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貨上場
#今天來點肉魚
肉魚是「刺鯧」的俗稱,也叫「瓜子鯧」,在台灣又叫肉鯽仔、土肉。盛產期雖在十月到次年三月,此時肉質最肥美,但全年幾乎都可吃到,其中以基隆產量最多,約佔七成。
肉魚非養殖、也不靠進口,都是在台灣海峽的深、近海域拖網捕獲,保證本港野生。
肉魚富含優質蛋白,尤其是現代人,不少人肉吃太多,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魚肉是相對較好的蛋白質選擇。
在魚種裡,肉魚脂肪含量算是中等,每100公克約有8.8公克脂肪,比等重的海鰻來得高,但跟家禽、家畜這類肉質相比,魚的脂肪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DHA、EPA,是比較好的脂肪。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拖網捕魚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修復·臺灣-21天線上攝影展 DAY6|網開一面讓魚回家】
根據聯合國專家估計,人類最快將在2050年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我們目前吃到的美味珍饈,未來很可能都會成為絕響。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不管是大魚小魚、底層的生產者或是頂層的掠食者,通通捕起來!近幾年大家慢慢意識到過漁造成的後果,也促使全球開始訂定相關的規範,減少漁業資源的損失。其中許多討論聚焦在漁法的使用,究竟什麼才是永續的漁法?
根據臺灣魚類資料庫的分類,將漁法分成永續性、針對性、破壞性三種,其中永續性漁法包含定置網、一支釣、鰹竿釣、地拖網(牽罟)及石滬,其中有許多都是傳統漁法,也再次見證先人的智慧,恰如古人云:「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邀請您一同支持永續性魚法捕的魚,並且在吃海鮮前參考永續海鮮指南,讓海洋年年有魚!
🔎延伸閱讀:
臺灣魚類資料庫:捕魚的方法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culture/a4.php
魩仔魚首次入列評黃燈 第五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出爐 納漁獲量數據更具指標性
https://e-info.org.tw/node/230694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IA 邀您一起看見台灣,守護家園~
⏭DAY7|藻礁永存?
https://www.facebook.com/chipolin.org/posts/300287971663885
⏮DAY5|白海豚有家了
https://www.facebook.com/chipolin.org/posts/298295875196428
#修復台灣RestoreOurTaiwan #齊柏林導演21天線上攝影展 #環境資訊中心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422國際地球日 #台灣地球日 #傳統漁法 #永續海鮮
拖網捕魚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餐桌上的海鮮,漁業的秘密,我們能為海洋做些什麼?
我一直深深相信,人類身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保護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最近看了紀錄片《海洋陰謀》(Seaspiracy),一個半小時的片長,我從第十分鐘開始掉眼淚,不是戲劇化的大哭,而是那種發自心底感到悲傷的啜泣。
關於環保與生態,我們已經談論過很多生活減塑的話題,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個對我來說也是很最近才開始關注到的議題:關於漁業過度捕撈對生態造成的傷害與威脅:因為巨大的商機、技術的進步,加上遠洋作業難以落實監管,許多漁船為求效率,使用底拖網等破壞性捕撈,將海洋生物無差別一網打盡,嚴重破壞生態平衡。以下是令人驚訝的海洋現況:
1. 全球 90% 的大型魚類已經在海洋絕跡。
2. 漁船是海洋上的死亡機器,任何被捕捉到的生物幾乎必死無疑。
3. 統計顯示:一年全球約有一千支海龜死於海上漂流的塑膠垃圾,然而,至少有二十五萬隻海龜因為商業漁船的意外捕撈而受傷/死亡。
4. 每年有三十萬隻海豚與鯨魚;每小時,有三十萬隻鯊魚因為人類而死亡。
5. 每一天人類放進去海裡的漁網,長度足以繞地球500次。
6. 海洋裡的垃圾有一半以上是漁業廢棄物。
7. 遠洋漁工遭到奴役、虐待的問題層出不窮。
8. 漁業對珊瑚的破壞遠遠大於暖化的威脅。
9.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儲碳場,當海中生態失去平衡,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大量增加。
10. 科學家預測現況若不作出改變,在2048年海洋資源就會被我們消耗殆盡。
我從來沒想過,漁業背後影藏著如此巨大的生態浩劫。例如目前沒有一間水產公司以海龜作為商業目標,成年海龜在大自然裡也幾乎沒有天敵,然而,世界上七種海龜有六種面臨威脅,最大的原因,即是來自於現代漁業工業化大量的混獲(Bycatch)。
