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好久不見了。也是時候跟大家交代一下我的去向。
自從辭退了醫管局的工作,離開了急症室的崗位,卸下了公院醫生的光環,我彷彿就失去了某種寫作的動力。最近重看自己以往的文章,才發現那些最感人、深刻、震撼的段落,其實全來自於醫院工作的真切體驗,就像採集血鑽一樣,每字每句都是用血汗與淚水換來的。
往日的經歷無疑塑造了現在的我,但內心實在承受不起這種無止境的榨取與勞累,故後來我決定轉換到另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職位,尋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或許是生活變得過於安逸舒適,又或許是開發了其他範疇的興趣,反正我就是提不起勁去寫,甚至婉拒了出版社的好意。
直至個多月前我終於離開香港,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異地戀,搬到英國與男友展開新生活,打算先享受一個沒有期限的悠長假期,誰知寫作念頭才剛浮現,內心卻被別的煩惱纏繞著:這樣子不去找工作、不去努力賺錢,我是在逃避麼?
那陣子剛巧有位舊朋友跟我談起,在短暫的人生裡,我們清醒的時間幾乎全都花在上課、上班之上,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陪伴親人愛人的時間卻少之又少。然後我便想通了一點點,如今既然暫時掙脫了工作的羈絆,為什麼不放下無謂的罪疚感,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呢?
一呼一吸,每口都是自由清新的空氣,只是跑步的時候略嫌氣溫有點冷,要重新適應、調整呼吸的節奏;一草一木,到處可見綠油油的樹木與草地,草地上滿佈雛菊與蒲公英,野生的花卉順勢蔓延到我的畫紙上;一街一巷,沿路的磚牆小屋排列得井然有序,每家每戶的前院景緻各具特色,騎上單車就能輕鬆地用雙腳探索附近社區。
閒時打理一下後花園,在陽光灑落的下午坐出去看看書,抬頭是一片廣闊的蔚藍晴空──這是我從前未敢想像過的生活,如此簡單自在的生活。但在享受鳥語花香的同時,亦要接受其他昆蟲的存在,現實是當你想專注閱讀時,蜜蜂就會飛近耳邊嗡嗡作響,世事總不會十全十美。
一切都總有取捨吧。離開公立醫院,我可能放棄了某些學習機會與寫作題材,相對地卻賺回了更多時間與健康。移民則是一場更徹底的等價交換,離開香港,換取了自由與生活,代價就是先要放低不捨的情緒,克服離鄉別井的掙扎,再重新適應另一種語言、文化與環境。
「世界這麼大,而找到真正喜歡、可以落腳的地方,又實在是難。」就像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描繪那樣,人在異鄉當然會跌跌碰碰,但我們必須學會在挫折中堅強,在孤獨中成長,相信最終也能像魔女琪琪一樣尋回失去的魔法,找到自身的火花與價值。
在我還未正式開始找新工作之前,也希望能在這個悠長假期中重拾寫作的動力,為這段時光留下一點文字記錄。在泛濫的移民資訊以外,我更想分享我在這邊吸收、學習到的知識,與大家一起重溫歷史、探索地理、賞析文學,從日常生活中見微知著,深入認識英國文化。只對醫學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抱歉此舉可能會令你失望,甚至取消關注,但畢竟這是我的專頁、我的人生,也只能跟你說句再會了。
此心安處是吾鄉,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好好的走下去。香港人,共勉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採集 賺錢 水 藍 在 發酵迷 Fermen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將啟行
搬回台北前的十多年歲月,我住在百花爭豔的鄉村。滿天星斗是經常的;夜色如水,伴隨入睡的往往是樹葉聲 或 雨滴打在屋頂的聲音。
球球常往樹林裡跑,傍晚心滿意足地回家吃飯。尾巴翹高高,似乎今天又遇見了哪位新朋友。
這三年搬回城市,辛苦地不是以店為家的辛勞,而是離棄與自然的連結。
從今年開始,很開心又重新連回自然。每個月半移居台東10天。明天又將啟行。這份喜悅,可以讓我從 除夕工作到今天(18天),也不喊累。
接下來在台東的日子,給自己功課。採集、梅園除草、做火山泥豆腐、小農連結、讀書、寫作、靜心、看海、散步.......看似不賺錢的事情,讓人連留忘返。
#發酵從來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整個生命都在冒泡,#那濃濃的一抹碧藍泡沫,#朝世界的另一端深海暈染開來,#無邊無際……....
