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師之路>>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月12跟 3月17號(前後)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身為一個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意即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者),多年的努力就看這兩天的結果了。即便對美國醫學生來說,這天也是個重大的日子。在這天,美國的準畢業生們會盛裝打扮出席系方辦的party。系主任會在party上面唱名,一一公布每個人錄取的醫院跟科別。台下的人都是期待又怕受傷害,跟戴分類帽一樣地刺激。
究竟,對一個外國醫生而言,通往美國醫師的道路是怎麼樣子呢?
首先,想在美國執業一定要先當住院醫師,只有通過執照考試是不行的。問題是住院醫師的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錄取,如何搶到住院醫師的位置便成為關鍵。這跟台灣很不一樣。第一、台灣住院醫師容額大於畢業人數。第二、台灣醫師通過執照考試即可執業(只是沒有專科很難看健保項目)。第三、台灣醫師國考雖然跟美國一樣也是分三個階段,但每一個考試都只要通過都好,成績高低並不重要。記得當初班上大多數人都是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考試也以背誦為主,只要考古題有看過就能答對。問題….
USMLE(US Medical License Exam,美國醫師執照考試) 不是這樣子的遊戲啊!! (抱頭):
第一、就算台大醫科畢業的學生也都同意USMLE是他們考過最難的考試,沒有融會貫通去考穩死。第二、這個考試的成績會大大影響錄取機會,且一旦考過即不能再考。所以不管是聰明絕頂的印度人還是對考試在行的中國人,全職準備好幾個月都不見得敢去考,因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每個人都不只求過還要求高分。指考托福考差還可以重讀再來,USMLE…well,一旦考差美國路可能就此停止。而USMLE又只是這條路的第一步而已。
拿我參加的2017年來說,有3萬多人角逐2萬多名住院醫師的位置。乍聽之下似乎不難約有77%的錄取率。問題是美國醫學系畢業的醫師(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幾乎全數錄取,錄取率高達95%。IMG卻只有50%。在IMG裡面又有部分是美國公民但因種種因素(大部分是考不上美國醫學院或是覺得美國醫學院太貴)選擇去加勒比海或是墨西哥讀書的,稱為US-IMG。這些人本來就是美國人,醫學系最後一年又幾乎都在美國醫院臨床學習,比我們這些真正的IMG(non US-IMG)更有優勢。在真正的IMG中,又以印度巴基斯坦的考生佔多數,要跟他們競爭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第一他們分數都高的可怕。很多醫學生都以到美國行醫為志向,很早就開始準備。第二他們英文即使有口音但普遍流利,醫學院上課是全英語教學,與美國接軌問題較小。台灣只有教科書用原文,上課還是用中文解釋,口說很差。第三他們在美國當醫師的人數眾多,關係(connection)強大。每個醫學系每年平均10+個人到美國行醫,菁英的醫學系更是超過90%都過來美國。台灣則是全部醫學系加起來一年不到10個。一路在台灣長大讀書的台灣囝仔如我,自覺素質不會比較差。但比賽跟限量一樣都是殘酷的。知道自己不差卻無法證明實力,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如何在強敵環伺之下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考驗。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提到的USMLE分數。成績是客觀的評量,在沒有背景支持下,是最容易了解一位申請者實力的工具。USMLE總共有四個考試,IMG必須要通過step 1,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 step 2 CS(clinical skill)拿到ECFMG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住院醫師的申請。最後一關step3可以留到申請上再考。
Step 1總共有7個block,每個block各一個小時包含40道題目。7個小時內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包括吃中餐。在台大語文中心考的時候可能左邊在考托福,右邊在考GRE,考到下午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人還在考。科目的話跟台灣的國考一試差不多,有病理生化藥理等基礎醫學科目。Step 1雖然是考基礎醫學,但題目設計幾乎都是用臨床題呈現。看完題目要先判斷在講甚麼疾病,再去想背後的生理藥理生化機制才能選出答案。選項的數目沒有上限,可以從A一直到Z。每個題目作答時間平均1.5分鐘,花看題目可能就要花45秒。不要說是檢查了,連答題時間都快沒有。
