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見微知著》
作者序
人生中遇到大災難,許多人都有勇氣和毅力去面對,但遇到生活的小麻煩,卻往往感到困擾,覺得好難應付。兩夫妻面對生活的艱難困阻,大多會齊心合力去解決,「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即使解決不了,至少有同心協力的意志,較少會「大難臨頭各自飛」;但遇到生活上微不足道的爭拗,往往就吵起架來,互不相讓。關係的破裂往往因小事而起。
許多人讀很多書,知識廣博,談起大問題頭頭是道,但處理自己的生活小事,卻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許多人很聰明,但在一樁幾乎人人都會覺得不應該做、不值得做的事情上,他卻去做了,用他的全部聰明去證明他的愚蠢。
許多人非常精明,很會賺錢,很會計算,但忽然被一個沒有甚麼見識的小人物略施小計就騙去大筆錢財。
知識很廣闊,學問無邊無際,但人生的智慧不在大知識大學問中,而是在日常生活微不足道的瑣碎小事中。魔鬼很巨大,很恐怖,但最讓人防不勝防的卻是藏在細節中不顯眼的魔鬼。許多大人物可以處理國家社會的大事,解決政治、經濟的大難題,卻沒有能力解決身邊的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的小問題。一生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人人都會遇到的男女情欲或生老病死之類的事情上卻走不出困擾。
我從20歲開始,就過著閱讀、編輯、寫作的生涯。數十年來,讀過的書不少(當然想讀而沒有讀的就更多),人生經歷過許多起伏跌宕,在社會上看到最多的並非「失敗乃成功之母」,而是「成功乃失敗之母」。許多人從高處落下,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沒有自知之明。
我慢慢發現一些生活的小故事,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實際上蘊含著生活的大智慧。講出來似乎卑之無甚高論,但若成為時刻警惕自己的座右銘,則對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大影響,甚至帶來關鍵性的轉變。十多年來,我將收集到的小故事,加上自己的解釋和領悟,寫成好幾本關於人生的書。這些書在銷售一時之後,這幾年已沒有重印。現在從這些書中選出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百多篇,以新的書名重新出版。
成語「見微知著」的意思,是見到些微跡象,就可以從中知道整個真象和發展趨勢。用作書名,是表示從一些小故事中可以領悟到的大道理和生活智慧。
在我漫長的人生中,有一段數十年前抄在筆記本而沒有記下作者是誰的話,是我讀到的雋語嘉言中最值得時刻銘記的:「如果一個人想讓別人接受他的想法,他就不配稱為大師;如果一個人要你相信他,他就不值得你信任;如果一個人說他掌握了真理,他就是準備說謊;想勸說他人改信自己宗教的人,他就是還沒有了解宗教的真諦。」
這段話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是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而任何想要強加於人的觀念、想法、意見、信仰,後果都會適得其反。
因此,儘管本書寫下許多小故事和引申出一些道理,但每一個人讀後仍然需要深思,想想是否真有道理,是否可以結合自己的人生處境。千萬不要照單全收。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觀念、想法,哪怕你覺得很有道理,也要經過自己咀嚼。「小故事大道理」可以啟發思想,而不是用來堵塞思想的。
是為序。
李怡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用武俠小說的方式講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應該會比較容易看懂吧?
