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還不該改造嗎?
2020年11月28日,國民黨立委為阻止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作施政報告,居然從菜市場搜購許多豬的內臟,一桶桶朝向蘇揆發言台傾倒。瞬間綠營女立委衝到蘇揆左右護駕,她們「本能反應」,順手將傾倒過來的豬心、肺、肝及大小豬腸反扔回去。蘇院長躲在娘子軍背後喃喃唸稿4分鐘,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開始總質詢,只見議場上朝野扭打,而紅色地毯則五臟六腑散落一地,臭氣熏鼻。
這個台灣司空見慣的立院丑劇,立即躍登國際媒體。華盛頓郵報一語中的:「台灣的立法委員必須不斷上演打鬥鬧劇,藉此向選民展現自己有種。」當天晚上,台灣電視政論節目果真在「稱讚」某一新科女立委「最帶種」,是國會女戰神,下屆穩當選,極具誘導性。
立法院是競技場嗎?還是拳擊擂台?這回更像屠宰場。
我這一生當過「101次」的立法委員,3年專職外交委員會。1996年1月18日是當屆最後一次院會,依慣例已確定不再尋求連任的立委,每人有3分鐘時間發表告別感言。我大膽批判立法院是「政治馬戲班、媒體金舞台、權力競技場、利益分贓所、正義焚化爐」!原以為會被全場噓聲,沒想到卻獲得滿堂喝采,藍綠同仁還爭相跟我握手道別。我就此告別立法院,卻一直期待哪一個政黨、哪一個有權力者,可以帶動國會改革。
轉眼24年已過,我們的立法院有改變,但有改善嗎?
有改變,因為立法院院長不只由國民黨的劉松藩換成王金平,而且由國民黨換成民進黨。上屆是蘇嘉全,這屆游錫堃。但他們的共通點是,不分區立委實施後,立法院院長根本不必競選,全由政黨不分區立委產生,而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尤其排名先後完全由黨主席,其實是執政黨的總統事先就欽定了。
國會是監督行政部門的最高國家機關,憲法第63條規定:「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既然立法院長是由總統事先欽定的,如何期待立法院長能超越政黨,公正無私領導立法院、監督政府?
立法委員是多麼崇高、重要、專業的公職,誰有資格?通觀公職人員選罷法規定,只要不是現役軍人或役男,不是軍校學生,沒有觸犯內亂、外患、貪污等罪,又沒有受禁治產宣告,也沒有被褫奪公權而年滿23歲以上的公民,都可以參選立法委員。當然參選是一回事,當選又是另外一回事。至於立委候選人的學經歷及品德能力完全沒規定。
立法委員除由各縣市選區投票選出之外,還有「不分區立委」。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規定,立法院從第7屆開始,立委總數113人,任期4年,其中34人是由「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出。而政黨不分區立委是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票的政黨,依得票比例從不分區提名名單中選出,更有趣的是,「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換句話說,不分區立委必須先入黨,經政黨提名、排名後,再看投票結果該政黨得票率有無超過5%。如超過還得視政黨得票率的比例,決定排到第幾名的參選人當選。因此,想當不分區立委的,不必經營地方,只需經營跟政黨 – 政黨主席的關係就好。學經歷及有無問政經歷及能力並非必要,黨主席考慮的是私人利益或因知名度高,有利政黨吸票更重要。
本屆立委有部分來自小黨提名的不分區,可能因為某一事故成為新聞人物,也可能因為上一代與黨內派系或黨主席有特別交情。總之,極少因學有專精,或有德有能而被提名。本屆立委更多女性,有一些優秀、專業又認真,但也不乏年輕、有姿色、好製造花邊新聞以加深選民印象。就數字上看,台灣女性國會議員已高達41.6%,但其中有18位,其實是靠「不分區立委二分之一必須提名女性」的規定而當選。
2005年末代國民大會完成修憲工程時,婦運團體強硬通過此條文,本人作為女性主義先導者,深不以為然。真平等是立足點的平等,性別不平等不會因為把不公不義翻轉給另外一性就解決。用一個假平等來炮製另一個不平等,是偽善,是開時代倒車,應該廢除。
總地檢討,立法院若要改造,一定要大刀闊斧檢討,至少包括:
1. 立法院長應該由區域立委當選後,再由全院立委選舉產生。
2. 不分區立委應該廢除,一律參加區域競選,公平產生。
3. 女性保障制度要廢除,改以「各種選舉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規定。
4. 立法院議事規則應重新檢討,以有效監督政府。
5. 加強立法委員自律機制,約束立委對外言行舉止。
6. 媒體應嚴格公正監督立法委員,不要偏袒特定政黨或特定立委。
含萊克多巴胺的豬或牛進口問題,為何藍綠執政時就支持,在野就反對?因為立法院慣於胡鬧一場就了事,真正問題迴避掉。立委不必認真「問政」,只要懂得「作秀」就能搏版面,搶選票。前不久監察委員不就是因為在野黨胡鬧一場,就保送過關了嗎?過年時吃進含瘦肉精的牛或豬,要怪,就要怪我們有一個胡鬧、不負責任的立法院!