第二階段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考臨床知識。比step1多了一個block,考試時間8個小時,一樣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三階段step 2 CS(clinical skill)考驗臨床技巧,跟台灣的OSCE一樣,但過程比台灣嚴謹,除了問診之外還加考病例書寫以及診斷。考試有12關,也就是有12個標準病人(standard patient,經過訓練的假病人)呈現12種不同疾病。考生每關停留15分鐘問診,10分鐘寫病歷。評分則看三個項目: 問診技巧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CIS), 英文口說能力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 (SEP), 以及綜合能力Integrated Clinical Encounter (ICE),每個項目都必須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能通過。這個階段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上網找練習對象。我的練習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過泰國、奈及利亞、尼泊爾、瓜地馬拉及中國等。練習的時候一個人當標準病人,一個人當醫師相互練習。
這三個考試通過後會拿到一個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承認了你跟美國畢業的醫師同等學歷後便有資格參加住院醫師申請。拿到這個證書本身沒甚麼難的,要合格只要贏過10%的人就行,重點是成績高低成績高低成績高低(很重要所以講三遍!),一般IMG的目標都是要至少考個高於美國醫學生AMG平均的成績,這樣才有說服力要求別人收你。再來影響錄取率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 美國臨床經驗(US clinical experience, USCE)/推薦信,簡單來講就是人脈。
我們常常講「有關係就沒關係」,還以為靠關係是華人社會的專利,殊不知美國更講求人脈,很多工作都必須有推薦才進得去。linkedin會紅不無道理,畢竟大家都怕收到怪人。IMG原生國家醫師的推薦信幾乎起不了作用,美國人只相信美國醫師的推薦(不一定要是美國人,但一定要在美國有位置)。這個要求對有背景的人(譬如爸爸就是醫師)來說相對簡單,但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人,要怎樣讓人家願意推薦? 最好的方法就是申請醫院見習,並且在這段時間好好表現拿推薦信。醫學中心教授的推薦信很有份量,一封來自知名醫院的強力推薦信跟一張川普卡(Trump card)一樣,一出手對方完全無法招架。但見習期間壓力很大,跟美國名校醫學生一起run不僅英文要好,臨床知識還要比他們豐富才行,若沒有特殊表現教授怎麼會注意到你?
申請每年九月正式開始。申請者將資料統一上傳到一個叫做ERAS ( 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的系統,報名喜歡的醫院,接下來就是等待面試了。這個過程也是大有學問,每個醫院喜歡的申請者不盡相同,有的喜歡剛畢業的,有的喜歡成績高的,有的喜歡有經驗的,申請者必須在眾多醫院的項目中找出最有可能錄取的去投,每投一家報名費就多26塊美金。光內科一科就有400多個項目(program),全部報名的話費用超過一萬美金(30萬台幣)所以不可能全投。一般人都是投100至200家,但在這個大紅海時代投200家以上的IMG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我們需要報名這麼多醫院呢?絕對不是錢太多,而是因為拿到面試(interview,簡稱IV)的數目跟錄取的機率成正比。粗略的統計是每拿到1個IV便增加10%的錄取機會。競爭力高的申請者可能每投5家就拿到1個IV,弱的申請者投了200家也拿不到一家,但平均來講投10中1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一個醫院是否發你面試是看你的書面資料,但最後決定要把你排在第幾名就是看你的面試技巧。有很多人即使拿到了不少面試最後還是沒上,也有只拿到一個就上的,每一步都不能鬆懈。最後我總共拿到了22個面試,去了17家,在10月到1月份這三個月內去了美國各地十幾個不同城市,相當花錢又花力。
面試季大約在1月底結束,申請者此時會將所有去過的面試排序(rank),每個program也會將面試者排名。有去參加面試不表示最後program會rank你(將你排在名單上)。有些醫院發100個面試,最後排名50位,錄取18位。有的醫院發300個面試,最後排名200位,錄取30位。同樣的,面試者也不見得要將每個面試的醫院都放在志願表上。面試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就千萬不要填,一旦放上去就有錄取這家的可能。兩造將排序表/志願表交到NRMP(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後,系統會用一套極為精密的演算決定每位申請者最終去處。這套演算法曾經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詳細的步驟極為機密,沒有人知道步驟確實是如何進行的。