#今日上映 #中邪美毒
(提醒:以下內容除了對話是真實的,其他純屬我加油添醋)
一架飛機緩緩抵達阿拉斯加,走下飛機的是東方來的使者。梳著灰色油頭的,是人稱戰狼的外交部長王毅。走在後頭髮量稍少的,是被美國外交圈譽有儒家風範的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篪(音同遲)。楊潔篪是美國熟悉的人物,他在老布希時期就是中國和美國對話的橋樑。王毅則是近年崛起的頭號戰狼。
兩位使者緩緩走進會議廳,身後跟著若干官員,以及一位翻譯。在會議廳裡等著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美國剛改朝換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布林肯早在中國使者抵達前,就在日本、韓國和香港把火給放了。他知道王毅是出了名的拗脾氣,若是不在早些時間給中國一些下馬威,這談判還怎麼成?布林肯和蘇利文直挺挺的坐在中國使者對面,面容被黑色口罩遮住了,仍可看見口罩底下那胸有成足的淺笑。
作為東道主,布林肯率先發言。
「謹代表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和我本人,歡迎楊先生和王先生來阿拉斯加,並非常感謝您與我們一起展開這趟會談之旅。」
「我本人剛從日本和韓國回來,他們兩是美國非常親密的同盟,也相當關注我們中美接下來要討論的事。我們國家是這樣的,我們習慣透過外交制定國際秩序和規則。希望我們接下來這兩天的對話,可以好好討論中國如何融入這套國際秩序裡,以便中國能夠更理解我美國的意圖和方針。」
「噢,我們也會在這個會議上討論貴國的一些『行徑』。包含在新疆、香港、台灣的行為,以及攻擊我們美國的網路,和對我國盟友的經濟脅迫。我們認為這些行徑都威脅了全球穩定,並不是停在『中國內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有義務提出這些問題。」
蘇利文笑笑的點了頭,像是讚許布林肯做了多好的開場。他也說了幾句,大抵是為美國感到自豪,並認同布林肯提到的幾項重點。但他的角色絕對不只是一個應聲蟲,在他冷面書生的外表下,暗藏著外人看不清的深思熟慮,一字一句都有盤算。
「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我們歡迎激烈的競爭,我們將始終堅持我們的原則,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朋友。」
蘇利文以這句話做結,美方結束開場,換中方出招了。
#爆衝的楊,#收尾的王
我們必須先說明,這場會談是有規則的。首先是雙方開場白,每人兩分鐘,每方至多五分鐘,講完就換另一方。開場白結束後,現場媒體就必須離場,展開這次會談的閉門正式會議。布林肯和蘇利文的開場,若不加翻譯時間,大約是五分鐘,算是有在規則內。但當麥克風交給楊潔篪時,會議廳彷彿進入時間黑洞。楊潔篪想必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非常熟稔,以致兩分鐘到他手中,成了十八分鐘這麼久。
「中國剛結束兩會,通過第十四個五年計畫。中國正在處於歷史性的一年,我們將從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轉變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到2035年,中國必將實現基本的現代化。中國在抗擊COVID-19方面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和重要的戰略成果,我們在消除中國的絕對貧困方面取得了全面勝利。」
不知道為何要在國際場合上講中國的成就,但楊潔篪還是花了不少篇幅讚揚自己的國家。
忽然間,楊潔篪眼神劃過一道光芒。對於布林肯開場的挑釁,他是時候回擊了。
「我們中國當然遵守國際規則,但我們遵守的,是以聯合國為中心,以及國際法為基礎的規則。不是『少數國家』自己提倡的那一套。」
「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則有中國風格的民主。」
這句話似乎特別用力。
「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是由其他一些國家發動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但是,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要求是走和平發展之路,這是我們外交政策的目的。」
