向中国游客发放,吸引报团人潮。
4.定期和旅游业界高层举行会议,获得分析数据,从而洞悉最新讯息和趋势,及时强化或修补不足。
5.参与制作相关的旅游文宣品,派发给旅行社,免费提供给中国游客,包括以漫画形式介绍马来西亚的重点旅游地标和景点。
拓客软件 在 Reiko76.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不想招從小家境不好的人做同事...》
前几天,我读了雷斯林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不想和小时候穷苦的女孩谈恋爱”》,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前几天一个创业公司老板跟我说过的这句话。这句话太醒目了,因为朋友跟我说的后半句是:
“我就招过两个这样的人,唯二的两次公司被害,就是被他们害的。”
1️⃣被害的太惨了,以后面试一定问问家境
朋友招的A,从小家里很穷,父母重男轻女,根本不在乎她。因此从小自己拼了命的努力。当她应聘成为朋友团队的一员的时候,已经是个有车有房的有钱女孩了,而且非常能干,工作上独当一面。
然而,没过一年,A带给整个公司的重创和打击,让老板懵逼了。可能因为从小太缺了,内心有无限的欲望,这种欲望甚至到了不惜损害团队公司利益,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表面上,她像一只无辜的小鸟,跟大伙一起拼命工作,获取别人的信任,背地里内心的欲望像火一样烧遍了脑细胞。最终,离职后还不忘背后捅了当年帮过她的所有同事和老板一刀。
临走的时候,她跟老板说:“我就是看不惯,周围家庭好的同事,年纪轻轻就有了我奋斗了十年才有的东西。每次听到你们吃饭说小时候家里幸福的事儿,我都会自卑到要死。”
朋友招的B,是个男孩子,从小家境不至于很穷,但也一般般。他脑子非常活泛,活泛到自己根本不干活儿,把自己的活儿都外包给自己的朋友,自己每天上班忙忙碌碌赚外块。
公司里的很多事儿,都是机密,外包出去一定是同行业的人。他不仅自己这么干,还伙同公司几个员工一起这么干,时间久了,出事了。
起初是老板发现有些公司内部PPT在网上传来传去,之后发现客户总会知道他们的底价,再后来竞争对手之间见面都笑而不语。
B知道出事了,于是赶紧溜之大吉,临走还把公司的数据全部带走,还删空了几个公共盘。老板本来要报警,但想到B还年轻,生气归生气,还是心软了。
从那以后,公司下令,面试一定要问问家境。
2️⃣拗不过命,其实是拗不过环境对自己的桎梏
穷,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是什么?就是午饭都不能跟同一起吃,因为AA不起。
十年前,我税后工资3400,房租1000,在高大上的CBD工作,同事们中午聚餐一顿饭至少50元。我只能跟同样刚入职的同事一起出去吃20元的快餐,也觉得很贵了。
老板跟我们下死命令:一周必须跟大家一起吃两顿饭,不然扣工资。但最终还是因为穷,一直没有实现。结果,大家出去玩儿永远不叫我们两个,我们真的越来越独,团队交流越来越不顺利。
朋友跟我开玩笑说,要是他招聘,绝对不要我,我太不合群了。
内向,不合群,不会为人处事,不会说话,老被坑被害,被欺负了也不敢吭声,工资低也没有其他选择。这是所有普通人家孩子进入职场的通病。
昨晚跟同样一儿一女的主播bobo聊起这件事,Bobo说:
我们这样的人,就是拼了命的赚钱,就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有匮乏感。
金钱上的匮乏感,会让一个人没底气。
不敢争,不敢抢,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想法。
年纪越大越发现,自己从小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拗不过命,其实是拗不过自己从小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和桎梏。
3️⃣穷,限制最大的是格局、想象力和做事的态度
我想起半年前给这个老板推荐过一个前辈家的孩子,正好问他:“那个上次推荐的女孩子咋样?”
老板说:“那个女孩是我们见过的唯二两个最好的实习生之一,要不是她明年要去美国读硕士,我一定给她留下来。做事认真努力,严谨细心,思路广阔,博学多才,勤奋好学,真是难得啊。”
这女孩我也不认识,但根据我对前辈的了解,算不上大富,但家境无忧是绝对没问题的。
现在公司里越来越多的都是不错家庭的小孩,见得多,见识和格局都很广,只为做事而做事,认真努力,没花花肠子为了一己之利搞破坏。
毕业工资低也不怕,照样买买买,自己租个一居室,租金比工资还高,但有爸妈给,还给零花钱。他们可以随便买买买,美美的打扮自己,更有自信的开拓自己的世界,认识新朋友。
工作几年就去创业,父母都能支持,周围也都是家境好的朋友一起帮忙,成功的很快,早早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新灿灿的精致生活。
穷,限制的不光是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格局、想象力和做事的态度。
穷人工作了是为了生计,为了赚钱,只交对自己有利的朋友,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有钱人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由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友,只想把事情本身做好。
有的事儿你不想承认,因为自己就是被言中的那一个。但不想承认,并改变不了事实。
4️⃣打破普通家庭的人生桎梏
那普通人及的孩子就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么?
学有钱人的思维模式与做事态度,打破普通家庭的人生桎梏。
如果是以前,比如十年前的我,大家都差不多背景,全拼英语拼学校,留学生还没怎么回国呢。如今大量的留学生和富二代都回来了,我们该怎么跟他们竞争呢?
前几天看了龙十五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九条致富规律》,这篇文章里总结了9条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方式,星姐半夜读起来非常受益。坦率的讲,工作十年,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我自己觉得在心态和格局上还是差距很大,比如每次与亿万富翁阿何老师交流,都觉得受益非浅,他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总会让我打开思路,豁然开朗。
年纪越大越发现,很多东西不是用钱能衡量的,而是背后的思维方式,才是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差距。
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参加活动克服自卑这种话都太泛泛了,改变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改变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家小孩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九条:
1
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
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2
有钱人想着:“如何两个都要?”
穷人想着:“如何二选一?”
3
有钱人专注于机会;
穷人专注于障碍。
4
有钱人与积极的成功人士交流;
穷人与消极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5
有钱人让钱帮他们工作
穷人辛苦工作赚钱
6
有钱人欣赏其他的有钱人和成功人士;
穷人讨厌有钱人和成功人士。
7
有钱人持续学习成长;
穷人认为他们已经知道一切
8
有钱人根据结果拿酬劳
穷人选择根据时间拿酬劳
9
有钱人就算恐惧也会采取行动
穷人却会让恐惧挡住他们行动
你是哪一种人呢?
当然,除此以外我还会逼着自己多跟更多人交流,无论贫富,多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无论哪个年代,“本事”是第一要务。把追着别人聊变成别人追着你聊,就是成长的过程。
文/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