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3:00 Part One 勞動基金割韭菜
-勞金局國內投資組組長游迺文、那國際組有沒有?
-四大基金被A大家早知道,但以前是謝青良屬民間;這次居然來自政府深層
-2017年就要求離現職,但死賴不走;油水多、怕洩漏
-還跟立委關說,代表這系統性A錢,還跟國會有關、畢竟委員很多金主,來自投信
-三大犯罪支柱;行政機關、立法機關、投信業者;應該還有海外勢力
-所以你認為可能只有游一人嗎?他之前就在勞保局、經建會、財政部工作,根本就是政府一部分
-業者爆,要這些官員在海外開帳戶,所以才很難抓
-業者也說,只要找到最有權力的人,就根本很難抓
25:25 Part Two 為何此時爆?
-有沒有發覺,今天剛好是新冠秋冬入住專案!
-記得台灣監院或銀行會神秘失火或被偷,美國911的第7大樓也神秘倒塌
-然後很多虧空或犯罪證據就趁此時一起塞進來
-想說的是,有無可能勞動基金弊案此時爆,是搭配未來新冠金融重整?
-來個大崩盤,以後勞保年改,就可一併改過,然後只抓游當替死鬼
-不能讓背後更大系統性犯罪爆出
32:50 Part Three 印尼勞工確診與RCEP
-剛好又來個印尼移工大規模確診,禁止入境
-畢竟,你身邊新冠病患真有增加?美食街一樣擠滿不戴口罩食客,no problem!
-看似病毒會在吃飯時不抓人,那不簡單,以後就一般逛街一邊吃禦飯糰,病毒永遠抓不到!坐捷運也是!
-然後之所以目前推RCEP,應該就是因應各國相互提供核酸檢測資料
-累積DNA資料庫;畢竟在國內採集恐有違憲疑慮
-如果在境外,只要求外國人就無此顧慮
-畢竟新版護照要在1/11發行囉,好巧喔~
-然後RCEP成員國間就可彼此分享DNA數據
-以前稜鏡計畫就這樣搞,在境外蒐集美國人民隱私;CIA再到海外攜走
-因應未來社會信用體系
硬性切入你斗內、我回答:
49:00 感謝斗內大德MingLiu問:美國大選新聞漸冷,大溼看川團隊還能有戲嗎,或是戲已進入尾聲,川哥已談好條件離開。
49:00 Part Four 美國大選現況
-川普陣營釋放大海怪,release the kraken!
-嚇到拜登變拜咖!其實希拉蕊在上次大選前後,也各扭了一次
-然後要帶矯正鞋,拜登也是
-有傳聞說,大海怪是軍方撈舞弊機器,這群人早已繩之以法,必須穿變相腳鐐防止逃跑
-繼賓州後,亞力桑那州也走州議會路線;目前仍不明朗
-未來重點時間:12/8、12/14、1/6、1/20
1:10:50 Part Five 猶他史前石柱消失了
-猶他州史前石柱突然消失,就在11/27川普洛基黑色星期五當日
-也就是拜登成拜咖之日
-然後史前石柱在羅馬尼亞神秘出現,有點變形就是
-同時間日本、德國、挪威都出現天空大火球
-或許川普最愛的太空部隊,不是只有在地球很忙,連在外太空也....
-不知嫦娥五號在月球怎樣了?有無找到第三個石柱?電影說有4個
1:22:20 Part Six 有空聊聊金價!