「我們認為,美國應該先改變自身的形象吧。實際上,美國國內許多人對自家的民主沒有信心。反觀中國,根據民調顯示,中國領導人可是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支持呢!」
「春節的時候,你們總統拜登打電話給我們的席主席。他們兩個談的很開心,這場會議也是他們親手促成的。所以我說啊,我們應該要產生實質的對話成果。那些關於新疆、西藏和台灣,他們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倒是美國自己,你們的人權應該要做的更好才是。你看看你們Black Lives Matter,它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所以我建議啊,我們兩國應該自己管自己的事兒,不要轉移矛頭。把國內的問題沒解決好,轉移到國際上去。」
「對抗的年代是有過的,對抗的結果對美國並沒有好處啊?美國拿到了什麼好處?我看什麼好處都沒有,只是對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中國,是挺的過來的。」
我想我們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一個新的成語:「#楊楊灑灑」意即無視時間限制的存在,果敢勇猛的把自己想講的話一口氣講完。
就在楊潔篪不講武德,衝出去就是一陣爆打後,原本才是戰狼的王毅,不疾不徐的摘下口罩,客客氣氣的對著美方代表說:
「我們是應美國的邀請到這裡來,但是就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美國發起了新的制裁(香港)。我認為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如果美方試圖以此舉來增強你們對話的優勢的話,我想恐怕也是打錯了算盤。只能證明你們內心的虛弱和無力,絲毫不會影響中國的正當的立場。我最後要說的是,習近平主席和拜登春節的通話非常重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我們在這裡的對話。如果美方願意的話,我們願意共同把世界和平的責任承擔起來。我就說這些。謝謝」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平時溫文儒雅的楊潔篪,突然成了楊潔虎,露出兇狠利牙。而過往說話不饒人的王毅,怎麼又成了客客氣氣的白臉,邀請美方共同合作呢?這個氛圍太詭異了。
原來,在布林肯放了日韓港三把火後,中國早已有所準備。中國心想,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又何必溫良恭儉讓,在你家裡說你好話?楊潔篪整整十八分鐘都沒看稿,他是怒火中燒了,但同時也是頂著上頭壓力的腎上腺素激發。我們何以見得他有著上頭壓力呢?這裡有個蹊蹺。
就在楊潔篪楊楊灑灑講完十八分鐘後,他轉頭要王毅發言。但坐在一旁的翻譯趕緊插話,說她得先翻譯。楊潔篪愣了一秒,脫口而出:「蛤?還要翻嗎?」語畢,彷彿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又趕緊補上「翻吧你!It’s a test.」(意及講話內容很多,挑戰口譯官的能力)而這時作為東道主的布林肯也打趣的說:「得幫翻譯官加薪了。」
為什麼楊潔篪的反應是不用翻譯?又為什麼他開頭要對著美國說自己的祖國有多偉大?或許,他這十八分鐘的演說不是講給美國聽的,而是講給中國十四萬萬人民聽的。
#各位記者們
#留下來吧,#見證這一刻
我們剛剛有說,依照規則,在開場白結束後,媒體應該就要離場了。但是布林肯立刻出聲制止,蘇利文也伸手示意要媒體繼續坐著。兩人的時間是同步的,其實在楊潔篪講話過程中,美方代表就一直在傳小紙條,想必是在研擬回擊內容,其中應該就提到要請媒體留步。這是招險棋。面對楊潔篪和王毅突如其來的奪命鴛鴦劍,布林肯毫無防備。他原先以為,先前在日韓佈的局能夠讓中國心生畏懼,來到我大美國領地上就能當個聽話的小老弟,肯定穩妥。壓根沒想到中國來的使者不講武德,說好的外交辭令,說好的每人兩分鐘,通通都給拋棄掉了。布林肯詫異,但沉著應戰。
他摘下口罩,若無其事的對著王毅和楊潔篪說:
「既然兩位講了這麼久,那我也來回應一下。」
布林肯的額外發言也不在規定範圍內。但既然對方視規則於無物,那他又何必當個守規矩的書生呢?劍已出鞘。
「我必須告訴你,在我擔任國務卿的短時間內,我已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近一百位同行進行了交談,正如我指出的,我剛剛進行了日本和韓國的首次訪問。我必須告訴您,我聽到的與您描述的完全不同。我們的盟國們聽到美國要回來了,都感到非常滿意。」