當上美國住院醫師的過程就是這麼耗時又耗力,花一兩年準備是跑不掉的。除了要有實力之外,花的錢更是難以估計: 1. USMLE考試報名費 : 3000+ USD 2. 去醫院見習學費: 1000+ USD 3. 報名醫院費用: 3000+USD 4.文件準備、面試準備: 1000+USD 5. 面試的機票食宿費用: 每去一家粗估300塊USD,10家保守估計3000美金。其他的還不算面試季待在美國的費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台幣30萬絕對跑不掉,很多人更不只花了這個費用。Well,如果你問我當美國醫師這麼困難,你覺得值得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很高,醫師的薪水在台灣也可以過得不錯。但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跟全世界菁英競爭的舞台。在這裡每天我都會察覺自己的不足,藉由努力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無論最後我是否會一直待在美國執業,這整個過程都幫助了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以及更強壯的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汗水灌溉的果實總是特別地甘甜,我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努力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奮game王紫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軟體工程師 👍歡迎訂閱!!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一有新影片就搶先看! [軟體工程師雜談] 資工系在學些什麼,有用嗎?| IT鐵人賽: 從零開始搞懂寫程式,資工系4年最重要的學科,資料結構,演算法,物件導向 大家好: 我是紫楓,之前曾經在巴哈姆特發表一個關於軟體工程師,問都給問的文 其中...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Midnight You and Me,豆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心得] 深入了解指考分發原理-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指考志願順序- 大學新生季板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111分科測驗放榜填志願!提高勝率的唯一方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指考填志願】自己做決定!千萬不要選XX的科系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大學生甘單- =指考分發邏輯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指考志願順序有差嗎的推薦與評價,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心得] 深入了解指考分發原理-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Midnight You and Me,豆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年07月19日(星期三)
各位出了社會在打拚的大人們,
你們是「不務正業」的人嗎?
.
指考成績公布後,
許多同學面臨志願選填問題,
到底要選那些科系,
才有機會對未來工作加分?
最近有人力銀行進行調查,
其實有52%的人都後悔當初選錯系,
更有6成多的人無法將所學運用在工作上。
.
另外根據統計,
人生志願的選擇依序排名是
老師、醫師和空服員,
但只有3.1%的人能夠朝志願達標;
更有44%的上班族認為,
以前大學所學和未來工作無法學以致用。
.
所以即將選填志願的同學們,
選系不選校,
勝過選校不選系,
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
.
今天的節目單元有:
1、小週末的黑皮歌
.
.
大家可以在這裡討論今天的節目喔~
來.一.起.來.蓋.大.樓.!!!!!!!!!!!!!!!!!!!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大電子102年指考成績預測】選填志願時,千萬別被加權後的錄取成績迷惑了!
交大電子堅持不加冰不摻水,不添加過多糖分,健康滿分,要給指考生原汁原味的好味道!