拳擊 內臟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還不該改造嗎?
2020年11月28日,國民黨立委為阻止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作施政報告,居然從菜市場搜購許多豬的內臟,一桶桶朝向蘇揆發言台傾倒。瞬間綠營女立委衝到蘇揆左右護駕,她們「本能反應」,順手將傾倒過來的豬心、肺、肝及大小豬腸反扔回去。蘇院長躲在娘子軍背後喃喃唸稿4分鐘,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開始總質詢,只見議場上朝野扭打,而紅色地毯則五臟六腑散落一地,臭氣熏鼻。
這個台灣司空見慣的立院丑劇,立即躍登國際媒體。華盛頓郵報一語中的:「台灣的立法委員必須不斷上演打鬥鬧劇,藉此向選民展現自己有種。」當天晚上,台灣電視政論節目果真在「稱讚」某一新科女立委「最帶種」,是國會女戰神,下屆穩當選,極具誘導性。
立法院是競技場嗎?還是拳擊擂台?這回更像屠宰場。
我這一生當過「101次」的立法委員,3年專職外交委員會。1996年1月18日是當屆最後一次院會,依慣例已確定不再尋求連任的立委,每人有3分鐘時間發表告別感言。我大膽批判立法院是「政治馬戲班、媒體金舞台、權力競技場、利益分贓所、正義焚化爐」!原以為會被全場噓聲,沒想到卻獲得滿堂喝采,藍綠同仁還爭相跟我握手道別。我就此告別立法院,卻一直期待哪一個政黨、哪一個有權力者,可以帶動國會改革。
轉眼24年已過,我們的立法院有改變,但有改善嗎?
有改變,因為立法院院長不只由國民黨的劉松藩換成王金平,而且由國民黨換成民進黨。上屆是蘇嘉全,這屆游錫堃。但他們的共通點是,不分區立委實施後,立法院院長根本不必競選,全由政黨不分區立委產生,而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尤其排名先後完全由黨主席,其實是執政黨的總統事先就欽定了。
國會是監督行政部門的最高國家機關,憲法第63條規定:「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既然立法院長是由總統事先欽定的,如何期待立法院長能超越政黨,公正無私領導立法院、監督政府?