講完第一段,布林肯臉上的緊繃慢慢舒緩下來。他知道他要回什麼了。
「美國有個特質,正如我們所說的那樣,就是我們不斷尋求建立一個更完美的聯邦。我們承認我們並不完美,我們曾經犯過錯誤,也有倒退的時候。但是,綜觀整個美國的歷史,我們都是以公開,透明地方式應對這些挑戰,而不是試圖忽略它們,假裝它們不存在。也不是將它們掃在地毯下。有時候這很痛苦,有時又很醜陋,但是每一次,我們克服了這個困難,美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好,更加團結。」
他想起幾年前,他的主子拜登還在當美國副總統時,曾經和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說過的話。用那句話來歸劍入鞘,再適合不過了。
「和美國對賭從來都不是一個好選擇,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依舊如此。」
最後這句話,布林肯是笑著說的。這個笑容是在向中國表示,美國對付你們游刃有餘。你可以長篇大論,也可以大聲咆哮。但沒有用的。美國是個堅強的國家,有著民主的自癒能力,不是你們用獅吼功就可以擊潰的。這個笑容也是布林肯給自己的肯定。這場會談比想像中堅困許多,他需要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他認為自己完成任務了。
換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出手了。蘇利文是奪命書生型,平時都在一旁寫筆記,和別人傳紙條,不到重要時刻不出手。既然布林肯示意要他出招,那當然是義不容辭。他先肯定布林肯的發言,接著提到美國前陣子降落在火星的火星車。他說:
「火星車是美國和歐洲的合作成果。而這就是美國的價值所在。我們和他人合作,不斷產生有益於全人類的目標,實現人的尊嚴和人權概念。」
「我們今天的對話不是講座,或是冗長而曲折的陳述。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好好討論彼此底線和原則,這是我們希望在對話中見到的,也是我們處理問題的精神。我希望接下來可以聽到這些。謝謝。」
比武招親應該是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是中國使者不情願。楊潔篪是嚥不下這口氣的,今天是他來教訓美國,豈能讓美國在媒體面前多一次發言機會呢?無論如何,他這天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再強硬的話他都要說出來:
「在中方面前,美國沒有資格說要從實力上與中國對話。不管是20年前,還是30年前,美國都沒有這個資格。這不是和中國人民打交道的方式!」
這場對話就到這裡,剩下的就是雙方關起門來的正式會談。到底會談的怎麼樣,我們也不曉得。只知道雙方說因為疫情關係,此次會面就沒有那些晚宴或餘興節目了。哪還需要呢,這場60分鐘的唇槍舌戰,就足夠娛樂了。
#戲是演給誰看的
#又是誰贏了
這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劇本超乎所有人預期。
我們一直都說外交場合就是演戲,但沒看過這麼real、劍拔弩張的畫面。
我看完整整一個小時的影片,看著每個人講話的神情,以及側拍的小動作(例如蘇利文一直跟別人傳紙條),就覺得,用武俠小說的寫法再適合不過了。
從昨天文章開始,就有很多的小細節可以觀察。
第一,楊潔篪從白面書生變成暴怒猛虎,這個轉變是為什麼?
第二,王毅收起過往的頤指氣使,退居楊潔篪身後,轉為輔助,這又是為什麼?
第三,楊潔篪的那句「還需要翻嗎」,什麼用意?
綜合上面來看,中國這次的脫稿演出,很大程度是演給中國人看的。
楊潔篪要演給習近平看,讓習近平知道,他盡力了,他是個忠心耿耿的奴僕。王毅配合演出,則是延續中國外交部一貫戲碼,就是在自家記者會上那一套說詞:「中方嚴正譴責」。
在這場會議後,中國央視新聞立刻作了兩張斗大標題的圖,上頭寫著
「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覺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
這都是王毅和楊潔篪在會場上說過的話。
另外又一個細節。
會議過後,美國國務院將雙方的公開對談逐字稿鉅細靡遺的打出來,我這次的對話就是來自美國國務院。
但是中國這邊公布的,通通只有中方的發言,美國的發言一個字都沒出來。
你看懂中國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局嗎?