※交大電子採計加權原則:
國文x1.00 英文x1.00 數學甲x1.00 物理x1.00 化學x1.00
※網路預測成績:
(資料來源:http://freshman.tw/guess/102/t02052a)
交大電子 甲組(招收6名) 加權成績412.8分
交大電子 乙組(招收14名) 加權成績404分
在挑選科系時,大家往往會根據前一年或是前兩年的各系最低錄取分數排名來選擇自己心目中的科系。科系排名不能說無關痛癢,但是最低錄取分數相差幾名乃至十幾名之內的科系,難說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別的不說,他們的最高錄取分數或是平均錄取分數的排序,說不定還反過來呢。) 通常,考生或家長縱使已經仔細比對過各個科系的差異,還是很難克服心理上的障礙來對調先前的排列次序;大家總是會覺得一旦先選擇了最低錄取分數排序較後的科系,似乎就吃了虧,對不起那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分數,而且將來遇到親戚朋友的詢問時,也很難給個理直氣壯的說詞。其實,等十年、二十年過去之後,你還會在意這一點虧嗎?你的親友還會記得這件事嗎?長遠來看,好好選擇一個合適你,又能讓你為將來打下穩固基礎的科系才是最重要的。
當你參考各科系錄取分數排行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提醒你:目前坊間流通或是媒體刊登的科系排行榜,其實是很有問題的。近幾年來,大考中心只公布加權後的最低錄取總分,而禁止公布最低錄取原始總分。坊間為了繼續將各大學科系予以排名,往往會採用非常簡化的方式,將加權後的總分直接除以權重來當成原始總分,只是這分數往往並不正確,以下我們舉兩個例子:
例一:假如五科分數分別是數學80分、物理80分、英文60分、國文60分、化學60分,如果數學和自然兩科各加權50%,加權後的總分將是420分,直接除以權重後的總分是350分,但是真正的原始總分只有340分,估測的分數比真實的分數整整高了十分。
例二:假如五科分數分別是數學60分、物理60分、英文70分、國文70分、化學70分,如果數學和自然兩科各加權50%,加權後的總分將是390分,直接除以權重後的總分是325分,但是真正的原始總分是330分,這時估測的分數反而比真實分數低了五分。
以上這兩個例子說明,當加權科目的分數較其他科目分數高時,坊間推估的分數將會偏高;相反地,若是加權科目的分數較其他科目分數低時,坊間推估的分數則會偏低。只是,既然採取加權計分,加權科目分數較高的學生自然會被優先錄取,因此這些科系在科系錄取分數的排行表上常常是偏高的,而且還有可能偏高許多(例如前述的第一個例子)。所以大家在參考使用錄取分數的排行榜或是落點預測網站時,要特別注意哪些科系採用原始分數而哪些科系採用加權計分。原則上,採用了加權計分的科系並不適合和採用原始分數的科系一起進行排序,只是坊間的科系排行榜大多將兩者一併排序,這樣的排序是很容易誤導你的選擇的。
話說回來,還是要提醒大家在選擇科系時不要太依賴科系排行表,還是得好好地根據興趣、能力、就業市場、系所歷史與聲譽、課程安排、師資陣容、該系學生及系友之表現等多方面的因素來考量,千萬不要讓那過度簡化且不太正確的量化排名主導了你的未來。
http://highschool.ee.nctu.edu.tw/files/15-1000-291,c91-1.php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軟體工程師
👍歡迎訂閱!!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一有新影片就搶先看!
[軟體工程師雜談] 資工系在學些什麼,有用嗎?| IT鐵人賽: 從零開始搞懂寫程式,資工系4年最重要的學科,資料結構,演算法,物件導向
大家好:
我是紫楓,之前曾經在巴哈姆特發表一個關於軟體工程師,問都給問的文
其中有很多個問題是關於
我是學生,我該學什麼?
我想轉職,我該學什麼?
我想精益求精,我該學什麼?