-金價今天突然井噴,回到1800美元
-野村上看2字頭
1:27:30 澳洲與中國衝突
感謝斗內大德李道揚說:《權力風暴》分三條線進行,第一條是湯姆飾演的參議員,接受梅莉飾演的記者專訪,餵她一條阿富汗前線獨家試圖說服她接受新中東政策;另一條線是勞勃飾演的教授約見有才氣但不想好好唸書的學生勸他熱心公共事務,兩線的共同交集是阿富汗山頭的兩士兵隨時可能被俘或槍決,是教授教過的學生。不同的人生有三方論述的辯証效應。
感謝斗內大德Martin Chung說:昨天趁白銀低檔又近了一些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1UBKdZyLFOw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集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朱光潛:如何閱讀一本書】
對於寫作者來說,閱讀上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出自國學大師朱光潛,教你如何讀書更能將其中的養料化為己用。
一起來看看他提出的方法論吧。
-
談讀書 / 朱光潛
十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短文談讀書,這問題實在是談不盡,而且這些年來我的見解也有些變遷,現在再就這問題談一回,趁便把上次談學問有未盡的話略加補充。
學問不只是讀書,而讀書究竟是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學問不僅是個人的事而是全人類的事,每科學問到了現在的階段,是全人類分途努力日積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這成就還沒有淹沒,就全靠有書籍記載流傳下來。
書籍是過去人類的精神遺產的寶庫,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學術前進軌跡上的里程碑。我們就現階段的文化學術求前進,必定根據過去人類已得的成就做出發點。如果抹煞過去人類已得的成就,我們說不定要把出發點移回到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縱然能前進,也還是開倒車落伍。讀書是要清算過去人類成就的總帳,把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驗在短促的幾十年內重溫一遍,把過去無數億萬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集中到讀者一個人身上去受用。有了這種準備,一個人總能在學問途程上作萬里長征,去發見新的世界。
歷史愈前進,人類的精神遺產愈豐富,書籍愈浩繁,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書籍固然可貴,卻也是一種累贅,可以變成研究學問的障礙。
它至少有兩大流弊。
第一,書多易使讀者不專精。我國古代學者因書籍難得,皓首窮年才能治一經,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口誦心惟,咀嚼得爛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一生受用不荊現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學者就可誇口曾過目萬卷,「過目」的雖多,「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易釀成腸胃病,許多浮淺虛驕的習氣都由耳食膚受所養成。
其次,書多易使讀者迷方向。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在都可裝滿一圖書館,其中真正絕對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十部甚至於數部。許多初學者貪多而不務得,在無足輕重的書籍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擱了;比如學哲學者儘管看過無數種的哲學史和哲學概論,卻沒有看過一種柏拉圖的《對話集》,學經濟學者儘管讀過無數種的教科書,卻沒有看過亞當斯密的《原富》。做學問如作戰,須攻堅挫銳,占住要塞。目標太多了,掩埋了堅銳所在,只東打一拳,西路一腳,就成了「消耗戰」。
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裡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讀的書當分種類,一種是為獲得現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識,一種是為做專門學問。為獲常識起見,目前一般中學和大學初年級的課程,如果認真學習,也就很夠用。所謂認真學習,熟讀講義課本並不濟事,每科必須精選要籍三五種來仔細玩索一番。常識課程總共不過十數種,每種選讀要籍三五種,總計應讀的書也不過五十部左右。這不能算是過奢的要求。一般讀書人所讀過的書大半不止此數,他們不能得實益,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而閱讀時又只潦草滑過。
常識不但是現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專門學者也不能缺少它。
近代科學分野嚴密,治一科學問者多固步自封,以專門為藉口,對其他相關學問毫不過問。這對於分工研究或許是必要,而對於淹通深造卻是犧牲。
宇宙本為有機體,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關,牽其一即動其餘,所以研究事理的種種學問在表面上雖可分別,在實際上卻不能割開。世間絕沒有一科孤立絕緣的學問。
比如政治學須牽涉到歷史、經濟、法律、哲學、心理學以至於外交、軍事等等,如果一個人對於這些相關學問未曾問津,入手就要專門習政治學,愈前進必愈感困難,如老鼠鑽牛角,愈鑽愈窄,尋不著出路。其他學問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專,不能博就不能約。先博學而後守約,這是治任何學問所必守的程式。我們只看學術史,凡是在某一科學問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於許多它科學問有深廣的基矗目前我國一般青年學子動輒喜言專門,以至於許多專門學者對於極基本的學科毫無常識,這種風氣也許是在國外大學做博士論文的先生們所釀成的。它影響到我們的大學課程,許多學系所設的科目「專」到不近情理,在外國大學研究院裡也不一定有。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豈不是誤人子弟?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己不感興味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
這種讀法有如打游擊,亦如蜜蜂採蜜。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氾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
我的朋友中有專門讀冷僻書籍,對於正經正史從未過問的,他在文學上雖有造就,但不能算是專門學者。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的生活,不把讀書當做工作而只當做消遣,這種蜜蜂采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採用。但是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願,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系統。對於他,讀書不僅是追求興趣,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乾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
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從頭讀到尾,以求對於該科得到一個概括的瞭解,作進一步作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於這一類。
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後采關於這問題的書籍去讀,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諸家對於這問題的意見,以供自己權衡去取,推求結論。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餘的這裡看一章,那裡看一節,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丟手。
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對於初學不相宜。不過初學者以科目為中心時,仍可約略採取以問題為中心的微意。一書作幾遍看,每一遍只著重某一方面。
蘇東坡與王郎書曾談到這個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之。當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並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願學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餘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蹟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學成,八面受敵,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
朱子嘗勸他的門人採用這個方法。它是精讀的一個要訣,可以養成仔細分析的習慣。舉看小說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結構,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寫,第三次但求人物與故事的穿插,以至於對話、辭藻、社會背景、人生態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讀書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統組織。比如看史書,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則全書中所有關於這問題的史實都被這中心聯繫起來,自成一個系統。以後讀其它書籍如經子專集之類,自然也常遇著關於政教關係的事實與理論,它們也自然歸到從前看史書時所形成的那個系統了。一個人心裡可以同時有許多系統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許多「部首」,每得一條新知識,就會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匯歸到它的性質相近的系統裡去,就如拈新字貼進字典裡去,是人旁的字都歸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歸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斷的知識,不但易忘,而且無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識必須與舊有的知識聯絡貫串,這就是說,必須圍繞一個中心歸聚到一個系統裡去,才會生根,才會開花結果。
記憶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讀過的書所形成的知識系統,原本枝葉都放在腦裡儲藏起,在事實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儲藏,過目即忘,則讀亦等於不讀。我們必須於腦以外另辟儲藏室,把腦所儲藏不盡的都移到那裡去。這種儲藏室在從前是筆記,在現代是卡片。
記筆記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學家採集標本,須分門別類訂成目錄,采得一件就歸入某一門某一類,時間過久了,採集的東西雖極多,卻各有班位,條理井然。這是一個極合乎科學的辦法,它不但可以節省腦力,儲有用的材料,供將來的需要,還可以增強思想的條理化與系統化。預備做研究工作的人對於記筆記做卡片的訓練,宜於早下工夫。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集 在 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必須好好推薦一下這次的企劃露營!