立法委員是多麼崇高、重要、專業的公職,誰有資格?通觀公職人員選罷法規定,只要不是現役軍人或役男,不是軍校學生,沒有觸犯內亂、外患、貪污等罪,又沒有受禁治產宣告,也沒有被褫奪公權而年滿23歲以上的公民,都可以參選立法委員。當然參選是一回事,當選又是另外一回事。至於立委候選人的學經歷及品德能力完全沒規定。
立法委員除由各縣市選區投票選出之外,還有「不分區立委」。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規定,立法院從第7屆開始,立委總數113人,任期4年,其中34人是由「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出。而政黨不分區立委是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票的政黨,依得票比例從不分區提名名單中選出,更有趣的是,「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換句話說,不分區立委必須先入黨,經政黨提名、排名後,再看投票結果該政黨得票率有無超過5%。如超過還得視政黨得票率的比例,決定排到第幾名的參選人當選。因此,想當不分區立委的,不必經營地方,只需經營跟政黨 – 政黨主席的關係就好。學經歷及有無問政經歷及能力並非必要,黨主席考慮的是私人利益或因知名度高,有利政黨吸票更重要。
本屆立委有部分來自小黨提名的不分區,可能因為某一事故成為新聞人物,也可能因為上一代與黨內派系或黨主席有特別交情。總之,極少因學有專精,或有德有能而被提名。本屆立委更多女性,有一些優秀、專業又認真,但也不乏年輕、有姿色、好製造花邊新聞以加深選民印象。就數字上看,台灣女性國會議員已高達41.6%,但其中有18位,其實是靠「不分區立委二分之一必須提名女性」的規定而當選。
2005年末代國民大會完成修憲工程時,婦運團體強硬通過此條文,本人作為女性主義先導者,深不以為然。真平等是立足點的平等,性別不平等不會因為把不公不義翻轉給另外一性就解決。用一個假平等來炮製另一個不平等,是偽善,是開時代倒車,應該廢除。
總地檢討,立法院若要改造,一定要大刀闊斧檢討,至少包括:
1. 立法院長應該由區域立委當選後,再由全院立委選舉產生。
2. 不分區立委應該廢除,一律參加區域競選,公平產生。
3. 女性保障制度要廢除,改以「各種選舉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規定。
4. 立法院議事規則應重新檢討,以有效監督政府。
5. 加強立法委員自律機制,約束立委對外言行舉止。
6. 媒體應嚴格公正監督立法委員,不要偏袒特定政黨或特定立委。
含萊克多巴胺的豬或牛進口問題,為何藍綠執政時就支持,在野就反對?因為立法院慣於胡鬧一場就了事,真正問題迴避掉。立委不必認真「問政」,只要懂得「作秀」就能搏版面,搶選票。前不久監察委員不就是因為在野黨胡鬧一場,就保送過關了嗎?過年時吃進含瘦肉精的牛或豬,要怪,就要怪我們有一個胡鬧、不負責任的立法院!
拳擊 內臟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外媒認證混亂保證
#立院變成格鬥場下水區
#賠上的是防疫換來的國際聲譽
昨天,台灣用非常奇特的方式,成為了BBC即時新聞的點閱第一名,BBC下的標題若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台灣立法委員為了美豬議題爭吵,豬內臟滿天飛,甚至用『台灣議會惡名昭彰』來形容。
這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的萊豬議題發展,台灣用這種方式登上國際版面,也實在是讓人心痛,這些一張張的照片,都是我們希望改變、卻無法改變的政治環境。
👉我們看到立委把豬內臟用準備好的水桶,撒在國會的殿堂上。
👉我們看到立委在立法院中,用肢體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們看到立委像是處在某種奇怪的街頭鬥毆中,把豬內臟丟在彼此身上。
這也不是台灣立法院衝突第一次 登上國際版面。
2017年立法院臨時會處理前瞻第一期預算案,國民黨霸佔議場,民進黨想要制止,衝突爆發,連椅子都變成武器,當時綠委藍委呼巴掌,扭打畫面登上了CNN國際新聞臉書專頁,更被美國網友戲稱 『以為在看WWE美國職業摔角』。
對於這種類型的杯葛行動,我們的政治人物卻當作 #操作的常態,在國民黨執政時看到民進黨用怒吼、霸佔、暴力的方式停擺議會,在民進黨執政時同樣看到國民黨丟豬內臟、甚至還讓立委練拳擊,這些我們急需擺脫的政治陋習,是時候該停止了。
Taiwan can help在疫情,所有民眾同心防疫,我們願意與世界共渡難關一起往前的國際形象,不該因為藍綠議事操弄及攻防而一次次削弱,#立委諸公的自律該該嚴格的修法規範。
傳送門👉
👉BBC新聞:Pig guts fly as Taiwan lawmakers brawl over US pork imports
https://reurl.cc/R1Gk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