.......................................................................................
#不要告別東海岸
#迪化街發酵迷照常營業
#照片為過去的家
採集 賺錢 水 藍 在 Walk 女孩的旅遊美食觀光護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台灣食通信》No.2〗#開放預購中
#來自東台灣的刺蔥鹽
---> http://bit.ly/2JPJpi8
慕樂諾斯(Mornos),向著太平洋的草木之地。當阿美族先人們移居到此時,看見健壯的樹木與初生植被,便決定這個名字:慕樂諾斯,意為嫩草與牙齒。它跟許多東海岸的部落一樣,在每日朝陽初始時,便會被覆蓋著直率的金黃。而在偶然月圓升起的夜晚,土地與屋舍、莊稼與溪,都將染上奶白溫柔的光輝。慕樂諾斯十分袖珍,部落不過百人居住,它像珍寶一樣鑲嵌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之間。尋找它的人必須離開海岸公路台11線,彎進僻靜小道、緩緩攀升,就像黎明的光或深夜的亮那樣,一分一秒的移動。不快不慢,在這裡,你必須剛好才能抵達。
蔡利木與他的海鹽,大概也是用這樣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錯過時機,該添柴火時搬起沈重的漂流木,該注水時澆灌太平洋取來的海,該蓋上鍋蓋或是翻炒鹽晶時,都不能趕。煮鹽的人必須學會等待,並且全神貫注地等待,在慕樂諾斯生活的蔡利木,等待著什麼呢?
#潮湧與浪的民族
如果你曾經在七八月暑假時期,來到東台灣的阿美族部落,你會看見許多忙碌與欣喜的身影,他們穿梭在巴吉魯結實累累的樹下,或是經過張牙舞爪的文殊蘭路旁;豐年祭的日子終於快到,一年一度,阿美族人會穿上鮮豔族服、戴起頭飾,在重要的時刻,圍成一圈又一圈,為生命歌唱、為文化舞動。他們是海的子民,每支舞都來自汪洋的覆誦,無論是連綿起伏的彎腰身影,或是攜手迴圈的快步奔跑,在阿美族舞蹈中滿是海洋象徵與譬喻。伴隨著歌聲,一波波轉折、重疊、或長或短的吟唱,你會聽見與看見滿滿的潮湧與浪,徹夜不停,徹夜不停地把誕生跳回最初海的引領。
「剛回來時,我發現年輕人都不太會說母語。那時候很想編字典,想把文化找回來。」蔡利木55歲回到部落,雖然身體先回來了,但終究重回部落的自己是誰?又能做些什麼?族群的記憶、心靈的歸屬、回鄉的旅程,他花上許多時間。先是與部落的族人們一起投入有機耕作,最終卻是在煮鹽的過程裡,找到答案。
「鹽對阿美族是很重要的,過去東海岸家家戶戶都會做鹽哪。」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中最了解如何製鹽的族群。在山岳地區,原住民通常是以「羅氏鹽膚木」的種子替代食鹽,但在海岸地區,早在1921年,日本政府對台灣原住民族的調查中,就有紀錄阿美族存在著能夠煮鹽的技術。對蔡利木來說,早期資源單調、勞動量大的族人們對鹽相當看重,因此當他回到部落,發現其他地方都有族人在發展阿美族獨特的文化之處時,「煮鹽」的念頭悄悄冒出。