這類的問題,那歸根究柢,就是目前的軟體工程師中,很多人的基本功不足,所以對學習,對找工作會非常迷惘
所以我打算開設這一個最基本功的鐵人賽主題,幫助基本功沒練好,或是想轉職當軟體工程師的人。
而所謂的基本功,便是資料結構,演算法,物件導向
當然,這一系列可能對已經身經百戰的強者們來說,實在太淺了。
那也歡迎強者們對我的影片做個批評指教。
如果你覺得我的影片做得不錯,也會非常感謝你給個讚或訂閱。
這是對我而言最大的鼓勵
IT鐵人賽網址: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128489/ironman/3093
紫楓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bpfs2/
紫楓blog: https://tbpfs1.blogspot.com/
斗內專線: https://pse.is/KUYMP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指考志願順序- 大學新生季板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一下各位指考的志願順序是有差的嗎雖然成績差但填比較前面會比較有機會上是這樣嗎……? 還是…… 隨便填順序不會影響? ... <看更多>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111分科測驗放榜填志願!提高勝率的唯一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填 志願序 ,最怕「不幸錄取」。112年個人申請最後的提醒. 47雲端輔導室•7.6 ... | 指考 心得分享. 學海吾牙•18K views · 7:22. Go to channel · 大學怎麼選? ... <看更多>
指考志願序重要嗎 在 [心得] 深入了解指考分發原理-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覺得一定要把這篇寫出來QQ 看到前面幾篇文章快嚇到尿出來了。
說不定一篇文章可以救很多人一命。
落點的邏輯如下=>
1.先讓所有考生錄取第一志願,不管分數。
2.再把各學系已經錄取到的人的"該學系加權後分數"按照降冪排序。
3.若錄取人數超過了該學系的最大人數,就會把分數最差的多餘的人給踢走。
4.被各學系踢走的人會全部強制錄取下一個志願(例如現在是第二志願)。
5.所有學系又會錄取到一批新的考生。然後再把所有考生的加權分依降冪排序。
(前面已錄取的人也要跟第二次被錄取的人一起重排!)
6.錄取人數如果有超過學系最大人數的話,就又得把分數最差的那些人再踢走。
7.不幸又被踢走的人,有可能是第一次沒被踢的!!總之被踢走的人們強制錄取下一志願。
(如果這些人是第一次被踢,那就是錄取第二志願。
如果是第二次被踢,就是錄取第三志願。)
8.重新排列各學系名單內名次,超過名單的人再被踢。
9.依此類推,各被踢學生再錄取下一志願。如果已經沒有下一個志願,則落榜。
還有同分比序問題,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寫出來啦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97.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69506615.A.315.html
也可以這樣說=> 如果考生是第一次被踢,則錄取該考生第二志願
如果考生是第二次被踢,則錄取該考生第三志願
如果考生是第N次被踢,則錄取該考生第N+1志願
基本上是超級多次,可能會超過100次。
如果你第一次被刷,表示還沒讓你"試錄取"第二志願過,所以你會被試錄取第二志願
如果你第二次被刷,則是試錄取第三志願:)
傳統分發邏輯比較像是,先看第一高分的人的志願卡,再看第二高分的。
只好把Pseudo-code貼上來
1. 你錄取,他也錄取
2. 你錄取,他沒錄取
3. 都沒錄取。
4. "你在前七志願就被錄取",因此沒上第八,他有沒有錄取不關你的事情。
如果你在前7志願都沒被踢,肯定上不了第八志願。
然後先填的確是會先上,但是在最後結果跑完之前的"試錄取"都沒有實質意義。
真正的Code是這樣的(改寫自維基)
============================================================
Function 登記分發 {
初始所有 m∈M 與 w∈W
當∃無校系 考生 m {
w = m考慮的校系中排名最高的
若 w 有空位
錄取 m
否則 有些 m' 存在
若 w 只能錄取 m 不能接納 m'
m被錄取
m' 被刷掉
否則
m'仍錄取
}
}
=============================================================
如果你被分發上第k個志願,
但是你發現k+i個志願(i>0)你更喜歡,那就填錯了。
也就是你的第k個志願要嚴格地比第k+1個志願更喜歡。
※ 編輯: PaiChiou (220.137.197.65), 07/26/2016 15:00: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