只要這場戲作的夠足,足以讓中國人信心膨脹,燃起義和團式的憤慨,國內的意見將會更一致,所有人同仇敵愾,便不會有人敢表達異議。如果有,你就是美國的打手。
#美國這邊當然也是演戲。
但他們不需要演給美國國民看,美國人根本不在意這些。
他們是演給同盟看的。
你有沒有發現,布林肯第一段開場白有一大段內容跟他在日本韓國講的是一樣的,都是同一套公式:新疆、香港和台灣。
他要在短時間內向全世界輸出一個新的「對中外交政策」,所以他不斷重複,到哪都講。
選擇在開場白上對中國講這三大敏感詞,就是要讓日韓知道,你看我連在中國面前都敢講,我美國還是全世界最大尾的。
只是他沒意料中國會爆走反擊
對於楊潔篪的一陣爆打,布林肯疏於準備,最後只能以一種自我反省的姿態和中國打太極。
這次對戰,#沒有人在談判桌上勝利。
但是如果把「#演戲目的」拿進來看,中國小贏。
中國成功激起國內仇美的心態,甚至也讓其他美國的敵人看見一種新的對話榜樣。
以後北韓、俄羅斯、伊朗是不是有可能也這樣和美國對話?
那你美國還要繼續溫良恭儉讓嗎?
美國雖然第一時間有演戲給同盟看,但後續被楊潔篪說教,同盟們作何感想?
現在的中共是個善於煽動民粹的政權,美國如果要繼續在擂台上站挺腰桿和中國換拳,就不能再繼續直拳來往。
美國要想的是,如何打破現在中國國內的「愛國心鐵網」。
資訊戰和心理戰,是新時代的戰場。
圖:王家衛東邪西毒,敏迪改
王家衛導演抱歉了,我這樣亂弄你的圖,希望你不會生氣
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我插科打渾的國際新聞
請下載敏迪選讀App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我會每天早上8:13用怪奇文體轟炸你(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吧等等)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捧不紅的糊咖」到當今一線女星/「胡歌前女友」江疏影到底有何本事?】
陸劇《#三十而已》聚焦大齡女子的職場和愛情困境,播出後掀起極大討論,裡頭3個女主角也因此爆紅。
其中,飾演「王漫妮」的女星 #江疏影 更是苦盡甘來,從別人眼中「胡歌前女友」、「捧不紅的女主角」等標籤裡頭翻身,讓眾人見識到她打磨多年的演技實力。
出道6年,江疏影在演藝圈的地位很微妙,在於她從2014年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爆紅後,陸續演出超過30部作品,且幾乎是配角或女主角的等級,與大牌男星蕭敬騰、楊洋、李易峰、孫紅雷、靳東都有對手戲,其資源豐富到足以令其他女星們嫉妒眼紅。
可奇情地是,江疏影就是捧不紅,她就是紅不起來呀!
筆者一度懷疑是不是江疏影演戲太爛,才會一直紅不了?為此,我特別去查詢江疏影歷年作品評價,也看了她兩部作品《最佳前男友》和《好先生》,發現她不光有實力,且作品平均分數竟然都是7分以上,基礎不差。
江疏影被網友嘲弄,稱她是「演藝圈扶不起的阿斗」,加上之後她與胡歌談戀愛,更把她推上了網路霸凌的風口浪尖。
只不過,筆者倒是從那時開始對江疏影進行觀察:到底是一個怎樣魅力的女子,能讓素來零負評、超低調、又有著深厚人文涵養的胡歌願意承認她的存在,更親口說出「我不想影響她(江疏影),她是個好姑娘⋯⋯我沒有好好保護她」這句話?