這令我開始回頭關注在台灣的漁業狀況:台灣是世界漁業的強國,遠洋漁船數量與鮪魚捕撈量在全球市場中數一數二。同時,也因為非法、剝削勞工等問題被國際關注,歐盟甚至祭出黃牌警告。長期忽視海洋資源平衡的結果,就是漁獲量在達到巔峰之後逐年銳減,中研院團隊採樣發現,在北海岸的魚種近15年內,從142種銳減至37種。循線我來到了綠色和平組織的網站,原來他們早在2010年開始呼籲與監督台灣永續遠洋漁業的改革,並在2016年成功促成臺灣漁業署制定「遠洋漁業三法」,建立更好的漁業環境。這條路可能艱辛難走,可能又緩又長,但只要問題被看見了,被討論了,就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
綠色和平(GREENPEACE)是在1971年成立的非營利國際組織,一直以來秉持財務獨立,不接受政府跟企業名義的捐款,為的就是可以中立地為環境倡議,持續以實際行動在全球參與各項環境保護的議題。今年是綠色和平在台灣十週年,十年的時間,已經足夠小寶寶學會講話走路上國小了,以宏觀的視野看來十年不過是白駒過隙,然而近這十年來台灣近海漁獲產量已經不到三十年前的50%,就如海洋學家Sylvia Earle所說:「我們見證了海洋最偉大發現的時代,但同時也是造成了最多失去的世代。」
下一個十年,我們能不能扭轉局面?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
1. 減少食用海鮮或參考中研院海鮮選擇指南採購
2. 拒絕魚翅
3. 關注行政院正在研擬的《海洋保育法》草案
4. 支持與監督政府擴大海洋保護區
5. 投票給重視環境生態議題的政黨
6.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我們正在面臨什麼樣的狀況
7. 造訪綠色和平的網站了解更多環境議題:https://act.gp/3g5MVnu
8. _________(歡迎填空)
身為島嶼的孩子,傍海而生,與海共存。
下一個十年,我想邀請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起,做出改變,參與保育,給孕育生命萬物的海洋一個喘息與修復的機會。一起加入綠色十年挑戰,讓更多人正視海洋面臨的危機!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綠色和平 #地球重生計畫 #10yearschallnege 和 #綠色十年挑戰
Photo credit : Jim
拖網捕魚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拖網捕魚台灣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月季節高貴魚種,350g一隻賣500元!!!...有沒有搞錯啊,這麼貴,一定要來釣看看,隨便5隻就回本....今日賠錢了嗎?我們看影片
學名:黑姑魚
我們也稱它為 黑喉魚 別稱為烏喉、加正、烏加網。
分布:印度海域、名太平洋為常見海域
水深分布:45至200米
盛產季節:每年5至7月
適合料理:油炸、乾煎、清蒸、糖醋
烏喉可以算是台灣魚種排行榜上有名的魚種
黑喉非常尊貴,是因為口腔內咽喉呈現黑色的緣故,屬於肉食性魚類,會捕食小魚、蝦蟹,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深度45至200公尺海域,全臺灣周邊都有分布,多以刺網、拖網或延繩釣進行捕獲。
團隊:69J團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Taiwan 69J Fishing Clu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8314488882804/?ref=share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拖網捕魚台灣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宜蘭大溪馬加鰆初試...每年寒冬又到了釣馬加剪的季節了, 宜蘭是釣馬加的好點...今年第一次來大溪,希望能有好釣況...坦白講這種魚是我認為最難釣的一種洄游魚,習性難測又愛剪的馬加真的讓人又愛又恨...我們樂於挑戰她,今天誰會贏呢....???
今天水球釣花煙依然有貨...大溪穩定的輸出,不讓人寂寞的魚種,真的是很好的釣遊魚 .......
對於大溪底拖網(又稱:海洋推土機)的捕撈方式,這種沒有選擇性在海床上拖行,真的很可怕,大小通殺....真的不敢恭維,看到一堆堆的小比目魚,真的不知該說什麼...生態要好,要釣有魚...還是不能破壞食物鏈的一環,人還是要成長,一起珍惜我們的海洋資源...
魚種說明:
馬鮫屬(學名:Scomberomorus)通稱馬鮫魚、馬交魚、馬加魚、鰆[1] 魚,俗名鰆魚,𩵚魠魚、土托(魠、鮀)魚[2]、鮁魚、竹鮫、馬加魚、梭齒魚;屬鯖形目(或傳統鱸形目)鯖科海魚。
花煙,學名巴鰹 (或稱煙管仔,煙仔,三點阿) 上背部曲折波浪花紋,前腹部有三黑點是其重要的特徵,是水球跟弓角的對像魚種
裝備:
釣竿: MC WORKS Wild Breaker96R
力魯: Biomaster 5000 HG
母線: 2號8編PE
前導: 12號卡夢(雙股)
鐵板: 69J間八60g
鉤子: 5/0
團隊:69J團
我們的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69J Fishing Club)
音樂:
NCS: Music Without Limitations
NC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lov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