「我問了很多耆老,但是連老人家也說是自己小時候看到家人在做。大部分的技術都已經失傳了。」蔡利木不諱言自己現在的煮鹽技巧與流程,也是反覆請教其他人,並且一再嘗試,才終於煮出成功的海鹽結晶。「這樣一鍋要煮八個小時,大概只能煮出四、五公斤的海鹽。」「但是這些鹽是來自太平洋,是很自然的,沒有污染。」海鹽嚐來鹹中帶甜,蔡利木知道以前祖先們就是面對同一片蔚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煮鹽沒有很難,就是花時間,和力氣。」「用漂流木燒柴,高溫蒸發水分,快要燒乾時再加水繼續。」「燒出結晶後,還得換成小鍋繼續炒,才有可能炒出鹽花。」大約去年冬天,蔡利木意外煮出金字塔型的鹽花,不只晶瑩剔透、結構奧妙,這可遇不可求的獨特形狀也讓他欣喜萬分。「煮鹽不會賺錢,我一度想要放棄。」由於太耗時費工,難以開發成商品,因此蔡利木萌生退意。「但是有人為了這個來聽我們的故事,了解阿美族文化,這樣我就願意繼續煮下去。」
把自己的田地分享給族人,一起栽種有機蔬菜。現在又將家裡改善成可以接待訪客,介紹阿美族文化的煮鹽空間。蔡利木找到自己的定義,並也藉由深藏在阿美族記憶裡的鹹味,在這個空間緩緩浮現。
#剛好的努力才能煮出結晶
「別人開的路,我也慢慢走。」蔡利木的海鹽吸引各種訪客來到慕樂諾斯,有些人為海鹽而來,帶來許多異地鹽文化的知識。有些人為阿美族而來,也帶來更多讓蔡利木了解自己能夠怎麼推廣文化的點子。有些人為了商品而來,遊說蔡利木把海鹽做成產業。
「但是我不喜歡大量的東西,這樣剛好。」「很且很奇怪呢,想要賺錢才種的東西,越給它施肥澆水,越長不好,可能是壓力很大。」「但是山上自己長的東西,像是刺蔥,就長得很好很美。」時常上山採集的他,就像其他阿美族人一樣喜愛使用刺蔥。被稱為食茱萸的刺蔥,在東海岸很普遍常見,有些人會將它與香椿弄混,但刺蔥有明顯長滿硬刺的莖,綽號因此也叫鳥不踏。阿美族習慣將刺蔥的嫩葉取來煮湯,蔡利木則是取刺蔥的種子來與鹽混合。刺蔥鹽,分開來是阿美族最熟悉的兩種滋味。合在一起,是難以忘懷的獨特調料。帶著這樣剛好的心情,蔡利木向山海討生活,過程並不輕鬆,隨著年邁,體力也越來越不如前。但山回應他,海也餵養著他。「我們不一定要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部落。我繼續煮鹽,大家都會知道慕樂諾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 台 灣 食 通 信 》NO.2〗
——————————————
是什麼樣的氣味,能夠牽引一整個家族、甚至民族的記憶?既辛辣又清香,綜合胡椒與檸檬滋味的馬告果實,是仍眷戀深山生活的太魯閣族口中的「馬格力」。另一個向著太平洋的草木之地,亦乘載著阿美族人美好的記憶,以漂流木和海水爐煮為鹽晶,再融入鮮明又獨特的刺蔥氣味。無論向山或向海,皆是天生天養,認真生活。
〖組 合 內 容 〗:
限量摺頁海報一款
花蓮大同部落新鮮黑馬告一罐(40g)
台東慕樂諾斯刺蔥海鹽一罐(50g)
太平洋精淬天然鹽花(10g)
〖定價〗
一套定價NT.599(含包裹運費)
〖訂購方式〗
點選連結內的訂購連結,完成付款即可。預計七月中旬開始陸續發送。(訂購表單-->https://bit.ly/2tjwf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