───
「縱使對未來再怎麼不確定,我還是會硬著頭皮邁出第一步⋯⋯成年人各有追求,但一定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江疏影從小就確定演員志向,大學讀上海戲劇學院,但畢業之後,她並沒有追隨其他同學陳赫、鄭愷等人直奔娛樂圈,而是選擇隻身前往英國攻讀傳媒經濟學碩。
到了英國,江疏影開始準備考碩士,發現光讀雅思是不夠的,她必須得搞懂經濟學、數學等專科,「我發現之前的幻想都是錯的,留學一點都不浪漫。」
她形容自己不是住在古堡,而是整張臉被摁在泥土上摩擦,滿是泥濘、匍匐前行。
江疏影沒給自己留退路,她去當餐廳服務生,「我要逼迫自己,把自己扔到一個不會說中文的環境裡,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
不光如此,她將1000多頁的經濟學導論一個字一個字看完,看不懂就查字典,寫下密密麻麻的筆記,這本書直到現在都捨不得丟掉。
江疏影不是沒喪氣過,一度唸書唸到到大哭,氣得直接把教科書撕掉,結果撕完之後又後悔,只好一頁一頁七拼八湊黏起來,邊哭邊讀。
想起留英生活,江疏影悠悠地說,學分不好拿呀,但坦言這是她一生最難忘的回憶,讓她曉得多元共融的重要性,更謙卑地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很多人意見不同,是因為文化不同、成長不同的關係,在英國的生活擴展了我的視野跟胸懷。」
江疏影曾以青年代表身份,接待過前英國首相Theresa May,一路都用英語和官員們交流,對談內容全程直播,讓人更加見識到她條理分明的思緒、優雅清晰的對答、偶爾拋出一點幽默,逗得前英國首相呵呵笑。
───
「我就是一個捧不紅的糊咖,勤能補拙,是我安慰自己的保命符。」
今年5月,江疏影在微博發文,標題是「一個怎麼捧都不紅的女演員的獨白」,文章中傾訴脆弱的一面,「其實我是自卑且悲觀的,我演的這些角色基本都被狙擊過,什麼捧不紅糊咖都是我的代名詞。」
江疏影明白自己一路上被貼標籤,但願意接受所有質疑,悶不吭聲繼續往前,就和她當初讀書的心態一樣,她說:「我就是有一股傻勁⋯⋯勤能補拙也是經常拿來安慰自己的保命符。」
筆者拉出一個江疏影很重要的性格特質:對於喜歡的事情,不要想太多,做就對了!
現代人被資本主義綁架,凡事都計較投資報酬率,覺得非要在短期內看得到成果,方才算是有效投資。
此外,部分人做任何事情都以「名利」為導向,目的性太明顯,反而容易被有心人士支配,我們時常見到一些被好友詐騙、被鼓吹買某某基金結果賠錢、或是一窩蜂去賣葡式蛋塔等新聞,大概都能略知端倪。
江疏影打拚動機很簡單,她就是只選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而那件事情就是「演藝工作」。
她願意跑去念晦澀的傳媒經濟學,只因想搞懂娛樂圈的商業模式;她可以演了30幾部作品,都被同劇演員們一致給予用功評價;只要不是宣傳期,她幾乎不受訪,不炒新聞不作妖;對於網友抹黑批評,她也從不出面說明。
---
網友拿《三國演義》的阿斗與江疏影比較,簡直雲泥之別,畢竟前者縱情享樂到不顧百姓,樂不思蜀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但後者呢,卻是一路勤懇踏實,身上被貼滿標籤,從不反擊,默默修煉,等待機會。
鬼谷子、老子、孔子⋯⋯他們鑽研過一本書叫《易經》,國外翻譯是《The Book of Change》,顧名思義就是講述「變化」的書。
《易經》裡頭有句話很出名,叫做「潛龍勿用」,多數人都以為是金庸小說男主角郭靖「降龍十八掌」第一式,不是的,它出處是《易經》,且講的正是江疏影這類型的人。
遇到挫折時,把它視為是「沉潛」的機會,藉此重新調整心態跟戰略,且持續不間斷地學習,默默等待下一個變化,並且抓住這個變化,重新為自己創造新的局勢。
對於外界的標籤,就給他們去貼吧,最好貼得跟流蘇一樣密密麻麻,這樣你才有機會用心裁縫,把它們穿上舞台,變成女神崔苔菁呀!
完整原文網址👉https://www.adaymag.com/2020/08/22/how-jiangshuying-change-her-life.html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在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九歌110年童話選(未來會記得+現在很珍惜). 為了解決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的問題,作者黃秋芳這樣論述:. ... <看更多>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在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九歌110年童話選(未來會記得+現在很珍惜). 為了解決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的問題,作者黃秋芳這樣論述:. ... <看更多>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在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九歌110年童話選(未來會記得+現在很珍惜). 為了解決 接受別人的意見成語 的問題,作者黃秋芳這樣論述:. ... <看更多>