兒子和媽媽跟我吵了好久想要露營,但礙於忙碌 加上 我哪有露營的工具阿。光想到要備齊那些5年可能用不到兩次的東西,我就完全沒興致想要露營 !
但整個寒假都因為疫情的關係 把孩子鎖在家裡看了也心疼 只好上網找找懶人露營 ~
找了幾家後 不是房價貴 就是房型小 不然就是大滿房 排到四月了 就這麼巧 最不起眼的一家 卻是 當天訂 立馬有房 二話不說立即訂了兩頂帳篷!
當天抵達帳篷營區 整個人傻住 太美了 太棒了 豪華阿~
從當天下午入住開始 簡直是露營的頂級配備跟服務 為什麼叫做頂級服務呢
第一 他在山區 不好走 一定要用手機的古哥地圖 車停好後 島主的爸爸會用電動摩托車 將你的行李一個一個載上去 這麼可愛的迎賓方式 讓人覺得好親切
深山營地 的體驗 開啟了 我第一次覺得露營這麼好玩
第二 一泊五食 價格非常合理 (所有食材 美食 早晚餐 通通採用道地美食 )除此之外 所有食物都不用經過您親自烹飪 全由主人一手包辦 葷食 素食 都有非常完美的料理 新鮮入口 甚至早餐不是一般的濃縮果汁 或是 自助早餐 而是親自每天和新光三越的高級手工麵包坊訂購 送至山區 島內的擺設 飾品俱 台灣的復古配上歐風的色調美學 全部由島主一家人親手布置 早餐的擺設 花草 都是一早清晨採集後 拿上山擺在桌上的
第三 島主是一位到處旅遊 念書 的年輕人 最後選擇回自己的家鄉 當個回鄉鳥 買地 整地 經營起自己的夢想和理想 你們可以跟他聊天 他非常好聊 甚至還可以請他幫你們拍照
放心 露營區 我最討厭的就是難以駕馭的洗手間跟盥洗室 小時候最討厭露營 因為冷難洗澡 熱不洗澡更是痛苦 可是它們家的洗澡間完全顛覆我的傳統觀念 非常乾淨 雖然簡單配備 但不簡陋 我們都能歡樂的洗兩歲以下的嬰孩了
山上 滿天星星 露水 蟲鳴鳥叫 卻沒有一絲的害怕 尤其對於現在的都市孩子 山野間 其實很難去嘗試 想嘗試露營的朋友 可以試試看喔!
如果喜歡的不專業旅遊分享 再給個留言和讚
IG:mymy0818
📍👉🏾 山思雲想
IG:山思雲想
⛺️的好地方💋這麼好拍的地方不來可惜!!
(我所去的每一個地方都是自費行程 絕無業配)這樣的分享會比較真實🤟🏻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集 在 【蓋亞沙龍】台灣第一本藥草知識漫畫:《採集人的野帳第一集 ... 的推薦與評價
採集人的野帳 #英張#2021國際書展蓋亞沙龍#蓋亞文化#基地書店#臺灣漫畫基地. ... <看更多>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集 在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季來了, 也恭喜英張... - 台北植物園 ... 的推薦與評價
【採集人的野帳】第三季來了, 也恭喜英張【採集人的野帳第二集】榮獲金鼎獎!! #ccc創作集#採集人的野帳#腊葉館#金鼎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